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8月16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嘛(8月16日出生的人很可怕)

8月16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嘛(8月16日出生的人很可怕)

云南连环杀人案:“食人魔”张永明更是腌制人肉、眼球泡酒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的晋城镇,是一座山清水秀、历史悠久的小镇。作为古滇文化的发祥地,晋城镇内有多处名胜古迹,还是云南省的首批旅游小镇之一。

就在距离晋城镇不到三十分钟路程的南门村,却在2012年5月爆出了一宗惊天大案。其中案情恐怖之极,令人毛骨悚然。一时间,“云南食人魔”张永明的名字传遍了全国。

自2005年以来,陆续有17人在晋城镇失踪,失踪地点都集中在以张永明家为中心七百米的范围内。

直到2012年,在最后一名失踪者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失踪案才受到重视,凶手张永明也才终于浮出水面。

1978年,正值生产大队搞副业增加收入,23岁张永明被队长分配到瓦窑厂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外村的另一位男性青年杨树荣,两人交上了朋友。

有天,家人吩咐张永明拿些米到镇上去换些钱,张永明便约上杨树荣一起去了。卖完米,两人又在距离南门村十公里外的一家小吃店吃宵夜。这是杨树荣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视线里,随后他就消失了。

杨家人和村干部找遍了整个村,也到镇上去询问了一番,但却一无所获。当他们询问张永明时,张永明称吃完夜宵以后两个人就各自回家了,他什么也不知道。

直到半个月后,才有人在南门村附近河边的一个洞穴里找到了杨树荣赤裸的尸体。杨家人报了警,警方立刻把张永明作为重大嫌疑人,因为他是杨树荣失踪前和他在一起的最后一个人,而且也有人报告说,曾经见过张永明在晚上推着一辆能放得下一个人的板车在村里游荡。

警方把张永明带回派出所接受询问,张永明承认了杀人的罪行。他说,自己那天晚上确实杀害了杨树荣,还把尸体的手脚都折断,扔进河里企图毁尸灭迹,却不料河水把尸体冲到了洞穴中。警方随后封锁了张家,并在张永明的枕头下找到了杨树荣的衣物。

生产大队为此事开了会,代表们全体签名要求判张永明死刑,但最后却只判了死缓。又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张永明后来陆续获得了减刑的机会,最终在1997年6月到7月之间获得了释放,回到南门村来。

当张永明终于回到了南门村的家中的时候,他父母早已去世,大哥去临县当了上门女婿,大姐也嫁去了外地,二哥又因为与母亲不和的关系而没有往来,所以家中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他独自一人住在南门大街225号的祖屋里,靠种田为生,也不与其他人来往。有几次,一些好心的邻居曾邀请他到自己家去吃饭,但张永明总是说家里有饭菜,拒绝了。

还有一回,他半夜胃溃疡出血,最后还是靠村干部送他去医院,帮他在手术单上签字的。

19年的牢狱生涯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沧桑,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但只要看一眼他那一米七五的高个头和粗壮的身子骨,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个上了年纪,弱不禁风的老人。

村民们会花50块雇他,让他把挡住了田里作物阳光的树木砍掉。或许,他们是觉得林业局的人会因为张永明是个杀人犯,所以不会追究砍树的事情;又或许,是他们自己害怕张永明,所以想给他找点事情做做,免得他无聊起来又去发狂杀人。

2008年,政府对南门村的土地进行集体收购开发。张永明借着这个机会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获得了将近3万多人民币的补偿。从此以后,他不再靠种地为生(虽然他还是保留了一小块田地),还在家附近建了一个冷冻库。

每天中午,他都到晋城镇的古滇文化公园去下棋,一直下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他的棋友回忆称,张永明其实人还不错,棋品也好,从来没有发生过要悔棋的事情,而且棋也下得相当不错,每五局里大概能赢两三局。张永明在下棋的过程里认识了不少人,但没有一个棋友真正了解他的情况。

除了下棋,张永明的另一个爱好就是养狗。他家里养了三条大狗。邻居们都说,每到夜里,张永明就会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得老大,那几条狗也会跟着狂吠起来。

大家都觉得事情确实有些蹊跷,但从来没有人说过什么。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从前的犯人回归社会以后,过上了安逸祥和的生活,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有男性青年陆续在南门村莫名失踪。到2012年,累计的失踪人口已经达17人。不少失踪者的家人也都报了警,但最终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当时,南门村附近有不少不正规的工厂,常常招用黑工。鉴于失踪的都是年轻人,人们就猜测他们可能是去那些工厂打工去了。从来没有人想过,包括警察在内,这些失踪事件居然会和这个可能精神有问题的杀人犯有关系。

