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绞杀植物是什么意思(绞杀植物)

绞杀植物是什么意思(绞杀植物)

绞杀一切,自成生态,独木成林的榕树究竟有多厉害?

一棵树能撑起一个生态,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描述的正是这样一副场景。文中描写的“天堂”,就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棵大榕树,该榕树的树冠面积约15亩,能容纳上百人同时乘凉。在整个自然界中,也只有榕树拥有这种独木成林的本领。

一颗榕树投下的阴影面积,可以达到上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大小。围绕着榕树,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小鸟,有哺乳动物,有各种植物,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就是榕树。

榕树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而热带雨林茂密的背后,是各种生物残酷的竞争。在一公顷雨林中,就能找到超过4万种昆虫、800多棵树木和1500多种其他植物。

你可能会说雨林地带气候适宜,降水丰沛,土壤肥沃,适合动植物的生存。但透过繁华的表象深入进入,你却能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人们以为雨林厚厚的落叶下面,必然是营养丰富、疏松肥沃的土壤。但事实上,雨林下的土壤,不仅不够肥沃,甚至是异常贫瘠的。这是因为雨林中的降雨特别充足,过多的水分流过土壤后,就会产生淋溶现象。

土壤中的磷、钾、钙、镁等植物所需的元素会溶解到水中,随着土壤水分的下渗流失到地下水和河流中。土壤里剩下的物质,都是溶解度更低的铝和铁的氧化物。

正是因为这些氧化物的存在,让热带很多地区的土壤呈现红色或者浅黄色。这些物质不仅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果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还会对雨林的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在热带雨林中,氮、磷、钾这类植物大量需要的元素,基本上只存在于活着的植物、枯木和腐烂的叶子当中,土壤总是保持贫瘠的。

而榕树,却是这场地面营养竞争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且榕树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来,而是要达到独木成林的状态。

那么榕树究竟凭借什么能力,让自己在土壤贫瘠、竞争激烈的热带雨林中,长成独木成林的状态呢?

长出无数气生根,摄入能量

任何生命生长都需要能量,树木生长自然也离不开水源和养分等,榕树长成足球场那么大,仅仅依靠最原始的根系是无法养活的。

那么榕树靠什么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如此大的生命规模呢?

如果你亲眼见过榕树,一定能看到榕树的树枝上,有数不清的一根根的像树藤一样的须须垂下来,有粗的,有细的,这其实是榕树的气生根。

气生根就是从榕树枝干上萌发出来,然后一直往下长,直到长到够着下面的土地为止。一旦气生根触碰到地面,它们就会立即像真正的根系一样扎进土里。

之后,气生根会越长越粗,钻入地下的部分会发展成真正的根系,而裸露在地面的部分会发展成树干。这根气生根不仅能从地下吸收养分,还能起到支撑作用。

一棵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榕树,大约有4000根已经起到支撑作用的气生根。榕树的树冠非常大,总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单靠原始树干是无法支撑起如此规定的树冠的。

但有了气生根的分担,平均算下来,每一根气生根,只需要承担2.5平方米左右的树冠的重量,这对强壮的气生根来说,根本不算事儿。

总之,榕树就是依靠数量庞大的气生根来摄入养分,以及分担支撑整棵榕树的树冠重量。

绞杀其他植物,抢夺资源

气生根解决的是榕树能量摄入以及树冠支撑的问题,这都是榕树自身的问题。榕树想要的不仅仅是在雨林中立足,它还想独木成林,独占一大片资源。

但是其他的树木可不会轻易就把宝贵的生存资源拱手相让。只要是适合树木生长的地方,必然会长满各种各样的树木。不可能有一块地方,专门空出好几个足球场的空间,来供一棵榕树生长。

那么,榕树是如何从一株幼苗长到占地上万平方米规模的呢?这就是榕树的第二个本领:榕树把阻挡它生长的树木全都杀死了!

