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谢德新

谢德新

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专访池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谢德新

“我在池州整整工作了八个年头,人生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就是在池州度过。池州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在我内心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近日,在池州任职八年,离开池州十二年的市政府原市长谢德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感慨。

1

励精图治干事创业

谢德新跟池州颇有渊源。1988年跟随团中央一位领导来安庆调研时就到了贵池,当时贵池还属安庆地区。1997年一次出差来池州,感觉这里风景很好。1998年,在团中央已任部门负责人的谢德新满腔热情想去基层做点事情,向组织提出下去任职的请求。当时组织原意是安排谢德新到沿海发达地区锻炼,谢德新婉言谢绝,希望回到土生土长的安徽老家。当年4月安排到安徽池州,省里一位领导告诉谢德新,“池州好,池州是个大花园。”当时,乘坐车辆一过青通河到达池州境内,扑鼻而来的都是清香,风景秀丽的景象验证了省领导对池州的评价。

我来到池州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贵池城小、人口少,房屋陈旧,仅有几幢低矮的楼房,是个十足的落后地区。送行而来的团中央部门领导当时就安慰我说,“以后会变化的。”

我到池州后的第一个考验就是防汛抗洪。4月份到池州,结果5月份就发大水。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长江流量迅速增加,长江池州段水位全线超过警戒水位,汛情十分严重。当时长江大堤九江段出现危急状况,需从附近省份紧急运送物资,但我市殷汇镇路段被洪水淹没,道路无法通行。险情就是命令,为了确保救灾物资运输通畅,必须迅速抢通道路。当时我分管交通,就第一时间赶到殷汇和干部群众合力抢通道路,连续几天奋战在灾区,晚上实在撑不住了就在附近的老乡家睡一会,最后终于把道路抢通。

1999年夏季,池州再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水位达到建国以来的第三个高水位,池州境内58.8万亩农田受淹,特重灾人口达34万。贵池区牛头山镇黄湓圩湖堤溃破,村民家园被毁,住进安扎在江堤上的救灾帐篷里。7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池州视察灾情,后表情凝重,感慨“民穷财尽”。很快,中央作出治理大江大河重大决策,国务院出台了以治理江河流域、根治水患和灾后重建为目标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32字方针政策,仅池州长江段便拨款十几个亿。有了国家的拨款建设资金,这对当时积贫积弱、连受洪灾重创的池州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在国家灾后重建工程的支持下,池州市把江堤全部用石头、水泥硬化,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对地势低洼地段的房屋全部搬迁重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得益于移民建镇工程的实施,很多地势低洼地段的农户都喜迁新居,圩区当时盖起了一排排新房,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工程建设中,为了加快工期,市里把调度会一直开到了村,确保灾后重建任务顺利完成,池州的建设经验在全省大会上受到点名表扬。

2

白手起家大干快干

我在池州任职的八年时间,见证了当时池州干部群众白手起家奋力拼搏的发展历程。2003年,我接手市长时,池州市本级财政收入才一亿多元。

我在池州的八年时间同样也是幸运的,赶上了池州赶超发展的阶段。当时安徽由于经济基础条件差,加上连年水灾影响,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安徽奋力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沿江地区的省辖地级市,发展不足是池州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以跨越式发展加快追赶步伐,池州市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牢牢把握主动权,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一号工程”紧抓不放,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坚持抓大项目,以速度增总量,向规模要效益,努力保持了后发快进优势,记得连续几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幅都在全省前列。

2003年底,全市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近万户,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就达到100户。这些骨干企业的带动引领,促进了池州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一大批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比如,池州海螺公司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经过14个月建设实现试生产,池州九华发电公司一期工程、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清溪河故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铜九铁路池州段开工启动,安庆长江大桥上马……

为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树立勤政廉政政府形象,当时市政府专门开展建设为民政府活动,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我当时对承担上传下达职能的市政府办公室提出了“把规矩立好,把效率提高,把风气搞好”的明确要求。发展理念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启动了廉租房建设工程,在财力还尚薄弱的情况下,建设了大病救助基金、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等。建立“信访接待日”制度,探索建立信访听证评议制度。信访听证评议制度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市政府跳出“裁判者”的角色,转而由市政府在社会各界中聘请有一定代表性和参政能力、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信访评议员,组成群众性信访评议团,对信访案件进行听证评议,督促当事各方把问题解决好。这项信访评议工作当时在全国是首创,还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

2006年我调离池州时,不仅所有工程款全部结清,市财政账户还积余两个多亿。

3

3年3亿还我清溪水

清溪河是池州一条古老的母亲河,上世纪90年代因城市开发建设,在湖心路、南门环岛、秋浦东路、百牙路、清风路五处被隔断,活水变成死水。又因河道地势较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市民直接向河道倾倒垃圾,加剧了河道的污染。2003年12月,整治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历经3年的艰苦努力,清溪河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部结束。

我到市政府上任后的第一个月,就提出要治理清溪河,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市一届人大把清溪河整治作为一号议案提出来,这说明人大代表在关注这件事,作为政府,应当重视人大代表反映的心声。二是清溪河这条“龙须沟”,已经严重影响了池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和环境,必须提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三是本届政府要做的事,必须从群众最关心、关注和必须解决的急事难事入手。对于市区老百姓来讲,清溪河环境综合整治就是最期待解决的问题。

“三年三段三个亿”,当时在财政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敢于提出花3个亿来综合整治清溪河,我们是下了大决心的。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整治,不仅让清溪河畅通,还能解决清溪河的排污问题,把清溪河变成城市的一道亮丽名片。

如何推动清溪河综合整治工程,政府当时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保障工程资金,二是保证工程质量。首先,2003年市本级的财政总收入在1.5—1.6亿左右,这些钱要保证公务员的吃饭穿衣问题和机关单位正常工作运转。清溪河综合整治需要3个亿以上,如果按2003年的财政基数来计算的话,市本级不吃不喝、什么事不干,也要花2年半才能完成。市政府在资金来源上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另一方面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为了确保清溪河整治工程质量,政府严格规范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城市投资公司负责融资,城建、水利部门负责建设,进行相互监督,同时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预算的监管和审计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所有的项目资金每一分都花在工程建设上。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清溪河视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访谈结束时,谢德新满怀深情地说,能在池州这样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有过主政经历是件十分幸福的事。池州是座很美很精致的城市,美就美在她的自然清纯。池州的美是天生丽质,而不是珠光宝气,自然生态环境是池州永远的品牌,希望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来源:池州日报记者 潘世鹏

图片摄影:葛健强

编辑:汪玉/ 审稿:刘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