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阴阳论是谁提出来的(阴阳论)

阴阳论是谁提出来的(阴阳论)

“阴阳论”

我们生活中用老祖宗的“阴阳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健康。通常生病、有灾难就是因为阴气重,我们学会把阴转化成阳就好了。素食是属阳的,肉食是属阴的,吃肉接受的阴气,吃素接受的阳气。动物的内脏是最阴的,为什么?因为动物的内脏没有见过太阳,但是植物是天天沐浴在太阳下的。阴阳不仅体现在食物上,在很多非物质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事物也分阴阳,看得见的是阳,看不见的就是阴。比如人体,我们看得到的是这个肉体,但实际上,指挥这个肉体的是看不见的思想。就好比,电脑要进行各种程序的运行是软件在指挥,而硬件是一个载体而已。电脑能看见,而网络却看不见,但没有网络,电脑就不能发挥作用!从阴阳的角度来看,我们就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不要总是抱怨,抱怨属阴;要多奉献、赞叹,奉献赞叹属阳。同理,没有信仰属阴,有信仰属阳。因为有信仰会时常让我们持续感受到依靠、爱、慈悲等等正面的信息,而没信仰时,人时常容易感觉生命无力匮乏。比如我们在进入光明世界的冥想时,我们整个生命化成一片光明世界,充满了“阳”。能让人感觉到阳光、温暖、喜悦、祥和的冥想就是属阳的。所以,当阴阳平衡,或是阳气充足,人的身体和精神就会感到非常轻松愉悦,健康轻盈,充满希望和活力,阳光明媚。

内经有云:阴成形、阳化气,阳不足,百病丛生。慢慢发现,我们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我们长期生活习惯不当累积有关,而且往往这些习惯看似健康,却往往是我们健康的大敌。“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阴阳均衡让我们身体健健康康的拥抱明天。

尸子是谁?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宇宙概念的人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起诸子百家,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孙子、庄子等等影响力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各位大家。

但是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各个流派的学者,其中就有一位本文的主角:尸子!

一、尸姓

尸这个姓很是少见,许多看多了网络小说的朋友甚至问我:尸姓是不是来自于古代和墓地、丧葬有关的职位呢?

这是大谬啊!

尸姓是一个冷门的姓氏不假,但是尸姓根据记载是来自于西周天子的姓氏--姬姓。尸姓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两个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而且在后来在周武王去世后一直辅佐周武王的后代,保证了周代的统治,功绩很大。

召公奭这一脉的后代在东周年间的时候,有一支迁徙到了一个叫做尸乡(也叫尸氏)的地方(今河南省偃师市西,距离古洛阳三十里)居住下来,于是就以地为氏,是为姬姓尸氏。

尸氏在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秦末汉初,刘邦逼迫齐国田横投降,田横走到尸乡的时候决定自杀身亡,随后田横手下的五百人听到田横自杀的消息,也都一起自杀了,史称田横五百士。

简单说一下尸姓的来历,接下来我们说尸子的故事。

二、尸子

说起尸子,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战国时期还有这样一位人物,可以说尸子在诸子百家中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人物。

根据汉代班固的考证,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也有人说他是晋国人,但是不管他是哪国人,尸子这个人之所以能被尊称为“子”,他也是留下来了许多著名的理论和名言。

以史为鉴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一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出自于尸子啊!

比如:“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这句讲述君民关系的名言一言点破百姓的重要性。

比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简单明了的概括了宇宙的定义。

再比如:“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坐井观天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在这儿得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尸子留下来了大约二十卷的著作,称之为《尸子》,而且凭借这本著作,他才得以晋升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员。

我们从尸子留下来的著作中发现,尸子基本上什么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都懂一点,是诸子百家中的杂家的代表。

而且尸子极有可能和商鞅有关系,甚至是商鞅的老师!

三、尸子和商鞅

根据汉代班固在《汉书》的说法,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秦国相国商鞅,并加入商鞅团队。

由于尸佼本人才华横溢,甚至一度被商鞅当 成老师一般,事事请教。但是后来商鞅因为得罪了贵族只能谋反,结果不但自己被杀,而且整个家族、门客、亲朋好友,被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尸佼作为商鞅的门客和老师,在商鞅失败后竟然跑路去了蜀地。

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汉书》

所以说如果按照汉书中的记载,尸子就应该是商鞅的老师。而且应该在商鞅的生活、思想、治国理念里,尸子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尸子》等书籍,在东汉时期,已经不怎么流行了,所以班固的记载也只是一面之词。

所以我们在往前看看,在汉武帝之前就已经成名的著名学者刘向记载:尸子名佼,是晋国人,他不是商鞅的老师,而是商鞅的一位重要门客。

刘向还说,商鞅在制定立法、政策的时候,曾多次向尸子请教。

当然,最后的结果和《汉书》中记载的一样:商鞅造反失败了,尸子逃脱了秦国的追击,潜逃到了蜀地,死于蜀地。

四、尸子和《尸子》

虽然说尸子没能干出啥大事来就成了逃犯,但是此后尸子却成功的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一,为啥呢?

