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水电建设世界之巅——探访湘人湘企勘测设计的拉哇水电站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邓婷婷
越过奇险的虎跳峡,便是金沙江上游。
这里是国家“十四五”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从青川交界的西绒到川滇交界的奔子栏,规划建设13座梯级水电站。
拉哇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第8级水电站,由在湘央企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南院)历时18年勘测设计。其最大难点是,在强震区深窄河谷建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
过去,湘人湘企在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大世界级电站立下战功。如今,湘人湘企向金沙江上游进发,攀登水电建设超高海拔、超高水准。
初冬正是施工有利时节,大坝填筑有条不紊,逐渐露出雏形。
在强震区深窄河谷,建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
拉哇水电站位于四川巴塘县与西藏芒康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游河谷。河谷深深,两岸绝壁遮天。
“拉哇水电站枢纽工程如何布置是世界级水电设计难题。”中南院拉哇工程设计总工程师王庆祥介绍,这里处于金沙江断裂地震带,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坝需要Ⅸ度设防。
“拉哇”系藏语,意思是“无与伦比的好地方”。现实中,这里却是无路、无电、无信号的“三无”之地。
早在2006年,受中国华电集团委托,中南院开始了拉哇水电站前期勘测设计工作。“设备运转全靠马,勘测人员还得把马照顾好。”中南院拉哇工程勘测人员李何介绍,前期勘测时,从巴塘县城到拉哇乡,再到河谷现场,徒步翻过两座高山,单程就要6个半小时。现场工作2个小时就得赶着返程。有一次走夜路,马和设备不慎从山上滚了下去。
枢纽工程抗震,关键是选个好坝址。
工程预可研阶段,河道11公里范围内初选了上、中、下3个坝址。为了确定哪个坝址最优,勘测人员干脆在河谷搭起帐篷,驻扎下来。
在急流中摸清水文,在悬崖上查勘地质,也经历过岩块塌方和大雪封山现场断粮……历时10年,勘测人员终于获得了全面而珍贵的数据,为坝址最终选定在中坝奠定坚实基础。
坝址确定后,选择哪种坝型对枢纽工程安全稳定至关重要。要知道,300米级高程大坝相当于近百层楼。预可研阶段,混凝土重力坝是首选,勘测设计人员却发现左岸条件并不利。
“峡谷岩体多为角闪片岩,它爆破后形状较好,强度高,是填筑面板堆石坝的天然好石材。经过大量勘测和反复比选,面板堆石坝更适合拉哇地质地形。”王庆祥介绍,拉哇水电站大坝高239米,大坝抗震设防烈度为Ⅸ度,坝高及地震设防烈度均为同类大坝世界第一。
“豆腐块”上建高围堰,急流中“钻”出关键数据
冬季的金沙江漾着微澜。围堰挺立,长达1公里。站在坝肩平台俯瞰,大型挖掘机渺小得像一只只蚂蚁。
“今年夏天,围堰成功经受住了洪峰来势汹汹的考验。”王庆祥说。这背后的首创技术——振冲桩加固围堰地基技术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望创造世界级成果。
原来,基坑存在350万方堰塞湖相沉积层,厚达50米,成分复杂,存在承载力低、砂层液化、渗漏系数小、透水性差等问题。“这好比是在‘豆腐块’上建围堰。”王庆祥说,沉积层作为围堰基础的方案是否可行,首先要搞清沉积层的特性。
一场场水上钻探大会战在江中摆开。
冬季的河谷温度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山风刮在脸上像是刀割。因为落差有800米,冬季的水流依然势大力沉。“大江中‘漂流’,又冷又急又怕。”王庆祥说。
钻机只要停止抽水半小时,水管便会冻住,因此需要24小时作业;钻船无动力,浮在江面上,大家小心翼翼协力调整船向……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勘测人员没有退缩,反而把实验室也搬到了工地,以保证样芯就地开展试验。
“钻”出关键数据,围堰设计与施工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针对沉积层处理难的问题,拉哇水电站首次采用振冲桩加固围堰地基,最深振冲桩达71.63米,为世界最深。上游围堰振冲碎石桩共完成4552根,是世界上振冲碎石桩处理围堰地基规模最大最深的土石围堰工程。
鱼儿坐“电梯”,绿色电站生态优
拉哇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亿千瓦时。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省标煤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900万吨,对川藏地区经济发展和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电站施工区域海拔近3000米,是雪域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电站下游不远处的一处沙洲,是金沙江上游鱼类的产卵场。
