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是什么偏旁?
汉语中的\"攴\"字
“攴”,是汉字部首之一。读“pū”。和“飞蛾扑火”里的‘扑“字同音。
在甲骨文中,“攴” 写成这样:
甲骨文“攴”字
“攴”的甲骨文字形,描摹的是一只手拿着某种器械在做着敲击的动作 。手里的器械具体是什么东西?有的人说是权杖,有人说是戒尺,也有的人说是棍棒或者鞭子,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击打式农具,类似今天的“连枷”。
《说文解字》中说:
“攴,小击也。从又、卜声。”
意思是说:“攴”字的字义是“轻轻地敲击”。以“又”为形旁(“又”是“手”的意思),以“卜”为声旁。许慎把 “攴” 解释为形声字。
“攴”在字典中,还有一种释义:古同“扑”,戒尺。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说:
“ ( 攴 )从 又卜声 , 又者 , 手也 。《经 典》隶变作 ‘ 扑 ’ , ‘又 ’ 变为 手 , 卜声 不 改 , 盖 汉 石 经之体 。 ”
段玉裁认为,“ 扑 ”就是 “攴”字变化而来的 。把“又”字改写为提手旁(扌)。
在篆文中,“攴”写成这样:
篆文“攴”字
篆文“攴”字的字形,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楷书“攴”字的字形已经很接近了。只是在篆文“攴”字中,还能清楚的看到下部分的“手”字字形。
我在“你也许不知道,这些汉字都和‘手’有关系”这篇文章里讲过,“又”字的字形一般表示“右手”的意思。
“左”和“右”字形的演化
我们今天很少看到有单独使用“攴”这个字的。而“攴”作为一个构字部件,又和许多的部件,合成了许多新字。
在现代汉字中,“攴”组合在其他字里边,大多写成“攵”(反文旁),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
以“攴”字为部首的字,一般都和手部的动作有关 , 如 “敲、 败、敝、收、攻、改、放 、教 、败、牧” 等等。
在极少数保留着“攴”字旁的汉字中,我们熟悉的、常用到的,只有一个“敲”字。
楷书“敲”字的字形非常的清晰,左右结构,左“高”右“攴”。“攴”表示“手持器械敲击”。“高”在“敲”字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楼、城墙。在甲骨文中,“高”字这样写:
甲骨文“高”字
“高”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一座高高的城楼的样子,这个字形把城门、城墙、城堞、城楼的尖顶都勾画的清清楚楚。
“高”(城楼)+“攴”(持械敲击),表示:城墙上的士兵,手持器械,从上往下敲击攀爬城墙的敌人。
在“敲”字中,士兵手中所持的器械具体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来开开脑洞。
墨子以防守著称,学过《公输》这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在《墨子》一书中,他对防守兵械的规格和配置作过详细的论述。
《墨子·备城门》记载:
“二步置连挺、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
意思是说,守城防御前要准备好连挺、长斧、长椎、枪等器械,以便御敌。上面这些兵器里,其中只有“连挺”属于击打式兵器。“连挺”是用铁索将一长一短两根木棒串联起来制成的兵器。宋朝又叫作“铁链夹棒”。因为它的形状像农家用来打谷脱的连枷,所以俗称“连枷棍”。
连枷棍,古称连挺或连梃
《墨子·备蛾传》记载:
“当敌人附借云梯、密集如蚁,缘城墙而上时,用火烧之,用连筵击之。”
“连筵‘,应该就是“连挺”。
杜佑在《通典》中写守城拒敌的方法:
“连挺,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
敌军攻城,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涌来,当他们借助云梯攀爬城墙时,先用火烧;当残余的敌人攀爬到女墙时,再用连挺击打敌人头部。守城的士兵居高临下,用连挺俯击爆头,玩过双节棍的朋友完全能想象出它的杀伤力。
或许我们还会想到打地鼠的画面,但相比于打地鼠的欢乐,“敲”字所要传达的意义则要血腥得多。
《说文解字》说,“敲,击头也。” 简单利落,令人不寒而栗。
说文解字:“寿”与“畴”为何同源
今天想讲下现代汉字“寿”与“畴”。
“寿”(拼音:shòu),其本义为活得长久,引申转指生命持续的时间。
“畴”(拼音:chóu),本义指已经耕过并整治好的田地,引申指田界,又引申指种类、同类。
“寿”与“畴”看似差个偏旁“田”,而且本义也相差甚远,怎么会是同源字呢?
经过我的研究和追根遡源,“寿”与“畴”确实同源,都源于下面这个甲骨文符号。↓
“畴”与“寿”字源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在西周金文中加了个“老/考”分化成了“寿”,专指“年长”概念;在小篆时加了个“田”分化出了“畴”,专指“田地”概念。
下面分别来解读“畴”与“寿”。
一、"畴"的个人理解
再看下“畴”的字源演化。
上古先民除了在平原开垦种植外,大量的还在山地开荒种地——这就是“梯田”,顺山势而为,田界弯弯曲曲无规则。而平原上的田地,甲骨文中至少已有“田”、“井”、“周”可用来表意。
所以我认为“畴”的甲骨文符号的本义应该是“梯田”,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延绵不绝。
在“畴”的甲骨文符号中,“凹口”是“田地”,曲线既是“田垄”也表“分层”。
到了金文“畴”,有时还会多加一个“口”(多表一层,更形象)。
为了强调“田地”属性,在小篆时加上了“田”作为偏旁。
二、"寿"的个人理解
那么,同样一个符号又如何来解读“寿”——活得久呢?