根据刘向记载:尸子逃到蜀地后,并没有招兵买马替商鞅报仇,而是发奋著书,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二十卷,大约六万余字的《尸子》,最后著书立说成功后才死于蜀地。也凭借此书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又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刘向

这种说法和班固的说法比较,除了尸子到底是鲁国人还是晋国人有争议,甚至还有说他是楚国人的,但是尸子和商鞅之间的关系其实反而得到互相印证,可以确定的是:

1、尸子和商鞅关系非常好;

2、尸子在商鞅变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尸子在商鞅死后活了下来,整理了《尸子》一书。

根据这三条我们大胆假设,尸佼虽然祖上是周王王族,但是随着礼乐崩坏的大时代到来,别说尸氏姬姓,连周王自己都不能自保。

于是尸子可能跟后来“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差不多,只能在乱世中前往各国寻求用武之地,后来发现秦国在招贤纳士,于是从鲁国或是三晋之一来到了秦国,因缘巧合之下以门客的身份结识了商鞅。

秦国相国商鞅在了解了尸佼的才华后,非常尊重他,一些关于秦国变法、治国理念、政策执行都要和尸佼商量。(这恐怕就是班固说的师事之)

在《康熙字典》的《集韵》一部中也记载,尸子是商鞅的老师这种说法!

秦有尸佼,即商君师,著《尸子》。--《集韵》

等到商鞅死后,尸佼看事不可为,于是跑到蜀地,隐姓埋名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思想和认知写成二十卷的《尸子》一书,也因此被尊称为尸子。

刘向在《荀子书录》里评价《尸子》是“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更多的是类似法家的记载。后来汉代人描述《尸子》却是有十九卷写的 是道德仁义,一卷写的是山川地理。

大家怀疑这个记载和之前西汉刘向的记载不一样啊?会不会西汉后《尸子》就已经流失了?

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也。--后汉书

可惜的是,在屡经战乱后,三国时,这个《尸子》就丢了大半了,魏国人还给续了九篇。到了唐代还有学者看到三国时期续写的《尸子》一书,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个续写的版本也已经遗失不可考证了。

目前可以看到的《尸子》是清代学者整理改编而成,但是原始版本的《尸子》到底是啥样的了,已经不可考证了,遗憾啊。

《隋书·经籍志》杂家记载: “《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人、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实质。

对立是阴阳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发展变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

在人体,生命现象的主要矛盾,是生命发展的动力,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用阴阳来表述这种矛盾,就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则生命物质为阴(精),生命机能为阳(气)。其运动转化过程则是阳化气,阴成形。生命就是生命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斗争就要有胜负,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阴阳的对立是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互根

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1.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不仅要注意其差异性,而且还要注意其统一性,即相互关联性,从差异中寻找同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运用阴阳来分析说明。如上属阳,下属阴,没有上之属阳,也就无所谓下之属阴;没有下之属阴,也就无所谓上之属阳。昼属阳,夜属阴,没有昼之属阳,就无所谓夜之属阴;没有夜之属阴,也就没有昼之属阳。热属阳,寒属阴,没有热之属阳,也就无所谓寒之属阴;没有寒之属阴,也就没有热之属阳。所以说,阳依赖于阴,阴依赖于阳,每一方都以其对立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果事物不具有相互依存的关联性,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无法,分析其阴阳属性,也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了。

2.阴阳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因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与阳相互依赖,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事物的发展变化,阴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如:就个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在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均存在着阴阳互根的关系。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护脏腑活动功能的平衡。平衡是中国古代整体思维形态之一。平衡,又称中和、中道。平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事物的均衡性、适度性。平衡思维在中医学中作为科学形态,用以论述生命运动的规律。无过无不及谓之平衡,过或不及谓之失衡。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人体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如阴阳消长超越了一定的限度(指维持平衡的限度,即条件),则平衡被打破,在自然界则引起灾害,在人体则引起疾病。

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气候则由寒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气候则由热逐渐变凉变寒,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

