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京剧李炳淑简历(李炳淑简历)

京剧李炳淑简历(李炳淑简历)

京剧界的“四李”李丽芳、李世济、李炳淑、李维康谁是艺术大成者

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并且也捧红了许多人。然而京剧界有一些组合,例如“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等等,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京剧界的“四李”,也就是京剧界四位“李”姓的名家。

李丽芳

李丽芳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角,其曾经跟随其姐姐李慧芳学艺,要知道李慧芳是梅兰芳大师的学生,并且这姊妹二人都是全才,像李慧芳老师老生、小生、青衣都能唱,而李丽芳老师也是青衣、小生皆能。

李丽芳老师成名就是因为样板戏《海港》,可以说这出戏让李老师火遍了大江南北,她饰演的“方海珍”从唱腔就是一绝,那种高度是没有人能够达到的,其唱腔将京剧程派和小生行当的艺术特点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但是说句实话,李丽芳老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几乎很少登台了,当然了也有身体的原因。

李世济

李世济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角,宗程派,其是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干女儿。

李世济老师是程派二代传人,虽然私淑程派艺术未能拜师但是却一生都致力于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播和传承。

李世济老师在建国后一直在北京京剧团任职,并且经常与马连良、谭富英等京剧大师合作,尤其是马连良大师对她十分提携,但是后来李世济老师也是没能参与革命现代戏的创排。

后来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回舞台,并且改革程派艺术。

李炳淑

李炳淑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角,其曾经受教于言慧珠、杨畹农、张君秋、魏莲芳等京剧名家。

李炳淑老师曾经在革命现代戏《龙江颂》中饰演“江水英”,说实话李老师这个角色很成功,只不过这出《龙江颂》很少复排,当然了这不是她塑造的这个角色不成功。

除此之外,李炳淑老师在传统戏领域也是颇有造诣,像《白蛇传》、《大探二》她演绎的都非常成功。

李维康

李维康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角,无流派。

李维康老师一直在国家京剧院任职,尤其是和丈夫耿其昌老师的搭档更是十分默契的,有人称其二位合作的《四郎探母》是“国标”。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革命现代戏创排之时李维康和耿其昌二位老师也是参与其中,虽然很多角色都是B组的演员,但是依然十分成功。

要知道当时京剧界的演员很多,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主角是选了又选的尖子,而这些B组演员也是选了又选的,可以说是仅仅次于那些A组演员。

其实如果从传统戏和革命现代戏两个角度,并且还有艺术生涯以及活跃程度来说李炳淑和李维康两位老师在两个领域都有建树,再有就是舞台活跃时间比较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毛主席见京剧演员李炳淑时,因何事对曾希圣说:你还是忍痛割爱吧

前言

图|《龙江颂》中李炳淑扮演江水英

1972年年初,以京剧样板戏《龙江颂》改编的电影在全国热映,而剧中扮演江水英的京剧演员李炳淑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就连毛主席看了,也盛赞李炳淑在《龙江颂》中扮演的江水英一角,7月31日毛主席专门在中南海接见李炳淑,并对她说:

“这个戏(指《龙江颂》)不错,我看了五次电视,八亿人民,去掉二亿半,五亿半农民有戏看了,代我向他们致谢,感谢你们为贫下中农创造了一个好戏。”

面对毛主席以及全国观众的热情,李炳淑却十分谦虚:

“一个人的成功,与党和人民的培养、同志们的帮助和机遇分不开。这个成绩是大家帮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我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不能骄傲。”

一个京剧天才引起争执

李炳淑是安徽宿县人,1942年出生,父亲李闰甫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京剧迷。

从小就在父亲耳濡目染的指引下,李炳淑学唱小曲儿有模有样,为后来从事京剧艺术表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也就是在中考失利后,李炳淑萌生了想要学京剧的想法。

1956年,14岁的李炳淑听说宿县京剧团招生,于是她瞒着家里,鼓足勇气去报名参加,结果被选中。

哪知道回到家里,李炳淑的选择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虽然新中国已经建立,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面,戏剧表演仍然难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发展,母亲严厉的教育李炳淑:

“你去唱戏,将来谁看得起,你要给我好好读书。”