植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榕树的气生根在生长过程中,一旦触碰到外界的物体,就会立刻改变生长方向。

如果它们的气生根触碰到左边的物体,就会向左边弯曲;如果触碰到右边的物体,就会向右边弯曲。这种特性让榕树的气生根会有一种缠绕住触碰到的物体的倾向。

在孟加拉国、泰国还有我国的云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佛塔,外面被榕树的根系紧紧地包裹着,形成“树包塔”的奇观。

这可能是因为榕树的种子随着小鸟的粪便落到了佛塔的缝隙里,种子发芽生长,经过很长时间后,就长成了树包塔的样子。如果这是一粒其他树木的种子,顶多会在建筑物上长出一棵小树苗来,而榕树就完全不同了。

它的根系扎入佛塔的缝隙之后,它的枝干上还会持续地长出气生根。这些气生根一触碰到佛塔,就会向着佛塔弯曲,把整个佛塔抓住,并且向内包裹起来。

如果被榕树的气生根触碰到的东西不是佛塔,而是一棵小树呢?可想而知,小树当然也会被气生根全面地包裹起来。随着这些气生根逐渐变粗,很多小树由于生长受到限制,就被活活地勒死了。

有一种叫绞杀榕的松树,它们的种子会会随着蝙蝠的粪便进行传播。绞杀榕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立即长出根系,一路向下寻找土壤。

绞杀榕一旦扎根成功,就会长出大量的气生根,把旁边的大树牢牢缠住。这些气生根扎入土壤之后,就会影响大树的根系生长,掠夺它们土壤中的养分。

另一个方面,绞杀榕的枝叶还会把大树当作梯子,像藤蔓一样一直向上生长,直到爬到比大树更高的地方,去掠夺雨林当中另外一项重要的资源——阳光。

在绞杀榕里应外合、上下夹攻的疯狂攻势下,被包裹的大树常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因此,绞杀榕也得了个杀手树的恶名。

其实类似榕树的绞杀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牵牛花、豌豆之类的植物,它们都长有蔓藤,这些蔓藤在接触到物体时会将其缠住,一方面方便自己攀爬,另一方面则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只不过牵牛花、豌豆之类的植物寿命太短,还没有对其他植物形成绞杀作用,它们自己就已经凋亡了。而榕树的寿命够长,它的气生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当被绞杀的植物发现榕树气生根的企图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总之,榕树凭借气生根的绞杀作用,把阻挡它生长的植物全都慢慢缠住并杀死,气生根可以说是榕树抢夺地盘,争夺资源的武器。

形成板根,稳定整棵榕树

榕树生长所需养分来源有了,生长空间也抢来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稳定性的问题。

榕树的体量如此之大,它可能不怕没有阳光,也不怕其他植物的竞争,但会害怕大风。试想一下,一旦有超级大风刮来,那么榕树会不会轻易被刮断,甚至掀翻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的气生根还有一个功能,能让整棵榕树非常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不惧风雨。当然了,仅仅靠气生根的原始状态是不够的,因为最开始的气生根很细,即便是长粗了,相对来说也是细长的树干。

我们来看看气生根是如何让自己拥有固定整棵榕树的能力的:

前面一部分我们介绍了气生根的绞杀作用,它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就会改变生长方向,其实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气生根遇到榕树自己,它们会自己跟自己缠绕起来。

数量众多、相互触碰的气生根缠绕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粗壮的结构。这个结构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就会四下散开,形成向四周辐射的木板状侧根,这就是板根。

板根的形态特别像火箭底部的尾翼,可以牢牢地把榕树支撑柱,不会左右晃动。即使是台风来袭,榕树也可以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不会被吹倒。榕树越老,它的板根就会长得越高。一些古老的大榕树,它们的一个板根就能长到3米多高,绵延十几米长。

所以说,榕树的稳定性问题是依靠气生根演变而来板根来解决的,板根的存在让榕树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任由风吹雨打也不会被掀翻。

结束语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榕树之所以能长到如此规模,能做到独木成林,全都是因为气生根的存在。

气生根变化多端,既能增加能量的摄入,为榕树提供支撑,又能绞杀其他植物,为榕树抢夺资源,还能演变成板根,增加榕树的稳定性。

另外,独木成林、绞杀一切以及板根迷宫,榕树的这些特征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周围的环境。不仅越来越多的小动物会以榕树为家,还有凤梨、兰花、松萝等数量庞大的植物也在榕树上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榕树从一个独霸一方的垄断型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能够容纳多种生态的开放平台,实现了与周围动植物的密切共生。

绞杀一切,自成生态,独木成林的榕树究竟有多厉害?

