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戈达德火箭(戈达德)

戈达德火箭(戈达德)

浅论让·吕克·戈达德作品中的导演理论

文|小张

编辑|小张

前言

“导演理论”这个词是弗朗索瓦·特吕弗创造的,他意识到美国导演经常在严格限定的参数内工作,参考他们可以导演的电影和剧本的类型。

因为这些通常是预先确定的,允许导演几乎没有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想法。然而,尽管有这些限制,一些导演,如希区柯克,也能够实现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导演的作用是协调生产所有要素,及其各个阶段,能够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真正作者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安德鲁·萨里斯的观点中。

他认为在几部电影的准备过程中,导演可能会透露出风格,或主题的某些反复出现的特征。

就像他或她的个人签名或印章在电影上,明确无误地将它识别为他们的产品。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导演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德的作品,以便发现这位导演作品背后的独特线索。

通过对四部电影《一个女人是一个女人》、《薇薇尔的生活》、《美丽的梦》和《一场革命》的研究,使戈达尔电影中的独特元素从其他导演作品中脱颖而出。

戈达尔电影中的电影技术

戈达尔的电影实际上是对电影中反身性概念的系统思考。像电影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展示与现实的距离,它可以是这样一种形式,让作品在讲述自己。

它增强了观众的感觉,即正在观看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在屏幕上播放的内容之外存在着一个现实。在他的大多数电影中,戈达尔能够建立一个明确的区分行动,参与描绘通过电影的事件。

戈达尔作品中固有的反身性,是他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特征之一。他在电影中反复使用不同的参照系来呈现叙事。

电影《薇薇尔的生活》讲述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女人安娜的故事。然而戈达尔却通过非直接视觉影像的方式,为这个女人创造了一个电影肖像。他依赖于观众对电影主题人物的主观体验。

他使用采访,章节标题,书信写作,哲学对话以及朗读几篇文本。

所有这些都形成了潜台词,观众从中获得了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女性的心理画面。

戈达尔像拼贴画一样,将所有这些不同的碎片拼凑在一起,以获得一个统一的图像,一个在每个观众心目中因其个人感知而不同的精神画面。

例如,在电影开始时,随着演职员表的播放,屏幕上出现了娜娜这个人物的轮廓。

然而,观众不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女人,因为她的脸是侧面的,她出现在一个半命中的阴影镜头中,这使得面部很难清晰。蒙塔古的一句话提供了一个参考背景,暗示了电影中丰富的潜台词。

这个角色是从后面拍摄的,镜头快速移动了一会儿,从镜子里偷偷瞥了她一眼。

然而,这一瞥几乎就像是一种侵犯,摄像机迅速移开,好像它从事了窃取她的图像的违禁行为。这种技巧在整部电影中反复出现,娜娜这个人物的观看者的体验是通过他人的参照系,而不是通过直接观看这个人物。

这些电影呈现出一种近乎纪录片的氛围,话语创造了对人物的主观印象,这种印象是观众基于对她短暂的一瞥和所获得的信息而收集的,像纪录片中事件记录一样呈现的信息。

电影动作与电影,和戏剧中的海报,和场景的关联象征着某种事件。这导致了戈达尔电影本身的最后时刻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真实性。

例如,当一个角色的死亡发生在电影的结尾时,观众往往会通过已经看过的电影和海报的参考框架来看待它。因此在观众中激发的不是悲剧、怜悯和恐惧,而是一种电影不可避免的感觉。

好像这个角色已经被吸收到电影现实和不朽的参考框架中,而不是在屏幕上播放的悲剧现实。戈达尔成功地运用了这种从电影本身后退的技巧,并在电影的主要参照系之外,提供了对电影的叙述、观察或评论。

这是他所有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特征之一,也符合布莱希特的异化理论。布莱希特的假设是,我们作为人类,通过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与我们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

例如,这与我们对世界的实际经验不一致,但实际上,沿着一条不同的道路前进,将世界客观化,而不是允许它从我们的主观经验中发展出来。

这往往会把我们隔离在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在客观世界中的客观知识、表达方式与我们可能获得的主观经验形成鲜明对比。戈达尔的职业生涯的特点是探索现实主义和电影风格。对戈达尔来说,没有现实,只有相机。

在讨论他对真实经历的描述的兴趣,而不是为观众想象的虚构形象时,戈达尔自己解释说:

他喜欢在别人对某个主题、地方或主题失去兴趣并且与之相关的戏剧已经褪色后,去参观这个主题、地方或主题,以便捕捉事件存在的真实性。

他指出电视上的图像是如何被操纵的,从而反驳了摄像机所描绘的事实不言自明的观念。

因此,戈达尔的电影带有他自己看待生活方式的独特印记,他质疑可见事物的真实性的方式,他不愿意仅仅因为别人说它是真实的就接受它是真实的。

戈达尔认为,数字媒体提供了更少的深度,正是因为它不允许现实和反身性的并置,而这在电影媒体中是可能的。

戈达尔电影中声音的运用

戈达尔在创造电影体验时,对音乐和声音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尤其是在他的电影《新生》中,他使用了曼弗雷德·埃歇创作的音乐。

在传达他对戈达尔于1962年发行的电影,《薇薇尔人生》的印象时,埃歇表示,这部电影展现了导演对图像、声音和节奏的非凡敏感度。因此当观众闭上眼睛时,它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打动观众。

在他的电影《一个女人》中,戈达尔利用各种声音的混合来产生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在与现实结合起来看时是故意不和谐的。

比如影片中间前后,主角安吉拉和男朋友坐在咖啡馆里,让他先说点假的,再说点真的。

然后她痛苦地指出,不管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他的表情一点也没变。

这部电影反过来又显得把严肃的事情轻描淡写,把严肃的事情轻描淡写,刻意偏离现实。

故事本身是关于天使想有一个孩子,她的男朋友埃米尔没有准备好,她威胁要与他最好的朋友阿尔弗雷德。

相反,他试图叫她虚张声势,她实际上继续下去,只有意识到她已经走得太远,把一个严重的问题变成了一个轻浮的问题。

戈达尔在电影中使用的声音增强并修饰了轻浮和不真实的元素。整部电影与音乐铃声和口哨声产生共鸣,有一些过度的音效,音乐突然以夸张和荒谬的方式膨胀,并穿插在这些文学参考中。

在这部电影中,声音的使用是不拘一格的,似乎导演在玩童趣,制造必须快速变化的声音效果,好像它们必须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这再次证实了导演试图印在观众身上的反身性。这一点可能会特别注意到,例如在电影开始的一个场景中,那里有些酷。当主角走进一家咖啡馆时,背景中播放着流行音乐。观众会自动将该图像与主角的个性联系起来,即时髦和酷。

然后,当她离开商店时,音乐突然停止,没有了感官背景,观众被迫改变他或者她对这位年轻酷女人的最初印象,把她看作是另一个走出商店的普通女人。

戈达尔描述了他如何将电影《梅普里斯的奥德赛》的场景,以一种与主电影截然不同的方式照亮,以给人一种电影发生在另一部电影中的印象。

这些特殊的场景将被拍摄成“色彩将更明亮、更暴力、更生动,在它们的组织中也有更多的对比。”这与《薇薇尔人生》中使用的纪录片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例如,画外音和口语化的诗意叙事,只为贯穿整部电影的娜娜这个角色的迷人一瞥,提供了背景。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戈达尔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他的电影展示了他自己独特的印记,他努力通过利用声音、色彩和文体技巧的工具来描绘他的角色的情感细微差别,以传达一种远远超出电影中发生的实际事件的信息。

导演对现实本身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对什么是真实的,以及在视觉上显而易见、现实之外的东西,不断质疑,可以在他的电影中找到。

他试图传达一种情绪和气氛,但并没有直接融入主要叙事,而是必须由观众通过电影文本中存在的微妙迹象来收集。

戈达尔没有通过使用特写镜头等方式,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某些视觉和听觉元素,而是让观众微妙地辨别这些信息,在看过电影后很长时间内思考电影,以抓住电影中呈现的元素的意义。

通过这个过程,戈达尔迫使观众面对一个隐藏的现实,这个现实可能存在于表面之外。

布莱希特式的疏离感表明,观众需要修正他们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他们更多地依赖自己的主观经验。这种在电影观看体验中灌输反身性,并迫使观众质疑他所看到现实的能力,是导演戈达尔的一个特殊特征。

他使用文学和诗歌,以及电影和戏剧典故,旨在促进观众的反思体验。他的角色在一个像电影材料一样丰富的视觉、听觉和空间线索的背景维度中反映生活,向观众呈现一种远远超出视觉图像的观看体验。

