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成语:波流茅靡
【成语名字】:波流茅靡
【成语拼音】:bō liú máo mǐ
【成语释义】: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成语出处】:《明史·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自己的意见。
【近义词】:随波逐流
【反义词】:无
【成语造句】:
1.小王是个波流茅靡的人。
2.艺术贵在创新,如果只是波流茅靡,搞什么模仿、赝品,那艺术还有什么生命力?
3.平时为人做事不要波流茅靡,要有自己的原则。
【成语接龙】:
波流茅靡→靡然从风→风车雨马→马仰人翻→翻天蹙地→地旷人稀→稀世之宝→宝刀不老→老牛破车→车轨共文→文山会海→海阔天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逐客令→令人喷饭→饭牛屠狗→狗党狐群→群魔乱舞→舞裙歌扇→扇火止沸→沸反盈天→天下为公→公之于众
《说文解字》508课:细说“兴”字,成语“夙兴夜寐”的兴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舁”部的一个汉字“興”,“興”在现代汉语简化为“兴”,“兴”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是重点汉字,标题中的问题,见文中加粗文字。
興(兴,为表述方便,以下用“兴”)。读音有三个:
(一)xī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兴,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会意字。本义是兴起。既然是会意字,就要说说字形演变:
(兴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的字形,像四只手各持一物一角,共同用力抬起的样子。商承祚《殷契佚存》:“(甲文)象四手各执盘之一角而兴起之。”“又或增口”,“则举重物‘邪许’之声也。”几个人共同举起一个物体,需要统一发力,口出“邪许”之声(就是劳工号子 ),所以又加了一个“口”,这个“口”与上部的“盘子”后来一起讹化为“同”字。
(兴起)
《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把军队隐蔽在密林草丛中, 并占领了制高点,多年都不敢起兵打仗。《诗·大雅·緜》:“百堵皆兴,鼛(gāo)鼓弗胜。”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在本义之外,“兴”还有很多用法:
(1)起身。《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起得早睡得迟,朝朝如此。这里发展出来一个成语“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其中的“兴”,用“起身”之义。《论语·卫灵公》:“从者病,莫能兴。”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
(夙兴夜寐)
(2)升起。《礼记·乐记》:“降兴上下之神。”孔颖达疏:“谓降上而出下也。”大意是:调动上下的精神。
(3)动;发动。《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大尹出动空泽的甲士一千人。
(4)办理;创办。《荀子·正论》:“兴天下之同利。”创办天下人的共同福利。
(5)建立。《汉书·晁错传》:“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臣听说汉朝建立以来,胡人多次侵入边地。
(汉与周边势力)
(6)推举;选拔。《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郑玄注:“兴,犹举也。”进用和荐举贤能有功的人。
(7)昌盛。《玉篇·舁部》:“兴,盛也。”《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郑玄注:“兴,盛也。”上天保佑您安宁,没有什么不兴盛。
(繁荣昌盛的祖国)
(8)奋发。《逸周书·武顺》:“均佐和敬而无留,留则无成;均右肃恭而无羞,羞则不兴。”佐温和一贯而不怠慢,怠慢则没有成功;右严肃一致而不辱人,辱人则人不奋发。
(9)成功。《国语·楚语上》:“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韦昭注:“兴,犹成也。”如此全面教导还不听从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可以教育好的人了。那还可以教养成人吗?
