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缅甸军方发动政变?因为军事政变是合法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当权者
缅甸军方2月1日发动政变,控制了整个缅甸中央政府,并宣布缅甸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军方在幕后正式上台,踢出了昂山素季的民盟。缅甸军方敢这么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缅甸军事政变是合法的。或者换句话说,缅甸军方并没有称其为军事政变。它只是认为民盟没有遵守他们的意愿并夺回了权力。
缅甸军队之所以如此强大,与其历史有关。缅甸近代也沦为英国殖民地。然而,二战期间日本入侵缅甸,缅甸从英国的合法殖民地变成了日本的非法占领。在此期间,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率领抗日军与日本进行了殊死搏斗。二战后,缅甸军队再次与英国作战,缅甸最终于1947年独立。
缅甸独立后制定了宪法,但这部宪法只赋予缅甸人民权利,没有考虑其他民族的感受。除了缅甸人之外,缅甸还有另一个穆斯林群体——罗兴亚人。这些罗兴亚人是殖民时期英国人的打手,主要是为了镇压缅甸境内的反抗活动。现在英国人逃走了,罗兴亚人无处可逃,只能留在缅甸,和缅甸政府一起生活。
然而缅甸政府的宪法并没有赋予他们任何权力,这当然引发了内战。内战期间,执政党分裂,不控制军队就无法稳定国内局势。于是,军队开始慢慢地从国防军转变为军政府,除了国防之外,也开始管理国家。
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正式推翻执政党。缅甸开始正式进入军政府时代。军政府并非没有优势。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维护国家的稳定。自从军政府上台后,各方的内战自然就停止了。而且军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缅甸并没有过度西化,而是在大国中保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但军政府并非一切都是好的。由于是军政府,其权力无法受到限制,自然会导致腐败、经济发展缓慢以及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因此,缅甸始终没有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承认。缅甸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20世纪90年代,昂山素季突然崛起,参加缅甸大选,结束缅甸军政府统治。但很明显他的手臂已经抱不住大腿了,昂山素季被带进了监狱。然而,随着缅甸经济持续下滑,军政府迫于内部压力于2010年罢免了昂山素季,开始举行民主选举。
但这种民主选举也有局限性。因为2008年,昂山素季被释放之前,军方通过了新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军队必须拥有25%的议席,国防军总司令可以随时接管国家权力。因此,亲美的昂山素季只能在军队的监督下执政。今年议会选举后,民盟以较大优势再次获胜。这对军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民盟利用议会优势修改宪法,军方就会在美国昂山素季的帮助下失去权力。这就是这次政变发生的原因。
作者/孤独冷光
请关注更多军事和国际相关事实以及观点和评论,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美国最终认定“缅甸政变”,还提到中国
(观察者网讯)面对缅甸1日的政局突变,美方的表态从“震惊”到“呼吁放人”,再到“威胁制裁”。尽管措辞越来越强硬,但美国始终没有用到“政变”一词。
当地时间2日下午,拜登政府的措辞终于发生改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在审查了所有事实之后,认定缅甸军方2月1日的军事行动构成了军事政变。他特别提到,这场军事政变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符合中国利益。”
根据美国《对外援助法案》,如果一个国家发生“军事政变”或任何通过政令“废黜民选政府首脑”的行为,美国就必须限制对该国家的援助。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2日下午主持新闻发布会 视频截图
然而,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2013年埃及政局动荡发生时,奥巴马政府花了3周的时间才决定是否将埃及事件定义为一场政变。而这次的缅甸事件,拜登政府基本不到一天就做出了决定。该记者就此提问,这届政府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做出决定,判断缅甸事件符合政变标准?
