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字:我们说的“王”字旁,其实是错误的,应该为“玉”字旁
今天我们来说说“王”字旁的字。有些朋友可能会说,“王”字旁的字有什么好说的?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王”字旁的字与“王”的本义无关,反而与玉石有关。比如说“珍珠”、“玛瑙”等等。为什么会这样?“王”与“玉”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字的本义,我们先看一下它们小篆的字形:
这是“王”。再看“玉”:
可以看出,最初“玉”字是没有右下侧那一点的,与“王”字字形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中间那一横与上下两横的距离不同。
“玉”字中间的横与上下两横的距离基本相等;“王”字中间一横与上横距离比与下横距离大。汉字隶变之后,“王”字中间的横才写到了正中间。“玉”字为了与“王”有所区别,就在右下方加了一点。
汉字的字形在不断的演变,其中,隶变是一次最重要的字形转变。隶变之后,有很多字形已经不能表示它最初造字时的初衷了。“玉”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三个短横被一个长竖穿过。可能代表着串饰。三个短横代表饰件,那一长竖代表绳子,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根绳子穿过了三个饰件组成了一个项链之类的饰品。古时人们的饰品基本是玉石或骨制成的。这件饰品就代表着玉。
“王”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如下图:有时下面一横还会写得很粗,两端向上翘起,非常厚重,给人以威严庄重的感觉。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王”和“玉”的字形虽然也有变化,但都和最初造字时的字形相差不大。当隶变之后,“王”的字形变化不大,但“玉”字少了一点,变化较大,看不出它小篆之前的影子了,如果没有学过古文,就不会知道隶变之前的“玉”字是没有点的了。
但是,“玉”最为偏旁时在隶变之后,并没有加点,还是写作隶变之前的字形。因此,“玉”字旁就被错认为了“王”字旁。以至于我们在说偏旁部首时已经没有了“玉”字旁,而只有“王”字旁了。
以上是通过字形演变过程来了解“王”字旁的字其实应该是“玉”字旁。下面,我们再从这两个字的含义来分析一下。
《说文解字》“王”部之下只有三个字:王、闰、皇。而“玉”部之下有一百一十六个字。由此亦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说的“王”字旁的字,其实全是“玉”字旁。
先看“王”字旁的字。“王,天下所归往也。”汉代大儒董仲舒曰“古之造文,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者,田、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也就是说,三横代表着天、地、人,而中间一竖代表贯通三者。只有王者才可以做到,所以以此为王。
由此可知,在先秦两汉时,人们以王者统治天地人为己任,故以贯穿天地人为“王”字。基本都是从礼法上去理解“王”字。
那时的人们没有见过甲骨文,无法正确解释“王”的造字缘由。自从发现殷墟甲骨文之后,对“王”的本义有了新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种观点。
1.认为“王”为“往”的初文。以顾实为代表。
2.像“火”,向上燃烧之形。罗振玉、王国维持此论。
3.像男性的生殖器,与“且”(祖的初文)相同。郭沫若首先提出。
4.像凤冠倒置之形。叶玉森、陈梦家持此说。
5.像“大人”之形。黎正甫认为王像“大人”之形,似是部落酋长。
6.像一人端坐在宝座上。徐中舒首先提出此说,董作宾、胡厚宣赞同。
7.像兵器斧钺之形。吴其昌首提,林沄进一步论述。
从以上七种观点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认为“王”是象形字,只是所象之形有所分歧。笔者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解释。在商代,斧钺象征着权利,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持有的。又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最早“王”的下面一横很粗,并且两端微微上翘,就像斧钺的韧部。有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如图:
只有王者才能拥有这样的气势。因此“王”的造字本义应该是用代表王者才能持有的斧钺之形,来表示王的尊贵。
我们再来看从“王”字旁的两个字:“皇”和“闰”“皇”的本义是“大”。从“自”,从“王”。《说文解字》中小篆字形如图:
上方是“自”而不是“白”。“自”是“始”的意思。“皇”的本义就是始为王者,始王天下是大的君长,故做“皇”。
“闰”字从王在门中。《说文解字》“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周礼》“闰月王居门中,終月也。”
“告朔之礼”就是古时天子每年的冬季将第二年的历书发赐给诸侯。诸侯要在每月初一向宗庙行祭告听政之礼。
上面的“门”是指路寝之门,即正厅之门。天子平时居于宗庙(明堂)賜历书,而闰月则居于路寝之门中。故“闰”从王在门中。
我们再来看“玉”字。刚才讲了《说文解字》中从“玉”的字有一百二十六个(另有徐铉补十四个)。我们不一一介绍,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字来看。
首先看本字“玉”。《说文解字》云“石之美有五德者。”五德指什么呢?