导演愿意尝试前卫的技术,用非常规的方式来传达他的电影信息,这增强了他电影的复杂性和美感。导演理论要求一个作者的作品,展示出一个明确无误的印记,来识别它并使它与众不同。

戈达尔电影观看体验中固有的疏离和远离电影视角的反思,是其他导演的作品中没有的。

因此,导演理论与戈达尔有关,因为实际上,导演必须在他的电影中表现出某些反复出现的特征,就像他在电影中的签名一样。

这就是戈达尔在每部电影中,通过光、声、剪辑和风格的独特和实验性结合所完成的,这促进了反思并呈现了多面的现实。

参考文献

戈达德的生命清单立下127个人生目标,完成绝大多数

当人们绝望到要放弃的时候,常会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有待挖掘的力量源泉,如果这个时候能够释放这种力量,那么你的灵魂会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约翰·戈达德,1924年出生于美国,他在15岁之前,似乎一直都与其他小朋友没什么区别。可是这样的情形却在他15岁那年的一个雨天被改变了,在这一天,戈达德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让自己用毕生来追求。

他定目标的起因是当时他正百无聊赖地听着大人们说话,而奶奶说的那句“如果从前,我做了这件事,那么我现在会···.··”让他瞬间得到了领悟:为什么大家总是在事情过去之后才追悔莫及呢?以后我可不想像他们一样后悔自己没有去做某件事。

他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在纸上写下“我的人生目标”几个字,并且列出了多达127个人生目标。这在当时大人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谁会相信一个孩子可以将这长长的目标清单一一实现呢?

但是约翰·戈达德没有食言,他在自己以后的日子中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这张清单上的人生目标,而且不管多难,不管多危险,他都没有因此而退却过。在他70岁的那年,他已经完成了清单中的109个目标,而这每一次目标的完成都给予他更大的信念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约翰·戈达德知道,与同龄人相比,在长大的过程中,很多人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目标,而他却从来没有做任何的退缩。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退后一步,会产生很多不良的连锁反应。

虽然这些目标说起来很简单,可实施起来却充满着挑战与危险,比如攀登非洲最高的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探索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世界流量第二的大河刚果河······戈达德为实现这些目标付出了常人所没有的毅力与坚持。

他在完成尼罗河探险目标的时候,不但遭到了来自世界上第二大哺乳动物-河马的肆意攻击,而且还得了严重的疟疾,那种全身虚脱的痛苦让他差点儿无法走完那次探险之路。

约翰·戈达德努力坚持,咬牙对抗身体的不适,就在他进入尼罗河最危险的湍流段时,出现了雪上加霜的事情-他遇到了携枪歹徒们的拼命追击。戈达德不顾一切地向着尼罗河口划船,最终将那伙人摆脱掉,而他的尼罗河之旅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诸如此类的探险并不是戈达德人生目标中的全部,在59岁那年,约翰·戈达德完成了第106个目标。而在这106次的目标实现过程中,他就经历了多达18次的死里逃生。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经历一次就足以铭记终生的经历却被戈达德视作平常事,他非常认可自己的这种坚持。

每一次目标的完成都让约翰·戈达德更加热爱生活,他对一切事物都非常欣赏。约翰·戈达德非常清晰地看到,当人们绝望到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有待挖掘的力量源泉,如果你能够释放这个力量,那么你的灵魂会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戈达德一生都坚持身体力行,因为他坚信: 只要活着就要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从来不能因为艰难与危险而止步不前。正是因为这种坚持,戈达德才成了英国皇家地理协会的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从而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各种荣誉。

启示:

所有人都有目标与梦想,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去实现它们,因为在困难面前,人们往往更贪图眼下的安逸。这样的贪婪让我们失去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努力追求目标的动力,所以我们得到的永远只是对“约翰·戈达德们”的感叹与敬畏。

作品来源于《管好自己就能成功》。

跨越星辰:中国航天的下一个梦想

中国探月·梦想与探索

跨越星辰:中国航天的下一个梦想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舱成功着陆。本报记者 李一叶摄

航天员陈冬第一次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是2年前。

与青年代表交流后,陈冬站到了高耸的发射塔架顶上。凭海临风,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文昌执行任务。”他的兴奋与期冀溢于言表。

嫦娥五号“奔月”前夕,记者第一次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光顺着高大的发射塔架向上、向上,我们惊讶地发现,下午2点半的湛蓝晴空中,竟浮现出半个月影,浅白朦胧。

