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对刘备的评价50字(对刘备的评价)

对刘备的评价50字(对刘备的评价)

毛主席是如何点评刘备的?他有两个致命缺点,注定他无法统一三国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读三国。

而对于三国的刘备,伟人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刘备有两大致命缺点。

所以才导致其无法恢复汉室,统一三国,最终败给陆逊,导致蜀国元气大伤,跌落谷底。

那么,伟人具体是如何点评刘备的呢?从伟人的点评中,又能看到什么样的智慧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伟人对三国人物的点评,并非主观臆断,他对于三国,有着很深的研究和理解。

伟人读三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伟人小时候。

1893年12月26日,伟人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他小时候,不管是在家里还是村里,书籍都非常稀少,而且大多数是启蒙读物,唯一比较高深的书就是《三国演义》。

(清代三国演义)

因此,伟人在识字之后,便借到这本书开始读了起来。之后,他渐渐对其入了迷。

这时的伟人,最喜欢的是书中斗将和用计的精彩故事。

而第二个阶段,是青年时期。

1913年,伟人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开始了更精深地学习。

在校期间,虽然他对《三国演义》依旧非常喜爱,但时间更多的还是花在了钻研正史《三国志》上。

与此同时,伟人也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组织学会、创办学刊,宣传革命思想。

他在创作文章的时候,往往爱援引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作为说理的依据。

这时的伟人,对于三国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并将其与实际情况初步结合,从而第一次露出了锋芒。

伟人读三国的第三个阶段,是其成熟时期。

从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起,伟人开始了领导革命的历程,并且这个历程伴随了伟人此后的全部生涯。

在这段时期内,伟人除了继续读《三国志》外,还开始将其与革命实际全面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这时的伟人,锋芒毕露又不失内敛。在品评人物方面,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力求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历史人物。

尤其是在评价三国刘备时,尽管伟人对他的评价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但将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而伟人概括性点评刘备的前半句话,是其“善于用人”。

1957年3月20日,伟人乘坐飞机飞过镇江上空时,有感而发,开始挥毫书写著名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当他写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一句时,就顺势给身边的警卫员聊起了曹操和刘备的历史。

尽管在曹刘中,伟人更加推崇曹操,不过他还是认为,尽管刘备略逊曹操一筹,但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所以最终能够成就大事,这一点是不得不佩服的。

而刘备的善于用人体现在哪些具体事迹上呢?伟人对此也有评价。

1957年7月9日,在上海的一次干部会议上,伟人引用三国里的原文。表示不管在历史还是演义里,刘备得了诸葛亮,确实是“如鱼得水”。

在伟人看来,刘备很有组织能力,他就是领导者,诸葛亮就是群众,一个被领导,一个被领导。如今国家的群众工作,就要像他们一样,做到如鱼得水。

据警卫员回忆,其实伟人一直爱用鱼水关系来形容部队同群众的关系。

早在1929年,伟人就强调,只有把根子扎在群众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伟人的一生中,他最推崇的两个三国人物,除了曹操就是诸葛亮,认为他们不仅仅是在三国,在历史上也是一流人物。

尤其是诸葛亮,伟人认为他完全符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一描写。

而且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让人感动。

因此,伟人对刘备也爱屋及乌,认为正是因为他善于用人,敢于放心地交出大权,所以才能得到像诸葛亮这样德才兼备的智士辅佐。

当然,刘备善于用人也不只是体现在诸葛亮身上。

伟人曾指出,看《三国演义》,有一个重点就是要看刘备的组织。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一帮北方人,去到了南方建立“根据地”。

在他的团结下,北方团队不仅没有闹乱子,反而还和南方的“地方干部”相处得很好。

并且这种团结,也不是表面上的虚与委蛇,而是通力合作。

南北两个团队共同打造了蜀汉,使得其能凭借西南一隅,对抗强大的曹魏。

因此,伟人曾不止一次说要向刘备学习、看齐,指出了刘备弱能胜强、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势力这一必然规律。

不过,伟人固然对刘备推崇备至,大力赞扬他善于用人这一优点,但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了刘备的两个缺点。

