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拜字五笔怎么打(拜岁)

拜字五笔怎么打(拜岁)

“君子儒”的性格特质与为学进路

作者: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儒的起源甚早,前贤认识各有不同。而创立儒学,培养儒生,进而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则肇始于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孔子私人办学,招生授徒,要求学生儒服委质,服膺儒教,“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将“君子儒”作为学校培养目标,确是孔子的一大创举。《论语》记载有孔子关于区别“君子”与“小人”的许多论述,如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等,完全跳出了春秋之前以社会身份地位区分“君子”“小人”的传统认知,转而从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也用以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实现其教育目标。因此,孔子儒学教育不是一般地培养儒生,而是要培养“君子儒”,这是毫无疑问的。

《毛诗品物图考》书影

“君子儒”的性格虽然可从多方面加以描述,但其性格特质是“快乐”,这可从孔子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孔门十哲”和“七十二贤人”之首,孟子认为他具圣人之体,后人尊之为“复圣”。孔子对鲁哀公和季康子都说过“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显然,颜回实现了孔子教育培养目标,可称为“君子儒”。颜回死后,孔子悲恸欲绝,大呼:“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那么,颜回性格特质是什么呢?还是听听孔子的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赞许颜回之贤,是因为颜回养成了快乐的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荡必然导向快乐,而快乐正是“君子儒”的性格特质。被弟子们视为“圣人”的孔子本人也有这样的性格特质,更证明这一特质的标志性意义。《论语·述而》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楚大夫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时,子路不能回答,而孔子却用简洁语言对自己的“为人”作了总结,归根到底是四个字:勤奋、快乐!勤奋是现象,快乐才是本质。孔子将“乐以忘忧”作为自己的人格特征,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这便为我们认识“君子儒”的性格特质指明了方向。北宋程颢、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周令二程“寻孔颜乐处”,从而揭开了宋明理学的新篇章。从培养“君子儒”的角度来看,宋代理学家们抓住了孔子儒学教育的本质,对我们认识孔子儒学教育深具启发。

“孔颜乐处”的确是可以寻觅而得的,因为它有具体的为学进路让求学者能够通达。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便是对这一为学进路的凝练概括。

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前贤有过许多讨论。梁皇侃以为此章“明人学须次第也”。宋邢昺说是“记人立身成德之法”,并解释:“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起于《诗》也。立身必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以成之也。”范祖禹则说:“《诗》所以序人伦,故学者必‘兴于诗’。‘礼’所以定民志,故无礼不立。‘乐’所以和人心,故非乐不成。有序而后可兴,有定而后可立,有和而后可成。治身以此,治天下国家亦以此。此其先后之次也。”而朱熹以为:“按《内则》十岁学幼仪,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后学礼。则此三者非小学传授之次,乃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

其实,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并不妥当。因为在孔子之前,“诗”与“乐”配合着完成“礼”所规定的仪式,言“诗”不可不涉及“乐”和“礼”;在孔子时代,虽然“诗”与“乐”有所分离,“赋诗言志”已经可以不依赖于“乐”,但它仍然执行着某种“礼仪”功能。如果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不仅与“诗”的生产和应用的历史事实不符,而且与孔子以周代礼乐文化教育弟子的教学实践也不一致。正如陈祥道所说:“古之教人‘兴于诗’者必使之‘立于礼’,‘立于礼’者必使之‘成于乐’,故周之辟廱亦不过辟之以礼,廱之以乐,使之乐且有仪。而瞽宗虽主以乐教,礼在其中矣。《周官》礼、乐同掌于春官,《礼记》礼、乐同诏之瞽宗,其义一也。”这即是说,“诗”与“乐”在当时是配合着用以完成规定的“礼”,它们之间并无难易之分,先后之次,深浅之别。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如此,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也如此。

