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日记:春节的来历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当今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传统文化精华最为汇聚,持续时间最长,节日内容、形式最多的民俗大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的岁首对于农耕社会的炎黄子孙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旧布新,祈福辟邪,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伴随着新春佳节的来临,光明网“网络中国节”团队特别推出《年俗日记》专栏,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每日为网友讲解春节的节日习俗及文化内涵。
春节的来历
历史上,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春节的有趣传说,春节有元日、元旦、无证、元辰、岁旦等很多名称,但老百姓更习惯于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关于“年”的由来就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一种就是相传在古时候,有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于海底,每到腊月三十就爬到岸上,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人们和年争斗了多年,每到“年”来的时候,各个村寨的人们便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躲避它。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乞讨老人,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逃上山,但是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一起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了笑,说他有办法帮助村民把年兽赶走,只不过需要村里人帮忙准备一些东西。大家半信半疑,村中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留了下来,准备看看老人是如何赶走年兽的。
到了半夜,年兽像之前一样闯进村庄,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老婆婆家中灯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年兽看到后浑身一抖,吓得怪叫了一声。等它走近,老婆婆家院子里突然传出“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原来是人们将竹节扔进了火堆里,发出的爆裂声。年兽吓的浑身战栗,不敢向前。这时,身着红袍的老人打开院门,哈哈大笑起来。年兽一见,大惊失色,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火光、炸响和红色。
从此,人们都知道了对付年兽的方法,竞相效仿。每到腊月三十,家家户户燃要放鞭炮,贴红纸,守更待岁。到了第二天,人们还要早早出门,走亲串友,互相道喜问好。从此,“过年”贴红纸对联、燃放鞭炮、拜年,敲锣打鼓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汉字“年”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
当然,前面我们说的只是一个关于春节的历史传说,今天我们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的“年”字,上半部分像禾苗,下半部分像人形。金文、小篆中的“年”字也都是由“禾”字与“人”字组成。从祖先的这些象形文字就能看出,年和古时人们的劳作以及庄稼生长的周期是分不开的。
在古代,禾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粮食蔬菜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小篆中的“年”字,将“人”字写作“千”,变成了“秊”。其字形如同一个人顶着成熟的谷物,甚至形象的展现出被沉重的谷物压弯了腰,以示年成和收成之意。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以及对天体星辰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循环往复的概念,随着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的播种、成熟和收获,“年”也便有了一个完整时间周期的含义,称为了中国农历纪年的一个单位。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自上古时代,人们在旧的农事结束,新的农事开始之时前,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祈求未来的风调雨顺,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他们报祭天地众神、感念祖先的恩德,他们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以至于今天,我们依旧能从我们“过年”的种种风俗仪式上,体会到我们祖先对于用勤劳付出换来的丰收喜悦,感受到我们的先人敬畏大自然,又敢于面对和驯服大自然的豪迈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情的期盼和向往。
“春节”是一个从古至今,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完善与普及的过程。今天,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泛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灶祭,到三十除夕的守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为最高潮。
春节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节”这个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固定了我们祖先的很多风俗习惯及文化精神。春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日过程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北宋的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终于可以歇下来,品尝着美酒,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百节“年”为首,我们的祖先用各种方式来辞旧迎新。春节的热闹和欢乐既是人们对于一年里事业成就的庆祝,也是对辛勤劳作的彻底放松,更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憧憬和梦想。我们老百姓如今过年中的各种习俗不仅吉祥、喜庆、热闹、有趣,还饱含着我们华夏儿女自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制作:李方舟、张悦鑫
来源: 光明网
中国人的春节“意味深长”
今天是大年初一。这会儿的你正在做什么?
是经历了漫长旅途终于与家人见面,是拎着满满的年货走亲访友,还是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聊着家常?
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春节早已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印记。每每临近年关,全国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也挂起红灯笼。期盼、欢喜、感动……春节,总能勾起中国人最复杂的情感。
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如果往深思考一层:对中国人来说,春节到底意味着什么?过了更岁交子的时刻,我们该以什么姿态迎新?
