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挑了挑眉是什么意思(挑眉是什么意思)

挑了挑眉是什么意思(挑眉是什么意思)

哪些问题会引起“高低眉眼”~

引起“高低眉眼”问题,这可能与你的生活习惯、面部伤病以及身体代偿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通过动作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具体步骤吧~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自己的面部,注意是否存在高低眉眼的问题,并分析可能形成的原因,比如面部表情太丰富单侧挑眉的表情较多,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头部总习惯转向一侧,头面部的伤病因素,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代偿(如脊柱侧弯、高低骨盆)等引发身体的平衡代偿机制启动所间接引起的眉眼问题~等等。

我们可观察面部的变化,如两侧眉毛眼睛的高度是否不再不同,两侧颧骨是否高度相同,人中是否不再面部中线上出现了偏斜,面中部是否更饱满等等。

面部不对称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外貌和自信,通过动作训练,我们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这一问题,建议每天坚持练习,同时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姿势也非常重要。

本期推荐公开版:「高低眉眼矫正动作」「链接」【案例分享】

(训练对比反馈)

1.两侧眉毛眼睛的高度开始趋于对称、平衡;

2.人中原先向图片左侧偏斜,训练后有回正;

3.训练前面中部存在凹陷问题,训练后面部更为立体饱满;

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中,如何分辨真心的笑容和伪装出的笑容

解读面部表情

Interpreting Facial Expressions

本章提要:

·如何解读最常见的几种面部表情

·从别人的眼神中能读到哪些信息

·如何分辨真心的笑容和伪装出的笑容

在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中,面部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因为它是我们最容易看到的身体部位。大多时候,我们的目光都停留在谈话对象的面部,我们也最习惯于通过面部表情表达自我,进行沟通。

在史前时代,从别人的面部表情中解读出愤怒的信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有时甚至能影响人的生死。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有一个有趣的事实—表示负面情绪的面部表情种类要比表示正面的多得多。在本章中,我们对前者的讨论也会相对多一些,以帮助你在遇到这方面问题时能合理应对。学习本章之后,如果你看到对话伙伴的表情不太愉快,就能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恢复良好的沟通氛围了。当然,如果对方的表情一直比较愉悦,那就再好不过了,这说明你们之间的气氛是融洽、开放的。

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了辨识人脸的能力。研究表明,刚出生一天的宝宝已经能够识别各种微表情,即便他们自己都还不会做这些表情。从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起,脸部就是外界最重要的一种刺激。在本章中,你会学习到面部会传达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解读这些信息。在下一章中,我们会分析面部表情的一个特殊分支—微表情。微表情可以反映七种基本情绪:愤怒、厌恶、恐惧、惊讶、快乐、悲伤和轻蔑。

目光交流

在对话中,目光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人和人在第一次接触时,总是要先交换眼神。另外,在目光交流的同时,常常还会出现其他的身体语言。它们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赋予眼神以更丰富的含义,甚至会改变其意义。

注视

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看,这会让别人不舒服。如果一个人气势汹汹地站在你面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十有八九是来找你麻烦的。这种不怀好意的注视,表示威胁和恐吓。带有批评意味地死死盯着某人或某物,这种目光一般是指责别人的前奏,或者表示这个人在内心否决了某件事。

瞪大眼睛盯着别人看,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如果一位男士远远地注视一位女士,很可能是因为他被她吸引了。但是,如果她对他并没有兴趣,她就会感到受了冒犯。结果,这位男士反而失去了和他心仪的对象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一般来说,如果一位女士倾慕一位男士,她更倾向于在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地流露出这种情感,而不是直勾勾地长时间盯着他。如果她正在和两位男士聊天,而她喜欢其中一位,那么她就会更加频繁地把目光投向她喜欢的男士。热恋中的情侣经常眉目传情,因为对他们来说,沐浴在爱人的目光中是一种享受。

避免目光接触

如果一个人很少直视他的对话伙伴,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不够真诚,或者有所隐瞒。避免目光接触,说明这个人不希望有更深入的交流。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试着找出原因。当然,如果对方本来和你有充分的目光交流,但在对话的中途忽然开始躲避你的目光,这种行为就更能说明问题了。遇到这样的情形时,尤其要注意运用第一章中讲到的五条基本原则。

