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离宅是什么意思?好不好?(离宅是什么意思)

离宅是什么意思?好不好?(离宅是什么意思)

祁振辉:离 宅

1

盼星星,盼月亮,日思夜盼的通知终于下来了,我被纸板厂录取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我很是兴奋,全家人也都很高兴。那一天,现在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只觉得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爽,整个世界都眉开眼笑,一切显得是那样的美好。

为了庆贺我参加工作,母亲让父亲拿了肉票,到大什子肉铺割了一斤肉回来,擀薄切细,做了一顿肉长饭。舀臊子时还把一块剔了肉的小骨头专门舀到了我的碗里。

晚上尕徐来我家,听说我接到了通知,也替我感到高兴。我对他说:“借给你的那把龙头二胡你不用再还了,作为分别礼物二胡我送你了。”

国庆节后,我去祁春发家向他告别。得知我被纸板厂录取的消息,他也感到很欣慰。随后我问起他的情况,他露出一脸的无奈,低下头长长叹了一口气!原来他们家在上山下乡时,春发的户口也随父母被迁到了农村,这次招工农村户口是不予考虑的。我听后既为他难受,又为我这位朋友的怀才不遇感到遗憾。春发人很聪明,长的也很俊气,可就因为一个农村户口,与这次招工失之交臂,与之无缘了。

坐了一会,当我起身要离开他家时,春发把自个用广告色画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张画像,还有画炭笔画的四小瓶红绿黄蓝彩粉送给了我。他说:“列宁、斯大林的还没有画,我现在也没心情画,等以后再说,这彩粉你也拿去用吧。”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就用力握了握朋友的手。他低着头把我一直送到了大门外的尕巷口。

回到家里尕徐、老油条等好几位同学都在家里等着我。看着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学,从此后大家就要天各一方,各奔东西了,我心里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2

通知我们报到的时间是十月四号,也就是一九七零年“国庆节”后的第三天。

我们连二排的一位同学也被分到了纸板厂,他家住西门外甘光厂家属楼。本来我打算去厂里报到的那一天,顺路过去把他一喊就行了。可这同学是个实在人,到了报到那一天中午,他一个人扛个大行李,反而折回西门横街来叫我。让我很是过意不去!

父亲吃过午饭去了茶铺,二哥二嫂去上班了,西琳也去了学校,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人。一见同学来叫我,坐在院子里三角圆板凳上的母亲赶忙站了起来,打过招呼后,就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走进了尕房。

我的行李早就捆扎好放在炕上了。行李不大,被子是大哥从部队带回来的一床旧军被,还有母亲给做的一条尕褥子。我一直用的尕木头箱子就放在行李旁,(二嫂前两天回家,为了鼓励我走向社会,在白纸上她用毛笔给我写了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很喜欢这首抒发坚强不屈,保持洁身自好品质的诗。白纸不大,我就用糨子把它贴在了箱子盖的里面。箱子里除了我的两件换洗衣服和几本书以外,有五年前母亲给我买的尕搪瓷缸子,还有水彩、画笔和春发送给我的彩粉,还有我这两天做的针线包。)我背上行李提起箱子走出了房门。

母亲跟着我一句话也没说。当快走出二大门的那一瞬间,我不由自主转过身去,满怀深情地再看看她。母亲已六十二岁了,岁月在她的脸上落下印记,不知不觉青丝中已有了许多白发。我放下拿着的行李和箱子,伸开双手紧紧抱住母亲,母亲也紧紧抱着我,她忍着泪,嗫嚅了半天才对着我的耳边,说出了从小到大对我说过无数次,饱含着希望和祝福的一句话:“我的娃,你一定要好好的!”

听了母亲的话,当时我的心情很是复杂。我想哭,可是当着母亲的面我又不敢,因为我怕一哭母亲会更难受,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听完母亲的话我使劲点了点头。

我慢慢挪开身子,抬起头来再仔细看看,我从小长大的老宅和这个即将离别的家。

在这个古老而又熟悉的宅院里,我在父母亲、哥哥、嫂子,还有姐姐、姐夫们的呵护下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们几个娃们曾在树窝子里把小竹凳翻过来当船玩……因为饥饿,我曾在院子里打滚哭累睡着时,母亲脚小蹲不住,曾跪着来叫我去吃饭……刮风下雨时,我和振平哥、振清妹几个人站在北房堂屋的廊檐下,抢吃树上掉下来的李子、沙果……当我生病住院回来,在家养病时,母亲每天陪着我,在李子树底下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给我讲着老宅里的从前……在我寂寞无助、感到孤单时,母亲又让我学刺绣,来打发难捱的每一天……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母亲颠着尕脚一直把我送出了老宅。

