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五大要素
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相同或相近产业在特定地理区域的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的不断汇聚过程。产业集聚促进了区内企业组织的相互依存、互助合作和相互吸引: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开发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等,因而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集聚体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产业集聚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的最初诱因、人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保障、成本优势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动力、创新网络则是产业集聚的制度基础。从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尽管市场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否定、不可替代的。
改善基础设施,为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不仅影响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效率,也会影响区域内产业的空间布局。如果说企业是产业集聚区的“凤”,基础设施就是产业集聚区的“巢”,要想引“凤”入“巢”,就必须把“巢”筑好,也就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这是吸引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加入、形成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但是,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投资特征,决定其主要依靠政府完成:一方面,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且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征,难以依靠私人部门满足投资需要。地方政府要促进产业集聚,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善基础设施,为产业集聚创新良好的运营环境。首先,政府要通过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完善路网结构和配套设施,改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条件,提升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能力,降低集聚体内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其次,人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支撑,政府要提供完善的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设施,只有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满足产业集聚对人才集聚的需求。
完善服务体系,为产业集聚搭建健全的平台支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这一必须跨越的关口,出路就在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公共服务体系在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地方政府可结合时代和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在促进产业集聚过程中的技术外溢、资源共享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在整合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使集聚体内的企业获得比分散布局更为有利的“外部经济”效应。具体来讲,首先,搭建多层次的融资服务平台,为产业集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其次,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这是提升集聚区创新活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最后,搭建物流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为集聚区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成熟的物业管理、法律咨询、资产评估等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而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法制建设,为产业集聚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力的司法保障,是区域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扮演着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仲裁者角色,决定了政府应该为产业集聚提供一个安全、法治、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和市场交易环境,在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对集聚区域内的企业进行管理,以维护区域的整体发展环境。首先,地方政府可着力构建诚信制度体系和法治思维,特别是要正确履行部门职能、严格办事流程,构建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其次,地方政府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特别是着力构建职能科学、廉洁高效、权责法定的法治政府,并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为产业集聚创造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最后,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结合新经济的特征,针对企业过度竞争可能产生的“搭便车”“假冒伪劣”等短视行为,通过“外引内联”,引导企业必要的、合理的优化重组,有效避免企业“散、乱、差”、安全隐患多、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以保障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形象。
创新制度体系,为产业集聚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和交易效率,提供安全保障,是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制度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激励机制,其重要任务和存在意义,是对集聚区的个体行为形成持续激励。为产业集聚提供系统的制度保障,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如政府规制、经济规则、合同等)和非正式制度(如道德规范、信用环境、社会风尚等)。一方面,某种经济特征相似的组织之所以类聚到同一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应为产业集聚提供正式的制度保障,特别是产权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集聚最重要、最基础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基于经验和自发而形成的,政府虽然不是非正式制度的制定者,但应该在其中发挥引路者角色,积极倡导健康、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企业边际理论表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决定了交易的成本,完善的信用体系,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意义重大。产业集聚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政府可以通过完善信用体系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产业集聚的不断壮大。
加强政策引导,为产业集聚提供必要的财税支持
为产业集聚提供必要的财税支持,是世界各国支持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创新的共同做法。具体来讲,首先,要加大政府财税对产业集聚的支持力度,以制度保障财政投入的刚性增长,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同时,支持集聚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要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解决财政支持不力对产业集聚的制约。尽管我国区域特色鲜明,有着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良好条件,但目前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企业意识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能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单纯依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应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方式多样、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投融资体系。最后,产业高新化、低碳化,是当前各国在培育产业集聚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政府要根据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聚的特征,制定高新技术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结合配套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社会舆论宣传,引导集群内企业向高新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注:本文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2018年校院委托课题“优化城乡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编号:2018WT003)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4月上期)