刘备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缺点,便是“好感情用事”。

1949年3月24日,伟人路过刘备老家涿州时,对左右陪员说道,刘备从一个织卖草席草鞋的小贩,奋斗了20几年,才夺取了湖北和四川,最终站稳了跟脚。

但他好感情用事,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之后,伟人以著名的大意失荆州为例,指出尽管刘备伐吴的原因是吴国袭杀了关羽,可是刘备自己也要为关羽的死负责。

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感情一直很好,甚至睡觉时都要睡一个铺。

因此,刘备在夺取荆州后,将镇守此地的重任,交给了最信任的关羽。

然而,关羽这个人骄傲自大,根本不是一个合适的领导者。他向来看不起吴国,对“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正确方针也是置之不理。

而这也最终导致了蜀吴联盟破裂,吴国攻打荆州,关羽败亡。

此外,关于刘备感情用事,伟人又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夷陵之战。

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后,愤而起兵准备攻打吴国,为结拜兄弟报仇。

蜀汉臣子听闻这件事后,都来苦谏,上陈得失。

结果,刘备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不仅不听劝,甚至还将诸葛亮的劝表丢在地上,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兵败身亡。

伟人对此评价说,刘备此举实在是因小失大。

而刘备的第二个缺点,是“志大才疏学识浅”。

1959年3月2日,伟人在扩大会议上指出,刘备这个英雄是厉害的,可以跟曹操同等水平。

但是每当遇到事情,刘备都不能一眼看出来并抓到主要矛盾,总是慢一点。

比如同样是夷陵之战,诸葛亮曾确定过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即“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伟人指出,诸葛亮的意思是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因此在孙权屡次讨要荆州时,诸葛亮根据这个方针,总是一再软磨硬泡而不生事端,直到最后才归还荆州的小部分地方,这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而且赵云也明白这个道理,曾劝谏刘备说“目前的头等大敌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只要先把魏国灭了,那么吴国自然就会归顺。”

然而,刘备却不了解这一点。在关羽败亡后,他不顾曹操正在虎视眈眈,铁了心以高龄挂帅亲征吴国,结果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

除此以外,伟人认为,刘备的“志大才疏学识浅”还体现在军事方面。

诸葛亮提出过的最著名的策略是《隆中对》,伟人对此曾大加赞赏,不过他认为《隆中对》好是好,但有一个硬伤,那就是这个策略是刘备在执行。

(《隆中对》)

《隆中对》里说先取荆州为基地,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然后图取中原,这个大的方略没有问题。

但是刘备对此执行得非常僵硬,他的兵力本来就比较少,还要拿出一部分攻取益州,这下更捉襟见肘了。

而且刘备攻下益州后,不迁回战略价值更重要的荆州,反而死板地固守蜀中,让本就不好沟通的荆、益更是雪上加霜,这样荆州丢失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另外世人都知道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靠的是火攻,因此有人曾说,只要蜀军用泥土和石头扎营寨,那么陆逊的火攻就不能奏效了。

然而,伟人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泥土石头扎营寨虽然能够防止火攻,但根源不在这里,而是在刘备。

刘备不懂变通,只会打呆仗,但是他又妄想一击得胜,快速结束夷陵之战,世界上没有这么完美的事。

那么刘备该如何取胜呢?

伟人运用他长期领导革命的经验,分析点明了蜀军的问题在于粮草供应不足,而刘备想要战胜吴军,应该是“打运动战”。

总而言之,伟人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简洁明了地概括出了刘备的优缺点,“刘备善于用人,但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

而这无疑展现了伟人的智慧,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大概伟人也是纵观历史,才能创造新中国的奇迹,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参考资料:

《伟人和“三国”》

《伟人读书笔记精讲》

《伟人点评历史人物》

《伟人眼中的历史人物》

陈寿为何称赞刘备堪比汉高祖刘邦?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而声名鹊起,后成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即汉昭烈帝,史书上多称其为先主。

关于刘备的评价,历史上有许多。辛弃疾曾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禹锡称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而作为《三国志》的作者,奉魏晋为正统的陈寿更是给予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的赞扬。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英雄存在,能够令如此多的人杰对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赞叹不已呢。要想厘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刘备的人生经历做一番梳理,便可一目了然。

