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四大局是哪四大局单位(四大局是哪四大局)

四大局是哪四大局单位(四大局是哪四大局)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

中国理论网 | 作者 杜栋

【摘要】统筹的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本文首先对统筹概念、统筹学研究作简要回顾,目的在于理解统筹的基本要义,掌握其思想精髓;其次,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重要论述,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再次,从城市工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发展与安全四个层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的实践光辉。

【关键词】统筹思想;统筹学;城市工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统筹就是其一。统筹首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强调要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把各个要素看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着的整体,注重把握各方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且要从全局出发,按照局部特点和功能统一部署和安排,最大限度发挥全局效应和整体功能。其次,统筹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它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着力于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时整合资源、协调力量,分层次、有步骤地处理好各方面工作。比如,既要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要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值得引人关注的是,党中央历来十分善于运用统筹思想,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可以说,统筹既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的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既强调全局观,又注重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深入学习、透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统筹概念与统筹学研究的简要回顾

“统筹”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表述为统一筹划或通盘筹划。从管理的视角看,统筹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整体考虑、全局协调的原则下,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内的各种活动、资源等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运用,以达到合理、高效、协调的目的。今天看来,统筹的思想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而且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从文化渊源看,统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思维模式,其思想渊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体现的是一种近乎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它关注事物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统揽全局,通盘筹划,兼顾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在中国,通常管理人员或有实践经验的人,对统筹概念都有大致近似的理解,日用而不觉地将这种综合思想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总之,统筹思想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级领导的决策之中。

在统筹思想的基础上,统筹学逐渐被提出和研究。当代中国的统筹学是华罗庚教授总结提出的。华老把科学的统筹思想同先进的网络技术(一种以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为筹划核心而充分体现有关各方联系的整体计划优化技术)充分地结合起来,称之为统筹法。后来华老又提出“大统筹,理数据,建系统,策发展”的设想,使之成为一门学科——统筹学。陈德泉等认为统筹学是研究如何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1]。《统筹学概论》是刘天禄教授用二十多年潜心研究统筹学的成果,于1995年正式出版,是第一部关于统筹学理论的系统性著作。作者认为,效用至上、突出重点、兼顾各方,是统筹学的根本要求。他总结给出了统筹的四个准则:1)主体、客体、环境相统一的准则;2)人群、时间、空间相统一的准则;3)相容性与事业取向相统一的准则;4)成功、优化、良性循环相统一的准则[2]。总的来看,统筹科学作为综合管理思想,以“事业—效用”的体系来考虑和处理问题。

尽管统筹学还不成熟,而且面对大量学术力量投向由国外学者创立的理论方法洪流之中,但是统筹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当代的迫切需要,而且统筹这面旗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的,所以,我们应对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尤其要理解其基本要义,掌握其思想精髓,并善于运用到具体工作领域之中。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3]。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这段讲话蕴含的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提高改革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20次提及“统筹”的概念,如明确“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整体考虑,使之同向而动、相互促进,并且要求每一个“全面”的具体实施,其内部各环节、要素、部分都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也多次出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下面归纳总结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的核心内涵:

(一)统筹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国外媒体专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二)统筹意味着一种顶层设计。治国理政必然要面对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矛盾和事务,要想保持整体的有序和有效,必须用好统筹这一战略思想。

(三)统筹是一种立足全局的智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总是跟全局观紧密相关,没有全局观就不可能有统筹。表现在既要有胸怀天下的大视野,又要有体现时代要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顶层设计。

(四)统筹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法。统筹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从全局层面把握方向和步骤,协调整体运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方法。这是针对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统筹的方法论要点。

(五)统筹旨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的实践光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与城市工作

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城市作为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复合体。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重要论断。一方面,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根本目的。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段重要论述表明,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就城市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习近平同志长期关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和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着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对重要矛盾来考虑和提出的。因为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较大。如不尽快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这种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最终导致经济社会的严重失衡。习近平同志紧紧地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出发,提出农村和城市必须相辅相成发展,其中重点是解决两者的空间布局、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实现农村城市相辅相成发展的一条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空间观的运用,也是对统筹学时空观的运用。从时间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发展道路的继承与发展;从空间维度看,认为农村和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同等重要。

