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重阳节的意义和风俗(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的意义和风俗(重阳节的意义)

九九重阳节的特殊含义 重阳节的有什么寓意

[闽南网]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因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在这一时期,重阳节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具有祭祀祈祷风调雨顺的意义。

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九九”在婚姻上也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也会选择在九九重阳这天结婚。既然选择“久久”的爱情,怎么能缺少一枚乐维斯真爱钻戒呢?乐维斯代表的不仅仅是钻戒,更是一辈子的承诺。爱情旅途中,用一枚实名定制、一生只送一人的乐维斯钻戒,去见证美好的幸福时刻和诚挚的爱情誓言吧。乐维斯钻戒会在你们长久的爱情岁月里,一直相伴如初。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重阳节习俗50字100字

[闽南网]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重阳节习俗50字100字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赋予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登高、晒秋、赏菊等活动;在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举行敬老宴),感恩敬老。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九'在数字中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九重阳节习俗介绍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延伸阅读: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2018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总结

重阳节在当代的内涵与意义

重阳节是中国民众生活中的一个大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俗。

在中国的传统中,农历三月三,亲朋好友一起外出踏青;到了农历九月九则是外出辞青。重阳节的时候天气适宜,不冷不热,正是辞青的好日子。

一、重阳节的三个特点

第一,重阳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而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一个节日。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一般都和自然的时序结合在一起。从字源上来说,“节”的繁体字是“節”,一个竹字旁,底下一个即,立即做什么事情的“即”。这个繁体字“節”是个象形字,原意是竹节,泛指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它的引申义就是动物骨骼连接的地方。用这个“節”字来称呼日,叫节日。

直观地讲,“节日”就是“截日”,就是把日子分成不同的段落或者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节日实际上就是日子和时间的截点。所以,古时以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八节,后来又分为24个节气。

《史记•太史公自序》里面就说了,“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节日”现象学刍议》,他在这篇文章里说:“‘节(節)’在中文里的原意是‘竹节(節)’,含有‘两段竹子相交’和‘界限’之义。为什么是‘令节’和‘佳节’呢?因为天地阴阳时气在此交和,形成了时令的节奏,所以‘令节’即意味着‘美好的节日’,又意味着‘时机化了的、时令化了的日子’。这样看来,‘节’对于中国古人不是外在、偶然的,而是天、地、人本身的存在方式与节奏,是万物与人生的和谐之处,该讲究之处。简言之,节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是一种价值时间,也就是说,这个日子不是没有价值、平平淡淡的,而是有价值内涵的。所以,节日常常是宜与忌、吉与凶、新与旧,善与恶出现交替或者转换的时刻。实际上,在许多其他民族节日里也有这个特点。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说过,“时间成了由善与恶、恶运与幸运的日子构成的日子格局”。我觉得这个话用在咱们的传统节日上面是很贴切的。通过节日的时间设置,可以看出中国人是怎么样来经营、划分自己的时间。

第二,重阳节是中国人主观创造的一个节日。从古到今,中国民间一直有关于重阳节的种种故事和传说。总体来看,这些故事和传说体现了中国人为时间立法的合理性。表面上看,重阳节是一个客观的节日。但实际上,它源于民众的生存体验和时间感受,是一种主观创造。九月阳气衰减,重阳节实际上隐含着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人当然是能死的动物,我们有一种忧患意识,重阳节恰恰是在这个节点上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体悟、思考,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

所以,重阳节是一个唤起人们生命危机感的节日。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对生命和生存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且再度感觉到时间从自己的内心缓缓流过,感觉到时不我待。这样的感受不是让我们去颓废,去消极地对待人生,而是让我们去珍惜生命。所以,重阳节又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

作者:户晓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户晓辉:重阳节在当代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