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道教上表是什么意思(上表是什么意思)

道教上表是什么意思(上表是什么意思)

不同种类声压级适用范围

之前的系列文章如《声压级测量中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快,慢,脉冲 – 到底什么意义》中我们已经对声压级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测量值等做过详细的介绍。这次咱们就来聊聊不同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与测量值组合的声压级种类的适用范围。

声压级种类以及其适用范围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A计权的声压级占了好几个,因为使用的范围很广,因此即便是几百块的玩具声压计通常也会支持A计权。通过A计权的声音表示接受的噪声对人耳不敏感的低频有较大的衰减,使得测试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人耳听觉系统。但由于A计权所依据的等响曲线经过多次修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A计权的地位也正逐渐下降。取代的是NR曲线、NC曲线、RC曲线等进行频谱分析。

01、 LAF,LAS 实时声压级

声压级计通常以LA来表示A计权测得的声压级,比如LAF,LAS,单位dB,也有的会直接表示为dB(A)。这些声压级属于瞬时值或者称为实时声压级,可以用来实时显示声压级的变化或者抖动,或者用于计算其他种类声压级。通常也不会保存给最终用户(注意与后面要讲的dt历史数据区别开)。如下图蓝色曲线所示,实时声压级的动态变化很大,不适合用于作为限值。

实时声压级的随时间变化曲线

02、 LAeq等效连续声压级

如果要表示某一段时间内的声压级能量的连续平均值通常会使用等效声压级eq,或者叫平均声压级,等效声压级eq是衡量噪声暴露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参照上图红色曲线,等效声压级相对稳定,常用作标准限值使用。常见的有LAeq,如在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对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要求的就是等效声压级LAeq,这也是我们评价环境噪声或现场音频的常用测量项目。

03、 LAeq_dt 以时间间隔为 dt 的声压级历史数据

如果想评估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LAeq_dt,这表示设备会以时间间隔为 dt 记录下每个时刻的平均声压级,参照下图蓝色台阶状曲线,每个“台阶”都表示一个时间间隔dt内的等效声压级。历史数据非常适合用于环境噪声测试以及产品噪声测试。用于环境噪声测试时,时间间隔dt不需要太小,因为我们在测试环境测试时间会很长,太小的dt意义不大。但是当用于产品噪声测试时,时间间隔太大的话,有些噪音问题会被隐藏或者平均掉。还是参照下面的蓝色曲线,当在是时间间隔dt内发生异常噪音时,由于执行的时积分平均计算,这时就很难察觉异常。此时我们还可以选择LAFmax_dt,这就是记录每个时刻的最大声压级,参照下图褐色曲线。当在dt内发生异常事件时,其也可以捕捉到最大的异常事件。若有多个异常噪音事件发生在dt内,LAFmax_dt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此时我们需要更小的时间间隔dt,dt越小单位时间内获得数据量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分析的越精确。通常这个dt要小于1秒,且搭配LAFmax_dt参数使用的话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需要精确到毫秒级(目前的声级计的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好一点的可以精确到100ms,甚至50ms),标准声级计功能基本就无能为力了,此时可以声级计的实时采集功能(如果支持的话)或者使用数据采集卡(如NI,研华的产品)实时记录,或者通过录制24bit,48KHz的音频文件,然后使用Python或者Matlab来解析音频文件的方式获取毫秒级的峰值数据。通过对参数的进一步的设置,甚至还可以计算不同频带(如500Hz)或频带范围(如20-200Hz,在弯弯那里要标准明确要求记录此带宽内数据)声压级的历史数据,不同种类声压级差如LCeq-LAeq的数据等等,因此数据历史记录功能在声学中非常好用。

LAeq_dt以及LAFmax_dt随时间变化曲线

04、 LCeq-LAeq

相较于A声压级,C声压级的适用范围更少一点。通常C声压级只作为可听声范围的总声压级的读数来使用,又称为总值或者宽带声压级。除了在ISO 2969或者SMPTE等影院标准中是明确要求测试C计权声压级外,其他标准中涉及的比较少。

与A声压级相比,C声压级对中低频声压级的削减要少的多,具体参照《声压级测量中的频率计权》中A,C计权的参数。因此C声级通常要大于A声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A计权也可能会比C计权或者Z计权声压级要大,具体可参照前文《LAeq竟然比LZeq大,有没有搞错!》。

目前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中低频噪声能量很大的场景有很多,比如建筑施工噪声和施工噪声中经常会使用的电锤、各种泵、风机和重型柴油发动机等。如果按照当前标准推荐使用A计权测量,其低频噪声影响会被A计权所弱化,导致测试是合格的,但是对人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低频噪声直接与人的烦恼度相关,这也为什么其在噪声投诉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原因。因此低频噪声在噪声控制中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正是由于A,C计权在低频的差异性,因此很多老师使用LCeq-LAeq参数来衡量LFN(Low frequency Noise)低频分量。

LCeq-LAeq低频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ISO 4869-2:1994中,LCeq-LAeq之间的差值大于2 dB,则噪声具有低频率(L),如果LCeq-LAeq之间的差值小于2 dB, 则噪声具有高或中频率(M)配合使用HML评定听力保护器的等级。

在《Low frequency noise and annoyance in classroom》这篇2000年的论文里: 作者将LCeq-LAeq<10dB时分类为低LFN噪声暴露,而当LCeq-LAeq>13dB时则分类为高LFN噪声暴露,有兴趣的可以查看具体文章。无独有偶,在之前的声学会议上,中科院的隋富生教授也曾提出过LCeq,5min-LAeq,5min-10的算法,用来强调低频成分的比重。限于学识浅薄,笔者未成见到规模使用LCeq-LAeq参数的场合,标准中也甚少提到这个参数的限值以及应用场合。有更多关于此参数信息的老师,希望不吝赐教。

05、 LAFmax最大声压级

06、 LCPKmax 峰值最大声压级

在GB 4959标准中最大声压级规定可以用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或者准峰值声压级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其中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即分别对应于LAFmax 和LCPKmax。这两个参数都可以被使用,但需注明清楚具体使用的是哪一种。对于LAFmax 和LCPKmax来说,这都可以用来表示最大声压级,其中的区别是:

l LAFmax 为有效值的A计权最大声压级

l LCPKmax为峰值的C计权最大声压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最大工作声压级也有 LCpeak的要求。

LEX, 8h

LCpeak

要求

低标值

80 dB(A)

135 dB

建议戴听力保护装置

高标值

85 dB(A)

137 dB

需要戴听力保护装置且降低噪声等级

超标值

87 dB(A)

140 dB

戴听力保护装置的员工不能超过这个极限

关于有效值与峰值的区别,可以参照前文《声压级有效值,峰值,峰峰值的区别》

不同声压级的显示

07、 LN 或LAF xx% 统计声压级,累计百分声压级

统计声压级通常用于环境噪声分析,例如道路交通或者社区噪音评估。因为这些噪音通常是不规则或者动态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声压级出现的概率。例如道路交通或者社区噪音评估。在测量周期里,声压级超过百分数 xx%;例如L90=LAF90%=53.3dB表示测量周期内声压级出现概率 90% 的声压级为53.3dB。

统计声压级范例

最常用的统计声压级为L10,L50,L90:

L1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只有1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有占5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值(中值);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有占9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背景值。

如上图所示的数据,我们来简单算下L10-L50=6.4dB,与L50-L90=6.1dB。通常认为当L10-L50等于L50-L90时声压级统计特性符合对称正态分布,如果两者差别越大说明分布越不集中。因此我们以d = L10-L90 来反映噪声变化的程度,d越大表示噪声越不稳定。如果噪声压级的统计特性符合正态分布,那么:

08、 Lden昼夜等效声压级

研究表明,人在晚上与夜间的噪声的容忍度更低,也就是说这些时段的噪声干扰要比白天高,为了把不同时间段噪声对人的干扰的不同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 h的等效声压级时,需要做以下修正:

a) 白天时间段6:00:00-18:00:00,修正0dB

b) 晚上时间段18:00:00-22:00:00,修正5dB

c) 夜间时间段22:00:00-6:00:00, ,修正10dB

将晚上与夜间的修正值带入下面算式计算这样得到昼夜间等效声压级,以符号Lden表示

式中:

Ld 白天的等效声压级;12 为白天的时长。Le 晚间的等效声压级;4为晚间的时长。Ln 夜间的等效声压级;8为夜间的时长

白天,晚上与夜间的时间范围以及时长可依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个时段的修正值可依据当地的规范具体定义。夜间时间也可以以午夜12点拆分开,但是不影响修正值。如果不拆分晚间时间,只计算白天与夜间得到的就是Ldn。若夜间也不算,那就是Ld。

09、 LAE 声暴露级

声暴级 LAE主要用于计算单次、离散或者非连续的噪声事件的噪音量,譬如一架飞机起飞、经过或降落。

式中PA为声压、P0为参考声压,T= t2-t1可取此次噪声事件最大声压级前后降低10 dB范围作为此次事件的时间间隔。除非特别说明,参考时间t0 一般取1秒,公式可以简化为:

也可以直接使用具备声暴露功能的设备直接测试得到。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间歇性的发生了多次噪声事件,每个噪声事件的声暴露级为LAEi,那么这段时间内的等效声压级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10、 E噪声暴露量

当工作人员暴露在噪声环境下时,噪声对人的影响既与噪声大小有关还与暴露在噪声下的时间有关。噪声暴露量E就是设计用来衡量评估此类工况, 定义为噪声的A计权声压值平方的时间积分,即:

式中:T是测量时间(h),pA是瞬时A计权声压。等效连续声压级(Leq)与噪声暴露量(E)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国内外标准中一般规定暴露量限值为工人在85 dB下暴露8 小时接受的噪声剂量为1 Pa2•h (帕2•小时)。如果减少工作时间T,那么声压级Leq即可适当增加,但是噪声暴露量E仍然可以在标准限值范围内。

另一种相关参数噪声剂量DL ,它以噪声剂量E=1 Pa2•h (帕2•小时)设定噪音剂量DL=100%,此时意味着被测试人已达到最大允许暴露噪声。

11、 TNI交通噪声指数

非稳态的噪声由于具有变动起伏的特性,其比稳态噪声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往往也是引起投诉的重要原因。之前取杭州参加会以,主办方安排我住过一个靠近电梯井的房间,当电梯运行并停止时总会有一个“哐当”声。我用手头的设备测试了一下, LAeq是小于40dBA的,但是这个间歇性的噪声实际上严重打搅了我的休息。

