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四大爱情传说)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四大爱情传说)

四大爱情故事三个出自这里,何以如此浪漫!| 方志江苏

千古江山、满眼风光的镇江,自古具有大爱传统,在中国有四大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除《孟姜女哭长城》外,其余皆与镇江有着密切关系。这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当是独一无二、极具魅力的现象。

《牛郎织女》的仙凡爱情故事发生地在丹阳,《白蛇传》的人神爱情故事发生在金山寺,白素贞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的故事闻名遐迩;《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的最早蓝本,则是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诞生地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还有北固山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千百年来依然焕发着大爱精神光彩的爱情故事,对镇江这座大爱城市精神的哺育自然是潜移默化而蔚然成风的。

《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中颂扬男女至爱深情的千古绝唱。南朝乐府民歌最主要的是吴声歌曲与西曲歌两类。吴声产生于江南吴地,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为中心地区,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尝云:“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华山畿》故事发生于南徐地区(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而此地区正属吴地,是吴声歌曲产生并流传的中心地区之一。《华山畿》组诗共25首,收录在《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中。其第一首在组诗中最具代表性,为全诗奠定了男女相思、至爱至悲的基调。其诗云:

这位女子的唱词的意思是说,在华山的附近啊,你既然为我相思而死,我一个人活在世上还能为谁所用呢(言下之意是没有我喜爱的对象了)?我所喜爱的郎君啊,你如果懂得可怜我现在生不如死的处境时,请你就把棺木打开(我们做冥间夫妻,永不分离)。凄美如此,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乐府诗集》尝就此诗转录《古今乐录》有关本事云: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上引《古今乐录》关于《华山畿》本事内容的描述,篇幅虽短,但却给我们提供了颇为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内涵。

其一,《华山畿》歌曲,乃宋少帝时流行的“懊恼一曲”的“变曲”,与“懊恼曲”(即“懊侬歌”)有脉承关系。其二,可知《华山畿》即产生于南朝宋少帝时代;其三,表明了男女主人公的所在地:士子为“南徐”(今镇江市),女子为“华山畿”;其四,明确了男女主人公之身份,士子为青年书生,女子为客舍主人;其五,南徐士子之母,是一个甚为通情达理之人,她非常懂得儿子的心事,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委实是一位难得的慈母;其六,生动而传神地叙述了青年男女以身殉情的完整故事;其七,由士子“悦之无因”与女子“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可知,其女子家人是不同意他俩相爱的。这可能因为南徐士子当初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普通读书人而已,故南徐士子只能相思苦恋而成疾,最终因疾而亡。由此推之,他们的悲剧是封建门户等级制度与封建婚姻礼教所造成的。其八,由“神女冢”美称可知,当地百姓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悲壮之举是何等之怜悯、推崇与敬仰,深刻反映了人们憎恶封建礼教、祈求美满婚姻的普遍愿望。

《华山畿》本事内容之描述,表面看来似乎显得有些神异怪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男女恋爱无比艰难的情形:男女间没有社交和恋爱自由,唯有承受相思痛苦的折磨与煎熬,直至相思成疾,因疾而亡。但他们矢志不渝、决不放弃对爱的执著追求,于是便寄希望于“来世”,幻想着从死亡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幸福、美好的爱情生活。此之谓“生不能共罗帐,死也要同坟台”是也。因此,至爱绝唱《华山畿》便自然成为这种“同冢”与“阴配”的悲剧婚姻心态模式的奠基者。它直接影响了后来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华山畿》男女殉情的凄美故事遂有“小梁祝”之雅称。其文学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华山畿》超凡脱俗的大爱精神,对镇江及其以外地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不朽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如此强烈抗争封建婚姻礼教、积极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悲壮之举,与此前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精神委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焦、刘毕竟已成夫妻,且生活多年,他们可以明里暗里共同抗争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婚姻礼教。而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生前仅是一面之见,还未来得及品尝爱情芳香甜美的滋味,即被残酷无情的封建礼教吞噬了年轻的生命。不过,他们那以身殉情的悲壮之举,如闪电,似震雷,像火炬,同灯塔,足以震撼封建婚姻礼教顽固的堡垒,照亮后人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的道路,其思想价值与启迪意义都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的相见相爱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他们敢于抗争、勇于追求的精神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真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这正是《华山畿》千古不朽的精神魅力所在。

