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中国有鬼出现过吗知乎(中国有鬼出现过吗)

中国有鬼出现过吗知乎(中国有鬼出现过吗)

世界上真有鬼的存在吗?国学大师曾仕强:我14岁那年亲身经历过

从上个世纪开始,鬼片成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影片。那时候,网络并不普及,人们只能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或者购买鬼片的DVD。那时候的人们对于鬼片乐此不疲,虽然在观看的时候会感到害怕,但是却还是会被其中的剧情所吸引。

人们在看完鬼片之后开始思考:世界上真的有鬼的存在吗?那时候人们对于鬼既充满敬畏,又充满好奇。但是,世界上是否存在鬼,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而国学大师曾仕强曾经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提到了他14岁经历过的一件事。

一、关于鬼神之说

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讲述鬼神的作品,比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西游记》,和《封神榜》等等。但是,鬼究竟是什么?他究竟长什么样子,从古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说出来。而对于鬼的形象,大多数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孔子曰: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相信有鬼,那么鬼便存在;如果不相信有鬼,那么它便不存在。但,人们普遍认为,鬼都是邪恶的存在,而神仙才是正义的一方。这种想法深入人心,使得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将鬼视为邪恶的那一方。

久而久之,这种想法根深蒂固,但其实鬼真的有那么坏吗?这点我们无从考证,只能说,关于鬼的形象都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至于鬼会不会分“善良的鬼”和“邪恶的鬼”谁又能证明呢?而《聊斋》的作者只是借用恶鬼被消灭来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常常将穿着清朝制服的僵尸称为鬼,而在西方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却是吸血鬼。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鬼始终充满着好奇,于是开始编撰各种各样的鬼神故事,有的写成故事书,而有的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供人们观看。

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以及编写成书,大概都是人们对鬼神的好奇与敬畏。人们只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去了解鬼神究竟是什么样子。在那些作品中,很多鬼的形象其实都被赋予了人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听大师讲鬼故事

大家都知道易中天是《百家讲坛》的代表人物,但是,却不知道另外一个人,曾仕强先生。曾仕强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因为研究胡雪岩而出名。他也曾在《百家讲坛》讲过《易经》,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爱好国学的粉丝。

他曾经在一次公开的学术讲座中提到了关于鬼神论,并且他和大家分享了他在14岁时遇到“鬼”的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个日式的房子里,庭院里还有一口井。如果想要喝水,只能自己去井里打水。某一天的傍晚,他正在井口旁打水。

他突然看到了一个飘动的黑影经过,他想,他大概是遇到了鬼。于是,正当他打算鼓起勇气,想去看看这个鬼究竟长什么样子的时候,这个鬼却快速地从他的视线里离开。后来,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总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件趣事来讲,至于是不是鬼,无从考证。

后来,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世界上本就没有鬼,鬼只是人心中想象出来的形象。即使有鬼,鬼也不会让人们看到它真实的样子。人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看到了鬼,主要还是人因为心中对于鬼的恐惧。他认为“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则亡”。

三、科学看待鬼神论

如果普通人突然遇到了“鬼”,大多数总是会被吓得落荒而逃。然后他会将遇到“鬼”的故事讲给别人,然后让其他人也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鬼神,然后这种鬼神论便会代代相传下去。鬼神论便是这样流传了下去。

但实际上,对于不相信鬼神论的人来说,世界上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而对于相信鬼神论的人来说,他们总是会对鬼神心中充满敬畏。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认为那只是人内心衍生出的一种寄托。

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幻想出很多角色来帮助自己完成自己还没有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曾仕强先生还在讲座中提到: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鬼的形象,都是人去扮演的,即使真的存在鬼,他们也不会轻易出现在人们面前。

有些人把鬼神当成一种寄托,而有些人相信科学。那些鬼怪故事的存在自有他们的道理,有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便可以用这样的故事来解释。就像是信仰宗教一样,信仰宗教的人会从宗教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同样,相信鬼神也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

在曾仕强先生看来,鬼神不是迷信,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神仙也好,鬼魂也罢,对于人们来说,这都是精神上的力量。过于恐惧或者过于敬畏这两种做法都并不可取。大家可以做的便是要客观理性地对待鬼神论。

