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出殡当天不小心回头了怎么办(出殡当天不小心回头了)

出殡当天不小心回头了怎么办(出殡当天不小心回头了)

农村送葬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回头?下葬之后,为啥不能原路返回?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民俗贯穿了我们古今生活的始终。民俗不仅仅是老祖宗千百年的文化传承,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民俗的日常生活,就显得异常乏味。

农村是民俗保存得比较完善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对于婚丧嫁娶这类事情,毕竟婚丧嫁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主角亲身经历的只有一次。所以说,婚丧嫁娶时候的那些禁忌和规矩,人们都会严格遵守。生怕犯了老祖宗的忌讳之后,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这也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一种心理作用!

在农村在丧葬风俗中,送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送葬是指人们将逝者送到下葬之地的过程。送葬已经是葬礼的最后的几个环节之一了。送葬开始时,需要抬棺,抬棺的时候,就需要孝子为逝者“指路”,其实就是大喊一声“您往西方去”。有的地方却不是如此,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孝子们会在抬棺之前就跪到门口,等候亡者起灵出殡。

人们在正式送葬之前,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摔盆”,就是将在灵前烧过纸的盆在送葬之前摔碎,以此来表示送葬正式开始。摔盆的时机也因地而异,有些地方是在起灵之前,就是说,摔盆之后才会起灵送葬;有些地方则是在起灵之后,就是说,起灵之后再进行摔盆,然后送葬才正式开始。

在送葬的时候,也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不能回头看。

民间的人们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孝子不回头”,意思就是说,孝子们在送葬的时候不能够回头。那么,为什么在送葬的时候不能够回头呢?

人们之所以说“孝子不回头”,就是因为民间在送葬的时候,送葬的孝子在前,逝者的棺椁在后,民间的老祖宗认为孝子回头,会让逝者感觉你舍不得他。这是民间所说的“孝子不回头”的原因所在。

这种说法的来源,其实本是源自于古代老祖宗的“灵魂不灭”观。所谓“灵魂不灭”,就是说老祖宗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即使肉体生机断绝,灵魂也是存在的。正是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老祖宗才对葬礼如此看重,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讲“孝子不回头”的根本原因。

葬礼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下葬,下葬的规矩自然更多,这里便不一一赘述,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下葬的规矩自然不相同。

在下葬之后,孝子们回家的时候也同样有规矩,其中就有“忌原路返回”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人们在下葬之后,要绕道而行,不能走送葬时的道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与之前我们所讲的“灵魂不灭”相关,同时也是人们为了趋吉避凶,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讲究。

老祖宗的这些规矩,我们现在还有人讲究吗?

其实,到了现在,人们虽然不再迷信鬼神之说,但很多人心中依然心存敬畏,所以很多人即便是知道这样的讲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许再过几年,老祖宗的这些讲究,只能是存在于书面的记载当中了!

下葬之后,丧事操作还有哪些礼仪事项?你们家乡是怎样的要求?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以土葬独立建坟为参照,大体上讲,丧事下棺之后,礼仪性质的事项还有:兜土转圈、直返不哭、烧丧走火、主妇慰赏、升堂复吊、跪谢宾客、慰灵暖棺、圆坟祭奠等。

所谓兜土转圈,就是孝子孝孙等(其他吊丧送丧人不必)用衣襟衣角从墓地兜一把土,然后围绕墓地转一圈或转三圈。所谓直返不哭,就是孝子孝孙等,包括吊丧送丧人,从墓地径直回家,不准回头,也不准哭泣。所谓烧丧走火,就是将与逝者相关的衣物被褥用品物品等引火烧掉,孝子孝孙等从火头经过。所谓主妇慰赏,就是孝子孝孙到家门口,主妇端一盘吃食,或丸子,或肉块,或炸食,或糖果等,一人喂一个。所谓升堂复吊,就是孝子孝孙等,回到原停柩灵堂,将逝者灵位正位,磕头行礼。所谓跪谢宾客,就是执事人员带领丧主及孝子孝孙到饭食场所,对吊丧宾客磕头行礼,表示感谢。所谓慰灵暖棺,就是孝子孝孙及有关亲戚亲属等,在原停柩灵堂睡一宿,交流叙情。所谓圆坟,就是孝子孝孙孝妇孝女等,对墓地进行规整,置奠致祭。