怒挞督邮而止杀

公元184年,年仅23岁的刘备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而被封为安喜县县尉,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凭借战功得到的官职。然而不久,从中山郡调任了一位督邮来到安喜县肆意妄为。这名督邮本是被安排来视察工作的,然而刘备亲往求见,却吃了闭门羹。大怒之下,刘备直接闯入督邮的住处,用绳子将其束缚起来,打了二百仗。由此可见,刘备绝非唯唯诺诺、阿谀奉承之人,他无惧无畏、快意恩仇的作风,颇具豪侠气魄。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怒挞督邮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求见督邮而不通。当时朝廷派遣督邮巡查,本就有裁撤官员之意,而刘备疑似就在裁撤范围之中,这让刘邦难以容忍,情急之下的他不仅鞭挞了督邮,更曾对督邮起了杀心。裴松之注引《典略》中对刘备怒挞督邮的情节更为详细,“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督邮的哀求中,冷静下来的刘备意识到他不过是照章办事的无辜之人,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放了督邮。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虽身处乱世,但却依然能够坚守着心中底线。

内治县事,外御贼寇,以德服人

自鞭挞督邮,并罢官而去之后,刘备又因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袁绍而被其上表奉为平原县代县令。在担任平原县令期间,刘备一方面治理县内事务,一方面积极巩固工事,对外防御贼寇。他在任期间乐善好施,因此深得民心。然而正因如此,刘备得罪了县内豪族刘平,促使其雇佣刺客前去暗杀他。

刘备心系天下,胸怀大志,因此在平原县时,但凡有士人才子前去投奔,均能以礼相待,浑然没有架子。当刺客前去刘备府上时,刘备如同往常一样,以为是前来投奔的士人,便盛情款待了他。在一番攀谈之后,亲眼见到刘备为人的刺客竟被其感动,坦白了自己的来意,并弃刀离去。刘备能于乱世之中,以代县令一职善待百姓,其礼贤下士之姿态以及言语间心系天下的胸襟气魄,纵是刺客亦受感化。这样的人不是君子,谁才是君子呢。

两度驰援他人

公元193年,出任平原县代县令的刘备名气越来越大。当管亥率青州黄巾余党攻打北海时,北海相孔融在局势危急之时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收到救援消息之后的刘备,随即动身前往驰援,并且说出了“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的话语。在刘备眼中,孔融这样的天下名士能够知道自己的存在,是莫大的荣幸。在派遣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去北海救援,击退了黄巾军救了孔融之后,刘备贤名日渐传播开来。

次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之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势单力薄、难以抵御,于是派人四处求援。最后仅刘备和田楷率军前来。在成功救援徐州之后,陶谦划拨了四千丹杨兵给刘备,请他替自己驻守小沛,以与徐州形成掎角之势,互为攻守。而当陶谦病逝之前,上表请立刘备接替徐州牧,并在陈登、糜竺等士人集团的支持下,坐领了徐州。从利益角度考虑,不论是孔融还是陶谦,都与刘备关联不大。然而在刘备心中,舍己救人、匡扶大义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他虽未去考虑太多利益收获,却在两度救人之后均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屡战屡败却备受尊崇

接替陶谦坐拥徐州的刘备,后来在与袁术的对峙中遭到了吕布的偷袭。后来虽几经周折,刘备却最终为吕布所败,并被驱逐出徐州,不得已而投奔了曹操。身处朝堂之时,刘备被卷入了以董承为首的帝党密谋之中,共受汉帝刘协衣带诏。后刘备趁拦截袁术之际出走,并袭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坐镇徐州。公元200年,衣带诏事发之后,曹操率军亲征刘备,刘备再次战败并逃亡青州,获得时任青州刺史袁谭(田楷被袁谭击败后逃往幽州,青州被袁谭占据)率军前往迎接,后袁绍听闻之后更远行二百余里,亲自将刘备迎入邺城。

后来在曹、袁争斗的过程中,刘备受袁绍委托领兵接应汝南黄巾刘辟,被曹仁击败。随后刘备再度进兵汝南,联合黄巾龚都等人以抗衡曹操。当曹操派蔡阳前来讨伐之时,刘备终于赢得一次胜利,斩杀蔡阳。闻讯之后,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刘备再度战败并逃往荆州。荆州牧刘表得知之后,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并以上宾之礼对待,让刘备屯兵新野。由此可见,虽然刘备在遭遇曹操之时屡战屡败,其声望却日益高涨。能被四世三公的袁绍袁谭父子敬重,被雄踞荆襄九郡的八俊刘表亲迎之人,必定名望甚浓,贤名远播。

