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风俗南方(大年初一到初六的风俗)

大年初一到初六的风俗南方(大年初一到初六的风俗)

传统春节年俗里,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哪些习俗?

1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称为元日。

金鸡报晓,为新岁之首,春天开始。

这一天,人们凌晨起来祭祖、拜神、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敬拜天地神明,为新一年祈福。

人们开始携礼串门,名为“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压住邪崇。

而且家中有传统信仰的初一要吃素,所谓“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

2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

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3

正月初三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4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灶王爷要查户口。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

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5

正月初五

此日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古代时妇女们也不再忌讳出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可不宜劳作呢,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6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做生意了。

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

7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乃为“人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女娲造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

这一日,大家可以开始过生日了,人寿年丰,可热闹了。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一大早便有丰盛的家庭筵席,又是聚餐吃喝,又是放花炮烟花的,来庆贺生日。

8

正月初八

“七人八谷”,初八也就是谷日了,又叫顺星节。

传说中这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星最多,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那说明今年的稻谷收成很好。

如果是天阴的话那就失收了,所以盼望着是好天儿吧。

9

正月初九

初九是玉皇天诞,摆天坛,众人上香,诚心祈祷,人们都会祭拜玉皇大帝,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祈祷在新的一年要风调雨顺,平安大吉。

10

正月初十

石头节,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节日。

“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

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

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

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

简单来说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制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会祭拜石头。

这一天,石头可是个宝。

11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12

正月十二

这一天其实是为正月十五做准备啦。

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新灯,想想真的是灯火通明啊。

元宵节将近,搭建灯棚的时候到了。

13

正月十三

这一天还是离不了灯这个话题。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从这一天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并在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14

正月十四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

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15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浓浓年味起,人间大团圆。

传承至今的老习俗更增加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祝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万事顺意。

转自:环球文摘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今天大年初八,不管有钱没钱,记得“3吃、2拜、1忌”,一年顺利

众所周知,从大年初一到初六为六畜之日,而初七为人日,到了初八,则为“谷日”。传说女娲是在正月初七这天造的人,那么到了正月初八就得给人类造点粮食,保证人们生活所需、生活富足,因此正月初八就被誉为了谷子的生日。

那么大年初八,又有哪些传统的风俗呢?要遵循着老传统,牢记“3吃、2拜、1忌”,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3吃

1.吃谷物

为了纪念正月初八谷日,民间有观谷、养谷和食谷的习俗。还专门制作米饭谷粥,并教育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

制作方法:

1.准备适量的红芸豆、赤小豆、花豇豆、江米、薏米、花生、红枣、莲子,把这些豆子都放在一起,用清水多淘洗几遍,控干水分备用,把剩下的红枣、江米单独清洗干净,等会蒸制。

2.在江米盆中倒入适量的水,水量没过一指即可,把红枣和江米一同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中火蒸制半个小时即可,把江米蒸熟。

3.准备一个砂锅,加入半锅水,加入少许碱面,这样豆子更容易煮面,把准备好的豆子都放进去,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炖煮,再倒入少许清水,煮这个八宝粥不能一直沸水咕嘟,否则豆子的表皮很容易破。

4.每一次烧开都要往里面加水,以此来控制汤的温度,目的是让豆子软面的同时保持完整的外型,这样浸出来的红豆汤颜色才红润鲜亮,一直保持这种似开非开的状态,小火慢慢炖40分钟。

5.40分钟以后把蒸好的江米倒入锅中,用勺子搅匀、搅散,把江米蒸熟以后再放,既有米香味还不会荤汤,江米下锅以后煮2-3分钟后把红枣放进去。

6.这根据自己喜爱的稠度勾入水淀粉,经常搅动锅底以免糊锅,最后出锅前再撒一把熟的白芝麻,搅拌均匀即可出锅,美味即成。

2.吃饺子

正月初八是这一年中的第一个逢八节,又称顺星节,饺子在正月里,一直象征着招财进宝,从古至今觉得饺子还能包含万物,所以初八这天呢,饺子是一定要吃的。

制作方法:

