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出花园有什么禁忌(出花园当天禁忌)

出花园有什么禁忌(出花园当天禁忌)

你知道潮汕人“出花园”的习俗吗?“出花园”的时候还要大摆宴席

潮汕,真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什么样的风俗都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潮汕人“出花园”的习俗。

“出花园”,其实是潮汕地区一种非常独特的传统民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成人礼”。

听到“成人礼”很多人就会说,很多地方也有“成人礼”,但是,潮汕人“出花园”的“成人礼”与众不同。

出花园

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是潮汕人偏偏要在这样浪漫的日子里定下另一个习俗,就是传统成人礼俗:出花园。有15岁男女孩子(有地方是虚岁15)的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摆宴席

那么在当天,“出花园”的家庭就要大摆宴席。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小的时候读书买不起红鞋,所以穿了红皮屐。有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有个老人抱着一只大公鸡蹲在地上,旁边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就写着““雄鸡头上髻”。那个老人要求过路者对联,对的上可得公鸡,对不上就要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肯定对的上,“牝羊颔下须”。所以老人把公鸡给了他。回家后他爸把公鸡宰了烫熟,给了个鸡头林大钦,有“独占鳌头”的意思。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汕人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既然如此说,“出花园”的宴席一定要有只鸡,而且别人是不能动的,然后家长要拿鸡舌头给孩子吃,表示“口齿伶俐”,而要一下鸡头则表示“独占鳌头”。

蒸乌鱼,表示掌握谋生的技能,而煮鲫鱼和鲤鱼就表示以后生儿育女,人丁兴旺。

“出花园”少不了一道菜,就是用猪肠、猪肝、葱、芹菜混在一起煮或炒的菜,而这些食材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青蒜炒豆干。蒜表示可以藏住钱不会漏财,豆干表示将来可以做官。

当然,现在的“出花园”和以前是不可比了,现在的菜式可谓多种多样,家常菜……大鱼大肉……甚至鲍鱼都会出现。

“封控一个月后,终于可以出门啦!”

如果每天可以有4个小时可以走出所在的小区,首先你会做什么?骑车出去兜风?带毛孩子上街遛遛?还是“买买买”?如果可以去逛超市、卖场,你最想买些什么?蔬菜水果?油盐酱醋?还是零食、冰淇淋?

5月1日上午,万科白马花园所在的上海松江区进入了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的区域范畴,社区居民终于能够走出小区,在“有限区域”进行“有限活动”。

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区的居民是如何度过这个特别的“五一劳动节”。

封了一个月,出小区后最先做了什么?

1日上午8点接到了居委即将启动办理出入证的通知,家住松江区万科白马花园的郑先生的感受是:从4月1日算起,时隔整整一个月,终于可以走出小区了。

白马社区居委当日发布的《告居民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样几乎铺满了一张A4纸。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要求,从5月1日起,小区居民可以在新桥镇范围内适当活动。

也不是随便出去的,一户人家每天只有一个名额,每次只有4个小时。最晚18点可以出门,22点必须回来。每个小区的要求略有区别,比如我们小区目前还不允许私家车出入。

居民在指定地点办理好出入证,走出小区大门前得把彩色的小卡片交给保安,并在背面类似课程表的表格上记录下出门的日期和时间,4小时内回来之后,再由保安或志愿者打钩确认。

那么,封了整整一个月,手持出入证后的第一件事,大家都做了什么?

记者1日下午来到白马花园门口时,刚好赶上整条明中路上最后两辆哈啰单车被“一扫而光”。小伙子蹬着脚踏板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句“我就想先周围兜兜风”扬长而去。

另一位小哥自备“座驾”——踩着平衡车在小区门口的罗森便利店附近转圈圈:“我最想充值煤气卡,这家便利店还没开呢,就在群里问问看附近哪里可以充。”

还有一名穿着圈圈绒卡通睡衣的女生牵着自家的金毛出来玩耍,狗狗一看到镜头就兴奋地扑了上去。费力控制牵引绳的小姐姐看着兴奋的大金毛不住叹气:“你倒是自由了,我的健身房什么时候才能开呀!刘畊宏跳多了强度不够啊!”

作为家中的“采购负责人”,当仁不让获取了首日出入资格的郑先生却并没有急着去超市卖场采购。一是因为家中冰箱扑扑满,暂时没有采购物资的需求;二则是考虑到进入附近的联华超市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由于白马花园北区9天前就一直被划归在防范区,近3天内居民没有进行统一的核酸检测。因此,郑先生走出小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新设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次日就能出入超市卖场等场所。

封了一个月,出小区后最先买了什么?

