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天皇大帝是谁的谥号(天皇大帝)

天皇大帝是谁的谥号(天皇大帝)

道教战神-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被简称为“勾陈大帝”或“天皇大帝”,在道教的尊神“四御”中排名第三。他是斗姆元君的长子,紫微大帝的同胞兄。勾陈大帝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玉皇大帝统治南北两极,掌握天、地、人三才,统治群星,并主持人间的战争事务,因此他也被视为武神和战神。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勾陈大帝口中的一颗星被称为天皇大帝,他的神名为耀魄宝,主管群灵,掌握万神图。勾陈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对星辰的崇拜。

在《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中,勾陈大帝被描述为位于北极帝座左侧,由四座星辰组成,形状像勾,因此被称为勾陈。在这四座星辰的下方,有一颗大星位于其中,这就是天皇大帝。他统领万星,位置与北极星相同,但作为枢纽,天皇大帝随天而转。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我国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他的职责涉及到天地人三才,以及人间的战争事务,因此在道教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秋日生活打卡季#​#古籍里的历史#​#我要上头条#​

道教战神-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被简称为“勾陈大帝”或“天皇大帝”,在道教的尊神“四御”中排名第三。他是斗姆元君的长子,紫微大帝的同胞兄。勾陈大帝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玉皇大帝统治南北两极,掌握天、地、人三才,统治群星,并主持人间的战争事务,因此他也被视为武神和战神。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勾陈大帝口中的一颗星被称为天皇大帝,他的神名为耀魄宝,主管群灵,掌握万神图。勾陈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对星辰的崇拜。

在《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中,勾陈大帝被描述为位于北极帝座左侧,由四座星辰组成,形状像勾,因此被称为勾陈。在这四座星辰的下方,有一颗大星位于其中,这就是天皇大帝。他统领万星,位置与北极星相同,但作为枢纽,天皇大帝随天而转。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我国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他的职责涉及到天地人三才,以及人间的战争事务,因此在道教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秋日生活打卡季#​#古籍里的历史#​#我要上头条#​

唐高宗为何被称为“天皇”,“日本天皇”这一称呼和唐高宗有关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第二个辉煌的大一统王朝,“大唐盛世”至今都被国人津津乐道。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杰出帝王,唐高宗李治的名声虽然不像李世民、武则天和李隆基那么响亮,但唐高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唐高宗在唐朝21位皇帝中又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这个“特殊”之处在于:唐高宗是大唐21帝中唯一一位被称为“天皇”的皇帝。

那么,唐高宗本人为何被称为“天皇”,日本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天皇”和唐高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上图_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唐高宗为何被称为“天皇”?

唐高宗李治登基不易,其大哥为李世民立的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刚开始,李承乾还虚心好学。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李承乾性格中相对古怪的一面就越来越明显了。根据史料记载,李承乾喜欢在东宫假扮成突厥人玩“打仗游戏”,周围的大臣劝他不要玩闹,他就是不听,还用言语威胁劝谏自己的大臣。由于李承乾的言行越来越出格,再加上其亲自部署推翻父皇李世民的谋反行动,李世民只好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掉后,李世民考虑再三。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重蹈玄武门之变中兄弟相残的覆辙,李世民就立了性格宽厚的皇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在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等大臣的支持下,李治巩固了自己的太子地位,并于公元649年正式登基。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满朝文武或许想不到,性格宽厚、平易近人的李治竟然开成为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天皇”,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李治开创了和李世民平起平坐的丰功伟绩。

评价一个帝王的功绩,主要看文治武功,而李治的文治武功和李世民一样出色。

首先看文治,李治登基后延续李世民的“贞观路线”,其“永徽之治”可圈可点。经过李治3年的认真治理,唐朝全国人口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的380万户,民众生活进一步稳定富足。李治还支持长孙无忌制定《唐律疏议》,使得唐帝国成为亚洲地区法治相当完善的国家。在官员选拔方面,李治还完善科举制度,为唐帝国的发展选拔和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李治的励精图治下,唐帝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再来看看武功。李治完成了其父亲李世民终身没有完成的事业——攻打高句丽。公元667年,唐军灭亡高句丽。除此之外,李治在军事上取得了开辟西域、打败西突厥、收复河中十六国、打败日军灭亡百济等一系列辉煌胜利,唐朝版图在李治时期达到了空前的庞大——1200万平方公里。