温润有仁德;自外可以之内,有义理;声音舒杨专一以远播,是有智慧;虽折而不挠,有勇气;虽破裂亦不伤人,是洁身。
古人爱玉,以玉喻人。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名字。它们有的按产地来命名,有的按用途命名,有的按器形命名。不只是与玉有关的字从“玉”字旁,凡石之美者亦有从“玉”字旁的。
按产地命名的比如“珣”下云“医无闾珣玗璂(qí)”,《尔雅》“东北之美玉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璂。”医巫闾山在辽宁锦州。《周书》所谓的“夷玉”就是指此山所出的珣玗璂
按用途命名的如“琥”。许慎云“琥,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虎声。”汉代虎符皆用铜,未有用玉者。大概许慎认为古时虎符为玉制。
按器形分的话比较多。如“环”,“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肉”是周围的圆边,“好”是指中间的孔。边与孔一样大就称作“环”。再看这个字,“瑗”(读作yuàn),“好倍肉谓之瑗。”意思是说孔大于边称之为“瑗”。反过来,“肉倍好”则称作“璧”,就是说边大于孔。
现在“瑗”字已经不怎么用了,经过省简,现在只剩两个名称了。凡是边大于孔的就称作“璧”,孔大于边的就称作“环”。
石之美者或石之似玉者亦有从“玉”字旁的字。比如“琅”(láng)是石之似玉者。“珉”是石之美者。
通过本文的讲解,知道了“王”字旁的字,应该是“玉”字旁。“玉”字经过隶变多了一点,但作为偏旁,它并没有多一点,仍保留着原始字形。因此我们就把“玉”字旁误认为了“王”字旁。
本文为《解密汉字》系列第五集,由听涛轩书法特约作者碣石老人撰文。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参考书目《说文解字》、《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说文句读》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参”与“乘”的规范音义及组词
参乘•骖乘•骖乗•参乗 参乘 参:1.cān。1)参加、加入、参赛、参与、参政。2)古代官职,如:参乘3)人名,如:西汉开国功臣、汉惠帝丞相曹参。吕友仁在《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载文《曹参的‘参’当读cān》。薛吉辰在《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4期)载文《几个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称:“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 ‘参’,念cān。”2.cēn。1)参差(cī)不齐,即长短不齐。3.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如:参商(参星,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二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人们常用“参商”比喻亲友分离后不得再见)。杜甫诗《赠卫八处士》,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现代汉语词典》(第1159页)“参商”注音“shēn shāng”。杜永道在《中国语言文字网》传文《曾参、曹参、岑参这3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称:“二十八宿之一‘参星’(商星)的‘参(shēn)’,不能读成‘sān’(‘参’古同‘叁’)。”2)人名,(1)曾参(孔子弟子、后人)。《汉语大词典》以及王力、杨伯峻均称,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shēn”。