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 | 陶武亮 王家淼 段明艳
摘自《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家书吐真言。这些抗战将领、义士们写给亲友的家书,给我们开启一段真实心路历程。他们视死如归,但他们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人。他们的坚硬与他们的柔软一样感人,让我们一起翻开《抗战家书》的书稿……
吉鸿昌光明正大 从容赴死
吉鸿昌
抗日名将吉鸿昌在牺牲前以手指为笔,在刑场上写下浩然正气的绝命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而在走上刑场前的几个小时,吉鸿昌将军还写下了一封革命遗书和三封给亲友的家书,三封家书现存天津博物馆。
红霞吾妻鉴: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应,教[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国昌、永昌、加昌诸弟鉴:兄已死矣,家中事俱已分清,唯兄所恨者,先父去世,嘱托奉养继母之责,吾弟宜竭力孝敬,不负父兄之托也。
欣农、仰心、遐福、慈情诸先生鉴:吾先父所办学校校款,欣农、遐福均悉,并先父在日已交地方正绅办理。所虑者,吾死后恐吾弟等不明白之处,还要强行分产,诸君证明已有其父遗嘱,属吕潭地方学校,为教育地方贫穷子弟而设,款项皆由先父捐助,非先父之私产也,学校款,诸弟不必过问。
点击了解吉鸿昌家书的背景
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炳炎
下面两封诞生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炮火硝烟中的亲情家书,是著名抗日将领蔡炳炎将军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搁笔四天之后,蔡将军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英勇殉国。“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大敌当前,作为丈夫、军人,蔡将军选择了为国尽忠,用生命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志学内子妆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据报载,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众无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账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此为最要紧之事。保、亚、浙等儿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时祺
洁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十一日上午七时
志学内子妆鉴:连日致书谅已躬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困难。周难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时祺
洁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
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
姑母近来有信否?如无信来,再者本<月>廿二日晚八时我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等到苏州去。
点击了解蔡炳炎家书的背景
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
左权
左权,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他把生命过早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幸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摞鲜活生动的家书,才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情感细腻的威风男儿。70多年过去了,这些家书的纸张已变成了枯黄色,字迹也淡化了许多,然而,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绵绵深情却永远震撼着我们。
志兰: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乔迁同志那批过路的人,在几天前已安全通过敌之封锁线了,很快可以到达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
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今年没有种花,也很少打球。每日除照常工作外,休息时玩玩扑克与斗牛。志林. 很爱玩牌,晚饭后经常找我去打扑克,他的身体很好,工作也不坏。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不多谈了,祝你好!
叔仁
五月二十日晚
有便多写信给我。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托孙仪之同志带的信未交出,一同付你。
信中人物小注
这封家书是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1942年初,日军接连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总进攻”。2月,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捕捉奇袭”等毒辣手段,不断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区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一带增兵,进行“扫荡”,被我军击破。两个月以后,日军又纠集3万多兵力,进行空前残酷的“五月大扫荡”。24日,八路军总部机关开始转移,左权亲自率129师及警卫连部署突围计划,在突围中,由于后勤部门对形势估计不足使几千人马阻滞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十字岭,日军发现了目标,从四面合围,步步紧逼。左权命令作战科长及警卫连长护送彭德怀总司令转移至安全地带,自己坚持指挥突围。在总部机关和老百姓转移完毕、掩护部队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八路军卓越的将领左权将军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左权的家书除了给母亲和叔叔的两封信写于1937年外,其余都写于左权与刘志兰1939年新婚后至1942年5月壮烈殉国的戎马倥偬、战事频繁、炮火纷飞的21个月中。1939年2月,中央巡视团到达山西前线,巡视团成员、北平师范大学学生刘志兰随团来到山西后留在晋东南北方局妇委会工作。经朱德总司令做牵线红娘,左权与刘志兰结婚并于次年即1940年5月生下了女儿左太北。
左权家书写作的时间正值百团大战前后。下面摘录几段左权家书中的内容,看看百团大战前后太行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战时生活。