(10)征发。《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建造了很多馆舍,征发耗费人力物力。
(11)流行;时行。韩愈《送窦从事序》:“雪霜时降,疬疫不兴。”雪霜不时降下,疾疫不再流行。《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然闺中更兴这件事。”闺中流行(给花神饯行)的风俗。
(流行时装)
(12)用作副词。两种用法:1、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许”、“大概”。比如,他兴来,兴不来。就是或许来,或许不来。2、表示可能,多用于否定的语气。相当于“容许”、“许可”。《红楼梦》第八十八回:“我这里断不兴说神说鬼。”
此外,“兴”还是姓氏。《后汉书·宦者传·孙程》:“程谓济阴王谒者长兴渠曰。”李贤注:“兴,姓;渠,名。”
(二)xìng。这个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五:
(1)象。《集韵·证韵》:“兴,象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2)譬喻。《汉书·楚元王传》:“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以古事作譬喻,哀悼自己和同类。
(3)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省称“兴”。《玉篇·舁部》:“兴,托事。”《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教(瞽蒙)六种诗的表现手法:叫做风,叫做赋,叫做比,叫做兴,叫做雅,叫做颂。《文心雕龙·比兴》:“起情,故兴体以立。”由于引起情感,所以“兴”的文体才能成立。
(4)兴致,情趣。比如:酒兴正浓。《晋书·列传第五十》:“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
(雪夜访戴)
(5)喜欢,喜爱。《礼记·学记》:“不兴其艺。”郑玄注:“兴之言喜也,歆也。”不喜欢各种杂艺。
(三)xìn。读音出自《洪武正韵》。通“釁(衅)”用法有二:
(1)杀牲以祭,并以其血涂钟鼓等缝隙。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舁部》:“兴,假借为衅。”《礼记·文王世子》:“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大意是:对新制成的礼乐之器要杀牲祭之,并涂以牲血,祭时要用束帛。然后举行释菜礼,此后没有歌舞演出,也用不着分发舞具。
(2)争端。《汉书·卜式传》:“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有兴,即有衅,即:不久前北部边境有匈奴挑衅,卜式上书出钱助官。
“兴”的小篆写法如图:
(兴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0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影》:张艺谋仍未想过挣脱锁链
《影》开头的字幕里,“性命之危”前面只有主语没有谓语,是病句。《影》到中间时,邓超饰演的子虞说了一句“十几余人”,词语重复,也是病句。
——好友魏忘机看完后,十分激动地跟我说,《影》的剧本文本里有不少病句。
这些病句看似对整个剧情来说无伤大雅,却很明显暴露了剧本的问题:张艺谋缺乏一个文学顾问。
因为没有文学顾问,所以《影》其实很空洞。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故事的原著是朱苏进的《三国·荆州》,这个本子也几易其主,最后落到了张艺谋手上。
朱苏进何许人也?《康熙王朝》和《三国》的编剧,张口闭口“我孝庄”就不提了,荀彧开口就称呼曹操他爹为“家父”,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其实很能反映作者的态度和功底。张艺谋最后接过了朱苏进的本子,我不清楚上面那些语病是朱苏进本子里就有的,还是后来改编时添进去的,但总归张艺谋这次遇到的不会是好本子,改也没改出好本子。
每个关注中国电影的人都知道,张艺谋的强项在构图、在影像、在色彩、在声效。处女作《红高粱》就已经很明显了,血色通红,强烈的原始欲望的迸发裹挟着冲天的荷尔蒙,靠着莫言的本子,一举成名。
