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长白毛迷信说法(佛家解释长白毛)

长白毛迷信说法(佛家解释长白毛)

冷眼看西游:《西游记》果然是崇佛抑道?吴承恩真实态度是什么?

金池长老

好多人都说《西游记》是崇佛抑道的。表面上好像是这样的,西游记里面的道士形象确实不咋地,但是我们仔细想想里面的和尚的形象也不都是很正面啊。首先,唐僧这个角色,虽然不是坏人,但是胆小怕事,出了事情就知道埋怨别人;还有在西天时,阿傩和伽叶二尊者跟唐僧他们要人事,不给他们人事,就给他们无字经,这些行为都不是很光明。我们细数一下唐僧师徒在路上遇到的僧道形象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吴承恩究竟对于这两教持什么态度呢?

86版《西游记》观音的形象很正面

佛界代表VS道教代表

大闹天宫的时候,观音和太上老君在天上围观二郎神和悟空赌斗,二人势力相当,一时难以分出雌雄,佛界代表观音菩萨就有点着急了,她主动提议要暗算悟空,说要用自己的净瓶当暗器,抽冷子照悟空头上来一下子。这种行径按照我们平常的道德标准来看,是一种不光明正大的做法,吴承恩这样写,肯定不是为了美化她。

表情好奸诈

紧接着又开始写太上老君,老君拿出自己的金刚琢,还自我夸耀了一番,照着悟空的天灵盖就是一家伙。也是悟空脑袋硬,平常的妖怪挨这么一下,肯定得脑浆子崩的到处都是啊。着那有一丁点儿道德之风!粘了都是脑浆子,你的镯子以后还下打眼儿再戴?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

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

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菩萨道:“你有什么兵器?”

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玉帝处置悟空不得之后,太上老君又出来出主意了。这次的主意比上一次拿金刚琢打悟空头更狠,要把悟空放在八卦炉里炼成灰烬,还要把悟空吃下的金丹炼出来回收再利用,你还要把这种金丹再给玉帝吃?

老君的形象一般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悟空跳出八卦炉之后,又有一段关于太上老君的描写:悟空冲出八卦炉之后,兜率宫的下属们都上来抓悟空,这没问题。你太上老君,一个道祖,多大的事,都得绷着,从容不迫,结果原文写的啥?他自己亲自跑上去抓悟空,还被悟空“捽了个倒栽葱”,这样写完全是为了丑化他的形象。

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在大闹天宫这一节中,佛道两家的代表的形象都不是很光彩,但是显然作者把道家代表太上老君写的更加不堪,这里面是有作者的用意的,作者本身并非反对道教,而只是针对某一些人,这个我们在下面会深入讨论,这里先只是一提。

这是里面最坏的和尚了

留云下院的金池长老和僧人

悟空跟了唐僧之后,第一站就是观音的留云下院,里面的金池长老大家都很熟悉。这老和尚虽然修佛,却极爱奢侈,唐僧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浑身上下珠光宝气,一身行头没有几十万拿不下来。为了炫富,他还给唐僧看他收藏的袈裟,足足攒了十二柜!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更不像话的是,他看中了唐僧的锦蝠袈裟,想留着自己用,其实他心里早就起了杀人的心思了,但是他不说,而是启发手下的人献计。广智说要杀人埋尸,终会留下痕迹,广谋提议直接把唐僧师徒住的禅房烧了,把他们烧死在内,夺了他们的袈裟、行囊、白马。合寺僧人二百余人闻言,居然“无不欢喜,都道:‘强,强,强!此计更妙,更妙!’遂教各房头搬柴来。”

商议杀害唐僧

我的天哪,这里还是观音的道场之一,这些僧人不但不修比丘戒律,就连普通佛教徒要遵守的五戒都不遵守。五戒中头二条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他们一听要杀人越货,还兴奋的不行,立刻着手行动,团结一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都些什么和尚啊!