总结

世界上究竟是否有鬼,其实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心。信则有,不信则无。曾仕强先生的故事也只是他个人的经历,毕竟关于鬼神,还需要大家科学客观地去对待和思考。只不过,人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很容易被神化。

就像《聊斋》中的故事一样,故事的结尾总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聊斋》的每一个鬼神故事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很多神话故事都是人们自己编撰出来的,究竟存不存在,并不能够去考证。鬼神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心中的寄托。

而现在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创新技术不断在前进。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性,比起那些鬼神论,更愿意相信科学的解释。但,鬼神论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它的存在并不是一种错误,只是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想法也在变化。

所以,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还需要理性看待。过分追求并不可取,但也需要心存敬畏。鬼神只是人们心中的定义,是一种信仰,但是不能够过度依赖这种信仰。通过那些故事,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要想创造美好生活,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突然就消除了对鬼的恐惧上热搜,这样做帮助孩子战胜内心恐惧

大家好,我是大壮哥!最近武汉大学陈铭老师的课火出了圈,很多网友表示,听过了之后,突然消除了对鬼的恐惧。

对未知事物、想象事物或不可掌控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遗传进化的结果,很难克服。4到8岁的儿童,缺乏必要的知识,出现怕鬼的心理障碍,可能因观看相关书籍、影视作品等导致,也可能因听到恐怖故事等造成。

哪怕是晚上关灯,都会让宝宝们感觉自己像是被鬼怪包围起来,以至于害怕得大喊大叫。这些看起来啼笑皆非的场面,实际上已经让许多,已经忙碌了一整天的宝爸宝妈们濒临崩溃。

要想解决小宝宝的怕黑和怕鬼的情况,就要明白孩子胆子变小的源头,从而帮助宝宝消除恐惧心理。

1、减少相关因素的接触:平时可以让小孩看符合其年龄阶段的电影、动画片,不要让小孩看包含恐怖元素的书籍以及影视作品。家长还要注意让身边人员不要讲含恐怖元素的故事,或故意恐吓小孩,以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2、加强教育:父母和老师需要加强和小孩的沟通,通过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娱乐活动等方式,让小孩逐渐了解鬼为虚构事物,不必产生恐惧情绪。也可以通过做游戏时主动扮演鬼,克服怕鬼的心理障碍;

3、心理干预:若小孩怕鬼的心理障碍较严重,经上述方式后未明显缓解,甚至影响了小孩的生活、学习、认知,需要及时接受专业心理医生的干预治疗,通过相关心理疗法逐步减轻恐惧心理,以免造成严重后遗症。

本文由亲子生活大壮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18%美国人称与鬼交流过,揭秘见鬼的两大错觉

大家好,我是管哥。世界上真的存在鬼吗?为什么有人说会撞见“鬼”呢?这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为什么有超过18%的美国人宣称自己与鬼交流过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鬼”的存在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你相信有鬼吗

数据统计,约百分之五的美国人相信鬼是存在的,甚至约百分之十八的人宣称自己和鬼交流过,动物可以看见人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如果有一天宠物狗朝房间的某个角落,一直狂叫不已,可能是有什么诡异的东西。其实在先秦时期,我国的鬼文化就已经对当时生活风俗、祭祀典礼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期的古人还认为孙子是爷爷的转世,最早的神话小说《山海经》就提到了很多鬼怪乱神的故事传说。而最早出现鬼的记载,是在新石器时代,在石棺底部或者是别处存在小孔,目前认为这是死者鬼魂出入的地方,在“鬼”字的古文字中也能明显看出。孩子在刚出生不久的时候,囟门的地方是很软的,古人认为头顶囟门的地方就是灵魂出入的地方。

鬼真的存在吗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鬼压床”这种现象,而“鬼压床”指我们在一种睡着的状态下,能听到现实中的声音,想动又不能动的情况,这就被称为鬼压床。鬼压床的现象十分的常见,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鬼压床,精神病患者或者是紧张期的学生等人群发生鬼压床的概率会更高。鬼压床是指人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这时你的神经暂时出现了麻痹现象,要过一会才能恢复正常,但对于部分人来说,这种情况会使人恐慌不已,比如强烈的感觉身边有鬼,就算看不见也听不到,也还是感觉有东西在哪里,甚至出现幻觉感觉有黑影在房间里,也可能有触觉上的幻觉,有人抱着或者有东西触碰自己等等。