(2)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辞海》等典籍给“岑参”之“参”的注音是“Cén shēn”。杜永道在《中国语言文字网》传文《曾参、曹参、岑参这3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认为岑参、曾参的“参”,都读“shēn”。余昌华在《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第5期),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和台湾的初中课本,均称:“岑参:学生课本里读Cén shēn。”3)⒉ 中药名:人参;党参。4.sān,,方言“叁”。
乘:1.c hèng。1)算术计算方法,如乘法、乘幂、乘数。2)骑,坐。如:乘车、乘警、乘客、乘马、乘月(月光下闲游。出自陆游《游山西村》)。3)趁着,就着,如:乘便、乘机、乘势、乘兴、因利乘便。4)佛教的教派或教法有“三乘”。大乘(旧读dā shèng。即上乘。于公元一二世纪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发展而成)、小乘(旧读xiāo shèng。 即下乘。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中乘(道家的“洞玄部”)。2.shèng。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词组有:乘舆(亦作“乘轝”,坐车子)、乘矢、乘壶、稗乘、家乘、史乘、野乘、辇乘(与帝王相关的车辆。辇,niǎn。如:车辇、帝辇、凤辇(皇后的车子)、辇一乘(帝王车子一驾)、百乘之家、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万乘之君、万乘(1.万辆车、骑。2. 帝王及王后)之尊等。2)春秋之晋国史书;后来泛指一般史书,如史乘、野乘。3)古时4匹马为一乘。4)古代称4为乘,如:乘矢。
5)用于人名。如:枚乘。西汉辞赋家,淮阳(今河南淮阳)人。一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有《七发》等名篇,开创七体形式。近人辑有《枚叔集》。读“shèng”理由:(1)前人扬子在《法言》注音“枚乘,绳证切”,是说读“shèng”。(2)古人“名”与“字”统一,其字“叔”(在兄弟排行“伯叔”中数为二,“伯仲叔季”四数之一)。(3)从诗词韵律使用看,“枚乘”古诗注音“去声”在诗里得以印证。隋炀帝杨广诗句:“孟轲叙游圣,枚乘说愈疾”,“孟轲”对“枚乘”是“仄平”对“平仄”。李瀚《蒙求》云:“枚乘蒲轮,郑均白衣”,“枚乘”对“郑均”是“平仄”对“仄平”。徐夤句:“时通有诏征枚乘,世乱无人荐祢衡”,“乘”对“衡”也是“仄”对“平”,说明历代诗人用“枚乘”之“乘”多为仄声(去声)。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奉汉中王手札》对“枚乘”直接注明“去声”。(4)武汉大学万献初教授在多个新型媒体传文《复博友:“枚乘”音读、“坑余”音义》,称:“读去声shèng的可能性大得多。”(5)有人根据搜韵网搜寻到的带有“枚乘”一词的诗句作出统计:格律诗中可以明确读去声shèng的有29家,33句;读平声chéng的有17家,28句。显然读“shèng”的占上风。(6)中国文学网(2016年10月23日)传文《试论枚乘的<七发>》,说:“枚乘的‘乘’,被不少人误读为常读音‘chēng’。”
误例①“参盛”或“骖乗”“参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9场,红方选手写的是“骖乘”。裁判判定为正确,称古时“参”与“骖”相通。媒体竞赛团的正确率是32%,不少人写成了“参盛”或“骖乗”“参乗”。“参盛”的“盛”只是有一音,如“盛饭”“盛大”的“盛”,其义离题万里。