《华山畿》传奇故事的发生地,即在现今距镇江主城区30多公里的姚桥镇华山村。当地不仅有神女冢(当地多叫“玉女墩”)遗址、南朝银杏树,而且风俗、口碑资料尚存,历代诗家吟诵不绝。镇江文化部门还将此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故事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

《华山古村》 吴煜明作品

《村头》 卞美岗作品

此外,还有北固山三国刘备招亲甘露寺的传奇爱情故事,也都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作为大将军刘备与吴国皇帝孙权妹妹孙尚香成亲拜堂于此,这本身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当刘夫人孙尚香听闻刘备病死于白帝城的噩耗后,悲痛欲绝,曾在北固亭(另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称谓)设坛遥祭,而后投江自尽。爱情忠贞如此,千古动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刘夫人的忠贞精神,遂称北固亭为“祭江亭”。

除了男女爱情之大爱之外,镇江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大爱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鉴于镇江城市滨江的特定地理形势,渡江船运时有事故发生,故从宋代开始镇江即创设具有慈善性质的救生会,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间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建于康熙年间的西津渡救生会,遗址至今保存完好。镇江救生会,它是镇江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展示大爱精神的实实在在的平台。它已成为我国现代救生事业矗立于北固山巅的祭江亭的起源。

还有近年来发生在江苏大学一系列的大爱故事,当是镇江传统大爱精神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大学生陈静面对同窗好友罹患白血病时倾力救助,谁知她也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镇江市民,全城很快即掀起了拯救爱心天使的“黄丝带行动”。后来据此真实故事拍摄了《小城大爱》电影,让大爱精神传播得更远。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教工邵仲义先生,一生孤居,生活简朴,直至临终前都是租用单位的公房。他虽苛刻自己,但捐款资助学生却毫不吝啬。他生前曾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死后又全部捐出近60万存款,并捐献了遗体。

电影《小城大爱》剧照

姚桥镇华山村“神女冢”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京江晚报精心策划推出的大型品牌 “爱心年夜饭”活动,从 2009 年至 2016 年,已连续举办了 8 年。从起初受赠的 300 多户到今年的 1000 多户(总募捐款物价值 48 万余元),大爱暖流,与时俱涌,大众参与,爱意如春。该活动的主旨是为倡导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为镇江城乡贫困家庭捐献爱心年夜饭,由爱心餐饮企业精心制作,形成了奉献爱心的共同体与向心力。每次派送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直接将“爱心年夜饭”送到受赠者手中。不少市民既是捐赠者,又是派送年夜饭的志愿者。八年一日,爱心火热。“爱心年夜饭”,无疑是镇江传统的大爱精神的历史再现与生动演绎。而今,这项活动已逐渐从市区扩展到丹阳、扬中、句容,如今已成为“大爱镇江”温馨而厚重的品牌,从而获得了 2013 年“镇江大爱之心优秀项目”称号。

纵观镇江1800余年的大爱之源流,大爱文化之丰盈深厚,大爱故事之感人肺腑,大爱艺术之无穷魅力,都是是值得认真探研、继承与发展的。镇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爱精神宝库,我们理当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薪火相传,发展创新,让爱的春风吹遍大地,让爱的雨露滋润心灵,让爱的能源激发力量,为振兴中华、圆中国梦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 END -

作者:李金坤

李金坤,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美学。

文章来源:《志说江南·2021苏州圆桌会议论文汇编》,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审核、发布:张一哲

