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魏晋时期三玄指什么(三玄指什么)

魏晋时期三玄指什么(三玄指什么)

俗话说:“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其中“三不过”你知道吗?

人类的生命,如同春夏秋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始终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循环。然而,人们对于幸福、健康和长寿的向往,却如同一阵微风,常常吹拂着人们的心田。在这个世界上,生日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而祝寿,则寄托了对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传统的寿宴习俗

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词汇,它承载着人们对于长寿和幸福的渴望。然而,寿宴并非随意可以举行的,它在时间和情境上都有严格的限制。按照古人的智慧,寿的年龄限制被界定得十分明确。《庄子·盗跖》中早已明确表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在古代,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水平有限,能够活到六十岁已然不易。正因如此,当一个人度过六十岁生日,庆祝变得尤为重要。六十岁之前的生日,多是简单的庆祝,如吃顿长寿面、购买一个蛋糕。而六十岁之后,则逢“十”才会有更隆重的庆祝,如七十、八十、九十等。

值得一提的是,寿宴的举办也有着男女之别。有些地方奉行“男过单不过双”的传统,即男性在59岁生日时办60大寿,69岁时办70大寿,如此类推。而女性则按照实际年龄进行寿宴,即60岁生日办60大寿,70岁生日办70大寿,以此类推。这种男女差别也被戏称为“男过虚,女过实”,也反映了人们对年龄和传统的不同理解。

“寿有三不过”背后的深意

然而,不论年龄如何,是否可以随意举办寿宴却并非纯粹的数字游戏。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说法叫做“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这里的“三不过”指的是三种情境,每一种情境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家庭和尊重的理解。

首先是“未到六十不过”。正如古人云:“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够活到六十岁的人已经属于寿星了。因此,这个年龄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代表着人生的一大阶段。在六十岁之前,寿宴通常规模不大,多是简单的庆祝,体现了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其次是“父母在世不过”。儒家思想中,孝道被视为尊重和体现家庭和睦的核心价值。依据儒家孝经,只要父母还健在,无论自己年龄多大,都不应该在他们面前过分彰显自己的年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尊重和不孝顺的,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催促父母早逝。因此,只有在父母已经去世的情况下,才能举行隆重的寿宴,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最后是“孝服在身不过”。在家人逝世的情况下,家中常常笼罩着悲伤和沉重的氛围。在这个时候举行寿宴,就像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会让人们觉得不合时宜。因此,如果在近期家中有亲人去世,寿宴的举办可能会被暂时搁置,以尊重和哀悼逝者。

寿宴的文化多样性

除了上述“三不过”的传统理念,不同地区还有着各自特有的寿宴文化。有的地方,人们不仅仅重视六十、七十、八十等整数寿辰,还会特别关注一些特殊年龄,如73岁和84岁。这些年龄被认为是老人生命中的两道坎,人们通过隆重的寿宴来祈愿老人能够顺利度过这些关键时刻,拥有长寿和幸福。

而在一些大家族中,有些人可能已经迈入四世同堂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80岁可能就成了最后一个“上十”的整寿。在一些地方,80寿宴的规模十分庞大,凝聚了家族的尊

重和团结。尽管这个年龄在“六十花甲子”之后,却依然被人们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人们用热烈的祝愿和繁华的寿宴来庆贺老人的健康长寿。

但寿宴的文化多样性并不止于此。一些地方还对四十岁和一百岁的寿宴有着特殊的讲究。这并不仅仅是数字的关联,更涵盖了文化的象征意义。在这些地方,人们相信“祝三不祝四,祝四无意思。”这是因为汉字“四”与“死”的发音相近,带有不吉利的寓意。而一百岁则被认为过于满,人们担心祝福过多可能会招来逆反,因此不在这个年龄举行寿宴。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80岁可能是最后一个“上十”的寿宴了,意味着寿礼的登峰造极。在一些幸福的家庭中,四世同堂的场景可能并不罕见。因此,无论是80岁还是100岁的寿宴,都是家族团聚和亲情传承的重要时刻。

细细思量,“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蕴含了人们对生命、家庭和传统的敬仰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更是一种对尊重、情感和愿景的体现。寿宴不仅仅是对年龄的庆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对家庭和睦和传统价值的传递。

无论是“寿有三不过”的传统观念,还是不同地区的寿宴文化,都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幸福的不变追求。尽管时光荏苒,社会变迁,但对于长寿、幸福和家庭的渴望却始终没有变化。寿宴的举行,不仅是对老人的尊敬和祝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家庭情感的延续。而在这样的传承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尊老、孝顺和团结的崇高理念,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在时光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正如人们常说的,生命如百年,岁月如梭。在这短暂而珍贵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可以用寿宴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恩,对家庭的情感,对传统的尊重。无论是在六十岁还是在百岁,无论是在喜悦还是在哀伤,寿宴都成为了一个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未来的祈愿。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继续传承这些美好的价值观,将爱和尊重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人类的温情不断在岁月中绽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钟爱“谈玄”,这“玄”到底是如何谈的?