这种时候往往无法动弹,难道是真的见鬼了?其实不然,在医学上被称为睡眠麻痹现象,就是人在睡觉的时候肌肉也同样属于休眠状态,而这时人如果在做梦,处于一种神经紧绷的状态,如果可以动的话就是我们所说的梦游,很容易伤到自己,所以当人处于深度睡眠的时候,因为平时或者近期处于紧绷状态,大脑可能已经苏醒,但肌肉仍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导致有一种想动却动不了的感觉以及听到或看到什么。这种现象一般会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但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害,只是对精神上有一定的影响,压力大所导致的神经紧张。所以鬼压床和鬼根本没有关系

鬼怪惹祸

在2009年的某一天,故事的主人公凯瑞和两条爱犬共同住进了洛杉矶的新家,然而这个新家却有些怪异,不仅仅是因为房子的破旧,更是感觉房子暗处有人盯着自己,一开始凯瑞总感觉是自己的错觉,可能是自己太累了,但是这种情况却越来越频繁,凯瑞甚至开始感到头晕胸口疼痛、窒息,渐渐的凯瑞开始相信家里除了自己和狗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还经常听见一些其他的声音,甚至门窗紧闭还能听见“呼~”的吹气声。这让初来乍到的凯瑞惊恐不已,她告诉她的好朋友说感觉自己的家里有看不见的东西,凯瑞把这些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倾诉烦恼,好朋友给她想了一个办法,也是最常想到的就是用鼠尾草进行却邪。

于是凯瑞马上照着朋友所说的买了鼠尾草,按照流程开始进行驱邪仪式,在整个过程中,凯瑞的动作就像个神婆一样,既诡异又疯癫的状态,她手舞足蹈地挥舞鼠尾草,边挥舞边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语!完毕之后凯瑞终于放松下来,心想这折腾了好一阵,是鬼是怪应该早就走了吧?但这件事情远没有凯瑞想得简单,这次“驱邪仪式”并没有如愿地把鬼驱走,反而把“鬼魂”激怒一般,至此之后凯瑞的胸口越来越疼,疼痛之余耳边还伴有一些奇怪的絮语,围绕在身边挥之不去,好像鬼魂回来报复一般,浑身不舒服,还头晕目眩,凯瑞彻底崩溃了,她不得不去看了精神科医生还要求给自己开药,想以此来安慰自己。

但让她难过的是,因为没有检查出什么事情,所以医生拒绝开药。凯瑞逼不得已只好在网络上求助大众,但是群众并不觉得凯瑞家中有鬼,反而有人觉得她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就是胸口有压力、窒息、出现幻觉等等,而这些现象和凯瑞完全一样,凯瑞决定听网友的话试一试,当晚便叫来了煤气公司的人,煤气工人检测完说,因为房子的老旧,又没有对管道进行检修,幸好今晚叫了我们过来,不然就会一氧化碳中毒去世了。

而这样的乌龙事件也不是个例,在全美十强之一的眼科医院,威廉在美国眼科杂志社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氧化碳中毒对眼睛的影响》,里面提起了一个幽灵屋的故事,这个屋子里住着一家四口,家里的大人和孩子总会出现一些幻觉,在睡觉的时候感觉有人站在床边,后者某个角落有人盯着自己,一家人深受其扰。直到某一天,女主人发现家里植物开始莫名死亡,才发现是家里的壁炉有问题,别人家的烟囱都是直的,自家的烟囱坏了一直没有维修,从而导致烟一直排不出去,全部倒灌回屋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鬼怪现身

其实除了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让我们有了看见鬼的错觉。就是次声波,次声波也叫“赫兹”,人类可听到的声波在20~20000赫兹,这以内的赫兹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当某些频率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就会有很强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人死亡。而我们能看见鬼的那一瞬间,就是因为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从而对眼球发生震动所以才会看见平时看不见的东西,我们也称之为幻觉。其实低赫兹的声音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比如柴油机引擎、蜂窝轮或者一些扩音器。包括小动物它们的感官比人类要灵敏很多,所以动物可以听见人类听不到的声波,从而让我们感觉动物可以看见一些东西。

