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文昌灵签抽签(文昌灵签)

文昌灵签抽签(文昌灵签)

你知道老百姓家里和庙宇供奉的神佛总数有多少?附神佛诞辰千秋表

从笔者前面的一些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老百姓信仰的神真的很多,不过具体有多少,笔者没做过统计,不好回答。日本人往往用“八百万神”的说法总称日本的众多之神,中国倒没有这种说法,虽然不会有“八百万神”这么多,但大概也不会太少,几千个肯定是有了。上清派九代传人陶弘景编制的《真灵位业图》,把诸神及神仙分为第一级到第七级七个等级,共有788位神仙。发展到现在,编制肯定扩大了好几倍。

  现在农村,一般人家,除了祖先牌位之外,一般供奉的神大概包括观音、灶神、财神、土地神、玉皇大帝、门神、山神、送子娘娘、狐神、黄鼠狼神、蛇神等等,当然不是一个家庭全都供奉,而是只供其中几位。有人曾见到过一户人家,在大门的入口处从顶棚上垂下一座天公炉--玉皇大帝的象征,大门的门扉上贴了门神,室内一角贴有钟馗画像,室内正面墙上还有一幅画有观音、妈祖、关帝、土地公、灶神的神像图,墙壁的前面是神龛,神龛的左侧供奉祖先牌位,右侧供奉关帝、观音、妈祖等神像,神龛的下面是土地龙神。一一般家庭虽不供奉如此之多的神,但同时供奉土地公、观音、天公炉、门神的家庭并不鲜见。

  私人住宅都供如此众多之神,庙宇供奉的神就更多了。比如关帝庙并非仅仅供奉关帝。关帝庙的主尊当然是关帝,但同时还供奉妈祖、土地公及别的神像。其他的庙宇也是如此。在有的庙宇,由于供奉的神仙太多,以至不塑神像,代之以红纸墨书的众多神名,贴在墙上,给人一种轻率之感。北京白云观而言,不同的殿堂供奉的主尊不一,仅主要的神,包括孔子释迦在内就供有六七十尊,沈阳的太清宫供奉了约30尊。庙宇供奉的诸神,有三清、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关羽、岳飞、城隍神、子孙娘娘、山神、驱魔的五道神、龙王、药王、火神、虫王、马神、黄帝、文昌帝君等。

要是人们有什么事不顺心,或有什么愿望,一般都会前往庙宇祈祷神的庇护。人们身处逆境或遇天灾人祸,认为自己的言行触怒了神灵,于是向神请罪、忏悔,希望神灵息怒,祈祷神灵依旧像往常那样降福施恩、保佑自己;发生洪水灾害时祈愿水神、河神或其他与水有关的诸神收水;遇于旱则祈求龙王施雨;希望个人的事业有所发展或买卖兴隆便祈祷财神;家里有人生病则先看医生,可是看了两三位医生仍不见好,便去庙宇求签,或求扶乩、童乩,按照扶乩或童乩的品示服药治疗。求签不仅是为了获得治病的药方,夸大一点说,它甚至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神签上都冠以各种神名,而最受人欢迎的是冠有吕洞宾的“吕祖灵签”,人们认为吕祖灵签最灵。清朝及以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要向学问守护神文昌帝君祈祷,以求及第。即使是今天,中国人仍将文昌帝君与敬惜字纸的习惯联系在一起,视之为学问之神。同样被当作学问之神信仰的还有仓颉,传说他发明了文字。因为仓颉发明了文字,故被称为制字先师。倘若幼儿生病,人们就去参拜称为娘娘的女神,祈求娘娘保佑患儿病愈。娘娘有许多种,有专管授子安胎的娘娘、送子娘娘、注生娘娘等等。以前,妇女怀孕后,往往首先去参拜娘娘庙。