接何廷英同志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地到达了延安。带着太北小鬼长途跋涉真是辛苦你了。当你们离开时,首先担心你们通过封锁线的困难,更怕意外的遭遇。今天安然到达了老家——延安,我对你及太北在征途中的一切悬念当然也就冰释了……你们走后,确感寂寞。幸不久即开始了北方局高干会议,开会人员极多,热闹了十多天,寂寞的生活也就少感觉了。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
(1940年11月12日左权致刘志兰第一封家书)
前托郭述申同志带给你的一包东西:有几件衣服,几张花布,一封信,听说过封锁线时都丢掉了。可惜那几张布还不坏,也还好看,想着你替小太北做成衣服后,满可给小家伙漂亮一下,都丢掉了,这怪不得做爸爸的,只是小家伙运气太不好了。
(1941年5月29日左权致刘志兰第三封家书)
……半年来没接到你的信,时刻担心着你及北北的一切……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新的花样就是放毒……因为毒伤,老百姓很死了一些人,伤的很多。女县长刘湘屏中毒非常厉害,全身发烂,皮肤掉了三分之二,幸而医治较早,大概可以不死了,其痛苦之极也可想而知。……亲爱的,时刻牵挂着你,你当同感,别后将两年了,不能不算久,愿共同努力,多多工作、多多学习度过未来的两年吧。(1942年4月1日左权致刘志兰第九封家书)
这封信表达出对女儿的思念及渴望全家团聚的心情:“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此信写完后不到几天,左权将军就壮烈殉国了。
1942年7月3日的《解放日报》发表了刘志兰撰写的《为了永恒的记忆——写给权》一文,其中有这样的几段文字:
虽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但我不愿去相信。自然也怀着这不安和悲痛的心情而焦虑着,切望着你仍然驰骋于太行山际。……在共同生活中,你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我更是一个热情、积极的、幻想很深的青年,在你旁边渐变得踏实、深沉,一面开朗地认识革命事业的伟大规模,一面体验到人生的丰富意义。……或许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光荣……在任何困难之下,咬着牙齿渡过去。有一点失望和动摇都不配做你的妻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当一个人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那他的生命就会得到永生。
张自忠尽忠报国 取义成仁
张自忠
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国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军衔最高的将领。从抗战一开始他就有“报国必死”的决心,每上战场,都打得英勇悲壮,而且每次战前都要写下一封信,回来的时候再把信撕掉。枣宜会战前夕,他留下了两封信,一封信是致将士们,另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将,却没给家里留下只言片语。
致战友: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维纲、月轩、纶山、常德、振三、子烈、纯德、铭秦、德顺、德俊、迪吉、紫封、九思、作祯、亮敏、斡三、芳兰、之喆、文海、春芳诸弟。
小兄张自忠手启五、一
注: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将领、各部队,该信现存台北历史档案馆。
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38师和179师)取得联络,即率诸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六于快活铺
注:1940年5月6日,张自忠致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亲笔信。仰之,指冯治安(1896—1954),字仰之,时任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张自忠牺牲后,他接任总司令。该信现存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938年2月,时任第59军军长的张自忠奉命沿津浦路南进,支援淮北于学忠部。在固镇指挥59军与日军血战七天,夺回曹老集、小蚌埠,稳定了淮河防线。3月,又奉命支援临沂庞炳勋部,指挥59军在临沂城郊与日军精锐坂垣师团进行拉锯战。他抱定拼死的决心,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经七昼夜鏖战,取得临沂战斗的胜利,为夺取台儿庄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年5月中旬,在徐州突围时,奉命掩护友军撤退。在战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59军在萧县南部地区顽强阻敌。不久投入武汉会战,在潢川、大别山一带阻击敌人。10月率部安全撤回鄂西,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11月,奉命率部攻击黄家集一带日寇,取得鄂北第二次大捷,荣获“宝鼎勋章”,并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数十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自己亲率2000多人渡河作战。出战前,他留下两封绝命书。一封写给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一封写给全体将士,句句肺腑,字字千钧,舍己为国,感天动地。
5月6日晚,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其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拂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九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数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战至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八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最后,浴血奋战,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将士拼死抢回张将军的遗体,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蒋介石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彰。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湖北民间开始流传这样一首《襄河曲》:“五月的炮火连天响,鬼子三路向西闯。十万铁军上战场,血战襄河保家乡!看吧!大洪山边,张自忠将军为国成仁,唐白河头,战死了钟毅师长。辉煌!辉煌!这是最后胜利的曙光!”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为张自忠将军题写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周恩来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设立了“张自忠路”。为纪念张自忠将军,弘扬张将军的爱国精神,中共临清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除夕春节古风祝福短句,一整个惊艳住!
