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找”新药,元宇宙里做实验!潘毅:人工智能让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医药研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双十定律”,即需要耗时超过10年、10亿美元才有可能上市一款新药。新药上市前,要经过一轮一轮的体外测试、动物测试……未来,这一过程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而大大缩短。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现与疾病靶点相匹配的药物,然后通过细胞数字元宇宙平台,在计算机上快速评估细胞对候选药物的反应,只需要几秒即可进入后期的临床试验。
11月16日,在第25届高交会“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主题论坛上,深圳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程院创院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席科学家潘毅为大家描述的这一幕,让人充满期待。当天,他以《AIGC赋能⽣物医药》为题,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现状和大语言模型(LLM)出发,阐述了AIGC在生物医药中领域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昨天李彦宏在西丽湖论坛上说,现在的模型太多,应用太少,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潘毅一上来就隔空回应了李彦宏的话。他认为,AI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但大语言模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成本门槛高,大模型开发和训练一次约1200万美元;技术门槛高,要具有对AI框架深度优化和超越的并行计算能力;数据门槛高,需要海量优质的相关数据作为训练支撑;监管门槛高,在安全方面并不具备人类的价值观……
如何突破这些弊端?“未来大模型的方向,应该是在垂直领域内的精准应用”,潘毅说,人们通常用“三驾马车”来描述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挑战,即:大数据、优算法、强算力,但他认为还要加上“三驾马车”——赋知识、可解释、低能耗。在他看来,大模型只是一个框架,一定要和行业和领域结合,才能有用武之地。
以人工智能在生物医疗领域内的应用为例,潘毅从最近的一则新闻谈开去——“ChatGPT击败17位医生,助4岁男孩精准揪出怪病病因”。这说明只要应用得当,AI完全可以成为人类诊疗疾病的助手。但同时,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给出癌症治疗建议时,ChatGPT只有62%的案例是完全正确的。在其他案例中,有34%的建议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与正确诊断结果不一致的答案,还有2%的案例给出了不可信的诊断结果。
ChatGPT背后海量的数据库是优势,但在专业领域里则存在着干扰信息过多的弊端。针对这种情况,潘毅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自闭症大语言模型知识向量库系统。该案例中,仅通过大约100篇自闭症相关综述、文献、电子病例、互联网问答,就将几乎没有自闭症相关领域知识的模型训练成了“专业助手”,得到的回答与最先进的GPT4模型准确率相近甚至更高;训练成本上大大缩小,该方法的训练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专业领域问答用户,特别是医学问答用户,并不需要底部模型在通用领域过多的、永不可能被提问到的问题。潘毅表示,这个系统得到了一种小规模训练成本增强LLM在高门槛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回答精度的方法,也是未来人工智能在更细分领域应用的一种探索。
除了以更精准的“信息投喂”来训练更专业的大模型外,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优势。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诸多痛点。因此,业界正在着力布局通过AI翻过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这几座“大山”,AI智药成为一条新赛道。数据桥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到2029年,全球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市场的价值预计将超过246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3.3%。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工智能在药物发现市场的使用商业化,而软件占了市场最大的份额。
潘毅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新药研发的各个领域,例如:找到靶标后,筛选出能和其紧密耦合的小分子很难,而AI可发挥作用迅速筛选,不用再一个一个去试,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再例如:使用机器学习,可以在几秒钟内创建初蛋白质分子,而在以前,这个时间也许是几个月。目前,已经有几十种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工具被开发了出来,研究人员可以混合和匹配各种方法来得出一个可行的最终设计。而随着元宇宙兴起,未来甚至可能连动物测试等步骤都可通过细胞数字孪生来完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生物医药的发展将步入一条新赛道。
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
一、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
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解析:
1. “中国”“古代”分别从地域和时间两方面来定义中医学,但潘毅老师认为这样不够完整,他认为中医学本质上是文化医学,所以加了一句“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而中医学是文化医学这一本质,又决定了中医“易学难精”。
“易学”是针对书本知识,针对考试的角度而言,中医学不比其他医学更难学。
“难精”是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不足,而现在用的中医学教材又是从古文翻译而来,任何翻译都会带来信息的丢失。为了学习得更精通深入,最终还是需要回到古代原著本身。可是我们现代大部分人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要想学精,有点困难。
2. “整体观念”:潘毅老师略微提了提,后面会细讲。中医学把人放大了看,局部有病,中医不仅关注局部本身,还会把它放到整个身体系统去看,甚至放到天地自然中去看:比如在一年之中的哪个季节发病,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辰发病,在哪个地域发病,南方还是北方等等。
3. “脏腑”: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不完全一样,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在各自的体系里都是正确的。就像爬山,俩人走得路不一样,看见的风景必然也不一样,不能说自己看见的风景是对的,别人看见的就是错的。可是毕竟在同一座山上,所以有些风景是一样的,也很正常。
4. “辩证论治”:中医特别讲究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比如,都是感冒,中医要搞清楚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不同的感冒类型,用的药也不同。
5. “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这句话对任何医学都适用,如中医、西医、藏医学等,只是各学科的侧重比不一样。中医在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比例上更均衡一些,比如最近社会上流行的养生多是中医类,而养生更多是针对生命健康状态而言,是针对未病状态。
二、有哪些参考书?
