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烘烤的意思(炙烤的意思)

烘烤的意思(炙烤的意思)

汉字解密|暑:知道“暑”和“热”的差别吗?快来看看吧

视频加载中...

说起暑假,同学们都会非常高兴,这是夏天里的假期,也是大家一年中最长的假期,可以在学习之余好好放松放松。可是,它为什么不叫夏假,而叫暑假呢?下面我们来讲讲暑字。

暑,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里说:“暑,热也,从日者声。”小篆的字形上面是一个日,表示太阳当头,炙烤大地,下面这一块像是口上面一棵树的形状,这是者字的古代形体。但这个者字和暑字的意义没什么关系,它只表读音。虽然我们现在读暑和者,觉得这两个字读音很不一样,但是在古人创造暑字的时代,者和暑的读音是相同的,于是者就被拿来作为暑的声符了。

隶书和楷书中,暑字下面的部件者进一步线条化和符号化,就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暑字。

暑的本义就是表示炎热,而炎热的气候也就叫暑了。暑和寒相对,常常连用。寒字的金文形体结构很复杂,它由宀、人、艹、仌组成。你看,寒字的外面是一个房子,中间站着一个人,人的四周都是干草,草的下面还有两块冰,人睡在冰上,那肯定就很寒冷了。所以,《易经》里面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就这样不断变化。后来,人们就用寒暑来指代冬夏两个季节,合起来就是一年。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暑占了重要的位置,以暑字命名的节气就有三个:大暑、小暑分别是夏天的第5、6个节气,处暑是秋天的第2个节气。大暑、小暑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处暑就表示暑气开始消退,秋天快要来临了。为什么节气以暑命名呢?因为它和热其实还不一样。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里面说“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故溽暑谓湿暑也”,这个热是燥热,热字底下那四点是火字的变形,火放在下烤,上面的物体水分蒸发、温度升高,当然是又热又燥;暑呢,是湿热。《释名》里说“暑,煮也,如水煮物也。”意思是暑和是煮同源的,暑就像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一样。南方的夏天不仅气温高,而且湿度大,就比如我们武汉,白天晚上感觉都是又热又闷,走到外面就像待在蒸笼里,比北方同样温度下的城市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武汉的夏天历来威力十足,长期被称作是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

既然暑的威力很大,中医就把暑看成是病邪的一种,认为暑是一种外热,当人的身体受到暑的侵袭时,很容易产生头晕、出汗、虚弱这样的不适的症状,这种情况叫中暑。严重的中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大家夏天可要注意不能在高温的室外呆太久,要注意避暑。当然,这种天气也不利于同学们学习,所以干脆就放假,让大家过了最热的时候再来开始一个新的学期,这就是大家最喜欢的暑假了。

这么热的天气又没有空调和冰箱,古人是怎么避暑的呢?他们当然只能依靠自然条件了。白居易说:“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涼? 池上随风舟。”山林里,池水边,避免太阳直射的阴处,有水有风的池边,才能用来避暑。

皇帝还可以专门跑到凉快的地方去,例如清代的承德就建有专供皇族使用的避暑山庄,供达官贵人们夏天避暑纳凉。

另外,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可以给食物降温的器物,在我们湖北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东周的铜鉴缶,它是1978年出土于随州的曾侯乙墓,这就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铸造最精美的冰酒用具,被誉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冰箱。它分为两层,里面那一层用来盛放米酒,外层用冰降温,保持食物的清凉口感,和我们现在的冰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期预告:

明天的节目中,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练文将继续为我们讲解跟夏季有关的汉字——伏字。伏这个字最开始是跟冬天有关的,为什么后来跟夏天联系在了一起?谚语说:“热在三伏”,为什么夏天又叫三伏天?汉字解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