2007年5月1日,12 岁的李汉雄和父母一起在土路边的田里干活。早上九点半左右,日照强烈,气温已经升高,李汉雄父亲心疼儿子,让他先回家把米饭煮上。

李汉雄由于前一天把自己的外套忘在另一块田里,他要先去那里取外套,再走口南门村,这条窄窄的土路会经过冷库区。

李汉雄父母接近中午时回家,却发现李汉雄并不在家,米饭也没煮上,他们打电话问李汉雄的同学,他们也没见到他。

他们去另一块田地找,发现李汉雄的那件蓝色外套依然在菜地里躺着。李汉雄父母在当天下午五点前往晋城派出所报案。

得知李汉雄失踪后,有个女性村民告诉李父,她在当天上午看见李汉雄走在一个河梗上,大约半小时后,她看见张永明也出现在同一个河梗上,还来回走了两遍。

或许因为张永明当时已经出狱 10 年,从未在村里闹出什么事;也或许受害人家属潜意识里无法接受这么可怕的事实,所以他们当时并没往这个方向怀疑。

2008 年,邻村的15岁男孩杨明归,在放学途中经过张永明的菜地。张永明谎称想让杨明归帮忙抬木头,把他骗到地里,张永明趁着杨明归蹲下身时,突然从身后勒住杨明归的脖子。

杨明归拼命挣扎,把绳子都挣断了,才得以逃脱。虽然杨家人并未报案,但此事一直在村民中私下流传。

2011年1月27日,当时15岁、正在读初二的谢海俊和好友谢洋春(音)一起打摩的回离家五公里左右的学校拿期末成绩表。

谢洋春回自己班上拿到成绩表,然后就在校门口等谢海俊,但却一直都没有等到,课室也没人,手机也打不通。刚开始,谢家人以为只是放假了,孩子到外面玩去了。而且谢海俊的手机本来就有点坏,打不通也是可能的。

到了第二天,谢海俊还是没有回家。谢家人通知了学校,又和亲戚们在村里和镇上找了一天,最后在1月29日报了警。警方为他们做了笔录,但奇怪的是,这份笔录并没有被输入电脑,谢家人也并没有收到回执。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谢海俊的父亲为了找回儿子可谓是倾家荡产。考虑到儿子可能是被附近的黑工厂捉去做黑工,他把晋城镇附近的工厂都找了个遍,其中有一些还是依靠层层关系才进得去的,但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他曾一度怀疑过张永明,也将这个人向警方报告过,但最后警方还是以张永明精神有问题为由没有深入调查下去。

2011 年夏天,正在老家宣威市双河乡读初二的胡兴越到善云冷库找在这里上班他的父亲,同时也帮忙在三号库发辣椒。8月7日,15 岁的胡兴越起床后在宿舍看电视,可到了吃饭的时候,人突然不见了。

他父亲赶快在冷库四处寻找,却找不到人。他调出冷库厂内的监控视频,发现在当天 11 点半,儿子走出冷库后门走向公共厕所,此后不知所踪。

最开始大家还在猜测:这些男孩最有可能是被拐卖到黑砖窑去干苦力了。因为这样的事确实发生过。

2012年4月 7 日晚上6 点半,一名当地青年雷玉生在大街上被拖进一辆面包车,后被关在黑砖窑强迫劳动 18 天,于 4月 25 日逃离黑砖窑。

虽然雷玉生被劫持的地点和这些失踪案不符,但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这种可能性,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很可能还活着。

在晋城镇附近有 30 多家砖窑厂,许多受害人的父母只要一有空就去附近砖厂一家家找人。谢海俊的父亲为了找儿子,从澄江、江川、玉溪到富民、宜良,找将近 100 家砖厂。

2011年9月30日,17岁的陈涛和朋友在鑫云冷库附近的山坡上玩耍。9点,陈涛母亲在驾车回家的时候曾经见过他。9点半,陈涛曾用手机与母亲联络,但母亲没有接电话。等到11点她回拨过去的时候,陈涛的手机已经关机,他的人也从此消失无踪。

2011年12月,一名叫张建原的高一学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袭击。当时,他就在距离家门只有十来米的地方,突然被人从背后用皮带勒住了脖子,向身后的树林拖去。

张建原奋力挣扎呼救。家人听到了呼救声,连忙冲出来救人,发现勒着孩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永明。在家人的质问下,张永明辩称自己是在抓贼。

张建原的家人立即报警。在派出所,张永明的说词又一次变了,他说自己只是在和孩子打闹玩耍,并不是真的想要伤害孩子。

警方对张建原的家人说,张永明有精神上的问题,他以前也就杀过人,而且孩子也没有受到太严重的伤害,要立案的话有难度。

张建原的家人无可奈何,也只能接受了这种说法。但经过此事之后,村民们都认为张永明喝酒以后就会发狂,不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他。

张永明本人,自此以后也更加孤僻,甚至到了不与人交谈的地步,行径也越来越诡异。他会到山上的坟地去偷祭品,收集起来又卖出去。

村民们也开始留意到,张永明晚上会经常推着一辆板车在村里逛游,但依旧没有人将失踪事件和张永明联系起来。

2012年2月19日上午9点,16岁的采云伟到鑫云冷库附近的公厕去上厕所。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采云伟。

采云伟是隔壁富有村人,初中毕业后,也不再继续读书。由于采云伟的叔叔是鑫云冷库十三库的老板,所以采云伟到鑫云冷库上班。

2012年 2月 19 日上午9 点半,采云伟泡了一句方便面吃过后,说要去后门外上厕所。那个简单的公共厕所是 2009 年修的,位于冷库后门 20 米外的土路口,