四大爱情故事三个出自这里,何以如此浪漫!| 方志江苏

千古江山、满眼风光的镇江,自古具有大爱传统,在中国有四大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除《孟姜女哭长城》外,其余皆与镇江有着密切关系。这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当是独一无二、极具魅力的现象。

《牛郎织女》的仙凡爱情故事发生地在丹阳,《白蛇传》的人神爱情故事发生在金山寺,白素贞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的故事闻名遐迩;《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的最早蓝本,则是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诞生地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还有北固山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千百年来依然焕发着大爱精神光彩的爱情故事,对镇江这座大爱城市精神的哺育自然是潜移默化而蔚然成风的。

《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中颂扬男女至爱深情的千古绝唱。南朝乐府民歌最主要的是吴声歌曲与西曲歌两类。吴声产生于江南吴地,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为中心地区,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尝云:“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华山畿》故事发生于南徐地区(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而此地区正属吴地,是吴声歌曲产生并流传的中心地区之一。《华山畿》组诗共25首,收录在《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中。其第一首在组诗中最具代表性,为全诗奠定了男女相思、至爱至悲的基调。其诗云:

这位女子的唱词的意思是说,在华山的附近啊,你既然为我相思而死,我一个人活在世上还能为谁所用呢(言下之意是没有我喜爱的对象了)?我所喜爱的郎君啊,你如果懂得可怜我现在生不如死的处境时,请你就把棺木打开(我们做冥间夫妻,永不分离)。凄美如此,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乐府诗集》尝就此诗转录《古今乐录》有关本事云: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上引《古今乐录》关于《华山畿》本事内容的描述,篇幅虽短,但却给我们提供了颇为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内涵。

其一,《华山畿》歌曲,乃宋少帝时流行的“懊恼一曲”的“变曲”,与“懊恼曲”(即“懊侬歌”)有脉承关系。其二,可知《华山畿》即产生于南朝宋少帝时代;其三,表明了男女主人公的所在地:士子为“南徐”(今镇江市),女子为“华山畿”;其四,明确了男女主人公之身份,士子为青年书生,女子为客舍主人;其五,南徐士子之母,是一个甚为通情达理之人,她非常懂得儿子的心事,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委实是一位难得的慈母;其六,生动而传神地叙述了青年男女以身殉情的完整故事;其七,由士子“悦之无因”与女子“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可知,其女子家人是不同意他俩相爱的。这可能因为南徐士子当初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普通读书人而已,故南徐士子只能相思苦恋而成疾,最终因疾而亡。由此推之,他们的悲剧是封建门户等级制度与封建婚姻礼教所造成的。其八,由“神女冢”美称可知,当地百姓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悲壮之举是何等之怜悯、推崇与敬仰,深刻反映了人们憎恶封建礼教、祈求美满婚姻的普遍愿望。

《华山畿》本事内容之描述,表面看来似乎显得有些神异怪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男女恋爱无比艰难的情形:男女间没有社交和恋爱自由,唯有承受相思痛苦的折磨与煎熬,直至相思成疾,因疾而亡。但他们矢志不渝、决不放弃对爱的执著追求,于是便寄希望于“来世”,幻想着从死亡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幸福、美好的爱情生活。此之谓“生不能共罗帐,死也要同坟台”是也。因此,至爱绝唱《华山畿》便自然成为这种“同冢”与“阴配”的悲剧婚姻心态模式的奠基者。它直接影响了后来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华山畿》男女殉情的凄美故事遂有“小梁祝”之雅称。其文学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华山畿》超凡脱俗的大爱精神,对镇江及其以外地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不朽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如此强烈抗争封建婚姻礼教、积极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悲壮之举,与此前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精神委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焦、刘毕竟已成夫妻,且生活多年,他们可以明里暗里共同抗争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婚姻礼教。而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生前仅是一面之见,还未来得及品尝爱情芳香甜美的滋味,即被残酷无情的封建礼教吞噬了年轻的生命。不过,他们那以身殉情的悲壮之举,如闪电,似震雷,像火炬,同灯塔,足以震撼封建婚姻礼教顽固的堡垒,照亮后人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的道路,其思想价值与启迪意义都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的相见相爱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他们敢于抗争、勇于追求的精神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真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这正是《华山畿》千古不朽的精神魅力所在。