图|李炳淑少年时期

即便是面对母亲的疾言厉色,李炳淑却也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况且当时已经是新社会,父亲李闰甫对女儿的想法表示了赞同:

“现在是新社会了,做演员不丢人,既然剧团录取了他,就让她去吧。”

果不其然,李炳淑一进入剧团,就立即投入到细致的学习中,夏练三伏冬练九天,有时手上被冻出一道道口子,一做动作口子崩裂,疼得李炳淑龇牙咧嘴,但她仍然坚持下来。

母亲看了十分心疼,可李炳淑却说:“妈妈,我不疼,我喜欢这样。”

剧团的老师也发现了李炳淑的天赋,同时也觉得她学习认真仔细,刻意培养,蚌埠专区京剧团、滁县专区京剧团都曾留下李炳淑的身影。

1959年,剧团保送李炳淑到上海戏曲学校做“定向培养”,走前李炳淑发誓:

“我一定好好学,为宿县人争气,为安徽人争光。”

李炳淑到了上海以后,很快引起了学校的注意,老师杨畹农是京剧梅派青衣著名的老师,他发现李炳淑的嗓音不错,却缺乏专业的指导,于是对她说:

“你嗓子很好,但唱得不规范,从头来过,有信心改过吗?”

李炳淑十分坚强,他对老师说:

“只要老师有信心,我就有信心,请把我当生坯子,从头来吧!”

图|京剧梅派青衣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畹农

好不夸张的说,李炳淑在戏剧上确实有难能可贵的天赋,更为关键的是,她还十分用功,别人练几遍的东西,他重要二三十遍的练下去,在杨畹农引荐下,李炳淑又拜了梅兰芳先生的弟子言慧珠、魏连芳学习。

果不其然,李炳淑参加实习演出时,凭借《玉堂春.会审》中的表演,打动了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和文化局长,他们当即拍板表示,要将李炳淑留在上海。

上海市文化局向安徽省文化厅发去公函,希望能将李炳淑留在上海,可公函发去安徽省文化厅,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原来安徽省文化厅认为,好不容易才出了李炳淑这样一个人才,怎么能被上海抢去了。

于是乎,因为李炳淑一个人,上海、安徽两地公然“掐架”,一个非要不可,一个又死不松口。

碰巧的是,当时毛主席正在上海视察,上海戏剧学校校长俞振飞和言慧珠带着李炳淑就去见了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从中干预此事。

哪知道一见面,毛主席笑呵呵地给他们引荐:

“小李,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是你的父母官,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

原来,曾希圣也是专程为了这件事跑到了上海,请毛主席决断这件事。

毛主席笑了笑,对李炳淑说:

“为了你,上海和安徽争执不休,官司打到了我这里来了,你叫我难做人喽。”

客观上来说,李炳淑只是安徽选送到上海进行定向培养的,不是调动到上海,既然学习结束,应该是哪里来的会哪儿去,可上海同样认为,以自身的师资力量,可以更好的培养李炳淑,不至于埋没人才。

图|曾希圣

毛主席略一沉吟,最后拍板定夺:

“李炳淑不是安徽的,也不是上海的,而是国家的,既然是国家的,当然应该更好的培养她,上海的师资力量强,我看就留在上海吧,希圣同志,我看你就忍痛割爱吧。”

事已至此,曾希圣再辩驳也无用,况且就从教育上来看,上海确实要比安徽强不少,不过曾希圣也不能空着手回去,考虑到安徽在技术力量上确实很差,需要上海支持,在毛主席的调和下,上海专门派出了一批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持帮助安徽。

最终的结局看起来,这是一次双赢。

当然这也让李炳淑有了更好的机会去发展。

男角变女角——李炳淑饰演的江水英

到60年代末时,李炳淑已经是京剧行业小有名气的演员。

1961年8月,李炳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组建的上海戏剧学校京昆实验剧团,为展现新中国培养的一代新的京昆剧演员形象,周总理派剧团专门赴上海演出。

李炳坤所饰演的角色是《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水漫金山》中的白素贞。

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在剧团赴香港演出之前,中央领导人提出要审看剧团表演的剧目。

周总理、陈毅观看了李炳淑穆桂英的表演,为年轻演员的表演深感折服,李炳淑也在压力之下,出色的发挥博得了赞赏。

表演结束后,周总理专门请李炳淑以及一些演员参加座谈,在看到李炳淑因表演体力消耗过大,吃光了面前桌子上的糕点,周总理见此情形,将自己面前的糕点推到了他们面前,还亲切的嘱咐:“来,多吃点。”

图|《白蛇传》中李炳淑饰演白素贞

李炳淑在香港的表演大获成功,香港市民对她的表演十分认可,甚至惊呼:

“穆桂英出征港九,后起之秀醒目!”

