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华佗和扁鹊谁厉害一点(华佗和扁鹊谁厉害)

华佗和扁鹊谁厉害一点(华佗和扁鹊谁厉害)

医家|扁鹊

扁鹊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基本信息

本名:秦缓

字:越人

号:卢医

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出生时间:公元前407年

去世时间:公元前310年

代表作品:《难经》(传世)、《内经》

主要成就: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

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均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医学成果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医学主张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临床应用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轶事典故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稽之谈,人死哪有复生的道理。扁鹊长叹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试着诊视太子,应该能够听到他耳鸣,看见他的鼻子肿了,并且大腿及至阴部还有温热之感。”中庶子闻言赶快入宫禀报,虢君大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

扁鹊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在太子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气脉纷乱,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协助用针砭进行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将方剂加减,使太子坐了起来。又用汤剂调理阴阳,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绝技。

图文来源:百度百科等

编辑:张文

审核:徐方悦

终审:陆雨婷

历史上华佗和扁鹊谁医术厉害?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古时大名医,个个有神通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道家存在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

在被中国医家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的《黄帝内经》中,不仅单单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而且从修炼、道德、养生和治病四个层次上加以阐述。

「医道」之名最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医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可知「医道」来自于道家的神仙,「医道」的重点在于修炼,经过修炼才能出特异功能,才能长生不老,因此古代秉承医道的医生都注重修炼,也都具备特异功能。

根据《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的医道传承的谱序,上帝传给岐伯,岐伯传给黄帝,之后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传给了姜太公,又传给了周文王,之后历九师、医和、历六师,传给了扁鹊,又历九师,传给了华佗,又历六师,传给了黄公,再传给了唐朝的曹元,曹元是著名诗人王勃的好友。此后的名医还有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

扁鹊的透视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代表是扁鹊。《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因为他医术高超,人们就用上古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他与三国时的华佗都被称为「神医」,有非常神奇的医术,可以隔墙看物、透视人体,并且能开刀、做手术,就是因为他们是「神传医学」(「上帝」与黄帝所传)的正传弟子。

扁鹊年轻的时候当过旅舍的管理者。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交谈,并「口传心授」医道之法。长桑君还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这药三十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

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这正是特异功能中的透视功能。用这个功能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

从此,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晋、齐、赵、卫、郑、秦诸国。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治病的神迹,比如「起死回生」「换心术」「讳疾忌医」等。

「起死回生」的案例发生在虢国。当扁鹊到达虢国时,正赶上虢国太子死了。扁鹊在询问了太子死亡的症状和时间后,表示自己可以让太子复活。虢君听了报告出宫来到阙门下边迎见扁鹊,悲伤不已。扁鹊告诉他,太子得的是「尸厥」,并没有死。扁鹊让弟子磨好针具,用针刺外三阳五会之穴。过了一会儿,太子苏醒了过来。扁鹊又让弟子运用能温入人体五分深浅的热敷之法,将八减的药剂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后用来交替著热敷两胁下边,很快太子坐了起来。扁鹊又调节了他的阴阳,只服了二十天汤药就恢复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认为扁鹊是能使死人复活的人。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次换心手术。彼时有叫鲁公扈、赵齐婴的两个人有疾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心志柔弱而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鹊于是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在昏死期间,扁鹊剖开他们的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他们醒了过来,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而扁鹊看穿齐桓侯的病灶所在,更是说明其具备隔墙看物、透视人体的功能,只是齐桓侯讳疾忌医,不愿相信扁鹊,最后无药可治死去。

从扁鹊预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手法看,扁鹊确实身怀绝技,而这正是黄帝传下的医道。

华佗用「神目」做手术

三国时的名医华佗与扁鹊一样,也具备透视人体的能力,后人称其为「神目」。正史《三国志》与《后汉书》都有记载华佗做腹部手术的「神技」,而这都是因为华佗可以用神目看到。

《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华佗如果遇到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让患者以酒服下麻沸散,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别传》还记载:有一位病人肚子很痛,十几天中,胡须和眉毛都掉了。华佗诊断是脾脏腐烂所致,但还可以剖腹治疗。他让病人饮下麻沸散,仰卧床上,切开腹腔,果然脾脏腐烂一半,于是刮去恶肉,敷上药膏,缝合伤口,又开了一些饮剂。一百天后,病人康复。