《华山畿》传奇故事的发生地,即在现今距镇江主城区30多公里的姚桥镇华山村。当地不仅有神女冢(当地多叫“玉女墩”)遗址、南朝银杏树,而且风俗、口碑资料尚存,历代诗家吟诵不绝。镇江文化部门还将此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故事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

《华山古村》 吴煜明作品

《村头》 卞美岗作品

此外,还有北固山三国刘备招亲甘露寺的传奇爱情故事,也都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作为大将军刘备与吴国皇帝孙权妹妹孙尚香成亲拜堂于此,这本身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当刘夫人孙尚香听闻刘备病死于白帝城的噩耗后,悲痛欲绝,曾在北固亭(另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称谓)设坛遥祭,而后投江自尽。爱情忠贞如此,千古动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刘夫人的忠贞精神,遂称北固亭为“祭江亭”。

除了男女爱情之大爱之外,镇江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大爱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鉴于镇江城市滨江的特定地理形势,渡江船运时有事故发生,故从宋代开始镇江即创设具有慈善性质的救生会,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间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建于康熙年间的西津渡救生会,遗址至今保存完好。镇江救生会,它是镇江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展示大爱精神的实实在在的平台。它已成为我国现代救生事业矗立于北固山巅的祭江亭的起源。

还有近年来发生在江苏大学一系列的大爱故事,当是镇江传统大爱精神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大学生陈静面对同窗好友罹患白血病时倾力救助,谁知她也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镇江市民,全城很快即掀起了拯救爱心天使的“黄丝带行动”。后来据此真实故事拍摄了《小城大爱》电影,让大爱精神传播得更远。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教工邵仲义先生,一生孤居,生活简朴,直至临终前都是租用单位的公房。他虽苛刻自己,但捐款资助学生却毫不吝啬。他生前曾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死后又全部捐出近60万存款,并捐献了遗体。

电影《小城大爱》剧照

姚桥镇华山村“神女冢”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京江晚报精心策划推出的大型品牌 “爱心年夜饭”活动,从 2009 年至 2016 年,已连续举办了 8 年。从起初受赠的 300 多户到今年的 1000 多户(总募捐款物价值 48 万余元),大爱暖流,与时俱涌,大众参与,爱意如春。该活动的主旨是为倡导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为镇江城乡贫困家庭捐献爱心年夜饭,由爱心餐饮企业精心制作,形成了奉献爱心的共同体与向心力。每次派送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直接将“爱心年夜饭”送到受赠者手中。不少市民既是捐赠者,又是派送年夜饭的志愿者。八年一日,爱心火热。“爱心年夜饭”,无疑是镇江传统的大爱精神的历史再现与生动演绎。而今,这项活动已逐渐从市区扩展到丹阳、扬中、句容,如今已成为“大爱镇江”温馨而厚重的品牌,从而获得了 2013 年“镇江大爱之心优秀项目”称号。

纵观镇江1800余年的大爱之源流,大爱文化之丰盈深厚,大爱故事之感人肺腑,大爱艺术之无穷魅力,都是是值得认真探研、继承与发展的。镇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爱精神宝库,我们理当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薪火相传,发展创新,让爱的春风吹遍大地,让爱的雨露滋润心灵,让爱的能源激发力量,为振兴中华、圆中国梦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 END -

作者:李金坤

李金坤,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美学。

文章来源:《志说江南·2021苏州圆桌会议论文汇编》,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审核、发布:张一哲

