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他们自己是最大的奇迹
10万人
仅凭简单又原始的工具
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
“抠”出一条大渠
把滚滚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县
这就是被称为
“人工天河”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
林县境内的太行山脉自西向东倾斜
断层地貌这种特殊地质构造使得林县形如一个漏斗
流水漏失比较严重
天然的地理环境
使得林县极度缺水
历史上
林县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方
翻开县志
从1435年到1949年的514年里
有记载的旱情就有104次
其中大旱绝收38次
“人相食”现象更是达到5次之多
红旗渠纪念馆中就记录了其中一些惨状:
明万历15年,地震一日三次
夏大旱,秋无禾,冬饥,人相食;
明崇祯13年,大荒
斗米银一两三钱,人相食;
清乾隆23至25年
大旱,人相食;
清道光14至17年
连年荒旱,人相食:
清光绪2年至4年
自二年以来岁已不丰
三年春日无雨,麦未种
四年春始雨谷禾方生
受饥,人相食,人之死者,大约十之有七矣……
合涧镇小寨村有两块
分别立于大明正德二年和清光绪六年的石碑
虽相隔三百七十五年
记述的内容却都是当地旱灾的景象
“人口无食,十室之邑存二三。
夫卖其妻,昨张今李。
父弃其子,此东彼西。
食人肉而疗饥,死道路而尸皆无肉。
冬至春,春而夏。
人之死者十分有七矣。”
因为缺水
林县人很少洗脸和洗衣服
一盆水往往是老人洗了孩子洗
男人洗了女人洗
洗来洗去还是舍不得倒掉
放到一边澄清
留着下次再用
大多数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串友时
才洗手、洗脸
换上件干净的衣服
因为缺水
很多姑娘都嫁到了山下
很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
村里谁家添人进口
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水字
希望可以沾点水气
1959年
全国性大旱席卷而来
这一年林县河水断流
井塘干涸
已经建成的水渠根本无水可引;
掘山泉打水井,地下不出水;
砌旱池挖水窖,天上不给水;
修水渠建水库,依然蓄不住水。
1959年10月10日
河南林县县委召开会议
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
林县人民带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信念
开始了自力更生的修渠之旅......
吴祖太
是红旗渠工程股副股长
负责工程设计
(吴祖太资料图)
1960年3月28日傍晚
刚下工的吴祖太端起碗筷准备吃饭
一位村民急匆匆地跑来说
王家庄隧洞顶部出现了裂缝
吴祖太放下碗筷就走
没想到进洞不久
塌方忽然发生
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吴祖太那时年仅27岁
与他的未婚妻薄惠贞在四天前刚举办了婚礼
令人难过的是
这样的牺牲不止一次
鸻鹉崖位于林县与平顺县交界处的山西境内
地势险恶
但却是红旗渠的必过之地
为了打通这道天险
施工队在山顶打下3根钢钎组成的绳桩
人系绳索
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峭壁上
凌空施工,抡锤打钎
在这段工程中
一共出现3起重大伤亡事故
鸻鹉崖的重大事故给人们敲了警钟
如果继续施工
必须想办法除掉山崖上松动的石头
腰间的“带子”
这时候
一个人主动请缨
成立除险队
为太行山上的修渠村民排除艰险
他就是任羊成
他身高不到一米六
体重不足百斤
干的却是除险队队长
有一次
虎口崖需要除险
老人们劝他别去,太危险
但他却义无反顾冲上前去
只想着快点除掉摇摇欲坠的石头
害怕石头砸到其他工友
他来回飞荡
多少次
险些撞上崖壁
突然
凹檐顶掉下一块石头
把任羊成砸得几乎昏过去
用手一摸才发现
几颗牙齿横在嘴里
一阵麻木
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
他掏出手钳
拔掉牙齿、吐出血沫
忍着巨痛
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从崖崭下来
工地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曾在石碓里被埋了十个小时
还因麻绳磨断坠崖
正巧挂在一个树杈上
成天在崖间飞来荡去
他的腰间被勒出道道血痕
血肉模糊的粘在身上
连衣服都脱不下来
久而久之
伤痕磨成老茧
就像一条缠在腰间的“带子”
据红旗渠志记载
十年工程期间
先后有81位村民牺牲
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
许多人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其中有一位名叫张运仁的工人
上渠三个月
就被石头砸中牺牲了
张运仁去世后
他的妻子赵翠英
把他们年仅13岁儿子
张买江送到了修渠工地
去到工地前,母亲对他说:
“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
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
带不回来水
你就不要回来了”
从此张买江开启了修渠之路
红旗渠修建了10年
张买江在红旗渠工地干了9年
他是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
但张买江偏要捡重活儿干
每天走七八十华里
在各工地之间穿梭
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不到一个月就穿破了
脚底磨出血泡
干活和摸索中
他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
并成为民工中的技术骨干
1965年4月5日
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次年4月
红旗渠修到了张买江的家门口——桂林镇南山村
张买江随着奔流的渠水跑回家
“娘,我把水带回来了!”