活得久不久的标准除了年纪,古人其实更看重“N代同堂”——最起码要“三代同堂”,更希望“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
由于战乱频发、医疗低下、天灾不断等原因,古人的平均寿命其实挺短,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渴望追求“长寿”。
我对“寿”的理解是:几代同堂即为“寿”。
在这里,“凹口”是“人口”,而且极可能指“女性”,曲线表意“代际划分”。
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就象“畴”(梯田)一样,一层又一层(一代又一代)向下延绵不绝。这是个美好的愿景。在多代同堂的家庭中,年岁最长者自然就是“活得久”。
◆我为何说“寿”的甲骨文符号中“口”极可能指“女性”?因为这可能与最初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有关——
◆到了西周金文,为了表达“N代同堂的老人”,特意加上“老”字头。在甲骨文中,“老”与“考”同源,本意都是“拄拐杖的老人形象”。
西周不同时期的金文“寿”字如下图(早、中、晚期)。↓
三、结论
“畴”本义为“梯田"——层层向下延绵;
“寿”本义为“N代同堂”——代代向下延绵,人们憧憬“世代延绵不绝,长生不老”。
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人们都希望能够长寿,以致在中国形成独特的“寿文化”。
(文中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握手])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
祝大家阅读愉快[祈祷]“寿比南山”❤️
汉语中的\"攴\"字
“攴”,是汉字部首之一。读“pū”。和“飞蛾扑火”里的‘扑“字同音。
在甲骨文中,“攴” 写成这样:
甲骨文“攴”字
“攴”的甲骨文字形,描摹的是一只手拿着某种器械在做着敲击的动作 。手里的器械具体是什么东西?有的人说是权杖,有人说是戒尺,也有的人说是棍棒或者鞭子,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击打式农具,类似今天的“连枷”。
《说文解字》中说:
“攴,小击也。从又、卜声。”
意思是说:“攴”字的字义是“轻轻地敲击”。以“又”为形旁(“又”是“手”的意思),以“卜”为声旁。许慎把 “攴” 解释为形声字。
“攴”在字典中,还有一种释义:古同“扑”,戒尺。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说:
“ ( 攴 )从 又卜声 , 又者 , 手也 。《经 典》隶变作 ‘ 扑 ’ , ‘又 ’ 变为 手 , 卜声 不 改 , 盖 汉 石 经之体 。 ”
段玉裁认为,“ 扑 ”就是 “攴”字变化而来的 。把“又”字改写为提手旁(扌)。
在篆文中,“攴”写成这样:
篆文“攴”字
篆文“攴”字的字形,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楷书“攴”字的字形已经很接近了。只是在篆文“攴”字中,还能清楚的看到下部分的“手”字字形。
我在“你也许不知道,这些汉字都和‘手’有关系”这篇文章里讲过,“又”字的字形一般表示“右手”的意思。
“左”和“右”字形的演化
我们今天很少看到有单独使用“攴”这个字的。而“攴”作为一个构字部件,又和许多的部件,合成了许多新字。
在现代汉字中,“攴”组合在其他字里边,大多写成“攵”(反文旁),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
以“攴”字为部首的字,一般都和手部的动作有关 , 如 “敲、 败、敝、收、攻、改、放 、教 、败、牧” 等等。
在极少数保留着“攴”字旁的汉字中,我们熟悉的、常用到的,只有一个“敲”字。
楷书“敲”字的字形非常的清晰,左右结构,左“高”右“攴”。“攴”表示“手持器械敲击”。“高”在“敲”字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城楼、城墙。在甲骨文中,“高”字这样写:
甲骨文“高”字
“高”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一座高高的城楼的样子,这个字形把城门、城墙、城堞、城楼的尖顶都勾画的清清楚楚。
“高”(城楼)+“攴”(持械敲击),表示:城墙上的士兵,手持器械,从上往下敲击攀爬城墙的敌人。
在“敲”字中,士兵手中所持的器械具体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来开开脑洞。
墨子以防守著称,学过《公输》这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在《墨子》一书中,他对防守兵械的规格和配置作过详细的论述。
《墨子·备城门》记载:
“二步置连挺、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
意思是说,守城防御前要准备好连挺、长斧、长椎、枪等器械,以便御敌。上面这些兵器里,其中只有“连挺”属于击打式兵器。“连挺”是用铁索将一长一短两根木棒串联起来制成的兵器。宋朝又叫作“铁链夹棒”。因为它的形状像农家用来打谷脱的连枷,所以俗称“连枷棍”。
连枷棍,古称连挺或连梃
《墨子·备蛾传》记载:
“当敌人附借云梯、密集如蚁,缘城墙而上时,用火烧之,用连筵击之。”
“连筵‘,应该就是“连挺”。
杜佑在《通典》中写守城拒敌的方法:
“连挺,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
敌军攻城,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涌来,当他们借助云梯攀爬城墙时,先用火烧;当残余的敌人攀爬到女墙时,再用连挺击打敌人头部。守城的士兵居高临下,用连挺俯击爆头,玩过双节棍的朋友完全能想象出它的杀伤力。
或许我们还会想到打地鼠的画面,但相比于打地鼠的欢乐,“敲”字所要传达的意义则要血腥得多。
《说文解字》说,“敲,击头也。” 简单利落,令人不寒而栗。
【偏旁专栏】反字框
偏旁是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旧称左为偏,右为旁。今泛称合体字的任何一部分为偏旁。
反字框,写作“”,共2画。
偏旁为反字框()的汉字:反、斥、后、盾、返、饭、贩、板、版、皈、畈......
皈(guī):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畈(fàn):(1)田地(多用于地名),如河南的周党畈,湖北的白水畈,浙江的葛畈。(2)量词,用于大片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