原来,不论你抬头或不抬头,月亮一直就在那里。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目睹别样的日月同辉,怎能不令人遐思万里?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讲过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攀登珠峰途中,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遇难。生前,当被人问及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山就在那儿。”

当万户决定飞天,九天似乎不再遥远;当我们开始奔月,月亮也是我们的家园。

从2020年11月24日发射成功到12月17日携月壤平安着陆,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太空之旅。

一路走来,从南海之滨的航天发射场,到首都北京的航天城,再到蒙古草原的茫茫雪野,我们追逐着“嫦娥”的脚步,追逐着圆了又缺的月亮,也追寻着跨越星辰的中国航天人。

茫茫宇宙,人类犹如大航海时代的一叶孤舟。太空无垠,天路无尽,唯有不懈探索,才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人类没有翅膀,因而更需仰望星空

这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

漆黑辽阔的太空背景中,一颗蓝白相间的精致“弹珠”,漂浮于永恒的静默之中。

当地球上十多亿微信用户,每次启动这款跨平台通讯工具,这颗“蓝色弹珠”都会跳到眼前。

这张48年前的照片,由一位执行探月任务的美国宇航员用苏哈相机拍摄,呈现的是人类在太空眺望地球的景象。

凝视这张图片,你会发现,没有哪一门科学会像“航天”那样,能满足人们永不停歇的幻想。

人类没有翅膀,因而更需要仰望星空。它启迪着人类,不仅仅要关注眼前,还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那些看似遥远、却能够影响我们未来的事情。

最大胆的先驱者也难以想象,有一天,人类会携带大航海基因,在更为壮阔的星辰大海,开启更为深远的征程。

科学家说,月球是一颗宇宙地质的时间胶囊。皎洁的明月,中国人在唐诗宋词里吟咏千年。

当代中国航天人的科学探索,呼应了华夏祖先的远古梦想。对星辰的崇拜,在远古的东方传说中由来已久。中国人的星空,仿佛是关于地上中国的另类备忘录。

如今,中国人不仅有仰望星空的渴望,更有了探索未知的力量。

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一所医院的食堂,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正式举行,钱学森任院长。这一天,是中国航天事业诞生的时间坐标“原点”。两年后,钱学森提出“要到月亮上去”。

每一班时代列车的轰鸣声,都需要科技的力量作为前进的燃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竞相探月,但那时的他们更多是为了冷战需要,目标就是超越对手。

12年前,嫦娥五号的设计师们每人收到一张照片,上面是陈列在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已有30多年的一件美国展品——一块月岩。

接过这张叶培建院士拍的照片,设计师们觉得手中沉甸甸的。

这份沉甸甸,穿越时空,承载梦想。今天我们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时刻——当嫦娥五号在月球挖下第一铲土,留下了镌刻在月表的痕迹,带走了月面上的专属记忆。

“中国在探月方面的各种创新源源不断,其中一些研发成果具有先锋开创意义。”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热列兹尼亚科夫说。

作为“嫦娥”家族“最有头脑”的探测器,落月、采样、上升等各个关键动作,都由嫦娥五号自主完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赖小明介绍,为了保证探测器完成月面自主采样任务,他们试验了足有五六百次之多。

欧阳自远院士评价,“嫦娥五号起了非常好的先锋作用,提高了我们的信心,演绎了我们的技术能力,是非常好的一次尝试。”

中国探月的脚步,与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重合、叠印。

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任务指挥员胡旭东,见证了中国航天从小火箭到大火箭,从低轨道到深空探测,“一步步走来,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

太空中每一颗闪烁的“中国星”,都见证了这场跨越38万公里的伟大历程

11月2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对岸的海滩上,无数仰望夜空的眼睛中,有一双黑色的眸子格外清澈闪亮。身穿红裙的9岁藏族女孩普珍,放声高歌。

为了追寻航天梦,普珍和其他22名西藏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飞越三千多公里,从雪域高原“追”到南海之滨。

23天后,四子王旗,雪野茫茫。呼吸着冬日草原的冰冷空气,巡逻护卫的骑兵来了,天上地上的搜索回收分队来了!

