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萧何(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萧何(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刘邦杀的开国功臣都有谁?

说到这个刘邦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虽然是草根逆袭,建立汉朝,但是大家也知道的,他这么厉害也不是仅仅他一个人的功劳,也有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是大家也知道最后刘邦是杀了很多很多 这个开国功臣的,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那么有的人想知道这个刘邦到底杀了多少开国功臣,这些被杀的又分别是哪些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

刘邦杀了几乎所有的功臣,特别异姓诸侯王们,具体是有哪些功臣呢?下面继续分析看看。

space

刘邦杀掉的功臣多数是异姓王,等到把这些异姓王杀掉后,还立下一个规矩: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用这种办法来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固。汉朝初立,刘邦封了8个异姓王:齐王韩信、韩王韩信、燕王臧荼、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敖、准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

下面就分别说说这8个异姓王的下场:

1、齐王韩信被吕后所杀。

韩信先是被告谋反,被刘邦贬为淮阴侯,软禁在洛阳长乐宫。高祖十年陈豨谋叛,刘邦领兵平叛。韩信托病没有跟从,暗中联络陈豨并和家臣商量,要假传诏书赦免罪犯和奴隶,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被人告发,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把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杀于钟室里,夷灭三族。

韩信之死野史有一则传说:刘邦曾对立有大功的韩信说,只要韩信“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其身。”所以韩信被杀时,吕后将他吊挂在长乐宫大钟里,头顶被大钟罩住,不见天日;脚也悬空起来,无法立地。然后命宫女用削尖的竹子(不是兵刃)将其杀死,没有违背刘邦当初的诺言。

2、韩王韩信被怀疑有二心投降匈奴,后被汉将柴武所杀。

韩王信在汉朝立国后,先是被刘邦把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抵御匈奴,后韩王信主动要求迁移到离匈奴更近的马邑。汉高祖六年,马邑被匈奴包围,韩王信屡次向匈奴求和,被刘邦怀疑有背叛之心,派人责问。韩王信害怕被杀就投降了,把马邑献给匈奴,并和匈奴一同攻打太原城。

刘邦率军征讨后韩信逃往匈奴,此后同部下多次侵入汉界。汉高祖十年,韩王信劝说陈豨谋反。次年春,又和匈奴骑兵一起侵入参合县(今山西阳高县东北)。汉朝派十八功侯之一的柴武迎击,柴武劝降韩王信无果,最终把韩王信斩杀。

3、燕王臧荼担心被清洗造反被杀。

燕王臧荼原是项羽旧部,投降韩信从而归顺刘邦。汉朝立国后韩信被杀,许多项羽旧部纷纷被捕杀,担心被清洗的臧荼于是造反。刘邦带兵征伐,臧荼战败被斩杀。

space

臧荼留有一个孙女很牛,叫臧儿。她生了一个女儿,叫王娡。王娡先嫁给一个平头百姓,叫金王孙,育有一女。后来算命的人说王娡有生天子的命,臧儿强行把女儿带走送进宫里,得到太子刘启宠爱,又顺利成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给刘启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4、燕王卢绾被怀疑有二心逃亡匈奴,死于漠外。

燕王臧荼被杀后,卢绾被封为燕王。汉高祖十年陈豨谋反。刘邦率兵征讨,卢绾从封国带兵协同作战。陈豨派使者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臣下张胜出使匈奴,阻止匈奴发兵。已被杀掉的臧荼的儿子臧衍逃亡在匈奴,他对张胜说,你能得到燕王重用,是因为通晓匈奴的事情;燕国能长久存在,是因为有诸侯造反。现在你们消灭陈豨,下一个就该轮到你和你的燕王了……张胜认为言之有理,就他暗中劝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军。

后来张胜把这番话告诉卢绾,卢绾也醒悟了,就派范齐出使陈豨,劝他逃亡。但此事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刘邦召卢绾前来,卢绾称病不去。刘邦先后审食其、赵尧召卢绾前来。卢绾更加恐惧,干脆闭门谢客。最终,刘邦从匈奴降兵那里听说了张胜的言行,于是判定:“卢绾造反了。”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令樊哙为将军攻打燕国,自己因病无法亲自率兵。又听信诬告,让陈平、周勃取代樊哙,令他们到军中就杀掉樊哙。

卢绾听说刘邦生病,带着家人和亲信数千人在长城外等待,希望刘邦病愈后去长安谢罪。一个月后刘邦死了,卢绾只好率众逃奔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后死于匈奴。

