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宫守汪(宫守)

宫守汪(宫守)

读书|安禄山大军压境,如果李隆基不走,长安能否守得住?

《弃长安》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弃长安》

张明扬著

天地出版社出版

李隆基仓惶离开长安,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三日黎明,天还蒙蒙亮,细雨笼罩着都城。

李隆基走的匆匆,随行只带走了贵妃姐妹、嫔妃、皇子、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高力士,以及亲近的宦官宫女。至于那些没被通知的宗室贵戚和重臣,就这样被遗弃在了长安。

就在几天前,弃长安还不在李隆基的选项之中。这位尘世的至尊,盛世和盛唐的缔造者,执掌唐帝国长达44年,帝王生涯几乎是无往不利,即便在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的消息传来时,李隆基君臣上下也是一派“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的超现实乐观,其后虽然又遭遇了洛阳失守的噩耗,但李隆基还有他寄予厚望的名将哥舒翰,大唐谁不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更何况,还有潼关天险和20万大军。

然而,就在平叛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之时,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八,哥舒翰却在灵宝西原之战中意外惨败,20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第二天,潼关落入叛军之手,长安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屏障。

潼关失守当晚,李隆基在长安没有等到“平安火”,也就是潼关前线传来的报平安烽火,业已知道大势不妙,他维持了半年多,在任何挫折下都可以自洽的现实扭曲力场,终于在这一晚轰然崩坍。

第二天(六月十日),李隆基在长安城东边的兴庆宫召见了右相杨国忠,杨国忠首次提出了“幸蜀之策”,得到了李隆基的首肯。幸蜀是杨国忠的主意,蜀地也是杨国忠刻意经营的势力范围,这都没错,但李隆基此时很可能已决定弃长安而去,不过他自己不方便提,他需要的正是杨国忠精准的揣摩上意,以及提供具体逃亡路线。

六月十一日,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正式通报了潼关失守的败讯,让群臣出主意。百官被急转直下的军情吓得惊惧失色,相顾垂泪,问起应对之策,皆唯唯不对。此刻,只有监察御史、跟随哥舒翰守潼关的大诗人高适站了出来,建议立即实行紧急动员,动用宫廷最后的钱财储藏,招募长安城中敢死之士、官员府中的家丁子弟,死守长安,“未为晚”。高适的建议虽然在军事上未必极有可行性,但这却是长安朝堂中独一无二的勇气,惶遽的百官纷纷反对,却计无所出。自安禄山起兵以来就唱各种军事高调的杨国忠,此时先否决了高适的长安保卫战提议,沮丧溢于言表的说:“兵已入关,事不及矣”,继而抽泣着推诿责任:“我们很多人十年前就开始反复预言安禄山必反,但陛下就是置若罔闻,今日之祸,绝非我这个宰相之过。”

高适保卫长安的建议有没有现实操作性?如果李隆基不走,长安能否守得住?

从当时唐军和叛军的实力对比来看,长安有希望守住,但李隆基多少要冒“君王死社稷”的风险。叛军名将崔乾佑虽在灵宝西原之战击败哥舒翰,占领了潼关,但实际上兵力有限,可能就在两三万人左右;在河北战场上,郭子仪李光弼出井陉,颜真卿守平原,这两支军队活跃在安禄山大后方,牵制了大股叛军兵力,郭李组合又刚刚在嘉山之战中大败史思明,斩首四万级;在中原战场上,张巡坚守雍丘,鲁炅固守南阳,叛军久攻不下;安禄山自定都洛阳后,基本上就停止了亲自征战,还需要大量兵力拱卫都城;安禄山看似攻城略地,但战线过长,对占领区基本只构成点与线的弱势支配,连在河北大本营都没有形成面的控制,兵力分布更接近脆弱的一字长蛇阵……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叛军短期内无力对长安进行大规模进攻。

如果单论兵力,李隆基随时可以在长安和关中地区临时征集数万军队,唐军保卫长安最大的弱项还是募兵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无力招架安禄山的百战精兵。但是,时间站在李隆基这一边,有了足够的时间,临时募兵可以得到训练;更重要的是,西北边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入京勤王。事实上,长安失守仅四个月后,唐肃宗李亨就委派宰相房琯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反攻长安之战,反击纵然失利,但已然证明了唐军元气恢复之速。

