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知识点+图文解读
知识点
知识点
01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抖、蟋、蟀”等9个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感受秋天的美好。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4.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02教材解读
本文是略读课文。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一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嚯嚯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诗歌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共6小节,第一至五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其中,第一、二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具象地描述声音。 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拟声词”唰唰”“嚯嚯”将秋天的声音具象化;”大树抖抖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秋风掠过田野”,呈现了稻谷飘香、金风送爽的画面。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03作者简介
毕国瑛,女,原籍山东,当代诗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留校任附小语文教师。1986年调入上海《少年报》社任编辑。著有儿童诗集《男孩和女孩的悄悄话》。1990年初赴欧洲,1992年正式离开《少年报》赴比利时。1998年起辗转于中国和欧洲之间,主要从事中西方文化商务交流工作,并继续散文创作。
04我会认
抖:dǒu(抖动、发抖、精神抖擞)蟋:xī(蟋蟀)
蟀:shuài(斗蟀、小蟋蟀)
振:zhèn(振作、振动、振奋)
掠:lüè(掠过、掠取、掠夺)
吟:yín(歌吟、吟唱、呻吟)
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半岛)阔:kuò(广阔、宽阔、开阔眼界)05多音字
别:bié(别人)biè(别扭)
06近义词
道别——告别 叮咛——叮嘱
掠过——拂过辽阔——宽阔 匆匆——急忙
07反义词
辽阔——狭窄 匆匆——慢慢
08理解词语
道别:辞行。本课指黄叶离开了大树。叮咛:反复地嘱咐。
歌韵:文中指蟋蟀发出的声音。
辽阔:广阔。
绽开:裂开。本课指谷粒成熟。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09句子解析
1.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把“刷刷”的落叶声说成是道别的话音,表现了黄叶依依不舍的心情。
2.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这是描写蟋蟀的声音。写出了蟋蟀在阳台上振动翅膀活动的画面。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叮咛”是大雁的叫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告诉大家秋天已经来到。“丰收的歌吟”指的是一阵阵秋风过后,田野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4.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把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大自然中蕴含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像优美动听的旋律 。
10问题归纳
1.“大树抖抖手臂”“黄叶道别”,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秋风中树枝摇摆,一片片黄叶离开大树的怀抱,随风飘落。
2.叶子、小花、汗水、谷粒里都有秋天的声音,想一想它们都说了什么?叶子、小花向人们传递着秋的信息;晶莹的汗水向人们诉说着劳动的艰辛;饱满的谷粒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3.你从“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中体会到了什么?秋天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来去匆匆,我们应该珍惜。
11课文主题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一、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
2.歌韵:
3.歌吟:
4.道别:
二、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 )
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 ) 三、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 ) 掠过—( ) 辽阔—( )
四、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 ,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 、 、 、 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五、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 “ ”, 。
参考答案
一、
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二、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一朵(小花) 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 )
三、告别 拂过 广阔四、1.声音 秋天2.落叶 昆虫 大雁 唱歌五、听听, 秋的声音, 苹果从树上落下, “咚咚”, 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堂笔记、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堂笔记、教案及练习题
【一】课堂笔记
【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朗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三〗教学设计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
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抖(dǒu) 蟋(xī) 蟀(shuài) 振(zhèn) 韵(yùn) 掠(lüè) 吟(yín) 辽(liáo) 阔(kuò)
(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蟀 振”,前鼻音“韵 吟”,边音“辽 掠”。
(2)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抖 蟋 蟀 振 韵 吟 辽 阔”
形近字比较:惊—掠
3.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
(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4.指名让学生朗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 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3.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 “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_________”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 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蟋蟀在唱着“_________”。朗读指导。
(3)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__”。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_________”的声音,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
(5)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3节。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四至第六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声音吧。
仿照课文第一、二节或第三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可感的 蟋蟀 告别 声音美妙
大雁 叮咛
7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 歌吟
叶子
无声的 小花 秋天美好
汗水
谷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三】练习题
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 一( )小花 一( )汗水
一( )谷粒 一( )秋风 一( )大树
二、选词填空。
寂静 安静
(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 期望
(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三、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四、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
2.歌韵:
3.歌吟:
4.道别:
五、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 )
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 )
六、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 ) 掠过—( ) 辽阔—( )
七、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
、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八、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
“ ”,
【答案】
一、 一(片)叶子 一(朵)小花 一(滴)汗水 一(颗)谷粒 一(阵)秋风 一(棵)大树
二、(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
三、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四、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五、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 一朵(小花)
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 )
六、告别 拂过 广阔
七、1.声音 秋天
2.落叶 昆虫 大雁 唱歌
八、听听,
秋的声音,
苹果从树上落下,
“咚咚”,
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