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信仰的这么多神,凡是涉及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神仙来管,就连厕所都有三姑神,我想可以从下列古老观念去探寻。中国人历来认为恶鬼、恶灵颇多,而且生活很不安定,也没有保护他们的手段。过去,在绝对专制君主的帝王之下,连官吏、大臣、宰相这些上层人物自己都得不到保障,何况平民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不受侵犯,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不得不尽最大的努力。当通过这种努力仍然达不到目的时,作为最后的手段,人们便设想存在超越人力的绝对者一一神,除了依赖神力之外,别无它法,结果便诞生了与人们的生活、职业密切相关的众多之神。

一般来说,除了农历初一、十五在家祭祀神佛外,大型祭祀活动原则上是在定在神佛的生日或千秋那天。每逢神佛的生日或 千秋,人们必定带着所谓三牲,或其他供品,如线香、蜡烛、钱纸等物,前往自己信仰的神佛、神仙的庙宇参拜。为了不忘记不搞错神佛的生日及千秋,有人便制作了《诸神佛诞辰千秋表》方便祭祀。

《农历诸神佛诞辰干秋表》

正月令

初一日 元始天尊万寿

初一日 弥勒尊佛佛辰

初四日 孙天医真人千秋

初六日 清水祖师佛辰

初八日 五殿阁罗王圣诞

初九日 玉皇大帝万寿

十三日 关圣帝君飞升

十五日 门丞户尉千秋

十五日 上元天官圣诞

十五日 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

廿四日 雷都光辉大帝圣诞

二月令

初一日 一殿秦广王千秋

初二日 济公菩萨佛辰

初二日 福德正神千秋

初三日 文昌梓童帝君圣诞

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

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五日 太上老君万寿

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

十五日 三山国王千秋

十六日 开漳圣王千秋

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佛辰

廿一日 普贤菩萨佛辰

三月令

初一日 二殿楚江王千秋

初三日 玄天上帝万寿

初八日 六殿卞城王千秋

十五日 保生大帝吴真人千秋

十五日 中路财神赵元帅圣诞

十六日 准提菩萨佛辰

十九日 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日 注生娘娘千秋

廿三日 天上圣母圣诞

廿六日 鬼谷先师千秋

廿七日 七殿泰山王千秋

廿八日 东岳大帝圣诞

四月令

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

初四日 文殊菩萨佛辰

初八日 释迦佛祖万寿

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

十四日 吕纯阳祖师圣诞

十七日 十殿轮回王千秋

十八日 北极紫微帝君千秋

十八日 华佗神医先师千秋

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圣诞

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

廿八日 神农先帝万寿

五月令

初一日 南极长生帝君千秋

初六日 清水祖师称道

初七日 巧圣先师干秋

十一日 天下都城隍爷干秋

十三日 关平帝君圣诞

十七日 萧府王爷干秋

十八日 张府天师圣诞

六月令

初三日 韦驮尊佛佛辰

十一日 田都元帅千秋

十五日 王灵天君圣诞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得道纪念

廿四日 关圣帝君圣诞

廿四日 西秦王爷千秋

廿四日 雷祖大帝圣诞

廿四日 南极大帝圣诞

七月令

初七日 七星娘娘千秋

初七日 大成魁星圣诞

十四日 开基恩主干秋

十五日 中元地官圣诞

十八日 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 值年太岁星君千秋

廿三日 诸葛武侯干秋

廿三日 法主圣君千秋

三十日 地藏王菩萨佛辰

八月令

初三日 北斗星君圣诞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干秋

初五日 雷声普化天尊圣诞

初八日 瑶池大会

十五日 临水夫人林姑干秋

十五日 太阴星君圣诞

廿二日 燃灯瞻佛万寿

廿二日 广泽尊王千秋

廿三日 刑天王爷千秋

甘七日 至圣先师孔子圣诞

九月令

初一日 南斗星君圣诞

初九日 临水夫人李姑干秋

初九日 中坛元帅千秋

初九日 丰都大帝圣诞

初九日 斗母星君圣诞

初九日 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日 盂婆尊神千秋

十五日 朱圣夫子圣诞

十八日 仓圣先师千秋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

十月令

初五日 达摩祖师佛辰

初十日 水仙尊王千秋

十二日 齐天大圣佛辰

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廿二日 青山灵安尊王千秋

廿三日 周仓将军爷千秋

廿五日 感天大帝许真人千秋

十一月令

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

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十九日 九莲菩萨佛辰

甘三日 张仙大帝圣诞

廿七日 董公真仙圣诞日

十二月令

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

廿四日 送神

廿五日 天神下凡

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君下凡

你知道四大名亭之一的陶然亭的故事吗?——陶然亭公园游记(一)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一带,南临南二环,北接陶然亭路,西傍菜市口大街,东倚太平街。

