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中国姓傅的名人(姓傅的名人)

中国姓傅的名人(姓傅的名人)

中国古代打“国际战”赫赫有名的十位汉人战神

1、李牧

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从他们擅长的草原引诱到汉人所擅长的长城外围来进行决战,并以示弱于敌的手段麻痹对手。

接着火速出击,深夜集合人马,夜袭匈奴大营,把那些在马上纵横的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

2、蒙恬

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一举收复河套、阳山、北假等(今内蒙古)地区。使匈奴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3、卫青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4、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5、李靖

征东突厥战役,突厥三十万大军压境北线,与唐军相持,李靖却完成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最伟大的迂回穿插战。此战杀敌万人,突厥军与唐军伤亡比例高达10:1。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6、裴行俭

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俭因私议论,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调露元年(679)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与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当时裴行俭受命册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便假为畋猎,以计俘都支,将吏于碎叶城为他立碑纪功。同年,率军平定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的叛乱。

使突厥几十年不敢骚扰,直到武则天后期,才又侵扰中华。裴将军本人也病死于征讨西突厥的行军路上,享年64岁。

7、王忠嗣

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

此时的王将军也与霍去病一样,只有18岁,可谓是少年英雄。

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

8、岳飞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谁说女真满万不可战,十万金军照样在岳家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而且还是女真人最擅长的野战,而且岳家军每次的参战兵力还远远少于女真人。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岳飞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抗战的。今天的人更难想象,堰城大战两万岳家军击败女真人精锐的辉煌是怎样书写出来的。

9、徐达

徐达和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左榜右臂。常遇春更自称将兵十万横扫天下,大有汉朝时焚侩自请十万兵扫匈奴的气概。但朱元璋经深思熟虑还是选择了徐达为帅,徐达也不负众望,一举将元朝打回老家。

《倚天屠龙记》中的汝阳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灭刘福通的红巾军的是他,收服张士诚的也是他,多次打的朱元璋部败退的还是他。而徐达却能在滁州之战中将其精锐歼灭,并迫其自杀。

明朝几乎一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朱元璋也曾赞颂他为“万里长城”。

10、戚继光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今人提到戚继光,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平倭大功。然而区区千人倭寇,竟能横扫中国海岸线,明朝当时的腐败与孱弱由此可见。即便最后倭寇平定,对于整个大明帝国而言,也实在没什么好炫耀的。

而戚继光的戚家军,也只是那个年代中国军队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而已。

怎么评说傅斯年,他在民国时期学术界是什么地位?

“归骨于田横之岛,天下英雄属一流;浮海说三千弟子,人间再无傅孟真!”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如满天星光一般灿烂,其中,傅斯年无疑是最耀眼的之一,这不仅是因他的学识和才能,在于他的学术贡献,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傅斯年不愧为最具典型性的知识分子杰出代表。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古典文学专家。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16年升入北大。五四运动爆发,傅斯年因受民主科学新思潮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担任游行行动总指挥,成为时代弄潮儿和风云人物。嗣后,他留学英德,1926年回国,就职于中山大学。1928年开始,傅斯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抗战爆发后,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傅斯年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台,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冬,在台湾因病去世。

岳南在《南渡北归》一书中说:“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时台大中文系教授黄得时仰慕傅的声名,请其写几个字作为留念。尚以齐鲁之士自居和自豪的傅斯年,挥毫写下了“归骨于田横之岛”短幅相赠。众人见之,顿生凄怆之感……”

傅斯年是胡适的得意弟子,胡适人称“民国孔夫子”,因此人们顺势给傅斯年戴了一顶“民国孟夫子”的高帽,将胡适和傅斯年比喻为民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虽有姓氏上的巧合,但这顶高帽并非浮夸和吹捧。就学问而言,傅斯年单以开创“史料学派”一个贡献,就足以留名后世;单以创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学术方法,就足以石破天惊,堪称史学大家。而且,傅斯年又是最杰出的学术组织家,海峡两岸顶尖的学术机构,从中央研究院到台湾大学的创建,都是傅斯年牵头,居功至伟。

胡适说:“他(傅斯年)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有人评价傅斯年,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伟大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典范。”

在去台湾前后,傅斯年牵头组织了“抢救学人”计划,由蒋介石亲自派的飞机,冒着枪弹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那些所谓被“抢救者”登机。按照计划,以下四类人属于首要抢救之列:一是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人;二是原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限令离开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

随后,按照抢救学生计划,傅斯年拟定一份名单,名单中的学人代表分别是:胡适、张伯苓、钱思亮、英千里、张佛泉、梅贻琦、陈寅恪、毛子水、李书华、袁同礼、陈垣、杨武之、汤用彤等,这一大批人,都一律是当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一流专家学者。