而有时我们会把挂的衣服看成人影,或把某个东西看出人脸,而把不是脸的东西看成脸的,叫做面孔空想症的错觉。第一个条件“脸”是方正对称的,第二个条件脸上要有一对“眼睛” 就是两个空洞或者是球,但是这个球与面部其他部位颜色不同来做区别,并且对称。有一个鼻子以及嘴,这才组成我们所说的脸,但是能不能看出“脸”还在于大脑中有没有“面孔模板”。在大脑的颞叶皮层上方,有一个部位叫“梭状回面孔区”,最主要就是识别人脸的,当眼睛看到人脸时这个部位的神经就会变得高度活跃,而梭状回面孔区的作用就是提取出“脸”的信息,同时也能接收前额叶皮层想象出的面孔信息,加在一起就成了我们想象出的脸。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你们认为世界上真的存在“鬼”?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最后喜欢管哥的话,别忘了点赞关注。

这个国家是世界上鬼神最多的国家,光成名的妖怪就要400多种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由于我擅长的领域是神话和鬼怪,所以今天我答题的方向是日本文化中的鬼神文化。

日本是世界上鬼神最多的国家,日本受中国唐风文化影响很深,我前几天在群里看到有朋友说,现在我们早已不学的繁体字、甲骨文、金文等在日本都有开设专门的学科,并且我们现在血的不多的文言文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学习,至于中医中药更是比国内都重视。

日本受中国唐风影响认为万物有灵,日本境内生活的妖怪有成千上万,光成名的妖怪都有400——600种。

鬼这个词传到日本之后,含义却悄悄发生了变化,成了某种野生妖怪的代名词。

日本民间传说中,鬼的形象通常被描述成头顶有角、红或蓝的肌肤、手持金棒的顽强巨人。

作为像兽人一般强悍凶猛的妖怪,和中文的“鬼”有很大的不同,更容易让人连想起《西游记》中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或牛魔王,其特征是披头散发且长有尖角,有着骇人獠牙的血盆大口,铜铃眼,上身赤裸,下围虎皮,身躯高大强壮,爪牙锐利,以一把巨大的狼牙棒为武器,会食人。

如果肌肤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例如是红色、蓝色、黑色的被称做「赤鬼」「青鬼」「黒鬼」。

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日本鬼的形象,与鬼门的方位有关。

在中国的《山海经》中,东北方向(丑寅之间)为众鬼出没之所,即鬼门。

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

现代日本的鬼的形象约莫是在平安时代形成的。

由于丑和寅之间的方位称为“鬼门”,所以日人据此发想,将牛(丑)与虎(寅)的特征加入,于是有了具体雏形,其后在佛教的影响下,罗刹的意象也被引入其中。

总之,日本的“鬼”,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妖”和鬼的总称。

除了上述经典的鬼形象之外,日本其他妖怪也可以统称为“鬼”。

日本著名传说“百鬼夜行”中的“鬼”就是形形色色的各类妖怪,而不是中国语义中由人死之后转化而来的鬼魂。

这些为祸人间的鬼怪大多有着凄惨的故事,他们一开始绝大多数也是人的样子,大多数也有着凄凉的身世,它们或被抛弃或被迫害,饱含着人性的贪嗔和怨念,执着与眷恋,饱含对凡尘俗事纷扰世界的眷恋最终堕入鬼道。

它们如我们一样游荡在世间每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带着执念不断的寻找,最终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或感人或凄凉的故事。

只是不同于中国的鬼怪,注定要被正派人士捉拿毁灭,日本的鬼怪受到世人的尊敬,也有自己的栖息地甚至和神明一样享受香火的供奉。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国学大师曾仕强:我14岁那年亲身经历过

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则亡。——曾仕强

人类对大自然总是充满敬畏的,因为不论人类的科技已经达到了多么发达的程度,其永远都无法和浩瀚的宇宙相提并论,只能窥探到其中的冰山一角。

人类来源于自然,却无法回归自然,所以自然中的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被他们赋予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鬼神。

世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任何证据能够给出相应的证明。然而人类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从玉皇大帝到土地公,任何需要神仙的地方都有了“神”。

