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财拼音怎么写的(财拼音)

财拼音怎么写的(财拼音)

注音读书笔记58:《诗经·卫风·氓méng》

该图片由Screamenteagle在Pixabay上发布

卫风·氓méng

氓之蚩蚩chī,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

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zài笑载言。

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cháng。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自己恋爱、结婚、婚后被压迫继而被遗弃的遭遇。女子有过甜蜜,也有怨,有伤,有愤,有悔,最后也有魄力绝然道——已焉哉!

1. 氓méng:外来的百姓,泛指老百姓。

*《孟子·公孙丑上》:“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2. 蚩蚩chī:同“嗤”,笑嘻嘻的样子。《毛传》训为“敦厚之貌”。

3. 布:古代一种货币。《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

贸:交换财物,交易。*现在人们常说“贸易”。

4. 匪:同“非”,不是。

即:走近,靠近。

谋:商量。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人不是来做交易的,而是找个机会接近我来谋求婚事的。

5. 涉:渡过。

淇:水名,淇水。

顿丘:卫地名。

6. 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日期。

将qiāng:请。

*这两句是女子送别这位“氓”时,对他说:并不是我故意拖延日子,而是你还没有请媒人上门,这不合礼仪。请你不要生气,就将秋天定作婚期吧!

7. 乘:登上。

垝guǐ:毁坏,倒塌。

垣yuán:矮墙,也泛指墙。

8. 复关:地名,男子所住的地方。也有说复关是关名,在近郊设重门,以防异常。

*下两句“不见复关”、“既见复关”中的复关,应该是用来指代诗中男子。

9.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10. 载zài:动词词头。

11. 尔:你。

卜:占卜。古人根据龟甲被烧后的裂纹来预测凶吉的一种迷信活动。

筮shì: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

*蓍草属菊科,花似菊,色白或淡红,取其茎用以占卜。

*古人算卦用龟壳叫“卜”,用蓍草叫“筮”,根据龟壳的裂纹和蓍草的排列预测凶吉叫“占”。

12. 体:卦体,指用龟蓍占卜所显示的卦象。

咎:灾祸。无咎言,就是没有不吉利的话。

13. 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14. 沃若:犹“沃然”,润泽柔嫩的样子。

15. 于xū嗟:同“吁嗟”,感叹词。

鸠:鸟名,斑鸠。

*《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传说鸠食桑葚过多会醉,这里用来比喻太迷恋一个人也会沉醉。

16. 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这里意为迷恋。

说tuō:音义同“脱”,摆脱,解脱。

17. 陨:落。

*这里用黄叶飘零来比喻女子年华老去,容颜衰败。

18. 徂cú:往,到。

三岁:是虚指,表示多年。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自我嫁给你,多年来过着穷苦的日子。

19. 汤汤shāng:水势大的样子。

20. 渐jiān:浸,浸染沾湿。

帷裳cháng:车围篷,车两旁的布幔。

21. 爽:差错,过失。

贰:一说同“二”,“二其行”就是行事前后不一;一说是“貣tè”的错字,“貣”同“忒”,表示过错,“貣其行”就是行为有失。

22. 罔极:无常,没有准则。罔,无;极,准则。

二三其德:品德方面三心二意,指前后行为不一致。

23. 靡:没有。

室劳:家务劳动。这里是说男子不做家务劳动,全由妻子承担。

24.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哪一天不是这样。

25. 言:语助词。

遂:成,顺利。

暴:暴虐。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家业有成后,渐渐对我施残暴。

26. 咥xì:笑的样子。

27. 躬:自身,自己。

悼:悲伤。

28.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当初誓与你相伴到老(一说是当初氓对女子的誓言),老去的岁月里却心生怨恨。

29. 隰xí:低湿之地。

泮pàn:通“畔”,边,涯。

30. 总角:“总”有聚束的意思,古时男女未成年时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总角也被用来借指童年。

宴:安乐。

晏晏:柔和,和悦。

*这两句是回忆年少时,君未娶,我未嫁,在一起说说笑笑,多么快乐融洽。

*想起这几句:“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儿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回不去的纯净岁月,总令人倍感唏嘘。

31. 旦旦:诚恳的样子。

不思:想不到。

反:违反,变心。

32. 反是不思:“是”为这,指誓言。一说指违反了的誓言就不再去想它!一说与上句“不思其反”意义相同,只是换了句式,表示想不到你违背当初的誓言。

33. 已:止。

已焉哉:算了吧!