对此,普莱斯说,这个案子“非常清楚”,“我们是根据2月1日,(缅甸)在军队政变中废黜了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来下的判断。”
“‘国务院、对外行动和相关项目’拨款法案中包含一项限制对军队某些援助的经常性条款,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三个标准...正式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第一),被军事政变或法令废黜(第二),在这其中军队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三),”普莱斯补充道,这就是国务院一直关注的三个标准,2月1日发生在缅甸的是一场政变,所以我们的行动很迅速。
他说:“这场军事政变显然不符合我们(美国)的利益,当然也不符合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国家)的利益,我想你也会发现这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但当被问及美方是否与中方交流时,普莱斯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我没有要说出来的具体对话,再强调一遍,我们的把重点放在与我们志同道合的盟友身上。”
此外,普莱斯还提到了美国2020财年向缅甸提供的双边援助的具体数额——1.35亿美元。“我必须要说一下,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援助是给缅甸政府的援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美国国务院某官员的话称,美国直接给缅甸政府的外国援助“非常少”,“缅甸政府,包括缅甸军方,已经受到了一些外国援助限制,其中包括由于其人权记录导致的对军事援助的法定限制”。
该官员称,美国政府将“立即”开始审查,“审查内容包括那些间接惠及军队或低级别军官个人的项目。”“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实施直接惠及缅甸民众的项目,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民主支持项目。”
针对缅甸局势,联合国安理会2日召开紧急闭门会议。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缅甸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我们正就安理会相关问题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国际社会的任何行动都应有助于缅甸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助于缅和平和解,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详解:缅甸史上的两次军事政变,昂山素季20年的3次扣押
2月1日,一则引起全世界密切关注的信息从缅甸发出,缅甸重要领导人国务资政兼任外交部长的昂山素季和总统吴温敏等人被军方扣押,外界认为缅甸军方发动了军事政变。不久后军方根据宪法宣布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大权由军方领导人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接管,总统由副总统代任,军方和警察等在重要城市布防,防止发生暴力抗议活动。而扣押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人的原因是军方表示对大选的不满,在缅甸2020年11月举行联邦议会选举中,军方认为民盟在大选中存在舞弊行为。
缅甸重要领导人国务资政兼任外交部长的昂山素季
实际上,此次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已经不是缅甸自建国以来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政变,也不是昂山素季第一次被军方扣留。缅甸自建国以来,曾发动过两次军事政变,当时的实际领导人被迫下台,由军方领导接管国家大权。昂山素季也因为政治原因,三次被军方软禁,甚至判刑。除此之外,缅甸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内战不断,各邦同名义上归顺政府,但却常年战乱,政府同各邦的争分从未停止过,导致经济非常落后。
缅甸总统吴温敏
在缅甸的历史上,第一次军事政变发生于1962年3月2日,被称之为缅甸“缅军之父”,曾任缅军总司令,总参谋长的吴奈温,由于不满吴努领导的政府对少数民族叛军作出让步,发动了不流血政变上台,并自任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国防军总参谋长,从此掌管缅甸大权近20年。直到第二次军事政变的发生,吴奈温才下台,由新发生军事政变时任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的苏貌接替。
吴奈温
1988年7月,由于吴奈温上台后的近20年时间里,政策推行不成功,国内局势混乱,同各个邦战乱冲突不断,令缅甸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将原本富裕的缅甸带向了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此激化了缅甸国内的矛盾,最终缅甸全国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吴奈温下台。同时时任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的苏貌借此机会发动军事政变,吴奈温下台不得不退出缅甸的政治舞台,苏貌掌管了国家大权,直到1992年,被丹瑞将军取代。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缅甸几次政变都是军方所主导,也都是军队的实际掌权人发起的军事政变。此次军事政变,也是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所为。从前几任领导的出身我们也不难看出,都是军人出身,所以,缅甸过去实际上是一个军政国家,国家的大权基本都在军队的手中。但在西方国家看来,这是独裁统治,长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迫于压力的缅甸,终于在2008年修改了宪法,推行民主化,实施总统制,接近于美国的政治体制,也就是说国家实际领导人应当参加选举,由民意来决定。