只是上一趟厕所,采云伟却到了 10 点都没回来。

他的叔叔打他电话,一听见是关机,立刻慌了,因为他联想起鑫云冷库已经有两个男孩失踪。他马上召集采云伟的同学、朋友去附近的山上四处寻找,下午就去报案。

其实鑫云冷库四周并不偏僻。冷库本身有几十名员工,拉运蔬菜的车辆也来来往往。它的正门前是 214 省道,从后门出来有两条岔路,左侧是一条稍宽的土路,有车和行人从此经过;而另一条则是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小路,上面就有那个公共厕所。

由于这条小路尽头是个鱼塘,且平时只有工地上的人才走,所以路人较少,鑫云冷库背后有一片桉树林。

若不是外地大学生韩耀的失踪,以及他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寻找答案,或许这些神秘的消失还会继续下去......

2012年,对于当时19岁的韩耀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他正要准备从云南省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目前正在昆明市的一家工程公司实习,被派到南门村来协助一项工程勘察。性格温顺,学习成绩又好的他十分孝顺母亲。

韩耀曾经对母亲说过,等自己出来工作养家以后,她就可以休息享福了。可惜命运弄人,韩耀的母亲再也等不到儿子的孝顺了。

2012年4月25日,就像往日一样,韩耀和同事们在上午7点多来到工地开始工作。8点30分,韩耀在经理的吩咐下回办公室去拿文件。

办公室就在距离工地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步程的地方,但韩耀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经理便打他的手机,但无人接听;又打去办公室,但工作人员说韩耀根本就没回来过。韩耀从此人间蒸发。

韩耀的手机记录显示,他在 9时 01 分时,接了一个同学打来的电话。据这个同学所说,他们聊了几句话后,由于信号不好,韩耀说晚点再打给他,但之后却再也没联系过他。这是韩耀手机上最后的活动。

当天有同事在宿舍赖床,看到韩耀回来取东西,就鼓动他不要回工地,一起去上网。韩耀回绝了,说工地的人还在等着。

韩耀的母亲在得知自己儿子失踪的消息之后,心急如焚,立刻报了警,还发动家里的亲戚朋友拿着寻人启事到处派以及在网上求助。警方接到报案后,也曾出动找人,但最后无功而返。

后来韩家人花了钱才得知韩耀的身份证曾在他失踪后在晋城镇的某家网吧里使用过,结果发现那原来是韩耀的某位同事。出事前韩耀曾拜托他办事,就把身份证给了他。

这样的结果让韩家人对警方十分不满。明明身份证就在网吧里被用过,怎么就查不出来呢?

最后,韩耀的家人发现,在南门村失踪的人总共有17人之多,失踪时间从2005年到2012年不等。失踪者的年龄大部分介乎12~22岁(其中有一个80岁的老人和一名37岁的成年人),清一色全是男性,其中两人还有精神病史。这个发现可把韩家人惹火了。

8年间失踪了17人,警察怎么一直都没去调查?他们找到其他失踪者的家人,联合起来再次找警察报案,但警方依然没有授予立案。于是他们找到了当地电视台和媒体请求帮助。

2012年5月3日,也是在韩耀失踪一周后,《云南信息报》独家首发一篇文章《小青年离奇走丢 牵出连环失踪案》,把 19 岁的韩耀,和在同一地点附近失踪的 12 岁的李汉雄、16 岁的谢海俊和陈涛、17 岁的采云伟联系起来,称为「连环失踪案」。

《云南信息报》的首篇报道见报后,新华网、搜狐网、法制网、《都市时报》、中国新闻网等转载 60 余次,让此事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其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这篇报道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推倒了信息的壁垒, 许多受害人家庭看到报道,才知道原来人口不过几万的晋城镇,竟然还有那么多和自家情况相似的失踪案。他们纷纷站出来向记者诉说自己家庭的遭遇。

根据媒体搜集到的信息,从2005 年至 2012 年之间,晋城镇地区至少有 17个男性失踪。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从没报过案的家庭,和一些虽在警方那里有记录但从未向媒体曝光的失踪者。

一时间,南门村的神秘失踪案成了众人皆知的消息,也惊动了公安部和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刑事专家组和案件督察组以最快速度赶到南门村,和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5 月 3 日当天晚上,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就与晋宁县公安局联合成立了【晋城失踪人员专案组】。

专案组发现,失踪者失踪的地点都集中在214省道以及鑫云冷库附近,便对周边人员进行了排查。直到这时,张永明才最后进入到警方视线中。

考虑到他有杀人前科,就住在失踪事件频发的区域内,而且还有村民表示他经常在夜间推着板车到处走动,专案组将张永明带回去作进一步调查,封锁了他在南门大街225号的家进行搜索。

2012年5月7日,警察进入张永明的住所搜查。这个20 多平方的老宅由杂物间、卧室、厨房从西向东排列组成。

很快,办案人员就有了骇人的发现。调查人员在张永民家中搜证,在张永民家的厨房,办案人员在一个用空心砖砌起来的平台下,找到了五个塑料桶,里面分别装着不同的人体组织:有肌肉,有四肢,有内脏,全都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塑料桶里。

