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汤圆的来历和传说(汤圆的来历)

汤圆的来历和传说(汤圆的来历)

民俗专家细说“元宵”由来以及猜灯谜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19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到了吃元宵的时候。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呢?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称“汤圆”“圆子”“水圆”“汤丸”“浮圆子”“乳糖圆子”,生意人美其名为“元宝”,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民俗专家表示,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与自然天象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说起汤圆,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掌故。话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手下逢迎者引《巴陵县志》说“圆、元语同,又有完了义”,说“元宵”谐音“袁消”,乃诅咒之词。袁听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汤圆。但这个传说一直未见文字依据。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南宋至今不衰

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800多年前的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于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活泼。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而谜语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明清两代是灯谜发展的极盛时期,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红楼梦》里就描绘了许多贾府猜谜的生动场面。

民间猜谜已不限于元宵、中秋、七夕,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灯谜如今除了用在元宵节上,也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周润健、蔡玉高)

冬至吃汤圆由来和传说 南方冬至都是吃汤圆的吗原因分析

[闽南网]

2018年南方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 在我国部分地区,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一到冬至,我国南方地区都会煮上汤圆,正所谓吃了汤圆,就会年长一岁。这样的说法,到底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

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早起开始忙活,和面,剁馅,调拌准备包饺子,气氛隆重不亚于过年。那时候生活清苦,馅料可没有现在丰富,清一色的白菜,豆腐,粉条,见不着肉腥,但吃得依然香甜。直到现在,有时还怀念白菜豆腐馅的饺子,正如作家阿城所说的“蛋白酶退化到了最初阶段,想吃小时候的东西\",这是老了的标志,更是思乡的情绪。

《黄帝内经》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补益气血,为人体提供后天水谷精微。根据国内饺子馅调制方法的不同,也出现了中原饺子、南方饺子、东北饺子等不同的派系。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分成水饺、蒸饺、煎饺、炸饺、烩饺等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产地分成中华饺子、俄罗斯饺子、日本饺子、意大利饺子等。体现的是纷繁复杂的物质,是丰富多彩的文化。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冬至祝福语大全

》》2018冬至具体准确时间几点几分

》》冬至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在农村过春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汤圆的来历和寓意?

转眼间又到了春节,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要吃汤圆,这样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春节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宜昌头条#

汤圆

春节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

1 、汤圆,谐音团圆。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传统节日,平时奔波在外的游子在这一天都得回家,一家人坐桌子前吃顿饭,称之为“团圆饭”。汤圆也因此而产生,它寄寓了人们渴望一家平安、团圆的美好愿望。

吃汤圆

汤圆起源于何时

2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吃汤圆

吃汤圆时加什么好

3 、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糖桂花、甜酒酿、花茶或者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取代,后者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汤圆

汤圆还有一种很好的搭配方法,就是米酒,叫米酒汤圆,米酒俗称醪糟,使用糯米蒸熟后加入酒精发酵而成的,酒精度数不高,味道香甜可口,用来做小汤圆,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而却对产妇还有催乳的功能。

吃汤圆

4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芝麻、鲜肉、花生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春节##家乡年味不一样#

吃汤圆

(文章来源:乐哈网。作者:李广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