TNI考虑到了噪声起伏变化的影响,其表达式为:

在之前的统计声压级那段我们已经提到过:d反映了噪声变化的程度,d越大表示噪声起伏越大,L90越高表示本底噪声越高,两个因素都会导致TNI越大,对人的干扰程度越大。

12、 SD标准偏差/NPL噪声污染级

前面咱们使用d来表示噪声变化的程度,我们还可以用数学上的标准偏差SD表示噪声变化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噪声越稳定,反之亦然。

式中: 为整个采样时间内所有A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LAi为第i个时刻A计权声压级,n为总的采样次数。

知道了标准偏差,咱们可以计算噪声污染级NPL,这是另一种用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方法,其可以表示为:

13、 LPN感觉噪声级

感觉噪声级(Perceived noise level) LPN和噪度主要用来评价航空噪声的影响,感觉噪声级的单位是PNdB,噪度的单位是呐。LPN大约每增减10(PNdB),噪度增减1倍。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响度级与响度,区别是它们是以复合声音作为基础的,而响度级和响度则是以纯音或窄带声为基础。等噪度曲线及噪度和感觉噪声级的换算参考下图,噪度为1 呐的声音同一个40 dB、中心频率为1000 Hz的倍频带(或1/3倍频带)的无规噪声听起来有相等的吵闹感觉。

等噪度曲线和感觉噪声压级的换算

感觉噪声级测量与计算方法:首先测出航空噪声的倍频带或1/3倍频带声压级,在图中等噪度曲线上查得各频带的噪度(呐),再根据下式算出总噪度NT:

式中:Nm 是各噪度中最大的一个; 是所有频带噪度之和;F是系数,对于倍频程为0.30,对于1/3倍频程为0.15。然后由上图或按下式,将总噪度化为感觉噪声压级:

对于具有用于航空噪声测量用的D计权网络的声压计,可以直接在测得的D计权声压级上加7 dB,就得到感觉噪声压级PNdB。例如某飞机的D计权噪声压级LP =130 dB,则其感觉噪声压级LPN为137(PNdB),这就大大简化了测量和计算。

14、 NR噪声评价曲线

参照前文《噪声曲线NR,NC,RNC,PNC,RC等简介》,在此就不赘述了

不同种类声压级适用范围

之前的系列文章如《声压级测量中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快,慢,脉冲 – 到底什么意义》中我们已经对声压级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测量值等做过详细的介绍。这次咱们就来聊聊不同的频率计权,时间计权与测量值组合的声压级种类的适用范围。

声压级种类以及其适用范围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A计权的声压级占了好几个,因为使用的范围很广,因此即便是几百块的玩具声压计通常也会支持A计权。通过A计权的声音表示接受的噪声对人耳不敏感的低频有较大的衰减,使得测试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人耳听觉系统。但由于A计权所依据的等响曲线经过多次修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A计权的地位也正逐渐下降。取代的是NR曲线、NC曲线、RC曲线等进行频谱分析。

01、 LAF,LAS 实时声压级

声压级计通常以LA来表示A计权测得的声压级,比如LAF,LAS,单位dB,也有的会直接表示为dB(A)。这些声压级属于瞬时值或者称为实时声压级,可以用来实时显示声压级的变化或者抖动,或者用于计算其他种类声压级。通常也不会保存给最终用户(注意与后面要讲的dt历史数据区别开)。如下图蓝色曲线所示,实时声压级的动态变化很大,不适合用于作为限值。

实时声压级的随时间变化曲线

02、 LAeq等效连续声压级

如果要表示某一段时间内的声压级能量的连续平均值通常会使用等效声压级eq,或者叫平均声压级,等效声压级eq是衡量噪声暴露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参照上图红色曲线,等效声压级相对稳定,常用作标准限值使用。常见的有LAeq,如在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对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要求的就是等效声压级LAeq,这也是我们评价环境噪声或现场音频的常用测量项目。

03、 LAeq_dt 以时间间隔为 dt 的声压级历史数据

如果想评估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LAeq_dt,这表示设备会以时间间隔为 dt 记录下每个时刻的平均声压级,参照下图蓝色台阶状曲线,每个“台阶”都表示一个时间间隔dt内的等效声压级。历史数据非常适合用于环境噪声测试以及产品噪声测试。用于环境噪声测试时,时间间隔dt不需要太小,因为我们在测试环境测试时间会很长,太小的dt意义不大。但是当用于产品噪声测试时,时间间隔太大的话,有些噪音问题会被隐藏或者平均掉。还是参照下面的蓝色曲线,当在是时间间隔dt内发生异常噪音时,由于执行的时积分平均计算,这时就很难察觉异常。此时我们还可以选择LAFmax_dt,这就是记录每个时刻的最大声压级,参照下图褐色曲线。当在dt内发生异常事件时,其也可以捕捉到最大的异常事件。若有多个异常噪音事件发生在dt内,LAFmax_dt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此时我们需要更小的时间间隔dt,dt越小单位时间内获得数据量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分析的越精确。通常这个dt要小于1秒,且搭配LAFmax_dt参数使用的话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需要精确到毫秒级(目前的声级计的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好一点的可以精确到100ms,甚至50ms),标准声级计功能基本就无能为力了,此时可以声级计的实时采集功能(如果支持的话)或者使用数据采集卡(如NI,研华的产品)实时记录,或者通过录制24bit,48KHz的音频文件,然后使用Python或者Matlab来解析音频文件的方式获取毫秒级的峰值数据。通过对参数的进一步的设置,甚至还可以计算不同频带(如500Hz)或频带范围(如20-200Hz,在弯弯那里要标准明确要求记录此带宽内数据)声压级的历史数据,不同种类声压级差如LCeq-LAeq的数据等等,因此数据历史记录功能在声学中非常好用。

LAeq_dt以及LAFmax_dt随时间变化曲线

04、 LCeq-LAeq

相较于A声压级,C声压级的适用范围更少一点。通常C声压级只作为可听声范围的总声压级的读数来使用,又称为总值或者宽带声压级。除了在ISO 2969或者SMPTE等影院标准中是明确要求测试C计权声压级外,其他标准中涉及的比较少。

与A声压级相比,C声压级对中低频声压级的削减要少的多,具体参照《声压级测量中的频率计权》中A,C计权的参数。因此C声级通常要大于A声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A计权也可能会比C计权或者Z计权声压级要大,具体可参照前文《LAeq竟然比LZeq大,有没有搞错!》。

目前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中低频噪声能量很大的场景有很多,比如建筑施工噪声和施工噪声中经常会使用的电锤、各种泵、风机和重型柴油发动机等。如果按照当前标准推荐使用A计权测量,其低频噪声影响会被A计权所弱化,导致测试是合格的,但是对人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低频噪声直接与人的烦恼度相关,这也为什么其在噪声投诉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原因。因此低频噪声在噪声控制中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正是由于A,C计权在低频的差异性,因此很多老师使用LCeq-LAeq参数来衡量LFN(Low frequency Noise)低频分量。

LCeq-LAeq低频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ISO 4869-2:1994中,LCeq-LAeq之间的差值大于2 dB,则噪声具有低频率(L),如果LCeq-LAeq之间的差值小于2 dB, 则噪声具有高或中频率(M)配合使用HML评定听力保护器的等级。

在《Low frequency noise and annoyance in classroom》这篇2000年的论文里: 作者将LCeq-LAeq<10dB时分类为低LFN噪声暴露,而当LCeq-LAeq>13dB时则分类为高LFN噪声暴露,有兴趣的可以查看具体文章。无独有偶,在之前的声学会议上,中科院的隋富生教授也曾提出过LCeq,5min-LAeq,5min-10的算法,用来强调低频成分的比重。限于学识浅薄,笔者未成见到规模使用LCeq-LAeq参数的场合,标准中也甚少提到这个参数的限值以及应用场合。有更多关于此参数信息的老师,希望不吝赐教。

05、 LAFmax最大声压级

06、 LCPKmax 峰值最大声压级

在GB 4959标准中最大声压级规定可以用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或者准峰值声压级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其中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即分别对应于LAFmax 和LCPKmax。这两个参数都可以被使用,但需注明清楚具体使用的是哪一种。对于LAFmax 和LCPKmax来说,这都可以用来表示最大声压级,其中的区别是:

l LAFmax 为有效值的A计权最大声压级

l LCPKmax为峰值的C计权最大声压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最大工作声压级也有 LCpeak的要求。

LEX, 8h

LCpeak

要求

低标值

80 dB(A)

135 dB

建议戴听力保护装置

高标值

85 dB(A)

137 dB

需要戴听力保护装置且降低噪声等级

超标值

87 dB(A)

140 dB

戴听力保护装置的员工不能超过这个极限

关于有效值与峰值的区别,可以参照前文《声压级有效值,峰值,峰峰值的区别》

不同声压级的显示

07、 LN 或LAF xx% 统计声压级,累计百分声压级

统计声压级通常用于环境噪声分析,例如道路交通或者社区噪音评估。因为这些噪音通常是不规则或者动态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声压级出现的概率。例如道路交通或者社区噪音评估。在测量周期里,声压级超过百分数 xx%;例如L90=LAF90%=53.3dB表示测量周期内声压级出现概率 90% 的声压级为53.3dB。

统计声压级范例

最常用的统计声压级为L10,L50,L90:

L1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只有1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有占5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值(中值);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有占90%时间的噪声超过该能级,相当于噪声背景值。

如上图所示的数据,我们来简单算下L10-L50=6.4dB,与L50-L90=6.1dB。通常认为当L10-L50等于L50-L90时声压级统计特性符合对称正态分布,如果两者差别越大说明分布越不集中。因此我们以d = L10-L90 来反映噪声变化的程度,d越大表示噪声越不稳定。如果噪声压级的统计特性符合正态分布,那么:

08、 Lden昼夜等效声压级

研究表明,人在晚上与夜间的噪声的容忍度更低,也就是说这些时段的噪声干扰要比白天高,为了把不同时间段噪声对人的干扰的不同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 h的等效声压级时,需要做以下修正:

a) 白天时间段6:00:00-18:00:00,修正0dB

b) 晚上时间段18:00:00-22:00:00,修正5dB

c) 夜间时间段22:00:00-6:00:00, ,修正10dB

将晚上与夜间的修正值带入下面算式计算这样得到昼夜间等效声压级,以符号Lden表示

式中:

Ld 白天的等效声压级;12 为白天的时长。Le 晚间的等效声压级;4为晚间的时长。Ln 夜间的等效声压级;8为夜间的时长

白天,晚上与夜间的时间范围以及时长可依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个时段的修正值可依据当地的规范具体定义。夜间时间也可以以午夜12点拆分开,但是不影响修正值。如果不拆分晚间时间,只计算白天与夜间得到的就是Ldn。若夜间也不算,那就是Ld。

09、 LAE 声暴露级

声暴级 LAE主要用于计算单次、离散或者非连续的噪声事件的噪音量,譬如一架飞机起飞、经过或降落。

式中PA为声压、P0为参考声压,T= t2-t1可取此次噪声事件最大声压级前后降低10 dB范围作为此次事件的时间间隔。除非特别说明,参考时间t0 一般取1秒,公式可以简化为:

也可以直接使用具备声暴露功能的设备直接测试得到。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间歇性的发生了多次噪声事件,每个噪声事件的声暴露级为LAEi,那么这段时间内的等效声压级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10、 E噪声暴露量

当工作人员暴露在噪声环境下时,噪声对人的影响既与噪声大小有关还与暴露在噪声下的时间有关。噪声暴露量E就是设计用来衡量评估此类工况, 定义为噪声的A计权声压值平方的时间积分,即:

式中:T是测量时间(h),pA是瞬时A计权声压。等效连续声压级(Leq)与噪声暴露量(E)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国内外标准中一般规定暴露量限值为工人在85 dB下暴露8 小时接受的噪声剂量为1 Pa2•h (帕2•小时)。如果减少工作时间T,那么声压级Leq即可适当增加,但是噪声暴露量E仍然可以在标准限值范围内。

另一种相关参数噪声剂量DL ,它以噪声剂量E=1 Pa2•h (帕2•小时)设定噪音剂量DL=100%,此时意味着被测试人已达到最大允许暴露噪声。

11、 TNI交通噪声指数

非稳态的噪声由于具有变动起伏的特性,其比稳态噪声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往往也是引起投诉的重要原因。之前取杭州参加会以,主办方安排我住过一个靠近电梯井的房间,当电梯运行并停止时总会有一个“哐当”声。我用手头的设备测试了一下, LAeq是小于40dBA的,但是这个间歇性的噪声实际上严重打搅了我的休息。

TNI考虑到了噪声起伏变化的影响,其表达式为:

在之前的统计声压级那段我们已经提到过:d反映了噪声变化的程度,d越大表示噪声起伏越大,L90越高表示本底噪声越高,两个因素都会导致TNI越大,对人的干扰程度越大。

12、 SD标准偏差/NPL噪声污染级

前面咱们使用d来表示噪声变化的程度,我们还可以用数学上的标准偏差SD表示噪声变化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噪声越稳定,反之亦然。

式中: 为整个采样时间内所有A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LAi为第i个时刻A计权声压级,n为总的采样次数。

知道了标准偏差,咱们可以计算噪声污染级NPL,这是另一种用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方法,其可以表示为:

13、 LPN感觉噪声级

感觉噪声级(Perceived noise level) LPN和噪度主要用来评价航空噪声的影响,感觉噪声级的单位是PNdB,噪度的单位是呐。LPN大约每增减10(PNdB),噪度增减1倍。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响度级与响度,区别是它们是以复合声音作为基础的,而响度级和响度则是以纯音或窄带声为基础。等噪度曲线及噪度和感觉噪声级的换算参考下图,噪度为1 呐的声音同一个40 dB、中心频率为1000 Hz的倍频带(或1/3倍频带)的无规噪声听起来有相等的吵闹感觉。

等噪度曲线和感觉噪声压级的换算

感觉噪声级测量与计算方法:首先测出航空噪声的倍频带或1/3倍频带声压级,在图中等噪度曲线上查得各频带的噪度(呐),再根据下式算出总噪度NT:

式中:Nm 是各噪度中最大的一个; 是所有频带噪度之和;F是系数,对于倍频程为0.30,对于1/3倍频程为0.15。然后由上图或按下式,将总噪度化为感觉噪声压级:

对于具有用于航空噪声测量用的D计权网络的声压计,可以直接在测得的D计权声压级上加7 dB,就得到感觉噪声压级PNdB。例如某飞机的D计权噪声压级LP =130 dB,则其感觉噪声压级LPN为137(PNdB),这就大大简化了测量和计算。

14、 NR噪声评价曲线

参照前文《噪声曲线NR,NC,RNC,PNC,RC等简介》,在此就不赘述了

《大乘起信论》“非佛教”吗——关于“《起信论》非佛教”说的教理学反省

本文转自“萬古寒潭”微信公众号

一、引言

《大乘起信论》(下文简称《起信论》)是佛教中的一部经典论书,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以众生心为所依体;二、以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为理论构架;三、以真生、本始不二为宗义。

由于该论在教理上结构严整、文义斐然,在行门上顿渐齐施、三根普适,所以一旦传出,大受尊奉。隋代大德净影寺慧远(523-592)曾盛赞该论道:“《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深理之妙论也。摧邪之利刀,排浅之深渊,立正之胜幢,是以诸佛、法身菩萨皆以此法为体,凡夫、二乘此理为性,改凡成圣,莫不由之。”1

据传当时真谛传译该论后,他与其弟子智恺都造有疏释。随后隋代昙延、慧远也各造疏记,智顗、吉藏的著述中对此论文也有引用。进入唐代,由于贤首、天台二宗弘赞此论,智俨、法藏、元晓、澄观、宗密各有疏记,湛然著作中也吸收了此论的思想,佛教界对于此论的传习更广。入宋以来,教、禅、净各家更是竞相研习此论,都以它为大乘入道的通途,且直到近现代亦如此。

该论通行本为陈真谛译一卷,还有唐代实叉难陀译两卷本。同时,该论很早就有外文译本。据《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载,玄奘“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2。此论的现代外文译本,日译则有岛地大等译本、望月信亨译本和卫藤即应译本,英译则有铃木大拙译本、李提摩太译本和羽田毛义人译本。

我国关于此论的注疏等撰述,古今实繁。就古代讲,现存有梁释智恺的《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隋释昙延的《论疏》二卷(现存上卷),隋释慧远的《义疏》二卷,唐代法藏的《义记》五卷、《别记》一卷,唐释宗密的《注疏》四卷,唐释昙旷的《略述》二卷(敦煌写本)、《广释》若干卷(同上),宋释子璇的《疏笔削记》二十卷、《科文》一卷,明释真界的《纂注》二卷,明释正远的《捷要》二卷,明释德清的《直解》二卷、《略疏》四卷,明释通润的《续疏》二卷,明释智旭的《裂网疏》(释唐译)六卷,清释续法的《疏记会阅》十卷,等等。

此外,佚失的《起信论》疏记也不少。主要有陈释真谛《起信论疏》二卷,梁释智恺的《论疏》一卷(?)、《论注》二卷(《义天录》),唐释灵润的《论疏》若干卷(《续高僧传》卷十五《灵润传》),唐释智俨的《义记》一卷、《疏》一卷,唐释宗密的《一心修证始末图》一卷,唐释传奥的《随疏记》六卷(《义天录》),唐释慧明的《疏》三卷(《东域传灯目录》),宋释知礼的《融会章》一篇(《四明尊者教行录》),宋释仁岳的《起信黎耶生法图》一卷(《佛祖统纪》),宋释慧洪的《解义》二卷,宋释延俊的《演奥钞》十卷,宋释元朗的《集释钞》六卷,宋释智荣的《疏》一卷(《义天录》)等。

民国以降,教内外对此论的研习亦长盛不衰,有圆瑛的《讲义》二卷,太虚的《略释》、《唯识释》、《别说》各一卷,守培的《妙心疏》二卷,慈航的《讲话》一卷,印顺的《讲记》一册,彻圣的《讲义》一册,白圣的《表解》一册,慈舟的《述记》一册,方伦的《讲记》一册,高振农的《校释》一册,杜继文的《全译》一册,萧萐父的《译释》一册,等等。

中国而外,此论在朝鲜、日本流行亦颇为广泛。朝鲜古代僧人有关此论的著述,现存有元晓的《疏》二卷、《别记》二卷,太贤的《古迹记》(即《内义略探记》)一卷,见登的《同异略集》二卷。已佚本则有元晓的《宗要》一卷、《大记》一卷、《料简》一卷,憬兴的《问答》一卷。

日本有关此论的章疏较朝鲜更多,现存有湛睿的《决疑钞》一卷,圆应的《五重科注》一卷,亮典的《青释钞》五卷,即中的《科解》二卷,贯空的《注疏讲述》一卷,昙空的《要解》三卷,藤井玄珠的《校注》一卷,《讲述》一卷,村上专精的《达意》一卷、《科注》一卷,汤次了荣的《新释》一卷,望月信亨的《研究》一卷、《讲述》一卷,竹村牧男的《读解》一册,柏木弘雄的《研究》一册,等等。此外,日本学者还存有关法藏《义记》的注释数十种之多。

不用列举汗牛充栋的《起信论》研究专著和论文3,我们于此已可窥见这部论典在中国中国乃至东亚佛教中的重要性之一斑。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佛学思想、在东亚佛教界地位尊崇的著作,却遭到了许多研习者全面的怀疑。人们对《起信论》的怀疑不但表现在文献层面,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了它的思想深层,直指之为“非佛教”,且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因此,今天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加以讨论,当非多余之举。不过,本文不涉及相关的文献、历史真伪的辨别,而主要从佛教义学的角度对“《起信论》非佛教”说的教理依据及其原因加以反省,进而证明该论是真正的佛教,因为依据佛教所奉“依法不依人”的准则,即使一部著作并非佛、菩萨所说,只要其思想与三法印或实相印相合就是佛教思想。

或谓思想之辨,徒添口舌之争,无益于修行解脱,此实乃一偏之论。佛法之妙,妙在解行相应,解而不行固如说饭不饱,行而不解亦如夜半临池,故龙树菩萨开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4因此,尽管相对修行来说,解说道理无非可视为世俗谛,但若不能通达世俗谛,是决定不能发起正行而成就的。我的辨正,自然不能说必然无误,但可以说都是依据诸佛教证和诸菩萨的理证而来,并未随意掺杂个人私见。