傅斯年动员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去台湾,曾一度传为佳话。傅斯年与陈寅恪多年同事,交情甚厚,当时,傅斯年已经到达台湾,他多次致电陈寅恪,请他赴台,承诺只要陈寅恪答应,立刻派专机来接,故五六十年代国内一直有“国民党派专机要接陈寅恪去台湾,陈寅恪坚决不去”的说法,连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在会议上也有此一说。此事,也可见傅斯年对待学术的执著,对待人才的渴求。

傅以渐:康熙的帝师,顺治的宠臣,清朝首位状元,后代却不愿提起

引子:1927年,蔡元培卸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傅斯年曾短暂担任过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傅斯年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的成就,而且他的出身,也非常瞩目。

傅斯年出生于聊城傅氏家族,这是一个百年望族,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名人辈出。但奇怪的是,傅斯年虽然承认自己是聊城傅氏的子孙,却不愿提及他的祖先傅以渐。

傅以渐是谁呢?他是清朝第一位状元,更是一代帝师,武英殿大学士,在清朝拥有较高的地位。然而,或许因为受时代限制,傅以渐在清朝文士心目中的评价并不高。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傅以渐,希望通过历史资料,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帝师。

一、百年望族的开端

清朝开国于关外,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族士人,摄政王多尔衮决定沿用部分明朝的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实行科举制。

消息一出,并没有引起全国振奋。因为当年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很多汉族读书人仍然心向明朝,所以真正参加县试、乡试选拔的人并没有达到明朝时的规模。经过两年多的层层选拔,到了顺治三年,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春闱会试在北京顺利举行。由于当年是农历丙戌年,所以当年的科举又称“丙戌科”。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

故明旧例:进士四百名,二甲选部属、知州,三甲选评、博、中、行、推官、知县。

虽然参加会试的人数略显不足,但清朝延续明朝旧例,仍旧按成绩排名,录取了前400名为贡士。400名贡士,有370人参加了殿试,也就是说,清朝第一次科举,一共录取了370名进士。这370人,是清朝入关后第一批进士官员,他们除了少数人留在京城外,绝大多数都被分派到各州县为官。这些人中,有一位叫傅以渐的新科进士,被留在了京城,因为他是当年的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

傅以渐,字于磐,山东聊城人。顺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弘文院修撰。

从明英宗后期开始,明朝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清朝初年,翰林院尚未形成,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是翰林院的雏形,傅以渐身为状元,自然被优先留在京城,而且担任弘文院修撰。

傅以渐本人也没想到,他不仅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状元,而且会开创一个百年望族。

根据《傅氏族谱》记载,傅以渐的远祖名叫傅回祖,江西永丰人,他曾在明朝弘治年间担任山东冠县县令,这是傅氏能追溯到最早的祖先。不过,傅回祖在仕途上并没有较高的政绩,他共有七个儿子,年迈辞官时只带走了4个儿子,还留下三个儿子在山东立业。其中,有一子名叫傅祥,在父亲回乡后便留在聊城经商。当时的聊城毗邻大运河,贯通南北,商业蓬勃发展,傅祥很快发家。不过,他虽然成为商人,但没有忘记自己祖上是诗书传家,于是,他延请名师,为族中子弟教授学问,希望有朝一日,家族中能再有人踏入仕途。傅以渐便是傅祥之后。

傅以渐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他7岁时便入馆学习,不过,在明朝末年并没有考取功名,因此十分不甘。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入关,宣布恢复科举。傅以渐决定参加清朝科举。当时,清朝入关不久,有同伴劝他再观望几年,但傅以渐一心要证明自己 ,他毅然报考,果然在顺治二年考中举人。顺治三年,傅以渐带着全家人的期许进京赶考,竟然一举考中状元。傅家几代人没出过进士,傅以渐竟然一举夺魁,让傅家在聊城瞬间扬名。

有人说,傅以渐身为明朝遗民,却积极参加清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可见其“大节”有亏。这或许也是傅斯年先生为何不愿提及傅以渐的原因。

但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历史不能脱离民族,但民族不是历史的全部。

傅以渐祖上虽然是明朝县令,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清朝开国时,他只是一个不涉政治的读书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傅以渐参加积极参加清朝科举就否定他这个人,更不能把封建制度的弊端,都归咎到傅以渐一个人身上。更何况,从接下来傅以渐为官的品格来看,他称得上是一代名臣。

二、从状元到“宰相”