也就是说,只要叛军一开始没有凝聚足够的战略决心,集中主力对长安进行大规模进攻,拿下长安的时间窗口将很快关闭,考虑到安禄山称帝后进取心骤降,倾全力进攻长安并不是一个易于作出的决策。而唐军在挺过了初期的不利态势之后,随着募兵的成长和勤王边军的抵达,成功守住长安的可能性将与日俱增。李隆基需要的是时间、勇气和运气。

但这些站在高适角度的沙盘推演都没太大意义,显而易见的是,杨国忠以下的百官已丧失了固守长安的所有勇气。不过,此时谁也不愿意承担放弃都城这个重大政治责任,当天的会议也莫衷一是,未达成任何具体的方案。最关键的是,李隆基也绝不愿冒死社稷的风险,毕竟,他为了保命,连出逃长安都操作得那么匆促和暗昧。

很快,潼关失守的消息就从朝堂传遍全城,长安鼎沸,士民掠扰奔走,却不知何去何从,繁华的世界之都在几个时辰内就变得萧条凋敝。国步方蹇,杨国忠及百官极度缺乏担当的政治态度至少是恶化了局势,令人心无枝可依。

杨国忠罢朝后,回到位于宣阳坊的家,找到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姐妹,让她们入宫劝说李隆基从速弃长安幸蜀。

六月十二日,李隆基来到兴庆宫中的勤政楼,向百官下制宣布亲征,但此时既无“百官”,百官朝者十无一二,都在忙着自家的出路;更无“亲征”,都到这时候了,在场官员谁还会去相信李隆基的漂亮话。

李隆基所谓的“亲征”,只是为逃亡放出的烟幕:任命崔光远为京兆尹和西京留守,任命宦官边令诚掌管宫闱钥匙,表面上是为亲征做准备,其实是逃亡的前奏;以颖王李璬要去蜀地为名,令蜀地做准备迎接颖王,实则为了迎接逃亡幸蜀的御驾。

尽管百官无人轻信亲征的话术,但李隆基可能也没那么在乎,他成功掩饰了自己即刻逃逸的意图,从百官到长安城的居民,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自己的皇帝会跑得如此之快。

宣布亲征的当天下午,李隆基就从兴庆宫移驾“北内”,“北内”位于汉代未央宫的旧址,在唐代宫城以外的西北处,平日里就寂静少人,算是长安城中的隐秘角落,选择从这里撤离长安可谓是煞费苦心,可以做到尽可能的低调和悄无声息。当天夜里,李隆基又特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秘密整顿禁军,厚赐钱帛,挑选了良马九百余匹,做好了弃长安的一切准备。

第二天一早,在数千禁军的护卫之下,李隆基一众人秘密离开禁苑西门延秋门,向着渭水便桥行进。途中,杨国忠建议烧毁长安用来储藏钱帛的左藏库,李隆基或许对捐弃长安百姓有些歉疚,叫停了火烧左藏库,理由是“叛军如果得不到这笔钱,一定会对长安百姓横征暴敛,倒还不如就把左藏库留给叛军,以免百姓受苦”。

天刚亮,李隆基一行就渡过了便桥,为阻叛军追击,杨国忠下令烧桥,李隆基叹息说:“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特地派高力士殿后灭火。

就事论事,杨国忠这两件事做的并无大错,当然李隆基本着人道主义或愧疚的劝阻更没有错,不必刻意弄成什么善恶互现。

此时,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李隆基逃遁的消息。一早,还有不少大臣依旧到兴庆宫来上朝,在宫门口,他们还听得到计时的漏声,卫兵也仪仗俨然。但等到宫门开启,内宫里的人四散奔逃,被撇下的大臣们才知道皇帝已经不在兴庆宫。顿时,宫中哗然,继而是整个长安城陷入自相惊扰的狂乱中,“王公、士民四出逃窜,山谷细民争入宫禁及王公第舍,盗取金宝”。又有人趁乱焚烧城中府库,留守的崔光远和边令诚一边组织救火,一边派人武装维持城中治安,一口气杀了十几个人,长安城才稍稍恢复了一些秩序。