2023版五年级上册必会语文要素——品句练习小卷
五年级上册必会语文要素——品句练习小卷。
重阳快到了,老人说“重阳五不做,家人平安多福气”,哪五不做?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马上就又要迎来重阳节了,这也是下半年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了。
大家也知道重阳节是在农历的九月初九,可是在公历的日期却是变化不定的。今年的重阳节是在10月23日,也就是下周的星期一,所以现在距离重阳节也没几天了。
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被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等,还有祭祖、孝敬老人等习俗,就是为了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并祈求一年的平安和顺利。
虽然现在重阳节不如之前重视了,但是在民间还说有些忌讳的。其中老人就说了“重阳五不做,家人平安多福气”。意思是说在重阳节是有些忌讳的,其中有五件事是不宜做的,合理的避免家里人就会平安又多福气。那到底是哪五件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毕竟这也是老传统了,还是不要丢了。
第一件事:忌祝快乐。并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可以祝福大家节日快乐的,像很多人习惯在一些传统节日的时候相互发送短信祝福对方,但是这个就要注意了,在重阳节也是不能说节日快乐的。
传统的做法是在重阳节这一天,一些人会选择向老人祝福“健康长寿”,而不是“快乐”。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快乐”一词被认为是不够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而且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因此,在向老人祝福时,最好使用“健康长寿”等更为尊贵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祝福之情。
第二件事:忌送菊花。在重阳节的时候,有一个很广为流传的习俗,那就是赏菊了,毕竟在重阳节的时候,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但是要注意,菊花虽然漂亮,却不适宜拿来送人,尤其是在重阳节送老人菊花。
菊花是重阳节期间最为重要的花卉之一,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君子”,有着高洁、清雅的品质。然而,在重阳节这一天,送菊花却会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
这是因为菊花在古代中国被视为祭祀先人的重要花卉,如果送出去的话,就会让被送的人感到不敬。因此,在重阳节期间,避免送菊花以避免触犯这个禁忌。
第三件事情:忌煮饭。这个禁忌源于古代民间的一个传统观念,在早期的时候民间有种说法:“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即在重阳节是要蒸糍粑吃的,而不腻做饭。但是在后来却发生了改变,而是在重阳节这天忌讳让家里的老人来做饭,换言之就是要晚辈做饭给长辈吃。
这个其实也能理解,因为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用来孝顺老人的节日,所以过节要让家里的老人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才会产生这类的习俗。
第四件事:忌回娘家。这个禁忌源于古代中国的“嫁女不回娘家”的传统观念。在重阳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这个禁忌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被淡化,但是仍然有一些家庭会遵循这个传统,以避免触犯这个禁忌。
不过也不是所有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的,一般要等到3年以后就可以回娘家过重阳节了,一般都会买点肉和鱼等,然后做顿美味的饭菜来孝顺老人。
第五件情是忌行房事。这个禁忌主要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进行房事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因为古人的观念中九是一个最大的阳数,而九月初九就是阳月逢阳日,是双重阳的日子,所以就叫“重阳节”。
因此在这一天的阳气是最盛的,这样的日子夫妻就不宜行房事,不然对双方的身体不利,甚至还会引起纷争。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选择分床睡或者避免进行房事以避免触犯这个禁忌。
总的来说,“重阳五不做,家人一年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风俗习惯,这些禁忌事项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被淡化,但是仍然有一些家庭会遵循这些传统来祈求一年的平安和顺利。这些禁忌事项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礼仪、尊敬和感恩的重视和追求。
写作的世界,充满六个神秘而又重要的要素,你知道是什么吗?
#小学就学过的写作“六要素”在哪儿?#
序言:写作的世界,充满六个神秘的要素,你知道是什么吗?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当你们第一次接触写作的时候,面对那六个陌生的词汇,心里是否曾有过一些疑惑?主题、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和结果,这六个看似晦涩的名词,实际上是构建一个完整故事的重要元素。让我们一起踏上熟悉“六要素”的奇妙之旅吧!
主题:故事的心灵所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主题”。就像每本书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一样,每个故事也有一个“主题”。主题就是故事中要传达的核心意义。它可以是关于友情、勇气、希望,或者其他的思想。主题就像是故事的灵魂,它贯穿整个故事,让读者从中汲取深刻的思考。
人物:故事的活力来源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人物”。在一个故事里,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人物是故事的主要活力来源。人物可以是小朋友、动物、甚至是奇幻的角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性格和目标。通过人物的行为、对话和内心活动,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时间:故事的发展脉络
第三个“六要素”是“时间”。时间就像是一个故事的时间轴,它决定了故事中事件的先后顺序。时间可以是春天、夏天、秋天或冬天,也可以是白天、黑夜。通过设置适当的时间,我们可以让故事更有条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发展。
地点:故事的舞台背景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点”。地点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它就像是故事的舞台背景。地点可以是城市、森林、山脉,也可以是学校、家庭、公园。通过描写地点,我们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环境和氛围,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情节:故事的发展线索
第五个“六要素”是“情节”。情节就像是故事的发展线索,是故事中的事件和情况。情节从故事的开始一直延续到结束,通过情节,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成长、冒险和挑战。情节让故事更有趣,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结果:故事的精彩收官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结果”。结果是故事的结尾,也是人物命运的归宿。它展示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结果可以是人物获得成功,也可以是他们遇到困难。通过合适的结果,我们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六个要素,构建精彩的故事世界
通过这个“六要素”的解读之旅,我们明白了主题、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和结果分别代表了故事的不同方面。它们像是构建故事的砖块,一个个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你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要素,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将你们的想象力和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代民间刻本——五要奇书
五要奇书(清代康熙39年民间刻本、961面、吴氏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