傅以渐身为清朝第一位状元,他在清朝的仕途上可谓“一路绿灯”,他入仕之初,几乎每一年都有一次擢升或调动。

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一次,有时候出于其他原因,皇帝还会加开“恩科”。例如,顺治四年,顺治帝以清朝求贤若渴为由,下令开“恩科”,傅以渐担任恩科的“同考官”。虽然傅以渐不是主考官,但他去年刚考中状元,今年就协同主持会试,的确罕见。

顺治五年,顺治帝下旨修撰《明史》,傅以渐被选中为纂修官。顺治六年,傅以渐担任秘书院侍讲学士,开始参与给顺治讲课,同年,他又升迁为国史院学士。

纵观傅以渐的仕途生涯,他“开国状元”的身份,不仅让他一路顺遂,而且很得顺治帝青睐。《清史稿》云:

(顺治)八年,迁国史院侍讲。九年,迁左庶子。十年,历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擢国史院学士。十一年,授秘书院大学士。

顺治八年,顺治帝已经亲政,傅以渐为人和善,办事干练,很快被顺治帝看重,所以,傅以渐每年都被顺治提拔一次,到了顺治十一年,傅以渐已经成为秘书院大学士,多次被顺治委以重任。

顺治十四年,太后(孝庄文皇后)病重,顺治帝为了照顾母亲,导致奏疏积压。情急之下,顺治命傅以渐代批奏折,傅以渐焚膏继晷,连续工作三个日夜,处理了800多件奏折,让顺治帝颇感欣慰。

到了顺治十五年,顺治改内三院为翰林院,把内三院的大学士加“三殿三阁”称呼,傅以渐成为清朝首批内阁大学士,他被授予“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当时,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势弱,军机处尚未成立(雍正年间才成立军机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

傅以渐能成为了清朝“宰相”,这除了他的才学出众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用孟森在《清史讲义》中的话说:

至傅以渐、吕宫为开国首两科一甲一名进士,用为阁臣,不过以状元宰相歆动汉人。

傅以渐是顺治三年“丙戌科”状元,吕宫是顺治四年“丁亥恩科”状元。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阁臣,是顺治帝想用他们汉人状元的身份,向汉人示好,以达到拉拢汉族百姓的目的。

俗话说,时势造人。傅以渐能成状元,靠的是才学,但他能在十余年间就成为阁臣,和当时的特殊国情有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傅以渐当年不参加科举考试,还会有另一个“傅以渐”出现。因为顺治帝需要一个汉人状元来标榜自己。

三、教导康熙,三次辞官

清朝初期,江南地区文字狱频发。顺治十二年,顺治命傅以渐为《资政要览》作后序,傅以渐趁此机会,把古代圣君之道说给顺治听,并且向顺治提出“安民大计”,建议顺治切勿大兴文字狱,这样只会让更多读书人人心惶惶。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作为读书人,傅以渐并不迂腐,他能在历史洪流中判断对错,并且纠正顺治的错误行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同年,傅以渐被顺治帝任命为太子太保、内国史院大学士,负责教导顺治的第三子福全、第四子玄烨读书。当时,玄烨尚不满两岁。此后几年,傅以渐都是两位皇子的授业师傅。

在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做梦都想成为“帝师”,傅以渐给顺治讲过课,现在又教育两位年长的皇子,他的处境让人艳羡。傅以渐也没想到,年幼的玄烨将会是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

就在傅以渐担任玄烨之师的第二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傅以渐只得以身体不好为由,向顺治提出“乞罢归乡”。傅以渐要辞官回乡,顺治非常惊讶,顺治在傅以渐的奏折上批道:

“卿辅弼重臣,醇诚朴慎,勤劳密勿,倚任方殷,岂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出自《清史列传·卷五》)

顺治的意思是:像你这样深受皇恩的朝廷重臣,哪能轻易隐退?

傅以渐明白了顺治的意思,只得继续鞠躬尽瘁。

顺治十五年,傅以渐和李蔚一起担任会试主考官,这一年,朝廷规定,凡是入场的考生,一律不允许携带书箱。《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

十五年,偕学士李霨主会试。考官入闱,例得携书籍,言官请申禁,以渐请仍如旧例,许之。

古代会试,需要进考场封闭三天考试,这三天考生不允许外出,吃喝拉撒全在考场。按照之前的惯例,考生是可以带书箱,里面装有《玉篇》《切韵》等工具书进考场的,只要考试时不夹带、不作弊就行。顺治十五年,朝廷突然禁止考生携带书箱入场,让许多考生不知所措。