吴承恩为何要这样写呢?他如果是崇佛的,那么他应该知道佛教徒谤僧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再看一下明朝的传奇小说系列“三言”、“两拍”中有23%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僧道尼姑,其中有好也有坏,像留云下院这样的恶僧恶尼也是很普遍的,繁台寺骗取皇甫松妻子的恶僧;宝华禅寺中杀人越货的悟石和尚;宝莲寺中假装菩萨诱骗妇女的智慧和尚;昭庆寺放印子钱的慧空和尚;太平祥寺中藏匿妇女,师徒因为杜氏争风吃醋闹出人命的老和尚大觉和智圆等等。

这些僧尼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当时僧尼在人们生活的比现在更为常见,而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寺院的特殊环境(往往地处偏僻),容易发生一些恶性事件。对于这些丑恶现象,吴承恩是立场鲜明地持批判态度的,他是不管谤僧不谤僧的,你有错我就要批评,不会因为自己的信仰,就袒护罪行,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

镇元大仙

五庄观中镇元大仙,清风明月

五庄观中的道士形象还算可以,虽然未脱嗔恚,但总体上的形象还不坏。

一开始镇元大仙算出唐僧他们要经过五庄观,不管他自己心里面有没有特别的算计。但是因为唐僧曾经对他有传茶之谊,他特地命清风、明月把镇观之宝打下两个来招待他,这样做已经很大气了,他自己的四十几个徒弟们在开园的时候,才合吃了两个。

接下来得知悟空推到了人参果树,镇元大仙也一直保持气度,安慰两个道童。悟空拿金箍棒打镇元大仙的时候,镇元大仙只一招袖里乾坤就拿了悟空四人,架起祥云转回五庄观,始终不失地仙道祖的风范。

果然有些仙气

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

之后拷打悟空时,也只不过佯装生气,其实主要是逼他寻找医树的方子罢了,悟空答应之后,他很大方地给唐僧等人松绑了。之所以唐僧有这一场捆绑,原也是他管教不严,明知道悟空犯错,却跟着悟空逃跑了。

等到悟空请观音来医活人参果树之后,镇元大仙丝毫没有吝啬之心,直接敲下十个人参果来款待客人,并且折节下交,跟悟空结拜为兄弟,从头至尾没有失掉道家风范。

清风明月

至于清风、明月,虽然已经是一千多岁了,不过是五庄观这个地方,天生福地,地通昆仑,他们从小得以分润灵果,自身修为并没有到那一步,所以当他们发现园中的果子少了,也顾不得许多忌讳,“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的胡嚷。”他们两个只是小童,修为不够,算不得五庄观道门不谨,所以五庄观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吴承恩在这里并没有刻意去贬低道门。

紫阳真人

朱紫国的紫阳真人,完全正面的道教人士

在朱紫国中,有一位老神仙,就是紫阳真人张伯端,他为了保护金圣宫娘娘,把自己的蓑衣变成了一件霞衣,让金圣宫娘娘穿上之后,身生毒刺,因此保住了清白。并且为了在朱紫国国王面前表示金圣宫的清白,他故意等到霞衣刺了国王的手,才现身收回。这件事并非事件策划人观音的安排,而是紫阳真人从此路过,他发现了整个事件的漏洞,主动帮助了金圣宫,事后飘然而去,整个是超然物外,有道上仙的形象。这一个形象是一点污点都没有的。

张伯端

我们应该注意到,紫阳真人张伯端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就是北宋内丹集大成者,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张伯端。我们看《西游记》的回目中,经常把悟空比作金公,八戒比作木母,沙僧是黄婆、刀圭,并且在文中也多次拿这个来做比喻,这些词汇都是内丹派的理论。其中的原理也都源自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而且吴承恩对金丹派的理论了熟于心,在文中多处引用。像是之前我们提到的黄花观门前的对联中提到了“黄芽白雪”,不是知道个皮毛就能贸然引用的。

龙虎山天师府

吴承恩在这里设置了这样一个全无瑕疵的形象,反映了他对于道教的金丹派是极为推崇的。他在《西游记》中不喜欢的道士都跟另外一个门派有关:道教的经箓派。经箓派包括了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龙虎山正一派,而嘉靖皇帝崇信的邵元节和陶仲文真是龙虎山正一派的道士,嘉靖皇帝任用他们整天在宫中打醮,荒废了政务,这个是吴承恩极力反对的。单单的说吴承恩抑道是不准确的。

白毛老鼠精

镇海禅林寺的喇嘛僧

留云下院的和尚们最过分,想着杀人和抢人财物,在西行路上还有一个寺院,吴承恩花了不少笔墨,就是 镇海禅林寺。这个镇海禅林寺很是古怪,这里面隐着唐僧和老鼠精的一段公案,我们在以前曾经说过,这里只论其中的和尚。

