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长寿宫在哪里(长寿宫)

长寿宫在哪里(长寿宫)

修缮·养护·研究——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新华社拉萨3月29日电 题:修缮·养护·研究——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记者边巴次仁 春拉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历经两次大规模维修、管理处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细心呵护、不断加大古籍文物普查保护力度等,确保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延年益寿,长生祥和。

两次大规模修缮,让布达拉宫焕发新活力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至今西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古建筑群。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下令重建布达拉宫,渐成今天的规模。

历经300多年的风云,这座古老宫殿建筑曾一度出现险情。为此,1989年10月布达拉宫迎来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工程。

“这次修缮国家投入了5300多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开展了111项维修,这在当时的中国文物维修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说。1994年,第一次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同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6月,布达拉宫又迎来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工程。此次国家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历时7年之久,开展了地垄加固维修、壁画保护修复等29项主体建筑及35项附属建筑的修缮。

此外,为加大法制化保护力度,西藏于1997年颁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2009年1月修订颁布《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2015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

2018年11月,国家投入3100余万元实施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修缮工程目前已正式竣工验收。

管理处细心呵护,让布达拉宫延年益寿

身背涂料桶,腰系安全绳,穿梭于百米高空……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降神节”前,布达拉宫宫墙外总会上演这一幕。

此时正值换季,按传统时间布达拉宫迎来一年一度、历时近两个月的粉刷季。

“看上去像‘蜘蛛侠’的人,是为布宫数千扇门窗及笾玛草墙裙上色的工作人员。”管理处维修科副科长扎西平措说,“你们通常只能看到外围作业的人,但实际上加上背后拉绳子的还有七八个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日常维护需要依照传统方法操作。

“布达拉宫就像一位老者,需要悉心照料。”扎西平措说, 2003年管理处维修科正式成立。如今,这支拥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队伍已发展至65人,其中有来自西藏各地的石匠、木工、彩绘、瓦工、缝纫等传统匠人55名。

“日常养护是勘查和发现建筑险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态化小型维护对其健康状况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体检’和‘治疗’,从而避免大险情。”他说,近年来管理处用于古建筑日常维护保养的资金可达上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 十余年间这支维护队伍已实施了包括布宫虫蛀木构件及笾玛草更换维修、廊道等的脱落彩绘补修、白宫室内外阿嘎地面修补、雪城环境整治等项目。

“如今,布宫‘健康’状况良好。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让布宫‘永葆青春’。”扎西平措说。

目前,布达拉宫管理处共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守护这座古老的宫殿。

加大文物古籍普查保护力度,让千年文明永传承

布达拉宫现有8座历世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唐卡、服饰、古籍文献等在册各类珍贵文物十余万件。2013年,布达拉宫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管理处文保科科长边巴洛桑说,过去五年他们先后对部分殿堂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包括年代、来源、外观尺寸、完残程度等14项内容的藏汉双语文物登记;截至2018年底,宫内4万多尊佛像、26000多件殿堂文物、2000余幅唐卡已实现数字化建档。

此外,管理处文研科多年常态化开展文物珍品、文献资料等的研究,先后整理出版了《藏传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萨迦系列》《布达拉宫珍宝馆图录》等丛书,完成了《中华大典·藏文卷》之《历代达赖喇嘛文集》等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现代科技力量也在助力布达拉宫拓展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空间。2017年,管理处数字中心负责人扎西次仁带着布达拉宫珍贵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成果和游客全景导览,首次走进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

“新成果一经展示,就得到了国内外参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也标志着布达拉宫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扎西次仁说。

2019年初,布达拉宫数万函古籍文献迎来了总投资达3亿元、规划历时10年的保护利用工程。

“随着布达拉宫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珍藏文物开始走出深闺,走向公众。我们坚信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薪火相传,永续发展,造福世界。” 觉旦说。

重庆珍档丨没错!长寿确实有座张飞庙

一说起长寿旅游,许多人都会想到长寿湖。殊不知,在长寿城区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含量深厚的地方,值得细细品读。其中,三倒拐就是最具巴渝山地民居与街市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倒拐