从文字学来看,“诗”与“志”本是一字。《说文解字》:“诗,志也。”闻一多《神话与诗》和朱自清《诗言志辨》都认为“‘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杨树达认为《左传·昭公十六年》的两例“郑志”其实均指“郑诗”,证明“志”与“诗”古人常相通假。《尚书·尧典》早有“诗言志”之说,《诗大序》更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竹书也有“志”“诗”互释互训的文句,如郭店楚简《语丛一》之“诗所以会古今之志也”,“诗”字从“言”从“寺”,“志”字从“心”从“寺”,二字仅“言”与“心”之别;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中“诗”字或从“止”从“口”,或从“止”从“言”,而“志”字从“止”从“心”,也是“言(口)”与“心”之别。因为“志”是“诗”的内在依据,“诗”是“志”的语言表达。所以,“兴于诗”就是“兴于志”,文字学和文献学均可证明。

孔子所云“诗”“礼”“乐”其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数术”层面,即作为语言形态的“诗(言)”,作为仪式形态的“礼(仪)”,作为声音形态的“乐(音岳)”;一是“义理”层面,即作为意志品质的“诗(志)”,作为理性人格的“礼(理)”,作为快乐精神的“乐(音洛)”。从“数术”层面看,早期的“诗”“礼”“乐”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须为用,很难截然分开;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三者后来逐渐分离,出现单纯的文本之《诗》,祝史之礼,瞽瞍之乐。孔子所云“诗”“礼”“乐”虽不排斥“数术”,却主要不从这一层面立论,他所注重的是“君子儒”的人格养成。如劝子夏“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强调“君子谋道”“士志于道”,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来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应该是“君子儒”人格养成的几个阶段,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思维习惯、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某种具体文本或若干技艺,尽管这些文本和技艺在君子人格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

这样说来,孔子所云“兴于诗”,就是要求弟子通过学“诗”兴起其养成君子人格之“志”。这里的“诗”,既可从“数术”层面理解为《诗》,因为《诗》的确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基本教材;也可从“义理”的层面理解为“志”,因为学《诗》的目的在于兴起君子之志。不过,作为“数术”层面的“诗”,不仅包括《诗》文本,也包括用于歌咏的声乐、器乐和指导诗、乐的礼仪。因此,“兴于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兴起于《诗》的文本,而应该理解为通过学“诗”兴起学者的君子之“志”,这种“志”既包含了意志品质,也包含了情感态度,可以是“见贤思齐”的好善之德,也可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恶恶之心。这是学者“立身成德”的第一步,是基础,也是起始。孔子要弟子“兴于诗”,为培养“君子儒”人格提出了一条具体实施路径,这一路径既是教育的,又是文学的,也是文化的。

同理,“立于礼”和“成于乐”也包括“数术”和“义理”两个层面。如果仅仅将“立于礼”之“礼”理解为礼容、礼仪、礼节、礼器等“数术”之礼,将“成于乐”之“乐”理解为声乐、器乐、歌咏、舞蹈等“数术”之乐,显然不是孔子所云“立于礼,成于乐”的全部内涵,甚至不是其主要内涵。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告诫其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礼”的核心是“理”,是“君子儒”行事之依据,立身之根本。颜渊曾感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显然,“立于礼”指示了“君子儒”人格养成的行为准则,成为其树立社会形象的标志和自我实现的手段。正如明章世纯所言:“人无自立之力,则托于众所服者以载其身。恃物不侵,而为固以强加人,人必逆之。以礼加人,人无拒者,人不拒则我得行也,我得行则我不夺也,不夺之谓立。”至于“成于乐”,自然与音乐教育有关。在音乐教育中,以“诗”起兴,以“礼”立容,以“乐”成章,完成一个教学过程,是符合当时教学实际的。然而,从儒学教育层面,从孔子学校培养目标来看,“成于乐”并不以学习音乐知识为目的,而是指向“君子儒”人格培养。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祭祀和音乐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培养“君子儒”的目的,只有“君子儒”(仁者)才能践行礼乐文化、弘扬礼乐精神。孔子曾提出过“成人”标准:“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为何“文之以礼乐”才能成人,唐孔颖达以为:“喜乐从内而生,和谐性情。”“礼是恭敬之事,恭敬是正其容体。”“乐虽由中,从中而见外;礼虽由外,从外而入中。”……这很好地说明了“礼乐”对于“君子儒”人格养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儒学教育重视人格培养,《论语》首章即有反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宋郑汝谐以为:“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可谓一语中的。此章不仅强调学习是快乐之事,同门切磋是快乐的,而且强调君子人格需要有快乐精神。因此,“成于乐”就是通过学习养成君子人格的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这样理解“成于乐”,就和“兴于诗”强调“君子儒”人格养成的逻辑起点,“立于礼”指示“君子儒”人格养成的行为准则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孔子儒学教育的完整内容,也形成了“君子儒”的为学进路。当然,作为养成“君子儒”人格最后阶段的“成于乐”并非与音乐教育无关,而是自始至终相生相伴,因为作为“君子儒”人格特质和精神向度的“成于乐”是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和诗礼熏陶下形成的,它不仅不排斥全面而完整的音乐教育,而且以之作为依托和凭借。正是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出孔子儒学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丰富内涵及社会价值,受到后人重视,也值得我们珍惜。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6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孔子拜7岁小孩为师!这个小孩下场如何?