母亲赵翠英的泪水夺眶而出
坐在池塘边看着渠水哗哗地流进池塘里
整整看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
张买江第一个从池塘里挑了满满一担水
母亲高声念叨:
“孩子他爹,孩子把水带回家了,你放心吧!”
一家三代的坚守
如今张买江的儿子张学义也加入到了
管渠、护渠的工作之中
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我们这一代把渠修好了
你们这一代一定要
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
为老百姓办事
红旗渠
一条“人工天河”
是这些比山石还坚韧的人
用近十年时间
削平1250个山头
打通211个隧道
让长达1500公里的“天河”
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
来源:共青团中央
世界公认八大奇迹,如今有六个已经被毁了,剩下的有一个在中国
所谓的世界八大奇迹,是当时的欧洲人在对世界的探索中,发现的一些他们认为在建筑物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和科技根本无法完成的建筑,他们称之为奇迹;最后他们总结出了八个奇迹。
1、埃及吉萨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占地52000平方公尺。在那里走一圈大概要走1千米。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2、奥林匹亚宙斯巨像
宙斯是古希腊神谱系中的第三代神王,他是全能之神,能明察、洞悉世间任何事物和事情,不管是人间还是在神山上,他都是神喻之源,他决定着神灵和人的命运。
宙斯神殿是希腊的宗教中心,由城邦和平民送来的祭品种类很多。几百年来,一直在露天神坛叩拜宙斯。神坛据说是用献给宙斯的各种祭品的灰烬造的。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1年,公元前五世纪由当地建筑师伊利斯人李班监建一座宏伟的庙宇,作为宙斯神殿,并于公元前456年完成,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岛的大理石雕成,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菲迪亚斯负责。
虽然宙斯神像已消失于世上,但他却以另一方式至今犹存,伟大的宙斯脸孔了变成东正教的全能基督像。在伊斯坦堡科拉的圣方济各小教堂内,顶端宝座上坐着的就是化为基督的奥林匹亚宙斯神。
这尊异教神祗究竟如何转化为代表基督形像?考古学家估计有几种原因,第一,奥林匹亚神像本身就是极其完美的奇观;第二,神像代表最高神性几乎已达千年之久。
3、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
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
雕像修筑了十二年,它有110英尺高,也就是说,和大家熟知的纽约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6年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
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但实际上雕像不是跨越在港口上。
4、巴比伦空中花园
由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最爱的王后而建造的。王后是米底人,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她建造了这座奇幻的高大建筑以便使她可以经常望乡。空中花园上栽满了许多奇花异草,并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当时看到它的古希腊人称之为世界奇迹 。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而不是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
5、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希腊神话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位列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大理石柱。据称建筑时间前后长达120年(相比之下,大希律王建耶路撒冷圣殿也只用了46年)。
阿耳忒弥斯神殿是古希腊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规模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兴建的建筑之一。它以建筑风格的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而跻身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它还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它巍然屹立在以弗所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迎接着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人们,它很快成为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移民城邦的香客们向往的圣殿。
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黑若斯达特斯焚毁。该神庙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这座神殿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以弗所,而现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艾菲索斯。
6、摩索拉斯陵墓
这座由皮蒂德和萨蒂罗两位建筑师设计完成的建筑,是用帕罗斯岛的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高42米,相当于一座14层的楼房,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
陵墓内部非常精美的装饰、雕塑和众多的雕像,为这座宏伟的建筑物增添了不少光彩,史学家们认为这些杰作是出自当时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之手,如斯科巴斯、利俄卡利斯、提摩西阿斯等人。
在其中的三处浮雕装饰中,第一处表现的是马车,第二处是希腊人和亚马逊人在作战,第三处是拉皮提人和半人半马的怪物之间的争斗。
不过,今天我们只能欣赏到希腊人和亚马孙人作战场景的残片,它被保存在不列颠博物馆里。即使我们无法将雕塑和装饰按确切的位置复原,但仅仅从残存的碎片中还是可以想像出这座宏大的纪念性建筑的非凡风貌。
7、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著名的第七大奇观之一。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公元前280年秋 ,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
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宏伟的灯塔竖立在法洛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8.、秦始皇兵马俑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时至今日,经历数千年的岁月变迁,很多曾经的宏伟建筑,都已是过往云烟,世界八大奇迹,仅存两个,一个是埃及金字塔,一个是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