后来,在整体系统观上,习近平同志认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将农村和城市建设置于各个建设之中进行整体考虑[4]。这说明习近平同志不仅善于统筹,而且善于运用整体思维观和系统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地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统筹宗旨。从统筹的主体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从统筹的目的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换个说法,从统筹的评价标准来看,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统筹战略思想的运用具体表现如下:1)立足全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它坚持从战略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科学把控经济、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2)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配合。统筹战略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并不主张在处理各种矛盾时平分兵力,四面出击。在环境治理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与统筹发展与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在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展和安全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体地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深刻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强调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并且将“统筹”作为处理二者间关系的科学方法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则用专章部署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将“统筹发展与安全”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进行战略谋划,运筹于帷幄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把握“统筹”的要义,有效地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本质、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充分理解发展和安全这一对矛盾统一体。尤其是在实践中,要把握发展与安全合适的“度”,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人类历史实践证明,离开发展谈安全,或离开安全谈发展,都不可持续。所以,要统筹考虑,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达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总之,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我们常观大势、常思大局。

四、结语

概括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就是善于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全面、系统、发展、联系而不是片面、零散、静止、孤立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六个更好统筹”,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为我国有效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今后,我们要深入学习、透彻研究和用好用活这一科学思想。

本文是2023年度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专项)(项目编号:B2302070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陈德泉、计雷、徐伟宣:《统筹学》,《优选与管理科学》1987年第2期。

[2]刘天禄:《统筹学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4]林湘:《习近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思想探析》,《珠海潮》2018年第2期。

[5]何京玲、杨小军:《统筹兼顾: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维度》,《荆楚学刊》2019年第5期。

“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头条,有重磅信号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标题:事关全国发展大局,破“四个全面”的关键问题

副标题:近15分钟,《新闻联播》传递重磅信号,中国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第一部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头条传递了重磅信号:中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这次的改革将聚焦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改进供给方式,以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求。

这不仅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更将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第二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潜能

在最近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在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中,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被提及,涉及的内容包括简政放权、加强法治建设、扩大开放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潜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部分:加强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中再次提及了这一问题。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将致力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机结合。这将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四部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发展繁荣

中国的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环。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中,中国政府再次强调了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等,中国将促进农村发展繁荣,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小康。

第五部分:共同迎接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正处于新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需要全国上下共同推动。在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再次鼓励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通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举措,中国将不断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总结:近15分钟的《新闻联播》头条传递了一系列有关事关全国发展大局的重磅信号。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到加强创新驱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再到共同迎接新时代,中国正以旺盛的发展势头稳步推进全面发展。这些措施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牢记领袖嘱托 接续团结奋斗 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团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和共青团事业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对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守正创新、推进中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促进青年一代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中央关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共青团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提出了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的目标任务,鲜明提出了切实从严管团治团的重要要求,沉淀着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青年工作的深邃思考,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时代特质、历史底蕴、实践根基,是指导新时代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宣传贯彻团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全面准确,做到学深悟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100多年来,铁路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铁路青年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铁路安全稳定、改革发展主战场,拼搏奉献、建功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开展青年政治引领,铁路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更加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铁路青年勇于争先、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彰显;坚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铁路青年竞相成才、人尽其才的局面更加生动;坚持全面从严治团,铁路共青团组织建设更加完善。

当前,铁路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铁路青年施展才干、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自觉践行“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引领和带动铁路团员青年自觉传承铁路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

牢牢坚守政治属性,始终把铁路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牢记政治性是共青团第一位的属性,把政治建团作为最高原则,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为党育人,突出团组织的政治功能,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铁路青年特点出发,采取更加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方式,积极向铁路青年宣传党的主张,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教育引领好广大铁路团员青年,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努力培养党的铁路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青年政治根基,不断增进团员青年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持以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目标任务凝聚青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锤炼,实现岗位育人、岗位成才,组织动员团员青年自觉做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不断为党的铁路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紧密围绕工作主线,广泛动员铁路团员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发挥铁路共青团自身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团结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铁路改革发展。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跟铁路高质量发展步伐,做到党的重心在哪里、团的工作着力点就在哪里,铁路事业发展的难点在哪里,团的工作主攻点就在哪里,不断深化和创新团的工作品牌,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铁路团员青年坚定不移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岗位建功、展示作为。

牢固树立群众导向,用心用情为铁路青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立足铁路团组织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的优势,及时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则,提高各项活动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切切实实为广大铁路团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团,不断提升铁路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觉对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团,把铁路团的基础建设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不断保持和增强铁路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动铁路团组织的精神风貌不断呈现新气象。着眼增强团干部的革命性锻造,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业务本领、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严格自律为重点,建立健全培养使用和考核选拔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党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不断提升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铁路共青团必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追随信仰之光、扛起历史之责、不负时代之望,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贡献青春力量。

团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铁道团委书记 马臣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唐仁健在省市场监管局调研

12月1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时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市场监管的特点要求,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重点做好保运转、保安全、保质量、保环境、保发展工作,以出色的成绩展示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做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者。