一棵树能撑起一个生态,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描述的正是这样一副场景。文中描写的“天堂”,就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棵大榕树,该榕树的树冠面积约15亩,能容纳上百人同时乘凉。在整个自然界中,也只有榕树拥有这种独木成林的本领。

一颗榕树投下的阴影面积,可以达到上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大小。围绕着榕树,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小鸟,有哺乳动物,有各种植物,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就是榕树。

榕树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而热带雨林茂密的背后,是各种生物残酷的竞争。在一公顷雨林中,就能找到超过4万种昆虫、800多棵树木和1500多种其他植物。

你可能会说雨林地带气候适宜,降水丰沛,土壤肥沃,适合动植物的生存。但透过繁华的表象深入进入,你却能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人们以为雨林厚厚的落叶下面,必然是营养丰富、疏松肥沃的土壤。但事实上,雨林下的土壤,不仅不够肥沃,甚至是异常贫瘠的。这是因为雨林中的降雨特别充足,过多的水分流过土壤后,就会产生淋溶现象。

土壤中的磷、钾、钙、镁等植物所需的元素会溶解到水中,随着土壤水分的下渗流失到地下水和河流中。土壤里剩下的物质,都是溶解度更低的铝和铁的氧化物。

正是因为这些氧化物的存在,让热带很多地区的土壤呈现红色或者浅黄色。这些物质不仅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果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还会对雨林的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在热带雨林中,氮、磷、钾这类植物大量需要的元素,基本上只存在于活着的植物、枯木和腐烂的叶子当中,土壤总是保持贫瘠的。

而榕树,却是这场地面营养竞争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且榕树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来,而是要达到独木成林的状态。

那么榕树究竟凭借什么能力,让自己在土壤贫瘠、竞争激烈的热带雨林中,长成独木成林的状态呢?

长出无数气生根,摄入能量

任何生命生长都需要能量,树木生长自然也离不开水源和养分等,榕树长成足球场那么大,仅仅依靠最原始的根系是无法养活的。

那么榕树靠什么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如此大的生命规模呢?

如果你亲眼见过榕树,一定能看到榕树的树枝上,有数不清的一根根的像树藤一样的须须垂下来,有粗的,有细的,这其实是榕树的气生根。

气生根就是从榕树枝干上萌发出来,然后一直往下长,直到长到够着下面的土地为止。一旦气生根触碰到地面,它们就会立即像真正的根系一样扎进土里。

之后,气生根会越长越粗,钻入地下的部分会发展成真正的根系,而裸露在地面的部分会发展成树干。这根气生根不仅能从地下吸收养分,还能起到支撑作用。

一棵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榕树,大约有4000根已经起到支撑作用的气生根。榕树的树冠非常大,总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单靠原始树干是无法支撑起如此规定的树冠的。

但有了气生根的分担,平均算下来,每一根气生根,只需要承担2.5平方米左右的树冠的重量,这对强壮的气生根来说,根本不算事儿。

总之,榕树就是依靠数量庞大的气生根来摄入养分,以及分担支撑整棵榕树的树冠重量。

绞杀其他植物,抢夺资源

气生根解决的是榕树能量摄入以及树冠支撑的问题,这都是榕树自身的问题。榕树想要的不仅仅是在雨林中立足,它还想独木成林,独占一大片资源。

但是其他的树木可不会轻易就把宝贵的生存资源拱手相让。只要是适合树木生长的地方,必然会长满各种各样的树木。不可能有一块地方,专门空出好几个足球场的空间,来供一棵榕树生长。

那么,榕树是如何从一株幼苗长到占地上万平方米规模的呢?这就是榕树的第二个本领:榕树把阻挡它生长的树木全都杀死了!

植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榕树的气生根在生长过程中,一旦触碰到外界的物体,就会立刻改变生长方向。

如果它们的气生根触碰到左边的物体,就会向左边弯曲;如果触碰到右边的物体,就会向右边弯曲。这种特性让榕树的气生根会有一种缠绕住触碰到的物体的倾向。

在孟加拉国、泰国还有我国的云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佛塔,外面被榕树的根系紧紧地包裹着,形成“树包塔”的奇观。

这可能是因为榕树的种子随着小鸟的粪便落到了佛塔的缝隙里,种子发芽生长,经过很长时间后,就长成了树包塔的样子。如果这是一粒其他树木的种子,顶多会在建筑物上长出一棵小树苗来,而榕树就完全不同了。