搜查人员还在厨房一个暗间里找到了六个大麻袋,里面装满了衣服,还有手机、证件之类的随身物品。卧室的桌子上,放着几个金属盘,里面装着数量不等的人类残骸;

同时在墙上,办案人员找到了一块沾有人类皮肤的胶布,后来通过皮肤上玫瑰和猪的纹身,证实皮肤属于失踪者陈涛。

眼见找到的证据越来越多,办案人员意识到案情比原先设想的要更复杂,便扩大了搜索圈子,把张永明家的菜地、位于附近的鑫云冷库和小树林也划入了搜索范围。

在张永明家旁的枯井里,他们找到了一部分尸骨和衣物,接着又在菜地里找到了更多的人类骨骼。当时的搜查人员曾说过,把泥土筛掉以后剩下的就是骨头,由此可见残骸数量之多。

但奇怪的是,尽管找到了多种不同的人类骨骼,但却独独没有找到头骨。

(以下现场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民事判决书)

在厨房南墙下用空心砖和木板砌起来的平台下,警方找到了五个带桶盖的塑料桶,一只为蓝色,四只为白色。这些桶里分门别类的浸泡着人体组织:有的桶放的是肌肉,有的放了切割的四肢,有的放了内脏。

在厨房操作台下方西侧地面摆放三个陶罐,其中靠北墙的一个陶罐装有人肠组织。

平台的东侧木板上方有一木床,床上叠放六个编织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受害人衣服、手机、证件、双肩包之类的物品。

在卧室的南墙上挂了一块三色塑料布,在布下方的地上,摆放着四个金属盘,装着数量不等的人体残骸。

卧室的床下也有一个编织袋,装有死者衣物。卧室顶是用竹子搭建的天花板,上面放了一个纸盒,一个木盒,两个竹篓子,这些容器内放置了死者的手机、皮带、钱包、身份证、首饰等物。

卧室沙发下有只皮箱,里面也装有一些死者的鞋子。卧室悬挂的衣架上晾着死者的袜子。

厨房里有一只木盒,木盒里有一块风干的人类皮肤,上面玫瑰花和猪的图案。而纹身花纹正是 2011 年 9 月失踪的陈涛的纹身。

经过20多天的侦查后,张永明因涉嫌故意杀人被依法逮捕。审讯过程中,当警方问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时,他的回答令人毛骨悚然。

他说,这些杀人案全是他一个人干的。他在路上跟踪被害人,趁其不备用皮带将他们勒死,有时也直接徒手掐死。至于具体杀了多少人,他已经不记得了,说是警察找到有多少套衣服,那就是死了多少人。

2012年6月,谢海俊等失踪者的家人被专案组请来协助调查。法医鉴证科人员提取了他们的DNA,最终确认了在张永明家找到的人体残骸属于17名失踪者中的11人。

2012年7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永明杀人案,确认张永明在2008年3月到2012年4月间,分别在南门大村附近、鑫云冷库附近、蓉辰冷库附近等地,先后将谢海俊、陈涛、采云伟、韩耀等11名受害人杀害,并把尸体拉回住处分尸,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受害者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庭上,张永明表情冷漠,极少发言。他对判决结果表示没有异议。

据张永明交待,他是在家附近路人稀少的土路上、桉树林里,趁受害人不备时实施暴力突袭。他用胶皮带或者双手勒住受害人脖子,致受害人死亡或者昏厥,后用板车把他们载回家。

2013年1月10日,张永明被枪决。

同年6月,已被免职的晋宁县原副长,县公安局长,原晋城镇党委副书记,晋城派出所所长等12人,经省公安厅建议,依照法定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被分别给予行政撤,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和行政开除,开除党等处分。

张永明出生于晋城镇南门村,1955年8月16日出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是性格孤僻的人,总是沉默寡言,身边的人都不太愿意和他交朋友。

张永明的母亲,是个十分暴力的人。她曾经虐打二儿媳余会仙(音),导致两家的关系极其恶劣,以至于根本没有往来。有传闻称,她曾经在喝酒时把一个卖酒的人给杀了,但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张永明的二哥能荣(小名),也于1980年在菜市场与邻居争吵时,用锄头击打对方头部,几乎把对方的整个头都给锄了下来。一家里同时出了两个杀人犯。

所以邻居们提起张家的时候也是相当惧怕。母亲和哥哥的暴力行径,似乎为后来为什么张永明会犯下的那些恐怖案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没有多少人愿意和沉默寡言的张永明交朋友,陆士荣(音)就是那少数人之一。他和张永明是小学同学,两人关系很好。

1974年12月25日的晚上,两人结伴到外面去玩,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陆士荣的父母早已把家里的大门锁上。张永明见状,便邀请陆士荣到自己家去过夜。两人一起睡在张永明的床上,而张永明的父母则睡在房间里的另一张床上。

凌晨2点多的时候,陆士荣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痛给痛醒了。他睁开眼睛,发现张永明已经把自己绑在了床上,不断地用刀子劈砍自己的头部和颈部。