但实际上,该制度的推行,并没有实质上削弱缅甸军方在内政当中的权力。宪法中明确规定,25%的议员都必须是军方出身,军方应该实际掌控内政部、国防部和边境事务部这三个重要的军权部门,军方有权利视当前国家的具体情况,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将权利移交给军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缅甸军方有绝对的话语权,并实际掌控国家的核心权力,此次缅甸军方扣押领导人就是直接的体现。所以,缅甸虽然修改了宪法,但军方依旧掌控国家的大权。
同时,由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选举后,在推行的一些政策上令军方感到不满,试图推翻上述体制,削弱军方在政府当中的权力,将政府凌驾于军队之上。例如“废除子女为外籍人士者不可以担任缅甸总统”,这点主要为昂山素季自身而考虑,因为昂山素季的丈夫是英国人,两个儿子也是英国人,所以按照宪法的规定昂山素季不能竞选缅甸的总统,一旦被推翻,那昂山素季将能参加总统的竞选。其次,“军队不能独立于政府之外,必须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军队是国家的实际掌权人,一旦被推翻,军方将失去大部分在政府当中的权力,全面由政府领导。这一系列的政策令军方大为不满,这或许就是军方发动军事政变的根本原因。
昂山素季
除此之外,昂山素季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软禁,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昂山素季曾被软禁在其寓所中长达15年之久。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后获得自由,并参加选举。在1990年5月缅甸举行的大选中,昂山素季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了绝对优势,按照规定,她理应当任缅甸的总理。但此次选举被军方作废,并认为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又将其软禁,到1995年被释放。次年的1996年她被指煽动学生示威而又再次被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才真正从获自由。所以,昂山素季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曾三次被软禁,一次选举被军方作废。如果此次,昂山素季的选举结果再次被推翻,那将是第二次选举被推翻作废。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如何,军方依旧是国家的实际掌权人,军权在手,要想被推翻恐怕难上加难,民意选举的结果最终只能成为军队的代言人,一旦执政不满,军方又会马上介入。除此之外,缅甸的经济也不乐观,截止2018年,缅甸的GDP仅有71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73位,人均GDP为1325美元,位居全球第158位,被联合国列入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占缅甸60%以上。
缅甸GDP
而在二战前,缅甸曾一度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英国殖民时期的1936年,缅甸的经济总产值超过了120亿美元,人均GDP更是达到了770美元,人均GDP是同一时期日本的8倍,可见当时的缅甸有多富裕。但独立后,缅甸也曾辉煌过一段时间,从日本获得2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以及英国人遗留下的资产,使得缅甸同样富裕。不过好景不长,时间不久由于执政者政策上的不成功,加上各邦直接的冲突不断,让缅甸的经济一落千丈,到今天人均GDP才比1936上升了500多美元,而亚洲许多的GDP早已实现腾飞。
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
另外,缅甸由于实行的主权制度是联邦制,国内有多个邦高度自治,各邦之间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经济,有自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由少数民族组建的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克伦民族解放军和果敢同盟军等等。各邦虽然名义上归属缅甸政府领导,但实际上却是高度自治状态,为获得高度自治权,各邦之间同政府的矛盾不断,同时对政府极度不信任,谈判非常困难,导致过去几十年冲突不断,至今时不时政府军与各邦之间依旧有冲突,为此被网友们称之为“世界最长的内战”,各邦的武装力量盘踞一方与政府对抗。
缅甸的佤邦军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缅甸几十年来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都尤为落后,国内矛盾一直不断。未来,缅甸只有拿不出一套成熟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潜望者2021年2月2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缅甸政变引各方关注,为何美国“火冒三丈”,对中国又有何影响?
步入2月的第一天,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军方扣押,这个“爆炸性”新闻一度登上热榜。
实际上,缅甸军方与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民(民盟)就2020年大选结果产生了分歧。
昂山素季资料图
2020年11月8日,缅甸依据现行宪法举行了自2010年政治转型以来的第三次全国大选。昂山素季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在此次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获得了476个民选议席中的396席,而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仅获得了33个席位。至此,民盟也获得组建新政府、继续执政的权力。而缅甸军方所支持的巩发党大败,而缅甸军方一直“心有不快”。从2020年大选至今,缅甸军方便曾多次指责选民名单错误,质疑大选的自由和公正。