二、“《起信论》非佛教”说及其依据

怀疑乃至否定《起信论》思想者古已有之,如唐译《〈起信论〉序》即云:“夫理幽则信难,道尊则魔盛,况当劫浊,尤更倍增。故使偏见之流,执《成唯识》,诽毁此论真妄互熏。既形于言,遂彰时听,方等甘露,翻为毒药。”5这是指宗唯识的神泰(生卒年不详)、慧沼(650-714)等人对《起信论》所阐教理的责难,如慧沼就说:

《起信论》中,体大即真如体;相大即是无量性功德相;用即能生世出世善因果者。用大,有为行是如用故能生一切者,此亦不尔。真如岂有作用?若有作用,同诸行故。如增上用,诸法得生,此理可尔,不为生用。6

此后,不断有人责难该论。降及近代,此风犹盛。先是内学院的欧阳境无(1871-1943)、吕澂(1896-1989)、王恩洋(1897-1964)等人发起的拒斥《起信论》运动,该运动始自20世纪20年代,历时二十余年,波及教内外;未几,日本的松本史朗、袴谷宪昭等人,又于20世纪80年代公开喊出“如来藏不是佛教”的口号,全面否定包括《起信论》在内的如来藏系佛教思想,形成了一股引起国际佛学界关注且至今余波未息的“批判佛教”运动;此外,当代佛教界著述最为丰富的印顺法师(1906-2005),由于以中观为究竟说而以唯识和如来藏为方便说,也对包括《起信论》在内的如来藏思想非议有加。

笔者承认,批判、否定《起信论》乃至整个如来藏思想的学者,其用意都是为了破邪显正、纯净佛法,但是,动机的纯正不等于理论批判本身没有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正如他们以自己的见地批判《起信论》一样,他们的批判本身也应当接受反省。现在,我们就看看学者们是如何批判《起信论》的。

综合批判者所论,《起信论》思想的错误有如下数端:

(一)以如来藏为所依体

《起信论》以生佛不二的如来藏为所依体,实际上是将如来藏当成了实体。韩镜清先生(1912-2003)云:“它们都以为真心就是真如,是有体的。”7韩先生所谓“它们”指《起信论》和净影寺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他以为两者提持的“真识心”(真心)为实体。吕澂先生亦云:“《起信》发端,另立如来藏心。皆故意作态,说成虚无飘渺,此其所以为伪也。”8印顺法师早年虽然宣讲过《起信论》,且对该论赞赏有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精神上肯认如来藏学,实际上此时他已开始基于中观见贬损如来藏学了,如他在《〈中观论颂〉讲记》中就破道:

后期的大乘佛教,以生佛平等的如来藏、如来界、如来性为所依体,说明流转还灭,说明一切。这样的如来,抹上一些性空的色彩,而事实上,与神我论的如来合流。外道梵我论者,所说的如来,也是众生的实体,宇宙的本体9。

他横扫整个后期大乘佛法,而直接拈出如来藏学的所依体,《起信论》自然不能幸免。松本史朗和袴谷宪昭甚至将如来藏与唯识学通通判为实体论,如松本说:“我把如来藏思想(以及唯识思想)的本质理解为‘dhatu-vada’(案:即基体)。”10

众所周知,佛法的根本原理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或“一切法毕竟空”的实相印,任何理论如果与此原理相契合即为佛教,反之则非佛教。说者既然指《起信论》所立如来藏是实体或神我,该论的非佛教性质岂不昭然若揭?

(二)如来藏本觉

《起信论》认为如来藏不但本性空寂,而且本性觉悟,有违圣教。欧阳境无说,(《起信论》)“说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而不知此是智如一味之义,因是而不立正智之法,谬也”11。印顺法师亦云:“如来藏不但是如来智,也是如来身、如来眼(众生具足),结加趺坐,与佛没有不同……众生身内有这样的如来藏,难怪《楞伽》会上,提出一般人的怀疑:这样的如来藏,不就是外道的神我吗?”12吕澂先生也将《起信论》的众生心性本觉说视为邪见:

它(案即《起信论》)认为众生的心原是离开妄念而有其体的,可称“真心”;这用智慧为本性,有如后人所解“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一般,所以看成本觉。在论中形容这样的“真心”是大智慧光明的,遍照法界的,真实识知的,乃至(至原文为“知”)具足过于恒沙不思议功德的。它说得那样头头是道,就给当时佛家思想以很大的影响。13

松本史朗对如来藏学的心性本觉说的批评与他们不谋而合:“中国佛教中有‘本觉’或‘本来成佛’的说法,这种本来性(originality)就已有着‘dhatu’对于dharma所具有的时间先行性。dhatu比dharma为先,为始源。”14在佛教眼里,众生无始以来即执迷不悟,而《起信论》宣称众生本觉,两者正相反对,固不能称为正理。

(三)自性清净心独立于阿赖耶识

《起信论》安立一独立于阿赖耶识的自性清净心,于经无依,于理无据。据欧阳竟无先生,《楞伽经》中“‘佛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是等句义说如来藏’,是为净八识”15,而“凡称如来藏,必曰‘如来藏藏识’”16。意思是,《楞伽经》中的无我如来藏,是佛果位上舍阿赖耶识而得的清净识,作为善不善因的如来藏则非此清净识,而是受无始恶习所熏的藏识,即阿赖耶识。这是其教证。

从理证讲,“有漏种子法尔本有,无漏种子亦法尔本有,皆依于藏。种生现而熏藏,藏持种而受熏。净以广其净,染以广其染。染势用而净微,净势用而染微,净圆满而染灭17,最终成二转依。引文中的“藏”非《起信论》意义上的真如,而是能藏意义上的阿赖耶识18,此谓只有摄藏了有漏无漏两种种子的阿赖耶识才能成为善不善因。而《起信论》的如来藏是无漏真如,无漏真如则不能成为不善因 ;同时,《起信论》“立真如门而不立正智门,违二转依”,亦不成善因19。而这又直接导致《起信论》安立真如缘起的错误缘起观20。

(四)不觉非法尔本有

《起信论》说不觉非法尔本有而是因缘本有,亦背经违理。欧阳境无云:

无明是染之本,本之谓法尔如是也。故经说客尘,不推客尘所自;经说无明,不穷无明所由。而《起信》说无明因于依觉,是为因缘本,非法尔本。说“不达法界,忽然念起”即为无明,念即无明,似为一事。然又说“不知真如法一,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依于不觉而生无明与不觉应,则明明以念在无明先,为先一事;无明依念后生,为后一事。说无明不说法尔本,谬也。21

此谓《起信论》不说无明法尔本有,已然大错;而或说念即无明,或说念非无明,更是自语相违。

(五)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

与此相关,由于不知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又将不觉视为依如来藏而有,为了说明诸法生灭因缘,《起信论》不得不在立一自性清净如来藏后,复立一不生不灭与生灭相和合的阿赖耶识。欧阳境无云:

心性非识,唯是真如,如何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楞伽》“外道有实性相,名不生灭”(卷二),内法但以凡夫虚妄起生灭见不如法性,而言诸法离于生灭(卷五)。遮义则是,表义则非。有尘、有根、有识,称三和合;有不生灭、有生灭,称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是岂如《楞伽》圣言耶? 22

言下之意,《起信论》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与生灭的妄心(实即无明)和合说阿赖耶识,根本就是虚构。

(六)体用淆乱

由于《起信论》不立法尔本有的染净两种种子,故不能不直接置真如于生灭法中以说明染净熏习的起灭问题,从而导致以体为用、淆乱体用。欧阳境无云,染净熏习“皆相用中事,初无与于体性,而《起信》真如熏无明起净法不断,无明熏真如起染法不断,不立有漏无漏本有种熏系于藏,而好辗转无明真如、真如无明,乃使一切大法无不义乱,谬也”23。所谓“使一切大法无不义乱”,即指《起信论》以体为用、淆乱体用。既然如此,《起信论》何以能成学修所依?《起信论》由此而说真如随缘不变同样错谬。24

(七)返本还源的修行观

佛教的修行观是待缘的、革新的修行观,而《起信论》提倡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不待缘的、反本还源的修行观。吕澂先生说:

虽然他们主张悟入有渐次和顿超的不同25,但都从把握“真心”而入,并且由悟而修以达到恢复原来面目为目标。而依据“真心”的本来具足功德,将修为方法看作是可以取给于己,不待外求。这些都使学人走上反本还源的路子……这种说法,与印度佛学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26

松本史朗也同样认为,本觉说者要我们做的“就是‘归源’、‘复初’和‘还源’”27。不待外缘的修行观即非基于因缘之上的修行观,自然也就不是佛教的修行观。

三、对“《起信论》非佛教”说

相关理据的审理

欧阳境无等人对《起信论》思想的相关批判,可以归纳为教与观两个方面,前六条属教,后一条入观,总而言之又可收摄为五义:(一)真如实体论;(二)真如缘起论;(三)无明缘起论;(四)真妄互熏论;(五)反本还源论。下面我们就对其责难的相关理据一一加以审查。

(一)真如实体论

前一节所述(一)、(二)两条可归入真如实体论的范畴。《起信论》确实说真如具有自体相,论云:

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28。

批评者并没有说错,此确为一生佛不二的所依体。但是,这并非《起信论》别出心裁自创为说,许多佛经都开示了同样的法义。大乘佛教兴盛初期传出的《华严经》就说:“无有众生、无众生身如来智慧不具足者。”29佛陀宣说的如来藏系圣典中,《大方等如来藏经》以九个譬喻显明众生具有的如来藏的含义30,其中第一个譬喻就明文说众生具有如来眼、如来耳等等;《胜鬘经》宣说如来藏具足一切不思议清净佛法,这同样是肯认存在一生佛一如的如来藏;《楞伽经》所谓“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31,这里的如来藏“常住不变”恐怕不能仅仅理解为无漏种,实即也是本无染污的自性清净心。

经典宣说此义是否等于偷运实体论呢?我以为不能作如是观。首先,佛陀说法无有定法,佛陀现证的胜义谛是不住空有的中道,而在俗谛上则不妨说空说有。宗本于性空的龙树菩萨就说:“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32佛陀为了摄化当机众生,当然可以说如来藏。《楞伽经》开示道,佛是为“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3。《宝性论》更详明佛说如来藏(论中称为佛性)有五个原因,其中的第五个原因恰恰是为了断除众生的我见34。