②“大乘”“小乘”辨析:1)陈治典在《咬文嚼字》(2011年第10期)载文《佛教中的“乘”如何读》,称:“评课时,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大乘和小乘,应读shèng,。他们以《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以及《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1968年版))、《大辞典》(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等均作如是说。其实这只是旧版,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6、7版)采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意见,已经修改为读“chéng”,指出“shèng”“为旧读”。2)刘志庆在《文史杂志》(2000年第1期)载文《佛教中的“乘”读音考辨》,写道:“《现代汉语词典》与时俱进地对‘大乘’‘小乘’的注音‘chéng’,应予支持,但对‘乘’的其他用词让人难以掌握,是一缺憾。按照古代汉语传统和唐诗‘乘’的‘仍’叶韵,特别是‘乘’的字义和组词词性,凡有‘运载’义的,‘乘’应读‘chéng’;无‘运载’义的‘史乘’‘千乘’‘万乘’等,可读‘shèng’。‘大乘’是‘有大慈悲发大宏愿的人所乘坐的大车’,而‘小乘’就是‘只修自身的人所乘坐的小车’,与佛教中‘乘’之要义吻合。”
③“枚乘”的误读。汉语词典等新兴媒体称,“枚乘”的“乘”读“chéng”。
④“辇乘”的误读。1)央视及河南卫视多次播放的豫剧戏剧电影《包公误》,有唱词“只见娘娘辇一乘”。主演李良魁把“乘”唱成了“chéng”。2)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2016年12月8日)“看大戏”栏目播放的豫剧《下陈州》,有戏词“观见娘娘辇一乘。”剧中人包公把“辇一乘”唱成了“辇一chéng”。
⑤“千乘之国”误读:1)“汉语词汇解释”等新型媒体传文《“千乘之国”的解释与拼音》,称:“千乘之国的‘乘’,读音为‘chéng’。”2)优学高考网(2012年9月20日)上传网上的《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强化训练》,“找出下列诗句里的错误读音”,其中有“千乘之国”注音为“chéng”,标准答案是“shèng”。
⑥“万乘之尊”误为“万城之尊”:1)杨昌林在《咬文嚼字》(2012年第5期)载文《何谓“万城之尊”》,写道:“电视剧《清明上河图》(第15集),郑少秋饰演的张择端说:‘圣上乃一国之君,万城之尊,本当以万民为本……’”2)误读:(1)赵茹在《咬文嚼字》(2003年第10期)载文《“万乘”的“乘”读“chéng”吗》,写道:“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的《铃铛记》,宜妃说:‘他(指康熙)一个万乘之尊,说抛就抛了。’演员邓婕将‘万乘之尊’(还有‘万乘之国’)的‘乘’,读成了乘法、乘客的chéng。”(2)马玉玲在《咬文嚼字》杂志(1995年第9期)载文《荧屏误读举偶》说:“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获大师,把‘万乘之君’的‘乘’,读成了‘chéng’。”
⑦“乘舆”误读:陈璟《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称:“注意:‘乘舆的’‘乘’读‘shèng’,不读‘chèng’。”
⑧“乘月”误读:1)汉语词汇解释等新型媒体称:“闲乘月”的“乘”读“辇乘”的“乘(shèng)”。此乃误导。2)百度文库(2011年10月31日)网上传文《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将“从今若许闲乘月”之“乘月”,列入容易误读之题。
⑨“参差不齐”误读实例见“差胜”误例③。
⑩“参商”误读:《咬文嚼字》杂志《2017年公布十大语文差错》之一,是将“参(shēn)商”误读成“cān商”。如:1)2)2017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剧中人将“参”误读成“cān”。
