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精心整理」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对照表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史籍资料浩如烟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是在翻阅这些史料时,经常会看到例如“太初二年”、“辛未年”等年份,让人有种不知是何年的困惑。这是因为我国古代采用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的方式,来标识年份。
年号是由汉武帝发明的纪年方式,被后世历代帝王采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经常采用帝王的执政年份,来标识年份。例如“秦昭襄王八年”、“汉高祖四年”等。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历法,由岁星纪年法变换而来的。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下面为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年份、干支年份对照表,图表的比例和A4纸的比例差不多,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打印收藏。
(1)秦、西汉帝王年号
秦、西汉帝王年号
(2)东汉帝王年号
东汉帝王年号
(3)三国帝王年号
三国帝王年号
(4)晋朝帝王年号
两晋帝王年号
(5)南朝帝王年号
南朝帝王年号
(6)北朝帝王年号
北朝帝王年号
(7)隋、唐帝王年号
隋唐帝王年号
(8)五代十国年号(部分)
五代十国帝王年号
(9)宋朝帝王年号
宋朝帝王年号
(10)辽、金帝王年号
辽、金朝帝王年号
(11)元朝帝王年号
元朝帝王年号
(12)明朝帝王年号
明朝帝王年号
(13)清朝帝王年号
清朝帝王年号
「精心整理」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对照表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史籍资料浩如烟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是在翻阅这些史料时,经常会看到例如“太初二年”、“辛未年”等年份,让人有种不知是何年的困惑。这是因为我国古代采用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的方式,来标识年份。
年号是由汉武帝发明的纪年方式,被后世历代帝王采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经常采用帝王的执政年份,来标识年份。例如“秦昭襄王八年”、“汉高祖四年”等。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历法,由岁星纪年法变换而来的。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下面为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年份、干支年份对照表,图表的比例和A4纸的比例差不多,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打印收藏。
(1)秦、西汉帝王年号
秦、西汉帝王年号
(2)东汉帝王年号
东汉帝王年号
(3)三国帝王年号
三国帝王年号
(4)晋朝帝王年号
两晋帝王年号
(5)南朝帝王年号
南朝帝王年号
(6)北朝帝王年号
北朝帝王年号
(7)隋、唐帝王年号
隋唐帝王年号
(8)五代十国年号(部分)
五代十国帝王年号
(9)宋朝帝王年号
宋朝帝王年号
(10)辽、金帝王年号
辽、金朝帝王年号
(11)元朝帝王年号
元朝帝王年号
(12)明朝帝王年号
明朝帝王年号
(13)清朝帝王年号
清朝帝王年号
月份干支对照表,每天学周易,简单用易理
上篇文章说了月份干支的推算公式,其实除了推算,还有一张前人列出的表格可以作为对照。
咱们这里来例印证一下。
公元1653年12月的干支纪年。
年干:年份-3,除10看余数。
1653-3=1650,1650÷10,余数0,对应天干癸。
年支:年份-3,除12看余数。
也就是1653-3=0,1650÷12,不好计算,继续向下减60的倍数,1650-1200=450,450-420=30,30÷12,余数6,对应地支巳。
结果:1653年干支为癸巳。再看这一年12月的干支。
月干:(年尾数+2)×2+月份数,结果看余数。
3+2=5,5×2=10,10+12=22,余数2对应天干乙。
月支:月份数+2,除12看余数。
12+2=14,14÷12余数2,对应地支丑。
那么1653年12月就是乙丑月。
返回去看表,年干为癸的年份第十二个月正是乙丑月!