三倒拐老街。

山城重庆的街区,大都分上下半城,长寿也不例外,上半城叫凤城,下半城叫河街,三倒拐就是连接上下半城的主要通道。1964年,这里还建成了当时西南地区最长坡度最陡的缆车。如今,重庆主城的缆车纷纷停运,而长寿的缆车据说将在不久恢复运行,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长寿缆车站上口的一条小巷子进去,就是三倒拐老街,虽然目前老街上的大多数居民都已经搬迁,但当年以路为市、依山建屋的格局却清晰可见。高高的石梯坎,遮天蔽日的黄葛树,再配以两旁以穿斗结构为主的民居建筑,画面感极强。

下到坡底,有一块标题为“三倒拐自述”的宣传牌——我叫三倒拐,生于清嘉庆年间,当年为方便民众往来,人们修建了三倒拐、和平街,统称“三倒拐”,全长2.5公里,落差165米,石梯5000余级,整个街面全由青石砌就,曲曲弯弯向前延伸,透出数百年沧桑。我的整个布局依山就势,顺着青石路面蜿蜒而上。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小青瓦屋面,屋顶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其中不乏大量的四合院,院内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抬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特别是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内容丰富,生动夸张。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如此多的古建筑群在长寿绝无仅有,乃至在重庆及川东地区也十分罕见。2013年,我荣幸入围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前15强。现在这里已成为人们追溯长寿历史、探寻逝去乡愁、休闲健身的绝佳去处。

而“自述”悬挂的地方,是当年河街电影院,没有玻璃的橱窗里,还挂着一张《一个与八个》的巨型手绘海报,赶快百度了一下,这是一部上映于1983年的电影,好有穿越感。

慧定寺

站在三倒拐高处的开阔地带,能看见左下方长江边一块巨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几个金色的大字,巨石的后面,有一组体量不小的古建筑群。

走近一看,大字的落款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我的天,真的假的?进入新建的大门,才知道这里是著名的慧定寺所在地。慧定寺宋绍兴年间所建,明洪武间重修,明代重修后慧定寺牌坊上有朱熹墨迹“天风海涛”四字牌匾。

明末张献忠入川,寺庙毁于战乱,现存建筑为清朝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民国时期,这里曾先后作为长寿发电厂办公室、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以及保育学校。解放后,一部分改为民居,一部分改为集体企业铁木社。

近年来,慧定寺古建筑群得到了保护性修复,修复后的慧定寺古建筑群与半岛型的地貌以及数棵茂密的黄葛树相映成趣,互成佳构。

在慧定寺古建筑群里,还有江西会馆与王爷庙等历史遗迹,所以在当地,许多人也将此地叫作王爷庙。

张飞庙

长寿张飞庙门。

没错,长寿确实有座张飞庙。

张飞庙位于长寿区凤城街道复元村詹家沱,游览完慧定寺,再沿临江的公路下行5公里左右,就可到达。据《长寿县志》记载:“蜀汉先生攻刘璋,桓候溯流而上,驻兵于此,后人因而立庙祀之。”张飞庙修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它的正式名字叫桓侯宫,故在2009年被列为重庆市文保单位时,名称就叫长寿桓侯宫。

桓侯宫建筑群体量不大,但却极富巴渝特色,依山面水的格局,与云阳的张飞庙如出一辙。面江的三重檐仿木歇山式石朝门非常气派,匾额横刻“蜀汉正统”,右侧竖刻“大清咸丰七年丁巳四月念日吉旦”——据资料显示,这是桓侯宫最后一次改建——额枋浮雕双龙戏珠图案,中有福寿图案。两边的石刻对联为“精心壮志于今为烈,忠肝义胆振古如兹”。

进朝门拾级而上,正殿内有“伏魔大将军张飞”造像一座,而在张飞像的周边,简直是各路神仙开大会,从道教三清到观音菩萨,从文武财神到药王孙思邈,更让人莞尔的还有月下老人的塑像,惹得同行的老少光棍赶快跪拜。

在张飞庙的后山上,还有一座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八面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的文峰塔,塔座八棱均有石刻狮子,头顶莲花,足踏绣球,古意盎然。登塔四望,但见长江东流,两岸青山秀美。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高血压患者多练练长寿功有好处

长寿功法通过调心、调息、调形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巩固疗效有显著效果。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