陆士荣的叫声惊醒了张永明的父母。张父开灯,看见陆士荣的脸和脖子上全是血,连忙拉住张永明并报了警。

陆士荣展示脖子上的伤痕张永明被捕后,称自己当时只是在梦游,砍人什么的并不是故意的。

为此,村里开了批斗大会,张永明也被判劳教六个月。陆士荣大难不死,好不容易终于捡回了一条命,可治疗费却高达数百元,而且最后张家只赔了几十元。

(注:在1974年,按照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几十块也已经算是很多钱了。那时候只要几分钱就能吃饱早餐。)

这一次经历,为张永明日后犯下的一系列案件拉开了序曲。很快,他将会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谋杀案,即文章开头讲述的杨树荣案。

张永明到底有没有把受害人当成“鸵鸟肉”卖给村民呢?在张永明作案那几年,云南刚好有一个外地男子/一个团伙在卖"鸵鸟肉"他(们)分头行动,在包括昆明及周边的各个乡镇之间流动摆摊,活动范围广,所以云南各地都有人声称见过有男子在卖鸵鸟肉。

所以在案件爆出:“张永明吃人用受害者残肉喂狗,吃人肉吃不完拿街上假称鸵鸟肉卖”的供述后,人们始终感到不安和怪异。

关于吃人的真相?狗也吃人?有趣的是,虽然民间一直将张永明称为“食人魔”,但官方资料上(包括主流媒体的报导)却一直只是称张永明“通过碎尸、焚烧、掩埋等多种方式销毁罪证”,而决口不提吃人的事情。

事实上,从案件被揭发的时候开始,官方就一直努力封锁消息,但最后还是由一名当地的媒体人在微博上爆了出来。

那么,是否就如传闻所说的那样,张永明真的吃掉了受害者吗?凶手本人是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我们不妨从现场证据入手看看:

厨房里的那五个塑料桶,里面分别装残肢、内脏、肌肉等的人体残骸,分别属于11人,但其实总的残骸数量并不多。卧室桌子上的金属盘子上放着人体残肢。在菜地以及树林里发现的骨头残骸,大部分都有被砍劈过的痕迹,而且最长的长度也不超过十几厘米。

根据以上三点,我们不难想象出这么一个情景:

张永明把受害者的尸体带回家,在厨房里熟练地把尸体剖开,剔骨取肉,把不同的组织存放在不同的塑料桶里,最后把骨头扔在附近。

我个人相信,张永明确实吃掉了受害者,因为只有这样,那五个桶里面混合着11个人的尸体残骸这件事才能解释得通。案发以后,也有不少人开始说,张永明不但自己吃肉,而且他家的狗吃的也是人肉。

还记得前面曾经提到过,张永明的邻居曾抱怨晚上张家的狗会狂吠吗?人们认为,这正是张永明在用人肉喂狗。但事实究竟是不是那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而对于有村民称张永明从来不去菜市场买菜,只见过他去买调味品的事情,这大概是案件被曝光后的一些不足为信的传言罢了。

法庭审理时,正式确认死于张永明手下的只有11人,但失踪者却有17人,那么剩下的6人是否也有可能被张永明所杀害呢?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说失踪事件是从2005年开始的,但张永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杀人,这一点没有人能够肯定。极有可能的是,在1997年出狱回到南门村后不久,他就已经开始杀人了。

关于杀人食人的事件,其实比大家想象中更为常见,而且并非心理变态者的专利。根据食人的动机,可以把食人氛围三大类:求生性食人、习得性食人、以及其他需求。

求生性食人,如在饥荒时代,为了活命而吃人;习得性食人,如一些边远地区的未开化部落,他们之所以食人是因为那是他们的传统,可能是为了恐吓敌人,也可能是为了某种宗教仪式;而食人的连环杀手,则主要以第三类为主,比如日本的食人魔佐川一政,他认为对一个女人表达爱意的最好方式就是吃掉她。

对于张永明食人的动机,至今还没有人提出过见解。但从他的行事方式来看,很显然他是在把人当成了猎物,把杀人当成了打猎。

大多数失踪者都是在上午失踪的,而张永明也只有在下午才去公园下棋,晚上又经常推着板车到处走。这几点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象出整件事的经过:上午,他去打猎(杀人),暂时先把猎物(尸体)藏在树林里,然后下午就去下棋休息,直到晚上夜深了,才用板车到树林去把猎物拉回家里屠宰(分尸)。

对于张永明是否患有精神病的问题,相关专家给予了否定的答案,称张永明“思维清晰,认知能力正常”。

这里,大家需要区分精神病和心理疾病。张永明没有精神病,不代表他就没有心理疾病。从他的行为推测,张永明极有可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至于前文提出过的,张永明的暴力倾向有可能来自家族遗传的观点,也只能是持保留态度。

张永明固然万恶不赦,相关监督和执法部门的麻木,则更是这份罪恶的助燃剂。

事情由受害人家属推动进展,甚至是在媒体舆论形成压力,高层领导“批示”之后,才得以被查得。这种解决方式,近乎于小概率的奇迹,居然成为某一类事件的解决常态。(呼格吉勒图案、广西百色网助学案等。)

正如马云龙的家属在起诉书中写的,没有把失踪案件的线索进行关联考虑:没有对一名有犯罪的前科的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监控,没有能够根据案情况及早向市民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相关防范。

活着最重要。

萧殷出生于农历八月十六日子时是何月何日何时?