躲避目光接触的原因还可能是害羞、缺乏安全感,或者文化禁忌。在某些地区,例如中东,商务会谈中男性和女性不可以有目光接触,但在其他场合就是允许的。不妨设想一下—你是一位女性,正在和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商谈业务,而他总是不正视你的眼睛。你很可能会觉得纳闷,甚至感到被拒绝了。了解了他的阿拉伯文化背景之后,这个误会才会解开。所以,对于特定的行为,要先留意它的出现是否有特殊的原因,不要急着下结论。

目光交会的时长

在西方文化中,根据对话双方的职位和关系,商务交谈中目光交会的时长最好保持在对话总时间的60%—80%。如果会谈有多位参与者,被注视最多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人们在讲话或推出提案前都会先把目光投向他。这种有意的目光搜寻是在寻求默许,基本上相当于一种请求,希望能被批准发言。如果你能注意到在座其他人有这种行为,你就能快速锁定这场交谈中最重要的人。要想在谈判中获得成功,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得到这个人的肯定。

“人们的目光会告诉你,你最需要说服的人是谁。”

如果一个人在交谈中没有给予对方足够的目光关注,而是更多地盯着别处,比如电脑屏幕或者笔记本,就会让对方感到被忽视,导致沟通质量下降。根据你和对方的关系,进行时长和时机都合适的目光接触,能让对方觉得你可靠、值得信赖,他会对你形成良好的印象,更认真地对待你说的话。直视他人的眼睛一般是坦率和诚实的表现。不过,有些擅长说谎的人也会利用这一点,在说谎时故意直视对方的眼睛,想知道自己的谎言是否得逞了。幸好,如果你懂得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其他的身体语言正在出卖他们。

“要用锐利的眼光看着说谎的人。”

瞳孔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的艾克哈德·赫斯教授曾在瞳孔研究方面做出突破性贡献。他指出,瞳孔的大小会随着人受刺激的程度而改变。大体上说,如果我们对看到的东西有好感,我们的瞳孔就会放大。赫斯教授的研究指出,异性恋者在看到异性的裸体照片时,瞳孔会放大。在他的另一项研究中,他发现女性在看到婴儿的图片时瞳孔会放到最大,而男性在看到美女的照片时瞳孔最大。

在看到美好事物的照片时,人们的瞳孔也会放大,而令人不快的图片则没有这种效果,比如政客或者战争场面的照片。美妙的音乐也能使瞳孔放大,恼人的噪音则让瞳孔缩小。赫斯还有一项重要发现,即人瞳孔的大小和思考问题时的脑部活跃程度有关。当问题终于解决时,瞳孔会达到最大。

放大的瞳孔

当你看到了喜欢的人,你的瞳孔很可能会放大。如果有人说要提供给你一些好处,你的瞳孔也会放大。当我们产生爱、同情、兴趣等正面情感,或者思绪泉涌时,我们的瞳孔都会变大。放大的瞳孔意味着正面的情感,所以瞳孔较大的人会被认为更有吸引力和同情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现今的香水、美妆广告上女性形象的眼睛都是经过软件修饰的。不过,要注意上述情形中有一个例外,即极度的恐惧也会导致瞳孔的放大。一般来说,瞳孔可以放大或缩小四倍之多。

缩小的瞳孔

如果我们对某件事不感兴趣,瞳孔就会缩小,比如面对我们不喜欢的追求者时。当然,根据瞳孔大小推测情绪时,需要当时的光线条件保持不变,因为瞳孔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自动收缩或放大。另外,你对被观察对象平时瞳孔的正常大小也要有所了解,才能通过对比做出正确的判断。

实践中很难观察到瞳孔的变化

在赫斯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又有一些类似的学术成果被发表出来,主题都是瞳孔的大小变化。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得出了与赫斯教授类似的结论。针对这个课题,我们也做了自己的研究。我们准备了一些能唤起不同情感的图片给被试者看,并使用功能强大的变焦镜头记录了他们瞳孔的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主流结论一致,即对于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刺激,人的瞳孔会在大小上改变约10%。不过,10%这个关键的数据是前人的研究中很少提到的。这个数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瞳孔变化的尺度连0.5毫米都不到。也就是说,在平时的对话中,想要用肉眼观察到瞳孔的这种变化是不可能的,即使外界的刺激非常强烈也不行。所以,在谈业务时,想要收集更多信息,与其盯着别人的瞳孔试图寻找蛛丝马迹,还不如关注对方的其他身体语言。