傅以渐深入了解考生们的情绪后,立即上书给顺治,希望恢复旧制,顺治最终支持傅以渐的观点。不过,到了清朝中后期,傅以渐的观点再次被否定,这是后话。

傅以渐好不容易给考生们争取到带书箱的便利,但他自己却病倒了。史载他“因闱中咯血,又上疏乞归”,他在奏折中对顺治说:

“入闱七日,幸殊卷尚未誊进,乞赐另遣一员,同李蔚任事。”

傅以渐在奏折中对顺治说:“现在科举刚刚进行到第七天,我身体不争气,现在咳血不止。所幸的是卷子还没有誊抄完毕,希望陛下准我告老还乡,另外派人来配合李蔚完成阅卷事务。”

顺治看到傅以渐的奏折,也非常心疼,但考虑到科举春闱的特殊性,他给傅以渐说:“知卿偶恙,著力疾料理闱事。”

意思是,我知道你身体不好,但现在不好换人了。傅以渐只好带病主持完会试。

当年,傅以渐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衔,到了十月,傅以渐身体不支,第三次向顺治请求辞官,顺治于心不忍,同意了傅以渐的请求,让傅以渐回聊城休养,但并没有罢免他的官职和待遇。

傅以渐于顺治三年考中状元,于顺治十五年辞官,他在朝堂上待了13年之久,官至阁臣,即使是回乡,也备受瞩目。但傅以渐回乡后却很低调,史载:

每闻百姓疾苦,若切于身,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自处无异寒素,汲奖寒素,惟恐不及,未尝有疾言遽。

傅以渐听闻百姓有疾苦,总能感同身受,为民请命。听闻乡民中有义举,必会称颂一番。傅以渐平时衣着朴素,也不接受地方官的宴请。他在家休养一年多,除了教养族中子弟外,几乎闭门不出。下图为晚清时期,聊城傅氏族人合影。

四、聊城傅氏的发展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傅以渐回乡养病超过一年的时间,顺治帝特地派人来问候,得知傅以渐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便邀请傅以渐赴京任职。傅以渐只得再次入朝。这一次,傅以渐仅仅在京中待了4个月,再一次因病回乡。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傅以渐身为在职的武英殿大学士,按制需要赴京奔丧。傅以渐当时虽然才53岁,但已经重病缠身,他被儿子护送到京城后,几乎就剩最后一口气了。

康熙登基后,傅以渐最后一次提出辞官,康熙念及师生之情,几度挽留,但考虑到傅以渐的确病重,最终下旨让傅以渐荣归故里。四年后,傅以渐在聊城病逝,终年57岁。

傅以渐以开国状元的身份,振兴了聊城傅氏一脉。傅以渐去世后,聊城傅氏族人从以前的商业大族摇身一变,成了官宦世家。在此后一百多年间,聊城傅氏的子弟中,考取进士、举人、庠生、太学生者超过100余人,更是出过不少封疆大吏。

例如,清朝名臣傅绳勋、傅继勋兄弟,他们是傅以渐的玄孙。傅绳勋曾任浙江、江西巡抚;傅继勋更是晚清时期的大儒,李鸿章、丁宝桢等人都曾拜在傅继勋的门下。而前文提到的近代历史学家、北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则是傅以渐的第七世孙。

时至今日,聊城傅氏仍是大族,傅氏子弟遍布在祖国各处,在不同岗位上为祖国做出贡献。而作为聊城傅氏的开创者,傅以渐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

笔者认为:从历史进程中来看,傅以渐和洪承畴、吴三桂这些明朝降臣不一样,清朝建立时,傅以渐并没有损害明朝的利益,他只是一位不涉政治的读书人。因此,他不应该被过分苛责。

在清朝初年,傅以渐肩负家族的期许,金榜题名。在此后十余年内,他兢兢业业,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好官,史料上没有留下他任何污点。

《史记·索隐》有云:

“奉职循理,为政之先。恤人体国,良史述焉。”

评价一个官员,首先要看他是否履行为官的责任,是否体恤百姓,是否有所作为。傅以渐身为康熙的帝师,顺治的宠臣,清朝的状元,抛开这些特定的身份,抛开特殊时代的限制,他仍然不失为一位好官。

本文参考《清史稿》《清世祖实录》《清史列传》《清史讲义》

傅以渐:康熙的帝师,顺治的宠臣,清朝首位状元,后代却不愿提起

引子:1927年,蔡元培卸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傅斯年曾短暂担任过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傅斯年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的成就,而且他的出身,也非常瞩目。

傅斯年出生于聊城傅氏家族,这是一个百年望族,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名人辈出。但奇怪的是,傅斯年虽然承认自己是聊城傅氏的子孙,却不愿提及他的祖先傅以渐。