一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它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
说起为什么要过年,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孩童也许都知道“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年”是一个怪物,每到除夕就到处作乱,人们苦不堪言。但“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大红纸、放鞭炮驱赶“年”,久而久之变成了过年风俗。
“年”的传说虽耳熟能详,但春节真正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古老先民对天地、对祖先的敬畏息息相关。
春节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起初是祭祀的重要节点。《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每到岁首,天子、百姓都要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万事顺遂。这是蕴含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随着时间流转,在历史更迭中,春节逐渐有了放鞭炮、写对联、守岁等习俗。物质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春节的主题已慢慢从祭祀转向娱乐和团圆。
宋代学者王楙的《野客丛书》中曾写道: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为大节日,七日假。早在宋朝,就有了春节放七天假的概念,人们放下一切事务,专心享受团圆与欢乐。
到了近现代,春节则寄托了更多喜庆、团圆的含义。
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春节“有鸡有鹅也有猪肉,加上声声响的爆竹,就是过年的样子”;在丰子恺的《过年》里,“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在梁实秋的《北平年景》里,“从除夕消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过年幸福的样子。
现在,中国人过年有了更多方式。很多人家选择在酒店订一桌年夜饭,今年浙江全省的年夜饭预定量已经超过了5万桌。有的家庭举家开启“旅游过年”新体验,今年,三亚这个热门旅游地正迎来新年旅游高峰。
时代变迁,过年的形式也一直与时俱进。然而无论过年的形式怎么变,沿袭了几千年的春节习俗、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情感维系。
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春节不仅是一场欢庆,更是一种精神回望、一次心灵寻根。
二
过年与回家,一直是“绑定”在一起的,时序一到,回家的基因就自然启动。
前几天,一则短视频《回家过年》感人至深:正在院里劳作的妈妈看到突然出现的女儿,激动得跑丢一只鞋;白发苍苍的奶奶听到孙子的呼唤,缓慢回头,泪水纵横;孩子见到久别的妈妈,笑着笑着就哭了……视频里溢出的思念,让手机屏幕外的观众也忍不住落泪。一年中的思念、孤独、辛苦、委屈在这一瞬间全都化为幸福、快乐、期待,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含蓄的中国人脸上。
视频下有人问:“这么开心的时刻,为何总是满眼泪水?”或许是因为中国人最深刻的亲情血脉牵绊,总是为春节的喜悦增添了几分感怀。慈母手中的那根看不见的线,另一端牢牢地系在游子的身上,在春节这几天拉扯得最紧。
因此,读懂了春节,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的家庭情结。
三年来,无数游子为了配合抗疫大局,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在了他乡。今年,终于要回家了。短短40天内,预计20亿人次的总客流量,将构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移。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家庭、亲情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人常说,家在,希望就在。在新年街采中,也有人面露羞涩:“这一年活不好找,挣的不多,没能给家人带更多的礼物。”但不管挣没挣到钱,都要回家过年,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故乡的云》唱的那样,即便满身疲惫,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都能抚平创痕。
B站视频《第3286个站》里说到,中国一共有3285个铁路客运站,它们有的很远、有的很小,可能还有点破,但每一个站都有步履匆匆的归家人,每一个站都是家。
离乡打拼也好,归家团圆也好,牵引脚步的,始终是家的方向。为梦想出发、与命运较劲、为希望拼搏,这些奋斗的身影都是中国人表达对家庭的爱的特殊方式。
可以说,过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中国的文化里,春,代表着开端。春节对每个人的意义,也在于卸下旧年的包袱,整理新年的行囊,一切归零再出发。
今年是“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终于走过了最艰难的三年抗疫,即将告别过去的辛酸与艰苦,迎来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起点。
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许下新年愿望。进城务工的人们说,“希望挣更多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年轻的创业人说,“希望公司做大做强,业务猛进”;忙碌了一年的职场人说,“努努力,明年买辆车”……
每一个淳朴的小愿望,都寄托了对生活的乐观与向往,不论是打算坚持一件日常小事,还是决心完成一些重大改变,这些愿望都在春节里悄悄酝酿,在春节后的日子里发芽长叶。
春节意味着一次展望未来的“勇气的凝聚”,停下来、慢下来,细细思索新的一年“为何出发”“向何处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
与团圆、思念、感动一样,振奋也是春节的关键词之一。过去一年,无论经历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所有走过的路,都将是我们勇敢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现在,万家灯火已经点亮,万千中国人正在享受家庭团圆的幸福。但我们知道,也正是此刻,还有很多人坚守在岗位没能回家,驻守边关的将士也许只能和战友匆匆吃一顿团圆饭就立马回到哨岗,急诊科的医生可能忙碌工作没注意到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最后一班火车上的司机和乘务员说不定隔着车窗望了望擦肩而过的家乡,基层社区干部们或许正在关心慰问困难群众,还没能回一趟自己的家。
他们不是没有家的牵挂,而是选择担起肩上的责任,用奋斗的姿态走进新一年。
春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深情的家庭牵绊,也是昂首奋进新的开端。中国人离不开春节,就像纸鸢离不开风,鸟儿离不开天空。
这个春节,你是怎么过的?对你来说,是否意味着更多?(之江轩)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 浙江宣传
走读春节·春节档案|过年历史几千年,春节只有106年,过年为何变成春节?
