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七绝压卷之作”是指这一首诗,大家觉得呢?
前面读过王昌龄的诗,提到了这首《出塞》但却忽略了对这一首的解读,现在忽然发现,王昌龄的诗里,要说“七绝”,这一首是不能错过的,因此,翻过头来,重新再读。原因就是:这首诗太有名了,它被明代大诗人李攀龙认定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而到了后来的杨慎编选《唐人绝句》时,将这首诗排为“全唐第一”,其实,就算放在现代,读过唐诗的人,这一首,算是“必背”一类的,人人会背的。先看全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们知道,因为唐时兵制的改革,王昌龄是为了谋取功名,因此才有了边塞之游,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番边塞之游,才有了唐诗里最壮阔的边塞诗篇(王昌龄的介绍见“已报生擒吐谷浑”那一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既然到了唐朝,为啥不能说“汉时明月”,“晋时关”?这一句,是时间和地点的交错辉映,天边的一轮明月还是秦朝时的那一轮,脚下的关隘则是汉代的关隘。意思很直白,但秦和汉两个时间点的选择,却有十足的典型意义。
中国是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北方则是游牧民族,边塞的国家级争斗起源于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朝,之前或者北方少数民族也与中土农民发生争斗,但不具备国家级的典型意义,顶多是部落与部族之间的争斗。只有到了秦代,这种争斗才上升发展成为国家之间的斗争。因此,王昌龄说,“秦时明月”!
那为什么又必须是“汉时关”呢?理由是在汉一统期间,除了汉初短暂的一段时间,汉王朝对于匈奴的战争几乎是压倒性的胜利,因此,“汉时关”就带来了一种战争获胜的象征意义,汉时的关隘就是固若金汤的,就是不可攻破的,这跟后面的诗文在情绪上是贯通的,也是爱国情绪的一种铺排,由此句开篇,壮丽而辉煌!
(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景写到人,而人未还的原因,或者仍有戍边,或者已经战死,因此这里提到“人未还”是对边塞将士的人文关怀,一首雄阔壮丽的边塞诗因此有了人文情怀,不再是一味的“铁边兵河”和“风掣红旗”,既温情又壮丽。
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其实是一句假设,假设那位奇袭龙城的飞将军在。有两种理解,一是这位飞将军已经不在了,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二是只要”龙城飞将“在,匈奴就永远是战败方。龙城是指匈奴祭拜上天的祭坛所在地,因此,占领龙城,基本上就等于打败了匈奴。这一句里的”飞将“有争论,最常规的理解是指李广,因为李广曾经有一次不小心被匈奴俘虏,匈奴士兵用网将他困住,然后用马拖着他走,李广看准时机,猛然近处的一名匈奴士兵身上夺过一把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广已经连杀了数人,跃上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迅雷不及掩耳的一连串动作,让匈奴人认为李广是神,他能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军”。甚至传说,因为李广的名字威震边疆,匈奴人的婴儿如果夜晚哭啼,只要在婴儿耳边说出李广这个名字,婴儿哭声立止。
但有个问题,李广终身没有到过龙城,因此,这里的“龙城飞将”,很可能是指的另一位汉代大将军:卫青,因为卫青的确有一次“奇袭龙城”的优秀战例。
(龙城飞将卫青)
卫青出任将军得益于他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卫青首次出征就是奇袭龙城,这次出征,共分四路,结果只有卫青一路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因为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士气基础:匈奴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意义就像”平型关大捷“。
王昌龄的“飞将”究竟何指已无从考证,我们认为,以两件事相综合论,这里的龙城飞将,指卫青的可能性大。
诗的第四句“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阴山指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东西走向,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因为是地理及气候分界线,自然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当然也就是汉军与匈奴主要争夺线。不教胡马度阴山,如果龙城飞将在,“胡马”就无法越过阴山一线,这显然又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展露。
(阴山牧场
这首诗的优点在于,时间上跨度大,有点上下五千年的意思,秦汉到唐;地理上又纵横南北,跨度阴山南北,像是纵横八万里的意思。英雄人物又是典型的,呼之欲出的飞将军;又把人文情怀,爱国情怀与这些内容镕铸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之中,词句简省,气象宏大,称它“唐人绝句之首”并不为过。有意思的是,2011年王兆鹏的《唐诗排行榜》里,这首诗仅排在第25位,就算只计七绝,也堪堪勉强挤进前十,唐人的好诗,实在是太多了。
(【唐诗闲读】之21,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七律
#心动的瞬间#
七律就是七个字一句,同理五律大家也应该知道了吧。