一出大门,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再见了,我最亲爱的母亲;再见了,陪伴我从小长大的老宅;再见了,我出生的东北角没有木格窗的尕房。是小树总要长大,是鸟儿总要飞翔。告别了少年时代,从今以后我就要走向一个全新的生活了。

当我和同学扛着行李快要走出西门横街时,不由自主我又一次回过头去,看见了母亲那熟悉的身影,她依旧背着手站在青灰色圆砖门的老宅前,就像以前每天等我放学回家的那些日子,望着街口把儿盼……

那一年,我十七周岁了!

(作者祁振辉———1953年出生,临夏州农业系统退休干部,临夏民间手绣艺术家,兼任临夏市社区文体联谊会秘书长,是临夏州首位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获得者。《离 宅》是他的回忆录系列之一百一十 九)

论述兑门静宅的利与弊,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建议喜爱之人收藏!

在如今,住宅风水可谓是让我们很多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会有所影响,如果我们做不到防患于未然,必将会让自己的运势由于自身原因受挫,在生活中当我们知道自身运势很差以后,必将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今天就由阳宅为微知识为我们讲述兑门静宅中掺杂着哪种风水知识,希望你能能够喜欢!谢谢您!

此宅兑门,北房偏东北高大,为延金主向,星宫相生,门房相合,少男少女正相配也。而南房偏西南,又得坤生之,以乾宫生木为财,主居者丁财两旺。且东屋作厨房,绝金加火锻炼更见佳美,可称全壁吉宅矣。

金房金门为比合,二土相生福泽多。

子孙繁衍田宅广,丁财两旺乐太和。

赞曰:

若门水法,流不正门。

贪狼坐乾,尺加数寸。

(水道近乾,用水生木)

此宅兑门,北房乾宫高大,为生木主向,星宫受克,主长男有筋骨疼痛之灾,不免夭亡,后老翁见损,寡妇当家。速修西房,高东房、南房,开坤门,大吉。

贪狼入乾宫克星,长子先亡后损翁。

家中财宝无人管,堂上老母受孤穷。

赞曰:

宅不多费,门向南移。

房厨一间,改作便室。

此宅兑门,北房偏艮,延年为君,西房偏坤,天生为相,君相相得。东房绝金,至低无权,不能为祸,而门房比合,生旺大吉之宅,主居者丁财两旺,富贵双全。

武曲入坎宫生星,天土又助贵重重。

子孙刚正多福寿,粟红贯朽甚丰盈。

赞曰:

不得不照,不正不方。

也配也合,也寿也康。

此宅兑门,北房偏乾宫,为吉星失陷。生木遇金被克,而兑门又来侵伐,定主长男受伤。南房偏巽宫,六水不能生木,而反漂浮,又有兑门助之,长女、长妇定然多病。五入离,祸入坎,绝金入震,三房俱凶,满院煞气,怎能安居?速拆南房,修西房越东房,开坤门,大吉。

三吉失陷被煞欺,四凶仗势使邪威。

房响屋爆门开闭,灯灭见鬼怎能居?

歌曰:

中厮之地开大巽,西房修个臣依君。

南房东头截中厮,其余仍旧万年春。

此宅兑门,东房居中高大,为绝命主向,破军临震,木受金克而兑门又来助之,定主长男伤寿,小口不利。速将东房拆破落低,修西房越东房,开坤门,吉。

破军入震木受伤,长男多病定遭殃。

筋骨疼痛灾难免,家财耗散田园荒。

歌曰:

此宅脱胎另换骨,中厮之地开门户。

若是西方多方便,拆破绝金改画图。

凡宅四凶高大而居者不验,皆因生命制化之使然耳。如绝命金星高而丙寅、丁卯年生命居住,是炉火能炼阴金,故不至于败绝,但难为妻子,六祸亦然。若五火遇长流大海水命,而不至遭履大祸,亦然克制之理。他年至命居之则凶矣。

若宅八门五十图,遇凶不验莫疑书。

皆因生命能制化,运过灾来难克除。

今天的解说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阳宅微知识衷心的希望当你们阅读完此篇文章以后,对你们会有一定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阅读完以后有何不解之处?不妨把你的困惑评论到下方评论区,阳宅微知识会在闲暇时间与你们解答,感谢阅读!我们下期见!