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谈玄”,谈玄说字面上理解,就是谈论玄学,但是自从汉朝儒家成为天下正统学问之后,儒家思想对士人的影响,自然是无与伦比的。

孔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大概就是儒家对待玄学的态度,那么魏晋南北朝的士人们,难道都不是儒家弟子吗,他们所谓的“谈玄”到底谈的是什么,又有着怎么样的特色。

一、 魏晋时期的“谈玄”,实际上指的不单单是谈论玄学,而是对形而上的儒学理论的探讨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喜好清谈,所谈的“玄”并非现在汉语之中所谓的玄学概念,或者更准确的说,不仅仅是玄学的概念。实际上玄学确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们中间流行的一门学问,但这不代表当时的人们所谓的“清谈”,就只谈玄学。

汉朝董仲舒以后,儒家逐渐成为天下思想的正统,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被打压,只能换种形式,以民间的方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其中尤为显重的两种思想,就是道家和法家。

法家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秦朝的官方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自然不必说。儒家是讲究积极入世的学问,追求的是济世救民。而法家思想对于规范社会法律,建立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自然是被儒家弟子们看在眼中的。

道家思想则在汉初一度成为汉朝的主导思想,对于两汉士人的影响,比之法家更为突出。

在这种社会现实之下,儒家想要强硬的打压法家和道家的学问,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只能大量的吸收包括法家,道家、释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融入到儒家文化之中。而思想的交融,很多时候就需要互相接触,辩论。两汉以来关于经学正统的争议,实际上就是这种融合的体现。

而这种从理论的角度, 来争辩学问,大到世界的本源,小到个人一生应该追求的理想等等理论问题的方式,就是魏晋时期士人“谈玄”的肇始。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谈玄,不仅仅是谈论玄学,从更广泛的角度上来讲,实际上是文化在交流发展的过程之中,士人们对于各个学派理论的争执,因为这些争执大都属于形而上的内容,并不直接影响到实际的事务,所以被统称为“玄学”。

二、 因为世家政治盛行的历史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们理论争执的方式,具有玄奥难名,刻意追求不落俗套的特点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关于理论的争执,发生过不止一次,但像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么独具特色的,却真实少见。如果用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们谈玄的特点的话,那就是“不说人话”。这个“不说人话”,当然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考虑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种刻意追求惊骇世俗,不落俗套的谈玄方式,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典范。

那么这些以清高自诩的南北朝士人们,究竟是怎么谈玄的呢?真正的谈玄场面,早已随着过往的云烟消散于历史的场合之中,但是从现在留存下来的一些史料里,其实也能够看出当时的士人们是怎么说话的。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特点:不管是多么简单,多么常识性的问题,一定要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被当时的名士们认可。

比如你说南北朝时期山河破碎,国破家亡这样就很俗套,但如果你说“海内沸腾,鼎业艰难”,那些喜欢清谈的士人们就认为你很厉害。

剖析其原因,实际上所谓的“海内沸腾,鼎业艰难”,就是把国破家亡的意思用不常见的方式表达了一遍而已,古代因为有用鼎来代表山河社稷的比喻,于是将家国大事,用鼎来代替,就是不落俗套。

这么看起来,实际上人家也不能算是不说人话,只不过是在士人们中间,刻意的形成了一个文化的壁垒而已。

三、 士族门阀政治的兴起,促使世家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只能下意识的给文化设置壁垒,从而将寒门子弟排挤在社会名流之外

当然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与物质世界紧密联系的。换句话说,魏晋南北朝的士人们喜欢清谈,论玄,当然也不可能是纯粹的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他们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汉朝后期,察举制被世家门阀所掌握,从此门阀政治开始步入历史舞台,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巅峰。

门阀政治下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按照家族名望,将天下的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只有等级高的人,才能做大官,进入社会上层。实际上,世家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堵死了上下流通的渠道,让广大寒门弟子没有出人头地的余地,这是当时的政治现实。

有了这样的政治现实,自然需要相应的舆论基础来支持,而世家门阀政治下,舆论基础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你们世家门阀的弟子就可以当官,而其他人不行?

从表面上看,当然是因为世家门阀的弟子品德高尚,才能突出。但问题是就在这些品德高尚,才能突出的世家弟子的延续之下,晋朝灭亡了,南北朝时期汉人也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你说你能干,可现实在打脸啊。没办法之下,世家们只能改变“能干”的标准,即不用事功来做比较的基础,而用清谈玄学做比较的基础。这样一来,各种“不说人话”,就成了清谈论玄的壁垒,阻止寒门弟子进入。

四、 结语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年代,因为主流文化与社会现实的脱节,一向讲究中庸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却走入了两个极端,要么受到草原蛮族的影响,杀戮成性,要么受到这些世家门阀的影响,崇尚虚名。

作为社会精英的士子们尚玄,结果就是国破家亡,没有人真正去从事实际的事物,自然要国破家亡,鼎业维艰了。

如何读懂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你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思想差异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中国哲学思想,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分享道家思想另外一个代表思想家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介绍庄子的道家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同样是道家思想家,老子和庄子的差异。