寺院古怪在何处呢?唐僧远远看去,这里有一片楼阁,似乎是个繁华的寺院,但是走到眼前呢,却看到了山门倾颓,古刹萧疏,苔藓盈庭,蒿蓁满径,里面的佛像倒得倒、塌的榻。正在唐僧伤怀的时候,来了一个黑丑道人,引唐僧到三层们内。这三层门内又是不一样的景色:

青砖砌就彩云墙,绿瓦盖成琉璃殿。黄金装圣像,白玉造阶台。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罗阁下生锐气。文殊殿,结采飞云;轮藏堂,描花堆翠。三檐顶上宝瓶尖,五福楼中平绣盖。千株翠竹摇禅榻,万种青松映佛门。碧云宫里放金光,紫雾丛中飘瑞霭。朝闻四野香风运,暮听山高画鼓鸣。应有朝阳补破衲,岂无对月了残经?又只见半壁灯光明后院,一行香雾照中庭。

老鼠精

唐僧怪问其故,道人解释,原来前面的寺院被“妖邪强寇”所占,僧人软弱,不敢与他们讲论,就把前面的院子让给了强盗,然后自己又募捐,重新改了后面这座富丽堂皇的寺院。最后作者加了一句话:清混各一,这是西方的事情。庙里的和尚和强盗同院而居,居然相安无事,你说怪不怪!既然寺院被人抢夺,可以报官啊,报官不行可以搬到平安的地方再去建庙啊。守着个强盗窝还盖的比强盗窝更华丽的大庙,那些强盗住的地方破破烂烂,居然再没有去抢他们(下面悟空打出土地来呵斥的时候,还提到此处的强盗还在),这有可能?旁边就是强盗窝,谁敢来上香?来上香的人不怕被抢?还是原本这镇海禅林寺的和尚们就是那帮强盗?他们发现了比打家劫舍更好的生意,干脆!咱们就当和尚算了,当强盗能挣几个钱!还整天被官府缉拿,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于是就下了本钱盖了新庙,全伙都成了这寺中的和尚,这种可能有没有呢?这个就留给大家去遐想了,这里我就不下结论了。

勾引悟空

接下来唐僧在寺院里看见的,原来这座“镇海禅林寺”是一座喇嘛庙,里面的僧人都是喇嘛。小说中喇嘛们见到唐僧等人还是比较客气的,询问了他们的身份,就安排了斋饭和住宿。这种态度和当时明朝文人对于藏传佛教的态度是一致的。

在明初的时候,上层的文人对于元朝所信奉的藏传佛教是深恶痛绝的,甚至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置溺溲处以报之“(张岱《陶庵梦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加上宣宗、景泰帝、宪宗都兼信喇嘛,文人对于藏传佛教的态度由反对转向好奇,即便还有“番夷”之见,但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仇视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文人的眼中,藏传佛教的男女双修总会被人联想成“房中术”,因此文人们对于喇嘛们犯色戒的印象是很平常的。

大威德金刚怀抱明妃,显恐怖像,与汉传佛教不同

所以才有了老鼠精色诱小喇嘛,并把他们吃掉的情节。更可怕的是,在这个镇海禅林寺中死的喇嘛是六个,一共分三天,每天晚上是两个喇嘛一起去敲钟。但凡他们两个中有一个,心中还有一点戒备,老鼠精下手就不很方便了。老鼠精对其中一个人动手动脚的时候,另外一个只要大叫报警,是就成不了。现在是三批人去了都被吃了,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了,老鼠精对一个下手的时候,另外一个巴不得拿手机出来拍小视频了,可惜今天出门忘带手机了,只好积极参与了,这才让老鼠精有了可乘之机。《西游记》里面的妖精只要你内心清净圆明,尤其是和尚,自然百魔不侵,这也是乌巢禅师所传《心经》的要义。可惜这六位都着了魔,而且是一连三天,无一例外。

众僧道;“老爷,不知是那山里来的妖邪在这寺里。我们晚夜间着两个小和尚去撞钟打鼓,只听得钟鼓响罢,再不见人回。至次日找寻,只见僧帽、僧鞋,丢在后边园里,骸骨尚存,将人吃了。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