个人以为,查表就不如记忆方法了,多多练习。
每天#学周易#,简单用#易理#,请#易经#高手指点。
2023年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看看农谚就知道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指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按照固定的顺序结合,就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每60年为一周,循环记录,从甲子年还是,到癸亥结束。根据算法来说,2023年为癸卯年,民间又被称为“黑兔”年,另外,2023年还是双春年,同时,还是闰二月,多种因素加在一起,2023年“不一般”。
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2023年到底哪里不一般?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好不好?农谚怎么说?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2023年是“双春年”“双春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2个立春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来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所以,不会出现2个立春节气的情况。而阴历则不一样,由于存在闰月的情况,立春节气对应的阴历,则会存在同一年中。所以,“双春年”的判断,要看当年立春节气阴历对应的时间,是否在同一年。
2023年立春时间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节气是2月4日,对应的阴历时间是腊月二十五,阴历时间在同一年(不看阳历时间),因此,2023年被称为“双春年”。
2023年是闰二月闰月的计算方法,结合了阴历和阳历,当前采取的是 “十九年七闰” 的置闰法,也就是十九年里有7年是闰年。
具体闰哪个月份,需要结合“节气”和“中气”来决定,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按照以前的说法,单数称为“节气”,双数则称为“中气”,一年十二个月,一共二十四节气,一个月有2个节气,分别是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份,只有“节气”,没有“中气”,那么当年就是闰年,而该月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按照历法来说,2023年第三个月份,只有一个清明节气,没有中气,因此,第三个月份为上个月的闰月,也就是二月份的闰月。所以,2023年是闰二月。
2023年是黑兔年上述已经提到,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2023年是癸卯年。“卯”是代表兔年,而“癸”则属水,根据五行来说,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其中,水代表的是黑色。因此,癸卯年就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除了“黑兔年”之外,还有“金兔年”的说法,根据“六十甲子纳音表”来说,六十个干支中,每一个都对应了一个纳音,而癸卯对应的是“金箔金”,再加上是兔年,所以,有了“金兔年”的说法。
那么2023年到底是“黑兔年”还是“金兔年”呢?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存在不同的答案,而民间大多数以“黑兔年”的说辞较多。
2023黑兔年遇上双春闰二月,有啥说法?“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那么春天和秋天难见到好天气,有2种解释。
其一,当年没有春天和秋天,换句话说,春天该温度回暖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冬天的寒冷,而秋天该凉爽的时候,却一直保持着夏天的炎热,春天和秋天被夏冬所代替了。
其二,春天和秋天期间,晴朗的天气相对较少,以阴雨天气居多,“难见天”的意思是很难见到有太阳的天气。
不论上述哪一种结束,都可以看出,如果当年是双春黑兔年,天气都不好,不论对于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种植来说,都是不利的。
“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双春年遇到闰二月,当年的春天比较寒冷,秋天比较干旱,大概意思和上述谚语有类似之处,如果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春天严寒不利于庄稼的返青生长,而秋天干旱,则不利于庄稼的抽穗灌浆等,整体来说,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黑兔夜走青龙月,欲去不尽不敢说”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黑兔走进了龙所在的地盘,即便受到危险,也不敢说一些秘密,有不自量力的说法。延伸一下,黑兔年可能会发生一些较大的事情,尤其是属兔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凡事要谨慎,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也要注意身边小人从中作梗。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2023年是“黑兔年”,也是“双春年”,同时还“闰二月”,按照民间的说法,这三者相逢,2023年并不是“好年份”。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点,不论是“黑兔年”、“双春年”还是“闰二月”,都是人为设置的,而当年好不好?天气、温度、运势等,和这些说法是无关的,因此,“黑兔年”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古人们的说法,对于如今的社会,可能已经不适合了。
但是,也有朋友说,既然这些传统的历法以及农谚,能够流传到现在,就有存在的意义,即便放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借鉴。
对此,你怎么看呢?
天干地支对照表
由来在我们读古籍的时候经常只能看到天干地支纪日的某某日,后又某某日,一眼看上去都不晓得期间间隔了多少天,为了方便对照,自己做了下表,以备查询。
说明天干十,地支十二,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一一搭配循环往复,本来共有一百二十种组合,但是由于二者是同步滚动的,所以只有其中六十种组合会出现,剩余六十种不被使用,也就是说,有些天干和地支是不会相遇的。
奇偶不遇如果按照甲为1,乙为2,这样排下去,则甲丙戊庚壬为奇数,乙丁己辛葵为偶数。
同理,子寅辰午申戊为奇数,丑卯巳未酉亥为偶数。
那么:在天干地支法中,只有奇数奇数的组合和偶数偶数的组合会被使用,奇偶组合不被使用。
所以有甲子,绝不会有甲丑。
数这里面能总结出来的,还有很多规律,还需要大家自行琢磨,才对自己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有所益处。数,就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点。
个人谬见,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