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木圣念什么粤语(木圣念什么)

木圣念什么粤语(木圣念什么)

说说“圣”之字义字形以及“圣人”含义之演化

(甲骨文“聖”字)

汉字里的“圣”,是个很“神圣”的字——多少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玄妙。

“圣人”的称谓,也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实,汉语汉字里的“圣”和“圣人”,都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先说“圣”字。

《说文》云:“聖(圣),通也。从耳,呈声。”

“通也”这个解释很准确。

《诗·小旻》:“国虽靡止,或圣或否。”《传》:“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

《尚书·洪范》:“聼作谋,睿作圣。”《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虽然“通也”这个解释很准确,然而却不是“圣”字的本义。

本义还要从甲骨文中去找。

甲骨文中已有“圣”字,如“合261”“乙6533”等卜辞。不过,甲骨文的“圣”,与“听”是一个字。

徐中舒先生说:甲骨文的“圣”字,“乃以耳形著于人首部位强调耳之功用;从口听闻之功效是为圣。聲、聼、聖三字同源,其始本为一字,后世分化其形音义乃有别,然典籍中此三字亦互相通用。‘聖’之会意为‘聖’,既言其聼觉功能之精通,又谓其效果之明确。故其引申义亦‘训通’、‘训明’、‘训贤’,乃至以‘精通者’为聖。”

这把许慎何以训“圣”为“通”的缘由说清楚了。

先秦青铜彝器“克鼎”铭文中,有“圣”字,写法同甲骨卜辞;“齐镈”“王孙钟”铭文里的“圣”字,衍化为下有“壬”,即为小篆以来的繁体写法——“聖”。

宋元以后,人们借来本读为“kū”的“圣”字作为“聖”的“俗字”,一直流传至今,并取代了繁体。

这是“圣”字字形的演化过程。

《说文》把“口”加“壬”的“呈”,解为“聖”之“声旁”,显然错了,不去赘述。

“圣”的本义是“听”。

段玉裁说:“《风俗通》曰:聖者,听也。言闻声知情。按:聲、聖字古相假借。”

“圣”的第一个引申义,是“通也”。

“圣”的第二个引申义,是“聪明”。

《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晋王弼《注》云:“圣,才善也。”

这种聪明,达到“绝技”程度,亦可称“圣”。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善史书之绝时者,则谓之‘书圣’,……;善图画之过人者,则谓之‘画圣’,……;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

“圣”的第三个引申义,是“贤明”。

《诗·邶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传》:“圣,睿也。”

及至唐宋,“圣”,又进一步引申为敏锐、精灵、乖觉等等。

黄庭坚《次韵中玉早梅》之二:“罗帷翠幕深遮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以上,是“圣”之字形字义上的大致演化。

再说“圣人”。

“圣人”,最早专指承天受命的“圣明”帝王君主。

《易·乾·文言》:“圣人作而万物覩(睹)。”魏征引此语赞扬唐太宗“功高大舜,勤深伯禹”。

《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

由此派生出“圣上”“圣君”“圣朝”“圣代”“圣明”“圣功”“圣武”“圣听”“圣旦(皇帝生日)”“圣旨”等等。

再由此派生,对帝王君主之母,称“圣母”。

《宋史·乐志》载《圣安》诗云:“圣母有子,重光类禋。”

清制,清帝嗣位,尊圣母皇后为皇太后,尊圣母(生母)亦为皇太后。

另外,“圣母”还是武则天的尊号,另当别论。

春秋以后,“圣人”范围逐渐扩大到指人格品德至高之人。

《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既指君主,又指品德高尚之人。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六籍中,独诗、书、易、象与《鲁春秋》经圣人之手耳。”此亦指孔子。

有意思的是,东汉末年,“圣人”还是“清酒”之代称。

其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讳言酒字,遂称“清酒”为“圣人”,称“浊酒”为“贤人”。

《三国志·徐邈传》载,尚书郎徐邈私饮大醉,对人讲,自己“中圣人”,即“中酒”而醉。

之后,文人多用此典。

唐李适之《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众圣且衔杯。”

李白《赠孟浩然》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如前述及,在某一领域或职位出类拔萃者,亦称“圣”。

比如, “圣相”,指德才超凡丞相宰相;“圣臣”,指德智才能不凡臣子;“圣女”,指贤德女子;“圣童”,指智力特异儿童,等等。还有“圣水”“圣湖”“圣海”等等。

佛教传入中土,汉译多用“圣”字,如对佛祖称“圣人”;对佛经称“圣典”,等等。对西方宗教,也多用到“圣”字。

这些,只是翻译的原因,借用了“圣”字,无需赘述。

大致就是如此。

葛洪《抱朴子·辨问》说,不要对“圣人”过于狭隘理解。他主张,积极入世,以治天下为己任,是一种为圣之道;而只要一个人在自己领域里取得别人不能企及的成就,亦是为圣之道。

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但他深受庄子影响应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