此时叛军还远在潼关观望,不敢贸然进军长安,但长安城已未战先乱。

辰时(早晨九点),逃亡队伍来到了位于咸阳的行宫望贤宫。咸阳县令逃得不知所踪,没有任何官吏出来接驾,直到中午,困蹙的李隆基一行都没吃上饭,还是靠杨国忠到市集上买了几个胡饼才让李隆基有饭可吃。当地老百姓也献上了一些他们平日吃的粗砺食物,多少会有些难以下咽,但饿坏的皇孙们却争抢着用手捧着吃,“须臾而尽,犹未能饱”。据说一些随行官员还被迫宰杀马匹充饥,砍伐行宫树木煮食马肉。唐人笔记《安禄山事迹》甚至营造了一个过于耸动的极端场景:李隆基坐在树下休息时,突然产生了自杀念头,也就是所谓的“有弃海内之思”,高力士觉察后,抱着李隆基的脚痛哭,这才打消了他轻生的闪念。

目睹逃亡路上的种种不堪,李隆基当着老百姓掩面而泣,有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此时,有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家进言说:“安禄山包藏祸心,也不是一天了,但陛下就是视若无睹,还杀掉那些指证安禄山的忠臣。臣还记得当年宋璟为宰相时,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太平。而这些年,大臣们不说真话,只知道迎合陛下阿谀奉承,因此陛下对宫廷外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言路不通之时,我就知道天下必会像今天一样大乱,但我这样草野之臣的忧虑又怎么能传到陛下耳中呢?事不至此,臣又哪里有机会当面向陛下说这些逆耳忠言呢。”

如此痛切的批评,沉溺在盛世君王人设中的李隆基已经太多年没有机会听到,无论是真心痛悔,还是装作纳谏心切,李隆基对老人家说:“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一个帝王,即便是在落难时分,能有这样的低姿态已经实属难得了。

未时(下午三四点),李隆基一行多少吃了些东西,禁军在附近村落中也弄到了些吃的,逃亡队伍便继续前进,一直行进到半夜,抵达了金城县。金城县令也像咸阳县令一样溜之大吉,县民也跑得所剩无几,好在留下来一些食物,士卒们总算没饿着。

逃走的不光是当地人,这才一天,幸蜀团就偷偷溜走不少人,尤其让李隆基愕然的是,内侍监袁思艺竟也一走了之,他在品级上与高力士平级,受到的倚重信任也仅次于高力士。驿站中没有灯火,众人枕藉而睡,再也没有谁去分什么高低贵贱,所有人都一样的困顿,同样的累累若丧家之犬。

一直到这一晚(六月十三日),李隆基才听说了哥舒翰四天前被俘的讯息,报信的是刚从潼关脱险的将军王思礼,于是李隆基任命他接任哥舒翰的河西和陇右两大节度使,敦促立刻赴任,收罗散兵,准备东进征讨叛军。

这就是李隆基逃亡的第一天,除了泪水与慌乱,一路看上去也挺正常,没有大的事件发生。然而,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正在酝酿中,逃亡队伍这一路就没带什么吃食,全然指望沿路官府接驾供应,在咸阳和金城两县,食物供应已经开始意外频出,所幸有惊无险,但前路一旦出现更大的供给意外,随时就可能引发断粮危机。断粮,对于一支正在流亡的队伍而言,在心理上几乎是摧毁性的。

下一站,马嵬驿。

——摘自《弃长安》,天地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明扬

编辑:蒋楚婷

豹纹守宫为何能以爬行动物的身份成为网红萌宠?不外乎这三个原因

时至今日,“爬行动物”这一词在大多数人眼中仍然是谈之色变的存在,而把爬行动物当成宠物来繁育和饲养的人也仍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有时候我们看某些涉及到争议话题的文章下方的评论,就能知道这件事要进行下去有多难。

很多科普人都是在黑暗中披荆斩棘前行,却发现眼前还是一片黑,不知道要走多远才能将正确、科学的知识带给所有人,所以许多做科普的都不得不放弃了。但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是有效果的,现如今爬宠被更多人了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理解和尊重养爬者。