孔子,名丘,号仲尼,不仅是中华文化思想的巨匠,更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的聪慧超群,在年仅二十的时候,早已泽被赞誉为“博学好礼”的楷模。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政局得以稳定,国际关系蓬勃发展,而社会秩序也变得井然有序,以至于被誉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誉。但是,孔子的杰出执政能力对齐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齐国随即采取行动,送上美女和珍马,沉浸鲁国君主于声色之中,企图排挤孔子。

在齐国的绯闻传开后,孔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在一天,孔子的马车行至齐地的纪障城,遇到了一群孩童,他们正在道路中央嬉戏,阻碍着前行。孔子的门徒子路见状,立刻停下马车,责备道:“小朋友,你们为什么不避让马车?如果不小心被撞到可怎么办?”其他孩子听闻后纷纷退到路边,唯独一个名叫项橐的孩子,执意不肯动,回答道:“城池就在这里,马车怎能轻易通过?”孔子下车查看,果然,路中央摆放着几块石头和瓦片,仿佛构成了一座微型“城池”。

项橐依然双手叉腰站在“城池”下,微笑着与孔子互动:“请问尊教者的尊姓大名,几岁高龄?”孔子耐心地回答:“在下乃鲁国孔丘,而今已年逾古稀。”项橐对孔子发自内心的谦虚感到赞叹,然后提出了三个问题。

首先,项橐问:“天地人三才,您知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地上有多少种农作物,人类的眉毛有多少根?”孔子思考片刻后回答:“我的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项橐接着问:“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火中没有烟?什么树上没有叶子?什么花儿不开?”孔子依然回答不上来。

最后,项橐发问:“有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车上没有车轮?什么牛没有牛犊?什么马没有马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的回答仍旧是一筹莫展。

项橐毫不怯场,滔滔不绝地解答了他自己的问题。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揭开,孔子渐渐被项橐的博学才智所折服。

不仅如此,项橐提出了更多复杂的问题,包括鸟类的特性、植物的生命、自然界的奥秘。孔子被逼至束手无策,感叹道:“年少有为,老夫甘拜下风,可否传授孔下一些智慧?”

然而,让孔子拜七岁孩童为师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国的诸侯纷纷试图争取项橐为己用。为了逃避纷争,项橐隐居深山,但不幸的是,他的藏身之地被吴国和齐国的武士发现。吴国的武士打算绑架项橐,而齐国的武士则打算掳走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项橐不幸丧命。他去世时,年仅十岁。

这位少年天才的离世,使人不禁悲叹生命脆弱,但他的智慧和领悟力,却在古今中外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千年拜占庭帝国,如何从辉煌到覆灭?

