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送你7条“黄金定律”
名家画廊 |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
听过一个笑话。
有个人跑去问上司:我都有10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你还是不给我涨工资?
上司说:你不是有10年工作经验,你是把一年工作经验用了10年。
真正厉害的人,其实都赢在了思维上。
接触过许多行业精英,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掌握了一些高效能的“黄金定律”。
总结起来,有7条。
1、蘑菇定律
我们都想在工作上大展拳脚、一战成名,但实际情况却是,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被关注,只能做点杂事。
得不到指导和提携,偶尔还会被指责、批评,就像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自生自灭。
这个现象有个专业名词,叫做蘑菇定律。
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的蘑菇,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会被人关注。
而那段在黑暗中结茧的时光,是最最难熬的。
放弃谁都会,只有懂得蛰伏的人,才会羽化成蝶。
当你被看作是“蘑菇”时,再怎么拼命强调自己是“灵芝”都没用。只有利用环境,尽快成长,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人们才会看见你的价值。
2、备份定律
程序员编程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备份。万一硬盘故障、代码丢失,没有备份,损失就会相当惨重。
备份,就是另一手准备。
人生也是如此。
当你只给自己留了一种选择,一旦那扇门被关上,便只能做困兽之斗。备份,就是另一种可能。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学习用左手剪指甲,因为你的右手未必永远管用。”
这就是备份定律:思路清晰的人,凡事都有两手准备,从来不是一根筋走到底。
人人都希望岁月静好,可现实往往是大江奔流。
可怕的不是突然的变故,而是遭遇变故之后,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给自己多一份备份,就是给人生多一种可能。
名家画廊 | 齐白石
3、奥卡姆剃刀定律
你知道自己一周内,处于高效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多长吗?研究数据表明:人平均每周工作45小时,其中有17个小时是根本没有效率的。
很多人习惯以“多”取胜,但想做的事越多,能完成的就越少。
于是,我们每日身心疲惫,又成果寥寥。
想改变现状,首先要学会简化你的工作。
14世纪,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一条“剃刀定律”,意思就是简约法则:
像拿起剃刀一样,把多余的步骤剃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两步可以做成,就不要三步。
高手总喜欢一招制敌,决不会啰啰嗦嗦大战300回合再结束。
能化繁为简的人,都抄“近道”走向了成功。
4、沃尔森定律
我们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却常忽略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信息。
很多人比你厉害,并不是能力比你强,而是知道的比你多。
想要抓住机会,就先学会发现机会。
比别人先获得情报,并迅速采取行动,这样的你,想不成功都难。
5、苹果定律
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先吃哪个?
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
因为,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慢慢变坏,于是你永远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苹果。
这条“苹果定律”,在工作中也同样适用。
有时候,让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因为多大的工作量,而是我们分不清轻重缓急,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其实,先做哪件事,比做了多少事,更为重要。
这也是时间管理的第一要义: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否则,空把精力耽误在不甚重要的事上,真正要紧的事只会被拖延到时间的死角,无暇也无力处理。
名家画廊 | 齐白石
6、标杆定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家公司提出了名为“标杆定律”的管理方式:竞争对手的水平,就是改进自己的标杆。
放在今天,这条定律依然是帮我们接近成功的不二法则:你憎恨的那些对手,都是你最好的老师,最精准的标杆。
在面对竞争时,不要满嘴都是吐槽、挑刺和嫉妒。不与对手过招,你又如何进步?
瞄准你身边最优秀的人,把他们当作免费的拔高班。
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你才会持续不断地变强。
7、卡贝定律
有时候,成功需要一点格局,这个格局名叫“放弃”。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裁卡贝就给员工提出过一条建议: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它是创新的钥匙。
这就是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卡贝定律”。
如果你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在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摸爬滚打、费尽心思,那不是执着,而是愚蠢。
当方向错了的时候,停下来也是一种进步。
弄清自己的擅长,了解自己的力量,只有选对了方向,才有可能看见希望。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给我一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关于我生死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以解答这个问题。”
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你与高手之间,差的只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了解并掌握这7条黄金定律,让你懂得在最关键的环节用力。
高效能,才能事半功倍。
主播 | 沙青
作者:洞见Fine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审:葛素表
监制:于卫亚、刘浩
编辑:王朝、徐祥达、董琳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雷雯雯、逯冰清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你会越来越好!