如何保护鱼类产卵,让它们顺利洄游至电站上游,在设计时予以重点考量。
王庆祥介绍,电站设计建设穿越山体的过鱼隧道、升鱼机工程和集运鱼系统。鱼儿在诱鱼手段的帮助下,游至升鱼机中,像乘坐“电梯”一样通过集运鱼系统安全回到上游。金沙江特有的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四川裂腹鱼等珍惜鱼类能够在安全环境里成长,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水生生态。
大江截留时,为保证下游有水不干,设计人员在导流洞设计了一套施工期生态流量放流措施。“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项目因此增加了大量投入成本。”王庆祥介绍。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植被保护也将贯穿始终。设计人员针对高寒高海拔干旱河谷适生种植物恢复项目开展研究,分批次进行植被恢复试验,论证物种在施工区的适生性,找出植被恢复最佳品种,努力保持大型基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各年级均适用,ABAB、ABCA式叠词大聚会,阅读本文全搞定(三)
叠词大聚会
叠词是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词语类型,主要分为ABB、AAB、AABB、AABC、ABCC、ABAB、ABCA、ABAC等几种形式,这些词语在句子中一般做形容词、量词或动词使用。
齐飞扬同步课堂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这几类词语,本文主要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常见的ABAB、ABCA式的叠词,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常用ABAB式叠词打扫打扫 打扮打扮 打探打探 分析分析
尝试尝试 打听打听 溜达溜达 搅和搅和
拨拉拨拉 研究研究 乐呵乐呵 锻炼锻炼
考虑考虑 教育教育 教训教训 比划比划
练习练习 切磋切磋 考验考验 学习学习
比试比试 修理修理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讽刺讽刺 羞辱羞辱 热闹热闹 紧张紧张
暖和暖和 凉快凉快 精神精神 放松放松
活跃活跃 飘扬飘扬 鼓励鼓励 表扬表扬
积极积极 参与参与 帮助帮助 伺候伺候
孝敬孝敬 炫耀炫耀 按摩按摩 透露透露
照顾照顾 整理整理 布置布置 享受享受
叫唤叫唤 评价评价 体会体会 感受感受
体验体验 检查检查 辛苦辛苦 研究研究
琢磨琢磨 思考思考 品尝品尝 检查检查
按摩按摩 交流交流 体验体验 感受感受
沟通沟通 清理清理 帮助帮助 轻松轻松
鲜红鲜红 碧蓝碧蓝 交流交流 碧绿碧绿
讨论讨论 乌黑乌黑 粉红粉红 紫红紫红
常用ABCA式叠词数不胜数 精益求精 闻所未闻 为所欲为
忍无可忍 难乎其难 玄之又玄 痛定思痛
百分之百 屋上架屋 天外有天 贼喊捉贼
年复一年 人无完人 梦中说梦 为官不为
法身说法 木卫凌木 豆萁燃豆 床上施床
物各付物 阳中之阳 调制解调 日甚一日
屋下架屋 节中长节 利上生利 气虚短气
子囊孢子 玄而又玄 迦布德迦 仁者安仁
衣锦褧衣 恋无所恋 智者自智 智者见智
美益求美 韩傀相韩 依无所依 字理识字
将门有将 清者自清 日复一日 权利质权
头痛治头 床上安床 急人所急 失无可失
石砻白石 头上安头 亲上做亲 难上加难
忙上加忙 管道用管 失无所失 见所未见
国已不国 愚人自愚 国中之国 口袋户口
微乎其微 仁者见仁 慎之又慎 了犹未了
戗儿的戗 牀上安牀 得无所得 屋下盖屋
避无可避 眉下添眉 日慎一日 国将不国
法无定法 新益求新 举不胜举 人之为人
梦归所梦 冠上加冠 疾味生疾 神乎其神
损之又损 仁者能仁 喜上加喜 话中有话
为所欲为 李何王李 亲上作亲 山外有山
相门有相 人外有人 山上有山 少之又少
轮扁斲轮 玄乎其玄 刑期无刑 轮扁斫轮
欢迎关注:齐飞扬同步课堂
齐飞扬 共成长
“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她是瞿秋白独女,也是新华社记者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29名同志荣获“七一勋章”,其中就包括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百岁老人——瞿独伊。
瞿独伊,1921年11月出生于上海,浙江萧山人。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杨之华之女,瞿秋白继女。1941年和母亲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她绝不屈服。作为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瞿秋白牺牲那年,瞿独伊只有14岁。
瞿独伊与父亲瞿秋白、母亲杨之华的合影。
1928年4月,瞿秋白秘密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筹备工作,会后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同年5月,作为中共“六大”代表的杨之华带着瞿独伊来到莫斯科。