1.准备一个小盆,放入适量的面粉,加入一勺食盐增加筋性,一点一点地往里面倒清水,把面粉搅成面絮再揉成面团,盖上锅盖放在一边饧上20分钟。

2.准备几根黄瓜,不用削皮包出来好吃还好看,清洗干净后切成细丝,撒入适量的食盐拌匀腌制一下,杀出里面的水分,等会包饺子的时候不破皮还鲜脆。

3.碗中打入几个鸡蛋,搅拌打散成蛋液,把鸡蛋凉油下锅炒一下,用筷子搅散,全部定型以后倒出来,这样炒出来的鸡蛋又碎又嫩,出锅就不用切了。

4.黄瓜腌好以后倒入漏勺中使劲挤干水分,用纱布包住再挤一遍,充分去除里面多余的水分,在黄瓜丝上淋入一些香油,让黄瓜裹上一层油膜,这样既能防止出水还能增加香味,倒入小葱花、鸡蛋,先不要调味,啥时候包饺子啥时候调味。

5.面饧好以后案板上撒上底面,把面团取出来多揉揉,揉光滑再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一个一个摁扁,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饺子皮。

6.这个时候调馅子,加入适量的鸡粉,少许食盐,适量的胡椒粉、蚝油提鲜,其余啥都不要放,把馅料搅拌均匀,放馅包饺子。

7.煮饺子的时候开水下锅,经常用勺子推推,千万不要来回搅防止饺子破皮,素馅饺子比肉馅饺子容易熟,不用点水饺子全部飘起来即可出锅。。

3.吃元宵

古时,人们认为天上的星星,对应着地上的人类,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人,而元宵团团圆圆,就像天上的星星。初八这天吃元宵,表示对众星神宿的感恩和庇护,祈求众星宿赐福人间,人丁兴旺。

制作方法:

1.先做汤圆皮,盆中放入适量的糯米粉, 用开水烫面,汤圆想要不开裂还圆润, 必须用开水烫面,边倒边搅拌,让糯米粉充分糊化,搅成面絮以后趁热揉成团,放在一边饧上半个小时。

2.我打算做两种馅 ,一种黑芝麻馅 ,一种花生馅,兼顾一家人的口味。先来做黑芝麻口味的。把锅烧热,先把黑芝麻炒一下,开小火经常翻动,不用时间太长,一会就能炒好,闻到浓郁的芝麻香味以后倒出来晾凉。

3.接着做花生口味的,把花生倒入锅中也炒熟,全程小火炒,把花生米炒到一捏就掉皮的程度就可以了倒出来,晾凉以后, 把表面的红衣搓掉,把花生米倒入料理机中,加入适量的白糖。馅料尽量打细腻一些。

4.用同样的方法,把黑芝麻馅也打好。然后在花生馅中加入适量的猪油搅拌均匀,猪油是馅料呈流心状的关键。但是也不能放太多,不然吃着会腻,像这样能团成球就可以了。

5.准备一个托盘,撒入糯米粉, 防止粘连。把花生馅团成5克左右的小球,放在里面。芝麻馅的做法和花生馅一样。也团成球,放在托盘里面。

6.这个时候面也饧好了,案板上撒上糯米粉。把面团取出来不用搓, 直接压扁。用干净的细布盖住,防止受风变干。揪下一小块糯米面 ,摁成面片。放入馅料,在虎口处转动着收紧开口。千万不要露馅。

7.然后揉成圆球就可以了。把所有的汤圆全部做好。再撒一层糯米粉,进一步防止粘连。做好的汤圆可以放冰箱冷冻起来,随时吃随时煮。

8.水烧开,开始下汤圆,从锅边慢慢地滚入,煮的时候经常用勺子推一推,开锅以后淋一点清水汤圆全部飘起来就熟了,还可以加点酒糟,或者桂花蜜, 吃着更加香甜。

2拜

1.拜星宿

在民间,大年初八有拜星宿的习俗,有的到星宿殿庙祭拜,也有的观星感恩,更多还是在家中燃灯祭拜,就像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灯一样,在家里角角落落点上灯,燃烧祭拜,感恩庇佑。

2.拜八仙

这天还是祭拜八仙的日子,八仙大家都不陌生,除暴安良,扶贫济弱,为老百姓服务,因此,深受人们敬重。到了大年初八,恰与八仙之数相符,所以人们渐渐在这天祭拜八仙。

1忌

1.忌缸空

大年初八是谷日,人们最忌讳米缸空着,因为米缸空着寓意不吉利,有断炊之忧,因此,这天把米缸装满,希望新年一年五谷丰登、粮满仓。

(夏天)

初一饺子初二面,原来“大年初一到初六”要这样吃,你做对了吗?

春节又被称为“年节”,临近春节时,年味是最浓的,我们老百姓会准备年货、走亲访友,人们从各个地方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它是我们一年之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

在春节期间,我们会有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但除了载歌载舞的欢迎各种活动之外,我们还可以品尝各种春节期间特有的美食,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可见我们对饮食多么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从初一到初七,都应该吃点什么、这些美食都可以怎么吃?