其次,佛教经论明确宣称佛陀所说的如来藏不是实体。如《胜鬘经》云:“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35此处的“我”非佛学使用的假名我,而是指与神我相同的自我;“众生”即五蕴和合的有情,即缘起法;“命”非佛学所说的命根,亦非传统儒家所说的赋予万物本性的天命,而是不死的灵魂,即神我的另一种说法;“人”非指与其他有情相对的人,而是指与我相对的他人的自我。说如来藏非缘起法乃说它是缘起法之性,而说如来藏非神我则强调其本性是空性。此义与《大般涅槃经》所说“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因所作非无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无相,非有名非无名,非名非色,非长非短,非阴界入之所摄持”或作为“第一义空”的佛性无二无别36。

经义昭然,说者如何视而不见,执意将如来藏混同于常恒不变的实体,而非不落空有二边的不生不灭的空性?再次,《楞伽经》为划清如来藏与外道神我的界限,更特意申明佛法所说如来藏为“无我如来之藏”,而非外道所执之实体37。既然如来藏是无我的如来藏,其体性与无我的空、无相、无愿、如、法性、实际、自性涅槃等名相毫无差别,就不能偏说如来藏为实体。

《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与上述经论所说并无二致。论中虽然说真如有如实空如实不空两义,且其如实不空义谓真如“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38,但我们同样不能因此视真如为实体,因为论中接着说:

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故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39。

真如不但无相,而且无性,如论所说,“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40。既然真如性相皆无,哪里有一个实体可得?41

如果学者认为佛教中凡是从形式上类似实体的所依体起论的教理系统都可判属实体论的话,那么唯识学也难逃这一厄运。事实上,日本的松本史朗和袴谷宪昭就是基于这样的里路将唯识学判为基体论的。这大概是欧阳、吕澂两位先生不能想象、也断难接受的吧?

(二)真如缘起论

前一节所述第(三)条可归入真如缘起论的范畴。欧阳等人判《起信论》为真如缘起论的确不污,法藏(643-712)早就说过,《起信论》属于“如来藏缘起宗”42。依长水子璇(965-1038)的解释,法藏所以判《起信论》为如来藏缘起宗,“以《论》所诠明‘如来藏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阿梨耶’等广辨染净诸法缘起故”43。事实也如此。

问题是:真如缘起论是否真像欧阳境无批判的那样有悖于佛陀的教与理呢?我们先考察如来藏是否只能解读为阿赖耶识这一问题。在《楞伽经》中,佛约果位说的性空、实际、涅槃、不生等句说如来藏义,的确可以理解为清净的第八识,但若以为只能从此义理解如来藏则未免偏执。

牟宗三先生(1909-1995)早已对欧阳竟无先生的见解发出质疑:“此笼统说的‘本性清净的如来藏’岂即是《摄论》之持种之清净的第八识耶?岂定不可以‘自性清净心——真常心’说之耶?”44牟先生依印顺法师称如来藏为真常心未必恰当,但他的质疑很有道理,因为经中并未明确说应当依中观还是唯识教理来理解空性、实际、涅槃等概念,如来藏学何以不能依自宗义将它们理解为全体朗现了的真心的如实空性?

至于欧阳、吕澂师徒以为《楞伽经》中凡言及如来藏皆指藏识,这是值得怀疑的。首先,这种说法似乎与欧阳竟无先生前一说法自相矛盾:既然存在清净第八识意义上的如来藏,就不可谓凡说如来藏皆为藏识异名,因为即使在唯识学中,清净第八识也不仅仅是阿赖耶识的异名,否则唯识经典中就不会说转杂染依为清净依了。其次,欧吕师徒肯认的宋译《楞伽经》中并非凡言如来藏皆指藏识。在宋译本中,他们引以为据的“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一段经文的原文是: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45。

经文的意思也可这样理解:如来藏本是“离我我所”的自性清净心,一切善不善法皆依它而起,就像演员变换种种形象一样,外道不知它是自性清净心,以为是神我;此心为无始虚伪恶习熏习,则成为生无明地、与七识共俱的藏识。所以,牟宗三先生曾质问欧阳竟无先生:

经文“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是承“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云云而来。然则岂不可视首言之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遂得转名为藏识耶?岂是空头言藏识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耶?(欧阳竟无与吕秋逸俱是这样空头看藏识,不准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岂定是《楞伽》义耶?) 46

牟先生揭明,《楞伽经》中作为染净(善不善)二法之因的如来藏完全可以理解为未受无始虚伪恶习所熏的自性清净心;而印顺法师干脆就明确说,“依经所说:称为阿赖耶识,是由于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虚妄执著种种戏论所熏习”47。

此外,宋译《楞伽经》中还有几段经文中的如来藏都可理解为未被无始虚伪恶习所熏的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卷一的“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一段经文48,明代宗泐(1318-1391)、如玘(生卒年不详)的《〈楞伽经〉注解》即视为自性清净的如来藏49;唐译本这段经文不见有真识50,但依该本造疏的宝臣(生卒年不详)亦未武断地判宋译为伪,而是两存其说,其文云:

“谓现识及分别事识”者,求那译本云“略有三种”,于现识上加一真识也。若作三种释者,真谓性净本觉,现谓赖耶现识,余七俱名分别事识;虽第七识,不缘外尘、缘第八故,亦名分别事识。真谓本觉者,即识实性也。此译即云现识属赖耶,分别事识属前六识,不言第七者,谓第七末那计内为我属赖耶,计外为我所属前六识。真即识实性,亦属赖耶净分51。

宝臣疏《楞伽经》倾向于唯识家义,但他仍将宋译三识说中的真识解为“性净本觉”,实际上也视同于自性清净心。或者以为他们已受到《起信论》影响,即便如此,这样的解释也未见任何不当。

又如《楞伽经》同卷论转识灭藏识不灭那段经文52,魏译本为:

大慧!如是转识、阿梨耶识若异相者,不从阿梨耶识生;若不异者,转识灭,阿梨耶识亦应灭,而自相阿梨耶识不灭。是故大慧,诸识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灭者,阿梨耶识应灭。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53。

两相比较,宋译本、魏译本皆以藏识为通于转识的不灭的真相识,故与《起信论》以真心为通于真如、生灭二门的如来藏亦皆无不同54。

再如《楞伽经》卷四说,佛“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一语55,其所本《胜鬘经》相关文字为“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56,其含义亦正以如来藏为非刹那灭的自性清净心。因此,将经义理解为识藏与七识俱生、如来藏不与七识俱生亦可谓顺理成章。

欧阳、吕澂师徒相信,《起信论》乃是依据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造的论,而《入楞伽经》译文错误颇多,因此义根于此译的《起信论》当然不会更好。在他们看来,《入楞伽经》最大的错误是将与阿梨耶识名异实同的藏识误译成了独立的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吕澂说:

原本《楞伽》说,名叫如来藏的藏识如没有转变(舍染取净),则依他而起的七种转识也不会息灭(宋译:“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藏识,七识流转不灭”)。这是用如来藏和藏识`名异实同的基本观点来解释八种识的关系的,但魏译成为“如来藏不在阿`梨耶识(即是藏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灭,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这样将如来藏和藏识分成两事,说如来藏不生灭,言外之意即藏识是生灭,这完全将《楞伽》的基本观点取消了57。

而《起信论》“将如来藏和藏识看成两事,如说如来藏之起波澜,如说七识能厌生死乐求涅槃等,莫不根据魏译《楞伽》的异说,并还加以推阐”58,就大错特错了。

那么,《入楞伽经》的相关经文真译错了吗?未必。吕澂先生认定魏译本中将“如来藏不在阿梨耶识中”一段经文译错了,而宋、唐两译的相应经文则没有问题59。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将三个译本并现存梵文本和黄宝生译本中的相关经文排比出来,看看是否只能有吕先生一家之解:

由上表可见,三译中魏译文字固然有所增益,但我以为经义没有什么不同。这段经文上承“如来藏是善不善因”的经文,意在说明外道和二乘尽管可以进入灭受想定,但由于此定未转未舍藏识(即阿梨耶识),因此不能称得到了解脱。问题是这里所转所舍为整个如来藏,还是如来藏中的藏识?唐译本明文指未转未舍者乃是如来藏中的藏识。而此处的如来藏还有自性清净义,因该译本下文接着就说:“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64因此,可以肯定唐译本中本性清净的如来藏亦不在阿梨耶识中。仔细审查宋译本的“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一语,也可解外道、声闻、缘觉“不离不转者乃如来藏中的藏识”,只是文义较为隐晦而已。因此,若说三本宣说的如来藏义有差异,最多体现在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分合上,不可轻易执定魏译本为错译。

依据上文的分辨,笔者以为《楞伽经》是佛陀宣说的以如来藏统摄唯识学法义的圣典。欧阳和吕澂二先生意欲将其中的如来藏装入唯识学的我法二空真如中,显然是削足适履了;而当《楞伽经》中的如来藏被他们唯识学化之后,反过来又被他们用作非难他们认为依该经成立的《起信论》(其实《起信论》所依经典颇多)的真如以及受其影响的如来藏系统的合法性时,就转说转远了。

从佛学系统看,奘传唯识学以染污阿赖耶识为所依,而因为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不能同时兼有真识(觉性)义,故必然将真如推到果位。这一系统无须在众生因位安立一生佛不二的如来藏体固有其特胜处,但若推本穷源,阿赖耶识本身不能不具有空性和觉性,否则,唯识学说转识成智、说二空真如,这智慧和真如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还是生灭相续的有为法?如智者大师(538-597)所说:“阿黎耶若具一切法者,那得不具道后真如?若言具者,那言真如非第八识?恐此犹是方便从如来藏中开出耳。”65智者大师的“道后真如”“第八识”都指具有觉性的如来藏,而实际上真谛(499-569)所传唯识学就认为阿梨耶识具有解(觉)性,正是这样的如来藏。

因此,窃以为如来藏学于众生因位安立一生佛不二的如来藏所依体,正从另一方面解决了唯识学这一未决的问题:如如智和如如境本为众生所有,佛所证得者只是众生本有如如智和如如境的圆满显现。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说两者不相矛盾,智顗将唯识学判为从如来藏学中开出的一门固不必然,欧阳和吕澂二先生视之如同水火更是不然66。