萧殷出生于农历八月十六日子时是何月何日何时?

陈家基

研究萧殷十余载,

史海钩沉迷雾开,

一手资料写头条,

读评赞转您有爱。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根据记载,萧殷(1915-1983)出生于1915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子时,即是中秋节当晚。

过去,人们习惯以农历记事,后来写简历的时候,需要换算成公历,于是很多人都把农历的生日直接写成公历的生日。萧殷也是这样,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定为1915年8月16日。

查万年历,1915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为公历1915年9月23日,而子时,则包括前一晚11点至当天凌晨1点之间的两个小时。照这样算,萧殷可能出生在中秋当晚的11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之间。

不管如何,萧殷是出生在花正香、月正圆的中秋之夜。

又是一年月圆夜,天上人间共此时!

深切怀念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萧殷!

1915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子时,萧殷出生于广东龙川佗城竹园里,照片中最高的那栋就是萧殷故居

萧殷的母亲

原来8月16日,运气来了,运气先来,三大生肖的运气全部上升

生肖虎

生肖虎的朋友希望给家人富裕安定的生活,而且非常有责任心。他还特别关注朋友,敢于挑战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8月16日起,生肖虎所有的霉运和好运都来了,生活充满希望,红票无数,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如果平日有投资买彩票的习惯,那么中大奖的机会也不小,一定会过荣华的好日子,以后成功的事例频出。

生肖羊

属羊的朋友总是开朗、自信、正直、高大。如果他设定了目标,他就会顽强、善良、真诚,性格慷慨。8月16日起,生肖羊的运气不佳,能够一帆风顺,财源滚滚,财源广进,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一种开放的心态。

生肖兔

生肖兔出生的朋友,生活顺利,性格活泼开朗,喜欢沟通,多德,为人真诚。8月16日起,生肖兔桃花无数,财运不断增加,财运不断增加。财运亨通,收获满满,努力工作,赚得盆满钵盈,佳音常有,可以安心睡觉了。成堆的钱。之前的所有损失预计都会增加一倍。在工作上,你一定会有所作为,取得巨大的成就。

吾心吾乡丨你所不知道的焦裕禄……

“焦书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河南省兰考县凤鸣湖湿地公园(2021年6月23日摄) 李安摄 / 本刊

◆ 不断被打捞、挖掘的细节,呈现了焦裕禄吃苦耐劳惯常形象之外的另一面:他曾在大城市工作、学习,多才多艺,乐于求教、善于创新……

◆ 在兰考的一年零三个多月,全县149个生产队,他跑遍了其中的120多个……

7月4日,河南兰考,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半个多世纪前,同样是在这片土地,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等带领河南分社记者采写推出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把焦裕禄写进了干部群众的心里,也把“勿忘人民”写进了新华精神,教育影响着一代代新华社记者。

挂牌仪式上,焦裕禄的二女儿、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院长焦守云动情地说:“新华社的报道把我父亲这个典型推向了全国,影响了全国几代人……”

言简意丰,语短情长。

作为新华社接力焦裕禄报道的首位80后记者,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多次参与新时期的焦裕禄报道,因此格外懂得焦家后人这短短几句话的分量。

几代新华社记者传承焦裕禄报道,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是跨越时间的业务传承,更是历久弥新的精神交响。

震撼 穿越时空的精神交响

在兰考焦裕禄精神展览馆,众多参观者在一块展板面前驻足停留,凝神细看。

这是一份放大的手稿作品,上面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修改痕迹,小到标点符号的调整,大到整个段落的增删。由于年代久远,蓝色的钢笔字迹已经有些褪色。

讲解人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口播,焦裕禄的事迹传遍全国……”

展板上的作品,正是穆青当年修改的手稿清样复印件。

因为采写出中国新闻史上的传世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半个多世纪以来,穆青和焦裕禄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记者和他笔下的报道对象,两者彼此映照,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时光回流至1965年12月。

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带领国内部记者冯健前往西安出差,中途路过郑州,并在河南分社召开一线记者座谈会。会后,分社记者周原按要求到豫东灾区寻找采访线索。10多天后,穆青一行从西安返回郑州,周原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除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积劳成疾后因病逝世的事迹作了汇报。穆青听后非常感动。

此时距离焦裕禄逝世已经过去一年多。《人民日报》早前发表过由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张应先、鲁保国等人采写的相关报道,《河南日报》也配发社论转载。尽管如此,穆青仍然决定带队深入兰考采访,再写焦裕禄。

12月17日,穆青一行来到兰考县委大院。

时任兰考县委通讯干事的刘俊生回忆说,当他介绍到焦裕禄去世后,几十位兰考农民自发赶到郑州烈士陵园焦裕禄墓旁哭坟时,穆青站了起来,低着头来回踱步,不时掏出手帕擦泪。

在《穆青自述》里,穆青详细回忆了当年采访时的心境:“一看到焦裕禄那些遗物,补的袜子呀、坐过的藤椅等遗物,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再说县长张钦礼、通讯干事刘俊生、跟随焦裕禄工作的卓兴隆、李忠修等,一说起焦裕禄都痛哭流涕,不是一般的感染呀!我当时真是泪流不止……特别是有人讲到焦裕禄走近梁进财家那低矮的茅屋,看望病中的老人,老人问:‘你是谁?’焦裕禄说:‘我是你的儿子。’这不是一般的感情呀!我几乎哭出了声来。这一下撞击到了我和焦裕禄心中的契合点。我也找到了定位:‘一个共产党的县委书记的榜样!’”