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复吊”,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按丧事规范文本的规定,从下葬到拜送宾客之间的丧礼程序叫“反哭”,回灵到家,宾主在原停柩厅屋升堂再拜,我们称之为“复吊”

《仪礼---既夕礼》有:“乃反哭,入,升自西阶,东面。众主人在堂下东面,北上。宾吊者升自西阶,主人拜稽颡。宾三。兄弟出,主人拜送。众主人出门,哭止。”

大致意思是说,回灵到家,主家人员归位拜伏于地,吊丧宾客行礼,礼毕,主家人员送宾出门。

《礼记---檀弓》也有:“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意思是说,反哭到原停柩灵堂再奠。

在丧礼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居民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特征也不断发展变化,规范丧礼的“反哭”逐渐消失了。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丧事活动中,不是没有“反哭”,而是要求回灵不哭。但回灵到家在原灵堂再奠即“复吊”的要求被传承了下来。之所以称之为“复吊”,是因为逝者已下葬,与原来的吊拜有所区别。

2、“复吊”主要是送丧人员,但不限于送丧人员

实际生活中,下葬当天中午或晚上还有一顿正席,宾客都在。所以,送丧人员可以“复吊”,在家没有送丧的人员也可以参加“复吊”。

一般情况下,按较为流行的礼俗要求,重要的亲戚关系人应当参加“复吊”,如逝者的姑母、姊妹、女儿婆家人或代表人,逝者配偶、母亲、儿媳妇娘家人或代表人等。感情深厚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同僚等,也应当参加“复吊”。从根本上讲,只要吊丧人员自己愿意,都可以参加“复吊”,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礼俗限制。

按丧事程序操作,孝子孝孙回灵后,在原停柩灵堂将逝者排位照片等正位,然后归位稽颡,即跪伏于地。再然后吊丧宾客行礼。再然后,孝子孝孙等行礼。最后,大家一起出来。后面还有,宾客吃饭,孝子谢客等。

父亲葬礼上,儿媳哭得比儿子还伤心,真相却令人唏嘘!悬疑电影

小强的父亲去世了,他一滴眼泪都没流。可身旁的妻子翠花,却一直在嚎啕大哭。看起来她跟公公的感情应该很不错。等忙完葬礼两人回到家,已经到了晚上。临睡觉前,小强接到一个电话,翠花询问对方是谁?他支支吾吾的回答是一个朋友。翠花没有多想,只是调侃地说:如果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自己就算做鬼都不会放过他。

深夜两人酣睡之际,一个黑影忽然映射在墙上。察觉到异样的翠花扭头看去,只一眼便让她睡意瞬间全无。只见公公正举着双手朝这边慢慢走来,翠花惊恐之下 忍不住尖叫起来!最后一个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原来只是一场噩梦而已。

翠花打开灯想缓解一下心情,却发现小强竟愣愣地坐在床尾。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小强也梦到了父亲。心感蹊跷的翠花也说了自己的梦。小强连忙问她父亲说了些什么?不知是为了安慰丈夫,还是她心里有鬼,翠花谎称父亲说他很安心,叫他们不用太伤心。

小强听后心里倒踏实了许多,可翠花稍微思索了一下后。提出了搬家的想法,她表示自己感觉公公的鬼魂还留在这里,为此她感到很害怕。不过小强似乎并不愿意离开,他打算找个神婆,把父亲的鬼魂请上来,问问他是否还有什么心事未了。虽然这听起来有些荒唐,也只不过是为了求个安慰罢了。

第二天,两人找到一个神婆,在施法前,神婆嘱咐他们:要保证桌上的蜡烛不要熄灭,不然上身的鬼魂就会离开,说罢她开始吟唱起某种怪异的咒语。不一会只见神婆低下去的脑袋忽然一抬。还叫出了小强的名字,显然已经成功上身。