前三天发生的情景,《西游记》中没有具体交代,只是见了骸骨和僧帽、僧鞋。但是从后来老鼠精对付悟空变的小喇嘛的时候的情景,我们可知之前他得手的容易程度。老鼠精走上前来,二话没说,先一把搂住悟空,紧接着与他亲个嘴,然后就搂着悟空,拉着悟空的手,到后园去,刚到后园子,就一下子把悟空绊倒,伸手就要偷猴子的桃。她之所以这样没有铺垫,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就是因为前面那几个小喇嘛太好下手了,给她造成了一种印象:这个寺里面的喇嘛都一个德行。

唐僧第一次被摄之后,悟空急着去搭救唐僧,匆忙离开了镇海禅林寺,至于寺中的喇嘛是好是坏也没有做深计较。这一个情况和明朝当时对喇嘛教没有太明确的态度是一致的。

车迟国的三清观

车迟国的僧道

车迟国的僧道又是另外一番形象了。车迟国国王原本是佛道兼信,因为国内大旱,国君令佛道两家共同求雨,结果僧人没有求来,三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用五雷法秋来了雨,获得了国王的信任,从此废佛崇道。这个过程应该是在讽刺嘉靖皇帝让邵元节和陶仲文求雨的史实,嘉靖皇帝初年也曾经大范围毁弃佛寺,没收寺院土地。

至嘉靖六年十二月壬子,“礼部尚书方献夫等言尼僧道姑,有伤风化,欲将见在者发回改嫁,以广生聚,年老者量给养赡,依亲居住,其庵寺拆毁变卖,敕赐尊经护敕等项追夺,戒谕勋戚之家不得私度。诏悉如言”(《明世宗实录》)

唐僧他们来到了车迟国,首先看到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和尚在拉车,进而打听到了车迟国的情况,悟空对于道士们以僧为奴的情况非常愤怒,发性子直接打死了两个监工的道士,并且表示明天要进城见皇帝,灭那道士。

虎力大仙

二更天的时候,悟空睡不着,他觉得拆毁寺庙、以僧为奴太过分了,于是到三怪所在的三清观,做了一件狠事。是什么狠事呢?

他和八戒、沙僧变成了三清殿中“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的形象,上去偷吃供品,并且撒了溺给三怪喝。这个是戏弄三怪,倒还无妨,但是作者安排了一个情节,让八戒扛着三圣的塑像藏到厕所里,结果八戒直接把他们丢进了粪坑!

八戒你完了,我要打出你的脑花来煲汤

这实在有些太不敬了,八戒也是天廷出身的,他自己也认识太上老君,他怎么好意思干出这种事来?他在把三圣像推进粪坑时自己还祷告了一番,但是完全不是求原谅的口吻,而是讽刺和责备。

那呆子扛在肩上且不丢了去,口里啯啯哝哝的祷道:

三清三清,我说你听:远方到此,惯灭妖精,欲享供养,无处安宁。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暂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无穷,做个清净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秽物,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

祝罢,烹的望里一捽,灒了半衣襟臭水,走上殿来。

看八戒责备的理由主要是,他们平时受用供养,但是自己只管自己清净,不管他的门徒在这里为非作歹,既然你毁弃佛像,我今天也让你在粪坑里待两天。

禳星拜斗

尤其要注意的是,当悟空到达三清观的时候,正好遇上三清观的道士在禳星:

两边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简。宣理《消灾忏》,开讲《道德经》。扬尘几度尽传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发檄,烛焰飘摇冲上界;查罡布斗,香烟馥郁透清霄。案头有供献新鲜,桌上有斋筵丰盛。

这些仪式真是经箓派道士进行的仪式,这里针对的还是嘉靖皇帝崇信龙虎山的道士、打压佛教的行为。

悟空通过比试,除去了三怪后,张榜召回了城外的五百僧人,对国君说:

“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运转双关穿夹脊,捽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国王依言,感谢不尽,遂送唐僧出城去讫。‘

可见作者最终的态度是想让三教并尊,也敬僧,也敬道,也尊孔,希望三教和谐相处的。

万圣公主

祭赛国“敕建护国金光寺”