澎湃问吧

拜占庭帝国,也被称作东罗马帝国。自君士坦丁大帝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破城,延续了1123年。数千年的历史,在教科书中却匆匆带过。查士丁尼、破坏圣像运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等历史事件,你对拜占庭帝国究竟了解多少?本期问吧邀请《拜占庭三部曲》译者、中世纪史爱好者李达,一起聊一聊拜占庭帝国曾如何影响了世界史进程。

辉煌的千年拜占庭何以消失

@治怡:拜占庭帝国时代,对应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

李达:拜占庭时代的开始,不同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如果按照戴克里先时代为开端即君士坦丁一世时期,则此时对应的是中国的西晋。西罗马帝国皇帝小罗慕洛被废黜时,中国是南北朝时代刘宋北魏对峙阶段。拜占庭时代的结束,基本公认为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的1453年,即明朝景泰年间。

@cowboy: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被现在哪些国家继承?

李达:多头动物的符号在古波斯与古希腊文化之中都颇为多见,鹰旗或鹰徽在罗马帝国时代也多有使用。但双头鹰在拜占庭帝国得到较多使用的年代较晚,要到11世纪中期。这个纹章被科穆宁家族大量使用之后,便广泛使用于各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都有使用这个纹章的记录。不过这种使用和拜占庭帝国本身关系不大,双头鹰成为拜占庭帝国专属的文化标志,也是近现代文化变迁的结果。

@almer129*:东罗马帝国在马其顿王朝及之后还有元老院吗?如果有的话,元老的构成是什么?

李达:君士坦丁所创立的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影响力本就极其有限。在查士丁尼时代,这点有限的影响力也基本消失了。但是元老这个称呼还是存在的,在特定场合比如皇帝即位典礼时,用来作为向皇帝致敬的高级官员们的泛称。

科穆宁家族基本可以肯定是出身帕夫拉戈尼亚的小地主,靠军功跻身高官之列。杜卡斯家族年代略早,但也是军事贵族出身。因为这两个家族都出过皇帝,所以他们和显然出身低微的巴西尔一世一样,有攀附旧世家,编造家谱的需要。很难说他们的祖先是帝国境内的希腊人或希腊移民,当地希腊化原住民还是其他族裔的移民,但至少可以说,他们来自罗马帝国时代贵族家族的可能性极低,而来自亚平宁本土贵族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另外说一句,罗马帝国晚期的所谓“亚平宁贵族”影响力几乎仅限于地方政治与经济生产,对军界的影响或许只有偶尔的暗杀或政变。在军人以及军人后代把持政权的罗马帝国晚期与拜占庭时代,他们不太可能留下什么可以确定的后裔。

拜占庭皇帝尤斯蒂尼

@小兔兔:拜占庭算是“军事帝国吗”?如何评价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的对外扩张?

李达:罗马帝国或许是大众文化中典型的“军事帝国”了,拜占庭帝国亦即定都古拜占庭城的东罗马帝国,当然也是如此。而一个能够在四面受敌的危局之下维持千年,并在九至十一世纪大举开疆拓土的大政权,不可能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早在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军队与罗马政府和罗马公民的利益便存在高度的重叠,拜占庭时代也依然如此。供养庞大军队,以及军队内部对权力的争夺,自然会出现不利于帝国发展的事件,但对长期面对严峻军事压力的拜占庭帝国而言,有足够战斗力的军队是维持存续的根本。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哥特战争虽然耗费甚大,但暂时保住了北意大利,长期控制了南意大利与西西里,可以说是取得了部分成功;此外,帝国还控制了迦太基地区,波斯防线与多瑙河防线也依然能够维持,整体上说可以说是收益多于损失的。

@超级民工:拜占庭帝国为何可以延续上千年,后来又因何覆灭?

李达:繁重的政务压力与危急的军事态势迫使帝国选贤任能,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帝国得以撑过几次危机并在10世纪与11世纪称雄一方的重要原因。这种弹性较强的政体在应对危机之时却有优势,然而在全盛之时反倒不知所措,致使帝国在11世纪盛极而衰。尽管帝国的财政枯竭的确有战线拉长导致的原因,但帝国的盛极而衰不是因为供养庞大的军队而耗竭了财力,或者被内战拖垮;恰恰相反,是因为财政上先出现了问题,才导致防务废弛。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财税体系及其监管上,节流并不能代替开源。

拜占庭帝国如何影响后世

@BlueJay: 罗马城在拜占庭帝国中是什么地位?迁都后为什么它还如此重要?