陶然亭公园面积并不大,全园占地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16.15公顷,由东湖、西湖、南湖、三个湖的沿岸及湖心岛组成。但因其有陶然亭而闻名遐迩。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与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爱晚亭、浙江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倡导下,陶然亭公园成为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向人民群众开放。

1985年,为了突出\"以亭为胜\"的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又对全园进行了改建规划,在陶然亭公园的西南部兴建了华夏名亭园,将全国十几座著名的亭子,以一比一的比例在此重建。此后,这里又陆续兴建了一些亭子,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以亭文化为内涵,集湖光山色,亭园碑刻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现代的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是北京市精品公园,素有\"都门胜地\"之誉。这里湖光山色旖旎,园林风光秀丽,华夏名亭林立,文化内涵丰富,使它成为京城内旅游观光胜地。更因为坐落在湖心岛上的的慈悲庵是中共早期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常到这里来进行秘密革命工作的场所,而成为北京市红色旅游热门景点之一。高郡宇及其蜜友石评梅的墓也坐落在湖心岛上。

为了探寻这里的亭文化,我曾数次到此,游走于各个名亭之间,去感受那深藏其中的中国文化精髓。那么,你知道陶然亭公园里到底有多少个亭子吗,他们各自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就请跟随我一同走进陶然亭公园来一番探寻吧。

一、湖心岛。湖心岛上有5个亭子,慈悲庵也坐落于此。

1.陶然亭

对于不熟悉的旅客来讲,要想找到陶然亭并非易事。陶然亭位于湖心岛上素有“城市山林”之称的著名慈悲庵内最西端。

慈悲庵坐落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的高台上,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又称观音庵,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历史上这里是文人墨客荟集赋咏之地,曾留下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

登上台阶,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东朝向的小门前,门楣上方的一行小字提示,这里便是慈悲庵了。

进入门房,一个大大的匾额非常醒目的悬在上方。

走过门房是一堵影壁,转过影壁便是慈悲奄的大殿院落,这里有两个殿,北殿是正殿观音殿。殿内贡奉有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

南殿准提殿现在是展室。

从门房走进正殿院落,在影壁处向北,有一个小门。走进小门,是一个很小的院落,有一幢不大的小二楼,这里是文昌阁。

文昌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1间。阁前有一小方亭。文昌楼有上下两层楼,虽无飞檐斗拱的造型,但危楼高耸,雕梁画栋,也颇觉飘逸灵秀。文昌阁内楼上祀奉的是魁星,楼下祀奉的是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这两位神祗是主宰文运兴衰和功名禄位之神,最受读书人的崇敬。故在封建时代,它一直是进京赶考的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圣殿。文昌阁旧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皆系集古诗而成的七言绝句,传为纪晓岚所作。僧人把这些诗写成\"文昌灵签\",供来此问卜者抽签。

在慈悲庵院子里,有两座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保存较为完好的经幢,它们是考证北京历史的珍贵文物。经幢是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朝。凿石为柱,上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再在上面覆以盖,下附台座而成。

一座是金代经幢,在进山门的影壁后,是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观音甘露破地狱净法界真言幢。四面各镂佛像,并刻有咒文。

另一座是辽代经幢,在文昌阁院落内,这是一座辽道宗寿昌五年(1099年)慈智大师师佛顶尊胜大悲陀罗尼经幢,上面的字迹已经非常模糊,无法辨认。

正殿院落的西墙中间有一个门洞,穿过门洞便进入到一个较大的院落。刚刚从大殿院里走过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院子比较大,是个长方形。南、西、北三面都是平房。正对面的平房是一间三开间的敞轩。南北走向。两边各有房舍与其相连。正中央门楣上方,一块匾额上豁然刻着“陶然亭”三个篆书大字。哦,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陶然亭!