1. 有一本和教材配套的题库,主编和教材一样的。但是我不知道视频中潘毅老师用的是哪一版教材,有知道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2. 中医学大辞典和中医学小辞典。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酌情选择。
潘毅老师不建议中医初学者一开始就去读《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类的原著,因为在没有中医基础的前提下,读这些书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看懂,不划算。不如积累个一年半载,再去读这些书,会更省时省力。当然那些有基础的,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另当别论。
三、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左边一列是教科书上的,右边一列是潘毅老师自己总结的。
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中医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2.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
基础学科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应用学科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中医学同时具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更偏重于应用学科。
中医学习笔记:潘毅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
一、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
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解析:
1. “中国”“古代”分别从地域和时间两方面来定义中医学,但潘毅老师认为这样不够完整,他认为中医学本质上是文化医学,所以加了一句“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而中医学是文化医学这一本质,又决定了中医“易学难精”。
“易学”是针对书本知识,针对考试的角度而言,中医学不比其他医学更难学。
“难精”是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不足,而现在用的中医学教材又是从古文翻译而来,任何翻译都会带来信息的丢失。为了学习得更精通深入,最终还是需要回到古代原著本身。可是我们现代大部分人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要想学精,有点困难。
2. “整体观念”:潘毅老师略微提了提,后面会细讲。中医学把人放大了看,局部有病,中医不仅关注局部本身,还会把它放到整个身体系统去看,甚至放到天地自然中去看:比如在一年之中的哪个季节发病,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辰发病,在哪个地域发病,南方还是北方等等。
3. “脏腑”: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不完全一样,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在各自的体系里都是正确的。就像爬山,俩人走得路不一样,看见的风景必然也不一样,不能说自己看见的风景是对的,别人看见的就是错的。可是毕竟在同一座山上,所以有些风景是一样的,也很正常。
4. “辩证论治”:中医特别讲究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比如,都是感冒,中医要搞清楚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不同的感冒类型,用的药也不同。
5. “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这句话对任何医学都适用,如中医、西医、藏医学等,只是各学科的侧重比不一样。中医在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比例上更均衡一些,比如最近社会上流行的养生多是中医类,而养生更多是针对生命健康状态而言,是针对未病状态。
二、有哪些参考书?
1. 有一本和教材配套的题库,主编和教材一样的。但是我不知道视频中潘毅老师用的是哪一版教材,有知道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2. 中医学大辞典和中医学小辞典。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酌情选择。
潘毅老师不建议中医初学者一开始就去读《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类的原著,因为在没有中医基础的前提下,读这些书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看懂,不划算。不如积累个一年半载,再去读这些书,会更省时省力。当然那些有基础的,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另当别论。
三、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左边一列是教科书上的,右边一列是潘毅老师自己总结的。
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中医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2.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
基础学科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应用学科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中医学同时具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更偏重于应用学科。
潘毅老师说|学习中医的次第
本文作者:潘毅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因公众号取名叫中医老师潘毅,所以申请公众号时就需审核中医师与教师资格。的确,要用这名称,从信服度上是需要一点资格或资历的。
那就先作个自我介绍吧:我本科七七级,即文革十年大学停考试招生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如果对这个年级没概念,那给个数据——广东当年的高考录取率是1.63%。
也许是这个年级那摩羯式岩羊攀登的学前及学中经历,我对它的情结特别深。
大学毕业后即留本校任教,后又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前是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
画作来源于范曾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三十五年。
在本校、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正安文化及其他不同场合教过课。
课程涉及哪些科目或内容呢?