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根本出发点,这是中医学的宇宙恒动观。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即人体中阴阳对立的统一、矛盾双方基本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在量的变化上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没有突破阴阳协调的界限,所以人体脏腑活动功能正常。只有物质和功能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都是如此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果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在病理情况F,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损,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由于“无阳则阴无以化”,故可进一步损伤体内的阴液而导致阴虚,称作“阳损及阴”。如长期食欲减退的病人,多表现为脾气(阳)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阳)虚弱,化源不足,会导致阴(血)亏损,这可称之为阳损及阴的气血两虚证。反之,阴虚至一定程度,由于“无阴则阳无以生”,故又可损伤体内的阳气而导致阳虚,故称作“阴损及阳”。如失血病人,由血(阴)的大量损失,气随血脱,往往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之候,这可称之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虚证。如果人体内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一方已趋于消失,而使其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呈现孤阳或孤阴状态。这种阴阳的相离,意味着阴阳矛盾的消失,那么生命也就即将结束了。

3.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因为阴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的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基础的。因为阴阳对立的双方没有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消长

消长,增减、盛衰之谓。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其消长规律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平衡是维持生命的手段,达到常阈才是健康的特征。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了生理限度(常阈),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于是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疾病就由此而生。在疾病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过程。一方的太过,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及;反之,一方不及,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太过。阴阳偏盛,是属于阴阳消长中某一方“长”得太过的病变,而阴阳偏衰,是属于阴阳某一方面“消’’得太过的病变。阴阳偏盛偏衰就是阴阳异常消长病变规律的高度概括。一般说来,阴阳消长有常有变,正常的阴阳消长是言其常,异常的阴阳消长是言其变。总之,自然界和人体所有复杂的发展变化,都包含着阴阳消长的过程,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

阴阳转化

转化即转换、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统一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互变过程。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理,极则生变。

但必须指出的是,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二者就不能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已,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人凉爽的秋季,则是由阳转化为阴。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在生理上,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转化为营养物质(阴)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代谢过程,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一,即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等。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这是机体反应功能旺盛的表现,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是机体反应能力衰竭的表现,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这种病证的变化属于由阳转阴。又如咳喘患者,当出现咳嗽喘促、痰液稀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等脉症时,其证属寒(阴证)。常因重感外邪,寒邪外束,阳气闭郁而化热,反而出现咳喘息粗、咳痰黄稠、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之候,其证又属于热(阳证)。这种病证的变化,是由寒证转化为热证,即由阴转为阳。明确这些转化,不仅有助于认识病证演变的规律,而且对于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易学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畴和命题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而展开讨论和阐释的,把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根本法则,将许多具体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含义。事物的对立面就是阴阳。对立着的事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运动变化的。阴阳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而运动变化的。阴阳的相互作用称之为“阴阳交感”,又名阴阳相推、阴阳相感。交感,交,互相接触;感,交感相应。互相感应,交感相应,谓之交感。阴阳交感表现为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了解了这些内容,进而理解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本草纲目•气味阴阳

《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元素曰:清之清者,发腠理;清之浊者,实四肢。浊之浊者,归六腑;浊之清者,走五脏。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入手太阳,不离阳之体也;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发汗,入手太阴,不离阴之体也。

凡同气之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气味各有厚薄,故性用不同。

杲曰:味之薄者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则泄,咸、苦、酸、寒是也。

气之厚者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渗泄,甘、淡、平、凉是也。渗谓小汗,泄谓利小便也。

宗奭曰:天地既判,生万物者五气耳。五气定位,则五味生。故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偶,以偶生则成而奇。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上者冲气之所生,冲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软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后可以软;收之,而后可以散。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亦病矣。古之养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否则能已人之疾者,盖寡矣。

李杲曰: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升、降、浮、沉之相互,厚、薄、阴、阳之不同。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气象天,温热者,天之阳;凉寒者,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也。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也。气味薄者,轻清成象,本乎天者亲上也。气味厚者,重浊成形,本乎地者亲下也。

好古曰: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气,如辛味则石膏寒、桂附热、半夏温、薄荷凉之类是也。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有使气者,使味者,气味俱使者,先使气而后使味者,先使味而后使气者。有一物一味者,一物三味者;一物一气者,一物二气者。或生熟异气味,或根苗异气味。或温多而成热,或凉多而成寒,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热者多,寒者少,寒不为之寒;或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不可一途而取也。或寒热各半,昼服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则从寒之属而降;或晴则从热,阴则从寒,变化不一如此。况四时六位不同,五运六气各异,可以轻用为哉。

《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王冰曰:五气者,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也。心荣色,肺主音,故气藏于心肺,而明色彰声也。气为水之母,故味藏于肠胃而养五气。

孙思邈曰: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精顺五气以灵,形受五味以成。若食气相反则伤精,食味不调则损形。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生,后制药物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

(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