眼球和眼睑

在沟通中,眼球和眼睑是非常重要的部位。眼部的运动能提供一系列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分析人的状态。比如,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传统舞蹈中,表演者仅用眼神和手部动作就能讲述一个故事。类似的,在阿拉伯、波斯、土耳其文化中,眼睛这一器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下文中是一些关于眼部运动的解读技巧,你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瞪大眼睛

用力将上眼皮向上拉起,你就能做出表示惊讶的表情。如果将眼睛瞪得再夸张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则表示恐惧。以上两种情况还常常伴随着眉毛的向上抬起。人在惊讶时,眉毛部位会比较紧张;而在恐惧时,比较紧绷的是前额部位。

快速交换眼神

两个人同时看向对方后,通过一个快速的眼神互相交换信息—这个不易察觉的动作,一般意味着两人对于正在讨论的话题已经迅速交换了意见。

生气的表情

生气的表情的特点是:眼睛眯起来盯着别人,同时眉毛向下皱起。它代表着不满意、优越感或者轻视。不过,也要根据情境具体分析。这个表情并不一定就是生气的意思,也有可能表示聚精会神,或者想要努力看清什么东西。

使眼色

如果一个人向你挤了一下眼睛,并且一直看着你,这通常表示他想吸引你的注意。也可能是在向你确认一些正面信息,或者警告你注意一些负面信息。

表示确认的眨眼动作

快速闭上再睁开眼睛,可以表示对信息的确认或对于他人的认可。这个动作与点头的动作如出一辙。

斜着眼睛看

视线斜向一侧,同时头部微微偏向一边,可以表示不相信、厌恶、质疑或者不认同的态度。不过有些奇怪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这个动作和某些肢体语言一同出现,那么它也可以表示感兴趣的意思。比如,当眉毛同时轻轻抬起,或伴有不易察觉的微笑时,这个动作就能表示有兴趣。如果眉毛和嘴角是朝下的,则表示敌意和消极态度。

眯起眼睛

这个表情有几种含义:可能表示需要更多的信息—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关于正在讨论的问题的细节;它还可能表示对于某件事非常专注,而眯起眼睛就像变焦镜头在聚焦一样。如果你的谈话伙伴用力眯眼,那么接下来可能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他可能会问你他没听懂的某件事,或者他正在思考刚才听到的话或自己接下来的发言内容。在后面这种情况下,你不需要做什么。当他舒展眉目时,说明他已经完成了思考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对话了。

在谈判或面试中,如果有人频频对你眯起眼睛,你要注意不要被这一举动误导。它可能表示这个人需要你提供更多细节,以更好地评估你的提案,但它也可能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眯起眼睛能让人显得严肃,但这并不一定是他们的本意。如果这个动作持续时间不足半秒钟,则可能是一种表示愤怒的微表情。所以究竟要如何解读眯眼的动作呢?答案是运用我们的五条基本原则。

眨眼睛

眨眼这个动作对于眼部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眼睛保持湿润和清洁。人在放松状态下,每分钟眨眼六至八次;每次眨眼时,闭眼的时长大约为十分之一秒。

滑铁卢大学神经学科学家丹尼尔·斯麦莱克的研究显示,思绪不定、心不在焉的人会更加频繁地眨眼。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

说谎者眨眼的频率更高—这种说法早已有之,但其实是错误的。朴次茅斯大学的莎伦·里尔博士证实,人在说谎时眨眼次数比平时少,因为脑部正在忙着编造谎言。结果就是,当谎言被说出口,说谎者内心的紧张得到了缓解之后,他们才会频繁眨眼,以弥补之前缺失的次数。

“人在说谎时会更频繁地眨眼,

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谣言。”

目光躲闪

如果你并没有讲一些让人不愉快的话,但你的对话伙伴的表情却有些不对劲(比如面部肌肉突然紧张),比如他可能会突然看向别处,中断与你的目光接触,从而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说明对话中的内容让他想起了一些他正在隐瞒的事情,所以他需要一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所以他躲开了你的目光,暂时中断了和你的交流。这时你要注意他的这一动作持续了多久,如果只是短暂一瞬,那么当他重新和你对视时,他的注意力已经回到了你身上。如果他久久没有移回目光,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是在自说自话了,他的注意力已经转移。

伯贡、马努索夫、米尼欧和黑尔曾指出,在回答问题之前目光躲闪,或者在对话中较少和别人进行目光交流的人,会被认为能力较低。这样做的人,用眼神告诉了大家他们已经逃离了对话现场。