“蓝缕不堪”、“披枷戴锁”的和尚在《西游记》中还有一处,就是在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因为金光寺宝塔中的舍利被九头怪偷走,宝塔失了光芒。外邦不再瞻仰本邦,就锁拿了金光寺的和尚出气。

这件事应该是影射,嘉靖年间废佛事件。因为明武宗(正德皇帝)信奉佛教,当时收藏了各地进献上来的佛骨、佛牙舍利非常的多,里面大多数不真。因为嘉靖皇帝毁灭这些佛骨的时候,还称了一下总重量,一共有一万三千斤!一个人再沉,浑身的骨头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啊。但是不管真假,嘉靖皇帝都下令统统销毁。虽然里面大多数是假的,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有了佛舍利的名,哪怕有一粒是真的,对于信佛的人来说都是痛心不已的。

九头虫

看整篇《西游记》吴承恩是倾向于佛教信仰的,对于嘉靖皇帝这种行为,他无疑是很反对的,所以他在这一章节中借着唐僧的角色,表达了金光寺的衰落,又借着金光寺僧人的口说这个祭赛国内“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昏君更不察理,那些赃官,将我僧众拿了去,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当时我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不过,死了,如今又捉我辈问罪枷锁“,此处都是替和尚们叫屈的。

故事的结尾,悟空寻回了舍利,金光寺改名“敕建护国伏龙寺”,特地加上了“敕建护国”表明作者希望佛教重新获得正德皇帝时期的受尊崇的地位,可惜嘉靖一朝始终未能如愿,直到隆庆和万历年间,佛教才重新兴盛起来。

乔装过灭法国

灭法国

由于嘉靖朝,佛教的地位一直不高,和尚们被锁拿已经不是大事了。到了八十四回,出来一个灭法国,这个灭法国应该和历史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灭法国的国君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的和尚,若是真有其事,史书肯定有记载。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史书中有这样大规模屠杀僧人的记录了。

故事的开头写了观音变化成老母,介绍灭法国的基本情况:

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

鸯掘罗摩

这一个情节与《佛说鸯掘摩经》里面的故事很相似,鸯掘摩(也叫鸯掘罗摩)也是因为前世的业力使然,杀了999个人,杀一个人,便割取一只手指,用线贯穿,戴在头上,成为指头花环。虽然发愿杀满一千,但是因为业力尽了,被佛陀感化,出家修行了。

原文中,杀和尚的数目增加了将近十倍,最后国王、皇亲、大臣都被剃了光头,国王居然就因为这个事就皈依了,他以前杀人的罪过也一笔勾销了,这个多少有些传教的意味了。在电视版中,这一回目和玉华州那一回的情节合并了,意思就完全改变了。

从这一回来看,吴承恩真是读了很多佛教的书籍,《佛说鸯掘摩经》这部经很少有人知道的,他居然也知道,并且把它编入了《西游记》中,也能体现他的信仰状态。

天竺公主

布金禅寺的主持和僧人

说布金禅寺大家一时反应不过来,就是玉兔精那一集,收留天竺真公主的那个寺院。

这眼看着就快到灵山了,这个布金禅寺原来也是佛陀讲经之所,唐僧跟主持老和尚聊得很投机。晚上吃完饭之后,二人月下散步,唐僧忽然听到寺中有女子哭泣,就问主持。

这时主持表现的很奇怪,他先“命众僧先回去煎茶”,四下无人,老和尚才说出真情:

“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祗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

天竺国

一则这位女子自称公主,这个事不能不管;二来要留她在庙中,颇有不便。所以谎称她是妖邪,将她关起来,每日供给饭食。之所以老僧要这样做,就是因为”恐为众僧点污“,老和尚作为一寺住持,居然不能禁众僧犯戒,只能靠撒谎来保全公主清白,可见当时寺院的问题有多严重,怪的嘉靖年间官员上书要限制寺院的数量,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有伤风化“。但是这里面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如此,这个主持老和尚还是个好人,一百多岁的人到了,为了打探公主的消息,不假人手,亲自到城中化缘,顺便探听消息。