当然了,1日当天就提着环保袋、马夹袋,甚至小拖车出门,打算去“买买买”的市民还真不少。例如不少白马花园南区的居民,刚好有29日的核酸报告,居委也特别公布了5月1日商超开放清单,距离小区最近的就是联华超市明中路店。

明中路上正在往明兴路方向步行的市民中,绝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这家超市和一旁的复美大药房。

“我有位邻居一早就去了,配了一点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郑先生告诉记者,邻居之前不想多麻烦居委、志愿者,现在终于能出门了,赶紧将所需的慢性病常用药备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下午时分,弘基广场明兴路沿街的人行道上排了两列队伍,药房前的队伍相对短很多。门前用一把椅子挡住了出入口,需要配药的市民站在店外提出需求即可。

更长的队伍自然是由前来采购的市民组成的。身着“大白”、“小蓝”的工作人员不断前后走动,维持现场秩序的同时提醒大家保持适当间隔,手持扩音器中还不断传出“进入超市需持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报告”的广播提醒。

“门口出示核酸,再加上测温。现在是一批一批放的,前面的顾客出来了,后面的才能进去。”排在队伍最前头的两名顾客至少已经等了20多分钟,一位上海爷叔带着蓝色的购物小拖车,由于最近家中洗手间已经被更容易团购的纸巾“攻占”,他迫切地希望能多买一些厕纸“占领阵地”。

另一名年轻一些的女生在毫不犹豫地给出“我就想买零食”的答案,被问及最想吃哪些、或哪个品种的零食时,她一时有些语塞:“只要是零食都想吃,我就想进去逛一逛。”

记者在超市内看到,基本只有生鲜蔬果的货架上偶尔会出现“空档”,其他肉类、乳制品、生活用品等等货品均供应充足。

一位阿姨的小拖车里就装了不少酱油、醋等瓶瓶罐罐,上面再放上了好几包饼干,“别的基本都有。绿叶菜有点少了,小青菜没买到。不过我看到有青椒、番茄什么的,也很不错了。”

更有居民舍近求远,专门步行了1公里有余前往家乐福绿地乐和城店,往返走了一大圈,只一人提了一袋东北大板回来。3.5元一支,两大袋冰淇淋一共也就70元,“就想吃冷饮,路远一点也没关系,刚好出来散散心。”

解封不解防,“有限活动”更应珍之重之

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还意外遇到了一位“不那么想出门”的市民。

虽然办好了出门证,这两天也持有有效的核酸报告,家住白马花园南区的唐先生却只是慢慢踱到了小区门口,向外张望了一阵子,又打算原路返回。

唐先生说,五一劳动节当天得到了出门许可,户外春光明媚、温度适宜,这份得之不易的“有限活动”让他觉得万分珍贵。因为家中物资充足,没有紧急补充的需求,还不如继续在小区内逛逛,也挺好。

第一天大家肯定都急着出去看看,还是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吧。相信之后的情况总会越来越好,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虽然上海本轮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社区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遏制,但稍有松懈也仍有可能出现反弹甚至前功尽弃。

解封不解防,防疫不放松。

毋庸置疑,所有人共同的心愿都是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而这也需要每个人,再坚持一下,更自觉一些。我们相信,真正“放飞”的一天一定不会太遥远。

来源|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谢竲 俞炯

图片 |陈征 受访方供图

来源: 新闻晨报

潮汕地区“出花园”的习俗

关于潮人出花园礼俗来源,有不同说法,其中有一说认为:旧时大富人家的大院建有花园,小孩成长的乐园多半在花园里,直至十五岁后,多数方走出家门到外面去活动,或玩耍、或求学、或经商,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另一说法则认为:潮人少年儿童 15 岁以前都是在公婆神保护的花园里长大的,当 15 岁七月初七这天,举行“出花园”仪式后,才能让少年儿童跳出花园,走出家门。以上二则关于潮人出花园礼俗的故事,第一则属事实故事型,第二则属传说故事型。从第一则故事“大富人家”、“花园”、“十五岁”、“出家门”等字眼可以看出,潮汕出花园礼俗,本是大户人家之事,当地小孩多半 15 岁后便出家门,或谋生或求学,为潮汕地区十五岁出花园仪式是成年礼提供依据。

从第二则故事” “公婆神”、“保护”、“花园”、“七月七”等字眼则可以看出,潮汕出花园的习俗为小孩专门而设,其成年礼俗说一方面规定了具体年龄,另一方面提供了具体供奉的对象公婆神。当主体、客体以及具体限定的范围条件都确定下来之后,礼俗自然也形成了。潮汕出花园的礼俗,确定了保护对象主体为少年儿童后,又明确客体保护神“公婆母”,经具体年龄(15岁虚岁)的限定后逐步形成。不过潮汕出花园礼俗被当成当地的成年礼,并非凭空想象、捏造而成,有其历史的、地域的条件因素影响,即它成为七月七习俗之一,又是成年礼的别名,有其根源性。潮汕民系的形成,属于移民后变化、适应、遗留的典型例子,它从大中原来,成为百越民系中独特的一支,又融合在百越民族的生活里。

