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隐居山林?别想了,隐士的三重境界中没有一个是符合老百姓的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
今天我们聊聊古代历史中隐士隐居的故事。其实隐士在中国文化中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许由和巢父。而且由于隐居的都是所谓的高人,出山的贤士在群众心目中则是低于隐士一个档次的,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做了高官的人,在人前越是要说自己要不是受到皇上/先帝/恩师……的大恩,本来只想做一个游山玩水的人云云。
隐居
不论古代的读书人如何在出世-入世,庙堂-江湖之间摇摆,其实都脱离不了下面我们要提到的隐居者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古代每一个读书人毕生追求的四大境界。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
但是基于残酷的现实,许多寒门书生读了书也不一定能做官,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兼济天下了。于是在这样的困顿之下,一些读书人为了维持自己的清高,开始了隐居的生涯。
比如说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因为祖上陶侃得罪了王家,因此陶家备受排挤打击。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大家一般认为是:我不愿意为了区区五斗米的官员俸禄就低三下四去求人。
陶渊明
其实陶渊明的上司恰恰就是仇家王家的王凝之,而且王凝之恰恰信奉五斗米教。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有了另一种含义呢?
再比如一些读书人,因为走传统的科举之路走不通,于是灵机一动改走隐居成名,然后成名后再出来做官的:“终南捷径。”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因为屡次考不上好名次,于是专门以著名隐士孟浩然的名义和达官显贵交往,以便求得推荐给皇帝的机会。结果有一次孟浩然在大臣张说家中闲聊的时候,唐明皇突然来了,孟浩然没地方躲于是只能藏到床底下。张说怕被说成刺客,于是不敢隐瞒,唐明皇于是就考孟浩然诗词。结果孟浩然背了自己一首得意之作,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一听就很不高兴的说,你从来没见过我,我又如何嫌弃了你?于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就这样没有了,孟浩然终身也再没能做官,只能背着隐士的名头过了一生。
第二重境界:名利双全第二重境界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名利双收!
这种境界的读书人一般都位极人臣,在他们的一生中,基本上完成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大梦想。
范仲淹
在这个时候,位高权重的高管就开始显摆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这个志向自然不是还要继续把持权位,而是急流勇退,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了。
这一境界之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之中,对于这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的非常完美: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所以,才诞生了著名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范仲淹这样的就是大隐了。
第三重境界:立德立言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一个人只有达到“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被称为“三不朽”的境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其实在隐居圈子里,更注重或者是更欣赏的是立德、立言。
老子
能到达这一境界最著名的隐士要数道家祖师:老子、庄子。这二位可以说是第三重境界:立德立言的代表。
老子在周朝担任图书馆管理员,阅遍群书,堪称当时知识量最多的知识分子,连孔子都要去求教。后来老子辞职,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五千字道德经,之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
庄子一生拒绝出仕,在著名的《逍遥游》中表示:虽然龟壳在朝堂之上万人敬仰,但是对于一只乌龟来说,它恐怕坚决不做高高在上的龟壳,而更愿意做一只在泥里开心生存的乌龟吧。
以史为鉴墨上桑评曰:庙堂与江湖,既矛盾又统一。许多人一边贪恋世间繁华,然后又一边希望通过短暂的隐居提升自己的内涵,美其名曰“灵修”、“辟谷”、“修行”……其实每个人的心境也是在随时发生变化的,挣钱的时候嫌累,想要轻松的隐居生活;真正过隐居生活,没有网络、没有美食、没有社会的喧闹,大部分人又能隐居几天呢?
而且,从古至今,能真正达到隐居三重境界的人要么富、要么贵,真正看破红尘的人极少。而普通人有谁会隐居呢?毕竟活着就很艰难了。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隐居山林?别想了,隐士的三重境界中没有一个是符合老百姓的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
今天我们聊聊古代历史中隐士隐居的故事。其实隐士在中国文化中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许由和巢父。而且由于隐居的都是所谓的高人,出山的贤士在群众心目中则是低于隐士一个档次的,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做了高官的人,在人前越是要说自己要不是受到皇上/先帝/恩师……的大恩,本来只想做一个游山玩水的人云云。
隐居
不论古代的读书人如何在出世-入世,庙堂-江湖之间摇摆,其实都脱离不了下面我们要提到的隐居者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古代每一个读书人毕生追求的四大境界。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
但是基于残酷的现实,许多寒门书生读了书也不一定能做官,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兼济天下了。于是在这样的困顿之下,一些读书人为了维持自己的清高,开始了隐居的生涯。
比如说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因为祖上陶侃得罪了王家,因此陶家备受排挤打击。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大家一般认为是:我不愿意为了区区五斗米的官员俸禄就低三下四去求人。
陶渊明
其实陶渊明的上司恰恰就是仇家王家的王凝之,而且王凝之恰恰信奉五斗米教。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有了另一种含义呢?