李达:罗马城对四世纪与五世纪的罗马帝国而言,并不十分重要。阿拉里克的掠夺加剧了罗马城的衰败,但并不是罗马城衰败的开始。4世纪时罗马城确实居住着大批富裕的世家大族,但这座城市早就不是罗马帝国西部地区的政治中心了,留在西部的皇帝,以及罗马帝国分治之后的西罗马皇帝,此前住在特里尔或米兰,此后退往易守难攻的拉文纳。尽管意大利的世家对拉文纳政府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一则他们未必来自罗马城,二则他们的影响几乎仅限于政治阴谋,在面对外敌之时从来一筹莫展。此后,东哥特王国的都城,以及拜占庭时代在意大利的行政中心,也都是拉文纳而不是罗马。在后世眼中,罗马城有着相当的象征意义;但同时代人眼中,这座城过往的荣光早就被拥挤、腐朽和不合时宜的自负掩盖了。

@春天的熊熊:意大利南北经济和文化都差异很大,南方经济差是不是要拜占庭背锅?

李达:意大利南北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实际上并不是历史的常态。在罗马共和国崛起夺取南意大利之前,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是由希腊殖民者控制,这些地区的希腊语言与文化传统也是在这一时期就定下的。罗马共和国与帝国前中期的政治中心定在罗马,因此南意大利和北意大利短暂地统合在了一起,但政区也依然保留着南北之分。在罗马帝国西部衰败的时期,西罗马帝国首都和意大利大区的首府北迁拉文纳,南意大利失去了来自整个地中海的资源红利,经济再度转向与东地中海和北非的交流为主。自伦巴第人占据意大利北中部之后,南北名义上的政治统一也不复存在。神圣罗马帝国通过联姻曾短暂控制诺曼人的两西西里王国,但随后被法国安茹王朝的查理打断。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也延续到了十九世纪。

拜占庭帝国统治南意大利的时间约五百年,十一世纪中期终结。南意大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北意大利的分离始于罗马共和国时代之前,持续于拜占庭统治之后;南意大利庄园经济的建立源自罗马帝国时代晚期,而非拜占庭时代;北意大利城邦经济蓬勃发展之时,统治积贫积弱的南意大利的是两西西里王国,而不是同样积贫积弱的拜占庭帝国。因此我认为,意大利南北的经济与文化差异,与拜占庭帝国关系有限,而与拜占庭帝国的直接统治更是毫无关联。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张亮亮

历经13朝1000余年,曾经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是因何灭亡的?

公元395年,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其首都,由于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故而东罗马帝国现在又被称之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大致如果从公元395年算起至十字军东征攻破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开始算起的话,其历经了1000多年,整整经历了十三个王朝。

从一开始疆域仅仅只有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等一部分到雄才大略的查士丁尼横空出世先后将北非西部,意大利和西班牙东南部的版图依次收入囊中,又在公元554年击败了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的国力大增,从此拜占庭帝国走向了人生巅峰,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作为一个见证了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王国,他的灭亡一直是中外历史爱好者研究的焦点,关于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因为一场瘟疫击垮了拜占庭帝国;也有人说是因为拜占庭帝国在最衰弱的时期碰上了十字军东征;也有部分人认为曾经引领拜占庭帝国重新走向辉煌的"军区制"也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因素。

那么作为罗马帝国"遗产"的拜占庭帝国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灭亡呢?这个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究竟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今天我们就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来做一个讨论:

成也军区制,败也军区制,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因素

在拜占庭帝国1000多年的历史之中,由于自身地理位置所限导致其在军事上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进攻:拜占庭帝国早期要面对哥特人、汪达尔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的骚扰;拜占庭帝国中期,强大的波斯帝国崛起,从东边威胁每每“教育”拜占庭帝国;而在最衰弱的时候则要面对十字军东征,让拜占庭帝国感受到了“社会的毒打”。