不过对李炳淑而言,影响最大的无疑还是参与《龙江颂》的演出。

60年代末,考虑到样板戏中缺乏农戏,上海市政府专门下达给上海京剧院,要求创作出一部农戏。

于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成的《龙江颂》剧本正式创作出。

故事讲述的是:

1963年春,东南沿海某地遭遇特大干旱,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引水救旱。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主动随承担最大牺牲坚决执行县委指示,决定牺牲三百亩产田,放弃一窑砖副业收入,与本位思想严重的大队长李志田发生剧烈冲突。最后,江水英团结干部、群众,坚持送水到旱区,使全区九万亩受灾土地得到挽救。

剧中主要人物江水英,一开始根据真实故事,是一个男性角色,而且敲定了由李永德饰演。

图|李炳淑所饰演的江水英

李永德不仅是李炳淑的师兄,而且还是他丈夫,主攻老生,两人于1967年成婚。

但后来因为一些缘故,剧中主人公要从男主角改为女主角,这样一来李永德便不能再出演,经剧团商量后,决定将改编后的女主角江水英一角,交由李炳淑饰演。

1969年,李炳淑正式加入排演。

比较紧张的是,当时李炳淑才刚刚生育不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身体还没有恢复,导演一开始很担心李炳淑没办法参演,但对艺术的热爱,李炳淑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表演好这个角色,李炳淑5次深入农村考察,弄清农村人具体的生活情况。

《龙江颂》首先在上海地区公演,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2年初,《龙江颂》又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

尽管《龙江颂》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而且其中也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衡量,《龙江颂》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即便是到了今天,它对京剧艺术创作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炳淑也因此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图|毛主席旧照

电影公映后,李炳淑收到了全国各地民众近3000多封信,热情洋溢的赞颂她的表演出众,可李炳淑却十分谦虚:

“一个人的成功,与党和人民的培养、同志们的帮助和机遇分不开。这个成绩是大家帮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我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不能骄傲。”

1972年,毛主席看过龙江颂后,也对李炳淑大家赞赏。

7月3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李炳淑,一见面毛主席便高兴地问她:

“小李啊,我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吧。”

“是的,是的,主席这样忙,还关心着我,真是十分感谢啊。”李炳淑一边高兴,一边又惋惜着:

“可惜毛主席您没时间来看我的演出。”

毛主席笑道:

“这个戏(指《龙江颂》)不错,我看了五次电视,八亿人民,去掉二亿半,五亿半农民有戏看了,代我向他们致谢,感谢你们为贫下中农创造了一个好戏。”

图|毛主席

两人闲谈了一阵,李炳淑也向毛主席谈起了这些年工作和学习的情况,毛主席听后幽默地说:

“看来你这张‘饼’已经熟了,完全可以吃了嘛。”

聊了几个小时,天色渐渐暗淡,毛主席吩咐张玉凤准备晚饭,还问李炳淑:“你想吃什么,炸酱面怎么样?”

李炳淑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但毛主席仍然挽留她一起吃饭:“那些都已经消化了嘛。”

“嫦娥上天也是吃完炸酱面才走的。”

见毛主席一再挽留,李炳淑也不好推辞,便一口答应下来。

国家京剧院编排了一出戏《蝶恋花》,讲述的是毛主席的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在大革命失败后,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最终牺牲的故事,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在京剧艺术表现形式上,均有显著的提高。

图|李炳淑年轻时候

而李炳淑在其中扮演了杨开慧则大获成功,自公演后获得广泛好评,连续演出了3个多月,电视台也连续转播了五次。

可见盛况空前。

与京剧艺术相伴一生

李炳淑在少年时代,便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尤其是随着少年时代的成名,李炳淑为了能投入到演出之中,也牺牲了不少,这其中也少不了家庭的支持。