*第40篇《邶风·北门》中也出现过这个短语:“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是一位被公事家事折磨到身心俱疲的小官吏发出的感叹——唉算了吧!这是老天爷的安排,我能怎么办!

钱镠是谁?被判无期的盗墓贼为何盯上他的墓?

10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吴越国国王钱镠(liú)王陵被盗一案,两名盗墓贼被判处无期徒刑。

盗墓贼之所以选择钱镠王陵作为盗掘目标,无疑是看中了钱镠及其创立的吴越国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特殊重要地位,判断出钱镠王陵必定埋藏大批珍贵文物。

浙江杭州西湖的钱镠雕像

那么,钱镠究竟是谁?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五代十国,他和他的吴越国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在钱镠的建国之路上,他的法治思维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骁勇绝伦的武夫钱镠,写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最美情话时,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最萌反差?

英雄气壮:一剑霜寒十四州

钱鏐字具美,出生于唐朝末年,是杭州临安人,家世不甚“贵达”,祖祖辈辈都以耕田打渔为业。钱鏐少时“拳勇,喜任侠”,颇有江湖侠气,日常生活的保留节目就是“以解仇报怨为事”,整天不是砍人,就是被人砍,终于活成一个“无赖”(《新五代史·吴越世家》)。

十六岁时,钱鏐决定更进一步,“以贩盐为盗”,开始做贩卖私盐的买卖。

当时唐朝规定盐业一律由官方专卖,私人不得贩卖转运。由于当时盐价奇高,贩运私盐是一桩收益极高的生意,后来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黄巢等早期都从事过私盐贩卖。

但贩卖私盐风险也极大,既要应对官府的围剿,还要防范土匪的劫夺。在长期的贩运活动中,钱鏐练就了一身高超武艺,“善射与槊,骁勇绝伦”。贩盐路上南来北往,钱鏐也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更以私盐贩运网为依托,结交了一批豪杰。

王仙芝、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朝东南不稳,浙西镇遏使王郢作乱,危害一方。将军董昌起兵讨伐,钱鏐加入董昌军队,助其讨平王郢,升为偏将。

吴越钱武肃王。图片选自清代金古良《无双谱》

董昌任杭州刺史后,将麾下精锐八都兵全部交由钱鏐指挥。钱鏐大战三年,帮助董昌火并浙东观察使刘汉宏。

景福二年(893),钱鏐被唐朝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后封开国公,地位逐渐与董昌平起平坐。

董昌眼见昔日手下要与自己并驾齐驱,更加积极要求进步,竟然造反自己当皇帝,建国“大越罗平”。

乾宁二年(895)六月,钱鏐奉诏讨伐董昌。出师前,诗人贯休拜见钱鏐,献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预祝钱鏐此战马到功成。

果不其然,钱鏐用了一年多时间,平定董昌叛乱,将其斩杀,受封镇海、镇东节度使,获赐可免除本人“九死、子孙三死”的丹书铁券,后被朝廷赐号“定乱安国功臣”,全据浙东浙西十四州之地,囊括今天浙江省、上海市全部以及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一带。

钱鏐自认功高势大,上表朝廷,要求册封自己为吴越王。唐朝怕东南出现第二个董昌,“不许”。后在朱全忠的运作下,唐朝才勉强封钱鏐为吴王。

公元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为收揽钱鏐,册封其为吴越王,满足了他当年的愿望。

法安吴越:岂以一人乱我法

受封吴越王后,钱鏐事实上已经独立割据吴越地区。他保境安民,注重依法理政。

钱鏐有个宠妾郑氏,其父亲有次犯法,依律应当处死。郑氏依仗钱鏐的宠爱,发动钱鏐身边大臣“为之请”,要求对其父亲网开一面。

钱鏐不为所动,言道“岂可以一妇人朏乱我法”,为亲情破例坏法,法律尊严便会荡然无存。钱鏐说罢,便“出其女而斩之”,休掉郑氏,依法处决郑父。

对犯法者,钱鏐法不容情,严厉处置。而对守法者,钱鏐则树立标杆,表彰到位。

有次钱鏐到城外微服私访,考察民情,回城时已经是夜半三更,就敲响距离宫城较近的北城城门,要求守门官吏开门放行。

依据当时杭州城城门管理法规,城门夜间不能开启,以确保城内安全。守门官吏拒不开门,放言“虽大王来亦不可开启”,就算是大王钱鏐到此,我头可断,门断不可开。

钱鏐无奈,只能绕道从其他城门进城。

第二天天刚亮,钱鏐就召见北门守门官吏,不是要严惩他从门缝里把钱鏐看扁了,而是“厚赐之”,重重表彰他的守法之举。

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做注时,特意在这两件事后指出,“史言钱鏐之公勤,皆所以保其国”,认为正是钱鏐公开公正执行法律,才能将吴越建成人间乐土。