面对各种势力的轮番进攻,拜占庭帝国前期的行省制度则有些手足无措,在军事上一度处于被动地位。

行省的制度的优点在于军政分权,彼此之间各管各的,平时互不干扰,而这样子的状况对于拜占庭帝国来说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不过这是把双刃剑,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却在军事上无法快速有效的击退敌人的进攻,而这就给拜占庭帝国增加了许多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公元7世纪,当时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希拉克略一世则大胆的推行了一项重要的制度"军区制",改变原先军政分权的模式,并且在全国设立5个军区,军区的总督一体统辖辖区内的军事和行政权,其目的就是可以更好的应对波斯人的骚扰。

军区制推行之初在应对波斯人的进攻的确是有效的,“军政合一”的自主权可以让拜占庭帝国在军事上可以更好的应对波斯人的进攻,在经济上也帮助拜占庭帝国复兴了小农经济(类似“屯田制”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然而军区制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少的隐患,如同曹魏、西晋间接亡于“都督制”的弊端一般,军区制的实行也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不少危机:

首先最直观的后果就是地方势力的尾大不掉,让政局愈发紊乱。军区制的总督本身就是握有大量财富、土地的贵族,在军区制诞生后更是让无数的贵族成为了一方诸侯,在这样子的情况下你要说这些贵族没有野心可能吗?不可能。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地方实力派参与叛乱,向皇位发起挑战的事拜可不少见:1077年布利恩努斯和伯坦尼亚迪斯发动叛乱迫使皇帝退位;1320年约翰·坎塔库支持小安德罗尼卡发动叛乱,迫使拜占庭帝国的老皇帝退位,而这种情况下无疑也是直接导致拜占庭帝国的实力迅速下降,给周边国家入侵提供了良机。

其次,军区制的实行加剧了小农经济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在军区制实行的同时在经济上拜占庭帝国实行的是如同“屯田制”一般的小农经济,然而军区制的诞生也催生了一大批的大贵族。一方面拜占庭帝国需要小农经济来维持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这些贵族来应对波斯人的进攻,故而对于他们兼并小农的土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子的情况无疑是加剧了小农和贵族之间的矛盾,而小农经济的瓦解直接让拜占庭帝国走向灭亡。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处于打或被打的路上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走上了人生巅峰,而首都君士坦丁堡更是风水宝地,为东西商路的要冲之地,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或者是海上的香料之路都需要经过拜占庭帝国的各个口岸,而这就促进了拜占庭帝国的贸易;在军事上,拜占庭帝国又具有战略价值,扼守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航道和欧亚两洲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

这样子的一个风水宝地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繁荣,却也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危机,中国有句俗语说的很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样子的一个风水宝地周边的强国自然是很眼馋的,而这就加剧了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之路,面对外敌的进攻,拜占庭帝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打或者被打。

拜占庭帝国早期,他需要应付周边的“蛮族”如哥特人、汪达尔人;而中期,强大的波斯帝国开始崛起,拜占庭帝国的繁荣让波斯帝国开始大规模入侵拜占庭,为此两国间的战争持续了好几百年,好不容易打退了波斯人的进攻,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又对拜占庭帝国构成了威胁;到了晚期,江河日下的拜占庭帝国还需要面对西方世界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直接击垮了这个强大的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繁荣强盛却也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灾难,因为外部势力需要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

拜占庭帝国继承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皇室动乱,导致了拜占庭帝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在中国古代,大体上在所有的封建王朝所推行的继承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礼》之中明确规定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铁律,至少中国古代很多王朝确实是这样子的。不过就是在这样子的铁律之下,皇子之间的争斗还是屡禁不止,而皇储的争斗无疑是加剧了朝堂的内乱,历朝历代也常有因为皇子间的争斗而导致国家实力急速下降。

而拜占庭帝国的分崩离析也正是由于继承制度的不完善,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皇室之间彼此倾轧的事情屡见不鲜,常常是弟弟夺走哥哥的皇位,姐姐夺走哥哥的皇位,叔叔夺走侄子的皇位,皇室之间的倾轧必然会导致朝局的混乱,而朝局一旦混乱直接后果就是庞大的帝国分崩离析。