责任编辑:阳宅微知识.

2022“一户两宅”要收回?农村没户口有房子怎么办?农村人来看看

大家好,我是小农,又到了跟大家分享农村新政策的时候了,今天跟大家聊的是关于农村房屋的问题,农村“一户多宅”要收回?2022继承的房屋怎么办?看看政策怎么说。

在农村,农民最关心的话题离不开“三块地”,分别是承包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可以说这三块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为它关系着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和谐和农村的粮食安全。

如今,农村承包地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是延期三十年不变的试点,还是“小田变大田”的试点,都受到老百姓的称赞,而对于农村宅基地问题,就略显复杂。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很多村庄甚至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除此之外,农村宅基地占地扩张、大量闲置行为导致“一户多宅”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推行“一户一宅”政策,很多地区均以人均耕地数为参考标准来规定农村的宅基地大小。一般来说,人均耕地不足1千平方的地区,宅基地不超过200平方;人均耕地在1千平方米以上的,不得超过233平方米,并且规定农村房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层。

所谓的户是指家庭户,一般由户主、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家庭成员组成。一宅是指宅基地一户只能申请一处。

“一户多宅”要不要收回?

农村那些一户多宅甚至是一户两宅的房屋就只能登记一处了,多余的不能登记,也就不能颁发证书了。那么多余的房子怎么办?尤其是那些继承的房子,难道要收回?很多村民就开始担心了,来一起看看政策吧。

我国宅基地有关的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不得违法收回合法的宅基地”。所谓的合法宅基地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宅基地,面积加起来不超过当地标准的,属于合法认定。

2、继承的房子也属于合法的,虽然宅基地不能继承,但上面的房子可以,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这也属于合法。

3、家里人口众多,而分户所获得的宅基地,是属于合法的。

4、家庭成员将户口重新迁回农村,申请一处宅基地,也是合理的。

5、本村成员之间进行交易获得宅基地,也算合法。必须是以前和你们本村村民之间进行的交易获得的。

“一户多宅”怎么处理?

不过,国家要求对于一户多宅的,农户只能对自己确权的进行翻建、改建,其他的住宅不得翻建,对于因继承、购买获得的合法住宅,国家鼓励村民有偿退出。

多地发布有偿退出标准如下:

1、江苏省某县,自愿退出按照1.19万元/亩补偿,宅基地上的房屋按照450-750元/平补偿,根据房子的品质进行核算。

2、湖北枝江,宅基地有偿退出标准如下,一级地到三级地标准分别是2万8/亩,2万7/亩,2万6/亩;多余住宅宅基地退出按照以上80%补助。

3、重庆某地,宅基地有偿退出会按照12万元一亩进行补偿。

4、陕西西安,政府会一次性给予补偿为22-25万元,其中地区补助价格为14-16万元。

总之,一户多宅,只要合法就不会被强制收回,只会建议有偿退出;而对于那些违法获得的宅基地,就会强制收回,房屋强制拆迁。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聊的关于农村宅基地的问题了,话说,你们村有没有一户两宅的现象,你觉得一户两宅要不要收回呢?

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建屋选址为啥这样说?

在农村,门前有水,屋后有山,这样的民居环境叫“依山傍水”。古人认为此种地理环境比较适宜人们居住,现在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镇,只要条件允许,此种地理环境依然还是人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宜居环境之一。

那么,为什么农村流传的俗语说:“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

1、这条俗语的出处

民间传说,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出自刘伯温之手。

据农村传说,这条俗语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是刘伯温遗留下来的风“水口秘笈”之中的一句。

在我国农村,历史上有两位特别能神机妙算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明朝的刘伯温。在老百姓的眼里,两人都能精通天文地理,精通占卜术,预测将来之事。也许是因为刘伯温距现实社会的历史时间要近,古代很多民间书籍中,将他描绘成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过去农村,老人给年轻人讲古,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两者相加就是前知一千年的事情,可谓是古代一个通晓天地之人,在一些方面比诸葛亮厉害。

刘伯温又被农村人描绘成古代的堪舆大家,即现在所说的“风水大师”,他对于地形的勘探和风水的推测都十分准确。也就因为如此,从明朝中期开始,刘伯温“风水大师”的形象,为民间普遍接受。因此,过去农村流传着许多与刘伯温有关,非常神奇的风水故事,同时也流传很多所谓由刘伯温遗留下来的“风水秘笈”,版本繁多。然而,在正史《明史·刘基传》之中,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过刘伯温具有堪舆方面的技能,只有明朝人写的野史、轶事等资料才提到过。