再比如一些读书人,因为走传统的科举之路走不通,于是灵机一动改走隐居成名,然后成名后再出来做官的:“终南捷径。”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因为屡次考不上好名次,于是专门以著名隐士孟浩然的名义和达官显贵交往,以便求得推荐给皇帝的机会。结果有一次孟浩然在大臣张说家中闲聊的时候,唐明皇突然来了,孟浩然没地方躲于是只能藏到床底下。张说怕被说成刺客,于是不敢隐瞒,唐明皇于是就考孟浩然诗词。结果孟浩然背了自己一首得意之作,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一听就很不高兴的说,你从来没见过我,我又如何嫌弃了你?于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就这样没有了,孟浩然终身也再没能做官,只能背着隐士的名头过了一生。
第二重境界:名利双全第二重境界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名利双收!
这种境界的读书人一般都位极人臣,在他们的一生中,基本上完成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大梦想。
范仲淹
在这个时候,位高权重的高管就开始显摆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这个志向自然不是还要继续把持权位,而是急流勇退,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了。
这一境界之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之中,对于这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的非常完美: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所以,才诞生了著名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范仲淹这样的就是大隐了。
第三重境界:立德立言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一个人只有达到“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被称为“三不朽”的境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其实在隐居圈子里,更注重或者是更欣赏的是立德、立言。
老子
能到达这一境界最著名的隐士要数道家祖师:老子、庄子。这二位可以说是第三重境界:立德立言的代表。
老子在周朝担任图书馆管理员,阅遍群书,堪称当时知识量最多的知识分子,连孔子都要去求教。后来老子辞职,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五千字道德经,之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
庄子一生拒绝出仕,在著名的《逍遥游》中表示:虽然龟壳在朝堂之上万人敬仰,但是对于一只乌龟来说,它恐怕坚决不做高高在上的龟壳,而更愿意做一只在泥里开心生存的乌龟吧。
以史为鉴墨上桑评曰:庙堂与江湖,既矛盾又统一。许多人一边贪恋世间繁华,然后又一边希望通过短暂的隐居提升自己的内涵,美其名曰“灵修”、“辟谷”、“修行”……其实每个人的心境也是在随时发生变化的,挣钱的时候嫌累,想要轻松的隐居生活;真正过隐居生活,没有网络、没有美食、没有社会的喧闹,大部分人又能隐居几天呢?
而且,从古至今,能真正达到隐居三重境界的人要么富、要么贵,真正看破红尘的人极少。而普通人有谁会隐居呢?毕竟活着就很艰难了。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花中隐士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一直想养盆菊花。去了两次花卉市场都因疫情封闭无功而返。
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开创了田园诗派。自从他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成了隐士的代表。为历代文人墨士所传诵。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的是农家之乐。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写的入朝为君效力的渴望之情。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写的是忠于国家永不屈服的文人气节。还有一个盐贩子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带领无数人马踏遍中原大地,把强盛唐帝国送进了历史的坟墓。他在纵横驰骋之后犹如灿烂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最后埋骨泰山的虎狼谷。错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机会。
菊花如此被人喜欢,老曹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在红楼梦中菊花诗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章。红楼梦前几二三十回正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众位公子小姐生活的无忧无虑,吟诗作对好不风雅。在第三十八回专门起了菊花社。老曹借他们之手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咏菊之情,但又符合每个人物的形象,潇湘妃子魁夺菊花诗,看出作者对她的喜爱。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是她满怀幽怨。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是她孤高傲世品行高洁。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是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哀叹。从此以后贾府慢慢从如日中天到危机四伏最后分崩离析,主要人物有的魂归离恨,有的漂泊远去,落的个大雪茫茫真干净,悲剧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物换星移,但 菊花可不知人心,它只是绽放枝头,默默完成自己生命的轮回。