四大爱情故事三个出自这里,何以如此浪漫!| 方志江苏

千古江山、满眼风光的镇江,自古具有大爱传统,在中国有四大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除《孟姜女哭长城》外,其余皆与镇江有着密切关系。这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当是独一无二、极具魅力的现象。

《牛郎织女》的仙凡爱情故事发生地在丹阳,《白蛇传》的人神爱情故事发生在金山寺,白素贞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的故事闻名遐迩;《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的最早蓝本,则是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诞生地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还有北固山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千百年来依然焕发着大爱精神光彩的爱情故事,对镇江这座大爱城市精神的哺育自然是潜移默化而蔚然成风的。

《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中颂扬男女至爱深情的千古绝唱。南朝乐府民歌最主要的是吴声歌曲与西曲歌两类。吴声产生于江南吴地,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今南京)为中心地区,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尝云:“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华山畿》故事发生于南徐地区(即今镇江市丹徒区石桥乡华山村),而此地区正属吴地,是吴声歌曲产生并流传的中心地区之一。《华山畿》组诗共25首,收录在《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中。其第一首在组诗中最具代表性,为全诗奠定了男女相思、至爱至悲的基调。其诗云:

这位女子的唱词的意思是说,在华山的附近啊,你既然为我相思而死,我一个人活在世上还能为谁所用呢(言下之意是没有我喜爱的对象了)?我所喜爱的郎君啊,你如果懂得可怜我现在生不如死的处境时,请你就把棺木打开(我们做冥间夫妻,永不分离)。凄美如此,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乐府诗集》尝就此诗转录《古今乐录》有关本事云: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上引《古今乐录》关于《华山畿》本事内容的描述,篇幅虽短,但却给我们提供了颇为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内涵。

其一,《华山畿》歌曲,乃宋少帝时流行的“懊恼一曲”的“变曲”,与“懊恼曲”(即“懊侬歌”)有脉承关系。其二,可知《华山畿》即产生于南朝宋少帝时代;其三,表明了男女主人公的所在地:士子为“南徐”(今镇江市),女子为“华山畿”;其四,明确了男女主人公之身份,士子为青年书生,女子为客舍主人;其五,南徐士子之母,是一个甚为通情达理之人,她非常懂得儿子的心事,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委实是一位难得的慈母;其六,生动而传神地叙述了青年男女以身殉情的完整故事;其七,由士子“悦之无因”与女子“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可知,其女子家人是不同意他俩相爱的。这可能因为南徐士子当初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普通读书人而已,故南徐士子只能相思苦恋而成疾,最终因疾而亡。由此推之,他们的悲剧是封建门户等级制度与封建婚姻礼教所造成的。其八,由“神女冢”美称可知,当地百姓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悲壮之举是何等之怜悯、推崇与敬仰,深刻反映了人们憎恶封建礼教、祈求美满婚姻的普遍愿望。

《华山畿》本事内容之描述,表面看来似乎显得有些神异怪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男女恋爱无比艰难的情形:男女间没有社交和恋爱自由,唯有承受相思痛苦的折磨与煎熬,直至相思成疾,因疾而亡。但他们矢志不渝、决不放弃对爱的执著追求,于是便寄希望于“来世”,幻想着从死亡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幸福、美好的爱情生活。此之谓“生不能共罗帐,死也要同坟台”是也。因此,至爱绝唱《华山畿》便自然成为这种“同冢”与“阴配”的悲剧婚姻心态模式的奠基者。它直接影响了后来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华山畿》男女殉情的凄美故事遂有“小梁祝”之雅称。其文学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华山畿》超凡脱俗的大爱精神,对镇江及其以外地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不朽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如此强烈抗争封建婚姻礼教、积极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悲壮之举,与此前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精神委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焦、刘毕竟已成夫妻,且生活多年,他们可以明里暗里共同抗争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婚姻礼教。而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生前仅是一面之见,还未来得及品尝爱情芳香甜美的滋味,即被残酷无情的封建礼教吞噬了年轻的生命。不过,他们那以身殉情的悲壮之举,如闪电,似震雷,像火炬,同灯塔,足以震撼封建婚姻礼教顽固的堡垒,照亮后人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的道路,其思想价值与启迪意义都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的相见相爱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他们敢于抗争、勇于追求的精神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真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这正是《华山畿》千古不朽的精神魅力所在。