小强的父亲说自己很痛苦,他是被人害死的。然而小强刚要询问凶手是谁?一旁的翠花却有意无意地打翻了蜡烛,刹那间神婆虚脱地趴在了桌子上。等她清醒过来后,表示小强的父亲已经离开。现在她因为元气大伤需要休息,叫夫妻两人先行离开。

回到家后翠花不禁陷入了沉思,原来她跟公公的关系并不好。甚至是形同水火,公公是个典型的酒鬼,可他因为有心脏病不适宜喝酒。翠花只好把他的酒藏了起来,两人为这事没少吵架,直到有一天两人再次争吵时,公公一气之下对翠花说:除非自己死了,不然这个家里根本轮不到她说话。

本来只是一句气话,可老爷子怎么也想不到,这竟然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天两人再次发生了口角,翠花一时恼怒,强行给公公灌下了一杯白酒。公公因为情绪失常导致心脏病发作,他打开柜子想要找药自救,却发现药不知被谁藏了起来。眼看自己命不久矣,老爷子只好忍着痛苦。艰难地爬去找小强求救。岂料小强此时正听着音乐看书,根本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而翠花为了拖延时间,还故意把音乐声音调到最大。

等小强发现父亲时,老爷子已经奄奄一息。虽然小强第一时间把他送去了医院,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至于翠花,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故意把药撒在地上。伪造了公公把药打翻,没能及时吃药的假象。

所以说到底,害死老爷子的就是翠花。因为心怀愧疚,所以她在葬礼上才哭得那么伤心。生怕公公的鬼魂会回来报复她。可她没想到的是,公公还没找来,神婆却先找上了她。

原来神婆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以此相要挟向翠花勒索。虽然她玩的是迷信,警察不会相信她,但如果小强知道的话,即便不会跟翠花离婚,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必然会出现裂痕。

翠花为了维护和丈夫的感情,只好答应了神婆的无理要求。当然这钱也不是白给的,她让神婆跟她演一场戏,以消除自己的嫌疑。

当天晚上,翠花恍惚间再次看到公公的鬼影。她正好趁机让丈夫带自己去找神婆,这次神婆假装上身。称他走得很安详,并且嘱咐小强好好对待翠花。小强听后连连点头答应,翠花则偷偷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按照正常流程,此时神婆脑袋一低一抬。本该假装送走了鬼魂才对,可谁知神婆竟忽然站起来指着翠花,大声呵斥起来:说害死自己的凶手就是她。原来小强父亲真的上了神婆的身,翠花本来还不承认,可在父子俩的指责下,她终于再也受不了压力。只好说自己不是有心的,请求他们放过自己。

然而神婆丝毫不给她解释的机会,上前一步紧紧掐住了她的脖子。翠花疯狂地挣扎起来,岂料由于动作过猛,竟从阳台上掉了下去。神婆和小强看到翠花已然变成尸体,两人竟相对一视笑了起来。

原来小强真的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他早就察觉到父亲的死跟翠花有关。所以就买通神婆,两人上演了一出戏中戏,目的就是为了害死翠花。自己还能轻松脱罪

一切都是假的,这世上哪有什么鬼上身?小强正要离开,身后却传来一阵半男半女的诡异声音,他回头看去,惊奇的发现神婆竟然变成了自己父亲的模样。原来父亲真的上了身,父亲痛斥小强心狠手辣的行为。小强惊恐之下,只好解释自己是为了给他报仇。父亲没有多说,只是彷徨了一会,叫他好自为之。

然后一道光芒闪过,已然离开。可是还不等小强松口气,神婆却又变成了妻子的模样:我说过如果让我知道你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就算是做鬼我也不会放过你!