⑪“曾参”误读:赵德明在《语文知识》(2011年第6期)载文《曾参的“参”之读音之我见》,写道:“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can’。其字敬伯。有‘参拜’之敬义。”杜永道在《中国语言文字网》传文《曾参、曹参、岑参这3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认为曹参的“参”,都读“shēn”。
⑫“岑参”的误读:1)赵德明在《语文知识》(2011年第6期)载文《曾参的“参”之读音之我见》,写道:“岑参有个哥哥叫岑况,哥哥以先贤荀况之名为名,弟弟以先贤曾参之名为名……岑参的‘参’也读can。”2)薛吉辰在《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4期)载文《几个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称:“‘岑参‘出现在韵脚上的例子,如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廖行之《书怀》、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等,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上述两例所说不应支持。
⑬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剧中人将“参”读成了cān,正确的读法是shēn。《晚报文萃》(2004年第2期)载文《参商的口误》称:“他将白居易《天可度》:‘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句中‘参商’的‘参’,口误为‘参加’的‘参 cān’。”
一二年级语文必备偏旁部首表,替孩子收藏吧
学习偏旁部首对于孩子不知道读音的、不认识的字,需要用部首查字法很重要;对于孩子认识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有很大意义;可以帮助孩子识字。
今天小编整理了小学常见的偏旁部首及相关习题,家长可以考一考孩子哦~
小学一、二年级常见偏旁部首表
偏旁
名称
表示的意思
例 字
囗
口字旁
围起来
园、圆、回、团、围、图、国
目
目字旁
多与眼睛有关
看、眼、睛、眨、睁、盯、眉、眠、盼、睡
火
火字旁
多与火有关
灯、烟、炒、灰、灭、炸
扌
提手旁
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接、抬、找、推、摇、摆、扫、捡、招、挑、担、拖、把、扑、摘、提、披、报、拔、拨、拍、排、拉、捕、捉、搭、扶、挤、掉、换、擦、抄、拾、摔、打、拦、摸、搓、挖
氵
三点水
多与水有关
漂、河、清、波、满、湖、流、海、汗、泪、渴、洗、澡、淋、洒、滴、油、活、泼、池、激、潮、湿、消、温、渴、法、渐、沉、滩、溪、淡、浇、滚、洋、汽、治、游、江、没、深、洞
亻
单人旁
多与人有关
住、修、做、们、位、什、件、休、值、佛、停、伸、借、伙、伴、假、使、倒、傲、侯、俩、伯、你、他、住、仔、化、保
日
日字旁
多与太阳或时间有关
暖、映、时、早、晚、昨、明、晴、晶、暗、晒
犭
反犬旁
多与兽类动物有关
猫、狗、猴、猪、狼、狮
鸟
鸟字旁
多与鸟类有关
鸡、鸭、鹅、鹰、鹂、鸦
虫
虫字旁
多与虫类等有关
蜜蜂、蚂蚁、蜻蜓、蚯蚓、蝴蝶、蚊、蝌蚪、蜘蛛、蝉、蛙、蛇、虾
灬
四点底
多与火有关,有少数是足、尾形
热、照、黑、然、煮、烈、熊、燕
讠
言字旁
多与说话有关
说、话、诉、讲、谈、许、让、该、请、论、语、诗、评、访、认识、谢、议、诚、记、读、课、谁
心
心字底
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想、愿、意、感、思、急、息、忽、总、忘、想、念、您
忄
竖心旁
多与内心活动有关
怕、情、怪、懂、悄、慢、惜、懒、惊、慌、忙
车
车字旁
多与车有关
轮、辆、轨、转、轻、轿、软
钅
金字旁
多与金属有关
钱、铃、铜、铁、银、链、镜、错
纟
绞丝旁
多与丝、线有关
练、红、绿、绳、线、纸、织、编、系、经、级、纯、纸、给、细、结
⻊
足字旁
多表示脚或脚的动作
蹈、蹲、跑、跳、路、踢、跟、蹦、趴、跌
彳
双人旁
多与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有关