当时的著名政治人物曹操因患头风病,经多方治疗不愈,就请华佗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马上就停止了。华佗告诉曹操:「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显然,华佗的神目看到了病灶的问题,但曹操以为华佗要加害于他,就将他关在监狱里,后来华佗就死在了狱中。

史载,华佗还十分提倡导引养生。他创编了「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

张仲景的预测功能

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家,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史载,一次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

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

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

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

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与扁鹊、华佗一样,张仲景应该也是具备透视功能的。

孙思邈成仙

孙思邈是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一位修道之人,宋朝时曾被追封为「妙应真人」。

资料记载,唐时的许多名士,像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对孙思邈持弟子的礼节。大臣魏徵等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时,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孙思邈用口传授,就像亲眼所见一样。

孙思邈不仅可以知晓过往之事,还可以预测未来之事。比如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隐居至陕西太白山。隋文帝辅政的时候,想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他对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

再如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

有一次,「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病了,住在孙思邈的宅子里。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在为那棵梨树作的一篇辞赋的序言里提到孙思邈,「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谈论起道家的理论来,就像古代的蒙县庄子;他的学问深入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量度天地,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论。他自己说生于开皇辛酉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到乡间打听他,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之间事来,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以此检验他,就不止是一百岁的人。」

重病的卢照邻还问孙思邈治病的道理,孙思邈以天地规律作比告诉他:「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所以,人身上有可以治好的病,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

在孙思邈的一生中,同样治好了无数病人,其中包括很多疑难杂症,最为神奇的是他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原来,长孙皇后的怀孕已十多个月却不见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后来大臣徐茂功推荐孙思邈进宫医治。

因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孙思邈无法面见皇后诊脉,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人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著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他施展神通,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确诊了皇后的病情,并将其治愈。

曾经有个神仙从天而降,对孙思邈说:「你所著的《千金方》,济人的功效也很广了。而用生物做药,残害的生物也太多了,你会成为一个尸解的神仙,不能白天升天成仙了。」此后孙思邈采用草木做药,以代替虻虫、水蛭的性命。

后来孙思邈去世时,留下话要薄葬,不准在墓中埋藏殉葬品,不准用活着的牛羊祭奠。过了一个多月,他的脸色一直没变。抬起他的尸体往棺材里装的时候,却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

据说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到达蜀地后,曾梦见孙思邈,身在峨眉山的孙思邈请求其赐予八十两雄黄。梦醒后的唐玄宗派人去峨眉山送雄黄,果然见到了孙思邈。此后,他在世间时隐时现。

李时珍的反观内视功能

明朝著名医家李时珍出生时就有异象。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渔,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最后一网拉起来竟然是块大石头。

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谁料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

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史载,成年后的李时珍同样是一位修道之人,且具有特异功能。《药圣李时珍》记载,李时珍从青年时代起,就坚持打坐,后来在武昌蛇山观音阁与一位大德切磋内功之法。顾景星《李时珍传》写道:「余儿时闻先生轶事,孝友,饶隐德,晚从余曾大父游,读书以日出入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岂偶然与?」

李时珍还按照唐代孙思邈介绍的方法长期坚持炼习,终于炼成了反观内视的特异功能。有这种特异功能的人能够把自己的五脏六腑、经脉穴位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血液的流向、载有生命活体的元气的运行情况。因此,对生命元气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关节点:穴位,他当然掌握得非常清楚。

为此,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有一段评述张紫阳八脉经的记载:「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正说明了修炼人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和医生所认知有所不同的秘密,就是反观而照察到的。

此外,在《奇经八脉考》中,李时珍认为医生和修炼者一定要知道「奇经八脉」。他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医而知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窍妙得矣。」

在几十年的诊治生涯中,李时珍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

如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还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赶快回家去吧。」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然而,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真的死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而李时珍穷尽一生写就的汇集了众多草药名称的《本草纲目》,更为后世医家奉为「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

曹操执意诛杀华佗引众人不解,其死后12年,众人:做得对

华佗

公元208年,时年63岁的华佗死于监狱!

作为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之名广为人知。被他医治好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但他绝对没有料到,自己最后会死在达官显贵曹操之手!

其实曹操做出诛杀华佗的决定也很艰难,因为当时有很多人都在替华佗求情,而他自己也需要华佗为他治病!

华佗死后,曹操也于12年后驾鹤西归!直至此时,不少人才明白过来,曹操的眼光十分超前,而他的决策更是无比的正确!