究其原因,巩发党是前缅甸军政府的一个分支,是其群众组织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SDA)的继承者。其高级官员和领导人都是前军事人员,与现役军事将领关系密切。
2021年1月26日,缅甸军方真实信息宣传组秘书长左敏吞少将,就2020年大选“存在舞弊”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而其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话也颇具争议。
他表示,军方核查300个镇区的选票后,发现860多万张选票有可能存在舞弊情况,军方想就此和民盟进行对话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民盟方面未作出反应。如果不解释清楚,军方将依法行事。所谓的依法行事,并不代表军方会接管政权,但是也没有承诺不接管政权。
缅甸军方发言人佐敏吞在1月26的记者会上(图源:视频截图)
此言一出也引得各界热议,有专家分析,军方是在暗示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做出任何行动。而1月28日,三军总司令敏昂莱更是语出惊人。他表示,2008年基本法是缅甸国家宪法的母法,我们需要严格地遵守国家宪法。如果不遵守、不尊重国家宪法,就需要废除现有的宪法,就算是治国的母法也需要废除。也有媒体将此解读为缅甸军方是要发动政变,但是,敏昂莱在28日又否认了这种说法。
据多家外媒报道,民盟发言人表示,“根据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我们不得不猜测,军方在发动一场政变”,“我想对人们说,不要做出轻率反应,我希望他们按法律来”。发言人还表示,自己“也有可能被扣留”。
如今看来,事实胜于雄辩。
就在各方的猜测声中,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缅甸军方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由军方接管政权。同时,缅甸总统府发出202101号命令,宣布由于联邦选举委员会拒绝处理错误选民名单,致使国家陷入危险当中,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授权由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掌管,并规定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一年。
仰光市政大厅外已部署士兵,图自澎湃影像
仰光市政大厅外已部署士兵,图自澎湃影像
看来,这缅甸军方的确是要“搞事情”。实际上,在历史上缅甸军人接管国家政权的情况并非“稀罕事”。
缅甸前三个军事统治时期总共持续了51年,即奈温将军统治时期(1958年至1960年(2年);1962年至1988年(26年)两个时期,以及最近一次政变的领导人苏貌将军、丹瑞将军和钦纽将军统治时期(1988年至2011年(23年)。
1962年,缅甸面临克伦族等少数民族武装的挑衅,甚至一度危及首都仰光。而当时的吴努政府执政能力较弱,国家经济发展已迟滞多年,没有能力组织强有力的手段控制国内分裂的趋势。此时,奈温将军出手接管国家政权,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
1988年,缅甸国内由学生运动引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并迅速演变为暴力活动。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难以控局,国家面临失控危险。苏貌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强力平息内乱,并于1990年举行多党制大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两次军事政变对当时的缅甸有所助益。但如今的缅甸,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缅甸各地排队抢购物资、兑换现金的民众
目前,缅甸仰光、内比都等多座城市1日出现大范围通讯中断。缅甸军方已控制了仰光、曼德勒、勃固等多地的政府和议会部门。此外,缅甸国家电视台也已被军方控制,各个频道均中断播出。
而在各个政党、军方在“摩拳擦掌”时,缅甸民众也参与进这场“纷争”当中。
当地时间29日中午,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出现了有上千人参加的游行示威。示威者要求政府对大选中出现的重复投票、无参选资格投票等舞弊问题进行调查。参与游行的主要成员都是缅甸第二大党巩发党的支持者。
而仰光市中心则举行了支持民盟的活动。由于游行者在游行期间向警员投掷石块,与警方爆发冲突,遭警方镇压。
当地时间2月1日早上,在缅甸军方宣布接管政权之后,仰光、曼德勒等多地出现大批民众抢购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同时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前也排起了长队。
而更让人侧目的是,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资料图),图自澎湃影像
美国东部时间1月31日,白宫发布声明称,美国对缅甸军方行为感到“震惊”, 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听取了有关昂山素季被扣押的简报。美国敦促缅甸军方和其他各方遵守民主准则和法治,释放被扣押人士。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外长做出相同表态。
那么问题来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为何“火冒三丈”?
实际上,缅甸政局的变化总会让人与美国联系起来。在美国眼中,缅甸一直颇具分量,只不过角色时好时坏。
早在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提出“邪恶轴心”感念,诸如伊朗、伊朗克都被美国定义为敌国。到了2005年,叙利亚、古巴和利比亚更是被列为“边缘邪恶轴心”,而缅甸、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则被列为了“暴政前哨”。
在美国看来,缅甸就是一个军政府,并且与反美国家有种种密切的联系。尽管奥巴马曾“热情”访问缅甸,大秀盟友情,但美国对缅甸军方的敌视是根深蒂固的,因为他们始终不愿意倒向西方,所以在美国的干涉下缅甸政局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动荡之中。
1月29日,仰光游行示威现场
如今缅甸军方“搞事”,拜登政府岂能不“火冒三丈”?