它的根系扎入佛塔的缝隙之后,它的枝干上还会持续地长出气生根。这些气生根一触碰到佛塔,就会向着佛塔弯曲,把整个佛塔抓住,并且向内包裹起来。

如果被榕树的气生根触碰到的东西不是佛塔,而是一棵小树呢?可想而知,小树当然也会被气生根全面地包裹起来。随着这些气生根逐渐变粗,很多小树由于生长受到限制,就被活活地勒死了。

有一种叫绞杀榕的松树,它们的种子会会随着蝙蝠的粪便进行传播。绞杀榕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立即长出根系,一路向下寻找土壤。

绞杀榕一旦扎根成功,就会长出大量的气生根,把旁边的大树牢牢缠住。这些气生根扎入土壤之后,就会影响大树的根系生长,掠夺它们土壤中的养分。

另一个方面,绞杀榕的枝叶还会把大树当作梯子,像藤蔓一样一直向上生长,直到爬到比大树更高的地方,去掠夺雨林当中另外一项重要的资源——阳光。

在绞杀榕里应外合、上下夹攻的疯狂攻势下,被包裹的大树常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因此,绞杀榕也得了个杀手树的恶名。

其实类似榕树的绞杀现象十分常见,比如牵牛花、豌豆之类的植物,它们都长有蔓藤,这些蔓藤在接触到物体时会将其缠住,一方面方便自己攀爬,另一方面则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只不过牵牛花、豌豆之类的植物寿命太短,还没有对其他植物形成绞杀作用,它们自己就已经凋亡了。而榕树的寿命够长,它的气生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当被绞杀的植物发现榕树气生根的企图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总之,榕树凭借气生根的绞杀作用,把阻挡它生长的植物全都慢慢缠住并杀死,气生根可以说是榕树抢夺地盘,争夺资源的武器。

形成板根,稳定整棵榕树

榕树生长所需养分来源有了,生长空间也抢来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稳定性的问题。

榕树的体量如此之大,它可能不怕没有阳光,也不怕其他植物的竞争,但会害怕大风。试想一下,一旦有超级大风刮来,那么榕树会不会轻易被刮断,甚至掀翻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的气生根还有一个功能,能让整棵榕树非常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不惧风雨。当然了,仅仅靠气生根的原始状态是不够的,因为最开始的气生根很细,即便是长粗了,相对来说也是细长的树干。

我们来看看气生根是如何让自己拥有固定整棵榕树的能力的:

前面一部分我们介绍了气生根的绞杀作用,它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就会改变生长方向,其实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气生根遇到榕树自己,它们会自己跟自己缠绕起来。

数量众多、相互触碰的气生根缠绕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粗壮的结构。这个结构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就会四下散开,形成向四周辐射的木板状侧根,这就是板根。

板根的形态特别像火箭底部的尾翼,可以牢牢地把榕树支撑柱,不会左右晃动。即使是台风来袭,榕树也可以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不会被吹倒。榕树越老,它的板根就会长得越高。一些古老的大榕树,它们的一个板根就能长到3米多高,绵延十几米长。

所以说,榕树的稳定性问题是依靠气生根演变而来板根来解决的,板根的存在让榕树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任由风吹雨打也不会被掀翻。

结束语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榕树之所以能长到如此规模,能做到独木成林,全都是因为气生根的存在。

气生根变化多端,既能增加能量的摄入,为榕树提供支撑,又能绞杀其他植物,为榕树抢夺资源,还能演变成板根,增加榕树的稳定性。

另外,独木成林、绞杀一切以及板根迷宫,榕树的这些特征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周围的环境。不仅越来越多的小动物会以榕树为家,还有凤梨、兰花、松萝等数量庞大的植物也在榕树上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榕树从一个独霸一方的垄断型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能够容纳多种生态的开放平台,实现了与周围动植物的密切共生。

6种花易“泛滥”,想养需谨慎,都有“不死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会在家里养上几盆花,用来美化居室,点缀生活,养护花草的时候,还能感受得到多多的乐趣,所以喜欢养花的人是越来越多,有条件的,还会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庭院、阳台小花园,养花久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花真的很难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养好它,不是黄叶就是烂根,动不动就黄腐,莫名其妙就死亡,但还有一些花,天性太好养,生性太强健,给点阳光就灿烂,生长速度非常快,繁殖速度更是大得惊人,这样的花草,盆栽养养还可以,若是想地栽,建议要谨慎,它们就像有了“不死身”,再想清除就难了。