我们躲避目光交流常常是因为不想发表意见,或者想要避免做某件不喜欢的事。因为信息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涌来,所以我们选择看向别处,试图忽略这些信息,并避免和对方发生冲突。如果你在对话中,发现对方躲闪你的眼神,那么你就需要观察他有哪些其他的肢体语言,再决定如何应对。

关于眼球运动的迷思

你可能听说过一种说法—通过仔细观察一个人眼神的变化,可以辨别出他是不是在说谎。这个迷思常常与格兰德和班德勒的NLP[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被同时提起。然而,所谓的NLP研究者在原始研究中从未研究过这个现象,而且其他的研究也不足以证明,从眼神中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反之亦然。关于眼神的说法,最初只是NLP中提出的一个模型而已。从眼神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说了谎,这个迷思主要是由不懂科学的媒体所传播的,是对原始研究结果的误读和谣传。尽管这一错误说法广为流传,但事实是,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实或证伪这种理论。

眉毛上挑

在解释这个动作的含义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强调一下五条基本解读原则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动作出现的时间节点,有不同的含义。当一个人听到了不寻常甚至是耸人听闻的事情时,眉毛上挑表示惊讶;如果这个表情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那么它可能是故意的,也就是说此人想表达出惊愕,而不仅仅是普通的惊讶。但在某些情况下,上扬的眉毛也可以表示赞赏和羡慕,比如当你看到同事新买的跑车时。

这个动作的复杂之处在于,很多人在平时的谈话中喜欢用它来表示对某些关键词的强调。也就是说,当这个动作出现时,你要学会分辨它是一种普通的强调动作,还是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准确的解读。

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已经会用眉毛快速上挑的动作来互相表示问候,或者告诉对方自己注意到了他的靠近。人们用这个动作吸引对方的注意。在两性关系中,眉毛上扬的表情也是很有用的,有时它会有性方面的潜在含义。如果你对陌生人挑眉毛,他们可能会觉得你认识他们,从而对你产生一些亲近感。在联谊活动中你也可以运用这个表情结交新的朋友;尤其是边挑眉边微笑,效果会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马克·耐普教授曾指出,挑眉的表情在对话刚开始时能拉近双方的关系,有利于对话的开展。

一边眉毛上挑

单边眉毛上挑(无所谓具体是哪一边)表示不相信的意思。没有上挑的那一边眉毛,一般会微微下沉。因此,这个表情结合了惊讶(上扬的眉毛)和负面评价(下沉的眉毛)两重含义。因为人不可能让两边的眉毛都既扬起又下沉,因此当人们想要表达既惊讶又怀疑的看法时,就会将一边的眉毛上挑,而另一边眉毛则下压或者微微皱起。

当你正在和别人解释事情时,如果对方做出了这样的表情,你最好调整一下自己的措辞。你需要提供更扎实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者直接询问对方为何看起来有些惊讶。如果你不做出调整,对方对你的负面看法很可能会积累下来。在之后的讨论或协商中,这种负面意见会像回旋飞镖一样,飞回来找你。不过,你还是要牢记五条基本解读原则。对方露出这种神情,也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他可能想通过这样的表情让自己显得强大、挑剔,但实际上他并不一定是这样的人。

“如果忽略了别人挑起一边眉毛的动作,

你早晚会尝到苦头的。”

眉毛下沉

双眉下沉,在额头上形成一道横线—这个表情可以表示不满意、愤怒或者不愉快的意外。如果它持续的时间很短,则表示是在一瞬间经历了这样的情绪。如果它持续了一定时间,很可能此人希望对方意识到自己心生不满。有的人会故意摆出这种表情,目的是让自己看起来不好惹。不过,1980年福布斯和杰克逊的研究显示,在招聘中,若不考虑应聘者的能力及其他因素,相对于喜欢微笑的应聘者,那些喜欢向下皱眉毛的应聘者被录取的概率更低。所以,如果你无缘无故地总是喜欢做这个表情,就要注意了,你可能会无意中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紧闭嘴唇或噘嘴

如果紧闭嘴唇或噘嘴的动作持续不到半秒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微表情可能表示正在压抑自己的怒气或者悲伤。不过,紧闭嘴唇或噘嘴也可能有别的意思,比如内心不接受、不认可—可能是不愿意接受对方的提议,或者对方的行为无法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如果你看到对方紧闭嘴唇或噘嘴,就要做好被拒绝或被批评的准备了。