比如,明朝无名氏撰写的《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提到,明初朱元璋设置了三个都城,设立北京为开封,设立南京为金陵,凤阳定为中都,后经刘伯温相地,认为金陵是龙兴之地,龙盘虎踞,朱元璋才决心定都金陵。

民间流传一本比较著名的堪舆典籍,书名叫《堪舆漫兴》,据说是刘伯温撰写,但是,经考证,这本书并非出自刘伯温之手,而是后人假借刘伯温之名的作品。既然如此,所谓刘伯温留传下来的“水口秘笈”,是不是后人所编撰一些民间风水俗语,然后也假借刘伯温之名流传于民间呢?也有这种可能。因此,民间说“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这条俗语出自刘伯温之手,是无可考证的。后来,民间把这句话定义为民间俗语,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2、传统民居中的“依山傍水”

农村建房选址,门前有水,屋后有山历来是人们喜欢的环境,也是人们认为建立村庄和民居比较理想的环境,通常来说简称为“依山傍水”。

古代很多民居,尤其是乡村民居,选址都是背靠山,面向水而建。比如,我国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的聚落遗址,就是黄河中游依山傍水而建,6000多年前的村落,还有大汶口、河姆渡等聚落遗址,或者依山傍水,或者傍水而建。

我国古代对“依山傍水”的解释,在建房方面与现在人们的理解有一些出入,关键在于对“山”的理解不同。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山地和丘陵地区

山是自然形成的高出于地面的一块高地,通常来说,人们认为只有山地和丘陵地区才有山和溪流、河流,南方山区还有蓄水的稻田,水塘,是真正有山有水。通常来说,一些村庄和民居选址,大多依山傍山,除非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允许,也必须要靠山。

至于水,可以开挖引水渠从门前经过,或者开挖水塘蓄水,主要是为了日常生活用水方便,也是为了家禽家畜的饮水方便,最关键的是为了防火的需要。过去,农村的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家里烧水煮饭以及煮猪食,用的都是柴火,最容易发生火灾,而灭火需要水。过去,一些较大的村庄,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村庄,都开挖了很多口水塘,其主要功能就是用于防火,而沼蔬菜地、灌溉农田等也是其功能之一。

所谓依山,也就是俗称的靠山,山区农村民居,通常建在山湾平坦处,也就是三面环山,一面为开阔地,且前面有溪流或者河流,这种环境被认为是最佳的建房之地。靠山的主要功能,古人说是为了“藏风纳气”。

藏风,坐北朝南的房屋,就是为了躲避冬季寒冷的北风或西北风。有过山区过冬经验的人都知道,冬天山里风大且猛,寒冷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多的影响,尤其以旧时,人们保暖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更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会让人患上各种疾病。这也就是自古以来,农村民居不把房屋建在山谷空旷而无靠之地,而是建在山根(山脚)处依山而建的原因,就是把山当成天然避风的屏障。

纳气,坐北朝南的房屋,就在炎热的季节,房屋的南面是开阔的,可让风吹进来,可让民居通风换气。春夏时节,大多数地方为雨季,通风换气又可以降低室内的湿气,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二是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旧时又称“平洋”,即地势一马平川,且有河流蜿蜒其间。在平原地区,除了人造的土山外,是见不到山的,因此,平原地区建房选址时,只能傍水而居,没有可作靠背之山。按照古代人们的风水观念,如《阳宅集成》所说:

“审龙之法,山与平洋不同,山以大势奔驰,左右环抱,风不能吹,乃为有脉有气。故附山民居,皆在湾曲平坦,有兜收处建宅;非如阴坟,有上中下三亭穴法。洋(平洋)以得水为主,水来则龙来,水分则龙起,水交则龙止。”

古人认为,山区选择建房之地要立起来看,而太平洋地区则要倒立起来看。

平原地区虽然没有山,但是,古人在平原地区建房时,对山和水有不同于现在人的理解,人们把高低作为山水。民间有一句俗语说:“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说的是高处为山,低处为水。人们在建房选址时,不能可以过高的地方,也不能选在过低地方,而要选择适中的地方,这种地方在平原地区,也被古人认为是依山傍水,门前低处为水,屋后高处为山。

事实上,这里的“山”指的是人为所筑的高地,或者天然的突出的地方,“水”指的是“洼地”,相对比较低的地方。比如,不管在山区还是平原建房,沟水和屋檐水,只能从房屋的后面向前面流出,而不能从房屋的前面向后面流出,否则就被称为“逆流水”或者“倒檐水”。水沟的水向前流出时,最好能够在门前交汇,俗信以为是聚财,不能成“八”字形往外流,俗信以为是散财。