瞿独伊和母亲杨之华在一起。
1930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国主持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杨之华也一同回国,把9岁的瞿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1941年,20岁的瞿独伊结束13年旅居异国的生活,随母亲杨之华回国,途径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时,被当地军阀盛世才扣押监禁。
“坐监狱也有好处,经过考验。”瞿独伊说,“坐监狱的时候,党组织生活我有的时候也旁听,那么我自己入党的时候,就有更深刻的理解,觉得为共产主义要奋斗一生。”
1946年被中共中央救出送到延安后,瞿独伊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丈夫李何一道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
新中国成立 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
瞿独伊担任开国大典俄语播音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作为俄语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泽东主席的讲话。
“开国大典的时候很兴奋,新中国成立能够向世界报告,告诉他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当然觉得自己很光荣。”瞿独伊回忆道。
她和丈夫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
1950年3月,瞿独伊和丈夫李何,被派到莫斯科去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
新华社莫斯科记者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外建立的第一个新闻机构,瞿独伊和李何也成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李何的护照是一号,瞿独伊的护照是二号。
瞿独伊(左一)和丈夫(右二)李何。
瞿独伊和李何的工作,在赴莫斯科的旅途中就开始了。1950年3月12日,正逢苏联举行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为了使每个选民都有投票机会,苏联在列车上也设了投票箱。他们采访了列车上去莫斯科的旅客,请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完成了从国外发回的第一篇新闻。
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只有瞿独伊和李何夫妇,没有周六周日,整天忙得团团转,瞿独伊戏称他们夫妇是“八大员”(译电员、翻译员、交通员、采购员、炊事员等)。
他们的报道多次受到新华社总社通报表扬
1950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盛典,为了充分反映当时苏联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瞿独伊夫妇夜以继日地工作,翻遍了列宁图书馆的报刊及有关资料,采访了曾到过新中国的第一个苏联代表团的成员,先后向国内发回10多篇消息和通讯,受到新华社总社的通报表扬。
瞿独伊在医院采访。
1952年5月,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瞿独伊夫妇与代表团商定,以翻译和秘书的身份,争取到陪同该团一起到苏联各地参观的机会,在紧张的参观行程中,发回10多篇通讯报道。后来,他们又将这种经验沿用在了中国青年代表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团的赴苏活动中,既完成了带团参观访问的翻译、秘书工作,又扩大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活动范围。
瞿独伊与当地人民交流。
当时,莫斯科分社与国内总社联系和发稿的方式,通常是寄发航空挂号信,每封信要2.4卢布,一般是每月互通一次情况或报道,手续繁琐,首先要由大使馆的译电员把所要发稿件译成电码,再用打字机打出。同时还要把电讯稿译成俄文。这样一来,一条电讯稿,往往要发几个小时。于是,李何、瞿独伊在发稿时,常常会反复推敲,精打细算,力求少花钱、多办事。
1957年,瞿独伊夫妇奉调回国。他们离去时,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队伍包括译电员在内共有4人,大小车辆2部,各类通信器材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957年回国后,瞿独伊在中国农科院工作。1978年,她回到新华社,从事国际部俄文组编辑、翻译工作,直至1982年离休。
本文综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华社等整理报道
本文编辑:徐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