后来《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一样,苏童的原著已经足够深刻,在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塑造上,故事和人物都已经被安排好了一切,张艺谋要做的事情仍旧是影像化呈现,营造出了极致的阴冷、压抑,无论是色调还是构图,这些都是他的强项,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在《活着》的时候,相较于余华原著,芦苇就给主人公设置了一个“皮影戏”一般的道具,皮影是主人公福贵的影子,在时代潮流中,福贵被牵引着走,奔向无法预料的未来人生。那时的张艺谋手上有着余华原著、芦苇改编的文学剧本,只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影像化呈现,就已经能够成为一流的作品。
但失去了文本的张艺谋,就只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了。
我们继续把《影》讲了什么这个问题先说完。故事改编自三国时期吕蒙的白衣渡江,不过变成了架空,已经死去的周瑜和吕蒙一起变成了故事里的都督子虞(邓超饰),孙权变成了沛国主公沛良(郑恺饰),关羽则是杨苍(胡军饰),在这其中,子虞的权势滔天,对沛良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杨苍武功卓绝,牢牢占据着沛国的境州。
不过《影》的主角不是上面三位,而是和子虞长得一模一样的替身,取名“境州”,自然也是由邓超饰演。这是在朱苏进剧本上新添的一个角色,作为子虞的替身,他在外替子虞办事,用着子虞的那一副面孔。
这是一个类似《影武者》的故事,却被张艺谋拍成了类似《英雄》的无根之源。
这样一个设定,不只是小人物在时代下的无可奈何,还有影子在真身阴影下的自我身份疑惑与诉求,这才应该是《影》所想要表达的主题,从而控诉权力、控诉人性,甚至审判自我。
但《影》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它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权力斗争上,在电影里,境州真的就如同影片开头那样,成了被各方势力利用的棋子,他没有在自己的身份中产生过挣扎,也没有对这一切有过反抗或服从。
换言之,这本该是一个《活着》中皮影戏的自我抗争的故事,却变成了皮影戏自甘服从,并且主动沉浸在了这样的权力漩涡中,最后那一幕反转再反转,便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这是一种对权力的漠然。
在看《影》之前,看到设定描述,以为讲述的是影子的抗争,当时脑海中都已经想好了判词:“影子失去的只是锁链,他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结果告诉我,影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挣脱锁链。
孙俪饰演的小艾也一样。在影片开头,给她下了判词说,女人在这场斗争中没有位置。那么我们期盼看到的,是小艾不服从这样的命运安排,得到了自己该有的位置。但是在故事最后,观众都看到了,从头到尾都是真身、影子和沛良之间的斗争,大殿上有四个人,但其实第四个人小艾没有她的位置,只会不停尖叫、惧怕。
命运说你没有位置,你就真的没有位置了。
这是一种服从,对既有的服从,对权力的服从,对人性的服从。这样的服从和《活着》的服从不一样,那是无可奈何的服从,这是心安理得的服从,和《英雄》的服从倒很像,最近几年有很多为《英雄》正名的人,并不是因为《英雄》更好看了、有多少隐藏文本被解读了,而是因为《英雄》传达的东西被很多人认同了。戴锦华老师前段时间也说了一句话:“今天的年轻人对权力有一种内在的体认和尊重。”
所以还是很浅薄,《影》的确用了很多文化符号,太极、伞、刀、雨……但是这些意象更像是幻想中皇帝的金锄头,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会被误认为是传统文化。水墨画面美则美矣,可是没有神,什么有神?影子情动没忍住和小艾发生性关系时有神,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来得莫名其妙,但是那时有神,因为那是生命的躁动。而死物是没有生命的躁动的,所以它们只会服从。
因为没有生命力,所以这些符号化的东西注定只能符号化。关晓彤饰演的那个长公主看似很有自我抗争的意识,其实仍旧没有。为了维持两国和平,沛良要让她嫁给杨苍的儿子杨平(吴磊饰),而杨平为了羞辱她,说要纳她为妾。
这时长公主恼羞成怒,于是混入死士里,潜入境州,最后杀死了杨平。
可问题在于,造成她这一情况的最重要推手,是那个要把她送去和亲的哥哥,是那个让她作为政治筹码的时代,而不是这个羞辱她的杨平。
在这个问题上想不明白的长公主,告诉观众,张艺谋其实也没想明白这个核心点。
因为张艺谋想不明白,所以他只能让境州服从于权力,他只能让小艾服从于命运,他只能让长公主服从于兄长,这个内在逻辑和《英雄》是一致的。