(三)无明缘起论

前一节所述(四)、(五)两条可归入此义。《起信论》确实不是从法尔本有而是从依真如缘起义说无始无明的存在,论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一语即是明证67。然而,这样的法义是否没有典据呢?非也。《胜鬘经》早就明确开示:“生死者依如来藏……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68经中的“生死”,嘉祥吉藏(549-623)以烦恼、业、报三义释之69,其中烦恼自然函摄了无明70,因此《起信论》遵循该经说无明依如来藏而有并无隔碍。

需要辨明的是,我们不能将《起信论》及其所依经典中宣说的“依真如有无明”误解为“真如生起无明”,而应当理解为“依真如生起无明”。两种理解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天地悬殊:依前一种理解,则真如为无明生因,真如因此成为实体,《起信论》亦因此沦为非佛教;依后一种理解,则真如为依因,真如因此为如实空如实不空的中道,《起信论》亦因此堪称真佛教。

笔者这样理解并非自出机杼,而有《起信论》原文为据,《论》中破斥的凡夫五种邪执,其中之一就是“真如生起无明”说:“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71依论主,这种邪见的根本原因是不明“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72。一旦明了此义,则邪见自消。

既然真如从本以来就与无明不相应,无明何以依真如而起呢?这只能归结为众生对真如的无知,以“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73。文中的“不觉念”,义为不觉这种心念,实即无明,不能像欧阳那样分为先后不同的两义。而所谓不了真如法就是“不如实知真如法一”74,指不知“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75,用禅宗二祖慧可的话说就是不知“万法即皆如”76。《起信论》中的迷方喻向我们晓喻的也是这个道理。若约真如而言,正可说真如为主、无明为客。

这是从迷悟说真如为无明依,而非从染净说真如为无明依。欧阳宗于唯识学,从染净依说染污(被缠)的如来藏为种子识固无不可,《起信论》从迷悟依说清净的如来藏为染净依亦无不可;欧阳从染净依说有漏、无漏两种种子法尔本有固无不可,《起信论》从迷悟依说无明依真如而有同样没有什么不可。

但这样说是否意味着真如无始而无明有始?窃以为不能,因为《起信论》明确将这种理解判为邪见:“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77那么无明何以没有开端?论中提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因为“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78;二是因为众生“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79。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释此两义云:“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也;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80

法藏对第一义的解释几乎是论文的复述,谓因为真如不生不灭、无有起始,故依之而起的无明也不能从时间论其开端;而他以无明之前更无染法解论中的“从本来念念相续”则与论义不太谐和。法藏从烦恼的粗细着眼加以读解,强调的是无明的根本性,而论中此处则是就时间论无明无始,强调的是众生无始以来就生活在相续不断的无明中,从来不曾远离过无明而与真如相应。但不论如何,古德的理解都不会予人误解的余地,论者指责《起信论》宣说无明依真如而有意味着无明有始应属无据,而松本史朗指该论的本觉说“含有于始源中已觉悟,而现今不觉悟之意”81,就更加不着边际了。

无明虽然无始以来即已存在,但不等于《起信论》一心二门的结构的底色是一种二元论,有如某些论者所说。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起信论》关于觉与不觉两者关系的思想来予以阐明。《起信论》云:

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82。

文中的“无漏”指地上菩萨的无漏观智(觉)及其现见的无漏法,“无明”指地前凡夫的有漏心识(无明)及其现起的有漏法。《论》义表明,觉与不觉的关系包含同异两面,就其相同一面说,无论觉、不觉还是与其相应的种种相,本质上都是真如,故说“皆同真如性相”;就其相异一面说,同一性相的真如,因为缘的差别(或无明或无漏),呈现出“染”(无明所执)“幻”(无漏所现)的差别来。而觉不觉的“同真如性相”,如果从智慧边讲就是同一本觉,所以《起信论》会说:“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83

可以说,如果从《起信论》的理论结构讲,就理而言是依离言真如的实相论方便安立心真如(依言真如)的一元论,复从心真如的一元论开出心生灭的二元论;就行而言则恰好相反,先从心生灭的二元论超拔至心真如的一元论,然后再从心真如的一元论证入离言真如的实相论。我以为,明了这一点是更为切己地理解《起信论》的关捩,因为只有明了此义,才能明了《起信论》为何要从一心开出二门;也只有明了此义,才能明了《起信论》为何要通过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来将二门贯通起来;同样,也只有明了此义,才不至于像欧阳等人那样用一家之规矩去框套不同法门的教法84。

(四)真妄互熏论

前一节第(六)条归入此义。真妄互熏是《起信论》的重要法义之一,《起信论》以众生本具自性清净心,为阐明杂染法的现起,必然成立无明熏习真如一义;为凸显真如作为成佛正因的功德,必然成立真如熏习无明一义,否则染净法的缘起缘灭都得不到说明。问题是,《起信论》的真妄互熏义是否必然如唯识家指责那样,将真如混同于诸行而淆乱体用了呢?窃以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基于《起信论》的上下文来理解相关法义。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起信论》并不是抽象地而是在论及心的生灭因缘时谈论熏习的,而这就意味着该论是在心生灭门谈论熏习。依《起信论》,在心生灭门中,“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85。这句话前人往往理解为“生灭因缘中的种种法相能够显示大乘法体(真如心)的体、相、用”,这种解释其实是不够确当的86。《起信论》所立的体乃如如不二之真如,此体虽然具足清净佛德,但性相皆空,因此是无相之体,所谓“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87。正是因此,论中论及法身(果位的如来藏)时,才宣示法身无相,凡有相皆非法身,而是无明所显幻相。既然如此,窃以为“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的确切含义应当是:心生灭门的种种相状能够显示真如自体的相和用。88

在生灭门中,真如心的相与用通过什么方式得到显示?真妄的相互熏习。因此,《起信论》这样定义熏习:“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89这里非常吃紧的是,熏习并不是改变了真如的体性(衣服),而只是在此体性上显出了不同的相用(香气):真如受无明熏习,真如的体性隐覆,其相用随潜;而无明以及依无明而起的染法(论中所谓业识和六尘)相互熏习,一方面令真如体性渐遮渐深、令其相用渐减渐小,另一方面令无明本身之相用渐增渐大,因而显现出来的是日益深厚的染污相用。无明受真如熏习,无明的相用渐消,真如的相用渐显。由于这种清净相用是在无明中显现出来的,故论中称为无明发挥的清净相用90。不过,此时的无明不是生灭门之流转门的无明,而是生灭门之还灭门的无明,换句话说是趣向于解脱的修行过程中的无明,此无明相对圆满断除根本无明的法身来说仍为无明,但相对流转门的无明则可说是已经显现了清净相用的无明。因此,对于真如的体来说,熏习只带来隐(无明熏习真如)显(真如熏习无明)的不同,而不产生性质的变异。

这正是在相用边论熏习,本与欧阳等人所持性质无异,而欧阳等人以为《起信论》的真妄互熏义将真如混同于有为法,从而导致体用淆乱,确实未能深契该论的熏习义。当然,这判定不仅缘于欧阳等唯识家本身的理论局限,《起信论》的古代疏家也要承担相关责任。华严三祖法藏每以真如不守自性疏解染污法的缘起,如“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随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诸愚者以似为真,取为内我”91,此乃对阿梨耶识的产生的疏解;“一心中含于二义,谓不守自性随缘义,及不变自性绝相义”92,此为对一心二门义的读解;“梨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复无明住地诸染根本是生灭因,外妄境界动起识浪是生灭缘。依是二义以显因缘,诸识生灭相集而生”93,此是对心生灭因缘的疏释。

到了子璇,就直接依此说阐释论中的真妄互熏义:“谓生灭之相起时,实赖真如为因,以真如不守自性,为无明熏,成诸染相。虽成染相,其体不变。以不变故,熏彼无明,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渐起始觉,成其净法也。”94他们的本意或许是说真如没有自性可守,故不碍妄心执取,但这样的表述确实有将真如混同于有为法之嫌。当然,这不是《起信论》而是其解家的过失95,我们固不能怪罪于该论。

尽管如此,唯识家还会进一步责问:体性清净的真如如何能显现染污的相用,这难道不是体用淆乱的另一种表现吗?韩镜清先生就是这样评破的96。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依旧由不明《起信论》说法特点而来。《起信论》以清净如来藏为体,倡言一切法无非真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宗义近于般若而远于唯识。既然本无有相,那么生心灭门中的染净诸相从哪里来?它们皆从众生的无明而来,由于众生无始以来不了达真如无相的体性,对它横生妄执,因而现起了染污和清净两种差别相用。换句话说,依《起信论》,在心生灭门中真如的体性固然未变,但其相用却非称性而起的真实相用,而是被众生倒执以后的差别相用;另一方面,这差别相用虽为众生倒执,但毕竟是因执真如而起,因此论中可以约体将它们说成是真如相用的某种显示。这是从法说真如自体,而从迷悟说真如自体在生灭门所显的染污清净两种相用,不存在体用淆乱问题,持守从法尔本有的染净种子说染污、清净两种法各自相生的唯识家,于此一义诚难契会。

(五)反本还源论

前一节第(七)条归入此义。《起信论》以及受该论影响的中国佛教,其所宗本的诚然是反本还源的修行观,那么反本还源的修行观就不是佛教的修行观吗?这首先要看其所反所还为什么样的本或源了。

前文已经辨明《起信论》的体并非外道所说实体,这里我们要看看该论是在什么意义上安立此体。通观《起信论》,真如有三义:一是体性义,如心真如门的真如;二是因义,如心生灭门的真如;三是果义,如彻悟真如后的法身。在论及修行过程时,《起信论》认为众生所反之本并不是果位的法身,而是体性位的如来藏。现实的众生呢?“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97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本具清净的如来藏,但此如来藏无始以来即被烦恼所缠了。

从教证说,《起信论》的真如三义本为来藏经典的如来藏三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问题是能不能从体性上肯认众生心性与佛果德等同一味?我以为,如果承认佛法身的不生不灭性,那么肯认众生心的本性为与佛无二的如来藏性就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惟有如此说才是合理的和圆满的,否则,势必导致无因生果(佛果)的外道见。既然如此,我们首先就可以否定那种将《起信论》宣说的生佛不二的真如混同于众生事实上就是佛的偏见。

《起信论》虽然特别彰显真如内熏的功用,但要借此指责它的修为方法是惟“取给于己,不待外求”,也是不近情理的,因为论主特意通过设问的方法来解答了这个问题。《论》中一面说众生悉具真如,真如能够熏习无明以令众生解脱;一面又说众生有信与不信佛法、解脱与未解脱的区别。有人对此迷惑不解,论主提出两个理由加以回答,其中之一是:

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值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98

这一教示明确告诉我们,众生虽然具有能够发起内熏力的真如,但如果没有佛、菩萨和善知识的引导,没有精勤的修行,要想断烦恼、入涅槃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仅仅有佛、菩萨等外缘的帮助,但其真如的内熏力未得显发,要想断烦恼、入涅槃同样不现实。只有内因外缘双双具足,才能“趣向涅槃道”。吕先生等人执守奘传唯识学一门为正理,对此教示就未免视而不见了。

至于吕澂等人以“反本”还是“革新”作为判别某种修行方法是否佛教的标准,我以为更值得商榷。我们如果从觉悟法界实相的角度来看,不仅以《起信论》为代表的如来藏学的修行方法是“反本的”,可以说佛教诸家的修为方法都是“反本的”,只是入手方便不同而已。

业感缘起说以十二支缘起为依,昭示“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的三法印99,众生于此三法印茫然无知(无明),以为自己的五蕴有常有我,遂致轮回生死苦海;若断除对五蕴的常见、我见,则灭除无明而现证涅槃,这不是反本还源吗?般若学以空性为依,深观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众生亦然,并称不能见此实相的众生为有垢的颠倒众生,若众生“除诸烦恼,不著颠倒”,则名为无垢众生100,这同样是反本还源。唯识学以阿赖耶识为依,其修行方法在教相上的确类似吕澂先生所说是“革新的”,但究实而言,奘传唯识学的染污阿赖耶识中同样本有无漏种子,若约无漏种论,这同样是“反本的”。如果从革新来说,各家的修为方法亦无不是“革新的”,因为各家修行的目的最后都是转凡成圣。因此,窃以为吕澂、松本等先生试图以反本还源为如来藏学修行观的特义,而对之加以指责和否弃,确实有失公允。

四、结语

欧阳等人认定《起信论》犯了真如实体论、真如缘起论、无明缘起论、真妄互熏论和反本还源论五大过错,因而该论的教理不是佛教。而本文通过考察,从教与理两方面显明:

《起信论》乃至整个如来藏学虽然安立了一个生佛不二的如来藏作为所依体,但这个所依体不是实体,而是空有无碍的实相,该论不过将实相从众生心中点出而已;《楞伽经》中的如来藏既有被无始虚伪恶习所缠的阿赖耶识义,也有未被无始虚伪恶习所缠的自性清净心义,而且后一义的如来藏更加根本,因此《起信论》依此建立真如缘起论并无不妥;《起信论》虽倡真如缘起说,但它阐述依真如而有无明是从迷悟立论,因此只能将真如理解为染污法的依因,而不能理解为其生因;《起信论》限于心生灭门论真妄互熏,此门中的种种法所显示者仅仅是真如之相与用,且此或染或净的相用是无明于无相的真如横生妄执的结果,与真如之体无涉,在熏习中真如之体惟有熏覆(无明熏真如)熏显(真如熏无明)之别;在修行方法上,《起信论》虽然特别凸显真如的正因地位,但丝毫没有忽视外缘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只有因缘和合才能成就,因此说它提倡的修行方法以反本还源为特点则可,但说它不待外缘则不可。

那么,欧阳等人何以会对《起信论》产生如此严重的误解呢?我以为这要从他们的佛教观中寻找原因。以欧阳境无为代表的内学院,以玄奘传唯识宗为正教,欧阳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是诸佛至教。”他并且说,此教“衡量一切法,如称如明镜,照耀如明灯,试验如金石”101。具体说,衡量一切法真伪的准绳为该教所阐明的如下教理:

今释迦立五法为教,见诸《密严》、《楞伽》及种种经论……法既为五,则真如是一,正智是一,明明二事,不可摄智于如、淆如于智,而唯言真如事一。真如之谓体,正智之谓用;真如之谓性,正智之谓相,不可淆体性于相用,淆相用于体性。法尔如是有性有体,法尔如是有用有相,凡法尔有,以自为本,立一切本,不本于他,为他所属。真如是一法,正智是一法,此之谓法、如、智一味之义,不可淆法于义102。

在他们看来,凡与此理不合者皆非佛教。因此,不但《起信论》理当被摧破,就是其他一切教门,诸如天台、华严、禅宗、密宗等等,因与此教理不相契合,亦应当受到拒斥。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从唯识学的视野融摄在教相上同样与唯识学大为悬殊的中观学103,乃至说龙树、无著“两圣一宗,非各别轮,曰龙树空,曰无著有”104。

印顺法师曾说,他“不是宗派徒裔,不是学理或某一修行方法的偏好者”105,因此他“对于三宗的判别,重在把三宗的特殊思想系──要怎样才能建立生死与涅槃,掘发出来;从大乘三宗的特点上,建立三宗的名称。每一宗的特点,应该是每一宗所能承认的,并非专依性空者的见解来融通,或是抉择。我只是忠实而客观的,叙述大乘三宗的不同”106。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种如实的研究。但印顺法师的研究实践证明,这多半是他的一种理想,实际上他仍然是以他理解的中观教理为准绳来把握和评判其他教法的。他不但明文宣称自己“以性空唯名论为究竟了义”107,而且事实上也依中观教理融摄《阿含》的经义和判释大乘三系教理的高下与偏圆。

松本史朗认为,“所谓佛教就是缘起论”,而“缘起首先是十二支缘起”108,这种缘起观有两个要点:一、“只承认一因一果之生起,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讲述的是纯粹时间性的因果关系”;二、“缘起的各支虽然被叫做法(dhamma),但此处的法并非实在(无)”109。这是以宣说十二因缘为宗要的阿含佛教为判别教法真伪的正理。

无论欧阳等《起信论》否定者所宗有何差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即认定只有某一个教法才是真正的佛陀教法或最殊胜的佛陀教法。这种佛教观,我在《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论反省》一文中,曾分别称之为还原主义(内学院、松本史朗)和包容主义或判教式(印顺法师)的佛教观。这两种佛教观在对待其他宗派的态度上虽有宽(印顺法师)严(内学院、松本史朗)之异,而无性质之别,即都是尊己而卑他的。

依笔者浅见,他们所尊奉者诚然是真正的佛教,他们所鄙视者也未必不是真正的佛教。其理由有二:首先,就法而言,佛教的目的是了脱生死、证得涅槃,凡能达成这一目的者都堪称真正的佛教。佛经常常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甚至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岂可以偏概全?在文字教法范围内讲,虽然不至有如此众多方便,但与三法印或实相印相契合的教法又岂止欧阳等人各自宗奉的一家?

其次,就人而言,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佛菩萨为普度众生,必须当机说法,应病与药。既然如此,教法岂能一律?其实,他们三家所宗奉教法的差异已经深刻地动摇了他们的佛教观,惟他们各自囿于自家之说,不能反省及此罢了。基于此,笔者以为,佛教的理论系统呈显出总别圆融的特点:“总”指佛教由世间而出世间、由生死而涅槃、由烦恼而菩提是一个因果相关的动态的、纵向的精神升华系统;“别”指从此系统中开出的任何一家教说皆非得少为足者,而是能够平等通向解脱圣境的系统,诚如太虚大师所说:“此之八宗(案指中国佛教的八个宗门)皆实非权,皆圆非偏,皆妙非粗,皆究竟菩提故,皆同一佛乘故。”110

程恭恭让先生在其大作《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里这样评价欧阳等人对《起信论》的评破:

由欧阳所倡导的内学院批评《起信论》(案:此处原文误倒为“《起信论》批评”)既非依据唯识法门对其它法门的宗派立场批评,也不是印度佛学势必高出中国佛学的简单价值认定,甚至也不能被理会成是理论思维对禅学经验的误解或委屈(如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欧阳《起信论》辨伪的命意旨在通过对《起信论》义理的审查提出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同时通过对《起信论》谬误的揭露确认中国佛学“支离笼统之害千有余年、至今不息”的一切错误由此起源的“谬种”111。

准上所见,窃以为欧阳等人对《起信论》乃至如来藏学的评破,虽然未必出自宗派或门户之见,但实际结果则与宗派或门户之见没有什么不同,程先生所见恐未必尽然。

注:本文初次刊发于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华佛学研究》第9期(2005年)。

1 隋·释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大正藏》第44册,第175页上。

2 《大正藏》第50册,第458页中。

3 现代汉语学术界研究《起信论》的有关成果,请参黄夏年先生《〈起信论〉研究一百年》一文的相关介绍(《普门学报》第14期。)

4 龙树菩萨:《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正藏》第30册,第32页下。

5 《大正藏》第32册,第583页下。

6 唐·释慧沼:《能显中边慧日论》卷二,《大正藏》第45册,第426页中。

7 韩镜清:《净影八识义述》,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第358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

8 吕澂:《〈楞伽〉如来藏章讲义》,《吕澂佛学著作选集》第1卷,第257页,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9 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第403-404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到了晚年,印顺法师对如来藏学就更不留情了,他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文里这样否弃中国的汉传佛教和密教:“中国佛教自以为最上乘,他修的也正是最上乘行呢!迟一些的‘秘密大乘佛法’,老实的以菩萨行为迂缓,而开展即身成佛的‘易行乘’,可说是这一思想倾向的最后一着。我从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发见这一大乘思想的逆流──佛德本具(本来是佛等)论,所以断然的赞同‘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初期行解。”(释印顺:《华雨集》第4册,第45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版。)

10 (日)松本史朗著,萧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第55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1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12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112-113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13 吕澂:《〈大乘起信论〉考证》,《吕澂佛学著作选集》第1卷,第367页,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14(日)松本史朗著,萧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第77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5 欧阳渐:《〈楞伽〉疏决》卷一,金陵刻经处1925年刻本。

16 欧阳渐:《〈楞伽〉疏决》卷一,金陵刻经处1925年刻本。

17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18 欧阳境无先生云:“八识为染净依,依之为藏,染净之为种。就藏为言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皆名藏识,就种为言说无漏净种名如来藏,有漏染种名阿赖耶。阐阿赖耶义者说无漏种寄赖耶中转,阐如来藏义者说烦恼客尘缠于佛藏。随所主而为言,非识之有或异,染净依同,其性不同。”(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19 欧阳境无先生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是以赖耶为不善因也。若非赖耶,无漏如何能为不善因耶?”(《〈楞伽〉疏决》卷一,南京:民国十四年支那内学院刻本。)