此外,鬼亦是如此,我们把一些对于已逝之人的思念,和对一些无法解释的可怕现象,都具象到了“鬼”的身上。那么,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呢?会不会真的有人碰到过鬼呢?对于这件事,14岁亲身经历过的曾仕强可以说很有发言权。

01 国学大师曾仕强

曾仕强,1935年出生,福建人。对于喜欢看《百家讲坛》的人来说,一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因为曾仕强是我国的国学大师,他不仅对于《易经》有着深入地研究,还得到了“中国式管理之父”的称号,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崇拜。

曾仕强对于国学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了《易经》上,正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易经》出现的背景本身就和鬼神有关,周文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自然当中,企图通过观察自然的一些变化,来作出属于自己的决定。

当这样的思想体系化,自然也就有了所谓的“鬼神”之说,在那个生产力极低,并不存在什么高科技的环境之下,这个说法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普遍认可,于是《周易》也就应运而生,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研究《周易》并不代表认同《周易》,对于这里面表现出来的一些鬼神之说,曾仕强并没有表示出完全的赞同,他甚至表示,不建议人们去相信所谓的鬼神,并且结合自己14岁的亲身经历,对这一观点做出了说明。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曾仕强也是如此,在成为国学大师之前,他也只是个普通人,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拥有着一样的童年。

可是,他的童年却有着一个非常奇特的经历,那就是他十四岁的时候,撞见“鬼”的记忆。十四岁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年纪,这个时候的曾仕强虽然没有到能分辨清所有事物的程度,但是对于一些不明之物已经能够感受到恐惧和惊慌。

他“撞见鬼”的经历和当时的居住环境有关,那个时候的曾仕强住在一个偏日式风格的房子当中,如果我们看到过日本房子,就会发现它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截然不同,会不自觉地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曾仕强的家里这种感觉更甚,因为院子里恰好有一口已经存在上百年的古井,虽然一直在使用,所以看上去并不破旧,但当它安静地立在那里时,难免会让人觉得害怕。

曾仕强本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因此,从来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他有一天照常去井边打水的时候,他装完水正准备拎回去,这时,余光里突然发现了一抹白色的身影。

这片白色若隐若现,一时像人的影子,一时又像是真实存在的某个实体,模模糊糊始终无法看清楚。不明物体再加上夜晚的一片漆黑,把本就阴森的环境渲染得更加恐怖。曾仕强一时之间大脑一片空白,甚至都忘了作出动作,僵硬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就在他马上要失去理智志向狂奔回屋里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听过的那些故事,故事里面曾经说过,如果遇到鬼撒腿就跑的话,那就很容易被他们发现然后追过来,也就始终无法摆脱他们。

想到这里的曾仕强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即便再害怕也没有逃跑,他不断给自己催眠,暗示自己人类才是最强大的生物,只要不畏惧鬼魂,那么鬼魂就会畏惧自己。他就这样站在原地等了几秒钟,果然,那道白色的身影自动消失了。

02 鬼七分怕人,人三分怕鬼

这件事让曾仕强印象深刻,同时也让他懂得了一定的道理,那就是“鬼七分怕人,人三分怕鬼”,倘若我们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身正气,那无论是什么鬼怪,都无法伤到我们半分。

后来,就在“鬼影”消失以后,曾仕强又壮着胆子往前走了几步,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到底是什么在装神弄鬼,后来,他发现在月光照耀下,树叶投下来的影子有点像刚才看到的“鬼影”,不禁在心中暗暗笑话自己,只是树的影子就把自己吓成了这样,可真的是“自己吓自己”了。

虽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依然在曾仕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伴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对这件事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那就是所谓的鬼神之说,都是人们自己编造出来的,其作用也就是吓唬人罢了。

因此,人的心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从心底里就相信这世上有鬼,并且整天都疑神疑鬼,看什么都像鬼的话,那对这个人来说,世上真的就是有“鬼”的,并且这个鬼还始终伴随着他,永远都无法摆脱。

倘若一个人从心底里就不相信所谓的“鬼神”之说,那么他即使真的碰到了什么疑似撞鬼的事情,他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而是寻找有科学依据的解释方法来对这种情况作出说明。久而久之,对于这个人来说,世界上自然也就没有“鬼”了。

03 鬼魂“存在”的意义

可能有人会对曾仕强的观点发出疑问,既然不建议我们相信世上有鬼,那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作品、那么多名人名事,都相信鬼魂的存在呢?