爬行动物也不都是那么可怕的,爬宠中更是有非常可爱的动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些小家伙儿其实也为爬宠的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要说其中功劳最大的几种动物,豹纹守宫绝对算一个。

豹纹守宫是爬宠界的新手入门级宠物,这几年在大众视线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有不少以前害怕爬行动物的人,都对豹纹守宫甚是喜爱,特别是它独特的微笑表情,很有感染力,被称为爬宠中的微笑天使。

豹纹守宫是有鳞目、蜥蜴亚目、睑虎科、拟蜥属的爬行动物,又叫豹纹拟蜥和豹纹壁虎,经常被误传为属于壁虎科(守宫科),但其实豹纹守宫不是壁虎科(Gekkonidae),而是睑虎科(Eublepharidae)的。

相对于普通壁虎,豹纹守宫具有能活动的眼睑,通俗来说就是可以闭上眼睛,而我们平时在墙上见到的壁虎不可以,所以豹纹守宫被归类为睑虎科而不是壁虎科。那么豹纹守宫为何能以爬行动物的身份成为网红萌宠?其实不外乎以下这三个原因。

1.长相外貌有特色

豹纹守宫的外貌很有特色。原生色的豹纹守宫呈黄褐色,身上有黑色斑点,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但是宠物界的豹纹守宫可不只有原色这一种颜色,而是被专业的繁育者定向选育出了超多的颜色基因品系。

而且这些不同基因的名字也起得非常好听:日蚀、黑夜、阳光、暴风雪、雪花、柠檬霜、雨水白化、川普白化等。不同的基因之间还可以彼此搭配,繁殖出更有特色的个体,甚至开发出新的、可稳定遗传的基因品系。

网上还有专业人士开发出的豹纹守宫基因搭配计算器,由此可见豹纹守宫的繁殖和选育手段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了。当然了,选育和繁殖是专业大神的事,普通玩家只要欣赏豹纹守宫的美貌就可以了。

豹纹守宫的嘴角位置比较高,所以从正面看过去就像是在笑。再加上豹纹守宫有可以活动的眼睑,所以可以根据眼神搭配出不同效果的微笑,可以呆萌,可以帅气,也可以阴险。这是豹纹守宫受大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有较好的互动性

有人可能觉得爬行动物没什么互动性,只能看看,其实不完全对,比如豹纹守宫就是比较温顺的动物(但也有个体差异),铲屎官可以亲自给它喂食,或把它轻轻抓起来放在手上、身上。

豹纹守宫有一个行为,就是对于它觉得比较好奇的东西,会伸舌头去舔舔。所以有时候把豹纹守宫放在手上时,它可能会低头舔舔你的手掌,非常可爱。

3.容易饲养不占地方

豹纹守宫算是相当省心的爬宠了,它生存的适宜温度是28-35度,室温低于这个温度可以在饲养箱下放一片加热垫,高于这个温度就要降温,不过屋里高达35度的话连人都受不了,自然会开空调的。

豹纹守宫可以养在专业的饲养箱中,也可以养在日常带盖子的整理箱里,在箱子里活动也不占太多地方,铲屎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饲养箱,则需要在箱子或盒子侧面人工开几个通风孔。

许多爬宠对湿度、垫材、紫外线照射等都有要求,豹纹守宫对这些因素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有还是有的)。就拿垫材为例,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给它铺设爬宠沙、玉米芯、造景树皮,也可以加入一些无毒害饰品,把饲养箱打造成美观的造景缸。条件不好的话也可以给豹纹守宫铺设纸巾、厨房纸、宠物尿垫,经济又实惠。

另外豹纹守宫的箱子里要有水盆供它饮用,最好再设置几个躲避物让它可以藏匿。豹纹守宫是肉食动物,主要吃面包虫、大麦虫、玉米虫、蟋蟀、杜比亚等活虫,这些在花鸟市场和网上都能买到。所以要养豹纹守宫的话,家里往往还要养一盆活虫来当作饲料。

重温《宫》才发现,汪直对邵春华并非真爱,你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大家还记得前些年大火的古装电视剧《宫》(又名《好女春华》)吗?该剧主要讲述着李紫云顶替恩人入宫在宫中艰难求生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感情纠葛。