上图_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

在文治武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后,李治就决定封禅泰山。在李治看来,他不仅完成了父皇没有完成的任务,还把唐朝盛世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功绩可以载入史册。

到了公元674年,李治给李渊、李世民和自己加封尊号。李渊的尊号为“神尧皇帝”,李世民的尊号是“太宗文武圣皇帝”,而李治感觉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过了皇爷爷李渊和父皇李世民,“皇帝”这一称号已经无法满足其内心的荣耀,李治就封自己为“天皇”,其含义是:与“天”齐平,功绩超越“皇帝”的帝王。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第二,武则天背后的推动。

武则天是一位很有野心,权力欲又很强的女性。李治在位时期,武则天内心里或许还没有萌生出称帝的想法,但武则天在主观上确实希望能垂帘听政,和丈夫平起平坐的想法。这一点可以从武则天打击王皇后和萧淑等“后妃敌人”,打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政治敌人”等一系列事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等到武则天逐步清理对手,控制后宫大权后,武则天就和唐高宗并称为“二圣”,由于李治身体有风疾等疾病,有时候无法上朝,武则天还亲自帮助李治处理朝政。

上图_ 武则天和侍女 壁画

在李治和武则天的共同努力下,唐帝国版图空前庞大,人民安居乐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武则天默许自己的丈夫改称呼为“天皇”,而她自己作为唐高宗的皇后被称为“天后”。

这样一来,唐朝进一步确立了“天皇”李治和“天后”武则天为核心的“二圣”政治体系,换句话说,武则天通过唐高宗升格为“天皇”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为自己在李治驾崩后独揽朝政大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李治称为“天皇”既有其建立堪比李世民文治武功的因素,又有武则天方面的原因。

上图_ 壁画 “唐高宗猎豹”

那么,唐高宗的“天皇”称谓和日本“天皇”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日本的“天皇”就是从唐高宗这里传过去的。目前,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日本国家元首“天皇”这一称呼形成于公元700年。这一时期,日本和唐帝国的交往是非常频繁的,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知识。公元674年,唐高宗的称呼从“皇帝”升格为“天皇”,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后,朝廷又称呼唐高宗为“天皇大帝”。“天皇”这一称号给日本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上图_ 天武天皇,名为大海人,约生于631年(舒明天皇3年)

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宗本人开创了唐朝历史上规模空前,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超级版图,而同一时期的日本也碰上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天皇,他就是天武天皇。正是天武天皇,确立“天皇”为日本国家元首的正式称呼。

上图_ 天智天皇(626年—672年1月7日),日本第38代天皇

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天武天皇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喜欢天文学和占星术,其原名大海人皇子,兄长是出兵朝鲜和唐军展开激战的天智天皇。公元671年,天智天皇欲把弟弟大海人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但大海人皇子拒绝了哥哥的要求,让自己的侄子,也是天智天皇的儿子大友皇子为继承人。公元672年,大友皇子登基,为弘文天皇,大海人皇子以出家的名义退出政坛,静观局势,以图东山再起。

上图_ 壬申之乱是发生在672年(天武天皇元年)的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

公元672年5月,大海人皇子先发制人,召集数万人马发动推翻侄子弘文天皇的叛乱。经过2个月的激战,大海人皇子占领皇宫,将侄子弘文天皇赶下龙椅,自己称帝为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登基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为了进一步凸显日本在东亚的政治地位,尤其显示日本和唐帝国平等的政治地位,天武天皇就把唐高宗的“天皇称谓”直接拿来照用,日本国家元首的名字也就在天武天皇时期从“大王”改称为天皇。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皇大帝?东皇太一?帝俊?口头禅中的“老天爷”身份不简单

来源|喜马拉雅APP大力丸儿的精品课《“大力”史》编辑|董菲菲

人们可能不自觉地会有一个口头禅,你一定说过,那就是“我的老天爷啊!”具体怎么用?老天爷呀,怎么下雨了?老天爷,我今天怎么没带钱包?老天爷呀,我女朋友怎么跟我爸在一起啦等等。可见,姓天的老爷爷是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的。

口头禅中的老天爷是玉皇大帝?

