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花落仕途

花落仕途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十首诗词,人生南北多歧路,水流花谢知何处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祖父吴旦是个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

吴敬梓本为吴雯延之子,因吴雯延堂兄霖起无子,遂将敬梓过继给霖起。吴霖起科名不显,为康熙年间拔贡,做过赣榆县教谕。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家父吴霖起至赣榆任所。

吴霖起性情耿直,不慕名利,注重操守,对吴敬梓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吴敬梓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

在吴敬梓23岁时,吴霖起去世。然而他不善治生,慷慨好施,又挥金如土,不到十年,便将家产变卖殆尽。族人对他的作风十分厌恶,都视他为败家子,他只好移居南京过着客寓的生活。

乾隆元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和学台郑江力荐吴敬梓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但督院考试时因病未终卷而退场,未能参加北京廷试,从此绝意仕途。此年前后,吴敬梓开始创作《儒林外史》。

乾隆十五年,吴敬梓用了十多年时间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大体完成,但尚未完成脱稿。

吴敬梓50岁时,仍是傲岸不屈,无论是对封建统治者,还是对功名利禄,他都不肯低头,甚至乾隆皇帝南巡,别人都去夹道拜迎,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

晚年潜心治经,想借以“安身立命”,可惜不久,在他五十四岁到扬州访友时,便突然发病而死。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协助料理丧事, 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卢见曾替他购棺装殓,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

吴敬梓40岁前的诗词文赋由其长子编为《文木山房集》,今存4卷本。其后的诗文未结集。吴敬梓曾研究《诗经》,编有《诗说》一书。

而最著名的则是著于南京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该长篇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该书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此书为《红楼梦》外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另一高峰。

1、《蝶恋花·人生南北多歧路》

吴敬梓〔清代〕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2、《小桥旅夜》

吴敬梓〔清代〕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3、《杏花村》

吴敬梓〔清代〕

红雪笼花坞,青烟扑酒帘。

茅屋四五家,新蒭悬步檐。

清旷屏氛杂,稔知非闾阎。

但见春骀荡,不见雨兼韯。

4、《沁园春》

吴敬梓〔清代〕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

向梅根冶后,几番笑傲;杏花村里,几度倘徉。

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

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

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大事,也费商量。

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

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5、《雨》

吴敬梓〔清代〕

轻暖卷帘衣,孤亭暮雨微。

落红辞密树,新绿满遥扉。

阶下苔痕长,梁间燕子归。

西窗灯影暗,枯坐欲忘机。

6、《风雨渡杨子江》

吴敬梓〔清代〕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

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

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

7、《遗园四首》

吴敬梓〔清代〕

辛苦青箱业,传家只赐书。

荒畦无客到,春日闭门居。

柳线和烟结,梅根带雨锄。

旧时梁上燕,渺渺独愁予。

8、《间情四首》

吴敬梓〔清代〕

娉婷市近苧萝西,倦客探幽叩碧闺。

溪上桃花红雨过,窗前杨柳绿阴低。

虽无美酒倾三雅,尚有新诗咏九迷。

钗燄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

9、《如此江山》

吴敬梓〔清代〕

一船离恨斜阳外,遥凝数行穹翠。

乱藻横陈,崇兰稚密,才过清明天气。

鱼儿燕子。看飞入樯边,皱来波底。绿柳青帘,趁虚人聚水中沚。

终宵眠亦未稳,早月到篷窗,好夜如洗。

蜡屐谁家,湔裙那处,偏我羁愁千里。

心惊不已。叹百五韶光,袛余馀几。雨甲烟苗,菜花开遍矣。

10、《燕山亭·芜湖雨夜过朱草衣旧宅》

吴敬梓〔清代〕

川后停波,屏翳送寒,摇荡澄江青雾。

桥外数椽,藓蚀苔殷,映带柳塘花捂。

燕子归来,知认否、当年谁主。

无语。衔落蕊迎风,缭垣低度。

怊怅孤客凄清,听瑟瑟萧萧,夜窗声苦。

梁市阮厨,烛掩香销,知他故人何处。

他日相逢,难说尽、别离情绪。

思汝。同听者、半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