几种花易“泛滥”,想养需谨慎,都有“不死身”

1、五色梅

五色梅真正的名字叫做马缨丹,在很多地区,它就是野草般的存在,比如说两广地区、云南、贵州等,在田间地头,田林之间,就有很多野生的五色梅,一长就是一大片,想要清除都有点,其实它是一种外来物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的半蔓生小灌木,具有生长快,生命力很强的特点,耐寒怕和耐热性都很好,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就是说五色梅,在我国的南北地区都能生长,南方地区,全年生长,四季开花,而北方地区,地上部分冬天会枯萎,但是春天还能再次生长开花,长得很快,二三年月就能长一片,春夏秋三季都开花。

五色梅的花朵很漂亮,品种有很多,大多数品种都能呈现出一花多色的样子,它的花朵是很多个小花簇拥而成的伞序花,能随着开放时间的不同,而变幻花色,大多是一个花朵数个花色,从内到外,随着开放时间的长短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大多数花能呈现黄、橙色、粉、紫等颜色,有些花朵还会夹杂着蓝色的花瓣,看起来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所以还被人们称“七色花、五彩花”等等,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而且它的花朵盛开之后,有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让人遗憾的是,五色梅的花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人说它的香味是以“臭”的,但不管你喜不喜欢,觉得是香还是臭,它的花香能驱蚊虫却是真的,所以很多人都把养在阳台或是院子的周围,不但能观赏,还能驱逐蚊虫 ,一举多得。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想养一盆五色梅,但是却想养,建议不要地栽。最好盆栽,可以用一个稍大的花盆,也能长得很茂盛,开满艳丽的花。

为什么建议大家盆栽呢?

这主要是因为五色梅的生长性强悍,霸道,是一种很强的入侵植物,它的根系能横向、纵向等全方面生长,在它生长的过程中,植株之间会传递一些化学信息,这些组成信息的化学物质,会让其它的植物难以适应,逐渐枯萎,所以以它在生长的过程中能绞杀其它的植物,若是种在院子里,会严重影响其它的植物的生长,所到之处,其它花卉大多无法存活,成为它独自生长的地方,所以若是想地栽真的要谨慎。等你发现它的特性,想要铲除的时候,就很费劲了,不但要铲除地上的高大枝叶,还要把根系全部刨除,不然根本无法清除。

所以若是想养五色梅,建议盆栽,多晒晒太阳,浇水见干见湿,一个月施两三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就能长得很茂盛,开出五彩缤纷的花,可观赏可以驱蚊虫,也很不错。

2、薄荷

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它应该都不陌生,春天挖野菜 ,就可以采挖一株薄荷,可以做成各种美食,还可以晒干泡茶喝,味道独特,喝着美味,薄荷的品种有很多,大多都比较清新雅致,可以食用,可以观赏,并且它的味道还可以驱逐蚊虫,家里若是养一盆,放在窗台或是阳上,能观赏,能净化空气减少异味,还能减少蚊虫的叮咬,很实用。

薄荷可以盆栽,也可以地栽,盆栽可以随着养护,一般养上一两盆,就可以了,但是想盆栽,建议要谨慎,因为薄荷的根系很发达,地栽之后,它能快速生长,你看地上稀疏几个 小苗,地下的根系就有可能长了一大片,一场雨水之后,就能大面积爆发,会无限制地生长,栽种几棵,有上两年就能蔓延一大片,想要清除难上难,地上的枝叶铲除,地下的根也要挖出来,不然肯定会影响其它花卉的生长。

前几年我公公就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薄荷,等到想清除了的时候,真的费了很大的劲,挖了一次又一次,最后都用开不烫,想想那个过程,真的感觉很酸爽。所以若是想要地栽薄荷,一定要谨慎,空间不够大,要小心。

盆栽薄荷还是很好养的,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多晒晒,一个月施一两次主含氮的多元素复合肥,土壤表面发干就浇水,在春夏秋三季,能呈爆发式的生长,可以多摘着吃,还能驱逐蚊虫 ,还是值得养的。

3、铜钱草

铜钱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圆圆的,像一个个的小荷叶,看起来清新淡雅,可可爱爱的,随便养一些,放在窗台或是案几之上,都是清新雅致,很漂亮的。