5、梁王彭越流放中被吕后“截胡”杀掉。

陈豨造反时刘邦率兵讨伐,途中向彭越征兵。彭越只派了将领带军队赶去。刘邦很生气,派人责问彭越。彭越准备去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你当初不去,被责问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抓起来。不如现在造反。”彭越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后来,彭越准备把得罪自己的太仆杀掉。太仆就逃到刘邦那里,称彭越、扈辄密谋造反。刘邦就出其不意袭击彭越,彭越毫无防备而被抓。经审理认为他有罪,但刘邦赦免了他,贬为平民,流放到蜀地。

space

彭越流放途中遇到吕后,哭着向吕后辩解,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了,带他回到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王是壮士,流放到蜀地有祸患,不如杀掉。我把他带回来了。”吕后让彭越的门客告他谋反,刘邦认定其“反形已具”而诛杀,灭其家族。

6、赵王张敖承袭父亲张耳的王位,娶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为妻,因国相贯高谋刺刘邦失败受牵连,最终被贬为宣平侯。

汉高祖七年刘邦经过赵国,张敖从早到晚亲自侍奉,态度谦卑。刘邦箕坐、傲慢,不把张敖放在眼里。赵国的国相贯高、赵午原是张耳门客,虽然已60多岁了,但性情刚烈,容易冲动,就劝张敖:“如今你侍奉陛下这么恭敬,他对你粗暴无礼,我们替你杀掉他!”但不被张敖允许。汉高祖八年,刘邦返回途中再次路过赵国,张敖献上美人,临幸而怀孕(刘邦的小儿子、后来的淮南王刘长)。之后,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驿夹墙里藏下武士,想要截杀刘邦。刘邦路过此地留宿时顺口一问:“此县叫什么?”回答:“柏人。”“柏人,就是被别人所害的意思!”刘邦认为此名不吉利就没有留宿而离开。

汉高祖九年,贯高等人的计谋被告发。张敖、贯高等被抓到长安。审讯中贯高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赵王不知。”官吏严刑鞭打数千下,用烧红铁条去捅刺贯高,逼他诬告张敖是主谋,虽然体无完肤,贯高始终不肯。廷尉把贯高供词上报刘邦,刘邦说:“壮士啊!谁熟悉他,用私情套他的话。”中大夫泄公和贯高是同乡,就被派去了。两个人见面后,泄公慰问、寒暄一番,问张敖究竟有没有参与。贯高说:“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于是刘邦赦免张敖。

space

刘邦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张敖的消息告诉他,准备也赦免贯高。贯高确认张敖被释放后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能死的原因,是为了证明赵王没有谋反,如今赵王已释放,我死而无憾。何况作为臣子要弑杀皇帝,还有什么脸面再活着!纵然陛下赦免我,我能不惭愧吗?”说完,卡断咽喉而死。

7、淮南王英布因被诬陷造反,兵败后被长沙哀王吴回所杀。

韩信被诛杀后,英布就已心生恐惧。后来彭越被杀,被剁成肉酱,刘邦还把肉酱装好派人赐给各诸侯。英布更加害怕,就暗中部署军队以防万一。

英布有个爱妾生病看医,和医师住对门的中大夫贲赫想巴结英布,就带着礼物到医师家宴请英布的爱妾。这个爱妾病好后见到英布就称赞贲赫,被英布怀疑她和贲赫有私情,准备逮捕贲赫。贲赫就逃往长安,告发英布谋反。萧何认为此人是因怨仇诬陷英布,建议刘邦派人暗中验证一下英布。但是英布见贲赫潜逃告状,自己暗中进行军事布署的事也说不清,就杀了贲赫全家造反了。

英布先攻下荆国又攻下楚国,在蕲县和刘邦所率领的军队相遇。刘邦在军前问他:“你何苦要造反?”英布说:“我想要当皇帝!”随即两军大战,英布多次战败,同100多人逃到江南。长沙哀王吴回派人找到英布,称要和英布一起逃亡,英布相信了他,和吴回到了番阳,被在民宅里杀死。

8、长沙王吴芮是唯一得以善终的异姓王。

子孙世袭五代,最终因没有后人继承而终止。吴芮曾是张良的好友,在其劝导下拥立刘邦,汉朝立国后被封为长沙王。吴芮得以善终全靠张良的计策:把大部分领地都让给刘邦的子女,把卫队分给荆王刘贾……

space

8名汉初的异姓王,6个被杀、1个被贬为侯,1人得以善终并延续给子孙后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皇帝通常都是以“家天下”理念治国,可以放心“家人”,不能放心“外人”,在打江山时立有大功的“外人”如果不能和吴芮一样,幸运的交了一个给他出谋划策的朋友张良,难免会身首异处。可惜张良只有一个,吴芮也只有一个……