李海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以前都叫过年。
《说文解字》:“年,谷熟也。”过年,就是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
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过春节,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却一直称为过年。
1912年,孙中山的临时政府立法废除阴历,使用阳历,并规定每年1月1日为新年。但当时民间并不认可“过这个年”。
1913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报告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
袁世凯采用折中方式,在保留临时政府规定的公历新年的同时,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过年改成了春节。
算起来,到今年(2019年),中国人过春节只有106年历史。
如今,欢度春节的不只是中国人,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等,都把中国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世界众多国家的元首,一般会在这天向华人致以节日问候。
蒙古国曾取消春节,1990年后恢复。1月30日,就是蒙古国的大年初一。在蒙古国春节期间,蒙古各地会举办摔跤、赛马、赛骆驼等传统比赛活动。
因为蒙古国采用独特的历法,每年春节日期都与中国相差几天甚至十几天。不仅在日期上有差别,蒙古国春节在过法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蒙古国春节期间讲究吃、穿、行。除夕夜,家家户户准备好各种食品,包子、羊肉和糕点是必不可少的。
包子是蒙古国人家招待客人最尊贵的食品之一,春节时,一户人家通常要做上千个包子。包子个头不大,一般用羊肉馅,放少量蔬菜,用不经发酵的面粉擀皮。蒸熟后,包子里就充满了油水。吃的时候,也需要用地道的蒙古吃法,先用嘴吸出油水,再享用包子的美味。
在蒙古国的人家里,他们还摆放特色的糕点,糕点多为3、5、7、9层,通常9层最多,中间点缀一些小点心、奶酪和糖果。新婚夫妇的家里,一般只摆放3层糖果点心,“3”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一些富裕的家庭,还会摆上烤全羊。
大年初一,蒙古国人会打扮一新,穿上民族服饰,晚辈们向长辈拜年,并敬献哈达。拜年时,年少者要把双手托在年长者的胳膊肘下,长辈则吻对方面颊,赠送小礼品,并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春节在韩国叫旧正,也就是农历新年。旧正在韩国是仅次于中秋节的全民族节日。每逢春节,全国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和祥和的气氛中。
大年初一,最郑重而庄严的礼仪是祭礼和岁拜。这是春节的核心内容。
在房屋正室上方,摆放着祖宗画像。供桌上摆着各式供品,物品摆放规则极其严格,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讲究,供品还有“枣栗梨柿”“米糕片汤”等。
祭祀的程序,严格按家谱排位,全家身着传统民族服装,依次向祖先鞠躬磕头,祈求祖宗创下的家业兴旺发达。
祭礼完毕后,全家才能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这一餐必须是米糕片汤,寓意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
韩国人把春节食品统称为岁餐,米糕片汤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餐。韩国米糕用大米粉制成,经压制成圆柱形后再切割成圆形片状,类似中国的水磨年糕,只是形状不同。
韩国人春节也有互赠礼物的习俗,礼物主要以食品为主,如牛排、黄花鱼、传统点心等。
韩国人的年夜饭讲究自家动手,在家中就餐,几乎没有在饭店吃年夜饭的。春节期间,几乎所有饭店都关门停业。
近年来,许多海外打工者到韩国,为让外国人能够体验韩国春节的欢乐,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也组织他们一起过春节。
时代在发展,文化在传递。春节的历史会很长很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春节的起源,除了年兽传说,还与巫术仪式以及天文历法有关
今天是大年初一,大家都正式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其实在我国古代,由于一直采用农历年历法体系,所以如今的元旦与春节在古代其实是同一个节日,都是新旧年更替的标志。但自民国以来,由于公历年成为官方历法,元旦也逐渐成为庆祝公历年更替的节日,南京国民政府更是在后来废除了农历年的“春节”。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一直采用阴阳历并行的历法,尽管标志着公历年更替的“元旦”佳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但由于春节又得以恢复,标志着农历年更替的春节依然是中国人在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而它的来历与说法更是千奇百怪,十分有趣。