系统教过的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周易与中医学、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中医一年通、无极导引,以及前些年台湾中医师检定考试科目:内经知要、本草备要、医方集解等。
非系统教过的内容有:伤寒论、中医内科学、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他校内外各类文化、医学与养生讲座的内容太广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清华大学演过讲,北京大学讲过座,中文大学教过课。
即便再谦虚,也应该可以说:在国内中医院校体制内教过这么多科目或内容的老师,该是罕有的。
由于平日乱翻各类书的积累,和以上科目的教学积淀,以及著《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时对既往学识和经验的疏理、融汇与提升。我想应该可以说,对中医学认识的深度、厚度、广度乃至高度也算略备了。
教得多或杂的好处是整个中医框架内的内容易于融汇贯通,通则透,所以教起每门课来都容易纵横贯串,例子信手拈来。
教过不同层次或背景的学生又有那些呢?
——本科生、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二学位生、非医攻博生、非医攻硕生(香港)、自学考试生、医院医师培训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生(基本是现职医生),以及全国优秀临床人才(学员全是教授或主任医师,不带一个"副"字的)等。
教学质量如何?
自我评价:不虚伪地说,优秀是够得上的。
但自评容易让人怀疑是否有自恋的成分在?那就看看以学生为主的客观评价:
退休前是学校唯一毎届都被全校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教师。获南粤(广东省)优秀教师奖。登上2009年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荣登2010年各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获得过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全校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
所著60多万字,含"易"、"道"、"象"篇的《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在中医界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已印刷七次。
由于擅思考,自以为供中医思考的脑内存还行,转速也算快,所以临床较擅奇难杂症的诊治。
书作来源于南怀瑾 画作来源于顾炳鑫
好了,下来切入主题,学中医通常该是怎样的学习次第?
本来,这在院校不存争议,几乎每个中医院校所排的科目顺序都差不多:
中医基础理论(同时开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与后两门并列开的通常是针灸学)-內、外、妇、儿……等临床学科(与之并列开的通常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些开课的经典),而正规提法的四大经典该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及神农本草经,但后两经在高校或者没开课,或者是选修课。
然后在中医诊断学之后陆续安排一些见实,在学完临床科目后安排实习。
这个顺序或次第合理吗?
除了实习时间安排得迟了一点外,或者说不能边学边跟诊,其他我认为基本合理。而实习的时间偏迟是受制于医院的带教容量,这里不作讨论。
但是,近些年,我接触得更多的是院校外的中医粉丝,他们对学习中医的科目顺序在感觉上并不一致。
以下内容,主要为他们而写。
不少中医粉可能是看《名老中医之路》这样的书看多了,或是受到网上一些自命非凡的人讲话的影响,以为学中医的次第就应该,或必须是从经典开始,如此才是玄门正宗,才会踏上正途,开始虽辛苦,一旦突破,就会进境爆表,然后有朝一日自会开天门而飞升至医神境界。舍此,都是左道旁门,所得不过是野狐禅。
果真如此?
注意,下来讨论的学习次第是对常人而言的,自觉天赋异禀或身边有个风清扬般的绝世高人指点者请自觉除外。
这里得先说清楚,学医不从四大经典入手,不等于说,学医不该学四大经典。
要说经典,我的经典情结更重,这不,除中医经典常温,我甚至连经典中的经典——《易经》都援入了中医,并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普及,在高校正式开了好些年课。就我所知,中医院校开类似于《周易与中医学》课的甚少。
我所著之书就有"道"之篇,亦开过《医眼观兵略》(孙子兵法在中医的运用)。那么,就四大国学经典:《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而言,我就差《论语》未引进过中医了,所以,我该算是个经典的经典迷了。
再说一遍,今天讨论的是学习次第问题,而不是该不该学经典的问题。
常见网上的一些争论,往往自己理解有偏,或为了自己装那啥,接着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这里先打预防针。
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的治则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为使天赋非异稟的同好们少走弯路,我们不妨也因时因人地分析一下:
其一、时代背景是要考虑的。
《名老中医之路》的那些前辈,该有百岁或以上了吧?那个年代学医人的古文功底或国学常识通常高于今人,所以他们从经典开始,如果碰上高明的老师或师傅,或许这条路部分人走得通,但即便如此,走通这条路的人的概率有多少呢?就像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北漂演员的成功,但漂在北京一直漂得不咸不淡、不汤不水的又有多少呢?