说到老天爷,古代有个类似的词叫天公。据考证,这个天公一词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而老天爷一词最早是见于明末歌谣: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眼又花。老天爷你年纪大,你看不见人来,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醋看清的活活扼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也就是说,老天爷你睁睁眼吧这个意思。

那我们口中每天都要喊几遍的这个老天爷,究竟是历史上的哪位爷们?有朋友可能会说玉皇大帝。其实这个答案是不全面的。

因为玉帝在民间信仰当中乃三界之主,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但古人们信奉的这个天帝不全然是玉皇大帝。宋朝以前,古人们有的是信奉东皇太一为天帝,有的信奉帝俊为天帝,还有的是信奉昊天上帝。

帝俊也做过短时间的“老天爷”

《诗经》和《山海经》当中记载的天帝出身十分的古老,原型可能是上古时期东方部落的首领,和黄帝、炎帝差不多,也算是中华文明的祖先,但神格上比炎帝要厉害得多。

《山海经》的《大荒经》中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传说帝俊有一位妻子叫羲和,给帝俊生了十个太阳。

历史上著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天上那么多太阳其实都是帝俊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妻子叫做常羲,给帝俊生了12个月亮。

从帝俊的这些妻子和后代来看,似乎跟古老的星辰崇拜有关,是日月之富。帝俊在这个天帝的位置并没有坐太久,因为后来主流文化信仰以三皇五帝为主,帝俊这一脉系就显得有点多余了,所以就逐渐剔除了关于帝俊的神话。

另一位“老天爷”:东皇太一

而古人信奉的另外一个天帝叫东皇太一,出自屈原的九歌,是当时楚国信羊祭祀的天帝。现在的一些洪荒小说经常把他和帝俊相提并论,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其实,东皇太一做天帝的时间很久,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代,官方祭祀的天帝可不是玉皇大帝,而是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是怎么来的?他的出身非常古老,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年秦始皇问起三皇的事,丞相李斯回答说古有三皇为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以泰皇为贵。太皇就是东皇太一,因为李斯是楚国人,信仰的就是东皇太一。

把玉皇大帝当“老天爷”的传统是怎么来的?

到了宋代,因为宋代出的一个奇耻大辱,那就是檀渊之盟。当年的宋真宗为了掩饰这个耻辱,谎称说有玉皇入梦,开始吹捧玉皇大帝,上行下效。道教也逐渐兴起以玉皇大帝为天帝的典籍传说。

宋代以后,各朝各代的帝王为了宣扬皇权统治为天命所归,也极力推崇玉皇大帝。政权和神权的结合之下,导致了东皇太一信仰的逐渐没落。

上帝、天帝的概念起源于周朝

据考证,商朝的时候,天的概念被解释为上帝或者天帝,也就是说上帝天帝,这些词的含义就是起源于周朝。

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兴周,为了出师有名,将周武王称呼为天子,是为天的儿子。在周朝建立之初,在姜太公的直接参与下,群臣商讨之后,决定用昊天上帝这个称呼来代表天,昊天上帝成了国家认证的天帝。但是它的原型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纯粹的天的化身,即现在常说的苍天、皇天、老天爷以及上帝,是一个集合体。

往深里说,昊天上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不是指具体指谁,他就是天帝本身。所以可以认为,包括帝俊东皇太一,尤其是后来的玉皇大帝,都吸收了昊天上帝的一些属性,为民间所信仰。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一个说法,认为老天爷指的是我们的祖先黄帝。

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为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钜鹿人张角的号令下揭竿而起,他们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最终导致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三国局面由此形成。

口号中的苍天、黄天指的是老天爷。按照当时黄巾军的说法,老天爷应该有三位,除了口号中的苍天,以及黄天,还有青天。

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里边的青天就是老天爷的意思,问青天就是问问老天爷。

现在,我们常用另外一个口头禅就是我的青天大老爷。这里边的青天大老爷其实就是这样的用法。不论是苍天、黄天还是青天,都是对上天的一种称呼。

关于主播:

大力讲历史,简称“大力”史。主播本人历史初级爱好者一枚,义务劳动,纯粹和大家一起仰望历史浩瀚星空,去触摸帷帐下的真实。

《“大力”史》,有趣、有料、又好玩的历史都在这。仰望历史,在历史中探寻有趣的真相,大力带你回味那些停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事件、英雄人物,从朝代的兴衰中感知历史的重量与温度。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