潮汕地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家小孩,不分男女,年至 15岁(虚岁)时,就必须“出花园”,预示成人。“出花园”礼俗举行仪式十分讲究,存在步骤化特点。出花园对象存在分类现象。潮汕地区少男少女在 15 岁都要出花园,但有三类例外,第一类是“信教徒”,一定不出花园;第二类由算命先生“批示”不用出花园,此种类型虽不举行出花园仪式,仍然遵循出花园的礼俗,例如买一套新衣服,七月初七当天不允许与别人吵架,避免见外人、生人,免得招来横祸。算命先生允许十五岁小孩不用出花园,大多给出的理由是孩子本身循规蹈矩,成熟稳重,这种被允许的背后同样表现出成年成熟在当地重视程度,不用出花园的少男少女更符合成年人特点,倍感骄傲;第三类亦是由算命先生批示,根据此人的生辰八字,确定此人等到结婚的时候再出花园,并谨记于心,万勿错失。第三类与个人婚姻结合起来,与潮人“成家”便“成人”一脉相承。以上三种不同现象的存在,除第一类与祈祷对象有本质区别外,其它类种同样体现“出花园”的意义,并无脱离其本质内涵,应同属于出花园范畴。

出花园的时间存在多样性。什么时间出花园在潮汕是有讲究的,资料显示,一般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自家满 15 岁的小孩举行出花园仪式。据笔者调查显示,大部分地方都是根据自家地域习俗,向算命先生问卜,算命者根据小孩的生辰八字,确定在哪个月份哪一天出花园,这种方式普遍流行,一般在三月份至六月份为多数,七月七以后不再举行“出花园”仪式,例如潮安、饶平、普宁、潮阳、澄海多是采用这种方法,估计与潮汕人重神敬鬼的心理有关。另外有结婚时才出花园的,此种情况会简化礼俗环节,仅需要拜别公婆神,便预示成年、成家。“出花园”在三月份至六月份之间举行为多数,实质上15 岁小孩未满 15 岁(虚岁)便预示成年,与拜公婆用意目的一致。除此,“公婆诞”、“走仔会”(旧时)也在七月七这一天举行,从内容到程序都显得繁多,如出花园仪式也在同一天举行,容易造成祭拜仪式简约化,亵渎神明。

比如现代大学生毕业年,都是毕业照、毕业答辩和毕业典礼分开一样,还是表达毕业同一主题。另一方面从当下“出花园”与“拜公婆”合并亦可反推“非七月七”“出花园”的合理性,而不在“七月七”之后举行出花园仪式则是对神明的尊重;原因三:“七月七”在潮汕主要是公婆诞,公婆诞实质是阿婆的忌日,公婆神的职责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潮汕人心态在此出现分歧,既相信又害怕,于是要问卜,确保七月七当天不与小孩生辰相冲、确保七月七当天是好时日,方可愿意在当天为小孩举行出“花园”仪式,久而形成“出花园”现状,但是“出花园”仍然表现七月七习俗主题不变,说明它仍然是七月七习俗的一部分。

出花园的仪式内容表现出多样统一特征。其一,出花园的祭品准备。三牲、果品、红圆、红心烛、龙香、元宝、香茶、美酒、“胶掠”(一种圆形的竹编簸箕)等凑成双数件,或两双、四对、或六或八都成;其二,出花园沐浴用品准备。这一天,母亲要为孩子准备新衣红屐,采新鲜花心 6 对或 12 对(仙草、红花、状元竹、八宝花、榕树枝、桃树枝等)给孩子洗澡,有些地方还要采来五样种子(龙眼干、酒饼、春菜籽、绿豆籽、早稻谷)、投放八枚铜钱,也有人买来新的红肚兜等等。 出花园的举行过程细节繁多,将以上提到的孩子沐浴用品,一律放入“胶掠”里面,待孩子准备洗澡时,将花心放入水中,让孩子浸泡,预示脱胎换骨。洗完澡后,孩子穿上母亲准备好的红肚兜(俗称换肚肠,寓意换新),换上新衣服,穿上红木屐。

紧接着便是拜公婆,母亲请出置放在睡床下的公婆炉,置放在胶掠里面,孩子跪拜公婆神,母亲在旁作祷告语,一般都是感谢公婆神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并答应阿婆,孩子长大成人,会好好做人,万事皆大方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