听了翠花的话,小强已经腿软的站不住,他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是开玩笑的。喜欢开玩笑是吧?那咱就好好玩一个,翠花抬手上去就是一巴掌,力道之大直接把小强从阳台上甩下了楼。小强正好摔在翠花的尸体旁,当时就没了声息。这下 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一张肚皮一颗心,隔着就是看不清,毕竟 有个词叫“杀熟”。

爷爷去世后,我回老家参加他的葬礼,感受农村丧事中的繁琐流程!

背景:我的老家是河北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外出打工了,把我留给了爷爷奶奶带。我在那里上了小学和初中,后来考上了北京的高中和大学,就很少回去了。我的爷爷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他一辈子都在田里干活,养活了一大家子。他对我也很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但是由于我们之间的代沟和距离,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我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寄点钱给他们。我没有想到这次回去会是永别。

原因:我的爷爷去世的原因是心脏病突发。他其实早就有心脏病的症状,但是他不愿意去医院检查治疗,也不愿意吃药。他觉得自己身体还行,不想给家里添麻烦。他也不相信现代医学,只相信一些土方子和偏方。他还有一些迷信的想法,比如说生病是因为得罪了神灵或者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要发生。他总是说自己活得够久了,不怕死亡。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他还像往常一样起床做早饭,然后出门去地里干活。谁知道他刚走到地头,就突然晕倒在地上。附近的邻居发现了他,赶紧叫来了村里的医生和我的奶奶。医生检查了一下,说他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已经死亡了。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她马上给我和我父母打电话报告这个噩耗,并请我们尽快回来处理后事。

影响:当我接到奶奶的电话时,我正在办公室工作。我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一阵晕眩和心痛。我想起了爷爷对我的好,想起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想起了我对他的冷漠和忽视。我觉得自己对不起他,错过了和他相处的机会,也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快乐和安慰。我立刻向老板请了假,买了当天的火车票,赶回了老家。我父母也从外地赶回来,我们一起去了奶奶家。当我看到爷爷躺在灵床上,面色苍白,眼睛紧闭,身上盖着白布时,我忍不住哭了出来。我跪在爷爷的身边,给他磕了三个头,说了一些道歉和祝福的话。我看到奶奶和其他亲戚都在哭泣,气氛很沉重。我想这次葬礼应该会很简单吧,毕竟现在都是讲究文明节俭的。可是我错了,农村的丧事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

流程:根据村里的习俗和规矩,我们要为爷爷办一个三天的葬礼,期间要做很多事情。具体的流程如下:

第一天:报丧、搭灵棚、请阴阳先生、请亲友、摆设祭品、守灵、念经、送饭等。

报丧:就是在村里敲锣打鼓,通知大家有人去世了,并说出死者的姓名、年龄、死因等信息。这样可以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并表示尊重和哀悼。

搭灵棚:就是在死者家门口用竹子和布料搭建一个遮阳避雨的棚子,用来放置灵床和祭品,并供亲友祭拜和吊唁。

请阴阳先生:就是请一个懂得办理丧事的人来主持葬礼,并给死者做一些仪式和安排。阴阳先生通常是一个年纪较大、经验丰富、口才好的人,他会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和地理风水来确定葬礼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并指导我们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请亲友:就是给远近的亲戚朋友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请他们来参加葬礼,并准备一些礼品或者礼金作为慰问。通常情况下,亲友会带来一些花圈、挽联、香烛等物品,并在灵棚前烧香拜别,并给我们递上红包或者白包(装有钱的信封)。我们要接过他们的礼物,并向他们鞠躬致谢,并邀请他们进屋吃饭或者喝茶。

摆设祭品:就是在灵床前摆放一些死者生前喜欢或者需要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帽子、手表、眼镜等;还有一些食物、水果、糖果、酒水等;还有一些纸钱、纸花、纸衣服等,用来在火化或者埋葬时焚烧,以示寄托和祝福。这些祭品要摆放得整齐和美观,不能有任何破损或者污渍。

守灵:就是在灵床旁边轮流值班,不让死者孤单,也防止有人偷窃或者捣乱。守灵的人要穿着素色的衣服,不能说笑或者吃东西,只能低声念经或者祈祷。守灵的时间一般是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每两个小时换一班人。