20 欧阳境无先生说:“清净功德缘起于正智,杂染世间缘起于无明,说赖耶缘起是也,说正智缘起是也,《起信》说真如缘起,谬也。”(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21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22 欧阳渐:《〈楞伽〉疏决》卷一,南京:民国十四年支那内学院刻本。

23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24 欧阳渐先生云:“随缘是相用边事,不动是体性边事,《起信》说真如不动,是也;说真如随缘,谬也。”(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25 引文中“它们”指《起信论》以及受该论影响的如来藏学和禅学——引者。

26 吕澂:《〈大乘起信论〉考证》,《吕澂佛学著作选集》第1卷,第367-368页,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27 (日)松本史朗著,萧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第78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28 《大正藏》第32册,第579页上。本文以下凡引《大乘起信论》原文,皆据真谛译一卷本引出。

29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大正藏》第9册,第623页下。

30 高崎直道先生即云:“始自《如来藏经》的如来藏说,后来由《不增不减经》、《胜鬘经》所继承。”([日]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日]高崎直道等著、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第34页,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版。)

31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正藏》第16册,第489页上。

32 龙树菩萨:《中论》卷三《观法品》,《大正藏》第30册,第24页上。

33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正藏》第16册,第489页中。

34 《宝性论》卷四《为何义说品》云:“以有怯弱心,轻慢诸众生,执著虚妄法,谤真如佛性,计身有神我。为令如是等,远离五种过,故说有佛性。”(坚慧菩萨:《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第31册,第840页下。)

35 《大正藏》第12册,第222页中。

36 《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大正藏》第12册,第445页中-下;卷二十七《狮子吼菩萨品》,《大正藏》第12册,第523页中。

37 经云:“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正藏》第16册,第489页中。)

38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上。

39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中。

40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上。

41 关于如来藏的空性义,参释恒清: The Signif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A Positive Expession of‘Sunyatā’,《哲学论评》,1988年1月;《批判佛教驳议》,《哲学论评》第24期,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系出版。

42 法藏在《〈起信论〉义记》中曾将佛教开为五宗,其中第四宗即《楞伽》等经、《起信》等论宣说的如来藏缘起宗:“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大正藏》第44册,第243页中。)

43 宋·释子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三,《大正藏》第44册,第312页中。

44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第437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

45 《大正藏》第16册,第510页中。

46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第438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

47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242页, 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48 《大正藏》第16册,第483页上。

49 其文云:“真识即如来藏识;现识即如来藏所转,亦名识藏,名转而体不转;分别事识即意根、意识及五识身。”(《大正藏》第39册,第350页中。)

50 唐译本相应经文为:“识广说有八,略则唯二,谓现识及分别事识。”(《大乘入楞伽经》卷一《集一切法品》,《大正藏》第16册,第593页中。)

51 《大正藏》第39册,第444页上。

52 经文如下:“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大正藏》第16册,第483页中。)

53 《入楞伽经》卷二《集一切佛法品》,《大正藏》第16册,第522页上。

54 印顺法师亦云:“真相,即不生灭的如来藏。”(释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第96页, 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

55 《大正藏》第16册,第510页下。

56 《大正藏》第12册,第222页中。

57 吕澂:《〈起信〉与禅——对于〈大乘起信论〉来历的探讨》,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第303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58 吕澂:《〈起信〉与禅——对于〈大乘起信论〉来历的探讨》,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第304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59 吕澂先生说:“今以《楞伽》现存的梵本(日本南条文雄校刊,1923年出版)为标准来刊定,梵本的中坚部分,非但译出较晚的唐译本和它相同,即较早的刘宋译本也和它相同,可见它是始终未曾有过变化,在宋唐之间译出的魏本独时与之异,这自然不会有特别的梵本为魏译所据,而只能是魏译的理解上有问题,翻译的技巧上有问题而已。”(吕澂:《〈起信〉与禅——对于〈大乘起信论〉来历的探讨》,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第301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60 《大正藏》第16册,第510页中。

61 《大正藏》第16册,第556页下。

62 《大正藏》第16册,第619页下。

63 黄宝生译注:《梵汉对勘〈入楞伽经〉》,第45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4 《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剎那品》,《大正藏》第16册,第619页下。

65 隋·释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五下,《大正藏》第33册,第742页中。

66 依太虚大师之见,《起信论》与唯识学非但没有龃龉之处,甚至可以“从《成唯识论》寻得此论立说之依据点,示全论之宗脉,裂千古之疑网”。(释太虚:《〈大乘起信论〉唯识释》,《太虚大师全书》第9册《法相唯识学》(六),第1409页, 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版。)

67 《大正藏》第32册,第578页上。

68 《大正藏》第12册,第222页中。

69 参隋·释吉藏:《〈胜鬘〉宝窟》卷上之末,《大正藏》第37册,第14页中。

70 黎惠伦先生对《起信论》中“无始无明”的中国思想源流有过较详细考察,不妨参看。(参Whalen Lai, Hu-Jan Nien-Ch’I(Suddenly a Thought Ros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ume 3, 1980, No. 2.)

71 《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上。

72 《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上。

73 《大正藏》第32册,第578页上。

74 《大正藏》第32册,第577页上。

75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上。

76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大正藏》第50册,第552页中。

77 《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上。

78 《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上-中。

79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中-下。

80 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正藏》第44册,第259页上。

81 (日)松本史朗著,萧平、杨金萍译:《缘起与空》,第77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82 《大正藏》第32册,第577页上-中。

83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中。

84 印顺法师就说:“真常唯心者,说明一切,是有二种论法的∶一、从现起一切说,建立相对的二元论,如说杂染与清净,真实与虚妄。不能但说真净,如从真起妄,佛应还成众生。若但说妄,众生应没有成佛的可能。本论在这方面,所以说有觉与不觉,生灭与不生灭义。二、从究竟悟入真如实性说,建立绝对的一元论。真与妄,净与染,虽似二元,但非绝对的敌体。因为转染还净,返妄归真时,体悟到一切法即是常住一心,一切法无不是真如实性,一切无不是这绝对的一心。这一论法,在真常唯心的立场,是极端重要的。没有这一论法,真净就不圆满;因为此真彼不真,即不是圆满的、绝对的真实。但是究竟真实,绝对圆满,无欠无余,是法法无非涅槃的。向下妄现,建立二元,真妄并立;向上体悟,建立一元,唯一真心;这是真常唯心者的共同论义。如不知此义,但说从真起妄,返妄归真,立义不圆满,容易为虚妄唯识者所误会与攻难,而不能自圆其说。”(释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第139-140页, 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笔者除了不同意印顺法师称如来藏为真常唯心,对他的其他观点表示赞同并有所借取。

85 《大正藏》第32册,第575页下。

86 参新罗·元晓:《〈大乘起信论〉别记》本,《大正藏》第227页中-下;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大正藏》第44册,第251页上。其实,元晓和法藏也曾见及此义,唯他们要与其真如不守自性之义相合,只好弃而不顾。如法藏承袭元晓之说云:“问:‘真如是不起门,但示于体者,生灭是起动门,应唯示于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门,不起不必由起立,由无有起故,所以唯示体;生灭是起动门,起必赖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大正藏》第44册,第251页上。)尽管法藏强调这体乃是生灭门之体,(参前注同页文)但的确难免有以体入用之嫌。

87 《大正藏》第32册,第576页上。

88 净影寺慧远以真如(他所谓第九识)为离缘本、以阿梨耶识(他所谓第八识)为随缘本,已初步揭示了这样的法义。如他说:“第九识是其诸法体故,故言即示摩诃衍体故也;‘是心生灭因缘相’者是第八识,第八识是其随缘转变,随染缘故,生灭因缘相也。何以知者?文中言‘即示摩诃衍体相用’故也。用是正义,体相随来。于一心中,绝言离缘为第九识,随缘变转是第八识……是第八识随缘本故。”(隋·释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大正藏》第44册,第179页上。)但是,由于慧远时而约体将阿梨耶识等同于第九净识,时而又约相将该识视为染净相杂的第八识,这影响了人们对其真实思想的把握。

89 《大正藏》第32册,第578页上。

90 论中虽然分别只及于染相和净用,实则摄入了染用和净相。

91 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正藏》第44册,第255页下。

92 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正藏》第44册,第256页上。

93 唐·释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大正藏》第44册,第264页中。

94 宋·释子璇:《〈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六,《大正藏》第44册,第327页下。如果我们同意《释摩诃衍论》为《起信论》的注疏,那么该论已宣明此义了,如该论卷三就说:“清净始觉智,不守自性故,而能受染熏,故名染净觉。”(《大正藏》第32册,第614页中。)

95 藕益智旭大师即曾批评云:“贤首法藏国师……所传《〈起信论〉疏》,浅陋支离,甚失马鸣大师宗旨,殊不足观。”(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五之三《儒释宗传窃议》)。当然,我们应看到,华严家说真如不守自性具有多重含义(这里略而不论),即便对法藏来说,这也是他大悟华严圣境前的错失,因此并不影响他日后所开展的华严系统的谛当性。

96 参韩镜清:《净影八识义述》,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第358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

97 《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下。

98 《大正藏》第32册,第578页中-下。

99 《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6页下。

100 这里为转述龙树菩萨论义,其原文为:“诸法实相无相可取,是故无净……除诸烦恼,不著颠倒,是名无垢。”(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九十五《释七喻品》,《大正藏》第25册,第724页上。)

101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102 欧阳渐:《〈大乘密严经〉序》,《欧阳境无先生内外学》甲函,南京:金陵刻经处刻本。

103 印顺法师在其著作中多次阐明过这种看法。

104 欧阳渐:《〈大般若经〉叙》卷四,王雷泉编选:《悲愤而后有学——欧阳渐文选》,第265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05 释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第32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版。

106 释印顺:《读〈大乘三系概观〉以后》,《无诤之辩》,第137-138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版。

107 释印顺:《读〈大乘三系概观〉以后》,《无诤之辩》,第137-138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版。

108 (日)松本史朗:《论缘起——我的如来藏思想批判》,《缘起与空》,第25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09 (日)松本史朗:《空论》,《缘起与空》,第297页,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10 释印顺:《谈入世与佛学》引,《无诤之辩》,第215页。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另文予以论述。

111 程恭让:《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第12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