傅以渐是谁呢?他是清朝第一位状元,更是一代帝师,武英殿大学士,在清朝拥有较高的地位。然而,或许因为受时代限制,傅以渐在清朝文士心目中的评价并不高。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傅以渐,希望通过历史资料,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帝师。

一、百年望族的开端

清朝开国于关外,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族士人,摄政王多尔衮决定沿用部分明朝的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实行科举制。

消息一出,并没有引起全国振奋。因为当年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很多汉族读书人仍然心向明朝,所以真正参加县试、乡试选拔的人并没有达到明朝时的规模。经过两年多的层层选拔,到了顺治三年,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春闱会试在北京顺利举行。由于当年是农历丙戌年,所以当年的科举又称“丙戌科”。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

故明旧例:进士四百名,二甲选部属、知州,三甲选评、博、中、行、推官、知县。

虽然参加会试的人数略显不足,但清朝延续明朝旧例,仍旧按成绩排名,录取了前400名为贡士。400名贡士,有370人参加了殿试,也就是说,清朝第一次科举,一共录取了370名进士。这370人,是清朝入关后第一批进士官员,他们除了少数人留在京城外,绝大多数都被分派到各州县为官。这些人中,有一位叫傅以渐的新科进士,被留在了京城,因为他是当年的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

傅以渐,字于磐,山东聊城人。顺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弘文院修撰。

从明英宗后期开始,明朝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清朝初年,翰林院尚未形成,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是翰林院的雏形,傅以渐身为状元,自然被优先留在京城,而且担任弘文院修撰。

傅以渐本人也没想到,他不仅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状元,而且会开创一个百年望族。

根据《傅氏族谱》记载,傅以渐的远祖名叫傅回祖,江西永丰人,他曾在明朝弘治年间担任山东冠县县令,这是傅氏能追溯到最早的祖先。不过,傅回祖在仕途上并没有较高的政绩,他共有七个儿子,年迈辞官时只带走了4个儿子,还留下三个儿子在山东立业。其中,有一子名叫傅祥,在父亲回乡后便留在聊城经商。当时的聊城毗邻大运河,贯通南北,商业蓬勃发展,傅祥很快发家。不过,他虽然成为商人,但没有忘记自己祖上是诗书传家,于是,他延请名师,为族中子弟教授学问,希望有朝一日,家族中能再有人踏入仕途。傅以渐便是傅祥之后。

傅以渐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他7岁时便入馆学习,不过,在明朝末年并没有考取功名,因此十分不甘。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入关,宣布恢复科举。傅以渐决定参加清朝科举。当时,清朝入关不久,有同伴劝他再观望几年,但傅以渐一心要证明自己 ,他毅然报考,果然在顺治二年考中举人。顺治三年,傅以渐带着全家人的期许进京赶考,竟然一举考中状元。傅家几代人没出过进士,傅以渐竟然一举夺魁,让傅家在聊城瞬间扬名。

有人说,傅以渐身为明朝遗民,却积极参加清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可见其“大节”有亏。这或许也是傅斯年先生为何不愿提及傅以渐的原因。

但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历史不能脱离民族,但民族不是历史的全部。

傅以渐祖上虽然是明朝县令,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清朝开国时,他只是一个不涉政治的读书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傅以渐参加积极参加清朝科举就否定他这个人,更不能把封建制度的弊端,都归咎到傅以渐一个人身上。更何况,从接下来傅以渐为官的品格来看,他称得上是一代名臣。

二、从状元到“宰相”

傅以渐身为清朝第一位状元,他在清朝的仕途上可谓“一路绿灯”,他入仕之初,几乎每一年都有一次擢升或调动。

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一次,有时候出于其他原因,皇帝还会加开“恩科”。例如,顺治四年,顺治帝以清朝求贤若渴为由,下令开“恩科”,傅以渐担任恩科的“同考官”。虽然傅以渐不是主考官,但他去年刚考中状元,今年就协同主持会试,的确罕见。

顺治五年,顺治帝下旨修撰《明史》,傅以渐被选中为纂修官。顺治六年,傅以渐担任秘书院侍讲学士,开始参与给顺治讲课,同年,他又升迁为国史院学士。

纵观傅以渐的仕途生涯,他“开国状元”的身份,不仅让他一路顺遂,而且很得顺治帝青睐。《清史稿》云:

(顺治)八年,迁国史院侍讲。九年,迁左庶子。十年,历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擢国史院学士。十一年,授秘书院大学士。