念经:就是请一些和尚或者道士来念一些佛经或者道经,为死者超度亡魂,消除罪孽,祈求安息。念经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天早上八点到十点,下午两点到四点,晚上八点到十点。念经的过程中要敲钟打鼓,用香火烟花等仪器辅助。念经的费用一般是按照天数和人数来算的,越多越贵。

送饭:就是给守灵和念经的人送饭吃,也给来吊唁的亲友送饭吃。送饭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天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送饭的菜肴要求清淡而丰富,不能有肉类或者刺激性的食物。送饭的碗筷要求干净而整洁,不能有任何污垢或者裂缝。

第二天:继续守灵、念经、送饭等,并且开始准备棺材、墓地、车辆、花圈等事项。

准备棺材:就是根据死者的身高和体重,选择合适的棺材,并且装饰好。棺材一般是用松木或者柳木制作的,表面涂上红色或者黑色的漆,并且镶上金属或者塑料的装饰品。棺材里面要铺上白色或者蓝色的布料,并且放上一些棉花、草药、香料等物品。棺材的价格一般是按照材质和大小来算的,越好越贵。

准备墓地:就是根据阴阳先生的指导,选择一个合适的墓地,并且挖好坟墓。墓地要求风水好,阳光充足,土质肥沃,周围有水有树。坟墓要求深度适中,形状规整,方向正确。墓地的价格一般是按照位置和面积来算的,越好越贵。

准备车辆:就是根据死者家庭的经济情况和亲友的人数,选择合适的车辆,并且装饰好。车辆一般是用汽车或者马车来运送死者和亲友。汽车要求干净而豪华,马车要求古朴而大气。车辆上要挂上白色或者黑色的布条,并且写上死者的姓名和寿数。车辆的价格一般是按照类型和数量来算的,越好越贵。

准备花圈:就是根据死者的喜好和身份,选择合适的花圈,并且写上挽联和祭语。花圈一般是用鲜花或者干花制作的,颜色要求素雅而明亮,形状要求圆润而大方。花圈上要写上死者的姓名和寿数,并且用黑色或者红色的毛笔写上一些悼念或者祝福的话语。花圈的价格一般是按照材料和大小来算的,越好越贵。

第三天:结束守灵、念经、送饭等,并且开始进行出殡、火化或者埋葬、祭祀等事项。

出殡:就是将死者从灵床上抬起,放入棺材中,并且用白布或者蓝布将棺材包裹好。然后将棺材抬到车辆上,由亲友护送。出殡的过程中要敲锣打鼓,放鞭炮,吹唢呐,以示隆重和哀悼。出殡的时间一般是在早上八点到十点之间,要避开不吉利的时辰。

火化或者埋葬:就是将死者运送到火化场或者墓地,进行火化或者埋葬。火化要求将死者的棺材放入火化炉中,并且按下开关,让火焰将死者和棺材一起化为灰烬。埋葬要求将死者的棺材放入坟墓中,并且用土填平,然后在坟头立上一块墓碑,并且刻上死者的姓名和寿数。火化或者埋葬的过程中要念经祷告,焚烧纸钱,撒花瓣,以示敬意和祝福。

祭祀:就是在火化场或者墓地为死者设立一个祭坛,并且摆放一些食物、水果、酒水等物品,并且点燃香烛。然后由亲友依次向死者鞠躬、叩拜、哭泣、说话等,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感激。祭祀的时间一般是在火化或者埋葬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要尽量简洁而诚恳。

这就是我参加爷爷葬礼时感受到的农村丧事中的繁琐流程。我觉得这些流程虽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也有很多的不合理和浪费。比如说,为什么要请阴阳先生来指挥一切,而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那么多东西,而不是用更简单和环保的方式?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仪式和礼节,而不是用更真诚和温暖的方式?我觉得这些流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担和压力,也没有给爷爷带来任何好处和安慰。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这些陈旧和落后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