整理一波古风除夕春节祝福文案,小众高级,惊艳你的朋友圈~
【01】
日有熹,月有光,
富且昌,寿而康,
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释义】
白天有太阳光普照大地,夜晚有月亮皎洁的光辉,人生规有富贵又昌盛,即长寿又健康,恭祝新春快乐,快乐得没有止境、快乐无边。
【02】
旧岁千般皆如意,
新年万事定称心。
【释义】
去年各种事情都顺心如意的安康度过了。千般皆如意,指人在生活中所有的事宜都心满意足,岁岁如意,年年平安。万事称心,指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符合白己的心愿,称心如意。
【03】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释义】
一年所经历的坎坷,事事不顺的事都将过去。如今国民生机以及生活蒸蒸日上,新年将至新年的祝福铺满过去坎坷的不顺。
【04】
以如愿为期,与长安相守。
共朝朝暮暮,伴岁岁年年。
【释义】
新的一年,愿大家都能万事随想,所爱如山。从此眼底是绚丽,周遭是晴朗,嘴角是笑意,耳畔是绚烂的烟火,心中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05】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新年伊始, 喜乐安宁
【释义】
最是人间烟火气息最暖人心。家人闲坐,生活娱乐,白然草木,美食佳肴,构出了生活的一幅美好画卷,温暖岁月人心的恰恰就是这些烟火中的点点滴滴。
【06】
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所成。
【释义】
一个人在生活着心怀感恩之心,所求所盼所想所愿均会有所回报,想要的都如愿以偿得到,多喜乐,长安宁。愿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07】
不觉年末将至,
只愿尘事冬安。
【释义】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四时自然成岁,不知不觉,这一年又接近尾声,愿所念之人,岁岁安好,心之所向,一路芬芳。与时光共翩跹,与光阴共前行。
【08】
顺颂时祺,秋绥冬禧。
“顺颂时祺”出自《汉书·礼乐志》
【释义】
顺颂时祺:祝你时时吉、时时健康,是传统书信的给尾语。
秋绥冬禧:祝你秋日吉祥安好、冬日幸福吉祥。
敬颂春祺、肃请夏安、谨颂秋祉、顺问炉安。
【09】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卢照龄《元日述怀》
【释义】
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10】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李世民《守岁》
【释义】
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享受的是天伦之乐。
【11】
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宋.晏殊《少年游》
【释义】岁岁年年有今朝,同享欢乐,常乐常新。
【12】
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
——宋.詹初《新春》
【释义】愿除去以前不好的事情带来新年的景象,从新年开始每天都是好日子。
【13】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宋.赵长卿《探春令.早春》
【释义】祝愿大家新年过后,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14】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宋.戴复古《除夜》
【释义】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結束了。
【15】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明.于谦《除夕》
【释义】
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16】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
——战国.宋玉《高唐赋》
【释义】日日年年,朝朝暮暮,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祝你年年平安幸福。
怎样不提爱却把爱情描述的很心酸
1.太多相识又归零 我们又算什么
2.错过就从新开始而不是重新开始
3.解释这个东西让我看起来像个罪人
4. 人生不过三万天 自由一天 是一天
5. 不怪别人忘的太快 只怪自己记得太深
6. 你会不会避开新鲜感无限循环的爱我
7.空空落落又满满当当昏昏沉沉又明明白白
8.人这一辈子总是在等待等不忙等下次等有钱
9.能失去的 都不值得拥有
10.纵使不如意遇见即是上上签
11.你我看似相伴实则相隔万里
12.情绪到顶点是 除了沉默只能沉默
13.关系达到高点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14.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成长谁都没有轻轻松松
15.我看了一遍聊天记录 觉得你又爱了我一次
16.世纪的玫瑰泛滥成灾 廉价的爱铺满了街道
17.好听的话虚伪难听的话现实
18.对往事闭口不提是好是坏都是经历
19.卸载永远比下载快 失去永远比得到快
20.得失参半 荣枯与否有心人只有答案
21.敬颂春祺 肃请夏安 谨颂秋祉 顺问炉安
22.珍惜所有的不离不弃 看淡所有的渐行渐远
23.心软的人没遇到小火慢炖的粥里掺了水
24.动听的话谁都会讲 没有行动的爱都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