那么,曹操为何要斩杀华佗?一个有争议的决定为何在曹操死后才被更多的人认同呢?

医师华佗之功绩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经过了数十年的医学实践,华佗精通养生,制药,针灸,外科等治疗手段,因病施治,一人一方,即使是两个人有着同一种症状,他也会根据两人不同的内症开出不同的药方,所以每每是药到病除,被当世人奉为“神医”。而华佗的老家亳州,如今也成为“药都”,是我国重要的中药生产地。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走访各地进行考察,和许多医者切磋,采摘具有麻醉功能的中草药,并将他们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和着酒烧制而成,患者服下之后就会失去知觉。华佗在此期间为患者做开腹手术,去除顽疾,并用桑皮线缝合,涂上药膏,数十日之后,患者就会恢复健康,世人皆称奇。因此,华佗将此药命名为“麻沸散”,这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医学药方。

除了善于调理和手术,华佗还编了一套健身体操叫“五禽戏”,是仿照动物的身体活动来达到锻炼效果的健身方法。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和现在的体操有相似之处,人做了之后可以神清气爽,手脚麻利,缓解疲劳。

五禽戏

华佗一生醉心医学,不慕名利,潜心研究医术的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当时的医学上取得了相当高的造诣!然而,“人怕出名猪怕壮”。由于华佗心地仁慈,即便是平民百姓他也是平等视之,久而久之,“神医”之名远扬,而这也给他带来了祸事!

多次拒绝曹操华佗遇害

曹操因多年征战,思虑过重,常常头痛难忍,身边很多医生都对他的病束手无策。因久闻华佗的大名,曹操便请华佗为其医治。

华佗采用了针灸的疗法,多次医治之后,曹操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头风病已经成了多年的顽疾,想要彻底医治,短期是很困难的。

曹操询问华佗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减轻疼痛,华佗表示:如果想要彻底根治,那就需要做开颅手术,将脑中病灶取出。如此一来,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曹操

曹操一听大怒,把头劈开,这无异于是想取他性命。因为华佗的方法太过惊悚,完全超出了当时人们对医学的认知,故而曹操认为华佗是在糊弄他,便有些生气。

见到曹操不同意根治的方法,于是华佗提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长期做针灸。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头痛。

对于这个相对更加温和的办法,曹操没有抵触。可是,由于他的头风病反复发作,曹操需要华佗时刻跟在他身边,随时给他治病。就这样,华佗几乎成了曹操的御用医师。

后来,由于华佗看不惯曹操的为人和跋扈作风,对他的独断专行更是十分反感,于是在曹操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后,他便称自己思乡过度,想要回家探望。

曹操当时并未多想,在他看来,华佗外出多日未曾归家,思念家中亲人乃是人之常情!于是痛快批准了华佗的请求,只是希望他探家之后能够速归!

然而华佗这一走就是很长时间,到了约定的时间仍旧未归。此后,曹操的头风时常发作,折磨得曹操苦不堪言!

于是,曹操便打发人去请华佗,赐予华佗很多宝物。可华佗不想被他束缚住手脚,他想继续过云游四方的日子,给更多平民百姓医治。于是华佗再一次以妻子有病为由,拒绝了曹操的使者。

这次曹操真的怒了,一介布衣也敢再三拒绝霸王。于是,曹操派人调查华佗的妻子是否有病,后来得知他的妻子只是装病,曹操一怒之下便将华佗押到大牢里面,整日拷问。

可当时的华佗已经年过花甲,哪经得起这番折磨,很快就被打得遍体鳞伤。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仍旧没有消气,还想将华佗斩杀。此时手下人纷纷劝阻,认为华佗是举世无双的医师,再说华佗死了谁能够治疗曹操的头风病呢?可曹操却固执地认为:天下还没有这样的鼠辈了?遂将华佗杀之后快。

可华佗死后,由于受到头风病的折磨,12年后曹操也过世了!此时,又有不少人想起了华佗,在他们看来,如果当初曹操没有将华佗杀掉的话,在华佗的医治下,曹操兴许还能够多活几年!

曹丕

然而继承了曹操权力的曹丕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父亲当年的举措不仅无比正确,更堪称杀伐果断!

那么,曹操为何一定要将华佗处死?这个决定为什么在曹丕看来无比正确呢?