其实,这充其量能够证明人们在鬼魂身上所寄托的一种信念感,而不能证明鬼魂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也不能证明相信有鬼魂的想法是正确的。

科学发展到现在,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能够证明鬼魂是否真实存在,当科研手段不断进步,甚至已经到了从磁场和辐射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鬼魂的程度,我们依然无法证明它们的真实性。

人们普遍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越是无法客观表现出来的事物,越能够被赋予更多独特的意义。鬼魂的价值就在于此,正是因为其无法被科学所验证,所以其才被更多人相信是真实存在,以便寄托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鬼魂对这个社会来说,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它可以让人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毕竟,人们对于未知总是害怕的,而死亡则是最大的未知,因为没有人知道我们死后会怎么样,是会去往另一个地方继续生活,还是会投胎到下一辈的身上重新活下去

在这个过程当中,鬼魂给了我们一个缓冲,让我们相信人死后会继续以鬼魂的形式留在世间,而不是彻底消失。所以,即使鬼魂是已死之人的化身,有很多人仍然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此外,鬼魂还能够对人们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个作用主要存在于古代,整个社会风气都十分封建迷信的时候。那个时候,生死轮回是人们十分重视的一件事情,没有人愿意在死后下地狱受尽煎熬,所以一想到自己死后变成鬼魂的生活,很多人就都会有所收敛,以求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多积点德,死后也能够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最后,鬼魂在某些时候还会让人们对未来有所期待,相信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就代表着人们寄托在鬼魂身上的期待。

毕竟,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一些事情都是无可奈何的,既没有能力处理,又不能奢求有朝一日得以大仇得报,所以就只能寄托在鬼魂身上,希望善恶到头终有报,恶人最后能够受到来自鬼魂的惩罚。

正是因为鬼魂在社会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意义,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对于鬼魂的传说始终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中也始终有着鬼魂的一席之地。

04 总结

曾仕强曾说,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碰到了怎么办?我14岁那年亲身经历。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所谓的鬼,不是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上,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就像是人们相信世上有神一样,是一种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信仰,我们无法去评判好坏,毕竟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人可以因为信仰而变得更好,也有人会因为信仰而误入歧途,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还是需要尽可能生活得真实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心愿,而不是单纯地寄希望于鬼神身上。

“鬼”是否真实存在,遇到了该怎么办?不妨听听曾仕强的切身体会

引言

《礼记·祭义》中为“鬼”下了定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鬼神之说在各国十分盛行,鬼故事、恐怖片中也多采用“鬼”的形象和元素。对于“鬼”是否存在这一问题,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对此嗤之以鼻,斥之以“封建糟粕”,也有些有宗教信仰或相信鬼神之说的人认为鬼是真实存在的,还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曾经见过鬼。

比如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仕强,就曾经向听众讲述过自己14岁时“见鬼”的经历。当时他居住在一个日式庭院中,院落有着好几米的纵深,林木茂密,其中还有一口古井。这里固然幽深雅致,对于少年来说,这口古井却多少有一些阴森恐怖的感觉。果然,某天傍晚在井口打水的他看到了一个“鬼影”,分不清男女,更分不清老少。

▲曾仕强发表演讲旧照

本来准备飞奔逃跑的他最后止住了步伐,因为他听说若是将后背面对着鬼,鬼就会一直缠着他。于是曾仕强忍住了心中的害怕,死死地盯着他看到的这个鬼,结果不出三五秒,这个突然出现的鬼影又突然消失了。曾仕强后来总结这段经历,只用了一句话,那就是“疑心则生暗鬼”。

▲位于角落里的古井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情况下,人如果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就不用害怕会有鬼找上门来报仇。很多人认为这是在讲人要坦荡,但其实这也说明了人们对于鬼的想象,更多时候是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比如曾仕强就是因为害怕那口古井,先入为主地认为那里有鬼,所以才看到了“鬼”,当他没那么害怕的时候,“鬼”就消失了。