邵春华(原名李紫云)是英宗当朝大臣李为之女,后来英宗被夺权,李为因为替其求情而获罪,之后一家三口颠沛流离。李为最终被斩首,李夫人艰难生下女儿李紫云,并抚养到9岁时病逝。

李夫人去世,李紫云只能投奔叔叔。可是叔叔婶婶却对她百般虐待!李紫云善良,救下因为饥饿偷窃馒头的小贼汪直,却被婶婶一阵毒打。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富商邵忠看到,他重金给李紫云赎身,从此成为其女儿邵春华的伴读。

顶替恩人入宫,想不到宫门深似海,不能有属于自己的情爱和自由。

英宗重新执掌政权后,就给太子挑选后宫佳丽。邵忠的女儿邵春华被选中,邵忠舍不得女儿,心里犯愁。这时候李紫云自告奋勇要求替邵春华入宫做宫女,邵忠感动,便以女儿身份送其入宫。李紫云从此只能以邵春华的名字在宫里度日。

因为她生性善良且冰雪聪明,与同时入宫的柏含香成为宫廷乐师。

在此期间她先后邂逅了杨永、汪直。

然而,这两个人,一个是真爱,一个只能算是恩人。杨永是邵春华的真爱,两人互相爱慕;汪直表面上爱着邵春华,其实内心深处隐藏着自私和狠毒!

杨永跟哥哥本是来京赶考,不曾想哥哥被害汪直所害。为了替哥哥报仇,他不得不入宫,成为宫廷乐师。期间遇上了情投意合的邵春华,只是当时碍于身份不能表达内心的爱慕。

之后邵春华就被汪直看上了,汪直为了得到邵春华的芳心,做了很多事情,就像暖男一般。可是细看就发现,他为了得到邵春华是耍了手段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过此剧的朋友都知道汪直是一个孤儿,当年李为夫妇隐居,救下了孤苦无依的他,想不到他隔天就出卖了他们,带着官兵抓走了李为。李紫云之后的命运才被改写了。

后来汪直挥刀自宫成为了太监,并想方设法花重金给总管太监,要在万贞儿万贵妃跟前当差!要知道,万贞儿当时可是皇帝朱见深的宠妃,比后宫任何女人重要。

懂得审时度势的汪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成为了总管太监,拥有了宫里不可小觑的势力,连万贵妃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由此可见,汪直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人。

汪直虽然是一个太监,可是他也想要温柔乡,也需要一个“家”。如今他有权有势,他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汪直喜欢邵春华,因为她善解人意而且聪明伶俐,这样的女人最让她舒心,何况他知道邵春华就是当年救自己的李紫云。所以,在他使出各种苦肉计并搬出皇帝圣旨后,邵春华不得不妥协,与汪直成为对食。

可是邵春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有情感有爱人,她因为感念汪直的恩情、又怕冒名顶替的身份暴露才答应成为对食,但是她内心深处是深爱着杨永的!

汪直怀疑心很重,嫉妒心又强,当他调查得知杨永是邵春华心中所爱时,他便秘密派人去杀杨永。好在杨永被好友袁放救走,可是再次入宫杨永,因为柏宸妃的死杨永和邵春华被关入大牢,汪直不得不先救邵春华。

皇帝因觉得愧疚柏宸妃,所以赦免了杨永的罪。

邵春华见宫里尔虞我诈,也见证了真正的“邵春华”邵清姿母凭子贵成为皇后以后,她想离开这深宫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回李紫云,跟杨永在一起。

当然了,汪直很“通情达理”,放了邵春华出宫,可是他却设下埋伏,要置杨永于死地。因为他知道邵春华出宫是为了跟杨永汇合私奔。既然他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

杨永也是命不该绝,好友甘愿成为替罪羔羊成全二人的幸福,顶替了他的身份让他脱险成功。

就这样历经艰辛,邵春华(李紫云)才跟杨永走到了一起。

汪直表面上看上去很爱邵春华,其实他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从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的爱太可怖了!

所以说汪直对邵春华并非真爱,而只是想要占有。但凡自己得不到的他也不会让别人得到,甚至毁掉!

你觉得汪直对邵春华是真爱吗?

(图片源于影视,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