民间还有俗语说:“前高后洼,不孤就寡”,也说明,不管是山区、丘陵、平原,房屋的选址,只能是前低后高,不能前高后低,而建房地基正好在前低后高之地适中的地方。也就是说,从门前面到屋后面,形成由低到高的态势。民间把这种态势寓意为“人往高处走”,象征家庭能够“步步高升”。这既是农村从古至今,人们在建房时形成的一种传统习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的具体意思

通过上一节的讲解,我们得知,我国传统村落和民居选择地址时,把依山傍水之地作为住房比较理想的地方,也是人们最喜欢选择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又说“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呢?这明显与现实当中人们传统建房的选址方式相矛盾,经不起现实社会的验证,但是,这句俗语为什么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民间能够流传下来?

现在有一些人对这条俗语的理解,也确实只从字面上来解读,得出的结论就是,门前有水的环境建房,空气湿度大,蚊虫多,是不适合建房居住的环境,靠山建房,容易发生泥石流、塌方,现在总称为地质灾害,也是不适合人居住的环境,而依山傍水的地方环境就更不适合建房居住了。这种读者明显偏离了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恰恰与这种说法相反,只要条件允许,大多数的农村建房都是依山傍山,依山傍水村庄或房屋,成为一些文人笔下环境优美怡人的代名词,被人称赞。农村建房选址经验也证明,依山傍水,是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现代建筑学中也非常推崇依山傍水的人居环境。

事实上,“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这条农村俗语,并不是否定门前有水和屋后有山的环境不适合建房,而是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人们对建房选址的环境要求,既不要盲目讲究所有的“风水”,也不要盲目贪求山水风景,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因此,这条农村俗语可以理解为:门前有水,建房选址的位置不对,不一定是福;屋后有靠山,靠山不稳,会带来很多灾祸。

比如,过去农村有一句俗语说:“门前腰带水,门后出贵人”。腰带水,又称为玉带水,就是房屋前面的溪水或河水,从村落或者房屋前面向外环形环绕(弧形向外凸出),就像是村落或者房屋的腰带一样。腰带水又称为玉带水,玉带,我们看过一些古装剧,还该有一定的印象,就是古代蟒袍上的玉带,古代称官员为“贵人”。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屋门前有像腰带一样环绕房屋的溪水或者河水,家里会出当官的人。而与此相反,同样是环绕村庄或者房屋而过的溪水和河水,如果是所谓的“反弓水”,也就是从村落或者房屋前面向内环形环绕(弧形向内凹进),人们认为不吉利,非常忌讳。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在溪岸和河岸边建房的一种经验之谈,有一定的道理。溪流和河流是自然长期以来形成的,有的地面因地质结构比较稳定且坚硬,洪水怎么冲也冲不走,只能绕着走;有的地方因地质结构松散,洪水一冲就冲走了。“腰带水”所处的地形地质结构很稳定,在这样的地方建房比较安全,而“反弓水”属于地形结构不太稳定的地形,在这样的地方建房安全隐患较多。

又比如,现在农村一些人,把房屋建在比较狭窄的山谷口上,山谷口有山也有溪流,虽然也是依山傍山而建,但是,因口子狭窄,房屋的地基容易被洪水冲垮,造成房屋倒塌。还有一些人家,在溪流和河流两岸占用行洪道建房,也是依山傍水,不仅影响了溪流和河流的行洪能力,为自家的房屋和人身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又比如,依山建房,通常来说要选择地质结构很稳定的地方建房,如果“靠山”的地质结构松散,而所建的房屋离山又太近,有的人家甚至削去山坡,平为地基,一旦降水量大,就会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在山区的一些农村,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

因此,在农村建房选址上,一定要相信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选址,综合考虑水文历史、地质结构、环境气候等因素,把房屋建在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这也就是“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的真实意思。

过去农村俗语往往不只一种意思,这句俗语也同样如此。在农村,人们还赋予了这句俗语的引申意义:在人与人交往之间,人们往往所认为的“财路”(古人把水喻为财)、“靠山”有两面性,既可让你发财,给你撑腰,也会给你带来伤害或者灾难。农村俗语就是“靠水水淹,靠山山倒”,最好的“靠山”还是自己,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自身腰板硬起来了,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灾祸,自己的日子也会过安安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