嫦娥五号,归来有期。连续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嫦娥。

嫦娥五号,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放飞的第300颗“星”。这次任务,是我国目前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堪称中国航天深空探测能力的一次大考。

太空中每一颗闪烁的“中国星”,都见证了中国航天人这场跨越38万公里的伟大历程。

为了这场考试,中国航天人已经冲刺多年。

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有句名言:“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抬头望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古代中国人吟出的词句同样富有哲理意蕴。

有人说,航天人,就是这样一群“来自明天的人”。

在火箭发射现场,在任务飞行控制大厅,随处可见中国航天的蓝色徽标。

徽标中间,一个箭头象征火箭冲天而起。火箭的本质是能量转化的工具,将推进剂中蕴藏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和有效载荷的动能,尤其是有效载荷最终的速度。

箭头往外,是三个同心圆,这三个圈象征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也代表人类航天梦想的三个阶段。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好比中国航天跑进了最内圈和第二个圈之间:摆脱地球引力,活动空间扩展到了太阳系。

从嫦娥四号起,中国航天的历史开始出现“人类首次”的字样。

不论是行星探测还是小行星探测,强大的火箭运载能力,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长征火箭家族中,只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可以将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是运载火箭能力的集中检验,也是中国航天能力的最佳注解。”长征五号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说,未来,长征五号还将发射更多有“分量”的大家伙。

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写下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新篇章。这背后,是中国航天领域一项项重要技术突破和重大科学进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靠基础研究,国际上通用做法,是用大工程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中国探月工程,带动了深空测控技术、火箭准确入轨技术、探测器技术、变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精确控制技术和66米口径地面深空探测站等技术的发展。

一路走来,中国航天技术不断革新,产品不断迭代,人才不断升级,正在将更多神话变为现实。

航天科技,从来就不是仅仅只用于探索太空。所有的尖端技术,最终都会产生溢出效应,推动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的背后,跳动着人类梦想的火焰。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总是想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奥秘。

“探月梦”促进了“中国梦”。探月工程进一步激发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探索精神。

从几年难发射一次,到一年要发射几十次; 从一次只能打一颗卫星,到同时可以打多颗,对中国航天人而言,打得最好的“星”,永远是“下一个”。

越来越多的天体上,会出现这抹“中国红”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大厅一角, 25岁的航天人林武军在值班日志上签下名字。

上大学时,林武军学的是飞行器设计。坐在值班席位上,紧张操作间隙,他会盯着大屏幕上的飞行轨迹。

“火箭和探测器飞到了地图上哪个地方?那里是大陆还是海洋?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上,又有着什么样的风景?”这是许多航天人都曾有过的想象。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马斯帕洛马斯航天中心,直径15米的抛物面天线,犹如射向宇宙深处的眼睛。

这一次,它将协助嫦娥五号返航。追踪到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的准确切入点,就可以知道探测器着陆的具体方位。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嫦娥五号任务型号副总师赵凤才对一个数字记忆犹新。

1997年夏天,高考结束后,一名同学想不通,成绩拔尖的赵凤才为啥会报考一所没什么名气的学校。“招生简章上写着,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只有960亩!你别一激动,选这么小一所大学。”

960亩到底有多大?赵凤才并没有概念,吸引他的是这所学校的一个专业——航天测控。

20多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赵凤才的世界已经大得那位同学无法想象,从略显局促的校园,扩展到了广袤无垠的太空。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想象力。”科幻作家刘慈欣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这是一位普通中国人的梦想——

大地笼罩在散发着玫瑰色和天青色柔和光芒的大气层下,繁星密布空中。摄影师戴建峰最引以为傲的一幅作品,呈现的是中国西藏梦幻般的星空。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职业星空摄影师,戴建峰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他的梦想,是未来不久,可以看到人类重返月球、登上火星。“再想远一点,我是不是也有可能去太空拍星星?”

这是一位普通中国孩子的期待——

每当“嫦娥”发射升空时,北京天文馆里的月岩就会火一阵儿。这次,嫦娥五号去月球“挖土”,观众们的热情就更高了。

“1978年,美国政府向我国赠送了重量仅为1克的月岩样品,其中的0.5克用于科学研究;另外0.5克就在您的眼前。”展台前,张先生一字一顿地给10岁的儿子读完“小石头”的注释。

孩子期待着,这次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部分月球样品,能放在馆里展出,给大家带来更丰富的“探月”体验。

这是一位天文学家的遗憾——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毛淑德希望,每次火箭发射所带的载荷里都有望远镜,这样就可以让天文学家摆脱大气层干扰,去探索宇宙。

即使现在火箭飞行很快,但还不到光速的万分之一,飞到最近的星系也要几万年。对天文学家来说,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

这是一位普通航天工作者的期望——

年轻的航天人熊强,是文昌航天发射场一名工作人员。他所在的团队负责火箭发射时的高速摄影。执行设备转场调试任务时,他们要穿过正在加注的塔架区域。

熊强戴的防静电白色头盔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久前,师傅吴东将这个头盔传递到了接替他的熊强手上。

旗帜,从来不只是一面布而已,它承载的是为一个理念奋斗的所有重量,凝聚的是拥护这面旗的所有人的力量。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满怀骄傲地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还有五星红旗那一抹中国红!”