庄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69年,姓庄名周,所以我们经常有称之为“庄周”。我们都知道,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老子开创了道家思想之后,然后就是庄子比较有名了,我们可能认为庄子和老子是差不多时代的人。但其实他们差很远,老子出生的年月虽然不详,但是大约是公元前571年左右,而庄子是公元前369年,前后基本上相差了200年,就好比现代的我们和19世纪初的两代人一样,其实社会环境相差很多。庄子出生在战国中期的宋国,而老子是出生在春秋中晚期的陈国,春秋一般我们一般是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为止。

“春秋时期”虽然周朝开始衰落,进入了“礼崩乐坏”的年代,但是相比于“战国时期”,那社会环境还是好太多了。我们都知道,周朝是以“礼乐治国”,所以,大家对战争还是非常克制的,而在战国时期,大家就没有那么克制了。有两次著名的战争,一个是发生在大约公元前638年,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一个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通过这两次战争就可以窥视两个历史时期的差异了。

泓水之战是宋国的宋襄公和楚国为争夺霸权,发生的一次战争,虽然这场战争是以宋国失败而告终。但是过程非常有意思,因为其实一开始,宋国是占有地利优势的,宋襄公集结大量军队在泓水边等着楚国来应战,楚国的军队正在渡河,宋国的一个军官就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我们应该趁他们正在渡河,马上发起进攻,那样楚军必败。”,但出人意料,宋襄公却说:那不行,这不符合战争的“礼数”,而且还进行了长篇大论,大概意思是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什么的,一要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了再进攻。但结果就是楚军全部渡过河后,宋军最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输得很惨,宋襄公还因此受伤了,第二年就去世了。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宋襄公确实有点傻。但是,在当时非常注重“礼仪道德”的春秋时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但300多年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就完全不一样了,当时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这个地方,和赵国军队发生了激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了长平,而且秦国军队还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被活埋的,可见这个时候的战争已经完全不讲“礼”了,非常残酷。

当然这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两个例子,我只是想说明老子说在春秋和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社会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那这导致他们的思想也有了差别。那他们的思想有什么差异呢?简单来说就是,老子的思想更“外向”,更偏向于“治世”,有更多的自然主义倾向;而庄子的思想更“内向”,更偏向于“治己”,有更多的人文主义倾向。

在老子的年代虽然周朝礼崩乐坏,但礼仪制度还尚存,也是比较和平的年代,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章节也都是论述君王的治国思想,比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对待老百姓等等,甚至还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状态下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庄子生活中战国中后期更加残酷的战乱社会,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虽然他们都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但是庄子的思想有一种被动“避世”的倾向,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力,而老子的思想则是一种主动的“避世”。

在《庄子》里面很多故事都显示出了庄子这种人生态度,在《庄子》的外篇、内篇、杂篇等几十篇文章中,很少对如何治理国家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的时候,也是简单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庄子》中的名篇,比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等等,都是关于庄子关于人生哲学的论述。所以,如果要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最大的区别的话,老子更偏向于自然哲学,而庄子更偏向于人生哲学。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老子的思想中,也有很多人生的思考,庄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治国思想。

其实,这种差异并不奇怪,在古希腊,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在西方,在公元前5-6世纪,是古希腊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从公元前600多年的“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开始,此后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比如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数本原论”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存在论”的巴门尼德、当然还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等。公元前4-6世纪,是西方思想奠基的年代,他们和我国古代的老子、孔子是差不多年代的。

但是在古希腊公元前400多年,先后经历了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等战争之后,古希腊文明开始衰落,后来被亚历山大所带领的马其顿帝国所征服,而在亚历山大时期,古希腊产生了多个哲学流派,包括:犬儒学派、崇尚“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学派、崇尚“禁欲主义”的斯多葛学派,还有犬儒学派和怀疑主义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和苏格拉底和泰勒斯时期的思想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幸福和快乐,而很少关注外在的世界。有这样的思想差异,当然也是和当时古希腊文明衰落,被外族入侵的社会现实分不开的。所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交流,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其实是类似的,在轴心时代,他们的思想都从自然主义转向了人文主义,而这背后,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好了,简单对比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和东西方思想的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庄子这个人。庄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69年,是战国时期蒙国人,在今天的山东和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国。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是庄姓的始祖。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也是先秦七子之一,而先秦七子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

庄子是孟子同时代的人,也是古代名家学派创始人惠施的朋友。庄子的思想原著并没有找到,现在我们熟知的《庄子》一书是由公元3世纪郭象重新编著的,郭象也是《庄子》的大注释家。《庄子》原著52篇,现存33篇,它和《老子》、《周易》三本书合称为“三玄”。其中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很多方面。另外,《庄子》不仅仅是一本哲学著作,更是一本经典的文学和审美学上的经典作品。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短短数万字的《庄子》,包括了几百个寓言故事,其中我们熟悉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呆若木鸡”都是出自《庄子》这本书。

好了,今天简单介绍了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差异,以及庄子的简单生平,接下来,我会用一系列文章,分别介绍这本中国思想和文化史的经典作品《庄子》。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