携民逃亡,治军严谨

当初在坐镇徐州和袁术作战之时,刘备曾被吕布袭击了后方,落得全军断粮的绝境。这在乱世之中,换做他人很可能会就食于野,进而发生士兵劫掠百姓的情形。然而刘备却不顾士卒哗变和溃散的风险,吃着饿死的同伴的尸体展开了一场无比疯狂的死亡强行军。“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即便如此,刘备军队依旧生死相随,不曾叛离。

而到了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病逝之际,刘备曾携带百姓们展开了百里大逃亡,在败当阳、走夏口之后,几乎命悬一线。所幸关羽及时赶到,化解了危局。或许有人会说,东汉末年,乱世争雄比拼的就是人口,刘备或许是在裹挟百姓逃跑呢。然而如若放在当时的社会场景之下,曹操“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曹军南征在荆州百姓的眼里,那就是屠城的魔王出动,此时有刘备愿意派遣军队护送,焉有不跑之道理。

义薄云天,知人待士

凭借对庞统、法正、马超等人的倚重,刘备最终成功入主益州,并随后在魏延、黄忠、法正的协助下拿下了汉中。与此同时,刘备将荆州五郡交由关羽独当一面,由此可见刘备知人善任的品性。而当关羽北伐曹操,发动襄樊之战时,遭遇孙权背盟而遇害后。刘备明知不妥却还是决定东征孙权,以为关羽复仇,“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当时曹丕已经篡汉称帝,在一旁虎视眈眈,刘备伐吴存在被夹击的巨大风险。然而刘备在朝臣谏言的情况下,还是率军主动进攻,如此霸气与疯狂,又岂是常任可以企及的。夷陵之战,刘备虽败犹荣。

在孙权背盟,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之时,驻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居然献城投降,致使关羽进退维谷,最终败走麦城,穷途末路。然而当糜芳的兄长糜竺自缚向刘备请罪之时,刘备却以弟弟做的事情和哥哥无关为由亲自为他解绑,此后对待糜竺也一如既往。而夷陵战败之后,负责防守江北的黄权因后路被孙吴切断而无法与刘备会和。最终不愿投降孙权的他转身往北投靠了曹魏。曹丕得知之后非常高兴,十分重用黄权,并曾询问过刘备会否迁怒于他留在蜀地的家人。听到曹丕的疑问,黄权十分肯定的表示刘备不会那么做。蜀汉方面在得知黄权投降曹魏的消息之后,刘备果真如同黄权料想的那样,不仅没有追究黄权亲属的责任,反而将黄权投降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后来还入了尚书台,并随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捐躯了。

白帝托孤

夷陵溃败之后,刘备退居白帝城。公元223年,病危之中的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李严。“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在刘备的安排下,李严被安排到永安,朝中事务全权交由诸葛亮一人担当。正是在这场托孤中,刘备对刘禅说出了“汝父德薄,勿效之”,并告诉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的名言。

为了季汉基业所计,刘备甚至对诸葛亮说出了“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语。这在现代人眼里,或许难以置信,并因此而觉得虚伪。可是在古代,如若开朝先皇说出过这样的话,日后即便篡权也是拥有着法理依据的,更何况此话是当着刘禅的面说的。由此可见,刘备的志向从来都不是个人野心,而是心系天下的远大抱负。

正是刘备身上的人格魅力,才会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在他危难之时不离不弃,最终开创了雄踞一方的基业。在刘备病逝之后,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琬、费祎亦是为了蜀汉而殚精竭虑。而当邓艾、钟会南下征伐蜀汉之时,诸葛亮之后瞻、尚父子,张飞之孙遵,赵云之子广,黄权之子崇全部为国捐躯,北地王刘湛更是杀妻屠子以谢祖灵。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氏篡魏之时,朝中魏臣大多一夜之间变成晋臣;司马炎灭吴时,吴丞相张悌阵亡前更是以吴国君臣俱降为耻。