采访结束,先由周原完成了一万多字的初稿。穆青一行回到北京后,稿子由冯健修改,接着穆青再改。《穆青传》披露过穆青回忆修改稿子时的情景:“满脑子都是他(焦裕禄),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

历时数月,七易其稿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最终完成并向全国播发。这篇通讯“犹如一颗精神原子弹”,在神州大地华夏儿女的心头炸响。

刘俊生回忆说,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哭着播报通讯时,整个兰考都哭起来了。正走路的,就停下来了,说广播正播咱焦书记的文章呢;正劳动的,听到这广播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正吃着饭的,这馍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含在嘴里就哭开了。

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短暂工作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这篇通讯则将焦裕禄精神如火炬高高擎起,引发的冲击波穿越时空,绵延至今。

温暖 不绝如缕的琴声悠扬

当年的手稿历经沧桑,英雄的事迹常写常新。

2009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5周年纪念日。新华社河南分社提前组织策划报道,我提前一周赶往兰考,晚上查资料做功课,白天扎扎实实密集采访。

有关兰考、焦裕禄、焦裕禄精神的更多细节和事实,一点点浮现出来:

——年事已高的刘俊生介绍,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不爱拍照,仅有的一些照片或是下乡时被工作人员抓拍的,或是在工作间隙留下的,包括那张双手叉腰与泡桐苗的合影。如今,照片中的“小麻杆”已成参天大树,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焦桐”。

焦裕禄在泡桐前的留影(资料照片)刘俊生摄

——为了治理风沙,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广栽生长迅速的泡桐树。多年后,这里的木材加工产业越做越大,随处可见的泡桐成了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

……

采访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时,当我得知她的儿子也是80后,就问,平时是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外公的?由此“意外”获知:生活中的焦裕禄不但是一位慈祥、有爱心的父亲,而且喜欢文体活动,拉得一手好二胡。

焦裕禄去世时,焦守云才11岁。尽管年龄小,但对当年的点点滴滴记忆尤为深刻。

焦守云说,生活中的焦裕禄是个爱好广泛、很有情趣的人,“父亲其实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按照母亲的评价,我们兄妹这么多人,就综合素质而言,还没人能超过父亲。”

焦守云介绍,焦裕禄生前特别爱唱歌,舞也跳得好。因为个子高,1.76米,跳起舞来,舞姿很好看,就连一起工作的外国专家都由衷赞叹。此外,焦裕禄爱打篮球,二胡拉得也特别好,“母亲就是循着二胡声追到他跟前的”。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北崮山村。在历经少年时期的贫苦、日伪统治的险恶后,他加入了革命队伍。赴任兰考之前,作为一名地方干部,31岁的焦裕禄从郑州被选调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了9年,期间还曾作为业务骨干被抽调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

求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半年时间,他不怕底子薄,经常争分夺秒地看书,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如饥似渴地汲取机电专业知识,为后来参与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大型卷扬机奠定了重要基础。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焦裕禄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喜欢搞创新。

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又辗转多地,采访了焦裕禄的诸多工友和同事。

曾和焦裕禄共用一张办公桌的洛阳厂同事郭玉慧回忆,工作之余,焦裕禄有时会找人下棋,一边下一边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哼着小曲,“我不太会下棋,每次都一样的走法。他看了就笑,一边教我一边说,‘干啥都得动脑筋,你看你每次都这样下,人家都知道你的路数了。你得换个战术啊。’”

1958年春,机器厂一金工车间接到重要任务——制造一台大型卷扬机。面对少设备、缺技术等诸多难题,时任车间主任的焦裕禄带领工友以厂为家,一干就是50多天,最终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

不少工友和同事认为,焦裕禄曾做过苦工,也参加过战争,后来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和年轻时的历练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焦裕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躲避,除了拼命苦干,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当年曾和焦裕禄一起加班、睡在车间走廊的赵广宜回忆说:“那时候的机器零部件说明书大多是俄语。不懂俄语,连图纸、工艺文件都看不明白。当时我是技术员,焦主任就利用值班时间跟我学俄语,练得舌头都麻了。”

这些不断被打捞、挖掘的细节,呈现了焦裕禄吃苦耐劳惯常形象之外的另一面。

一位读者曾留言:“了解让人更亲近,即使素昧平生,即使隔着时间的洪流。感动之余,我也加入‘刷屏’大军,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不一样的焦裕禄,一个有呼吸、有温度的普通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循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一代又一代的新华社记者坚持在焦裕禄精神的报道中守正创新,让昔日的老典型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永恒 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骄阳当空。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一棵参天大树笔直挺立,华盖遮荫。