要知道中医经典都是古文,加上里面货真价实的未接触过的医学内容,咱们不妨自问:如果在毫无医学与古文基础上,自己能看得懂吗?又或者硬着头皮看,能够看下去几页?从中又能领悟多少?
现在有些读经小孩的培训,以后他们能否走这条路或许可以拭目,但终归未成大众。
还有更过的表达,说读经典千万别看别人的注解与白话文,因为别人可能注歪了,要自己先背下来,有朝一日自己悟通了才是真的通。
自己有自己的悟当然好。但说千万不看别人的注就有点逗笑了,因为:
1、以现代人平均的古汉语与国学水平,即便有别人的注或白话解作参你也末必就能全看懂,更不用说压根不看了,这好比一个单词量严重不足的人去翻译外文专业文章,还不许查字典。全不看注解与白话解的个人理解可能一开始从文字到句子到医学内涵都歪到爪哇国去了。不信?读者可以拿本《黄帝内经》翻到以前没接触过的条文试试。如果以开初的爪哇国之歪为基础去悟,能悟回本土?
2、从逻辑上看,别人的注也是别人的悟,怎么就先设定了别人可能悟错了,而你悟的才是真的呢?古人由于文字习惯与思维方式,他们与原著比我们更接近,所以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常能直达本质,至少可成为我们理解的䃼充,开阔我们的思维。很可能众多的注或悟可构成一个太阳的体积大小,而你的独悟就算没大错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地球大小,为何要拒绝前人的帮助呢?在前人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悟难道不可能更高端吗?
不看注?以王冰为代表的历代著家们如果看到这一说岂不是要吐血?因为他们算是白忙活了。
更何况,整部经典你都可以全悟通?或者再退一步来说,即便你真的是天赋异稟,全能自己悟通?但时间呢?要多久?学医可以不计时间成本?
菩提树下一坐就悟透的,难道是你?佛佗及后世的六祖慧能等不世出的奇人人数肯定不会多。如果你认为你是,那么恭喜你,走这条自悟或者顿悟之路,肯定是最快成材的。
当然,如果学白话本的粉们同时喜欢背诵经典,比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里出现的经典引文,先朗朗上口,然后与白话内容相参着看;或者背那些实用又基本不须理解的内容,如经络走向、交接规律、循行路线等,自然好,本人严重赞同!但这很难说是从经典入手学中医,只是现代教材与经典相参而学。
如果从现代教材入手,我不敢说学出来的医生水平就很高,但他的平均值不算低。
所以,我们实际要考虑的是不同学习次第的成才概率。当然,现代教材之后如果再加上经典的学习,就会如虎添翼。
何况,现代教材,比如《中医基础理论》,经常就是经典与久经验证的各家学说的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与白话化,实际也为经典的学习铺好了路。
比如阴阳学说,我们现在的教材是把它放到一节里的,几乎所有跟阴阳相关的内容(包括内经及历代相关见解都基本涵盖了)都讲得条理清晰,明白易懂。但你看看《黄帝内经》,之中有160多篇文章,阴阳学说的内容是散落在很多篇中的,你要把阴阳学说内容都拣出来,可能要看很多篇,在这篇出现一个阴阳理念,另一篇出现一个阴阳用法,很散在。但如果学完了中医的基础知识,再去看《黄帝内经》,你就很容易对上,这一段就是我原来学中基时的某个观念,另一段是某个观念。
但为什么现在对中医院校教育的评价相当一般呢?
这不是学习次第问题。
这里既有学生们的学习动力问题,不少学生是考到哪间学校就读哪间的,并不见得是带着学医目的或目标来的,同时又有课业负担重——一个学期学六七门课造成的消化不良,还有就是临床实习或跟诊的安排问题(这个命题今天不讨论),更有毕业后医疗单位的唯科研为第一权重的评价体系问题。试想,如果医生的评价不以医术水平为第一权重,就算你是从经典入手学习的人在这体系内又能如何?