《华山畿》传奇故事的发生地,即在现今距镇江主城区30多公里的姚桥镇华山村。当地不仅有神女冢(当地多叫“玉女墩”)遗址、南朝银杏树,而且风俗、口碑资料尚存,历代诗家吟诵不绝。镇江文化部门还将此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故事改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

《华山古村》 吴煜明作品

《村头》 卞美岗作品

此外,还有北固山三国刘备招亲甘露寺的传奇爱情故事,也都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作为大将军刘备与吴国皇帝孙权妹妹孙尚香成亲拜堂于此,这本身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当刘夫人孙尚香听闻刘备病死于白帝城的噩耗后,悲痛欲绝,曾在北固亭(另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称谓)设坛遥祭,而后投江自尽。爱情忠贞如此,千古动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刘夫人的忠贞精神,遂称北固亭为“祭江亭”。

除了男女爱情之大爱之外,镇江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大爱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鉴于镇江城市滨江的特定地理形势,渡江船运时有事故发生,故从宋代开始镇江即创设具有慈善性质的救生会,此后代代相承,鼎盛时间还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功不可没。建于康熙年间的西津渡救生会,遗址至今保存完好。镇江救生会,它是镇江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展示大爱精神的实实在在的平台。它已成为我国现代救生事业矗立于北固山巅的祭江亭的起源。

还有近年来发生在江苏大学一系列的大爱故事,当是镇江传统大爱精神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大学生陈静面对同窗好友罹患白血病时倾力救助,谁知她也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镇江市民,全城很快即掀起了拯救爱心天使的“黄丝带行动”。后来据此真实故事拍摄了《小城大爱》电影,让大爱精神传播得更远。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教工邵仲义先生,一生孤居,生活简朴,直至临终前都是租用单位的公房。他虽苛刻自己,但捐款资助学生却毫不吝啬。他生前曾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死后又全部捐出近60万存款,并捐献了遗体。

电影《小城大爱》剧照

姚桥镇华山村“神女冢”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京江晚报精心策划推出的大型品牌 “爱心年夜饭”活动,从 2009 年至 2016 年,已连续举办了 8 年。从起初受赠的 300 多户到今年的 1000 多户(总募捐款物价值 48 万余元),大爱暖流,与时俱涌,大众参与,爱意如春。该活动的主旨是为倡导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为镇江城乡贫困家庭捐献爱心年夜饭,由爱心餐饮企业精心制作,形成了奉献爱心的共同体与向心力。每次派送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直接将“爱心年夜饭”送到受赠者手中。不少市民既是捐赠者,又是派送年夜饭的志愿者。八年一日,爱心火热。“爱心年夜饭”,无疑是镇江传统的大爱精神的历史再现与生动演绎。而今,这项活动已逐渐从市区扩展到丹阳、扬中、句容,如今已成为“大爱镇江”温馨而厚重的品牌,从而获得了 2013 年“镇江大爱之心优秀项目”称号。

纵观镇江1800余年的大爱之源流,大爱文化之丰盈深厚,大爱故事之感人肺腑,大爱艺术之无穷魅力,都是是值得认真探研、继承与发展的。镇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爱精神宝库,我们理当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薪火相传,发展创新,让爱的春风吹遍大地,让爱的雨露滋润心灵,让爱的能源激发力量,为振兴中华、圆中国梦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 END -

作者:李金坤

李金坤,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美学。

文章来源:《志说江南·2021苏州圆桌会议论文汇编》,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审核、发布:张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