副省长张世珍一同调研并在座谈时讲话。

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省政府副秘书长贾宁,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定涛,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等一同调研。

这是机构改革以来,唐仁健调研的首个涉改省直单位。他先后来到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的国芳综超、安康药店,调研食品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情况,现场检查商品追溯体系建设,随机抽取蔬菜检测农药残留,扫码了解商品有关信息,详细了解电梯质量安全监管和药品供应渠道监管工作。他强调,要健全完善商品追溯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大检测密度和频次,确保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在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省政府政务大厅市场监管分中心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唐仁健了解了消费维权、“放管服”改革、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情况。他强调,市场监管部门是窗口单位,要切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人民群众的事办好。

随后唐仁健与省市场监管局干部座谈,听取王忠习代表局领导班子所作的工作情况汇报。他对省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一个多月来,突出抓班子带队伍、抓突破促发展、抓改革重协调、抓重点保安全,抓统筹谋长远、抓考核强责任的“六抓措施”,努力构建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五大体系”,确立“忠诚干净担当强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实干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原则,推进改革干事创业,探求新突破新亮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唐仁健指出,新组建的市场监管局承担的职能,体现“五个息息相关”,即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与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息息相关,与落实新发展理念息息相关,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息息相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扛起肩负的职责使命,以有力有效的市场监管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五个保”:一是保运转,抓好机构改革的后续整合,在理顺工作职能上下功夫,缩短磨合期,做到“貌合神融”、真合真融,形成整体合力。二是保安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大力创新监管方式,在维护市场秩序上下功夫,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三是保质量,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在提升市场整体质量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四是保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盯住细节,消除“细节中的魔鬼”,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在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五是保发展,强监管是手段,促发展是目的,要发挥市场监管的综合效应,在保障助推发展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快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全产业链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

唐仁健最后强调,岁末年初,要保持高度清醒,从严从实从细加强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等市场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让省委省政府放心。

张世珍在讲话中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讲大局,突出讲政治、讲大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二要盯重点,持续抓好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等改革,抓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共享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三要破难题,破解监管体制改革、执法队伍建设、认证检测等机构改革等问题。四要抓统筹,统筹抓好当前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和明年工作谋划;统筹监管资源和平台,通过整合、盘活发挥最大监管效应;实质性推进知识产权港建设;建设好大数据平台,推进协同监管。

王忠习作表态发言时表示,省市场监管局有决心、有信心抓好市场监管和机构改革期间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思想和行动统一,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按照真整真合的要求,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做到观念上合拍,感情上合心,工作上合力。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利企便民、公平公正的准入环境,大力构建亲商、爱商、安商、护商、尊商的优良营商环境。三是强化市场监管,按照“五保”要求,积极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更加有效有力。四是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展现新机构的新作为,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开创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贡献。

省市场监管局领导肖建胜、孙乔玉、宋保才、王庆邦、侯中甲、柴吉民、殷正德、李忠明、李双林参加座谈会。

原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药局和省知识产权局、省发改委价格监督局各处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管局)

监制:刘喜龙

责编:焦红星

编辑:崔召军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线索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419994874@qq.com

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0939-8221315

新浪、腾讯微博:@陇南武都工商

我们的微信号:陇南武都工商(lnwdgsj)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体制内的八大局,是哪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八大局”的内涵也在调整变化,不断完善。八大局即公安局、工商局、财政局、城建局、教育局、税务局、卫生局、电力局,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

公安局在我国政法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一直被列为地方“第一局”。近年来公安局不断深化改革,健全服务性政法机构,在精准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社区警务等创新工作,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一些不稳定因素,公安局要进一步提高维稳、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好、维护稳的目标。

财政局在调控经济的宏观政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我国财政收支矛盾长期存在,财力仍然相对不足。因此,财政局需要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完善财政监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建局肩负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的重任。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城建局加快推进设施连通、功能完善、环境宜居的现代城市建设。但我国城镇化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等问题。因此,城建局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打造智慧城市,让城市发展真正造福民生。

工商局在市场监管方面担负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完善。当前,工商系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优化监管方式,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监管难度大,工商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完善执法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税务局肩负着调节收入分配的重任,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推进税收征管方式创新,提高了征管效率。但我国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因此,税务部门需要进一步健全税制,扩大税源,提高征收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财力保障。

卫生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卫生局承担着重要职责。当前,我国要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需要卫生局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教育局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局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电力局在保障能源供给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需要电力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电力技术进步,提高电力供给能力和电网稳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动力保障。

总之,“八大局”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各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工作能力,以优异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