紧闭嘴唇或噘嘴的动作还有一种可能的含义,即不愿意分享一些信息。这个表情意味着坚决不愿开口,所以你应该明白,想让紧闭嘴唇或噘嘴的人说出你想要的信息是很难的。不过如果你能看穿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能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运用BLINK[ 英文单词blink有“眨眼”之意。]沟通技术,具体内容我们会在第八章中展开谈。

辨别微笑是否发自内心

一个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会同时牵动以下两组肌肉:一是眼睛附近的肌肉(眼轮匝肌),二是嘴巴上方的肌肉(颧大肌)。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就已经学会识别这些肌肉发出的信号了。当婴儿看到母亲对自己微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会再挨饿了,所以他会将微笑认作一种令人愉快的信号。由于微笑具有积极含义,所以人们在初次见面时都会通过笑容来传达善意的信号,将微笑作为一种礼仪。

你可以从他人给予的微笑中,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看法。比如,当对方冲你假笑—嘴唇紧绷、露出牙齿时,他可能是在宣扬自己的优越感:“看!我有牙齿!我会咬人!”微笑可以表示的含义非常丰富,比如不满、敌意,或者快乐、惊喜,这些情绪都可以蕴含在一个微笑中。

要想分辨微笑是否发自内心,观察眼部区域就可以。心理学家杜彻尼在其1862年的著作中提出,当一个人真心感到高兴时,其眼轮匝肌会收缩。也就是说,位于眼球和眉毛外沿之间的皮肤会被拉扯,并被微微下拉,而眉毛会微微下沉。于是,你就会看到人在真心微笑时,眼周有很多皱纹(除非他注射了肉毒杆菌)。不过,眼部有皱纹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微笑是真的。有的人就算不笑,眼部也会有皱纹;他们只需收缩颧大肌,而不用收缩眼轮匝肌,就能使自己脸上出现这样的笑纹。

1862年以来,有很多研究证实了杜彻尼对于微笑的假说,同时提出眼轮匝肌的收缩与左侧前额叶皮质区的阿尔法脑波活动增强有关。但是,2009年之后,有一些研究对这一公认的学说提出了质疑。比如,有一项研究显示,70%的人能够在观看了真诚微笑的照片后,伪装出“杜彻尼”微笑。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人研究过在负面情境下伪装微笑的机制。

在学术界有新的研究进展之前,让我们暂且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眼周肌肉收缩的程度来识别伪装出来的微笑。如果对方没有明显感到高兴,你应该能看出他眼轮匝肌的收缩是故意假装出来的,你能感觉到他的微笑中有一丝紧张感,不太自然。你很可能还会看到眶部眼轮匝肌的收缩,而睑部眼轮匝肌(眼眶下侧的肌肉)放松。

还有一个技巧能够帮助你识别微笑是否真诚。研究显示,假的微笑表情会左右不平衡,一边比另一边夸张。如果微笑是真心的,左右脑发出的信号是一样的。如果微笑是伪装出来的,则掌管面部表情的一侧人脑—在右侧—会发送出更强的信号来控制左边的身体。也就是说,虚假的表情在左侧面部更加明显。如果感情是自然的、本能的,则左右脑的活跃度是相同的。

再次提醒你,在解读微笑表情时要运用五条基本原则。你需要对这个人平时的表情有所了解,知道他在真笑和假笑时分别是什么样的,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毕竟,有的人即使真心微笑起来,面部也是不对称的。

酒精对微笑的影响

1990—1996年,维利伯德·鲁赫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幽默感和情绪的精彩研究,还有酒精对身体语言影响的研究。你可能猜想喝了酒的人会更容易笑。这种假设基本上是正确的,前提是摄入酒精的量在一定范围内。然而,他的研究还显示,如果摄入了大量的酒精,即使是平时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人,也会更少露出开心的表情。

关于眼神的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在人际关系中,眼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眼睛象征着沟通的意愿。1976年,阿盖尔和库克指出,沟通中的眼神交流总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体现出双方具有一定的联系。眼神交流不仅表示双方都给予对方以一定的注意力,还能反映出相互之间的兴趣程度。

哈珀、韦恩斯和玛塔拉佐认为,眼神还和人际关系中的相对权力变化有关。如果一个人希望说服他人,或者想要显得可靠,就要在说话和倾听时都保持良好的目光交流。这三位学者在197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可信度,就不要做出“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表情。也就是说,不要频繁地向下看或者躲闪他人的目光,也不要过多眨眼或者活动眼睑。