画作来源于沈道鸿
其二、上述老中医学医的年代是没有现代教材的,所以他们必须从经典入手。
严格来讲,他们很多也不是从四大经典入手的,多半是从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开始的,也就是说:先从他们那个年代最浅的中医知识普及本开始,就类似于现代从中医四大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入手。所以,由浅入深地学是古往今来学习某门学科的基本路径,前人也不例外。
而现代一些在网上或书上宣称自己从经典入手学中医并学通得如有神助的,其实多半是院校出身或自己接触过白话本中医教材,然后才学习经典并从经典中得到大益的,所以,他们其实是回归经典,并不是从经典开始。他们之所以这样说,估计是想让人认为他才是正宗且老字号,这就是典型的装了。这种说法也挺像一个人明明是吃了三个饼才饱,却对外宣称,他只吃了第三个饼就饱了,为什么?因为第三个饼卖相比较好吧!
其实我挺纳闷的,当今国内,如果不经院校培训,宣称自己一开始就从经典入手,不读白话教材的人(极少数个人境遇特殊者除外)是如何拿到执业医师执照的?如果没有执照,基本就难以行医,不能行医又如何证明自己学通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
即便是十多年前曾开放过的自学考试拿执照,考的也基本是院校教材。
还有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全国二三所中医药院校,没有一所是把内经、伤寒的学习放在第一学期的,都是白话基础科目打头,这种科目的好处是系统化、条理化及知识体系的完整化做得比较好。
你学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后,再去学经典,收获会多很多(至于这些教材的准确性或精确性如何,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抽空再谈)。比如你现在没有任何基础花两个小时去读《黄帝内经》可能只能看一小段,还不见得就整明白了多少,但当你学完相关科目后再读《黄帝内经》,两个小时可能就能看几篇,更会从不同角度切入而悟得更多。
再有,大家也可以问问高校教内经与伤寒的老师,他/她们可愿意在第一学期就教?不是教不了,而是要同时兼顾的基础知识太多、太碎也太繁杂,教学难度大,也难以一下教透,也可说限制了他们水平的真正发挥。
当然,如果只选《黄帝内经》的一些好玩且养生意义大的篇来作为培养中医学习兴趣去讲还是不错的,这事我自己也经常做,而且刚好这几篇也不太难。但真正诊治疾病及谈医学机理的相关内容就真不是都适合作启蒙用的。
伤寒论亦如是,如果仅是初步了解一下六经辨证与几个对应的代表方的应用也可以一开始就接触,但系统地学习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推广某一学科的学习次第时,其成才概率与时间成本是必须考虑的。
画作来源于张大千
如果问我中医的核心课程是什么?该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和《中医内科学》,而《内科学》基本可说是上面前四门的组合。前四门学通了,《内科学》就不难学通,甚至接近可以自学。而妇、儿……等临床科的形式与《内科学》近似。
所以,我现在在正安文化就是以前四门为基础外加病案,兼有其他老师上的针灸、经络调理而整合成中医一年通课程,就是希望从真正的基础入手让业余爱好者能相对容易地走进中医之门。(温馨提示:此处有硬广嫌疑)
学完这些,至少你找中医看病时,可分辨出医生的优劣和处方或措施的合理性。
同时,你也该可以初步学以为用了。学以致用是巩固与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不二法门,至于如何用,各人的学习目的与身边环境不同,自应因宜制宜。
有跟诊条件的自然最好,但如果没跟诊条件的,其实也可以看古今医案,面对复杂病例,看看医林高手们的思路及对知识的运用是怎样的,也应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式。
这里必须说明,如果真有成医的欲望,或本身就是中医文化的深度爱好者,学经典就应该且必须。因为那是中医的提高课。
画作来源于张大千
那么,再往前,正式学中医相关科目前又该做些什么或看些什么呢?
可以先学学推拿按摩、艾灸、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等,只要认真看看、练练,上手都不难。先体会疗效,有了疗效,自然就会生出求其所以然之心。
中国传统的不少功夫,往往都是先践行,践行有效后才回去找所以然的。
同时也可以看看对中医思维有启发的书,这些书不一定要一下读懂,只须领略其中的思维方法就好了,适应了中医的思维方法,学起中医来比较容易直达本原。
这类书不少,各花自可入各眼。这里推荐几本,一本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前半本不错,有简明的中医思维框架,如果觉得还未过瘾,可上溯到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本是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本书的特点是中医思维较原味,且趣味性与可读性均强。还有一本是我写的《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尤其是其中的"象"之篇,能更系统、更完整地体会中医的思维方式,既可入门前读着玩,也可入门后把它当作提高的书来看,古人说"举贤不避亲",我是爽直人,既然是好书,就该分享,直接去到"举贤不避己"。■
【来源: 中医老师潘毅 文/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