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看问题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事我们不能去提,提了就必然会矛盾。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把目光放在了嬴政最后失去了自我成了秦始皇、而死士完成了自我人格变回了荆轲上,挖掘的是人物内心,忽视的是历史趋势,但这不重要,因为陈凯歌的自我表达是已经成功的了。
所以如果你要同时拍宏观和微观,你就势必难以以一种价值观去贯穿始终,因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阵痛,而这种阵痛放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是无法承受的,面对这样的割裂,陈凯歌在歌颂唐和表达爱之间,最后选择了后者,所以有的人爱极了这部电影,有的人讨厌极了这部电影。
但陈凯歌的《无极》就和《影》很相似,他们都没有在这其中想明白他们要拍什么。
想明白要拍什么也不见得能拍得好,有好文本也不一定能用得到位,《芳华》便是如此。冯小刚在试图讨好所有人,于是前后割裂,无法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
从浅层次的角度来说,张艺谋缺乏的是文本。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张艺谋其实并不曾想明白过他要表达什么,尽管在《十三邀》中他不停说这次他没有价值表达,但这种东西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总会不经意间影响到你的行为,毕竟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那是他们的价值观,有的人会用这把尺子来衡量所有文艺作品,这大可不必,在艺术作品里我们大可欣赏《甜蜜蜜》《花样年华》,也可以感慨《美国往事》《燃情岁月》。因此在面对《无问西东》这样价值观和我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的电影时,我也只是觉得它是一锅鸡汤,而没有认为这是一部烂片。
《影》也是如此。虽然我不喜爱这样的《影》,我认为它很空洞、很屈从、很堆砌、很死寂,但这并不会妨碍它是一部一以贯之的作品,我不喜爱,张艺谋一定喜爱,很多认同这样作品的人一定会更喜爱。
说到真身和影子,历史上最能做架构的其实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字建公,在出土的《司马芳碑》里,成了司马芳,字文豫,但其它记载的一切都和历史上的司马防一致,因此这里所写的司马芳很有可能就是司马防。
那么司马防和司马芳为何会在史料里和碑文中被变成了两个人呢?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戏剧建构的空间,徜徉在这样的建构中,也许会发现和《影》截然相反的命题:他真的挣开了锁链。
45个容易书写错误的X字头成语
1. 嬉笑怒骂:不是“嘻”
2. 熙熙攘攘:不是“嚷嚷”
3. 细枝末节:不是“支”
4. 闲情逸致:不是“志”
5. 相辅相成:不是“承”
6. 相濡以沫:不是“儒”,也不是“如”
7. 相提并论:不是“题”
8. 相形见绌:不是“拙”
9. 相映成趣:不是“应”
10. 骁勇善战:不是“骄”
11. 逍遥法外:不是“消”
12. 销声匿迹:不是“消”
13. 笑容可掬:不是“居”,也不是“鞠”
14. 胁从不问:不是“协”
15. 心草澎湃:不是“彭”
16. 心驰神往:不是“弛”
17. 心浮气躁:不是“燥”
18. 心旷神怡:不是“矿”
19. 心事重重:不是“忡忡”
20. 心无旁骛:不是“鹜”
21. 心心相印:不是“映”,也不是“应”
22. 欣喜若狂:不是“心”
23. 信马由缰:不是“游”,也不是“僵”
24. 星罗棋布:不是“旗”
25. 行将就木:不是“形”
26. 形单影只:不是“支”
27. 形销骨立:不是“消”
28. 形形色色:不是“行行”
29. 兴高采烈:不是“彩”
30. 幸灾乐祸:不是“兴”
31. 凶神恶煞:不是“刹”
32. 休养生息:不是“修”
33. 修葺(qì)一新:不是“茸(róng)”
34. 修身养性:不是“休”
35. 虚无缥缈:不是“飘”,也不是“漂”
36. 虚与委蛇:不是“于”,也不是“以”
37. 虚左以待:不是“座”
38. 嘘寒问暖:不是“叙”,也不是“虚”
39. 栩栩如生:不是“诩诩”
40. 轩然大波:不是“喧”
41. 喧宾夺主:不是“宣”
42. 悬梁刺股:不是“骨”
43. 血流如注:不是“柱”
44. 循循善诱:不是“徇徇”
45. 徇私枉法:不是“循”,也不是“询”