初一:饺子、汤圆

在我们北方地区,往往一碗饺子就能够上演“回家的诱惑”,出门在外的游子,辛苦了一整年,就等着除夕夜里,与家里人相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能够给全家人带来欢乐,同时,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它也寓意着招财进宝。

汤圆是南方朋友们喜欢的新年美食,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很多人都会在过年时吃汤圆,汤圆有芝麻、花生等甜蜜蜜的馅料,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蜜、事业步步高。

推荐食谱:【萝卜馅饺子】

1.准备两个青萝卜,改刀切成薄片,最后切成细丝放入盆中,锅中水烧开,下入切好的萝卜丝,用漏勺翻动几下,焯水30秒左右,捞出过凉用手挤出水分,放在菜板上用刀切碎,放入拌菜盆中。

2.盆里加入面粉300克,加入一勺食盐,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筷子搅成面絮,再下手揉成面团,盖上盖子,放在一边松弛15分钟。

3.准备一块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切成薄片放入绞肉机里面,搅成肉馅放入盆中,加入两勺生抽,一勺蚝油,半勺老抽,一勺食盐,半勺花椒粉,适量的胡椒粉去腥提鲜。

加入半勺鸡精,少许葱姜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打入一个鸡蛋继续搅拌,加入芝麻香油,再倒入萝卜碎,放入葱花,浇上热油,激发出葱香味,拌匀备用。

4.取出醒好的面团,切成均等的面块,把面块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一点的面剂子,撒上面粉逐个按扁,擀成圆形的饺子皮,把馅料放到饺子皮中间,包成自己喜欢的饺子形状。

5.锅中水烧开加入一勺食盐,下入包好的饺子,用勺子顺锅边推动,盖上锅盖,把饺子煮开,再加入三次凉水,等饺子全部漂浮起来即可关火,把饺子盛入碗中就可以开吃了。

初二:面条

面条是我们餐桌上经常看到的主食,但在春节期间吃面条,又有着另一番寓意,在春节期间吃的面条,又叫做“长寿面”,面条长长的,根根分明,它祝愿着人们新的一年“年年长久,寿长百年”。

推荐食谱:【西红柿鸡蛋捞面条】

1.准备3个西红柿,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小盆里面备用。

2.碗中打入5个鸡蛋,加入几滴白醋去腥,用筷子搅匀打散。

3.大葱半根切成葱花,小葱一把也切成葱花,放入盆中备用。

4.等所有食材备好以后,我们开始烹饪,锅中加入少许食用油,倒入鸡蛋煎熟,盛出备用。

5.重新起锅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葱花爆香,倒入西红柿炒出汁,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

6.添入适量的清水,开始调味:加入两勺食盐,少许十三香,一勺生抽,少许鸡精,搅拌化开,继续煮两分钟,撒上小葱花就可以关火了,最后浇上适量的香油备用。

7.另起锅添入清水,水开后下入鲜面条,把面条煮熟以后,放上适量的苋菜叶煮熟,然后捞出放入凉水盆中过凉。

8.再把面条盛入碗中,加上西红柿鸡蛋卤汤,最后放上黄瓜丝和荆芥叶子,配上蒜瓣就可以开吃了。

初三:合子

按咱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初三是要吃合子的,合子是我国的一道传统美食,它与我们平日里吃的韭菜馅饼相似,合子大多时圆形的,我们在做合子时,要不停的翻转,使合子受热均匀,所以圆圆的合子也象征着财源滚滚来。

推荐食谱:【韭菜鸡蛋馅饼】

1.准备一个和面盆,倒入高筋面粉300克,加入食盐1克用筷子搅匀,加入适量的清水,边加边搅拌,先搅成面絮再揉成面团,放在一边松弛10分钟。

2.取一个小盆,打入4个鸡蛋,用筷子搅散,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植物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用锅铲翻炒几下,把鸡蛋煎熟倒在菜板上,用刀切碎,放入盆中。

3.洗净的韭菜一把,切成韭菜碎和鸡蛋放在一起,胡萝卜半个切成胡萝卜碎,一起放入拌菜盆中,加入蚝油3克,十三香2克,香油3克,植物油5克,加入植物油锁住韭菜里面的水分,然后用筷子拌匀。

4.先在案板上撒上适量的面粉,取出松弛好的面团,用手揉搓排气,先搓成长条,再切成大小均等的面剂子,然后揉成圆形的面团,用保鲜膜盖住,避免水分蒸发。

5.然后在馅料里面加入食盐3克搅拌均匀备用,电饼铛提前预热,再把面团擀成圆形的面皮,把馅料包在面皮里面,右手的拇指不动,食指慢慢地向前捏合,再用左手拇指按压馅料,做成包子的形状,用手轻轻按扁备用。