叫做陶然亭,其结构并非中国传统意义的亭子,更像是一个门庭,要不是看到了门楣上的匾额上的“陶然亭”三个大字,真的会把他错过去。

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

原来的慈悲庵只是靠近苇塘的一座古庙,明清两代,这一带曾设专为皇家烧砖瓦的窑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任窑厂监造的工部郎中江藻,在古庙慈悲庵西侧盖了三间厢房,摘取唐朝诗人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里的“陶然”二字,取名“陶然亭”。并题写“陶然”二字,作了《陶然吟》,这就是陶然亭名称的由来。此后,许多诗人,游客到此游赏凭吊,留下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

白居易诗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悬挂在山门内檐下的金字木匾上“陶然”二字系江藻遗墨。江藻所撰“陶然吟”石刻镶嵌在亭南壁。

亭西外门楣上方匾额的“陶然亭”三个大字是郭沫若书写的。

2.澄光亭

离开慈悲庵,沿湖心岛南端山下湖边小路向东走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小亭子,这就是澄光亭。

这里的风光非常精美,在此处望湖观山,最为相宜。湖边山脚下红的枫树,黄的银杏,绿的柳树,五彩斑斓,争奇斗艳。

3.爱晚亭

在澄光亭的东北,湖心岛的中南部山南,有一座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且造型秀美的亭子,它就是依长沙岳麓山“爱晚亭”一比一比例修建的陶然亭内的“爱晚亭”。

长沙爱晚亭,位于长沙岳麓山清风峡,修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因原名太直白,更名为“爱晚亭”,源于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

4.锦秋亭

锦秋亭建于1953年,位于湖心岛锦秋山顶。过去这里曾经有一座花神庙,花神庙早已无迹可寻,在其遗址上修建了这座锦秋亭。

5.风雨同舟亭

风雨同舟亭位于西湖东岸半岛。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三层,二层为虚阁,四面设有栏杆,屋面三重檐,歇山顶,外置挂落,飞檐翘角,悬挂风铃,饰龙吻。垂脊上饰有天狗,鸡禽等兽。

1991年安徽大水,得首都及全国人民的鼎立支援赈灾。安徽省政府仿徽州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按0.75:1的比例,于1992年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了这座风雨同舟亭,以示感谢。意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

沙堤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它上下共三层,中空,上有回廊。因为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攀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沙堤亭的独特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

高君宇 石评梅塑像

在湖心岛西侧山脚下湖岸边小路沿途小矮墙上,均匀分布着有许多书形雕塑,上面刻有不知作者是谁的诗句。很多诗句都是关于陶然亭这座园子的,给本就文雅的陶然亭公园更增添了几分书香气。

拂面微风柳万丝。春光犹似去年时。幅中折角无人识,醉依江亭唱竹枝。

看山宜伴不宜独。如得异书须共读。家有贤妻薄名利,拙不能诗亦不俗。

秋来何处可登楼。每至陶然亭上游。却使客心更惆怅,西风欢送荻花洲。

潇洒闲亭子,登临便一同。人来春树杪,山落酒杯中。

故址辽金眩建都。窑台禅院剩城隅。凌洼新苇万千笋,荫寺老槐三二株。

潜秋又见菊花黄。佳日登临忆侍郎。独耸吟肩参末席,齐开笑口说重阳。

这是清中期状元蔡以台游陶然亭时作的一首诗:“潜秋又见菊花黄,佳日登临忆侍郎。独耸吟肩参末席,齐开笑口说重阳。觥筹交错倾三雅,风雨争飘忽满堂。最似奎章虞阁老,白头骑马兴飞扬。”