蜀汉一朝,贡献了此后历朝历代君主、文臣和武将的道德标杆,这不能不说是开朝之君刘备以身作则的功劳。

从《三国志》中对刘备刘皇叔的客观评价,看寒门子弟的出路

《三国演义》当中我们之所以对蜀汉的失败扼腕叹息,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刘备刘皇叔确实做得很好。

陈寿在《三国志》当中对刘皇叔有比较客观的评价:

首先刘皇叔这一辈子,对人义气、宽容、厚道,待人接物,颇有高祖之风,有英雄的气量,走到哪都被人看做英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在机智权变和才能谋略上,是稍逊曹操的,所以基业相对而言小了点。(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是,先主这辈子百折不挠,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基业,其实说到底,不是为了有多大出息,就是因为知道曹操容不了他,一辈子都在努力的避害啊!(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说到底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很多时候也就对曹操多有回护、溢美之词。

对刘备是少了一些宽容!客观地对寒门出身的人少了一些客观!

从汉高祖刘邦一介布衣开创几百年大汉基业到刘备这里,皇叔还能从一介寒门子弟从零到称帝也是超级高的水平了。

汉高祖到昭烈帝中间这几百年,能出来青史留名的基本上寒门子弟很少,每逢天下大乱,寒门子弟最好的出路就是归附与世家士族!能封侯已经是最好的褒奖了。

刘秀是南阳豪族出身,袁绍袁本初那可是四世三公,曹丞相就更不用说了也是有巨宦豪门的背景。

有背景就能快速的拉起队伍来,就能得到他们背后庞大阶级的认同,进一步的,背后不同的大小豪门入股更快速的让他们成事。这是一个正向的进程。

如果看到蜀汉诸将的履历,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没啥高成分的家族。

刘皇叔虽自称: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是到他这辈的时候只能靠编织草席为生了。

二爷关羽是河东武人,三爷张飞是涿郡老乡,家底厚一点那也仅仅是对比皇叔和二爷。

赵云也是常山寒门,并且是单位里面不被待见的部曲。

黄忠,魏延,也都是基层打磨出来的军官。

但就是这一帮人,在刘皇叔的手下,爆发出来震铄古今的成绩,况且是在世家大族主导的世界当中。这也是一种极致的浪漫,所以就算前年以后的现在,我们每每想起三国时代的蜀汉,那一群人,总能为他们欢欣喜悦,也会扼腕叹息!

所以就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从这帮牛人当中学习很多东西:出身微寒,身上没有太多的筹码,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我们要努力的修炼自己,虽然生活中的打击太多,但是站起来,认真的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认真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输了只要没死,就继续往前冲!

真正三国历史上,当时百姓怎么评论的曹操刘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段。在这个充满英雄豪杰、智勇之争的时代,曹操和刘备两位英勇的领导者,各自引领着他们的势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然而,他们的形象在百姓心中又是如何呢?本文将从当时的百姓视角,对曹操和刘备进行评价。

一、曹操:严而有恩的统治者

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被誉为“奸雄”,也被称为“明公”。在百姓眼中,曹操是一个严而有恩的统治者。

首先,曹操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他带领魏国军队一路南下,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这使得曹操在战争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同时,曹操还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制度,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些举措使得曹操在百姓心中具有了一定的威望。

然而,曹操的统治手段也较为严厉。他对敌人毫不留情,甚至杀害了自己的亲人。这使得一些百姓对他的统治产生了反感。但总的来说,曹操在百姓心中的评价还是偏向正面的。

二、刘备:仁爱的君主形象

与曹操相比,刘备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为正面。他以仁爱为本,关心民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喜爱。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后,大力推行儒家文化,提倡仁爱、忠诚、礼义等传统美德。他还关心百姓的生活,减轻赋税,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些举措使得刘备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一个仁爱的君主形象。

此外,刘备还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他在三国时期的动荡局势中,能够稳住自己的势力,不断扩大地盘。这也使得百姓对他充满了信心。

总结:

从当时的百姓角度来看,曹操和刘备各有优缺点。曹操虽然有着严明的军事和政治手腕,但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略显严厉;而刘备则以仁爱为本,关心民生,因此在百姓心中具有更高的声誉。这两位领导者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