最后老和尚是好人有好报,就出公主之后,国王“赐与封号,唤做“敕建宝华山给孤布金寺。”把那老僧封为“报国僧官”,永远世袭,赐俸三十六石”。

要人事的二尊者

总论

《西游记》对佛界人物、天廷人物、取经路上的僧人、道士的态度各有不同,反映了吴承恩自己对于社会现实中对应的事物和人物的不同态度。

对观音菩萨总体上是尊敬的

1、《西游记》对于佛界中的人物既有嘲讽的时候、也有臣服的时候,他对于观音的多处描写并非完全的推崇,其实是反映他自己虽然接受佛教的信仰,但是对于现实中某些高段位的宗教人士并非完全的迷信。

对太上老君的态度就不那么恭敬

2、对于天廷人物的嘲讽要多于对佛界的嘲讽,实际上他在一定程度上把天廷比作了官场,而且是上层官场,大多数人都是高高在上,对待悟空的态度,表面客气,内心都没把他当盘菜。这很像吴承恩自己久负才名,却始终没有功名。大家遇到他都想得个礼贤下士的名声,但是现实的他们在内心里又没瞧得起他一样。高兴的时候叫你一声大圣,不高兴的时候就骂猴头、弼马温。

哪吒还是比较正面的

在天廷也不都是这样的人,还有哪吒、二郎神这样肯真心待他的,在现实生活中,吴承恩有同学首辅李春芳、兵部侍郎徐中行、樊山王朱载(土今),所以小说里也做了相应的设置。

金池长老既贪婪又狠毒

3、虽然吴承恩信奉佛教,在多篇文章中也做了一些宣传,最后和尚几乎都能得到好的结果。但是他不像一些人那样迷信,对于现实中寺院的一些丑恶现象,不敢说、不敢评论,甚至保护、隐匿这些不法之事。对于留云下院这种敢于杀人放火的寺院,他毫不客气地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对于犯色戒的喇嘛,就让他们给妖精吃;对于布金禅寺有歪心眼的和尚,就直接指出来,有些寺院确实存在管理不严的问题,并没有去掩饰。

悟空自己也会变成道士

4、对于道教,吴承恩自己并不反对,在车迟国中,他的态度是三教归一。他本身还是信仰金丹派的,对于经箓派的批评,其实就是源于嘉靖皇帝崇信龙虎山的道士,大兴土木,毁弃寺庙。所以他才借助于八戒之手,将打醮的道士供奉的三清像投入粪坑。

但是他所塑造的镇元大仙、紫阳真人这些道教人士还是很正派的。

身上有白斑到底严重吗?看看这些情况

在身上发现一些白斑,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事,一些人根本不会多关注。因为有不少所谓的“白斑”,只是皮肤色素不均匀,去医院检查可能是色素减退斑,也可能什么问题也没有,不需要过多的关注或者治疗。

但是“白斑”与“白斑”之间也是有较大差别的,有一些白斑就是皮肤病引起的。经常有人问我自己的白斑症状是怎么回事,大家的白斑问题各有不同,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种常见的情况。

父母询问孩子白斑病情的人较多,心情也最焦急,我就先给大家介绍孩子出现白斑最常见的情况——白色糠疹。儿童、青少年容易在脸部、手臂等部位出现白色糠疹,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斑块,颜色多为淡红色或淡白色。白斑颜色一般很淡,会有细小的鳞屑,部分患者会出现瘙痒的症状。白色糠疹不是严重的皮肤病,让孩子注意皮肤清洁卫生、注意防晒等,数个月后糠疹就能自愈。

先天性的白斑也有,比如说贫血痣,为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一些人小时候没有注意,随着年龄增长“突然”出现白斑,可能就是贫血痣变得明显了。如果观察到白斑色泽为色素减退而不是色素脱失,用力摩擦或加热后,白斑皮肤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变红,用玻片压诊后,皮损边缘更模糊不清,就可以判断是贫血痣了。

还有的白斑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更容易发作,比如我们常说的汗斑,医学名叫花斑癣。它好发于油脂分泌旺盛的前胸、后背、腋下,儿童因为抵抗力差,有的在面部、额头、颈项部等等位置时有发生。症状为淡白色斑块,部分白斑表面覆有细碎糠屑。通过真菌镜检,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马拉色菌的菌丝及芽孢,还可以通过伍德灯检查,呈现黄褐色荧光也能确诊。