行、往、很、街、得
走
走字旁
多与行走的动作有关
越、赶、起、超、趣
辶
走之儿
多与行走等脚的动作或道路有关
远、这、环、连、达、运、迎、送、还、遍、透、过、逃、遇、选、速、追、近、进、边、迷、道、造
木
木字旁
与树木或木制品有关
树、枝、柳、根、棵、梨、柏、柔、板、棍、梳、梢、植、村、李、杨、相、柱、枪、楼、概、梁、架、采、机、校、桥、棉、松、森、林、样、格、梅
艹
草字头
多与花草植物有关
苏、菜、花、苗、茶、药、芽、萝、茶、节、荷、莲、革、荡、英、苦、薄、蓝、苹、藏、落、芬
⺮
竹字头
与竹子或竹制品有关
筷、竿、筒、管、篮、笛、箱、篇、笑、答、算
禾
禾字旁
与谷类庄稼植物有关
稻、秧、香、秋、种、季、秀、积、称、秤、程、稳、秒
米
米字旁
多与粮食有关
粮、粒、粉、糊、糖、糕、精、糟、粗
口
口字旁
多与口或表语气有关
吃、吗、鸣、叫、嘻、哗、喝、吓、叫、吹、哨、听、问、呼、呼、喊、咬、啄、响、听、叶、啦、唱、哪、嘴、啊、喂、吧、呢、啦、呀
饣
食字旁
多与食物有关
饱、饭、饿、饥、饼、饮、饺
女
女字旁
多与女人有关
奶、妈、她、妙、姨、姐、姑、娘、好
巾
巾字旁
多与布、织物有关
带、帮、帆、幅、常、布、希、帘
穴
穴字头
多洞穴、房屋有关
穷、空、突、窗、帘、窍、窄、容、
门
门字框
多与门有关
闻、闭、闷、闪、闲、闯、闲、间、阀、问
户
户字头
多与门户有关
启、肩、所、房、扁、扇、扉、雇
廴
建字底
多与脚的动作等有关
建、延、廷
阝左
左耳旁
多与山陵、土石、升降等有关
队、防、际、阿、阳、阵、阶、随、院、陵、隆、附、阴、
阝右
右耳旁
多与城镇、地名等有关
邦、那、邮、邻、郎、郑、邓、部、郊、都
礻
示字旁
多与祭祀、神鬼、祸福有关
礼、社、祈、神、祖、祥、祸、福
糸
紧字底
多与丝、绳、织物有关
系、素、索、紧、累、紫、絮、繁
月
月字旁
1.多与人体、器官、骨肉等有关2.多与月亮、时间等有关
胖、脱、朝、脑、腰、脸、腿、脚、肥、明、朗、期、朦、胧、肌、肝、肚、肠、肤、肺、朋、股、育、肩、胆、胃、胡、背、朋
页
页字边
多与头、脸面有关
顶、顷、项、顺、须、顽、顾、顿、烦、颅、领、颈、颊、频、颗、题
手
手字旁
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拜、拿、拳、掌、掰、摹、摩、攀
攵
反文
多与击、打等手的动作有关
散、牧、收、攻、改、败、放、政、故、致、教、救、敏、敢、敬、数
夂
折文
多与脚动作、行为有关
夏、复、各、处、冬
勹
包字头
多与包、裹的意思有关
包、句、旬、匀
雨
雨字头
多与天气、气象有关
雪、雷、零、雾、需、震、霉、霖、霜、霞、露、霸
冫
两点水
多与冰或寒冷有关
冰、凉、净、冲、冷、冻、次、准
巾
巾字旁
多与布、织物有关
布、帮、市、帆、帐、希、帖、帜
刀
刀字旁
多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切、召、券、剪
刂
立刀
多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割、刻、划、列、到、刑、创、别、判、刚
宀
宝盖头
与房子有遮蔽的场所有关
密、安、定、完、穿、赛、字、害、宽、实、宣
冖
秃宝盖
多与覆盖、遮盖有关
写、军、冠
卩
单耳刀
多与屈体或人有关
即、却、印
牜
提牛旁
多与牛等畜类有关
牡、牦、物、牧、牲、特、犊
牛
牛字旁
多与牛有关
牟、牵、犁、犀、犟
彡
三撇
多与毛发、图画、纹饰等有关
形、彩、彰、影、须、彪、衫、参
力
力字旁
多与力量、用力有关
功、动、助、努、劲
人
人字旁
多与人有关
从、众、全
王
王字旁
多与玉器有关
珠、理、斑、球、现、班
土
提土旁
多与大地和建筑有关
坪、坡、壁、块、塘、埋、堆、场、尘、城
石
石字旁
多与石头有关
砸、砖、矿、破、砍
礻
示字旁
多与祭祀或礼仪有关
祝、祖、礼、视
衤
衣补旁
多与衣服有关
裤、袜、被、裙、袖
马
马字旁
多与马有关
骑、骄
广
广字头
多与房屋和建筑有关
床、座、席、应、底、度
疒
病字头
多与疾病有关
病、痛、瘦、疯、
又
又字旁
多与手有关
欢、观、对、双、难、变
火
火字旁
多与火的颜色有关
烧、烟、灯、灰、
山
山字旁
多与山和陆地有关
岸、岛、出、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