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农历正月是几月份(农历正月)

农历正月是几月份(农历正月)

为什么把农历一月称为正月?十二月叫腊月?

今天是2018年2月6日,还有十天左右就要到春节了。在春节到来之前,很多人老年人记着日子,比如今天是腊月二十几,明天又是腊月多少。等到春节后,又是正月初三等。对于中国人来看,在年前前后喜欢用农历来计算日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二月叫腊月?而且,对于正月的“正”字,本来的读音为(zhèng),为什么放在正月中却读(zhēng)这个音呢?

首先,虽然现在人们将农历一月称作“正月”,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先秦这一历史阶段,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具体来说,对于大禹建立的夏朝,是以一月为第一个月,但是,就夏朝之后的商朝,则提前一个月,也即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至于周武王姬发建立的周朝,又提前一个月,以十一月为第—个月。同时,对于夏商周等朝代,每改正—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也即正月的说法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由此,对于先秦时期,正月所指的月份是有变化,也即不是固定的。等到汉武帝刘彻这位千古一帝在位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自此之后的2000多年时间中,正月就固定指的是农历一月。同时,针对正月的“正”字,读(zhēng)这个音,则和另外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关了。到了秦朝这一历史阶段,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赢政,为了避他的名讳,所以强行规定把当时读四声(去声)的“正”字读作一声(阴平),当时的正月也被称为“征月”。

那么,对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根据史料记载,农历十二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在历史上,一般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进行“猎祭”,也即打猎的意思,通过猎杀飞禽走兽来祭祀的活动。同时,在古文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在此基础上,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对于腊月的设定,跟秦始皇嬴政有关。

最后,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不仅“书同文,车同轨”,也通过历法来确定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腊日”,也被称为“腊八”,现在有腊八节和腊八粥的习俗。此外,不管是正月还是腊月,都是农历中的时间段。农历是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历法,又称华历、夏历、中历、国历、俗称阴历。定月的方法是以朔望月周期确定,朔所在日为初一。由于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588天,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文/情怀历史

农历中国 | 正月初一 · 春节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

古时候将岁首这一天称作元旦,

而把立春日叫做春节。

后来因为将公历1月1日称作元旦,

才将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叫做春节了。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历来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隋朝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曰:

“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

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 的本意为 “头”,

后引申为 “开始”,

因为这一天

是一年的头一天,

是春季的头一天,

是正月的头一天,

所以称作 “三元”;

因为这一天正是

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所以又称作 “三朝”;

还因为它是新年第一个朔日,

故又称作 “元朔”。

总之,正月初一这天,

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大年初一逗利是,

春节这天最重要的年俗,

便是拜年、祈福、放爆竹、压岁钱。

在旧时的农耕社会,

对辛劳了一年的人们,

过年便是最温暖的期盼,

是最盛大的团圆节日。

家家户户共同祈求:

新年阖家欢乐、诸事顺达、

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曰: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中国农历新年翻译成英文是lunar new year还是Chinese New year准确?

我们先说lunar new year,“Lunar New Year”这种译法,基本用于韩国、日本等本属于大中华文化圈但又不认同中华文化的国度。最常见的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家,这种译法是政治驱动和现实英文单词解释所造成的,首先政治上来说,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属于中华文化圈,在文化传承上一直有中国的影响,但是这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又必须摆脱中国文化的继续影响,所以,以韩国为首的国家在摆脱中国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如韩国把首都从汉城改成首尔,韩国的去汉字运动,及申遗端午节等等,做了这么多,韩国依旧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这次疫情外交上,中国罕见的暂停对韩国和日本的短期签证,让韩国和日本意想不到中国会如此强硬,又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影响,韩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本着“堵不如疏”的选择,韩国联合一些西方国家,将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New Year有意的译成Lunar New Year,企图降低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在向全球其他国家证明中国农历新年不止是中国的,韩国,日本也在庆祝,而西方国家也乐此不疲,从美国总统祝词把中国春节改成农历春节就能看出来,毕竟这也是降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如打击中国孔子学院,围堵一带一路,把中国春节变成农历新年等等,都是降维打击中国文化软实力,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围堵中国春节呢,答案是围堵不连,首先亚洲的东部已经形成了春节气氛,西方国家的华裔,唐人街也有春节气氛,再一个就是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后,和国外的交流增多了,国外群众了解的多了,也会效仿,毕竟中国文化,中国春节包容性太强了,强的需要你主动融入,就拿简单的春节用红色衬托,放炮等等,你一个外国人看别人放炮那么快乐,你自己肯定也会参与其中找快乐,更别说小孩了,所以,从汉朝形成的儒家文化包容性才是中国的结晶,这也是中国特色。

第二个就是英文单词Lunar的翻译就可以看出,它指的是阴历的、月亮的、月球的、微亮、银色,英文单词Chinese是没有农历的这个翻译的,所以从这个上来说是对的,现在许多中国人接受不了把中国春节翻译成Lunar New Year的,这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谁都想的全世界的东西和自己一样,但是其他国家肯定也接受不了把它称为中国新年,如果翻译成Chinese New Year,世界上又会掀起抵制春节的运动。我们的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让中国春节有传承,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输出的一种,这是国家总体战略。

我们再来说说春节(Chinese New Year,lunar New Year)的由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所以,不管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来说,春节是给人民带来了欢乐,丰富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大家都能接受,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新年里,有更多的人参与中国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