湖心岛分别通过榭湖桥与北岸相连,通过云庵桥与西岸相连,通过玉虹桥与东岸相连。在榭湖桥的南北两端延长线上,有两座气势宏大的牌楼。北边的牌楼叫做“陶然”,南边的牌楼叫做“佳境”。这两座牌楼可是有着一段曲折的前世今生。

旧日老北京各式各样的牌楼有几十座,建在马路上的跨街牌楼也有十几座。这些牌楼在五十年代都因为妨碍交通被拆除了,这里面就包括东、西长安街牌楼。东长安街牌楼位于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外西侧,即北京饭店旧楼前面,横跨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牌楼位于西长安街府右街南口外东侧,横跨西长安街。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是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

两座牌楼东西相向,构造相同,皆为木结构,三间四柱三楼式。立柱均为冲天柱形式,立柱两侧加戗柱支撑,两牌楼分别嵌有 “长安街”匾额。梁思成先生认为,牌楼是北京街道上的主要对景,很多牌楼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条街道中在适当的地方有个对景,是非常必要的”,但拆除牌楼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反对拆除的声音显得羸弱而寡助,梁先生也不得不在保留意见的同时寻求异地迁建的处理方式,以保护古迹。

1954年8月北京市决定拆除东、西长安街牌楼。当时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保护这两座牌楼,特意指示北京市有关部门,将东长安街牌楼,迁建于陶然亭公园内。牌楼拆下的构件皆运至陶然亭公园北门内分类保存,其木构件一一编号并登记造册,瓦件也都保存完好。1955年2月这两座古代牌楼在陶然亭公园内按原样重新组建,东、西长安街牌楼终于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牌楼建于东、西湖界甬道的两头,即榭湖桥畔。两座金碧辉煌的牌楼,背衬浓郁覆盖的小山,倒影映在碧波荡漾的湖面,景色异常瑰丽,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两座牌楼为陶然亭公园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秀色。

然而,东、西长安街牌楼最终没躲过劫难,还是于1971年9月,被清除了。四十年以后的2011年,北京市政府再次重建这两座牌楼,牌楼的规制,大体与原有的牌楼相当,牌楼高13.6米,长23.7米。彩画画工精美,色彩艳丽,但牌楼已无法再叫东、西长安街牌楼,这便是“佳境”牌楼和“陶然”牌楼的前世今生。

(未完待续)

你知道四大名亭之一的陶然亭的故事吗?——陶然亭公园游记(一)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一带,南临南二环,北接陶然亭路,西傍菜市口大街,东倚太平街。

陶然亭公园面积并不大,全园占地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16.15公顷,由东湖、西湖、南湖、三个湖的沿岸及湖心岛组成。但因其有陶然亭而闻名遐迩。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与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爱晚亭、浙江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倡导下,陶然亭公园成为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向人民群众开放。

1985年,为了突出\"以亭为胜\"的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又对全园进行了改建规划,在陶然亭公园的西南部兴建了华夏名亭园,将全国十几座著名的亭子,以一比一的比例在此重建。此后,这里又陆续兴建了一些亭子,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以亭文化为内涵,集湖光山色,亭园碑刻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现代的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是北京市精品公园,素有\"都门胜地\"之誉。这里湖光山色旖旎,园林风光秀丽,华夏名亭林立,文化内涵丰富,使它成为京城内旅游观光胜地。更因为坐落在湖心岛上的的慈悲庵是中共早期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常到这里来进行秘密革命工作的场所,而成为北京市红色旅游热门景点之一。高郡宇及其蜜友石评梅的墓也坐落在湖心岛上。

为了探寻这里的亭文化,我曾数次到此,游走于各个名亭之间,去感受那深藏其中的中国文化精髓。那么,你知道陶然亭公园里到底有多少个亭子吗,他们各自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就请跟随我一同走进陶然亭公园来一番探寻吧。

一、湖心岛。湖心岛上有5个亭子,慈悲庵也坐落于此。

1.陶然亭

对于不熟悉的旅客来讲,要想找到陶然亭并非易事。陶然亭位于湖心岛上素有“城市山林”之称的著名慈悲庵内最西端。

慈悲庵坐落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的高台上,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又称观音庵,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历史上这里是文人墨客荟集赋咏之地,曾留下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