但就是这么一种可爱清新的绿植,却有着十分强大的根系,地栽的话,一两年就能泛滥一大片,根系到处蔓延,若是下不了一两场雨,就会发现院子里到处都是铜钱草,若是想要清除,就需要一点点的拔掉,地下的根系也要清,不然一个枝节,也能蔓延一大片。

盆栽铜钱草,像栽种碗莲一样,半水半土栽培,水少了就加水,水一直没过土,一个月施一两次观叶植物营养液,保证有充足的阳光,不但长得快,而且越长叶片越大,越翠绿。

4、凌霄花

凌霄花是紫薇科的攀援性灌木植物,能多年生长,可以打造花墙、花篱笆、花园拱门、秋千架等大型花境,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但是也能稍耐阴,并有一定的耐盐碱性,适应性强,生性霸道,在我国南北都能栽种,地栽的凌霄花,一年就能爬出好几米,院子周围种一棵,二三年就能长满一大片,长得十分迅猛。

有一位花友分享他种植凌霄花的经历,他在老家的院前种了一棵凌霄花,就带着父母一起回城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三四年没有回老家,等他再次回家,发现凌霄花都要把他家的院子门都堵上了,真的太强悍,而且在它的周围还长出很多凌霄花的小苗,让人看着就点头疼,若是常住在家里,可以把小苗及时清除,这样只保留一棵留着观赏,还是可以的,但因为老家常年不住人,若是有一种这样强悍的花养在院前,就怕时候长了,进不了门了,所以花友只有把凌霄花连根刨除。

所以若是想要栽种凌霄花,一定要谨慎,不要太随便,想要再种。凌霄花的枝条比较柔软,无法独自支撑,最好种在院子的周围,让它有地方可以攀附,也可以种在长廊两边,光照充足的情况,若是能有充足的肥水,它的花量是很大的,一串串的花朵,悬挂在翠绿的枝叶之上,从3-8月份都可以盛开,观花期很长,花开一串串的,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有一定娇俏清新的美。

5、石竹

石竹在生活中很常见,它是一种草本花卉,很多地方的小区,或是公园绿化里,都是用的石竹,有“高级草坪”的美誉,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了,石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栽之后,只要有充足的肥水,就能自由生长,没有开花的时候,远远望去,青葱翠绿,犹如一个绿色的草坪,但只要温度合适,四季都能开花,大多数地区都是春夏秋三季开花,花色有粉、白、紫等色,盛开之后,清新清雅,有一种田园式的小清新,漂亮又好养,比直接种草坪要美多了,但是想要地栽石竹要谨慎,虽然很漂亮,但是极易泛滥成灾,庭院地栽要谨慎。

这主要是因为石竹的生命力很强,特别是人们用来代替草坪的矮化石竹,地上部分看起来,小巧翠绿,温馨无害,但是它的根系却很发达,地栽的石竹,只要成活,共其根系就能快速生长,所到之处,可以抑制或是绞杀其它的植物,所以生长健壮的石竹周围,很难看到别的植物,而且连成一片的石竹,就是踩踏也不会死亡,有合适的生长环境,种上一小片,很快就能泛滥一大片,会影响其它的植物的生长,而且等你发现它长得太多了,想清除一些,就发现很费劲,因为你不只需要清除地上的枝叶,还需要铲除地下的根系,否则它很快就会“春风吹又生”。

栽种石竹若是院子的空间不够大,建议盆栽,种在花盆里,稍加养护就能不断地开花,是打造庭院小花园或是阳台小花园的优良花卉。

6、不死鸟

不死鸟是一种多肉类的植物,品种有很多,又名落地生根,这两个名字都说明它真的很强悍,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地栽得不死鸟,也能繁殖上百棵,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叶片的边缘能长出很多的小不死鸟,成熟之后,自动脱落,掉地上,遇到水土就能生根,并快速生长,小苗就可以繁殖,特别容易泛滥成灾。

盆栽不死鸟,养出状态真的很美,在南方地区,它四季都可以生长,繁殖,有一位花友,在自家的菜地里种了一棵不死鸟,最后发现菜地里到处都是不死鸟的子孙后代,真的很崩溃。

所以若是想养不死鸟,建议盆栽,不要地栽,盆栽之后,也要注意旁边的花盆里,有没有不死鸟的小苗,平时养护多晒太阳,土壤三四成赶浇一次水,一两个月施一次肥就能满足它的生长。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6种花易“泛滥”,想养需谨慎,都有“不死身””,希望你喜欢,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