最后是大家最担心,也是最严重的皮肤病之一——白癜风。白癜风导致的白斑可能呈淡白色、乳白色、云白色、瓷白色。随着颜色的变化,病情也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白斑不疼不痒,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所以普通人肉眼很难判断。建议去医院做伍德灯检查,出现白色荧光反应就能确诊。白癜风听着可怕,但是每年康复的患者很多,关键就是就是及时诊断与治疗,这能大大恢复率,更容易祛白成功。

结语: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白斑有的较严重,有的不需要过多担心,我们只要能够正确辨认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即使是顽固的白癜风也是能够恢复的。

民间故事:少女浑身长满白毛,村民骂她是母猴子,道士却说:漂亮

在千灵村的后山上,有一间破旧的山神庙,山神庙虽然破败,但庙中有一个由金子打造的猴子雕像,据说是这猴子是山神原身。

早年间,有村民见其破败,好心修葺,结果所有进到山神庙的人,回村后全都中邪了,说那山神庙有妖怪。自此,再也没有人敢靠近山神庙。

村中的渔夫胡福和妻子白氏成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

一次,白氏做梦,梦到自己身处山神庙,庙中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连忙上前查看,果真有一个女婴。

自那以后,白氏夜夜梦到女婴,便将此事告诉了胡福,并表示想去山神庙看看。

胡福心中犹豫,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奈之下,二人趁着深夜偷偷上了山。

胡福和白氏在山上待了十天,没人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

直到第十一天天亮,胡福背着浑身是血的白氏从山上下来,其怀中还抱着一个女婴。

村民好奇询问他们在山上发生了什么,胡福闭口不谈。

不久后,白氏死了,奇怪的是,村里有专门的坟地,可胡福却将其埋在山神庙的后面。

更奇怪的是,村民发现,胡福带回的那个女婴,浑身长满白色的毛发。有人猜测,那女婴定是妖怪所生。有人当面询问女婴的来历,胡福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因女婴浑身白毛,活像一个猴子,被村民骂做母猴子,没人愿意靠近她。

为了能让女儿远离这些恶语,胡福带着她搬到了后山脚下的茅草屋,并为其取名胡晴。

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晴身上的白毛越来越长,越来越浓密,到了十岁的时候,整个人被白毛覆盖,活脱脱成了一个毛孩子,为了方便生活,胡福不得不每天为其修剪毛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胡晴是个女孩子,慢慢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加上每次看到她,村里人都恶语相向,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极少出门。

看着女儿委屈的样子,胡福心中也难受不已。好在没多久,事情发生了转机。

胡晴十六岁那年,千灵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灯会,胡福想带着女儿出门散心,一开始胡晴并不愿出门,胡福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才将其带出来。

两人上街后,很快引起了村民的注意,甚至有人指着父女俩议论纷纷。

胡晴见状,默默低下头,眼泪浸满了眼眶。

这时,一个身披道袍,须发皆白的道士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胡晴面前,围着她左转转右看看,随即开口:“漂亮,实在是太漂亮了!”。

胡晴看着道士,伸手指了指自己,声音委屈道:“我?漂亮?”

胡福也一头雾水,询问道士可是看出了什么?

道士看着胡晴双眼发光,她这白毛柔顺有光泽,并非凡物,她的身份不简单。

道士猜测,胡晴的母亲应该是一个正统猴仙,已经飞升。

胡晴作为仙人之后,身体自带防御机制,她身上的白毛就是为了防止体内的仙气外泄引来妖邪。

不过,等她到了十八岁,这些白毛就会自行脱落,等到白毛脱落之时,便是胡晴气运强盛之时,她的未来不可估量。

街上的众人听后,大吃一惊。

听了道士的话,胡晴眼睛一亮,抓住道士,反复询问是不是真的。

道士摸了摸她的头,再三点头。

村里人对道士的话半信半疑,好在对胡晴的辱骂声慢慢变少。

胡晴也恢复了往日的开朗,一心盼着十八岁早日到来。

眨眼间两年过去,果真如那道士所言,胡晴过完十八岁生辰,身上的白毛开始脱落,她也变得越来越漂亮。胡福却满脸忧愁。

这下村里人才彻底相信了道士的话,再也不敢骂她是母猴子,反而开始巴结父女俩,希望她将来飞黄腾达后,能拉他们一把,然而,还没等胡晴飞黄腾达,村里再次出现辱骂胡晴的声音。