登上台阶,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东朝向的小门前,门楣上方的一行小字提示,这里便是慈悲庵了。

进入门房,一个大大的匾额非常醒目的悬在上方。

走过门房是一堵影壁,转过影壁便是慈悲奄的大殿院落,这里有两个殿,北殿是正殿观音殿。殿内贡奉有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

南殿准提殿现在是展室。

从门房走进正殿院落,在影壁处向北,有一个小门。走进小门,是一个很小的院落,有一幢不大的小二楼,这里是文昌阁。

文昌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1间。阁前有一小方亭。文昌楼有上下两层楼,虽无飞檐斗拱的造型,但危楼高耸,雕梁画栋,也颇觉飘逸灵秀。文昌阁内楼上祀奉的是魁星,楼下祀奉的是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这两位神祗是主宰文运兴衰和功名禄位之神,最受读书人的崇敬。故在封建时代,它一直是进京赶考的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圣殿。文昌阁旧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皆系集古诗而成的七言绝句,传为纪晓岚所作。僧人把这些诗写成\"文昌灵签\",供来此问卜者抽签。

在慈悲庵院子里,有两座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保存较为完好的经幢,它们是考证北京历史的珍贵文物。经幢是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朝。凿石为柱,上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再在上面覆以盖,下附台座而成。

一座是金代经幢,在进山门的影壁后,是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观音甘露破地狱净法界真言幢。四面各镂佛像,并刻有咒文。

另一座是辽代经幢,在文昌阁院落内,这是一座辽道宗寿昌五年(1099年)慈智大师师佛顶尊胜大悲陀罗尼经幢,上面的字迹已经非常模糊,无法辨认。

正殿院落的西墙中间有一个门洞,穿过门洞便进入到一个较大的院落。刚刚从大殿院里走过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院子比较大,是个长方形。南、西、北三面都是平房。正对面的平房是一间三开间的敞轩。南北走向。两边各有房舍与其相连。正中央门楣上方,一块匾额上豁然刻着“陶然亭”三个篆书大字。哦,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陶然亭!

叫做陶然亭,其结构并非中国传统意义的亭子,更像是一个门庭,要不是看到了门楣上的匾额上的“陶然亭”三个大字,真的会把他错过去。

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

原来的慈悲庵只是靠近苇塘的一座古庙,明清两代,这一带曾设专为皇家烧砖瓦的窑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任窑厂监造的工部郎中江藻,在古庙慈悲庵西侧盖了三间厢房,摘取唐朝诗人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里的“陶然”二字,取名“陶然亭”。并题写“陶然”二字,作了《陶然吟》,这就是陶然亭名称的由来。此后,许多诗人,游客到此游赏凭吊,留下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

白居易诗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悬挂在山门内檐下的金字木匾上“陶然”二字系江藻遗墨。江藻所撰“陶然吟”石刻镶嵌在亭南壁。

亭西外门楣上方匾额的“陶然亭”三个大字是郭沫若书写的。

2.澄光亭

离开慈悲庵,沿湖心岛南端山下湖边小路向东走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小亭子,这就是澄光亭。

这里的风光非常精美,在此处望湖观山,最为相宜。湖边山脚下红的枫树,黄的银杏,绿的柳树,五彩斑斓,争奇斗艳。

3.爱晚亭

在澄光亭的东北,湖心岛的中南部山南,有一座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且造型秀美的亭子,它就是依长沙岳麓山“爱晚亭”一比一比例修建的陶然亭内的“爱晚亭”。

长沙爱晚亭,位于长沙岳麓山清风峡,修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因原名太直白,更名为“爱晚亭”,源于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

4.锦秋亭

锦秋亭建于1953年,位于湖心岛锦秋山顶。过去这里曾经有一座花神庙,花神庙早已无迹可寻,在其遗址上修建了这座锦秋亭。

5.风雨同舟亭

风雨同舟亭位于西湖东岸半岛。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三层,二层为虚阁,四面设有栏杆,屋面三重檐,歇山顶,外置挂落,飞檐翘角,悬挂风铃,饰龙吻。垂脊上饰有天狗,鸡禽等兽。