另一方面,对中国来说,缅甸政变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便是中缅边境的安宁。2018年,缅北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一些火箭弹和流弹落入中国境内,甚至造成了2名中国人的死亡,中国真是实名“躺枪”。2015年3月,缅军空军还突入中国境内投弹,造成4名中国平民死亡。
众所周知,中国和缅甸的关系可谓是起起伏伏,缅甸一度还与美国、日本眉来眼去。但中国在缅甸有重大战略利益,尤其是途径缅甸的油气管道,投资额重大,战略利益丰厚,不容有丝毫闪失。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外交部也就此发声,势必也是时刻关注着。
当然,任何社会的民主转型都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很难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正如缅甸历史学家所说,“请记住,缅甸是一个武器泛滥的国家,种族和宗教界线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数百万人几乎无法养活自己”。
如今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缅甸因政局动荡而面临的巨大社会挑战,可想而知。(刘严轲)
时间表:缅甸军事政变一个月以来,都发生了什么?
路透社整理了自缅甸军方于2月1日星期一发动政变以来的事件时间表,如下:
(图源:unsplash)
2月1日:昂山素季、总统温敏(Win Myint)以及全国民主联盟(NLD)的其他高层人士在清晨的突袭中被拘留。
军方宣布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并表示拘留是为了应对所谓的选举欺诈,将权力移交给陆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
军政府罢免了24名部长和代表,任命11名替补人选。
2月3日:缅甸各地70家医院和医疗部门的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抗议政变。其他人则佩戴红丝带,作为公民抗命运动的一部分。
民盟在全国各地的办公室遭到突袭,文件、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被拿走。
缅甸警方对昂山素季提出起诉。一份警察文件说,搜查昂山素季住所的军方人员发现了6台非法进口、未经许可使用的手提式收音机。
温敏总统也因违反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协议而被起诉。
2月4日:一群抗议者在曼德勒挥舞着横幅,并高呼反政变口号,这是第一次针对军队接管的街头抗议活动。至少有三人被捕。
2月5日:教师和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参加非暴力反抗运动,他们表示除非恢复民选政府,否则不会为当局工作。
2月6日:抗议者分享信息的推特和Instagram被下令封锁。军政府随后下令关闭全国的互联网。
数万人走上街头,在仰光和其他城市抗议政变。
2月7日:抗议活动席卷缅甸,这是自2007年帮助缅甸进行民主改革的抗议活动以来最大的一次群众愤怒的表现。
互联网接入恢复,但社交媒体平台仍被封锁。
2月9日:警察主要向空中开火,并使用水炮和橡皮子弹清除首都内比都的抗议者。一名医生说,一名被实弹击中头部的妇女预计无法存活。
2月12日:数十万人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民主示威活动,有3人在与警察的冲突中被橡皮子弹打伤。
2月13日:军政府暂停了限制安全部队在未经法院批准的情况下拘留嫌疑人或搜查私人财产的法律,并下令逮捕群众抗议活动的知名支持者。
2月16日:警方对昂山素季提出第二项指控,罪名是违反缅甸的自然灾害法。
2月19日:被镇压示威者的警察开枪击中头部的抗议者在维持生命10天后死亡。
2月21日:由于安全部队开火驱散抗议活动,在曼德勒有2人丧生。
2月22日:全国各地大量群众和平集会,大罢工关闭企业。
2月23日:马来西亚不顾法院停止驱逐令,用缅甸军方派出的三艘军舰将1086名缅甸公民送回国。
2月25日:Facebook禁止缅甸军队使用其平台。
约1000名缅甸军方支持者在仰光市中心举行集会,攻击2月1日政变的反对者,他们有的持刀和棍棒,有的发射弹弓和投掷石块。
2月26日:缅甸联合国特使向联合国发出呼吁,敦促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制止政变。第二天他被解雇了。
2月27日:警察发起了全面镇压行动,逮捕了数百人,并开枪打伤了至少一个人。
2月28日: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说,至少有18人在警察向示威者射击时被杀。
亚洲各地的活动人士举行集会支持缅甸抗议者。
(加美财经专稿,抄袭必究)
#缅甸政变#、#亚洲政治#、#国际社会#
作者:张福子
责编: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