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太空亮相,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对浩瀚宇宙的致敬。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微笑着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手持五星红旗,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

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互拍,首次传回探测器携带五星红旗的全景照片。

2020年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展示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照耀下,这面国旗异常光彩夺目。

等到不久的将来,天问一号还会将这面庄严美丽的旗帜,带上火星。今后,越来越多的天体上,会出现这抹“中国红”。

中国航天人,在这面旗帜下集结,向未来出发。

这里,是汇聚了中国众多尖端科技的中国航天新母港——文昌航天发射场。

从海滨的发射工位到场区的指挥大楼,要穿过一片椰林和草地。正午的阳光洒在草地上,一群黄牛悠然地低头啃食。

这一田园牧歌般的场景,就这样略显突兀地闯入记者眼中。2天后的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飞向月球。

对电视前观看嫦娥五号发射直播的普通人来说,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数倒计时。

当你真正置身于发射现场时,会发现,其实开始倒计时的时候,谁去数都一样。真正有技术含金量的工作,都在倒计时的开始前。

“飞控专家组的最高境界就是喝咖啡、聊天,无事可做。” 叶培建院士有一个“大心脏”,见证和亲历了我国探月工程论证、立项、发展至今的历程后,他的内心早已波澜不惊。

这位中国探月“主帅”的终极生活理想,说来也简单:一座不大的房子,半亩地,两棵果树,一畦青菜,一个鸡棚。

“想这样,却很可能难这样!” 叶培建院士淡淡笑了。因为,中国航天的下一个和下下一个“小目标”,还在等待着中国航天人。(本报记者 高立英 贺逸舒 杨 悦 李一叶)

来源: 解放军报

传奇天才落幕:他曾想封住太阳,用原子弹找外星人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那些最有趣的事:用一个“球”去锁定外星人,用核弹驱动航天器,90多岁的时候还和好友霍金启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生命探索计划……

96岁,继霍金之后,这位重量级天才科学家——弗里曼·戴森,走了。全球的媒体已经持续报道了一周,他平生的传奇仍没有讲完。

弗里曼·戴森 | Freeman Dyson 1923·12·15 - 2020·2·28

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戴森与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为伍:爱因斯坦、玻尔、哈代、奥本海默、泡利、费曼……《自旋波》一文更是被奉为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

挚友杨振宁说他,“解决数学问题的绝妙能力在20世纪无人能及 ”,科学趣味纯正得可怕。

但这些并不是戴森生命的全部,正如他的讣告中所说,“(他)曾提出过许多革命性的科学见解……在众多领域均有贡献”,以至于“没有他的才华,世界将暗淡些许”。

今天,阿信不讲学术,只说戴森的“副业”——他与外星文明探索的那些事儿。

外星人在球里?

在成人世界中,有个“无聊”到难上台面的问题,但基本上每个小孩子都会好奇:真的有外星人吗?

也许只有戴森,才会认真地用一篇顶级科技期刊论文的篇幅来回答:当然有!不过他们很厉害,我给你个法子,去找找看。

1959年,戴森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工恒星红外辐射源的搜寻》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思维实验——“戴森球”。

“戴森球”可能看上去就是这个样子

戴森爷爷在论文里说,只要在宇宙中找到了一个大到能包住太阳的金属球,那里就是外星人生活的地方。

为此,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术解释:

宇宙中的文明是不断发展的,对能量的需求也必将不断提升,对外星人来说,有朝一日肯定要采集他们所在星系恒星的所有能量才行,这时候他们会建造一个用“太阳能板”拼接起来的大球,把恒星装进去,以便于把能量一丝不剩地全给吸走。

