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24节气的顺序(24节)

24节气的顺序(24节)

二十四节气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江河至此小得盈满。

在中国古代南方一带,养蚕活动也伴着小满节气的来临逐渐兴旺起来。《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足见当时蚕农丝商忙碌的盛况。

而由于工业化生产的到来,农村人口的流失,真丝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如今在江南地区,曾经依赖蚕桑养殖的村落正在消失,蚕农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养蚕人如何守护传统?浙江桐乡蚕桑文化久远,澎湃新闻-私家地理与那里的“80后”养蚕人于建刚聊了聊他的返乡故事。

“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于建刚 图

桐乡,古老的蚕桑之乡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距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蚕桑史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春秋时,其所在的嘉兴已开始植桑育蚕,从事丝织生产。三国时,嘉兴产锦,有“宋锦由来出秀州”的说法。

在明中期至清前期,嘉湖蚕桑业居全国之首。康熙下江南时,路过江苏吴县、吴江和浙江的嘉兴、湖州一带,见运河两岸桑林连成一片,一望无垠,也不禁留下“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而湖丝之盛,惟此一区”的赞叹。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养蚕历史悠久。 于建刚 图

蚕丝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入和生活。因此农民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它而变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

每年清明时节,桐乡要举行迎蚕花会。蚕娘们佩戴用纸或绢做的蚕花,走走轧轧,祈求带回蚕花喜气,叫“轧蚕花”。庙会上商贩云集,演戏杂耍,热闹非凡,有一种在船上表演的传统民间杂技——“高竿船技”,也跟“蚕”有些关系。

清明,轧蚕花。 浙江日报 图

据传“高竿船技”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船中央摆放着一块可旋转的巨型石臼,上面插一根三四丈高的带梢毛竹,表演者身着象征蚕宝宝形象的白色服装,沿竹竿而上,爬至梢顶,在弯成九十度的毛竹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民间将毛竹比喻成“蚕花竹”,而表演者的爬竿动作模仿的就是蚕“上山”的样子(注:蚕吐丝的时候,会爬上稻秆上做茧,稻秆受压变弯。这一行为被叫做“上山”)。

“在桐乡,结婚时家里会给新人准备蚕丝被作为嫁妆,并在嫁妆上缠上红色的丝绵,求好彩头。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养蚕季节, 娘家人还会带着礼物看望女儿,顺便看看今年养蚕情况怎么样,这被叫做‘望蚕讯’。”于建刚向澎湃新闻介绍道。

高竿船技 嘉兴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

蚕宝宝上山做茧。

小满时节,动三车

于建刚出生于桐乡屠甸镇荣星村。在他的记忆中,每年小满来临时,家乡的蚕农们就进入了最忙碌的阶段,桐乡当地有俗语“小满时节动三车”。

“所谓三车,第一个就是油车,因为这时候油菜花已经结籽了,农民们下地割油菜,榨油,要用到油车。第二个是水车,给田里浇水。第三个就是专门抽取茧丝的缫丝车。因为小满时节,蚕宝宝马上要进入吐丝的关键阶段了。”于建刚解释道。

眠和起是蚕生长发育的特殊生理过程。蚕体蜕皮前停止采食 , 固定在桑叶上 , 这种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作“眠”。蚕的一生,共有四次眠,每休眠一次就退一次皮,然后长大一圈。第四次眠完之后,就成为所谓“五龄蚕”,也叫“老蚕”。

于建刚说,成为“老蚕”之后,蚕宝宝就再也不会睡觉了,而是疯狂地进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让桑叶在体内转化成蚕丝蛋白,储存起来,差不多在小满前后,开始吐丝。

成为“老蚕”之后,蚕宝宝就再也不会睡觉了,而是疯狂地进食,储存能量,开始吐丝。 于建刚 图

“记得小时候呆在蚕食里,周围一片安静的时候,能听到蚕吃桑叶的声音,像下雨一样,沙沙作响。”

而在桐乡,蚕的地位就像家庭成员一样。从村民住宅的格局,就可以看出,客厅在中间,西边是厨房,东边的屋子必定是蚕房。

“在我们方言里,蚕不叫‘蚕宝宝’,而是直接叫‘宝宝’。一个是因为它长得可爱,另外一个原因是蚕的整个生长期都需要人来照顾,它不会说话,所有的变化都需要你自己来观察,养蚕真的就像照顾婴儿一样。”于建刚说。