顺治八年,顺治帝已经亲政,傅以渐为人和善,办事干练,很快被顺治帝看重,所以,傅以渐每年都被顺治提拔一次,到了顺治十一年,傅以渐已经成为秘书院大学士,多次被顺治委以重任。

顺治十四年,太后(孝庄文皇后)病重,顺治帝为了照顾母亲,导致奏疏积压。情急之下,顺治命傅以渐代批奏折,傅以渐焚膏继晷,连续工作三个日夜,处理了800多件奏折,让顺治帝颇感欣慰。

到了顺治十五年,顺治改内三院为翰林院,把内三院的大学士加“三殿三阁”称呼,傅以渐成为清朝首批内阁大学士,他被授予“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当时,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势弱,军机处尚未成立(雍正年间才成立军机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

傅以渐能成为了清朝“宰相”,这除了他的才学出众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用孟森在《清史讲义》中的话说:

至傅以渐、吕宫为开国首两科一甲一名进士,用为阁臣,不过以状元宰相歆动汉人。

傅以渐是顺治三年“丙戌科”状元,吕宫是顺治四年“丁亥恩科”状元。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阁臣,是顺治帝想用他们汉人状元的身份,向汉人示好,以达到拉拢汉族百姓的目的。

俗话说,时势造人。傅以渐能成状元,靠的是才学,但他能在十余年间就成为阁臣,和当时的特殊国情有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傅以渐当年不参加科举考试,还会有另一个“傅以渐”出现。因为顺治帝需要一个汉人状元来标榜自己。

三、教导康熙,三次辞官

清朝初期,江南地区文字狱频发。顺治十二年,顺治命傅以渐为《资政要览》作后序,傅以渐趁此机会,把古代圣君之道说给顺治听,并且向顺治提出“安民大计”,建议顺治切勿大兴文字狱,这样只会让更多读书人人心惶惶。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作为读书人,傅以渐并不迂腐,他能在历史洪流中判断对错,并且纠正顺治的错误行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同年,傅以渐被顺治帝任命为太子太保、内国史院大学士,负责教导顺治的第三子福全、第四子玄烨读书。当时,玄烨尚不满两岁。此后几年,傅以渐都是两位皇子的授业师傅。

在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做梦都想成为“帝师”,傅以渐给顺治讲过课,现在又教育两位年长的皇子,他的处境让人艳羡。傅以渐也没想到,年幼的玄烨将会是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

就在傅以渐担任玄烨之师的第二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傅以渐只得以身体不好为由,向顺治提出“乞罢归乡”。傅以渐要辞官回乡,顺治非常惊讶,顺治在傅以渐的奏折上批道:

“卿辅弼重臣,醇诚朴慎,勤劳密勿,倚任方殷,岂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出自《清史列传·卷五》)

顺治的意思是:像你这样深受皇恩的朝廷重臣,哪能轻易隐退?

傅以渐明白了顺治的意思,只得继续鞠躬尽瘁。

顺治十五年,傅以渐和李蔚一起担任会试主考官,这一年,朝廷规定,凡是入场的考生,一律不允许携带书箱。《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

十五年,偕学士李霨主会试。考官入闱,例得携书籍,言官请申禁,以渐请仍如旧例,许之。

古代会试,需要进考场封闭三天考试,这三天考生不允许外出,吃喝拉撒全在考场。按照之前的惯例,考生是可以带书箱,里面装有《玉篇》《切韵》等工具书进考场的,只要考试时不夹带、不作弊就行。顺治十五年,朝廷突然禁止考生携带书箱入场,让许多考生不知所措。

傅以渐深入了解考生们的情绪后,立即上书给顺治,希望恢复旧制,顺治最终支持傅以渐的观点。不过,到了清朝中后期,傅以渐的观点再次被否定,这是后话。

傅以渐好不容易给考生们争取到带书箱的便利,但他自己却病倒了。史载他“因闱中咯血,又上疏乞归”,他在奏折中对顺治说:

“入闱七日,幸殊卷尚未誊进,乞赐另遣一员,同李蔚任事。”

傅以渐在奏折中对顺治说:“现在科举刚刚进行到第七天,我身体不争气,现在咳血不止。所幸的是卷子还没有誊抄完毕,希望陛下准我告老还乡,另外派人来配合李蔚完成阅卷事务。”

顺治看到傅以渐的奏折,也非常心疼,但考虑到科举春闱的特殊性,他给傅以渐说:“知卿偶恙,著力疾料理闱事。”

意思是,我知道你身体不好,但现在不好换人了。傅以渐只好带病主持完会试。

当年,傅以渐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衔,到了十月,傅以渐身体不支,第三次向顺治请求辞官,顺治于心不忍,同意了傅以渐的请求,让傅以渐回聊城休养,但并没有罢免他的官职和待遇。