意想:从头顶百会穴顺身体向下到两掌劳宫穴,再顺全身向下到两脚涌泉穴,全身放松七遍。再从头顶百会穴顺身体向下到两掌的劳宫穴,再顺全身向下到两脚的涌泉穴,全身通七遍。做到身放松,高度入静,心情舒畅,物我两忘。

练功姿势:将两掌置于神厥穴两侧,两掌根贴身,掌心向下,十指向前,两掌与神厥穴平行,掌指与脚尖相齐,与脚同宽,两掌劳宫穴对住两脚涌泉穴。吸气时两掌同时向上运行到膻中穴两侧,与膻中穴平行,两掌劳宫穴向下,对住两脚涌泉穴,十指向前;接着两掌同时向上运行到印堂穴两侧,与印堂穴平行,两掌劳宫穴对住涌泉穴,十指向前;然后两掌同时向上运行到百会穴上前方,上肢伸展,两掌劳宫穴对住两脚的涌泉穴,十指向前,挺胸收腹,将气吸满。

呼气时两掌同时向下,依次运行到印堂穴、膻中穴、涌泉穴前方两侧,十指向前,两掌劳宫穴对住两脚的涌泉穴。将气呼出,循环做。

意念活动:吸气时意想月华之气经两掌和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全身放松、开放,真气在体内运行,五脏六腑的经气正常运行,月华之气随两掌上升,经络通畅。呼气时意想月华之气随两掌而下降,心火、肝火亦随之下降,全身的病浊之气随呼气、全身毛孔、汗液及涌泉穴排出体外入地,五心畅通,血压下降。

练功时要鼻吸鼻呼,做到细、匀、深、长、缓;双手十指在整个做功过程中颤动。练功时间24~48分钟。

文/中国养生协会副会长 范海生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长寿功第三部内转太极行八卦详解

习练金刚功9月有余,近期开始学习长寿功,发现第三部在练习过程中有些门槛。在此根据自己练习的过程,结合张道长视频、书籍和网上其他功友视频,对长寿功第三部的练习做下说明,希望能给其他有兴趣学习的朋友带来帮助。

按照张道长书上所述:

人体虽小,暗合天地。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地有山脉河流,人有经络血脉。宇宙万物无不在阴阳、八卦之中。《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第三部内转太极行八卦效法自然,模仿太极、八卦的运行,引导人体内部元气循环转动,返朴归真。

整个功法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无极生太极,双掌由腹部自左向右由小到大旋转划圈,将全身的元气收拢至黄庭中央;

第二部分:是四象以两乳为中央,双臂左右走“∞”形。左行螺旋“S”形气路推动阳气,右行螺旋“S”形气路推动阴气,用先天之气活动全身。先天元气活动开了,即使后天之气薄弱,也能缓转过来。

第三部分:行八卦,第一卦到第四卦是一个“∞”形的气路;第五卦到第八卦又是一个“∞”形气路。这个双螺旋运动,使人体与天地相沟通,不断摄取先天之气进人体内,不断调整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使心火之气和肾水之气两相充盈,以实补虚,以虚化实,阴阳平衡,阴阳合一、身体自然充满生机。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特别征求了一位功友的同意,借用她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大家参考。

功友的名字是@ 90后金刚功女孩阿四姐

特别感谢她的分享,大家也可以根据找到她的ID,跟着她的视频练习,效果会更好。

她把三个动作分别称作:太极画圈(无极生太极),洗脸擦干(走四向),推车捞月(行八卦)

太极画圈8圈(熟练后可以不计数)

太极画圈由小到大,注意是顺时针

洗脸擦干8次

从左开始,举高双手

左手变横向下按,右手竖向遮脸,从上往下就像两个手配合洗脸一样

双手下来,顺势往右侧举高。两个动作是对称的

同样右手下按,左手竖着从脸部划过。做洗脸擦干动作

第三个动作行八卦

这个动作跟金刚功第六部回头望足去心疾类似(注意没有回头的动作)

开始向左微微转身。左手向后掌心向下,右手在前

右手前推到头顶处,左手伸直掌心向下

起身注意,左手勾手捞月。身体往正面转的同时,右手注意变掌,掌心向下。

正面后注意是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

接下来就是重复这几个动作,注意最后是转回太极,需要从大圈转回小圈。

内转太极行八卦只要掌握了这三个动作要领,相信大家都能够很快掌握整部功法。

以上就是我在练习长寿功第三部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