“戴森球”就是这样把太阳包起来的

所以理论上,这个“戴森球”吸收恒星能量后会产生大量红外辐射,可能在星际距离上被探测到,我们顺藤摸瓜就能定位到外星文明。

其实戴森爷爷在不少访谈和著作中透露,他从小就是个科幻迷。

8岁左右时,戴森读到儒勒·凡尔纳的著作《赫克托·塞瓦达克》,内容是关于一个星球的探险,这个故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而戴森球的这个“神来之笔”其实来自奥拉夫·斯塔普尔顿1937年的科幻小说《造星主》。

《造星主》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威廉·奥拉夫·斯塔普尔顿,讲述了灵魂在宇宙中各个星球上进行自由探险的奇幻故事。

“戴森球”这个概念一被抛出,它天然的科幻气质就被许多科幻作品吸纳,比如,科幻系列电影《星际迷航》,以及拉里·尼文的“已知空间”系列《环形世界》《环形世界工程师》等作品。

电影《星际迷航》中出现的“戴森球”。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疯狂得不着边际的想法在提出60多年以后,还真就出圈了。

2015年9月的一项研究将一颗神秘恒星推向风口浪尖。这颗恒星编号KIC 8462852,俗称塔比星,距离地球约1480光年,光变曲线极其异常——在2011年3月5日至2013年4月17日期间,亮度出现多次无规律下降,其中包括两次15%和22%的骤降。

塔比星的异常令人费解,远不是凌日现象所能解释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杰森·莱特根据戴森老爷子挖出的脑洞,认为:它该不是被“戴森球”包起来了吧?

在之后的跟进观测中,塔比星的光变曲线继续出现不明不白的异常。天文学家对此提出多种自然解释。比如,行星碰撞产生大量残骸、彗星群解体、恒星因吞噬行星而变得不稳定......

然而,没有一种能够与所有观测数据完美相符。

这也为戴森球的可能性保留了余地。不过,天文学家没能在塔比星周围侦测到戴森爷爷说的那种红外辐射异常。

Anyway,这最起码说明,天文学家开始采纳了戴森的思路,利用红外卫星对宇宙中的恒星展开光谱观测,试图搜寻外星文明的迹象。

不成想,戴森一生中最大胆的设想,还真的从科幻童话一步步走进了现实。

原子弹不是用来干仗的,是用来发射火箭的!

20世纪50年代,和很多科学家一样,戴森被原子弹“引诱”进了物理学的职业生涯。

1958年,戴森开始计划建造一支由核弹驱动的宇宙飞船舰队,环绕太阳系航行,它被称为“猎户座计划”。

为“猎户座计划”设计系列火箭

计划的框架很简单:制造迷你型原子弹,然后从飞船的尾端逐个引爆。每次迷你型核弹爆炸,都会产生一股能力冲击波,推动星际飞船前进。

原则上,如果连续释放一系列迷你型核弹,火箭可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戴森还拉了一位核物理学家泰德·泰勒入伙。这一任务主要的挑战是如何精准控制一系列小爆炸,使星际飞船能安全地驾驭核爆炸的冲击波而不在这个过程中被摧毁。

他们设计出了这种航天器的初步模型:最大的模型直径为1/4英里,重达800吨,由1080枚炸弹推动。理论上,它可以达到光速的10%,并在40年内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尽管这艘飞船体型巨大,但计算表明它应该是可行的。

然而,由于建造猎户座号太空舱的推动器必然要产生出一种新型便携的核弹,在当时美苏争霸愈演愈烈的环境下,泰勒和戴森敢想但是不敢干,出于和平的考虑,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介绍“猎户座计划”。加来道雄后来采访泰勒为何放弃“猎户座计划”,泰勒回答说,不想研究成果被恐怖分子利用。

1963年,随着《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小型原子弹的实验变得更加困难,猎户座号太空舱也迎来了它的最终命运:被作为一种好奇心收录进了科学书籍。

航天飞船虽然没建成,但戴森称这段时期是“科学生涯中最令人兴奋,也是在很多意义上最快乐”的日子。可到了1969年,随着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这种快乐也随之消散。

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将人类首次送上了月球,在戴森看来猎户座核动力火箭才是火箭中的“兰博基尼”,搭载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由化学燃料驱动,效率很低,是火箭中的“自行车”。

戴森的朋友回忆道:“在弗里曼·戴森的眼里,这些都令人失望。”

为什么他会对阿波罗飞船感到失望?