傅以渐于顺治三年考中状元,于顺治十五年辞官,他在朝堂上待了13年之久,官至阁臣,即使是回乡,也备受瞩目。但傅以渐回乡后却很低调,史载:

每闻百姓疾苦,若切于身,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自处无异寒素,汲奖寒素,惟恐不及,未尝有疾言遽。

傅以渐听闻百姓有疾苦,总能感同身受,为民请命。听闻乡民中有义举,必会称颂一番。傅以渐平时衣着朴素,也不接受地方官的宴请。他在家休养一年多,除了教养族中子弟外,几乎闭门不出。下图为晚清时期,聊城傅氏族人合影。

四、聊城傅氏的发展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傅以渐回乡养病超过一年的时间,顺治帝特地派人来问候,得知傅以渐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便邀请傅以渐赴京任职。傅以渐只得再次入朝。这一次,傅以渐仅仅在京中待了4个月,再一次因病回乡。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傅以渐身为在职的武英殿大学士,按制需要赴京奔丧。傅以渐当时虽然才53岁,但已经重病缠身,他被儿子护送到京城后,几乎就剩最后一口气了。

康熙登基后,傅以渐最后一次提出辞官,康熙念及师生之情,几度挽留,但考虑到傅以渐的确病重,最终下旨让傅以渐荣归故里。四年后,傅以渐在聊城病逝,终年57岁。

傅以渐以开国状元的身份,振兴了聊城傅氏一脉。傅以渐去世后,聊城傅氏族人从以前的商业大族摇身一变,成了官宦世家。在此后一百多年间,聊城傅氏的子弟中,考取进士、举人、庠生、太学生者超过100余人,更是出过不少封疆大吏。

例如,清朝名臣傅绳勋、傅继勋兄弟,他们是傅以渐的玄孙。傅绳勋曾任浙江、江西巡抚;傅继勋更是晚清时期的大儒,李鸿章、丁宝桢等人都曾拜在傅继勋的门下。而前文提到的近代历史学家、北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则是傅以渐的第七世孙。

时至今日,聊城傅氏仍是大族,傅氏子弟遍布在祖国各处,在不同岗位上为祖国做出贡献。而作为聊城傅氏的开创者,傅以渐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

笔者认为:从历史进程中来看,傅以渐和洪承畴、吴三桂这些明朝降臣不一样,清朝建立时,傅以渐并没有损害明朝的利益,他只是一位不涉政治的读书人。因此,他不应该被过分苛责。

在清朝初年,傅以渐肩负家族的期许,金榜题名。在此后十余年内,他兢兢业业,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好官,史料上没有留下他任何污点。

《史记·索隐》有云:

“奉职循理,为政之先。恤人体国,良史述焉。”

评价一个官员,首先要看他是否履行为官的责任,是否体恤百姓,是否有所作为。傅以渐身为康熙的帝师,顺治的宠臣,清朝的状元,抛开这些特定的身份,抛开特殊时代的限制,他仍然不失为一位好官。

本文参考《清史稿》《清世祖实录》《清史列传》《清史讲义》

百家姓 名人榜 付(傅)姓

古代名人

先秦.

付说(傅说)(fù yuè),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约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的丞相,为“三公”之一。

秦汉

付宽(傅宽)(?-公元前190年),北地人(今甘肃庆阳),西汉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付宽列第九位。

付介子(傅介子)(?-公元前65年),西汉北地人(今甘肃庆阳),北地付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

付毅(傅毅)(公元47年-公元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著名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

付玄(傅玄)(公元217年-公元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著名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付彤(傅彤)(?-公元222年)在正史中名为付肜(róng),南阳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付彤为蜀汉将军,章武元年为中军护卫,随刘备伐吴。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付彤为保护刘备而死战吴军,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

付佥(傅佥)(?-公元263年),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

魏晋南北朝

付咸(傅咸)(公元239年-公元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付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明人辑有《付中丞集》。

付亮(傅亮)(公元374年-公元426年),字季友,南朝宋国人。著名汉朝政治家。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付琰(傅琰)(?-公元487年),字季珪,北地灵州人(今宁夏灵武)。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侨居南方。

付奕(傅奕)(公元555年-公元639年),相州邺人(今河北临漳),著名唐朝学者、自然科学家和无神论者。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学方面,精天文历数,极力反对佛教对民众的危害,建议皇帝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后来,他又上书十二论,揭露寺院“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寺多僧众,损费为甚”,“军民逃役,剃发隐中”等流弊。他还指使儿子用羚羊角击碎婆罗门僧的假佛牙,当众揭穿佛徒的骗局,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佛教神学的斗争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晋以来反对佛教思想的言行为《高识传》共十卷。