养蚕,就像照顾婴儿一样。 于建刚 图

辞职返乡,我成为了一个养蚕人

2011年,怀着对乡村的挂念和热爱,于建刚放弃了大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和妻子梅玉惠一起成为蚕农,养蚕宝宝,做蚕丝被,并在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梅和鱼”。

于建刚说,自己从小是盖着蚕丝被长大的,母亲在家里养蚕,从小耳濡目染。但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愣头青”,并不清楚整个行业的状况到底如何。

“我们把蚕茧拿去加工,工厂人看到就很诧异,说你们怎么拿蚕茧来做蚕丝被,我们很纳闷,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发现,原来现在行业里,直接用蚕茧来做蚕丝被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多数都是用缫丝的下脚料来代替,这样成本更低。那时候电商也很火,为了压低价格,整个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建刚介绍道。

但考虑到蚕丝被的质量,于建刚还是决定坚守自己的原则,也因为这样,刚开始生产的量不多,蚕丝被单价相对较高,也没有知名度,局限在熟客生意里。

于建刚和妻子梅玉惠 于建刚 图

“梅和鱼”品牌的蚕丝被 于建刚 图

恰巧那时社交媒体刚刚兴起,于建刚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从奥美辞职后我们回家养蚕了》。文章在微博发表后,意外带来了一些流量,甚至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不久便出现了不少陌生人的订单,口碑慢慢做了起来。

2019年,于建刚跑去千岛湖的养蚕基地,学习如何规模化养蚕。他也看到在江南这个地方,养蚕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件稀有的事情,还在坚持养蚕的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对于大企业来说,为了追求效率和更低廉的成本,蚕丝的生产势必会工业化,但与此同时我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不该被抹杀,它有存在的价值。”于建刚说。

传统养蚕方式,有存在的价值。 于建刚 图

在他看来,传统养蚕不光是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桐乡代代相传的“家庭农场”模式,也并不单一,具有自己的可持续性。

“每年4月到11月,我们开始种杭白菊。5月份开始养蚕,然后种水稻,同时还养湖羊。湖羊粪便可以给杭白菊、桑树做肥料,湖羊也可以作肉食。另外蚕粪(蚕砂)本身也是中药,也可以做肥料,或者晒干给羊吃。”

“正好这几年,我们也在强调低碳生活、打造美丽乡村,这种生活方式不光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也越来越贴近现代人的价值观。”于建刚说。

在和消费者沟通方面,于建刚也尝试做了一些创新,比如连续三年开展公共养蚕的项目,欢迎外地的朋友过来体验养蚕生活,另外开发更多与蚕丝结合的创意产品。

杭白菊 于建刚 图

坚持,是对乡土的认同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在过去,大众对蚕农的印象是悲苦的、贫困的,甚至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做农民是没有出息的。

而这么多年,于建刚坚持养蚕,创立“梅和鱼”,就是想做一个养蚕人自己的丝绸品牌,改变大家对蚕农的刻板印象。

“我就是想要让这个生活方式‘从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说直白点,我想证明给大家看,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便是做蚕农,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

坚持,是对身份的认同,对乡土的文化认同。 于建刚 图

他还回想起早些年,自己拜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情景。而这些年,他也开始了对乡土的探索,不光做蚕丝被,还开始种杭白菊。有一年,因为觉得市面上的嘉兴粽子都不正宗,于是自己做了100只嘉兴粽子,从大米、猪肉到粽叶、酱油都是嘉兴本地产的。今年又种了100斤的榨菜,因为斜桥榨菜在桐乡很有名,当地有九十多年在桑树里套种榨菜的历史。

“我回农村不单单是为了做农业或者追求某种生活方式,更是为了对乡土的文化认同。我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反复确认这种认同。”于建刚说。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张亮亮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

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核心阅读

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

立春已至。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四季的起点。“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句简洁明快的立春物候,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大地景象。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蹈,庆丰年、祈幸福。而今,花垣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在礼敬“秋”的节气文化基础上,焕发更多文化活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群众于春分社日举办的节令文化活动。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人们交流农事经验和养生之道;唱社戏、踩高跷、放河灯,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二十四节气只有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24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通俗晓畅、朗朗上口的童谣中,深受欢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相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

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作者 林继富 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