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坐落在和座落在的区别(坐落在)

坐落在和座落在的区别(坐落在)

“坐落”?还是“座落”?二者表意有别,不要再写错了

坐落?还是座落?许多人都写错了!“坐落”?还是“座落”?二者表意有别,不要再写错了!

人们在写作时,常常会碰到要介绍山川、田地或建筑物的位置,这时,有个词就能准确表达,那就是“坐落”。

比如,“高公馆虽然坐落在一条很清静的街上,但是这个在表面上很平静的绅士家庭也活动起来了(巴金《家》)。“万景台,坐落在离平壤中心西南约12公里处。万景台是以能看到万景而得名,是金日成的诞生地。”

再如,“圣保罗大教堂坐落于英国伦敦,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上述引例中的“坐落”,其意即为某某“在某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人也会用“座落”来替代“坐落”,这样的用法到底对不对呢?

从《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词语收录情况来看,“座落”与“坐落”并不通用,因为,这两本辞书中,只收录了“坐落”,没有“座落”。并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在“坐落”的词条下还专门注明:不宜写作“座落”。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我们可以从“坐”与“座”这两个字的本身来寻求答案。

先说“坐”字。坐字最早形态出现在甲骨文中,其本义是指人的一种止息方式——将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以支持身体重量。甲骨文的“坐”字,就是一个人在席上跪跽的形状。金文将席子改为“土”,又增一人形,与现代的“坐”字非常像了,其描述的是人们在荒郊野外时,坐在土块或台阶上休息的情景,或是在室内席地(凭几)而坐。

再说“座”字。座字的基本含义为“座位”,系供人坐的地方,有时也指位置。《玉篇》曰“座”牀座也,《集韵》释其为“坐具”。诸如帝王的座位为宝座,普通人坐位分尊卑时,最尊的坐位称上座,坐到位置上称落座,等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坐”偏向动词,而“座”则偏向名词。因此作为动词,“坐落”的写法是规范和准确的。

这种规范性用法,只是近来才出现,其实,在古人那里是可以通用的,因为,在文言文的通假字中,“座”可以通“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座落”也可以说得通。

“座落”一词在古代可能等同“坐落”外,它本身还有一个独有含义,那就是表示亭台楼阁。比如清代作家陈森在其小说《品花宝鉴》中,就有这样的描写:“二人赏鉴了一回,从右边长廊西首小门走去,是一个小小院子,有几堆灵石,几棵芭蕉,见一个小座落,是一个楠木冰梅八角月亮门,进内横接着雁齿扶梯。”“见一个小座落”,就是一处小建筑。

虽然如此,在正规写作时,还是要遵循《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类工具书的用法,“坐落”不能错用成“座落”,否则,在校对查错中,是要被当成用词不规范遭到扣分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的明孝陵享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中国江苏网讯 (故乡的云)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 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因皇后马氏谥号“ 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 孝陵”。

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 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 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 方坟为 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 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 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明孝陵列为首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明孝陵及其 明功臣墓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又被列为首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特别是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