隐士文化,中国历史画卷中飘零世外的一幅泼墨写意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读中国古代史,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开国君主、治世能臣、乱世名将所吸引。但历史的璀璨画卷中还有另一群"非主流"。
如果说历史展现的形式真是一副画卷的话,那大部分是严谨的工笔,而他们更像是一副泼墨写意,放浪形骸却气韵深远,肆意挥洒却身心自由,这就是古代文明的特产——隐士群体。
但这些"非主流"在历史中创造优秀的诗篇、画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的思想与老庄儒学融为一道,同为中华历史长河中奔腾涌动的一波涛,这些人的作品与策论典集共为经典,同为华夏艺术之巅上的一座座丰碑。
一、隐士的定义与来源中国古代的"士"指的是知识分子,"士"的志向在官场,在修身齐家平天下,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隐士"首先是士,继往圣之绝学,可为天地立心,但绝不为万事开太平。说白了就是有本事,能做事但是不做事,隐而不仕称之为隐士。
一个自诩清高、才情孤绝的人在古代如果不做帝王的臣子,是没有其他的事业来承载他满腔报复的,无论乱世还是盛世,只剩下做"隐士"一条路了。但是隐士不做官,可以做诗人,可以做画家,可以做书法家,一样会流芳百世、万古长青,一样会在历史上留下这一群体浓墨重彩的一笔。
"隐士"孤高清傲,知书达理,却视富贵如浮云。但隐士文化不同于佛教悲天悯人的消极思想,也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截然相反。中国古代隐士的人生不能说是积极,但一定是乐观的。乐山乐水乐友人之谊,好书好酒好诗画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采菊之美及暗香之美交相辉映出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之美,隐逸生活之美。有才学的人隐居,或因为官场黑暗、或因为乱世避祸、或因为个人情怀,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官,只求内心的宁静淡泊。
古人推崇隐逸文化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华夏文明的缔造者和中华文化的开创者黄帝,其治国理政及修身齐家的本领就来自于一位世外隐士高人——广成子。传说广成子传给黄帝肉身长生不老之术和冶世长治久安之法。自此,尊崇隐士的文化传统得以确立,士人隐逸的思想得以弥散开来,像历史画卷中的一副泼墨写意挥之不去,像岁月洪流后面飘散的影子,在每一个关键时期都悄然声息的修正和渲染着中华文明画卷的成色及进程。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政局混乱、社会板荡,许多朝代立朝都不超过半个世纪,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用前朝高官贵戚的血染成的,荣华富华转眼烟消云散,许多仁人志士也是玉碎陨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帝王之位尚且不稳,出仕为官就更不稳定了,可能今天还是高官显贵,明天就沦为阶下囚,案中肉。
因此,面对血腥动荡,战乱频繁的现实,知识分子阶层更是敏锐的感觉到了时代的忧伤以及生命的可贵。在生死存亡中挣扎,在人生苦短中感叹,同时也让"隐逸归去"的隐士文化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魏晋之后隐士产生了许多流派及方式,元宋之前隐士大多隐于野,宋代之后逐渐隐于市,明清时期隐士一心向学,其中均鲜有过问政治者。
二、隐士流派和方式历朝历代均有著名的隐士,其实因为也分很多派别,很多方式,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隐于野:隐逸于高山之上、森林湖畔、乡野阡陌之间。例如商周时期的伯夷与叔齐,因为灭国之恨,坚决退隐山林,即便到食不果腹,也不吃敌国产的一粒粮食。此番忠心、日月可鉴,实唯为中华民族"讲大义、讲气节"的代表。隋朝末年的伟大思想家及诗人陶渊明,厌倦了当时朝堂的肮脏及黑暗,毅然辞官而去,至此彻底归隐田园,饮酒写诗、怡然陶醉,开创"田园诗"流派之先河,其诗作流芳千古,其思想对后世隐逸学派影响极深。归隐山林阡陌中历代都有,宋代以后数量才逐渐下降,后多为隐于庙堂和市井巷陌之中。
隐于朝:虽说隐士"隐而不仕",但也有身在官场,向隐退却身不由己之人。身在朝堂,但心已隐,只唯身不由己、难以脱身,所以尽量不过问政事,尽量远离权利倾轧的漩涡,尽量守住自己心中的精神田园。最典型了例子就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本是官身,但是随着官场资历的增长见多了官场的虚伪和狡诈,内心中的害怕让他退却,但是一旦脱了这身官衣彻底隐居的话,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不体面生活将为其不远。无奈只能做个闲散官员,吟诗写作为乐,过上了精神上隐居的生活。
隐于市:元宋以后,南洋吕颂的舶来品海外贸易大发展,以瓷器、茶叶等手工业产品的大量出口、金辽等邻国的边境繁荣贸易促生了一大批在当时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城市。开封、洛阳、杭州等地社会发展迅速,使很多以前隐于山野的隐士逐渐喜欢在繁华的市井中落脚。或是放弃仕途从商、或是不走文路冶学、或是流连于勾栏画舫之间莺莺燕燕。例如元代关汉卿隐逸于梨园之中,以自己的作品抒发情感,终成元曲之巨擎。宋朝著名的词人林逋,结庐于西湖之畔,两任皇帝均请他出庐入仕,均一一谢绝。清朝的扬州八怪,隐于当时物质丰饶的经济中心、商业枢纽扬州,游离于政治范围之外,写诗卖画,放浪不羁,怡然自得。其中石涛的是前朝皇室后裔,为避当朝追杀之祸,隐形藏名、遁入空门。有的是不喜官场风气,挂冠而去,如著名画家郑板桥。他们暮年都以书画为生,品格高洁,虽活于闹市,但决不失于隐逸文化的真精髓。