华佗被杀的原因揭秘

事实上,曹操杀死华佗,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因素在里面。

首先,要从曹操的性格说起。

众所周知,曹操防范之心很重。他曾对手下人说,自己好梦中杀人,睡觉时不要接近他。一日,他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自知。一侍从给他盖被,结果被曹操拔剑刺死,后继续睡觉。第二天,曹操问是谁人杀死了侍从,其他人告知是他梦中杀人。曹操痛哭,将该侍从厚葬。从此以后,旁人不敢在曹操睡觉的时候接近他,也就降低了被他人刺杀的可能性。

除了防范之心,他还十分猜忌。

曹操曾因猜忌杀死过好几位谋士,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杨修。杨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小博学多才,通达古今。曹操很是器重他,提拔他为军中主簿。

后来,杨修协助曹植参与争嫡,多次帮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曹操本想立曹丕为继任,得知杨修暗中帮助之后很是气愤。而曹植因为杨修的帮助越发骄傲,竟在酒后越过司马门。曹操虽疼爱曹植,推崇其才华,但是仅仅有才华但不讲分寸和谋略是不行的,于是曹植便失去了曹操的心。再后来,由于“鸡肋事件”,曹操更是以动摇军心的罪名将杨修诛杀!

杨修·剧照

所以即便是杨修这样的人曹操都照杀不误,更何况华佗一介布衣。华佗虽被奉为神医,但是在封建时代,医者属于“方技”,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士。大部分医者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属于下九流,是比较卑贱的行当。

而正是这样一个卑贱行业的从业者居然敢置当朝丞相的命令于不顾,甚至公然违反。如果曹操这都能够忍受的话,那么其麾下那么多桀骜不驯的人才,他还怎么驾驭呢?

其次,按照当时的法律,华佗谎称妻子生病,是犯了欺君之罪。张阁在《蔡京降太子少保致仕制》写道:“政事所寄尤严,误国之诛,人臣之奸,莫重欺君之罪。”华佗欺骗曹操,也体现了华佗对曹操的不重视。曹操当时虽不是君主,但却有着比君主更大的生杀大权!

在曹操看来,华佗敢以谎言欺骗他,那就是比欺君还严重的罪行!

华佗为曹操治病·剧照

要知道当时曹操准备打赤壁之战,需要招募大量的士兵和将领。这些人中不乏奸诈之徒。之所以前来投靠,不过是看重曹操势力雄壮,寻求一个暂时栖身之所罢了!

如果在华佗这件事情上曹操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话,那么这些人就会以为曹操并非明主,那么其麾下贪赃枉法之徒就会越来越多,曹操想要完成大业就成了痴人说梦!

但曹操果断的处置,虽然杀了华佗,但是也震慑了一些宵小之徒,更为曹操营造了杀伐果断的英明形象。于是一时间曹军不断壮大,为大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曹丕看来,如果父亲当时心软放了华佗,那么他自己或许可以多活几年,但那却有可能会失去天下的人心,如此一来,魏国的建立,自己的称帝就成了痴心妄想!

而从华佗的角度来说,华佗拒绝给曹操医治,实际上是误判了时局和人。作为名医,华佗难免自视清高。再加上曹操为人并非华佗心中明主典范,之所以会前来医治,不过是出于一个医者的仁心!

但曹操想要将其束缚在身边的举动是华佗难以接受的!在华佗看来,自己或许是凤凰,但曹操却并非梧桐!所以想以退来表明态度,以求得循世避祸!

然则华佗没有想到的是,曹操虽堪称枭雄,但却并没有十足的忍耐力!对于华佗的小任性没有给予安抚,相反手起刀落直接将华佗送上了黄泉路,这不得不说是一出十足的悲剧!

华佗·剧照

结语: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这里就是说,与统治者共事时要加以小心,善于察言观色,多加揣测上级的意思,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华佗在曹操实力鼎盛的时候误判时局,没把握好当权者的个性,自视清高,落此悲惨下场,在荒郊野岭中草草埋藏了尸骨,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本是尘土,终将归为尘土。作为一位不涉政治的医者,这样无谓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而曹操处在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上,对他来说,谋士都要杀,更何况一位医师呢,多一位医师少一位医师无所谓。两个具有个性的人碰撞到了一起,身微言轻的华佗必然要遭受牢狱之中。

作为一位封建时代的霸主,曹操的做法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从长远魏国的发展来讲,还是比较明智的,长子曹丕的统治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而普通人,应当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形势,才能免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