我还是不放心,因为头条号里的普通人太多,就像不会标准普通话的太多。
我不责怪他们,我也喜欢用口语,喜欢用本地方言,因为习惯了。不能因为没有格律格调或者是规范就要求人家改变了自己的习惯。
我可以自己改一下,我尽量说一些普通人能懂的话,写文章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诗也是一样的。
五律就是构成诗的句子中,每一句都是五个字。六律就是每一句有六个字。
这样谁还不懂那就是我也没办法了。
我今天的解释肯定有一些人是不服气的,甚至是引经据典,又是体裁,又是格律,又是什么平与仄……
那都是旧体诗,自我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些讲究。老师从来不讲平与仄,只讲什么叫押韵,什么叫意境,意境我还要再通俗地解释下,所谓诗的意境就是指诗的作者整体要表达的一个什么意思。
我有一说一,除了法律法规和公德是要遵守的规矩,其它的规矩就是某些人的个人观点,哪来的那么多规矩。有的人吃地瓜也要用接碟,我就是用手拿着吃。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在集市上买个烤地瓜还要去买个瓷器碟子接着吃。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喜欢的市长才是好市长,同理大多数人看得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诗也是文章,只不过短小精悍。什么是诗,诗是语言的精华。
七绝和七律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字数
七古
我们说七绝,一般是指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即律绝。
而不合格律的七言绝句,我们称为七言古绝。
也就是七言绝句分为七言律绝和七言古绝。这是格律体和古风的,也就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七律则指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这个不会像绝句一样产生歧义。
所以,题主应该是问遵守格律的近体诗中间的七言律绝和七言律诗有什么区别。
那就简单了,我们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
格式区别七绝四句,四七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七八五十六字。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在格律诗中,四句称绝句,八句称律诗,八句以上就是排律了。
至于律句平仄关系,押韵,句子之间的平仄“对”、“黏”规则,因为同属格律体,这些都是一样的。
古绝
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对仗了。绝句(包括七绝)是不要求对仗的。而律诗的颌联、颈联(中二联)是必须对仗的。绝句对仗,是诗人文采好,但不是必须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是律诗如果颈联不对仗,直接就是出律了,会被划为古体诗。我们找一首七律,大家看中二联的对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可以看到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联是对仗的。这是规则,所有七律都必须遵守的。
这是七绝和七律在格式上的最大区别。
内容区别这里是指普遍写法,肯定有不同的或好或歹的新奇构思,这里不予讨论。
七绝和七律从内容上来说普遍遵守“起承转合”的写法,但是又略有不同。仍然以上面两首诗做例子。
七律
七律的句子是七绝的一倍,所以“起承转合”四个字的对应是以一联两句为单位。
首联“起”,一般写景,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事由相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颌联“承”,承接首联,深化写景或写事,描述、铺陈,丰富作品层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就是详细写景色。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颈联“转”,宕开一笔,另找角度,奇峰突起一般也在此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入写诸葛亮这个人。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尾联“合”,一般承接颈联继续,但是要照应首联,称之为“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既承接颈联发出感慨,又合回首联游丞相祠堂泪满襟。
心寄明月
再看七绝。
七绝字数少,所以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最后一句作情感的爆发,以第三句的“转”作为基础,把感情发射出去,不再“合”,留下空白给人遐想。这是绝句和律诗不同的地方。
起:“杨花落尽子规啼”,交代时间。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交代时间。
承:“闻道龙标过五溪”,交代事由。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转:“我寄愁心与明月”,转换抒情。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结:“随风直到夜郎西”,深化感情。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意这里结句只是承续第三句的意思,并没有合回首句的起,而是思维发散,意在诗外了。
以上就是七绝和七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