学隐:所说的学隐,就是不求功名,一心只想做学问的隐逸方式。可以说是隐士文化中对华夏传统文化传承奉献最大的隐逸方式。这种方式历代大儒都尝试过,特别以明清之后居多。例如明代王明阳、清代顾炎武、甚至近代的陈寅格等。
在隐逸方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早期的穴居风餐,到中期的湖畔结庐,再到后来的大隐隐于世。隐逸的重心从"形隐"逐渐向"心隐"倾斜。甚至还有"中隐"的概念,就是做个清闲的散官,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既可以体验市井世俗的烟火,又可以享受隐逸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隐士艺术的发展和作品"隐士文化"在历史上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伴随这种生活方式所产生出的那些伟大的画作、诗篇和书法。可以说生死、情怀、隐逸及思念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四大主题",而"归隐"恰恰是四大主题中的真正"痒点"。
隐逸文化带给隐士大夫的精神价值,就是人格的自由解放和田园生活的踏实获得感,实际上这正是隐逸文化独具魅力之处,这种文化反映到艺术上和审美上促生了很多伟大作品。西晋左思写的《招隐诗》讲的就是,俗世之人看来山林是寂寥苍凉的,但在白云清溪、高山湖畔之间能让士人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宁静歇息,逐渐回溯到自身的精神的本源。他们吟诗做画、泼墨抚琴、品茶饮酒、坐禅论道、躬身渔猎、乐山好水。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在这样踏实的生活情趣中,一种"休闲"的文学风格横空出世。
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了孟浩然的"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有了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隐士文学抒发着诗人内心真切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及政治抱负不能圆满的失落,只能让这一群人或徘徊于山水之间、或潜藏于闹市深处,寻求适宜于人生的最佳生存方式。
山水画也是隐士文化的一大产物,是隐逸之士寻求精神世界桃花源重要载体。也因此,成为了历朝历代隐士名人的心头爱。
在魏晋之前,中国画主要表现的是正统人物画,后来随着隐逸文化的大行其道,山川水畔之乐渐渐融进了士人的生活。著名隐士画家宗炳和王微都大力促使山水画往抒情的方向发展。隋朝的展子虔开辟了青绿山水画法,是隐士艺术的又一大进步。唐代隐士诗人兼画家王维独创"破墨法",首创山水写意画派,将诗歌的禅意引入山水画中,开创山水画又一先河。到元代产生了隐士画派的巅峰之作——黄公望的《富士山居图》,表面看似描写春江美景,实为借景抒情,表达心中萧索淡泊的隐士情怀。
这些伟大的作品无不昭示着隐逸艺术强烈的生命力,无不表达着执着的隐逸倾向,从隐逸文化产生的艺术作品上可见看出这一脉一直在源远流长的传颂着。
四、结语隐士文化是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一座让人高山仰止的山峰,在那个山峰之巅上矗立着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文化大师和历史名人。他们虽然不处于庙堂,虽然相忘于江湖,但他们伟大的作品和高洁的人格一样流芳百世,让人千年传颂。
在封建王朝的高压统治中,在血腥动荡的战乱岁月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正是他们滴落在历史长卷中最美的水墨。所以,在讲到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时候,任何一个现当代的知识分子,在砥砺奋斗、尊崇学术的时候,决不能忽略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隐士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的隐士》
《中国隐士:身份建构与社会影响》
《隐士大风流》
《林中的陌生人:最后一位隐士》
《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
千古名篇 脍炙人口:“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9)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0)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2);莲,花之君子(13)者也。噫(14)!菊之爱(15),陶后鲜有闻(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7)众矣!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朝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初为分宁(现在江西省修水县)主簿,后知南康军(现在江西省星子县一带)。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及《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前人称赞他\"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家几代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湓江,他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
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
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