过年了
一、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与祭祀活动人类在文明初期大多都有着自然崇拜的现象,我国古代也不例外,而在自然崇拜现象十分严重的时期,祭祀活动与制定天文历法体系是我国先祖十分重要的工作,春节也就由此诞生出萌芽。其实“春节”一词在我国古代并不是用于表示过年的,古代民间的春节一词一般被用来表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在南北朝时期春节甚至一度被用来形容整个春天,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先生才将过年这项习俗正式命名为“春节”。
古人对自然十分崇拜
古人以农业为根本,因此表示时光流转与气候变化的天文历法知识便成为古人十分看重的一件事情。传说在三皇五帝当中的“天皇氏”创制出天干地支以确定“岁”之所在,而“岁”是用来表示四季更换周期,由一年的立春到下一个立春是谓之“岁”。天文历法知识的逐渐完善为春节的出现提供了先天条件,它表明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根据气候变化来确定时间周期,而我国先人的祭祀活动则为春节正式确立了基础。
上古时期的三皇
据说夏朝时期确立的夏历以正月为首,在新旧年交替时节,古人们会在岁首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他们通过祭祀神灵来期盼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今日春节的形成还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发展历程,由于秦朝一统天下之后采用的历法为以如今的农历十月作为一年之岁首,直到汉武帝时期《太初历》的颁布才最终确立以如今的正月为岁首,也为我国的历法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后如今的春节才逐渐的产生并发展至今。
汉武帝剧照
二、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我国古代人们过年时一般要守岁,据文献记载,最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便已经有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而这天晚上也便是过“年”了。那么为什么要以“年”作为时间计量单位呢?据民间传说“年”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年是一种残暴的动物,它的到来会使得万物凋敝,而它走后世间便花香四溢,鸟鸣山间,一切都充满生机勃勃,因此人们将“年”看作是新旧事物交替的标志,也就用年来作时间计量单位了。
关于“年”的另一种说法则广为人们熟知,传说中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它平时深居世外,一到除夕夜便会来到村子里为非作歹,百姓对此十分头疼。有一年人们在除夕夜又要偕老带幼的迁往村外躲避年的袭扰,但村里却来了一位乞讨老人。这位老人对一户人家说如果能让我在此歇脚停留一晚,我便能将“年”赶走,这户人家出于对老人的关心便劝其离去,没想到老人坚持不走,他们劝说无果后赶忙离开了村子。
传说中的“年兽”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年在除夕夜来到村子之后,当它来到乞讨老人居住的屋子时却发现门口贴着数张大红纸,院内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兽十分惊恐,迅速逃离了村子。回村的人们对村内的“平安”状况非常惊讶,而当时的那户人家也恍然大悟并和村里人诉说了这段故事。人们来到这户人家的院子里发现老人早已不见,但地上的鞭炮碎屑和门上的红纸却依然在此。至此人们便知道了驱赶年兽的方法,这一夜从此也被人们称为“过年”。
关于春节的另一个民间来源那便是“春节鬼神说”。据传古代的人们由于缺乏对于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在冬日饱受寒潮侵蚀与粮食短缺的痛苦。在自然崇拜相对发达的当时,人们便将冬春之交的人间悲惨现象视作是鬼神在作祟。除了上边提到的民间传说之外,关于春节的起源还有“腊祭”说和“巫术仪式”说,都是有关民间祭祀的传说,由此可见春节的起源与古人的祭祀活动大有关联。
巫术仪式
文史君说:如今人人皆知春节的重要性,但关于春节的来源大家却知之不多。春节由上古时期的祭祀演化而来,它以天文历法体系为依托并在民间衍生出许多故事传说。经历朝历代发展之后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最为看重的节日。
参考文献:1. 葛云:《从文字训诂的角度考辨春节起源与年兽传说》,《闽江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
2. 王治功:《春节的起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6卷。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