拜占庭帝国的继承方式主观上来说也是长子继承制,不过在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还有诸多的继承方式,比如次子、幼子继承和诸子共同继承的方式,而查士丁尼的继承法上面也还有养子养女继承制度、堂兄姐妹的继承制度等等,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和皇室有关系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而这就给皇室的继位方式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加剧了皇室之间的内乱。

同时由于拜占庭皇室的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常常会出现男性继承人意外死去面临没有继承人而导致王朝终结的局面,这种继承制度就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祸端:

皇权继承的不稳定性,拜占庭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仅仅只有12年,三代终结的王朝有好几个,皇位的频繁更替必然会导致政局的不稳定,不利于制度的推行。加剧了皇室内部的倾轧,拜占庭帝国90多个皇帝之中,有40多个皇帝是死于非命的,或死于暗杀或者流放,在剩余的皇帝之中也有很多皇帝是通过“军区制”的弊端而成为皇帝的,皇位之间残酷的争夺由此可见一斑。皇位的争夺直接导致国内局面动荡不安,这就给外部势力入侵创造了条件,最终庞大的十字军东征击垮了这个强大的帝国。

综上论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因为军区制或者一场瘟疫等条件,总的来说有内部因素有外部因素,但是我认为是内部因素远远大过于外部因素,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一个王朝的终究往往是从内部开始崩溃的,最终外部力量趁着王朝的衰落开始发力,而这也同样可以适用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为何世界闻名?拜占庭风格和东正教又是什么?

说起黑龙江旅游,哈尔滨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城市。哈尔滨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下,孕育出绚丽多彩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城市中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处上百年的俄式建筑,虽然在百年前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百年后却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谈论,在哈尔滨众多历史建筑中,最具艺术性,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建筑是什么,我想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我们欣赏雄伟的东正教拜占庭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之时,很多朋友或许都有这样的疑惑,百年前沙皇俄国为什么在此修建教堂?什么又是东正教?拜占庭式又是什么?今天我将用镜头带着大家走进这座精美的教堂,以解心中的困惑。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59号,距离著名的中央大街不远处,是一处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教堂平面呈东西向,十字布局,墙体采用耀眼的清水红砖,教堂最高处建有“洋葱头”穹顶,这也是整个教堂的至高点,通高53.35米,在“洋葱头”穹顶旁,建有四座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和一座钟楼,教堂整体占地721平米,远远望去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感和异域风情。

说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前世,就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清光绪三十三年,起初仅是全木制教堂。1891年沙皇政府决定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同时,再修一条插入中国东北的铁路,与之连接成为一条铁路网,这条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为东、西、南三线,长度达到2500公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东铁路。

沙皇俄国为了修建及保卫铁路线,调集了军队驻扎,而沙俄驻扎在哈尔滨的就是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雏形,就是这支部队修建的专用教堂。时至1911年为了加固,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真正让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经典的,是在其第二次重建后。1923年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在原有教堂的形式下,重新设计,重新施工经过九年的施工,终于在1932年11月建成,就是如今展现在众人前的,远东地区最大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细心的朋友会问,在很多资料里经常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教堂,那什么是东正教?东正教学名叫做“正统大公教会”,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主要流传于古代罗马帝国的一脉,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东正教教堂是俄罗斯的国家信仰,因此军队驻扎后,修建这样一座​随军教堂就不奇怪了。

那什么又是拜占庭风格?拜占庭是在公元395年前其实是一个古希腊城堡的名字,395年后古罗马分裂成两个国家,西罗马和东罗马,东罗马成为新的帝国,就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在此时期形成的。

拜占庭建筑风格,是在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和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的养分,对于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和清真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今在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祈祷的人群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古老的大教堂和现代化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老的教堂矗立在广场之上,犹如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它的一砖一瓦,它的每次钟声响起,都在向众人诉说着百年前的过往。

欢迎关注我,用原创图文打动您,用镜头带您领略中国的美,看尽世界风貌,职业摄影师刘杰,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