原来,自从胡晴身上的白毛完全脱落后,村中接连发生了怪事。

先是村中鸡鸭离奇失踪,后来,又有人看见,深夜有白狼出现在村中,白狼四处嗅气,似乎在寻找什么,那人觉得奇怪暗中跟踪,最终发现白狼到了后山的茅草屋便停下了,随后,又有几只野兽凭空出现,它们确定好位置后,又凭空消失。

第二天一早,此事便传遍了村里,村里人再次辱骂胡晴是个不祥之人,为村中引来了灾祸。

这天,胡晴和胡福在家中歇息,茅草屋外传来阵阵嘶吼。父女俩出门查看。

只见一群野兽将茅草屋围得水泄不通,朝着门口的两人嘶吼着。

胡福隐约觉得这群野兽的目标是胡晴,将其拦在身后。

这时,一头白狼率先发起攻击,随后其他野兽紧随其后。

胡福哪里是这群野兽的对手,他被白狼一口咬住,重重甩到一旁,紧接着,白狼张着大口,眼神凶狠,一步步靠近胡晴。

这时,一只母猴子从天而降,一阵怒吼,随后生气道:“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竟打算吸食我女儿的仙气!”

母猴子朝着罪魁祸首白狼就是一拳,白狼发出一声哀嚎,随即灰飞烟灭。

一群野兽被吓得瑟瑟发抖,随后跪地求饶,“山神大人,我们不知她是您的女儿,都是白狼撺掇的,我们这就离开,这就离开!”

“等等,以后不要出现在千灵村,否则别怪我废掉你们的修为!”母猴子眼神冷冽道。

野兽连连称是,随后四散而逃。

见危机解除,母猴子化成一个美妇,来到胡晴面前。

胡晴被她刚刚的所作所为吓到,扶起一旁的胡福,眼神闪躲,不敢看美妇一眼。

胡福对母猴子的出现并不吃惊,反而将一旁的胡晴推到美妇面前,悄声说道:“这是你娘,快,喊娘。”

“娘?”胡晴一脸震惊,她的母亲是只母猴子?

美妇看到胡晴后,激动地泪流满面,想要上前抱住她,却把胡晴吓了一跳,躲在胡福身后。

通过胡福和美妇的讲述,胡晴知道了母猴子的身份以及当年的事情。

母猴子是这一带的山神,村民当初说要修葺山神庙,母猴子自然十分高兴,后来意外发现这些村民本意是想盗走雕像卖钱,便现出原形,吓唬他们一番,谁知村民以为是妖怪,再也没人敢靠近山神庙。不过这都是早年间的事情了。

说回胡福夫妻俩,那天他们到了山神庙,刚好碰到母猴子浑身是血,躺在庙中,白氏见母猴子肚大如箩,心生怜悯,为其采来草药包扎。

母猴子醒来后,告诉夫妻俩,她是山神,山中白狼妖趁其怀孕无法施展术法,想要取代她的山神之位,白狼心肠狠毒,若它成了山神,山下村民定民不聊生。

眼下只要一个办法,只能将她腹中的胎儿转移到白氏腹中,由母猴子惩治白狼妖。不过胎儿即将足月,过不了几天,白氏便会临产,等到孩子十八岁,母猴子便会将其接走。所以眼看胡晴十八岁,胡福却满面愁容。

白氏思虑再三点头答应,这也算满足了她有个孩子的愿望。

之后母猴子将胎儿转移到白氏腹中,便去找白狼妖算账。

谁知,那胎儿非凡人之躯,进入白氏腹中后,吸取她的元气,导致白氏生产后,气血亏空,没多久就去世了。

当年母猴子打败了白狼妖,白狼苦苦哀求,母猴子心善放他一条生路。谁知,胡晴十八岁时,白狼妖竟然撺掇野兽吸取她的仙气。好在母猴子即使发现,保住了胡晴的性命。

之后,母猴子便带着胡晴离开了。

自从胡晴离开,胡福消沉了很久,毕竟他已经养育了胡晴十八年,早已将其当成了亲生女儿。就在胡福以为,父女俩再也不会相见时,胡晴回来了。

原来,胡晴走后也舍不得胡福,而母猴子也觉得让胡晴待在她身边有点危险,这才让其回到胡福身边。

自那以后,胡晴一直陪在胡福身边,为其养老送终。胡福去世后,胡晴也离开了村子,再也没人见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