01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每当出现人们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的事情时,人们就会将其归于鬼神之力。随着现代科技逐步发展,自然和人体的许多秘密都被我们解开,“未知”越来越少,需要鬼神之说解释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少。此外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统治者也不再通过“君权神授”的方式来巩固统治,鬼神之说的生存空间自然也就越来越小了。

▲殷墟出土的甲骨

早在原始社会中就有了“鬼”的说法,但其字形和字义的正式确定时间在商周时期。“鬼”字的本义是原始社会中人们戴着一种吓人的面具,以此来代表人们观念中的鬼。也有人认为鬼原本指的是头大身子小的畸形人,因形貌丑恶而称之为“鬼”。随着其含义逐渐演化,也有将祖先称之为“鬼”的说法,例如《论语·为政》中所说的:“非其鬼而祭之”,这里的“鬼”指的就是祖先。

▲影视作品中的鬼魂形象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鬼”字上部象鬼头,寓意着鬼会用阴气伤害人,所以从“厶”,是形声字。但也有人认为鬼字是一个“全体象形”,与这世间所有存在的事物都不甚相像,这也充分说明了“鬼”来源于人类的想象,从未有人能够确定地说自己真实见到过,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争论。事实上,在不少学者看来,鬼文化的传承是人类图腾崇拜的体现,这充分说明了“鬼”其实是人为创造的,就如“龙”一样,只不过二者所代表的意象不同而已。

▲丰都阎王殿内景

另一个能够说明鬼文化来源于人类且是人类社会缩影的事实是阶级。人类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阶级,鬼怪之中也有阶级。一方面,鬼作为独立于人类社会的力量,对封建王朝的更替产生“影响”,是凌驾于普通大众之上的阶级;另一方面,“鬼”内部也有着阶级之分。这种与人类社会中的君民关系、社会阶级关系等高度相似的“社会构成”,也说明鬼怪无外乎是人类创造而出的,并非真实存在的。

02

《正法念经》中记载了三十六种鬼,这些鬼的形成大多与人生前贪念过重,或遭遇病痛、意外等去世有关。也就是说,至少在该经译成的北魏时期之前,人们认为寿终正寝的人在死后不会成为鬼,只有心中还有某一方面执念的人才会死后化为“鬼”,这显然也是人弥补自己遗憾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一些所谓的“鬼”也有是客观现实的具象化,例如“住不净巷陌鬼”等,古人认为这类的鬼会在特定的地点影响人。实际上由于环境脏乱,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原本就会不舒服或者染病,并不是被鬼影响导致的。

▲古代农民生活场景复原

那么,为什么人要创造出这样的意象呢?正如前文所说,一方面是因为某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知识解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娱乐需求。许多志怪作品、鬼神作品最初现世时带给了人们相当的新鲜感和惊喜,为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乐趣。此外,也有不少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寄托于鬼怪作品中,用鬼怪来讽刺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乱象。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鬼怪作品集大成者,就在其中极言了清朝科举制度不完善的现状。

▲《倩女幽魂》中的女鬼聂小倩(剧照)

鬼文化的盛行,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补充,对中国地方习俗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每年的农历七月都称之为“鬼月”,旧时认为这是众多鬼怪可以出游人间的一个月。因而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佛教和道教都会举行普渡仪式,希望大家可以用一颗慈悲心来呵护世间生灵。这是一种“净化”作用,实质上净化的却不是鬼,而是众生,希望人们不要作恶。

结语

说来说去,不论“鬼”是否真实存在,只要做一个好人,就不必担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鬼怪,几乎就没有专门针对善人下手的,反倒还有不少专门针对恶人的鬼,由此可见鬼文化终究是一种劝人向善的文化,而不是一种旨在恐吓或威胁的文化。在多年演变的过程中,某些情况下“鬼”也是有褒义的,例如李清照称赞项羽“死亦为鬼雄”。“鬼”只不过是人创造出的一种意象,如何应用和理解都依据人而来,并不真实存在于世间,更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能够影响人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只要平静、坚定而善良,就不会被自己心中的“暗鬼”影响。

参考资料:

《礼记·祭义》

《论语·为政》

《说文解字》

《正法念经》

《解开宇宙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