1991年安徽大水,得首都及全国人民的鼎立支援赈灾。安徽省政府仿徽州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按0.75:1的比例,于1992年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了这座风雨同舟亭,以示感谢。意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

沙堤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它上下共三层,中空,上有回廊。因为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攀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沙堤亭的独特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

高君宇 石评梅塑像

在湖心岛西侧山脚下湖岸边小路沿途小矮墙上,均匀分布着有许多书形雕塑,上面刻有不知作者是谁的诗句。很多诗句都是关于陶然亭这座园子的,给本就文雅的陶然亭公园更增添了几分书香气。

拂面微风柳万丝。春光犹似去年时。幅中折角无人识,醉依江亭唱竹枝。

看山宜伴不宜独。如得异书须共读。家有贤妻薄名利,拙不能诗亦不俗。

秋来何处可登楼。每至陶然亭上游。却使客心更惆怅,西风欢送荻花洲。

潇洒闲亭子,登临便一同。人来春树杪,山落酒杯中。

故址辽金眩建都。窑台禅院剩城隅。凌洼新苇万千笋,荫寺老槐三二株。

潜秋又见菊花黄。佳日登临忆侍郎。独耸吟肩参末席,齐开笑口说重阳。

这是清中期状元蔡以台游陶然亭时作的一首诗:“潜秋又见菊花黄,佳日登临忆侍郎。独耸吟肩参末席,齐开笑口说重阳。觥筹交错倾三雅,风雨争飘忽满堂。最似奎章虞阁老,白头骑马兴飞扬。”

湖心岛分别通过榭湖桥与北岸相连,通过云庵桥与西岸相连,通过玉虹桥与东岸相连。在榭湖桥的南北两端延长线上,有两座气势宏大的牌楼。北边的牌楼叫做“陶然”,南边的牌楼叫做“佳境”。这两座牌楼可是有着一段曲折的前世今生。

旧日老北京各式各样的牌楼有几十座,建在马路上的跨街牌楼也有十几座。这些牌楼在五十年代都因为妨碍交通被拆除了,这里面就包括东、西长安街牌楼。东长安街牌楼位于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外西侧,即北京饭店旧楼前面,横跨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牌楼位于西长安街府右街南口外东侧,横跨西长安街。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是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

两座牌楼东西相向,构造相同,皆为木结构,三间四柱三楼式。立柱均为冲天柱形式,立柱两侧加戗柱支撑,两牌楼分别嵌有 “长安街”匾额。梁思成先生认为,牌楼是北京街道上的主要对景,很多牌楼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条街道中在适当的地方有个对景,是非常必要的”,但拆除牌楼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反对拆除的声音显得羸弱而寡助,梁先生也不得不在保留意见的同时寻求异地迁建的处理方式,以保护古迹。

1954年8月北京市决定拆除东、西长安街牌楼。当时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保护这两座牌楼,特意指示北京市有关部门,将东长安街牌楼,迁建于陶然亭公园内。牌楼拆下的构件皆运至陶然亭公园北门内分类保存,其木构件一一编号并登记造册,瓦件也都保存完好。1955年2月这两座古代牌楼在陶然亭公园内按原样重新组建,东、西长安街牌楼终于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牌楼建于东、西湖界甬道的两头,即榭湖桥畔。两座金碧辉煌的牌楼,背衬浓郁覆盖的小山,倒影映在碧波荡漾的湖面,景色异常瑰丽,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两座牌楼为陶然亭公园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秀色。

然而,东、西长安街牌楼最终没躲过劫难,还是于1971年9月,被清除了。四十年以后的2011年,北京市政府再次重建这两座牌楼,牌楼的规制,大体与原有的牌楼相当,牌楼高13.6米,长23.7米。彩画画工精美,色彩艳丽,但牌楼已无法再叫东、西长安街牌楼,这便是“佳境”牌楼和“陶然”牌楼的前世今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