五年级第17课《松鼠》预习笔记,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结构
小松鼠因为其可爱呆萌的形象成为各种儿童作品中的常客,我们经常在绘本和动画片中看见它们的身影,但是小松鼠生活在森林中,我们平时很少能见到它们。那么要想真正了解小松鼠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看看介绍小松鼠的百科全书、纪录片等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写作优美的科学小品文,我们来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写作手法,和同学们家里的百科全书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吧!
一、生字预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11个,注意“鼠”字的上半部分的书写。
【鼠】shǔ(老鼠)(田鼠)(鼠目寸光)字义:老鼠,俗称耗子,哺乳动物。
【秀】xiù(优秀)(清秀)(眉清目秀)字义:①美丽。②特别优异的。③表演,展示。
【玲】líng (玲珑)(娇小玲珑)(八面玲珑)字义:器物细致精巧。
【歇】xiē (歇着)(安歇)(歇业)字义:①休息。②停止。③很短的一段时间。
【窝】wō(鸟窝)(酒窝)(窝藏)字义:①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②洼陷的地方。③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
【滑】huá(光滑)(滑冰)(耍滑)字义: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③狡诈,不诚实;。
【拾】shí(捡拾)(拾取)(拾金不昧)字义:①捡,从地下拿起来。②“十”字的大写。
【狭】xiá(狭窄)(狭小)(狭路相逢)字义:窄,不宽阔。
【勉】miǎn(勉励)(共勉)(勉为其难)字义:①勉力,力量不够还尽力做。②勉励,使人努力。
【梳】shū (梳理)(木梳)(梳洗)字义:①用梳子整理头发。②整理头发的用具。
【驯】xùn (驯良)(驯顺)字义:驯服,顺从,使驯服。
【矫】jiǎo (矫健)(矫捷)字义:强健,勇武。
【杈】chà(树杈)字义:植物的分枝。
【藓】xiǎn (苔藓)字义:隐花植物的一类。
【锥】zhuī (圆锥)字义:像锥子的东西。
二、词语解释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遮蔽: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三、近义词: 漂亮—美丽 清秀—秀丽 坚实—结实 强烈—猛烈
驯良—温驯 敏捷—灵敏 歇凉—乘凉 警觉—警惕
四、反义词:漂亮—丑陋 宽敞—狭窄 光滑—粗糙 干净—肮脏
驯良—顽劣 敏捷—笨拙
五、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
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珑 歇凉 搭窝 追逐 警觉 触动 光滑
勉强 狭窄 脱落 梳理 拾麦子
六、课文内容预习导读
第一部分“外形特征”(第一自然段):具体写松鼠的外形漂亮。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中心句,是文章的总起句,统领全文,总写松鼠的特点。
“清秀”指美丽而不俗气,这里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再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漂亮和讨人喜欢。“矫健”“轻快”写出了松鼠强壮、灵活的特点。
“帽缨形”形容松鼠的尾巴,引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美感,不仅写出了松鼠尾巴的形状,也表现出其尾巴的美丽。
第二部分“性格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这两个方面介绍松鼠不打扰人类的驯良性格。(活动范围:高大的老树上,它们很少进入人类的活动区域。活动时间:晚上,不干扰人类白天的生活。)
“经常”指常常、时常,而非总是、一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满树林里跑”不仅写出了松鼠的活动范围,而且突出了松鼠活跃的特点。“才”说明松鼠很少在地上活动,与前面的“经常在高处活动”相照应。
“好像”表明这是作者的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行为特征”(第3—4自然段):从储藏食物、搭窝等方面介绍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
第3自然段:通过写松鼠躲避人类、蹦跳着前进、爬树、储存食物过冬等行为,表现了松鼠的警觉、轻快、敏捷、聪明、乖巧。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将松鼠与山鼠作比较突出了松鼠的行为特征。“跑”“躲”“逃”这三个动词说明松鼠应对危险的能力很强,突出了它“十分警觉”的特点。“一忽儿”是方言,指一会儿,说明松鼠爬树的速度非常快,突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松鼠搭窝的过程,表现了松鼠的聪明能干,突出了它的乖巧。
“通常”表示一般情况下是这样,但并不一定每次都这样,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再用一些……,然后……”“先”“再”“然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很有条理性。
第四部分“生活习性”(第5自然段):介绍松鼠的生育情况,换毛情况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光光溜溜”形容毛光滑不杂乱,“干干净净”形容毛洁净。叠词连用,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特点。
五年级第16课《太阳》预习笔记,说明文要学好,掌握方法很关键
五年级第四单元《古诗》《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笔记汇总
五年级第13课《少年中国说》笔记已经准备好,快来学习背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