这是一棵普通的泡桐树,栉风沐雨,至今默默生长了60余年;这又是一棵种在兰考人心上的树,栽树人——时任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后,“焦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我们在每次采访时,都要反复探究:焦裕禄在兰考一共仅工作了475天,何以能带领全县人民很快找到根治“三害”的办法?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何兰考人一直难忘当年的“焦书记”?为何焦裕禄精神能穿越时空,打动一代又一代人……

回溯时间的河流,重温焦裕禄事迹,那些散落众人口碑里的记忆依然感动、震撼,发人深思。

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里,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我知道兰考是个灾区,人民群众正过着艰苦的生活。地委派我来,我愿意承担这个工作,但是要完成治理灾害任务的不是我一个人,得靠大家,靠全体干部振作起来,带领全县36万人,争取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把面貌改变了……”

50多年后,时任兰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樊哲民仍然记得焦裕禄在县委会上的这段发言,“他的讲话很短,但很有分量。特别是他提出救灾是暂时的,以治灾代替救灾,要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治理思路。”

在焦裕禄精神展览馆,透明的展柜里,静静地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带着窟窿的布鞋,到被顶出大洞的藤椅,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参观的队伍缓缓走过,焦裕禄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在兰考的一年零三个多月,焦裕禄多数时候都在农户家里或生产一线蹲点调查。全县149个生产队,他跑遍了其中的120多个。路边大风吹不走的坟头,启发他想到深翻淤泥把沙丘变良田的方法;牛棚里和老农深夜长谈,让他了解到多种泡桐既防风治沙,还能发展经济……

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曾回忆:“在焦书记眼里,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为了关心群众,他恨不得把一分钟的时间掰成两半使。”

然而,就在焦裕禄奔走兰考大地的时候,积劳成疾,他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1964年5月14日,在被送医后不久,焦裕禄病逝。生命的时钟在42岁这一年定格。

焦裕禄纪念园里,松柏苍翠,柳丝低垂,2米多高的汉白玉纪念碑庄严肃穆。

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来焦园参观的人次超过百万。每到新麦收获时,就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

我和同事们总向人们追问同一个问题:焦裕禄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那就是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曾任兰考县委副书记的鲁献启在退休后发起成立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编纂了《今天我们怎样学习焦裕禄?》等学习读本,迄今已有上千万人次阅读。

“从焦裕禄去世后人民的深切哀悼,到上世纪90年代人民呼唤焦裕禄,再到21世纪的今天深情缅怀焦裕禄精神,这并非偶然。”他说,“焦裕禄是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像一面旗帜,代表着我们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代表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座丰碑依然屹立不倒,这面旗帜依然高高飘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不过时。”

交响 跨越世纪接力传承

焦裕禄曾这样表达过决心与信心:“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续奋斗,从“兰考之问”“兰考之干”到“兰考之变”,今日兰考已呈现出一派泡桐成林,绿树如海的美好与繁盛。

目前,兰考已逐步构建起“3+5”产业体系,即现代家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以及以民族乐器、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五大特色产业。昔日的穷沙窝,正在悄然蝶变为林木覆盖率超32%的绿化模范、GDP超400亿元的经济大县、80多万人口的幸福家园。

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表示,焦书记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也留下了一座精神宝藏。兰考创造了奇迹却并不是神迹,它是焦书记带大伙儿走过的路,也实证了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见证和参与了兰考的发展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焦书记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开完工作会刚回到办公室,温振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话题。

12年前,我在兰考胡寨村采访调研时认识了温振。1986年出生的温振,受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村里;12年后,昔日稚嫩青涩的大学生“村官”,经过多个基层部门的摔打历练,已经成长为一家县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温振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多年来,新华社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忠实记录着兰考大地的蝶变与新生。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常青》《致敬,“焦桐”!》《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焦裕禄精神,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等系列报道,也见证了焦裕禄精神洗礼下,兰考干部们的奋斗和成长。

“长期以来,新华社一直关注关心兰考发展,推出了许多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宣传报道,为兰考写下不朽的新闻经典,有力提升了兰考的知名度、美誉度,更有力推动了焦裕禄精神在全国的宣传弘扬。”陈维忠说。

在讲述焦裕禄故事,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新华社记者也在代代接力,薪火相传。

在新华社河南分社办公大楼16层,有一面简洁朴素的文化墙,最高处的红色展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新华精神:“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今年4月,沿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从兰考到辉县,河南分社采编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这是一次红色之行,也是一趟初心之旅。

交流会上,一位青年记者说,焦裕禄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采写焦裕禄报道的老一辈新华社记者穆青等同志给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标杆。作为新时期的新华社记者,要秉持新华精神,沿着老一辈新闻人的足迹,深入践行“四力”要求,继续做好新时代英雄人物、典型人物、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工作。

两个多月后,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河南分社社长唐卫彬表示,这里既是党性和思想的教育基地,也是新闻业务和实践的教学基地,我们要从光荣传统中体悟精神品格,从不朽名篇中汲取奋进力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兴军 《瞭望》2023年第36期 )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