刘邦一生有两首诗存世,写尽了称帝之后的豪气和无奈

帝王之中,向来秦皇汉武并称,而夹在二人之间的刘邦却常常被忽视和低估,甚至是诋毁。

秦末乱世,比秦始皇小3岁的刘邦在48岁起兵,7年而成帝业。

在满地贵族的后战国时代,刘邦大器晚成,败项羽而登九五之尊,传奇的近乎神话。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刘邦在位时间不长,至公元前195年去世,同样是7年的时间,与夺取天下的时间相同。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刘邦做了两件大事,并写了两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除异姓王

对于自己为何能够击败项羽,刘邦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从他即位之初在一次宴会上所说的话便能看出来: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辅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也正因如此,刘邦对于如何巩固自己的帝业也有着清晰的布局。

刘邦刚刚攻灭项羽,便突然闯入韩信的军营之中,夺了他的兵权。之后,又将韩信改封为楚王。

与项羽当年一样,刘邦称帝之后也分封天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张敖袭封)、燕王臧荼、衡山王吴芮,共七人。

所谓分封,其实就是对势力范围的认可,项羽当年如此,刘邦亦然。

秦始皇是刘邦和项羽共同的偶像,但项羽满足于“彼可取而代之”后的衣锦还乡,而刘邦则要做真正的秦始皇,即“大丈夫当如是”。

所以,刘邦即位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除异姓王。刘邦杀功臣,与后世不完全相同,事实上仍是在扭转周朝的分封惯性。要想不做第二个项羽,要想将郡县制真正的推行于天下,异姓王必然要翦除。

于是,这些异姓王不是被诬谋反,便是被逼反,并一一被刘邦消灭。

韩信被萧何骗进宫,被吕雉的伏兵所杀,灭三族,是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彭越在刘邦征讨陈豨时称病不出兵,使刘邦大怒,以谋反的罪名被杀,尸体剁为肉酱,灭族。

之后,英布心里恐惧,并认为韩信、彭越死后无人是自己对手,便起兵反叛,但最终被刘邦所败,被杀。

至此,汉初三名将均被杀死,异姓王最终除了最弱小的长沙王之外均被消灭。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击败英布之后,顺路回到了家乡沛县。刘邦大摆宴席,把昔日的故人、朋友、父老全部请来,纵情欢乐。

在酒宴之上,刘邦回首自己的一生,百感交集,一边击筑,一边唱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征战半生,与项羽一道灭秦,之后又败项羽,除异姓王。可是,与今天的我们不同,刘邦是不知道后来的历史走向的,他不知道国内的反叛势力在自己死后还会不会伺机而动,他也知道汉王朝后来能不能击败虎视眈眈的匈奴。

汉王朝,会是第二个秦王朝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豪气之中透露着丝丝悲凉。

2,储君之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柰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诗——《鸿鹄歌》,同样是刘邦晚年所作,背景则是另一件大事——另立储君。

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是刘邦和吕后所生,在刘邦称帝之后的同一年便立为了太子。

可是,刘邦却一直纠结于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性格又不像他自己,所以常常想废掉他而立赵王刘如意。

刘如意,是刘邦与爱妾戚夫人所生,性格与刘邦很像,深得刘邦的喜爱。

刘邦晚年,戚夫人常随左右,也想让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但吕雉岂是等闲之辈,他采用张良之计,请来了刘邦都没能请动的贤人“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盈。

在一次宴会上,“商山四皓”陪同太子刘盈入席,这使刘邦很是惊讶,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改立太子恐怕会导致朝局不稳,甚至天下大乱,所以便不再坚持更换太子了。

也就是说,刘邦是理智战胜了感情,吕雉母子在这次易储之争中胜出。

这首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所作的。同样是一次宴会,刘邦把这一事实告诉戚夫人之后,戚夫人泣不成声。

于是,刘邦说道:“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鸿鹄歌》,与《大风歌》不同,是一首忧心忡忡又情意绵绵的歌。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太子刘盈已经羽翼丰满、横绝四海,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爱莫能助、无可奈何。

刘邦去世之后,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

之后,吕雉毒杀刘如意,将戚夫人变成了“人彘”。

对于刘邦,同样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如此评价:

“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刘邦建立汉朝,立万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