6.电饼铛烧热以后,先刷上少许食用油,把做好的面饼放在锅中,用手按平,再刷上一层食用油,盖上锅盖,30秒后翻面。把馅饼煎至一面微黄色时,翻过来煎另一面,把馅饼两面都煎至金黄时,就可以取出食用了。

初四:烙饼卷鸡蛋

大年初四必须吃的美食当然是烙饼炒鸡蛋,烙饼炒鸡蛋是一道美味的家常美食,薄薄的一层烙饼,配上滑嫩的鸡蛋,每一口都能让人吃出幸福的味道,在做饭时,我们要不断地给烙饼翻面,它预示着我们将过去一年不顺心的事情全部翻篇儿。

初五:饺子

初五吃饺子和初一吃饺子有着不同的寓意,春节的第一天吃饺子,寓意着辞旧迎新,欢迎新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五也称“破五”,有送年的意思,在这一天里吃饺子,表达了人们期待新的一年霉运散开,迎接财神的心情。

所以不管是初一还是初五,人们虽然吃的都是饺子,但却寄托了不同的心情与祝愿,这也是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

初六:驴打滚儿

很多地方的人们,在初六时都会吃驴打滚儿,驴打滚儿又叫豆面糕,口感软软糯糯的,是老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因为大年初六是送穷神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里吃驴打滚儿,寓意着财源滚滚来。

初七:长寿面

大年初七是家家户户都要吃长寿面的日子,因为大年初七又被称为“人日”,在这一天里,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应该吃长寿面。

长寿面的面条都是细细长长的,这样表示能缠住岁月的双腿,寓意着我们新的一年能够健健康康,老人们能够更加长寿。

推荐食谱:【长寿面】

1.准备生面条一斤左右备用,削皮的土豆一个,切成土豆丝,西红柿一个切成片,小葱一根切成葱花,一起放入盆中备用,猪瘦肉一块,切成肉丝装入盆中。

2.炒锅烧热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肉丝,加入少许食盐入底味,快速翻炒片刻,放入两个红干椒炒香,倒入西红柿,土豆和葱花,快速翻炒几下,加入老抽几滴调色,翻炒均匀,添入适量的清水,加入食盐3克,鸡粉2克,十三香1克,开大火煮两分钟。

3.下入面条,用筷子抄动几下,避免面条粘连,改中火煮3分钟,把面条煮透,淋入少许芝麻油,关火起锅,盛入大碗中,最后再浇上汤汁,美味即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这些新年美食,大家都喜欢吃吗?大家在初一到初六都会吃些什么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大磊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生活甜蜜蜜、事业步步高!

传统春节年俗里,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哪些习俗?

1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称为元日。

金鸡报晓,为新岁之首,春天开始。

这一天,人们凌晨起来祭祖、拜神、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敬拜天地神明,为新一年祈福。

人们开始携礼串门,名为“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压住邪崇。

而且家中有传统信仰的初一要吃素,所谓“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

2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

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3

正月初三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4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灶王爷要查户口。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

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5

正月初五

此日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古代时妇女们也不再忌讳出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可不宜劳作呢,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6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做生意了。

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

7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乃为“人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女娲造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

这一日,大家可以开始过生日了,人寿年丰,可热闹了。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一大早便有丰盛的家庭筵席,又是聚餐吃喝,又是放花炮烟花的,来庆贺生日。

8

正月初八

“七人八谷”,初八也就是谷日了,又叫顺星节。

传说中这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星最多,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那说明今年的稻谷收成很好。

如果是天阴的话那就失收了,所以盼望着是好天儿吧。

9

正月初九

初九是玉皇天诞,摆天坛,众人上香,诚心祈祷,人们都会祭拜玉皇大帝,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祈祷在新的一年要风调雨顺,平安大吉。

10

正月初十

石头节,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节日。

“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

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

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

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

简单来说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制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会祭拜石头。

这一天,石头可是个宝。

11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12

正月十二

这一天其实是为正月十五做准备啦。

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新灯,想想真的是灯火通明啊。

元宵节将近,搭建灯棚的时候到了。

13

正月十三

这一天还是离不了灯这个话题。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从这一天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并在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14

正月十四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

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15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浓浓年味起,人间大团圆。

传承至今的老习俗更增加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祝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万事顺意。

转自:环球文摘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