克莱恩·科克曾于1986年做过一项深入研究,探索了目光交流对于营造可靠形象、说服他人的重要作用。他还强调,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敢于直视他人眼睛的人更容易被信任,而目光躲躲闪闪的人容易被贴上说谎者的标签—这与我们心中的刻板印象是一致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法庭上,和律师对质时眼神躲闪的证人不容易被相信;以及为什么在机场安检中,躲避安检人员目光的旅客会更容易被拦下来搜身。

在1987年,霍尼克进一步证实,当一个人和他人保持目光接触时,他的说服力会比目光频频躲闪时更强。另外,1978年,伯贡和塞恩以及1986年伯贡和库柯的研究也证明,目光交流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增强可信度的作用。直接的眼神接触对于提高自身形象和增强有效沟通、提升信任感都有积极影响。

当对方说话时直视我们的眼睛,就能给我们留下真诚的印象。如果他不愿意看着我们的眼睛,他所说的话似乎也没那么可信了,我们会怀疑他是否诚实。

1985年,伯贡、马努索夫、米尼欧和黑尔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指出,在面试中刻意避免目光交流的面试者,会给人留下不可靠的印象。这一动作容易被解读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从而带来不好的结果。

眼神交流在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终止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89年,马兰德罗、巴克和高特指出,眼神是反映对话双方关系的重要指标,也能预言这段关系的发展方向。你的眼神能说明你对于对方是否有兴趣;通过眼神接触,对方能够收集到关于你和你的想法的信息。特别是,眼神接触能够反映出沟通中的亲密度,它在这一点上的重要性远胜过其他动作或身体信号。

根据1986年韦宾克的研究结论,良好的眼神互动比其他身体语言承载的信息更多,它显示出交流双方的坦率和开放态度。一般来说,眼神接触保持的时间越长,双方的亲密度越高。当别人看向我们时,我们回以同样的眼神,这是人类交流中的重要环节,能增强互动感和参与感,因此提高了亲密度。

阿盖尔同样认为眼神在信息的传递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1988年曾发表研究,指出在解读一些自相矛盾的言行时,眼神中的信息是尤其有价值的。关于眼神交流的重要性这一点,1989年伯贡、布勒和伍德尔在研究中也对其突出强调,他们认为,相较于其他身体语言,目光交流具有“高优先级”,不过这种优先级只在某些情境中成立。

1992年,藤本发表研究,认为在其他面部表情的协同下,眼神是分析交流信息中蕴含情感的重要渠道。当语言和眼神传达出的信息相互矛盾时,眼神比语言可靠。

上述研究都证实了梅拉比安举世闻名的研究成果:沟通中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只占了7%,而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大约有55%。尽管后来,这一比例的具体数字被梅拉比安本人及其他科学家进行了修正,但结论是不变的。毋庸置疑,沟通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身体语言传达的。

这一理论与1979年德保罗和罗森索所做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在该实验中,参与者通过各种渠道接收信息、做出选择,其中,通过眼神接收信息是最可靠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在一个人说的话和他的身体语言之间做选择,那就选择包括眼神在内的身体语言,它总能告诉你真相。

本章小结

注视 可能有对抗心理,感受到性吸引力

避免目光接触 迟疑、害羞、有所隐瞒

目光交会的时长 60%—80%时长的目光接触

使人显得自信

放大的瞳孔 感兴趣、正面的情感,

但也可能表示恐惧

缩小的瞳孔 不感兴趣、消极的情绪

瞪大眼睛 惊讶

快速交换眼神 交换信息

生气的表情 不满、优越、轻蔑

使眼色 吸引注意、警告

表示确认的眨眼动作 确认、同意

斜着眼睛看 怀疑、厌恶、质疑或不认可

眯起眼睛 需要更多信息、专注、愤怒

眨眼睛 在认真思考之后快速眨眼

目光躲闪 有所隐瞒,需要保持距离

眉毛上挑 惊讶、问候

一边眉毛上挑 怀疑

眉毛下沉 不满意、生气或感到惊讶和不爽

紧闭嘴唇或噘嘴 不接受、不想说话

真诚地微笑 眼轮匝肌收缩(拉扯眼角,眉头向下皱)

伪装地微笑 只有嘴巴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