李炳淑的丈夫李永德也是京剧演员,主攻老生,而且李永德要比妻子李炳淑成名更早。

1968年,《龙江颂》样板戏剧组成立时,李永德是先被定为男主演的,可是后来阴差阳错之下,换成了李炳淑。

后来有同事还调侃他们夫妻:

“你们俩倒好,公鸡不叫母鸡叫,这叫肥水不外流啊。”

虽然李炳淑是才生育不久之后就接了演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作为丈夫的李永德,无疑也失去了一次演绎的机会,即便这样李永德依旧没有一句怨言,并始终陪伴在妻子的身边,帮助她、关心她。

图|李炳淑

李永德当年不但比妻子成名更早,在学校时也是一个帅哥,李炳淑生性爽朗大方,对李永德芳心暗许,两人这才成就了一段佳话。

偶尔有些时候,李永德也会有一些“吃醋”,尤其是李炳淑在与其他男演员配戏时,每当这时候李炳淑便会开导丈夫,后来她将这件事反应给剧团领导后,剧团开始安排夫妻两人同台演出,不仅如此,李炳淑还多次制造机会,与丈夫同行,有时主办方邀请她演出时,她就把丈夫也带上。

夫妻两人是梨园公认的一对儿恩爱夫妻。

更辛苦的是1983年。

当时上海京剧团试行承包制,剧团也让李炳淑夫妇带一个承包团。

虽然李炳淑夫妇在表演艺术上确实有过人天赋,但在经营上确实没有什么经验,李炳淑一开始并不情愿,但在领导的推荐上,还是勇挑重担。

可后来管理承包团的过程中,夫妻两人事必躬亲,累出了一身疾病,李炳淑肾与胆都出现了问题,李永德更是患上了糖尿病。

还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陈国栋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叫停了剧团的外包:

“以后剧团再也不要搞承包了,把我们的演员都累病了,国家培养一个演员多不容易啊!”

由于李炳淑夫妇常年的演出,也忽略了家庭照顾。

图|李炳淑全家福

夫妻两人有一个女儿李炜,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有1.68米的大高个,虽然是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却没能受到父母的熏陶学习京剧。

李炳淑的同事都这样说:

“李炳淑以高度的事业心,带出了一代代青年演员,可唯独没培养出自己的独生女儿。”

常年的奔波操劳,李炳淑也只能将女儿托付给姐姐照料,以至于荒废了最好教授京剧的时机。

“唉!她没有艺术细胞,对京剧没兴趣,我们也不能强迫她。同时,不下苦功是成不了好演员的,她是个独生女,受不了苦。与其学不好,跑一辈子龙套,还不如不学为好。”

一直到晚年,李炳淑始终在为京剧艺术不懈地努力推广。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李炳淑夫妇受旅欧华侨同胞邀请,远涉重洋,辗转到美、英、法等国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由于长期的草来,李永德、李炳淑夫妇的身体都不是很好。

1999年,李永德突发脑梗,并发糖尿病并发症,行动困难,2000年李炳淑肾脏出现囊肿,手术后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

尽管是这样,夫妻两人晚年始终是相濡以沫的陪伴。

2004年,李永德因病去世,带给李炳淑很大的打击,尽管承受如此艰难,但在身边人的帮助下,李炳淑还是慢慢走了出来。

图|李炳淑

回忆过去演出时的点点滴滴,李炳淑有些感怀:

“过去条件有限,外出巡演有时还睡在后台,但大家都有干劲和热情,争取给观众们看到最好的演出。”

“有一年在义乌演出,正遇到下雨,演出场地是在露天的小广场,只有舞台上搭了一块顶棚,雨下的很大时,台上也会下小雨,观众们则完全是淋在雨中,令所有人感动的是,整个演出广场上始终站满了群众,甚至都不撑伞,下午的演出结束了,还要等着看晚上的演出。”

尽管过去和现在的环境不同,但唯独有一点不便的是,老百姓对艺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李炳淑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

“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很高的,京剧要 走向他们,如今各方面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京剧更要走到观众身边去,和观众、和时代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