历史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同光元年(923),后梁加封钱鏐为吴越国王。吴越由此正式立国,定都杭州,钱鏐“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谓所居曰宫殿,府署曰朝廷……将吏皆称臣”。后唐取代后梁后,继续承认钱鏐的吴越国王地位。

钱鏐坐稳吴越国王位置后,网罗人才,将江东才子罗隐、武将顾全武等纳入麾下,尊礼高僧大德;兴修水利,修筑捍海石塘,防止海潮侵袭农田;疏浚治理西湖、杭嘉湖、鉴湖等,引湖水灌溉良田;扩建杭州城,使其从北不如苏州、南不及绍兴普通的三四线小城,一跃成为一线大都会;大力发展丝织业、制瓷业等手工业,拓展与新罗、渤海、日本等国的海上贸易,推动吴越国经济发展。

在当时兵戈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背景下,钱鏐推行尊崇中原王朝正朔,与周边各国尽量和平相处、减少战争摩擦的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精心治国的同时,钱鏐不忘齐家,后世流传的《钱氏家训》正是以其《遗训》为基础编撰。

《钱氏家训》以忠孝作为基本伦理道德信条,要求子孙“心存忠孝,爱兵恤民”“绍续家风,宣明礼教”“务本节用”“进贤使能”“兴学育才”“救灾周急,排难解纷”。吴越王室在五代十国中整体素质较高,与钱鏐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如苏轼在《表中观碑》中所言,在钱鏐及其子孙的励精图治下,吴越“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杭州成为人间天堂,与钱鏐的治理密不可分,“于斯民甚厚”。

儿女情长:陌上花开缓缓归

钱镠虽是武人出身,但颇喜好写诗作画,“能书写,画墨竹”,戎马倥偬之余经常写诗赐给“丞相将吏”,一有闲暇便让子孙“讽诵诗赋”。

钱镠留下的诗作有百余篇,其《还乡歌》摹仿汉高祖刘邦《大风歌》,颇有英雄得志的雄辞壮气,在吴越地区流传甚广。

文采卓然的钱镠,在感情上亦是温柔细腻,给世人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千古风流。

据《十国春秋》,钱镠夫人每年春天都会回到临安娘家省亲,夫妻二人会短暂分别一段不短不长的时日。

有年春天,夫人将从娘家回归之时,恰值春花开得烂漫。钱镠怕夫人因着急赶路返程与他团聚,而错过路上大好春光,就手书一封寄给夫人,其中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一语。

此语一出,立时登上吴越江南最美情话榜第一,天下有情人当即给跪了,纷纷献上膝盖,点赞钱鏐,情深不过如此,情痴夫复何求。

吴人还“用其语为歌”,将此语谱成曲子《陌上花》,传唱江南。北宋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听闻此曲,评价道“含思宛转,听之凄然”。

苏轼还根据此事写就《陌上花》绝句三首,第一首便是“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清朝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学者王士祯评价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字,“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纸短情长,简单几个字传达出爱意浓浓,情意深深;“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就算是让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来写,也不过如此。

王士祯还认为,当时五代十国中,号称“文雅”之国者,不过南唐、西蜀而已,而吴越凭借钱镠的这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足可吊打南唐李煜,爆锤西蜀孟昶,三分五代十国文学江山,可谓孤句压十国。

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因病薨逝。中原历经后晋、后汉、后周后,北宋建立,重启统一大业。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鏐孙子钱俶顺应时势,“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

受益于钱鏐及后世国君保境安民国策的恩惠,吴越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属于十国中较为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吴越国王室墓葬在杭州多有发现,出土有越窑秘色瓷、天文图等珍贵文物。以此类推,作为吴越国开国之君的钱鏐,其随葬品也必定更加珍贵丰富,这是盗墓者盯上钱鏐王陵的重要原因。

在依法惩治盗墓贼的同时,杭州市已经对钱镠墓本体进行了科学修复,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已重新开放,钱镠墓也开始接待游客参观。

钱镠若泉下有知,当会欣慰不已。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作者:骆鲲),在此致谢!

来源: 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