因为戴森想用核燃料推动火箭,它比阿波罗号飞船使用的化学燃料高效很多,通俗来说,就是家里有兰博基尼你不开,非要骑一辆小破自行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将能触碰群星的世界

因为核战争的阴云,人类放弃核动力火箭,尽管戴森有点失望,但即使到了90多岁,戴森依然没有放弃探寻外星文明的梦想。

2016年,斯蒂芬·霍金和弗里曼·戴森通过支持一个名为“突破摄星”的项目震惊了世界。

2016年,戴森和霍金曾为“突破摄星”计划站台。

该项目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

霍金、戴森等在发布会上讲解“突破摄星”

而且这个项目比“猎户座项目”更加环保,不用核能驱动,直接用“光”,而且是人类研发出的已知最强光——“激光束LFEX”。

它的峰值功率可达2千万亿瓦,功率相当于全中国接收到的阳光功率总和,但这些能量被集中在了头发丝粗细的空间中。

光束照射在4米乘4米的极薄光帆上,能为质量仅几克的航天器施加数万倍重力加速度,在这段距离内加速到光速的20%,所需时间仅1分多钟。整个过程消耗的能量,与发射一艘航天飞机所消耗的能量相当。

为飞船提供动力的激光从地球上发出,由飞船的光帆接收。

“突破摄星计划”的构想是开发纳米飞船,将复杂的芯片放置在这样的光帆上,人类要做的,仅仅是在地球发出这些激光束就能让它们飞向太空。这些芯片不过拇指大小,重量不到1盎司,却能包含数十亿个晶体管。

这项探索最有吸引力的是,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必等上一两百年。

现实地说,人类的第一艘星际飞船可能不是载人飞船,而且一艘不比一枚邮票大多少的纳米飞船。

纳米飞船不用背负沉重的燃料,动力由地球上的激光发射站直接发出。

霍金说,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用100亿美元开发纳米飞船。用1000亿瓦的激光能量作为驱动,它以1/5的光速在20年内到达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

相比之下,航天飞机运行在近地轨道上,每次发射任务都要花费近10亿美元不说,根据人类现有的化学燃料火箭技术推算,要达临近的半人马座星系大约要7万年。

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把整个科学实验室装进芯片的阶段。由于计算机芯片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我们能将成千上万的芯片送往太空,寄希望于其中的一些能够在危险的旅途中幸存下来。

根据“突破摄星”开发出的芯片只有创可贴大小

纳米飞船可以快速地对行星进行成像分析,以确定它们的表面特征、温度以及大气组成,特别是寻找水或氧气的存在。它还会在恒星系统中寻找射电辐射信号,因为这可能表明存在智能外星人。

“突破摄星”计划在基本科学原理方面表现得非常完美、可行性非常高,以至于脸书CEO扎克伯格也加入了项目董事会。

如果这一计划能够按照预期进度实现,那么人类将用20年的时间完善所有技术并发射成功,用20年时间等待它们完成前往半人马座的漫漫长途,再用4年时间等待它们将数据发回地球。

但不少科学家表示,以当下的工程技术,几乎很难实现。最悲伤的是,到现在,项目的主要发起科学家:霍金和戴森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1899年,一个17岁的少年刚刚读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世界大战》,然后灵光一现,以实现书中的载人火箭为毕生的事业。

他的理想却成为了《纽约时报》嘲笑的对象,说这个构想荒唐而没有科学依据。

这个少年叫罗伯特·戈达德。

1945年戈达德去世,1969年“阿波罗号”登月,用的正是他构建起的所有化学火箭的基本构架,随后《纽约时报》出了一篇道歉声明:“现在清楚确定了火箭在真空中也可以像在大气层中一样工作。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

“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

戴森和戈达德一样,一生都在追求年少时代的梦想:探寻外星文明,但很遗憾,他们都没能亲眼见证梦想实现的那一刻。

很多时候,人类的进步,都是经由这种永不磨灭的少年般的好奇心实现的。戴森曾说:

“有些数学家是鸟,其他的则是青蛙。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广袤的数学远景…… ”

也许在数学领域,正如他自己评价,他是一只青蛙,但在人类探索茫茫星空的航路上,戴森或许是一只鸟。

霍金说:

“什么是让人类独一无二的品质?在我看来,超越极限是我们独有的品质。今天,我们迈出了驶向宇宙的又一大步,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的本质就是飞翔。”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去和未来,全都在这里了:

20世纪的物理学之神爱因斯坦关于世界、关于物理的权威读本:

有趣的外星生命探索指南,专业人士对天文学前沿研究的幽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