隋唐五代

付奕(傅奕)(公元555年-公元639年) 唐初学者。唐相州邺(今河南省安阳市)人。精于天文历数。著名的反佛斗士。

付游艺(傅游艺)(?-公元691年),唐朝人,著名唐朝宰相。曾任武周宰相,是付氏为相者第一人,为武则天宠臣,一年中四次提升,时人号为“四时任宦”。

宋元

付寅(傅寅)(1148年-1215年),字同叔,著名唐朝学者。从唐仲友学。对天文、地理、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等类研究精深,号曰群书百考,所著《禹贡说断》,有独到见解。

付霖(傅霖)(生卒年不详),著名南朝宋国音律学家。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付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二卷。

付友德(傅友德)(?-1394年),安徽省宿州市人,著名明朝开国名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先从刘福通部李喜喜入蜀,后归明玉珍,再从陈友谅,均无所成就。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01年),朱元璋攻江州(今江西九江),付友德率众降。朱元璋奇其才,因功封颍国公,曾为明朝一统天下,尤其是明对西南地区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明清

付山(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别号公之它、石道人、啬庐、朱衣道人等,山西阳曲人(今山西太原),著名明末清初反清义士、学者。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朝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付青主女科》和《付青主男科》等书。

付以渐(傅以渐)(1608年-1665年),字于磐,号星岩,祖籍江西永丰县,东昌府人(今山东聊城)。著名清朝开国状元、一代名相。

近代名人

晚清

付善祥(傅善祥)(1833年-1856年),女,金陵(今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中华民国

付作义(傅作义)(1894年-1974年),字宜生,山西荣河人,解放后,担任水利部长。[25]

付连暲(傅连暲)(1894年-1968年),原名付日新,福建长汀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付仲芳(傅仲芳)(1897年-1963年),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滨湖警备区副总司令。

付翼(傅翼)(1888年-1952年),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第七十二军军长。

20世纪

付抱石(傅抱石)(1904年-1965年),江西新余人,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付雷(傅雷)(1908年-1966年),一代翻译巨匠。

付钟(傅钟)(1900年-1989年),四川叙永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付秋涛(傅秋涛)(1907年-1981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付传作(傅传作)(1914年-1982年),湖北石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付绍甫(傅绍甫)(1908年-1993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付春早(傅春早)(1911年-1996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付家选(傅家选)(1909年-1995年),河南光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付继泽(傅继泽)(1918年-1991年),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付崇碧(傅崇碧)(1916年-2003年),四川通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付正模(傅正模)(1904年-1968年),字镜磨,湖南醴陵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为国民党员,后为民革成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徐向前元帅的同学。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二军军长。

付鲲翼(傅鲲翼)(1901年-1927年),字作师,湖南醴陵人,国民党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陈赓大将的同学。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中央教导一师团长。

付文明(傅文明)(1937年-2005年),贵州人,祖籍江西临江府(今江西省樟树市),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付慰孤(傅尉狐)(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防务部门参谋次

长。

付镜芳(傅镜芳)(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第四十四军副军长。

付应川(傅应川)(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防务部门史政编译局局长。

付丙仁(傅丙仁)(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军管区及海防部台北师管区司令。

付立贤(傅立贤)(1911年-?),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一二四军参谋长。

付锡章(傅锡章)(1905年-1932年),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绥靖第一师师长。

付永利(傅永利)(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防务部门物力司处长。

付忠毅(傅忠毅)(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大学战争学院空略组主任教官。

付全有(傅全有)(1930年-),山西崞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付秉耀(傅秉耀)(1940年-),黑龙江巴彦临城乡后鞑子营屯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付奎清(傅奎清)(1920年-),湖北英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付庚辰(傅庚辰)(1935年-),满族,黑龙江双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少将。

现代名人

付玉春(傅玉春)(1955年-),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1990年晋升。

付树青(傅树青)(1961年-),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状态:机密)

付鸿群(傅鸿群)(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武汉基地司令员。1990年晋升。

付云书(傅云书)(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部政治部主任。1990年晋升。

付渤海(傅渤海)(生卒年不详),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湛江基地政治委员,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1990年晋升。

付彪(傅彪)(1963年-2005年),山东人,从小生活在北京总后勤部的军队大院里。著名影视演员。

付艺伟(傅艺伟)(1964年-),生于哈尔滨,影视演员。

付笛生(付笛生):付笛生,1966年5月14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与妻子任静同为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